来自:http://b2d.phc.edu.tw/modules/tadbook2/open_book.php?book_sn=19

目錄

1   FreeNAS & Openfiler的比較(5634)
2007-04-11 17:28:19 by admin
2   FreeNAS的安裝(1789)
2007-04-10 15:19:52 by admin
2-1   下載FreeNAS(3445)
2007-04-10 14:50:59 by admin
2-2   燒錄ISO檔(2391)
2007-04-10 14:51:08 by admin
2-3   FreeNAS的安裝(3505)
2007-04-10 15:04:21 by admin
2-4   修改FreeNAS的IP(2751)
2007-04-10 15:02:47 by admin
2-5   系統狀態(2560)
2007-04-10 15:14:14 by admin
2-6   Backup Configuration(1261)
2008-05-13 17:05:56 by admin
2-7   升級(1236)
2008-05-13 16:58:44 by admin
3   FreeNAS的設定(1667)
2007-04-10 15:21:28 by admin
3-1   磁碟─Disks(2875)
2007-04-10 15:45:55 by admin
3-1-1   增加一個磁碟或CD/DVD設備(2544)
2007-04-10 23:02:02 by admin
3-1-2   格式一個磁碟(2411)
2007-04-10 16:23:27 by admin
3-1-2   掛載一個磁碟(2379)
2007-04-10 16:39:39 by admin
3-2   網路設定(2021)
2007-04-10 17:01:28 by admin
3-2-1   新增網卡opt1(1877)
2007-04-14 11:17:03 by admin
3-2-2   Wireless LAN Interfaces(1577)
2007-04-14 11:32:41 by admin
3-3   服務─services(1643)
2007-04-11 14:18:36 by admin
3-3-1   CIFS(Samba)(2724)
2007-04-12 14:46:10 by admin
3-3-2   FTP服務(2268)
2007-04-11 15:02:13 by admin
3-3-3   NFS服務(1983)
2007-04-11 15:40:15 by admin
3-3-4   RSYNCD同步(2519)
2009-01-07 09:00:08 by admin
3-3-5   SSHD(1798)
2007-04-11 17:11:03 by admin
3-3-6   其他服務Unison,AFP..(2015)
2007-04-11 17:26:17 by admin
3-4   系統狀態(1341)
2007-04-12 12:00:36 by admin
4   FreeNAS的進階設定(1052)
2007-04-10 15:21:48 by admin
4-1   Software Raid(2125)
2009-01-07 08:57:05 by admin
4-1-1   Geom vinum(1609)
2007-04-12 10:23:53 by admin
4-2   系統-設定(1585)
2007-04-12 15:18:04 by admin
4-3   靜態路由(1380)
2007-04-12 15:31:44 by admin
4-4   主機列表(1320)
2007-04-12 15:38:39 by admin
5   User Management(948)
2007-04-14 11:38:44 by admin
5-1   本機使用者管理(2147)
2007-04-14 11:48:41 by admin
5-2   MS Active Directory(2366)
2007-04-14 11:55:39 by admin
5-3   LDAP(1802)
2007-04-14 11:57:10 by admin
6   進階硬碟參數(492)
2008-05-13 17:19:13 by admin
6-1   UDMA mode(500)
2008-05-13 17:19:48 by admin
6-2   Hard Disk Standby time(414)
2008-05-13 17:20:04 by admin
6-3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372)
2008-05-13 17:20:21 by admin
6-4   Acoustic Level( AAC)(339)
2008-05-13 17:21:07 by admin

1 FreeNAS & Openfiler的比較

Solution FreeNAS Openfiler
最新版2007.4.9 freenas0.684 Openfiler2.2
RAID Level RAID 0,1,5,JBOD RAID 0,1,5,6,10
Kernel FreeBSD Linux
Share NFS, CIFS, FTP, RSYNC, AFP NFS, CIFS, FTP, iSCSI, HTTP/WebDAV
File system UFS, FAT32, EXT2/EXT3, NTFS,iSCSI EXT3, JFS, XFS, ReiserFS, iSCSI
優點 整體操作比較順手 1.功能完整的 WebGUI2.完整的權限功能設定(LDAP /Active Directory)3.支援UPS
缺點 缺乏完整權限設定/Quota 設定,RAID rebuild部份我還在研究中 系統容量較大, 需另外安裝系統硬碟,RAID rebuild部份我還在研究中

個人比較看好FreeNAS,不同 兩套都在發展中,功能及其他各方面都還在加強中,所以會陸續把研究心得放上來,會先從FreeNAS先著手,把官方的文件重點實際操作一次後將心得寫下提供大家參考。

FreeNAS的安裝

2 FreeNAS的安裝

2-1 下載FreeNAS

Downloads
Download FreeNAS :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howfiles.php?group_id=151951

FreeNAS 0.684b ISO //安裝使用
FreeNAS-generic-pc-0.684b.img //升級使用

VMware image (create with VMWare Workstation)--FreeNAS_VMware_0.68.zip
* FreeNAS 0.68 VMWare
* VMware Player (use it for running the VMware image)
The VMware PC has this configuration

* 96Mb of RAM
* 4 IDE hard drive of 100Mb each
* Bridged ethernet Interface

FreeNAS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hard drive (2 partitions)
with a RAID 5 volume for the 3 others hard drive.
The IP address configured is 192.168.1.1
default login/password─admin、freenas

一般我們使用FreeNAS 0.684b ISO來安裝,如果您是要試用看看就可以下載VMware image,使用vmplayer來試用

2-2 燒錄ISO檔

下載回來的iso檔不能拿來安裝,如果您使用vmware-workstation是可以mount上iso,如果您是使用光碟機在一般電腦安裝就必須使用到nero這類的燒錄軟體來做,在linux下可以使用k3b。
1)打開nero─選取複製與備份─燒錄映像檔─選取FreeNAS-0.684b.iso

2)接著會出現如下圖:點選下一步就可開始燒錄了

3)完成後按下一步會自動退出光碟片

2-3 FreeNAS的安裝

1)用CD開機

2)Console Steup

* 選 9) Install ro a hard drive/memory drive/USB Pen, etc.
* 選 2) Install on HD: Create 2 UFS partitions (FreeNAS and DATA)
切二個分割區,一個系統,一個放data,選項1適用於小 HDD 或 CF Card 或 USB 裝置,簡單來說就是把空間全給 freenas system 使用

--選取來源光碟(如acd0)

--選擇目標硬碟(如ad0)

開始安裝

按下Enter

選取4)回到選單

選取1)來指定介面,例如lnc0

完成後重開機

3)預設連線及帳號、密碼:
http://192.168.1.250
* ID: admin
* PW: freenas
我們要修改IP以符合所在的網路架構後才能正常登入

2-4 修改FreeNAS的IP

1)重新開機後會出現如下圖:

由於我所在的IP在203.68.2xx.xxx/24,所以必須修改FreeNAS的IP後才能由client端使用web方式連入管理
2)選set lan ip address─2)接著會要求您填入
是否使用DHCP發給IP─否
ip:203.68.xxx.xxx
子網:24 //有關子網請參考小弟的線上書
http://b2d.phc.edu.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8&bdsn=182

3)打開瀏覽器打入203.68.xxx.xxx會出如下圖:
打上admin、freenas

4)登入FreeNAS的web管理,如下圖:

 

2-5 系統狀態

使用瀏覽器連入管理看到的一第一個畫面就是如下圖:

1)Name:freenas.local //主機名稱
2)Version:0.684b //FreeNAS版本
3)built on Fri Mar 30 20:57:11 UTC 2007 //建立時間
4)OS Version:FreeBSD 6.2-RELEASE-p3 (revison 199506) //作業系統版本
5)Platform:generic-pc on Genuine Intel(R) CPU T2300 @ 1.66GHz running at 1662 MHz //系統平台
6)Date:Tue Apr 10 12:31:10 UTC 2007 //日期時間
7)Uptime:00:35 //已開機多久
8)Last config change:Tue Apr 10 12:30:07 UTC 2007 //最後修改日期
9)Memory usage     6% of 255MB //記憶使用情況
10)Load averages:0.00, 0.00, 0.00 [show process information] //行程
11)Disk space usage     No disk configured //磁碟使用

第10)可以點選[show process information]會出現如下圖:

11)因為尚未對data碟作動作,所以會出現No disk configure

2-6 Backup Configuration

點選Diagnostics: --&gtBackup/restore 頁籤

在備份設定檔的區域中, 點選下載設定檔的按鈕,接著選取儲存到自己的電腦,不要把設定檔存在 FreeNAS上。

 

2-7 升級

注意: 如果從0.67x 或者更早的版本,你必須做以下的處理:
http://www.freenas.org/downloads/patch/
在升級時最小要有128 MB的記憶, 如果沒有就使用swap
點選 System: Firmware 頁籤並點選 Enable firmware upload 按鈕

選取我們下載的 .IMG 檔
注意: 這個不是我們剛備份的 xml 檔; 這是副檔為 .IMG 的檔案(你從 Sourceforge 或者 FreeNAS 網站下載的)不要使用 ISO file
當檔案出現在firmware image file視窗時,點選Upgrade firmware 按鈕.

接著就會出現正在升級,升級完成就會重開機。
重開機完成就可登入,如果沒辦法登入就使用console選單把網路部份檢查一下(因為有可能新版的網卡名稱不同而造成無法連線)

3 FreeNAS的設定

3-1 磁碟─Disks

磁碟必須先加入後才能格式化和掛載或設定成磁碟陣列
所有想要設定的磁碟都必須於啟動前裝上,USB部份在FreeNAS在執行時做連接(裝上)
※注意:當USB掛載在FreeNAS時不要移除,否則重開機就會中斷。

在FreeNAS的Hight-Level處理流程:
1)增加磁碟
2)格式化磁碟為UFS系統
3)增加一個掛載點
4)啟用服務(CIFS、FTP,etc...)

移除磁碟,你必須先刪除掛載點後才能移除磁碟。
※注意:在你試著去設定成磁碟陣列前請先確認和測試您增加的每個磁碟

3-1-1 增加一個磁碟或CD/DVD設備

增加一個磁碟─點選「磁碟」─「管理」頁,接著按下(+)在左邊部份

在Disks: Disk: Add頁選取一個磁碟裝置,在的例子當中我選取ad0
(如果使用usb或cf安裝的話,不能增加FreeNAS boot drive)
{618}

1)UDMA:Ultra DMA的速度,建議選AUTO,可以設定,依您的磁碟而定,例如UDMA-33,UDMA-66....
2)Hard disk standby time:過多久之後將硬碟切入待命模式以達到省電的目的,建議5分-10分(CF卡部份不能設定)
3)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硬碟能讓你選擇它內部的省電管理模式(CF卡部份不能設定)
4)Acoustic level(CF卡部份不能設定):噪音控制,這一部份就是設定系統高效能就會大聲,低效能就會小聲
5)Preformatted FS─是否格式化

要記得按下APPLY changes才能生效,如下圖:

 

3-1-2 格式一個磁碟

※格式化磁碟後會把全部的資料都清除,所以請特別注意。
點選Disks: Format,選取您要格式的Disk,選取要格式的File system,接著點選Format disk就可以了。
File system:UFS
Minimum free space:8

特別注意的就是如果您在安裝時選取是two partition hard drive,那麼storage分割區已經格式成為UFS了,您可以直接去mount上

3-1-2 掛載一個磁碟

Disks: Mount Point: Add
點選左邊部份的(+)

在disk選ad0
Partition:選2 //因為我們在安裝時切二個分割區,我們要掛載DATA partition,所以選2
Select EFI GPT :if you want to mount a GPT formatted drive (default method since 0.684b).
Select 1 :for UFS formatted drive or software RAID volume creating since the 0.683b.
Select 2 :for mounting the DATA partition if you select option 2 during installation on hard drive.
Select old software gmirror/graid5/gvinum :for volume created with old FreeNAS release

點選Apply Changes才能生效

如圖要查看狀態是否ok,ok才是正常。

特別注意:
UFS 是FreeBSD 格式. 如果試著去使用其他格式如 FAT, FAT32, EXT2, EXT3, or NTFS 可能會有問題。

3-2 網路設定

網路介面(指派)─區域網路,如下圖:
如果你看到中文介面,那是在System--General setup--Language去改中文的

類別:一般都是static固定IP,當server使用固定IP比較OK
靜態IP設定:
IP位置:xxx.xxx.xxx.xxx/24 你可點選小計算機來查看子網算法
閘道:填入你單位的gateway

動態DHCP設定
你要選取DHCP才能去設定這一部份,如果你目前的固定,當你改成DHCP套用後你就連不到web管理介面,除非你單位有DHCP Server,如果沒有這時趕快使用console去改IP
DHCP識別值:這個數值將會成為向DHCP伺服器要求IP時發送出去的辨識參數。
主機名稱:這個數值將會成為向DHCP伺服器要求IP時發送出去的主機名稱。

一般設定:
1)MTU:標準MTU是1500,輸入9000則適用於大筆資料的傳輸。
2)Device polling:Device polling可以讓系統定期的從網路介面擷取新的資料而不必依賴CPU中斷。這樣可以減低網路流量對CPU造成的負擔,同時增加系統的整體工作量。但是會稍微增加網路的延遲時間(系統每一秒鐘要詢問網路介面卡1000次)。請參訪m0n0wall的網站以確定你的網路卡是否支援Device polling。
3)速度:可以指定,例如100baseTX
4)雙工模式:可指定全雙工或半雙工

警告:
當按下"儲存"之後,請繼續執行下列的步驟,才能再次連線至FreeNAS:
* 變更電腦上的IP位置
* 使用新的IP位置來連接網頁管理介面

3-2-1 新增網卡opt1

在FreeNAS中,除了可以安裝網卡外,我們還可以安裝wired ethernet int或wireless int,無線網卡可以和lan同一段或不同網段都可,如果是不同段那可能要新增static route才能正常使用。先安裝新網卡,啟動FreeNAS後,在文字選單指定網卡lan及opt1後重開機,再來web介面新增網卡做進一步設定:
1)在文字選單新增OPT1

2)查看網路卡狀況

3)設定OPT1網卡的IP

4)查看網路卡狀況

 

3-2-2 Wireless LAN Interfaces

如果有安裝與設定無線網卡,那麼你就可以設定去讀取FreeNAS。
※不要把無線介面設定成主要的網路介面。

3-3 服務─services

服務就在系統中運行的services或daemon,如果服務沒提供那可能是以下情況造成的:
1)服務沒有啟動
2)服務沒有正確設定
3)服務被暫停
我們可以啟用的服務有:CIFS,FTP,NFS.......

3-3-1 CIFS(Samba)

CIFS是微軟環境下使用的通訊協定,我們所使用的網路芳鄰就是了。如果我們有微軟的pc要存取FreeNAS,就可使用CIFS,如下圖:
服務: CIFS,點選「啟動」,將設定值都用預設值,按存檔就可,詳細設定可以後續再來設定就可。

按下「Save and restart cifs」

在windows系統可以使用以下指令來掛載:
net use F: \\203.68.253.222\share

3-3-2 FTP服務

如果您的資料對安全不是那麼要求的話,您是可以提供FTP服務的,如果您要提供FTP服務,您就啟用FTP,如下圖:

一定先點選「啟動」,最後要點選「存儲和重新啟動」
1)TCP port:預設使用21
2)連線數目:自行決定
3)相同IP的連線數目:來自相同IP的連線數目上限(0 = 不限制).
4)root准許登入:指定超級使用者 (root)是否可以透過SSH直接登入。
5)匿名登入:是否開啟匿名登入
6)本機使用者:是否開啟本機使用者登入
7)歡迎文字:當使用者剛連接上FTP所顯示的訊息。
8)NAT模式: 如果你的FTP伺服器是架設在NAT的環境之下,請開啟這個功能。
9)續傳:開啟續傳功能
10)被動式IP位置:FTP伺服器的被動式連線IP位置。
11)pasv_min_port&max:被動式連線埠的區段起點、被動式連線埠的區段終點
12)使用ftp軟體如filezilla連入,如下圖做測試:

重點:
如果您的FTP是在NAT之下的話,要做以下設定:
1)設定NAT主機做轉port到FreeNAS,TCP 21和一段TCP port)
2)增加公開IP於被動式IP位置 //重要
3)增加pasv_min_port
4)增加pasv_max_port
5)啟用NAT模式

3-3-3 NFS服務

NFS服務:這個可以說是UNIX/Linux的CIFS了,啟用如下:
點選 "服務: NFS"
將右邊的啟動打勾,安全考量請把 "所有人視為root" 設為 "否"

目前我所在的區域網路是203.68.253.0-254,這裡就輸入203.68.253.0/24。
測試看看NFS連線。
登入Linux主機,並且打開 portmap 的服務
確定遠端可使用的掛載點:
showmount -e 203.68.253.222
系統會傳回遠端可用的掛載點如下:
/mnt/share1   203.68.253.0
/mnt/share2   203.68.253.0

這時候輸入指令做掛載
mount -t nfs 203.68.253.222:/mnt/share1 /mnt/
可以使用NFS服務囉。

3-3-4 RSYNCD同步

Server部份:
RSYNCD是一個跨平台的COPY,可以透過網路來進行備份,如果我們想要有規律來備份,這個是很方便的。
在Windows系統下有些工具有支援RSYNC:
1)DeltaCopy
2)NasBackup

Client部份:
這個選項允許你去同步檔案在FreeNAS的server端和一或多台的FreeNAS的client間做同步。


在FreeNAS的Server,我們要必須「啟動」RSYNCD Server(read only要選No)

在FreeNAS的Client
點選(+)小圖示來增加一個client entry

1)選取local設定的分享,它必須是'destination' share
2)打入RSYNC的server的IP
3)遠端來源名稱(在RSYNC的server)
4)設定同步啟動時間
※時間一到,FreeNAS的client就會做rsync的動做:從FreeNAS的server到FreeNAS的client

服務: RSYNC: 本地端

這個和client是一樣,只是本地的share
本地備份很有用,'drive to drive',把第一顆HD的東東mirror到第二顆HD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Rsync 於 FreeNAS0.683b 實作
http://media.ttes.ntct.edu.tw/blog/?p=188
可以參考看看。

以下講解從Linux備份到FreeNAS上:
1)在FreeNAS上先設定:
1-1.建立使用者/群組--&gt建立back的群組
1-2.建立名為back的使用者
1-3.設定rsync備份主機---&gt進入服務:RSYNCD 頁面,啓用服務就OK了,可以參考上面圖
(如果FreeNAS在firewall後,記得開規則873連接埠)

2)在Linux上的設定:
2-1.編輯 /etc/rsyncd.passwd ---&gt寫入在FreeNAS上rsync建立使用者的密碼
2-2. /var/www/html目錄,整個備份到FreeNAS主機上
# rsync -arHz --progress --delete --password-file=/etc/rsyncd.passwd /var/www/html back@xxx.xxx.xxx.xxx::linux-back
(將client的 /var/www/html目錄,備份至FreeNAS主機上,把檔案放在linux-back為分享名稱的硬碟中)
2-3.編輯/etc/crobtab,每隔一段時間備份--&gt每天早上一點進行sync
0 1 * * * root /usr/bin/rsync -arHz --progress --delete --password-file=/etc/rsyncd.passwd /var/www/html back@xxx.xxx.xxx.xxx::linux-back
rsync參數可以參考網路上的文件:
http://everythinglinux.org/rsync/

3-3-5 SSHD

啟動SSH之後可以使用:
1)SFTP file transfer
2)SCP file transfer
3)SSH access and remote command execution
點選「啟動」並按下存儲並啟動鈕就可啟用read only的ssh了。如果您點選root准許登入,那root的密碼就如WebGUI的密碼。

使用winscp連入:

至於SSH key部份就是要做Key,私Key及公key部份之後我會來說明這一份部。

3-3-6 其他服務Unison,AFP..

1)Unison:支援安全加密的檔案同步協定
Unison是一個多平台的檔案同步工具。
確定你有足夠的空間來複製所有將要同步的檔案,Unison 服務必須配合SSHD ,而存取的user 使用者必須要有Shell權限。

2)AFP:Mac下的網路檔案分享協定
這個可以讓MacOSX的使用者可以讀取FreeNAS
Guest mode:
afp:://guest;AUTH=No%20User%20Authent:password@FreeNASip/share

3)UPnP:網路傳送影音多媒體常用的協定
a)啟動「enable」
b)點選(+)來增加目錄做UPnP分享

4)服務: iSCSI目標
Internet SCSI (iSCSI)的傳輸協定,此傳輸協定主要的功能是將SCSI 的命令及資料,透過 iSCSI的協定資料單元(PDU)在目前發展已非常成熟的IP網路上傳送,藉由iSCSI協定,將使 IP網路亦可成為儲存網路。
警告:你最少要有 256MB 的記憶體才能開啟 iSCSI 目標功能。

 

3-4 系統狀態

管理系統就是要隨時注意系統狀態有無異樣,系統狀態大致如下:
1)系統
1)Name:freenas.local //主機名稱
2)Version:0.684b //FreeNAS版本
3)built on Fri Mar 30 20:57:11 UTC 2007 //建立時間
4)OS Version:FreeBSD 6.2-RELEASE-p3 (revison 199506) //作業系統版本
5)Platform:generic-pc on Genuine Intel(R) CPU T2300 @ 1.66GHz running at 1662 MHz //系統平台
6)Date:Tue Apr 10 12:31:10 UTC 2007 //日期時間
7)Uptime:00:35 //已開機多久
8)Last config change:Tue Apr 10 12:30:07 UTC 2007 //最後修改日期
9)Memory usage 6% of 255MB //記憶使用情況
10)Load averages:0.00, 0.00, 0.00 [show process information] //行程
11)Disk space usage No disk configured //磁碟使用

2)處理程序
系統目前各程序及其使用量:

3)網路介面
查看目前網路卡是否有up,設定,有無error

4)磁碟
可以看出目前磁碟掛載及磁碟的狀態

5)無線網路
目前我還沒有做這一部份,四月中到台北開會再買一張有support的來測看看。

6)圖表
目前整個網路使用情況:

 

4 FreeNAS的進階設定

 

4-1 Software Raid

建立 Software Raid 流程
1)Add Disks
2)Format Disks Filesystem to Software RAID
3)Add Raid
4)Format Raid Filesystem to UFS
5)Add Mount Point

我們就人RAID 0,1,5來講這一部份:
我以vmware的實做這一部份,新增三顆100MB的scsi硬碟。
※整個RAID的步驟如下:
1)新增硬碟:至 Disks\Manage 頁面把三顆100MB硬碟加入

把硬碟都加入後可看到硬碟狀態

2)格式化硬碟:至 Disks\Format 頁面把三顆硬碟格式化為 software raid

3)選擇建立的 RAID 種類:
3-1)建立RAID0

3-2)建立RAID1

3-3)建立RAID5

要注意看狀態:COMPLETE
建立完成之後第一次重開機會 Build 0% ~ 100% 的動作

4)格式化建立的 RAID 檔案系統為 UFS

5)新增掛載點:

※JBOD (Just Bunch of Disks). 這種組成方式嚴格來說不算RAID,因為它的功能就跟它的全名一樣,「只是將多顆磁碟湊在 ... 假設是4顆250GB的大硬碟,在JBOD模式下就成了一顆1TB﹙=1000GB﹚的超高容量硬碟,但是除了容量提升之外,它的速度還是跟單一硬碟一樣,也沒有額外的安全性

最近在網路上有找到一篇FreeNAS 0.69RC1 重建硬碟(SoftRAID 5)
可以參考:http://media.ttes.ntct.edu.tw/blog/?p=1059

4-1-1 Geom vinum

Geom vinum是一個允許你去建立軟體陣列 0,1,5的模組,目前處於測試中,RAID5目前好像有問題。
FreeNAS允許你來建立進階軟體陣列,例如:
1)RAID 1+0
2)RAID 5+0
3)RAID X+Y
(RAID1+0至少要四顆硬碟,RAID 5+0至少要六顆硬碟)
建立步驟:
1)增加磁碟
2)格式化磁碟為"software RAID"
3)建立raid x,使用先前格式化的"software RAID"
4)格式化剛建立的raid x為"software RAID"
5)建立raid Y,使用先前建立的raid x為"software RAID"
6)增加掛載點
7)啟動服務,例CIFS,FTP,etc..

4-2 系統-設定

系統: 設定--
點選左邊選單「系統」─「設定」:如下圖

主機名稱:freenas (NAS的主機名稱,不包含網域)
網域:phc.edu.tw
DNS伺服器:203.68.253.129
帳號、密碼:可更改管理者帳號及密碼
網頁介面協定:HTTP、HTTPS //使用http或https
網頁介面連接埠:例如30000
Language/語言設定:TraditionalChinese
時區:Asia/Taipei
時間同步間隔:多少分鐘與時間伺服器同步一次。建議設為300分鐘,輸入0則可以關閉同步功能
NTP時間伺服器:time.stdtime.gov.tw(使用空白字元來分隔多個主機位置)

4-3 靜態路由

系統: 靜態路由--
在多LAN的環境下,一個LAN介面將被使用並且它的預設閘道將提供介面到另一個網段,當多網段在FreeNAS下設定時,設定靜態路由將是必須的,它能允許網段的包封到另一個網段。
例如:
LAN的ip是203.68.253.222,gateway是203.68.253.254,我有另一個router的ip是203.68.253.3連接著另一個網段(10.1.1.0/24),要讓FreeNAS可以將封包導到10.1.1.0/24網段,就必須設定一條靜態路由

4-4 主機列表

系統: 主機列表--
我們可以定義固定的主機名稱/IP位置解析
這是很有用的如果你沒有DNS的解析給您的NFS Client,如下:

 

 
5 User Management
 

5-1 本機使用者管理

FreeNAS在使用者/群組的權限部份還沒做好,所以使用上沒有好用,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本機使用者管理。
首先你必須增加「群組」如下:
1)新增群組:
按下右下的(+)做新增群組

{p77}

2)新增使用者:
按下右下的(+)做新增使用者

※注意:
Shell權限─讓這個使用者可以使用shell。
Administrator─將使用者加入管理者群組。

5-2 MS Active Directory

FreeNAS可以由Microsoft Active Directory取得使用者的資料庫(win2000或win2003)
注意:在FreeNAS,您必須使用先前win2000的網或名稱,例如如果你的網域名稱是freenas.org,你必須設定網域名稱為freenas.

在設定完成後,CIFS/FTP/SSH/Unison 認證將由AD來做。

5-3 LDAP

LDAP可以啟用但是無法work:

6 進階硬碟參數

6-1 UDMA mode

6-2 Hard Disk Standby time

6-3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6-4 Acoustic Level( AAC)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8404772/viewspace-607292/,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8404772/viewspace-607292/

freeNAS(网络区域存储)相关推荐

  1. 组件服务器与共享文件夹的区别,存储区域网络(SAN)和网络附加存储(NAS)之间的区别...

    存储区域网络(SAN) 存储区域网络(SAN)用于使用光纤通道和交换机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数据由磁盘块表示.SAN使用SCSI,SATA协议.以下是SAN的重要组件:节点端口;电缆线;集线 ...

  2. linux 网络块存储,网络存储集群

    网络存储分类: 按网络拓扑分类: 1.DAS:直接附加存储:优点:技术简单.传输速率高:缺点:存储设备与磁盘相互绑定. 2.NAS:网络附加存储:优点:技术相对简单.不要求存储设备直连本机,只需网络访 ...

  3.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二十三 远程异地数据实时同步)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二十三 远程异地数据实时同步) 前言 网络存储技术,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它采用面向网络的存储体系结构,使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 ...

  4. Linux--firewalld防火墙基础(firewalld和iptables的关系,四表五链,netfilter与iptables的关系,iptables语法与参数,firewalld网络区域)

    文章目录 前言 一:Firewalld,iptables概述 1.1:Firewalld简介 1.2:iptables简介 二:Firewalld和iptables的关系 2.1:netfilter ...

  5.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十 基于NTFS权限(ADLP原则)的文件共享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十 基于NTFS权限(ADLP原则)的文件共享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目录 前言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实训题 三.环境准备 四.操作步骤 1. ...

  6.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九 存储服务器文件的安全性配置与管理)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九 存储服务器文件的安全性配置与管理) 目录 前言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实训题 三.环境准备 四.操作步骤 前言 网络存储技术,是以互联网 ...

  7.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二十 一 基于Cluster的高可用企业WEB服务器的部署)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二十一 基于Cluster的高可用企业WEB服务器的部署) 前言 网络存储技术,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它采用面向网络的存储体 ...

  8.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七 存储服务器重复数据删除的配置与管理)

    网络云存储技术Windows server 2012 (项目七 存储服务器重复数据删除的配置与管理) 目录 前言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实训题: 1.在SRV1创建一个10G的逻辑硬盘,开启文件级重复 ...

  9. NAS 网络附属存储

    本文内容 NAS NAS 功能 SAN 与 NAS 区别 NAS 底层协议 NAS 全球主要厂商 参考资料 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一种特殊的数 ...

最新文章

  1. C# winform中MouseDoubleClick与DoubleClick的区别
  2. 专家: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缺口将超百万
  3. sql 注入 相关函数
  4. 周记随笔-php5.6与apache2.4的windows32安装
  5. 一款纯HTML二次元响应式引导页
  6. xCode 安装Mobile Device Framework出错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7. 表单多条相同name数据的获取
  8. docker启动nginx代理不上_用 docker-compose 启动 nginx, network 为 host, nginx 无法启动是怎么回事?...
  9. FinePrint双面打印设置
  10. java请假系统毕业设计_jsp企业员工考勤管理系统
  11. UIWebView的使用---safri
  12. C++中带.h与不带.h的头文件
  13. 对话上海财经大学ITCS主任陆品燕教授:如何用一年时间,建设国际一流理论计算机研究中心?...
  14. Python 音频随机播放器脚本
  15. 常见股票代码开头说明大全
  16. 白色相簿的季节(递归)
  17. matlab 沙丁,基于三维空间关于海豚围捕沙丁鱼群的运动规律
  18. 高通平台蓝牙--安全issue
  19. c语言商品库存管理系统,[源码和文档分享]基于C++实现的物品库存管理系统
  20. MultiNet:自主驾驶中的实时联合语义推理(译)

热门文章

  1. 计算机九宫格游戏怎么玩,如何玩数独九宫格游戏(四)
  2. 计算机网络安装系统怎么办,电脑不能连网要怎么解决?一定要重装系统?千万别再犯傻了!...
  3. 深度学习PyTorch笔记(9):自动求导
  4. 分治算法——Karastsuba算法
  5. python签到教程_Python实现自动签到
  6. web前端期末大作业:旅游网页设计与实现——个人旅游博客(4页)HTML+CSS
  7. OSChina 周日乱弹 ——会爬墙的不仅仅是壁虎还有班主任
  8. excel画图的tips
  9. 晶振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作用
  10. Oracle使用dblink同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