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由@浅墨_毛星云 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链接: http://blog.csdn.net/poem_qianmo/article/details/23710721

作者:毛星云(浅墨)    邮箱: happylifemxy@163.com

写作当前博文时配套使用的OpenCV版本: 2.4.8

本篇文章中,我们一起探究了图像处理中,最基本的形态学运算——膨胀与腐蚀。浅墨在文章开头友情提醒,用人物照片做腐蚀和膨胀的素材图片得到的效果会比较惊悚,毁三观的,不建议尝试。。。。。。。。。。

OK,开始吧,依然是先放一张截图:

一、理论与概念讲解——从现象到本质

1.1 形态学概述

形态学(morphology)一词通常表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该分支主要研究动植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我们图像处理中指的形态学,往往表示的是数学形态学。下面一起来了解数学形态学的概念。

数学形态学(Mathematical morphology) 是一门建立在格论和拓扑学基础之上的图像分析学科,是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的运算包括:二值腐蚀和膨胀、二值开闭运算、骨架抽取、极限腐蚀、击中击不中变换、形态学梯度、Top-hat变换、颗粒分析、流域变换、灰值腐蚀和膨胀、灰值开闭运算、灰值形态学梯度等。

简单来讲,形态学操作就是基于形状的一系列图像处理操作。OpenCV为进行图像的形态学变换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函数。最基本的形态学操作有二种,他们是:膨胀与腐蚀(Dilation与Erosion)。

膨胀与腐蚀能实现多种多样的功能,主要如下:

  • 消除噪声
  • 分割(isolate)出独立的图像元素,在图像中连接(join)相邻的元素。
  • 寻找图像中的明显的极大值区域或极小值区域
  • 求出图像的梯度

我们在这里给出下文会用到的,用于对比膨胀与腐蚀运算的“浅墨”字样毛笔字原图:

在进行腐蚀和膨胀的讲解之前,首先需要注意,腐蚀和膨胀是对白色部分(高亮部分)而言的,不是黑色部分。膨胀就是图像中的高亮部分进行膨胀,“领域扩张”,效果图拥有比原图更大的高亮区域。腐蚀就是原图中的高亮部分被腐蚀,“领域被蚕食”,效果图拥有比原图更小的高亮区域。

1.2 膨胀

其实,膨胀就是求局部最大值的操作。

按数学方面来说,膨胀或者腐蚀操作就是将图像(或图像的一部分区域,我们称之为A)与核(我们称之为B)进行卷积。

核可以是任何的形状和大小,它拥有一个单独定义出来的参考点,我们称其为锚点(anchorpoint)。多数情况下,核是一个小的中间带有参考点和实心正方形或者圆盘,其实,我们可以把核视为模板或者掩码。

而膨胀就是求局部最大值的操作,核B与图形卷积,即计算核B覆盖的区域的像素点的最大值,并把这个最大值赋值给参考点指定的像素。这样就会使图像中的高亮区域逐渐增长。如下图所示,这就是膨胀操作的初衷。

膨胀的数学表达式:

膨胀效果图(毛笔字):

照片膨胀效果图:

1.3 腐蚀

再来看一下腐蚀,大家应该知道,膨胀和腐蚀是一对好基友,是相反的一对操作,所以腐蚀就是求局部最小值的操作。

我们一般都会把腐蚀和膨胀对应起来理解和学习。下文就可以看到,两者的函数原型也是基本上一样的。

原理图:

腐蚀的数学表达式:

腐蚀效果图(毛笔字):

照片腐蚀效果图:

浅墨表示这张狗狗超可爱:D

二、深入——OpenCV源码分析溯源

直接上源码吧,在…\opencv\sources\modules\imgproc\src\ morph.cpp路径中 的第1353行开始就为erode(腐蚀)函数的源码,1361行为dilate(膨胀)函数的源码。

//-----------------------------------【erode()函数中文注释版源代码】----------------------------
//    说明:以下代码为来自于计算机开源视觉库OpenCV的官方源代码
//    OpenCV源代码版本:2.4.8
//    源码路径:…\opencv\sources\modules\imgproc\src\ morph.cpp
//    源文件中如下代码的起始行数:1353行
//    中文注释by浅墨
//--------------------------------------------------------------------------------------------------------
void cv::erode( InputArray src, OutputArraydst, InputArray kernel,Point anchor, int iterations,int borderType, constScalar& borderValue )
{
//调用morphOp函数,并设定标识符为MORPH_ERODEmorphOp( MORPH_ERODE, src, dst, kernel, anchor, iterations, borderType,borderValue );
}
//-----------------------------------【dilate()函数中文注释版源代码】----------------------------
//    说明:以下代码为来自于计算机开源视觉库OpenCV的官方源代码
//    OpenCV源代码版本:2.4.8
//    源码路径:…\opencv\sources\modules\imgproc\src\ morph.cpp
//    源文件中如下代码的起始行数:1361行
//    中文注释by浅墨
//--------------------------------------------------------------------------------------------------------
void cv::dilate( InputArray src,OutputArray dst, InputArray kernel,Point anchor, int iterations,int borderType, constScalar& borderValue )
{
//调用morphOp函数,并设定标识符为MORPH_DILATEmorphOp( MORPH_DILATE, src, dst, kernel, anchor, iterations, borderType,borderValue );
}

可以发现erode和dilate这两个函数内部就是调用了一下morphOp,只是他们调用morphOp时,第一个参数标识符不同,一个为MORPH_ERODE(腐蚀),一个为MORPH_DILATE(膨胀)。

morphOp函数的源码在…\opencv\sources\modules\imgproc\src\morph.cpp中的第1286行,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研究研究,这里就不费时费力花篇幅展开分析了。

三、浅出——API函数快速上手

3.1  形态学膨胀——dilate函数

erode函数,使用像素邻域内的局部极大运算符来膨胀一张图片,从src输入,由dst输出。支持就地(in-place)操作。

函数原型:

C++: void dilate(InputArray src,OutputArray dst,InputArray kernel,Point anchor=Point(-1,-1),int iterations=1,int borderType=BORDER_CONSTANT,const Scalar& borderValue=morphologyDefaultBorderValue()
);

参数详解:

  • 第一个参数,InputArray类型的src,输入图像,即源图像,填Mat类的对象即可。图像通道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但图像深度应为CV_8U,CV_16U,CV_16S,CV_32F或 CV_64F其中之一。
  • 第二个参数,OutputArray类型的dst,即目标图像,需要和源图片有一样的尺寸和类型。
  • 第三个参数,InputArray类型的kernel,膨胀操作的核。若为NULL时,表示的是使用参考点位于中心3x3的核。

我们一般使用函数 getStructuringElement配合这个参数的使用。getStructuringElement函数会返回指定形状和尺寸的结构元素(内核矩阵)。

其中,getStructuringElemen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表示内核的形状,我们可以选择如下三种形状之一:

  • 矩形: MORPH_RECT
  • 交叉形: MORPH_CROSS
  • 椭圆形: MORPH_ELLIPSE

而getStructuringElement函数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分别是内核的尺寸以及锚点的位置。

我们一般在调用erode以及dilate函数之前,先定义一个Mat类型的变量来获得getStructuringElement函数的返回值。对于锚点的位置,有默认值Point(-1,-1),表示锚点位于中心。且需要注意,十字形的element形状唯一依赖于锚点的位置。而在其他情况下,锚点只是影响了形态学运算结果的偏移。

getStructuringElement函数相关的调用示例代码如下:

 int g_nStructElementSize = 3; //结构元素(内核矩阵)的尺寸//获取自定义核
Mat element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Size(2*g_nStructElementSize+1,2*g_nStructElementSize+1),Point( g_nStructElementSize, g_nStructElementSize ));

调用这样之后,我们便可以在接下来调用erode或dilate函数时,第三个参数填保存了getStructuringElement返回值的Mat类型变量。对应于我们上面的示例,就是填element变量。

  • 第四个参数,Point类型的anchor,锚的位置,其有默认值(-1,-1),表示锚位于中心。
  • 第五个参数,int类型的iterations,迭代使用erode()函数的次数,默认值为1。
  • 第六个参数,int类型的borderType,用于推断图像外部像素的某种边界模式。注意它有默认值BORDER_DEFAULT。
  • 第七个参数,const Scalar&类型的borderValue,当边界为常数时的边界值,有默认值morphologyDefaultBorderValue(),一般我们不用去管他。需要用到它时,可以看官方文档中的createMorphologyFilter()函数得到更详细的解释。

使用erode函数,一般我们只需要填前面的三个参数,后面的四个参数都有默认值。而且往往结合getStructuringElement一起使用。

调用范例:

          //载入原图 Mat image = imread("1.jpg");//获取自定义核Mat element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 Size(15, 15));Mat out;//进行膨胀操作dilate(image, out, element);

用上面核心代码架起来的完整程序代码:

//-----------------------------------【头文件包含部分】---------------------------------------
//     描述:包含程序所依赖的头文件
//----------------------------------------------------------------------------------------------
#include <opencv2/core/core.hpp>
#include<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include<opencv2/imgproc/imgproc.hpp>
#include <iostream>//-----------------------------------【命名空间声明部分】---------------------------------------
//     描述:包含程序所使用的命名空间
//-----------------------------------------------------------------------------------------------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main( )函数】--------------------------------------------
//     描述: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函数,我们的程序从这里开始
//-----------------------------------------------------------------------------------------------
int main(  )
{//载入原图 Mat image = imread("1.jpg");//创建窗口 namedWindow("【原图】膨胀操作");namedWindow("【效果图】膨胀操作");//显示原图imshow("【原图】膨胀操作", image);   //获取自定义核Mat element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 Size(15, 15));Mat out;
    //进行膨胀操作dilate(image,out, element);//显示效果图imshow("【效果图】膨胀操作", out);waitKey(0);return 0;
}

运行截图:

3.2 形态学腐蚀——erode函数

erode函数,使用像素邻域内的局部极小运算符来腐蚀一张图片,从src输入,由dst输出。支持就地(in-place)操作。

看一下函数原型:

C++: void erode(InputArray src,OutputArray dst,InputArray kernel,Point anchor=Point(-1,-1),int iterations=1,int borderType=BORDER_CONSTANT,const Scalar& borderValue=morphologyDefaultBorderValue());

参数详解:

  • 第一个参数,InputArray类型的src,输入图像,即源图像,填Mat类的对象即可。图像通道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但图像深度应为CV_8U,CV_16U,CV_16S,CV_32F或 CV_64F其中之一。
  • 第二个参数,OutputArray类型的dst,即目标图像,需要和源图片有一样的尺寸和类型。
  • 第三个参数,InputArray类型的kernel,腐蚀操作的内核。若为NULL时,表示的是使用参考点位于中心3x3的核。我们一般使用函数 getStructuringElement配合这个参数的使用。getStructuringElement函数会返回指定形状和尺寸的结构元素(内核矩阵)。(具体看上文中浅出部分dilate函数的第三个参数讲解部分)
  • 第四个参数,Point类型的anchor,锚的位置,其有默认值(-1,-1),表示锚位于单位(element)的中心,我们一般不用管它。
  • 第五个参数,int类型的iterations,迭代使用erode()函数的次数,默认值为1。
  • 第六个参数,int类型的borderType,用于推断图像外部像素的某种边界模式。注意它有默认值BORDER_DEFAULT。
  • 第七个参数,const Scalar&类型的borderValue,当边界为常数时的边界值,有默认值morphologyDefaultBorderValue(),一般我们不用去管他。需要用到它时,可以看官方文档中的createMorphologyFilter()函数得到更详细的解释。

同样的,使用erode函数,一般我们只需要填前面的三个参数,后面的四个参数都有默认值。而且往往结合getStructuringElement一起使用。

调用范例:

         //载入原图 Mat image = imread("1.jpg");//获取自定义核Mat element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 Size(15, 15));Mat out;//进行腐蚀操作erode(image,out, element);

用上面核心代码架起来的完整程序代码:

//-----------------------------------【头文件包含部分】---------------------------------------
//     描述:包含程序所依赖的头文件
//----------------------------------------------------------------------------------------------
#include <opencv2/core/core.hpp>
#include<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include<opencv2/imgproc/imgproc.hpp>
#include <iostream>//-----------------------------------【命名空间声明部分】---------------------------------------
//     描述:包含程序所使用的命名空间
//-----------------------------------------------------------------------------------------------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main( )函数】--------------------------------------------
//     描述: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函数,我们的程序从这里开始
//-----------------------------------------------------------------------------------------------
int main(  )
{//载入原图 Matimage = imread("1.jpg");//创建窗口 namedWindow("【原图】腐蚀操作");namedWindow("【效果图】腐蚀操作");//显示原图imshow("【原图】腐蚀操作", image);//获取自定义核Mat element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 Size(15, 15));Mat out;//进行腐蚀操作erode(image,out, element);//显示效果图imshow("【效果图】腐蚀操作", out);waitKey(0);return 0;
}

运行结果:

四、综合示例——在实战中熟稔

依然是每篇文章都会配给大家的一个详细注释的博文配套示例程序,把这篇文章中介绍的知识点以代码为载体,展现给大家。

这个示例程序中的效果图窗口有两个滚动条,顾名思义,第一个滚动条“腐蚀/膨胀”用于在腐蚀/膨胀之间进行切换;第二个滚动条”内核尺寸”用于调节形态学操作时的内核尺寸,以得到效果不同的图像,有一定的可玩性。废话不多说,上代码吧:


//-----------------------------------【程序说明】----------------------------------------------
//            程序名称::《【OpenCV入门教程之十】形态学图像处理(一):膨胀与腐蚀  》 博文配套源码
//            开发所用IDE版本:Visual Studio 2010
//          开发所用OpenCV版本: 2.4.8
//            2014年4月14日 Create by 浅墨
//            浅墨的微博:@浅墨_毛星云
//------------------------------------------------------------------------------------------------//-----------------------------------【头文件包含部分】---------------------------------------
//            描述:包含程序所依赖的头文件
//----------------------------------------------------------------------------------------------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include<opencv2/imgproc/imgproc.hpp>
#include <iostream>//-----------------------------------【命名空间声明部分】---------------------------------------
//            描述:包含程序所使用的命名空间
//-----------------------------------------------------------------------------------------------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全局变量声明部分】--------------------------------------
//            描述:全局变量声明
//-----------------------------------------------------------------------------------------------
Mat g_srcImage, g_dstImage;//原始图和效果图
int g_nTrackbarNumer = 0;//0表示腐蚀erode, 1表示膨胀dilate
int g_nStructElementSize = 3; //结构元素(内核矩阵)的尺寸//-----------------------------------【全局函数声明部分】--------------------------------------
//            描述:全局函数声明
//-----------------------------------------------------------------------------------------------
void Process();//膨胀和腐蚀的处理函数
void on_TrackbarNumChange(int, void *);//回调函数
void on_ElementSizeChange(int, void *);//回调函数//-----------------------------------【main( )函数】--------------------------------------------
//            描述: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函数,我们的程序从这里开始
//-----------------------------------------------------------------------------------------------
int main( )
{//改变console字体颜色system("color5E"); //载入原图g_srcImage= imread("1.jpg");if(!g_srcImage.data ) { printf("Oh,no,读取srcImage错误~!\n"); return false; }//显示原始图namedWindow("【原始图】");imshow("【原始图】", g_srcImage);//进行初次腐蚀操作并显示效果图namedWindow("【效果图】");//获取自定义核Mat element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 Size(2*g_nStructElementSize+1,2*g_nStructElementSize+1),Point( g_nStructElementSize, g_nStructElementSize ));erode(g_srcImage,g_dstImage, element);imshow("【效果图】", g_dstImage);//创建轨迹条createTrackbar("腐蚀/膨胀", "【效果图】", &g_nTrackbarNumer, 1, on_TrackbarNumChange);createTrackbar("内核尺寸", "【效果图】",&g_nStructElementSize, 21, on_ElementSizeChange);//输出一些帮助信息cout<<endl<<"\t嗯。运行成功,请调整滚动条观察图像效果~\n\n"<<"\t按下“q”键时,程序退出~!\n"<<"\n\n\t\t\t\tby浅墨";//轮询获取按键信息,若下q键,程序退出while(char(waitKey(1))!= 'q') {}return 0;
}//-----------------------------【Process( )函数】------------------------------------
//            描述:进行自定义的腐蚀和膨胀操作
//-----------------------------------------------------------------------------------------
void Process()
{//获取自定义核Mat element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 Size(2*g_nStructElementSize+1,2*g_nStructElementSize+1),Point( g_nStructElementSize, g_nStructElementSize ));//进行腐蚀或膨胀操作if(g_nTrackbarNumer== 0) {   erode(g_srcImage,g_dstImage, element);}else{dilate(g_srcImage,g_dstImage, element);}//显示效果图imshow("【效果图】", g_dstImage);
}//-----------------------------【on_TrackbarNumChange( )函数】------------------------------------
//            描述:腐蚀和膨胀之间切换开关的回调函数
//-----------------------------------------------------------------------------------------------------
void on_TrackbarNumChange(int, void *)
{//腐蚀和膨胀之间效果已经切换,回调函数体内需调用一次Process函数,使改变后的效果立即生效并显示出来Process();
}//-----------------------------【on_ElementSizeChange( )函数】-------------------------------------
//            描述:腐蚀和膨胀操作内核改变时的回调函数
//-----------------------------------------------------------------------------------------------------
void on_ElementSizeChange(int, void *)
{//内核尺寸已改变,回调函数体内需调用一次Process函数,使改变后的效果立即生效并显示出来Process();
}

放出一些效果图吧。原始图:

膨胀效果图:

腐蚀效果图:

腐蚀和膨胀得到的图,都特有喜感,但千变万变,还是原图好看:

OK,就放出这些吧,具体更多的运行效果大家就自己下载示例程序回去玩吧。

本篇文章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最后放出文章配套示例程序的打包下载地址。

本篇文章的配套源代码请点击这里下载:

【浅墨OpenCV入门教程之十】配套源代码下载

OK,今天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我们下篇文章见:)

【OpenCV入门教程之十】 形态学图像处理(一):膨胀与腐蚀相关推荐

  1. 转:【OpenCV入门教程之十】 形态学图像处理(一):膨胀与腐蚀

    本系列文章由@浅墨_毛星云 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链接: http://blog.csdn.net/poem_qianmo/article/details/23710721 作者:毛星云(浅墨) ...

  2. 【OpenCV入门教程之十二】OpenCV边缘检测:Canny算子,Sobel算子,Laplace算子,Scharr滤波器合辑

    本系列文章由@浅墨_毛星云 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链接: http://blog.csdn.net/poem_qianmo/article/details/25560901 作者:毛星云(浅墨) ...

  3. 【OpenCV入门教程之十五】水漫金山:OpenCV漫水填充算法(Floodfill)

    本系列文章由@浅墨_毛星云 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链接: http://blog.csdn.net/poem_qianmo/article/details/28261997 作者:毛星云(浅墨) ...

  4. 【OpenCV入门教程之十四】OpenCV霍夫变换:霍夫线变换,霍夫圆变换合辑

    本系列文章由@浅墨_毛星云 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链接: http://blog.csdn.net/poem_qianmo/article/details/26977557 作者:毛星云(浅墨) ...

  5. 【OpenCV入门教程之十一】 形态学图像处理(二):开运算、闭运算、形态学梯度、顶帽、黑帽合辑

    本系列文章由@浅墨_毛星云 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链接: http://blog.csdn.net/poem_qianmo/article/details/23184547 作者:毛星云(浅墨) ...

  6. [转]形态学操作:膨胀与腐蚀

    形态学操作其实就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比如腐蚀就是"变瘦",膨胀就是"变胖",看下图就明白了: 形态学操作一般作用于二值化图,来连接相邻的元素或分离成独立的元素.腐 ...

  7. 形态学操作:膨胀与腐蚀

    形态学操作其实就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比如腐蚀就是"变瘦",膨胀就是"变胖",看下图就明白了: 形态学操作一般作用于二值化图,来连接相邻的元素或分离成独立的元素.腐 ...

  8. 转载:【opencv入门教程之六】创建Trackbar图片对比度、亮度值调整

    [OpenCV入门教程之六] 创建Trackbar & 图像对比度.亮度值调整 浅墨_毛星云 2014-03-18 21:43:18 103746 收藏 21 最后发布:2014-03-18 ...

  9. 转载:【OpenCV入门教程之四】 ROI区域图像叠加初级图像混合 全剖析

    [OpenCV入门教程之四] ROI区域图像叠加&初级图像混合 全剖析 浅墨_毛星云 2014-03-10 12:48:05 157425 收藏 19 最后发布:2014-03-10 12:4 ...

最新文章

  1. 抓包工具 tcpdump 用法说明
  2. 独热编码(one-hot)是什么?什么数据类型需要进行独热编码?pandas如何进行独热编码(one-hot)?
  3. 如何使用包含属性名称的变量检查对象属性是否存在?
  4. STM32 进阶教程 20 - 串口+DMA实现OneWire总线
  5. Java try和catch的使用
  6. 什么是rip协议其优缺点_RIP协议详解
  7. log4net部分配置说明
  8. python笔记-标准库unittest
  9. 编辑器扩展_开发者必备,可扩展编辑器tui.editor和TOAST UI组件家族
  10. DOS批处理高级教程:第七章 DOS批处理编程高级技巧(转)
  11. 《An Introduction to Ray Tracing》——2.3 Ray/Polygon Intersection And Mapping
  12. JavaScript——exec和match
  13. c语言程序设计二级考试哪些题型,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型
  14. (已更新)婚礼类小程序前端界面模板源码
  15. 智能门锁主流品牌有哪些?选购门锁时要注重产品的哪些特性?
  16. 浅学DSP原理及应用
  17. Axure中SVG矢量图标的使用方法及资源推荐
  18. 古文物青铜器VR高清模型H5三维可视化在线展示
  19. 数论—乘法逆元—费马小定理
  20. Android手机安装原版BT5[ARM]

热门文章

  1. 杰理之FCC认证初始化【篇】
  2. 采用UWB定位技术开发的室内定位系统源码
  3. “二维码扫描器-客户端
  4. html+css提示框/弹窗公告实例【记录】
  5. 取消iostream与stdio之间的绑定
  6. Mac系统【虚拟机安装】详细教程,附MacOS百度网盘地址
  7. Swift - UILabel部分字体变颜色
  8. 粒子滤波 particle filter —从贝叶斯滤波到 粒子滤波—Part-III(重要性采样序贯重要性采样SIS)
  9. 一分钟,制作一个centos镜像
  10. mysql 8.0.12 解压版安装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