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关键技术综述

摘要:引发科技行业无限想象的最新流行语“元宇宙”,迎来了一个重大事件——10 月 28 日,美国脸书公司宣布更名为 Meta(元)平台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说,更名显示出公司致力于建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平台“元宇宙”。作为今年全球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正在变得日益频繁。包含万物,无所不联,“元宇宙”这样的未来世界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元宇宙,无疑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和人类生活发展中不得不触及的问题。元宇宙的“虚”与“实”,是我们每一个关心人类发展问题的人都需要密切关注的话题。
一、元宇宙概述
1.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由“meta”(超越)与“universe”(宇宙)组成,即“一个超越宇宙的世界”。牛津词典将“元宇宙”定义为一个虚拟现实(VR)空间,用户可在其中与电脑生成的环境和其他人交流互动。
扎克伯格在一封公开信中称:“‘元宇宙’的本质是一种存在感——就像你与另一个人在一起或者在另一个地方。社交技术的终极梦想正是让人感觉到真的与对方同处一室。未来,你将以全息图的形式被瞬间传送到办公室,可以与好友一起参加音乐会,或者与父母在客厅叙旧。你能减少通勤时间,减少碳足迹。”罗布乐思游戏公司首席执行官戴维·巴舒基提出了“元宇宙”所需具备的八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身份。基于此标准,“元宇宙”应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拥有完整运行的社会和经济系统,现实中的人能以“数字化身”形式进入虚拟时空,并获得尽可能接近真实的体验。用户可在“元宇宙”里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内容创作等。
“现在我们与‘元宇宙’最远的距离是多元化这一点,因为现有游戏其实是割裂的,比如《动物森友会》《赛博朋克 2077》都是在其所属的(虚拟)世界里。而在‘元宇宙’里,(虚拟)世界应该是打通的。这就要求包括区块链加密、AI 技术、感官模拟、实时渲染、三维建模等所有技术都有量级以上的突破,才能实现我们想象中的‘元宇宙’。”科幻作家陈楸帆对《新京报》记者说。
目前,最贴合对“元宇宙”概念描述的是电影《头号玩家》中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玩家头戴 VR 设备、脚踩可移动基座后进入虚拟世界“绿洲”。在“绿洲”里,每个动作都与真人的体感动作如出一辙。除视觉和听觉外,玩家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的触觉甚至可以通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衣服真实传导给本人。

2.元宇宙在资本市场的意义。目前,在“元宇宙”这条赛道上,各大科技巨头已经纷纷起跑,加速布局。自今年 3 月 10 日罗布乐思在纽交所敲钟“引爆”“元宇宙”概念以来,无论是资本还是创业者,对“元宇宙”的兴趣都骤然升温。在一级市场上,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真格基金、五源资本、险峰长青、晨兴资本、星瀚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均已启动“元宇宙”赛道布局,涉及企业从虚拟社交平台、虚拟偶像到游戏公司、VR/AR 项目等。“我今年接受有关‘元宇宙’的采访不下40 次,市场现在太热了。”有 VC 投资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技术渴望新产品,资本寻找新出口,用户期待新体验”——这是“元宇宙”概念红火的主要原因。与“虚拟现实元年”相比,需求端膨胀、新技术加持让“元宇宙”概念落地更牢靠。
(1)在需求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减少了人们在物理世界中的联系,增加了虚拟交互需求。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 年~2021 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疫情隔离政策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加,“宅经济”快速发展。
(2)在技术层面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5G、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为“元宇宙”发展提供了可能,其中 AR、VR 等交互技术和硬件设备成为进入“元宇宙”的关键。目前,脸书、谷歌以及国内的 VR 硬件公司 Pico 都推出了消费级 VR 头显设备,戴上它们玩沉浸式游戏、在线虚拟社交均已实现。
(3)在概念层面看,“元宇宙”作为有长期价值的一个新生概念,其背后是线上经济、虚拟经济需求的增长以及“元宇宙”支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资本还是企业,都不愿错过这波热潮。“元宇宙”是人与空间的连接,在其发展过程中,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人进入“元宇宙”?VR/AR 恰好可以作为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连接端口,因此被不少人认为是“元宇宙”的“入场券”技术。沉寂多年的 VR/AR 也因为穿上了“元宇宙”概念的新外衣,再一次受到资本热捧,进入了小爆发期。数据显示,今年前 3 个季度,超过 40 个 VR/AR 项目获得融资,多个项目融资金额超过 1 亿元人民币。
(4)在出现时间点看,新经济投资机构易凯资本认为,“元宇宙”尚在“哺乳期”,短期内突破口还是游戏、社交和沉浸式内容,这是用户当下的核心需求,继而才能通过流量优势逐步拓展外延,形成生态。“‘元宇宙’能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构建其生态的区块链、数字货币、虚拟现实等相关技术已经从概念到落地走完了一段路。所以,当下单纯炒作‘元宇宙’概念有可能起到负面作用。目前更适合普及其技术与内在的想象,让艺术想象走在前面,让技术跟上,将产品创造出来,这可能才是正途。”玖曰文化科技创始人夏月东对贝壳财经记者说。
二、元宇宙和我们的距离
目前,“元宇宙”概念并没有一个简单、具体的定义,这就使得各互联网公司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塑造着自己的“元宇宙”。那么,“元宇宙”究竟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扎克伯格把“元宇宙”比喻成“置身其中”而不仅仅是“观看使用”的互联网。从这个意义上说,“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是可沉浸的互联网,甚至是终极互联网。“有人把 VR/AR 与‘元宇宙’混为一谈,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杨歌表示,“VR 是一种影像形态,而‘元宇宙’实际上是一种社群模式,它们在社会价值、行业属性上都不一样,技术展现形态及技术底层模式也不相同。”在杨歌看来,玩家在虚拟世界游戏中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生存线等。但在“元宇宙”中,玩家可以交友、讨论、领养、交换物品、买卖等,这些很多已经不
属于游戏的行为,成了“元宇宙”与虚拟世界游戏最大的不同。
长远来看,“元宇宙”最终将催生线上线下于一体的新型社会关系,届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和组织治理方式等都会被重构。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元宇宙”一方面拓展了人的生存维度,人们将生活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的综合环境中;另一方面,拓展了人的感官维度,带来了现实/虚拟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的综合感官。“展望未来,线上与线下将被彻底打通,人类的现实生活将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将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任何新兴技术落地都伴随着未知风险和挑战。数据合规、算法伦理、算力公平、身份
确认、交易安全以及文明秩序等都是“元宇宙”时代需要解决的全新法律问题,也关系到人机一体的虚拟现实时代每个人的基本问题,新的权利义务、监管管制等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元宇宙依赖技术
元宇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包含很多内容,也依赖很多的应用和技术。基本包含四个核心属性和,十大底层技术。
1,同步和虚拟性。元宇宙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会保持高度同步和互通,理想状态下它交互效果很接近真实世界。这意味着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件将同步于虚拟世界,同时用户在虚拟的元宇宙中进行交互时能得到接近真实的反馈信息。虚拟世界可以模拟现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驱动演化。
2,开源和创造性。开源同时意味着技术开源和平台化开源,元宇宙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和“协议”将代码进行不同程度的封装和模块化,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可以再元宇宙进行创造,形成原生、虚拟的世界,不断扩展元宇宙的边际。
3,可持续发展和永续性。元宇宙平台不会“暂停”或“结束”,而是以开源的方式运行并无限期地持续。就像真实世界是一个永远发展和可持续更新的,元宇宙也会和现实物理世界类似,持续变革持续发展持续适应人类的各种各样的需求。
4,闭环经济系统。用户需要元宇宙长期存在下去,用户的生产和工作生活将一平台统一的货币被认可,玩家可以使用货币在平台内消费内容,也可以通过一定比例置换现实货币。经济系统是驱动元宇宙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引擎。而区块链的发展为元宇宙生成闭环可持续的经济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
5,芯片技术。芯片技术是所有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深度依赖的技术。芯片是构建虚拟世界的“核芯”,没有芯片,就没有元宇宙虚拟世界存在的物理载体。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芯片技术的加持,元宇宙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芯片技术才是元宇宙的基础。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由大量的晶体管构成。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集成规模,大到几亿;小到几十、几百个晶体管。晶体管有两种状态,开和关,用1、0来表示。多个晶体管产生的多个1与0的信号,这些信号被设定成特定的功能(即指令和数据),来表示或处理字母、数字、颜色和图形等。芯片加电以后,首先产生一个启动指令,来启动芯片,以后就不断接受新指令和数据,来完成功能。芯片技术的提升必然会促进元宇宙的发展,元宇宙的生存也必然促进芯片技术的升级换代。
6,网络通信技术。元宇宙本质上还是属于网络,没有网络化,没有社交,只有单独的个体,就不会存在所谓的元宇宙。元宇宙依赖于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5G、6G的发展,在元宇宙虚拟空间的感知的实时性体验也会大幅提升。我们常说的 5G、6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很多人会认为它们只是在 4G 的基础上加大了带宽和网速,但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甚至是元宇宙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5G 具有高速度、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的特点,拿实时互动的游戏来说,低时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游戏体验,而随着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联网需求的增加,万物互联能让我们更快的迈入智能时代,VR/AR/MR 作为打开元宇宙大门的第一把钥匙,5G 一定是实现元宇宙落地的基础。再来说说 6G,它的流量密度和连接密度比 5G 提升至少 10 倍不止,除此之外,还能在 5G 万物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万物智联,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互中,进一步增强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尽管 6G 技术还在布局当中,但一旦实现,将会带领元宇宙实现跨越性的进步。

7,虚拟现实技术。包括VR、AR、MR、XR等,可以提升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无缝衔接现实与虚拟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介导现实(Mediated Reality,MR)实际上并不是指某种技术,而是一种概念。代表了真实的物理世界和虚拟的数字世界共同组成的时空连续体。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理解为,VR 是纯虚拟数字画面,AR 是裸眼现实+虚拟数字画面,MR 是数字化现实+虚拟数字画面。也就是说,VR 代表的是单纯的用户可以感知的虚拟数字画面,比如Oculus Rift、HTC 头显设备为我们带来的 VR 游戏、过山车等仿佛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让用户获得更高标准的虚拟现实体验。
AR 在实现 VR 技术的同时,满足了对裸眼现实的融合。在真实环境中增添或移除由计算机实时生成的可以交互的虚拟物体或信息。
在普通用户端,最常见可能是轻量 AR 设备,比如 Google Glass、Facebook 的 Ray-Ban Stories,在小范围显示数字信息,实现通过分布在每个人身上的相机来构建社会的文明进步。重量级 AR 则是在现实中叠加 3D 数字模型,比如微软的 Hololens。
MR 增将现实世界和虚拟环境相互融合,通过全息图,打破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分界。今年 4 月,英伟达发布会上的 CEO 黄仁勋竟然是计算机生成的,而时隔几个月都无人发现这一骗局。那么如何用一句话概括 VR、AR 和 MR 之间的关系,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梦见鬼,看到鬼,和鬼在一起的区别。VR/AR/MR 是元宇宙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其实现的基础,并为 Game 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VR/AR/MR 的实现意味着「Avatar」可以与真实存在的人或物进行交互,并用根本上实现用户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8,游戏技术。游戏是元宇宙的起始,从现在发展的内容看,只有游戏本质上相对更接近元宇宙的概念,尽管相对处级很多。游戏技术包括了游戏引擎、游戏代码以及多媒体资源等内容。游戏引擎是指一些已编写好的可编辑电脑游戏系统或者一些交互式实时图像应用程序的核心组件,包括渲染引擎(即「渲染器」,含二维图像引擎和三维图像引擎)、物理引擎、碰撞检测系统、音效、脚本引擎、电脑动画、人工智能、网络引擎以及场景管理等等。这些系统为游戏设计者提供各种编写游戏所需的各种工具,其目的在于让游戏设计者能容易和快速地做出游戏程式而不用由零开始。简单来说,游戏引擎就是游戏所需的各种现成的要素和工具的集合,提供游戏所需的各种半成品,再由游戏设计师将内容添加进各种半成品最终做成一款游戏,而无需从最基础的代码做起。而游戏引擎的发展,将会决定我们在元宇宙中的图像的发展以及让我们有更加真实的体验。就像我们看一些海外大片里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特效,但这些特效都是由特效公司专门针对电影的画面进行的调整,工作量已经很大了。但是随着游戏引擎的发展,可以把游戏内的画面做出能以假乱真的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通过一些 VR 设备进入到元宇宙,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可以媲美电影级画面的虚拟世界时,我们的眼睛甚至会欺骗我们这是在真实的世界中而不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9,AI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这块未来会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无论是针对元宇宙还是针对现实世界。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对世界进行模拟仿真,抽象总结会变得越来越智能。而基于算力的提升,AI智能技术也会在元宇宙中得以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是一门涉及广泛的技术,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学科都可以结合 AI 进行新方面的探索。当然,在元宇宙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无处不在,我们刚刚提到的渲染技术中也都用到了 AI 技术。而在此处我们重点提及人工智能在构建元宇宙的丰富性上的能力。黄仁勋的虚拟发布会确实惊世骇俗,我们也见识到了 Omniverse 工具的制作能力,但是这个虚拟发布会短短的 14 秒钟却需要总共 34 个 3D 美术师和 15 个软件研究人员参与,如果真要用人工的方式去构建丰富的元宇宙,那得需要多少的时间和人力。所以,光靠 UGC (用户生产内容)和 PGC (专业生产内容)来构建元宇宙是十分耗时费力的,因此一种以 AI 技术作为支撑的内容生产方式 AIGC 正在悄然兴起中。rctAI 正是一家运用运用人工智能为游戏行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造真正的 Metaverse。一方面,可以通过 AI 为元宇宙自动生成相关的图形构建元宇宙,而再辅以人工去微调精修元宇宙的重要组件,大幅降低构建元宇宙的周期和人力。另一方面,AICG 还能利用算法训练 AI,让 AI 有能力脱离编剧与策划,对玩家的行为作出实时反馈,从而实现无穷的剧情分支并节省大量的开发成本。如此一来,元宇宙里的虚拟人物就可以跳出游戏 NPC 那种设定的既定模式,而是变成比 Siri 更智能的一个虚拟人,没有固定的模式,还能根据玩家的反馈而做出不同的反应,形成真正的完全自由、完全沉浸的元宇宙,这就如同《失控玩家》里男主角 GUY 在觉醒后的反应。

10,区块链技术。元宇宙是数字宇宙,需要一个完备的闭环金融体系和虚拟货币。而虚拟货币的背后,就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这里的区块链技术主要是指非常底层的概念性分类,也就是大家更加熟知的公链、联盟链、私有链,可以说他们是区块链最底层的一个分类,也是我们需要率先了解的东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构成了区块链这样广袤的新赛道和新技术,也才让区块链技术有了基础应用。简单来说,公有链是对所有人开,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联盟链只对特定的组织团体开放;私有链主要对个人或实体开放,三者的包容性依次递减,基本我们熟悉的区块链都分不开这三类,因此他们是我们对区块链基础的认知。而区块链还有另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因此可以传递价值和权益,所以区块链又叫做价值互联网,而这也是让元宇宙更有价值更有真实感的最重要的基础。
谈到元宇宙的应用,最核心的一个需求是它应该不是被一个主体所控制的,而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些区块链领域特有的赛道,包括去中心化存储、去中心化网络传输和去中心化计算。正如字面意思,作为一个元宇宙平台,我们需要借助这些去中心化的底层技术来保证平台使用的安全,而不至于沦为中心化控制的工具,这对元宇宙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1,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技术。互联网 3.0 时代的到来,离不开计算的支撑,尽管云计算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但是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量的增大,信息传输延时,数据安全性等问题日益凸显,于是雾计算、边缘计算等概念应需而生。
云计算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处理的集中式的计算,它能利用互联网将数据上传到远程中心进行分析、储存和处理,为全世界提供服务,就好比是全国交通指挥中心。与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更靠近设备端,数据不必再上传到云端,比如智能手机、ATM 机、智能家居等设备上都可以完成边缘计算,因此边缘计算更像是某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警察。而雾计算就是地方的交通指挥中心,可以理解为是本地化的云计算,一方面减轻了云计算的承载压力,另一方面分散式的特点使得其运算速度更快、时延更低。作为实现元宇宙重要的后端基础设施,未来元宇宙的实现一定伴随着巨大体量的数据处理需求,图像渲染需求以及高拟真的用户体验,这些计算能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景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是元宇宙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建模技术。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建设出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元宇宙,需要大量建模来丰富元宇宙,自然一款好的建模软件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集硬件与软件技术于一身的英伟达来说,建模正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在今年 4 月的英伟达 GTC 大会上,黄仁勋似乎是在自家厨房做了主题演讲,直到 4 个月后的 8 月 2 日,英伟达官方才公布原来那次的主题演讲,有一部分是虚拟的,虚拟的场景虚拟的黄仁勋,竟然欺骗了全世界 4 个月,这俨然就是一场开在元宇宙的发布会。随后,英伟达于 2021 年 8 月 10 日正式宣布,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NVIDIA Ommiverse 将通过Blender 和 Adobe 集成来实现大规模扩展,并将向数百万新用户开放。而对于元宇宙,英伟达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第一阶段,做得逼真。 利用 CG 技术和实时光线追踪渲染技术把数字人做得像真人一样,比如发布会上出现 14 秒的黄仁勋数字人分身。这一阶段的代表技术就是 Omniverse,已经非常成熟到位。第二阶段,通过要素驱动数字虚拟人。第三阶段,实现真实和虚拟世界的交互,包括数字人和真实人类之间,以及数字人和数字人之间的沟通交互。当然,瞄准建模技术入局元宇宙的公司肯定不止英伟达,随着建模技术的不断迭代,也仿佛我们现实中工程建设技术的进步,会支持我们更快更高水平地构建元宇宙。

13,体感技术。体感技术指的是人们直接的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设备,支撑起了用户在互联网中的立体沟通。当前主流的体感技术依照体感方式和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惯性感测、光学感测以及联合感测。当前在体感游戏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联合感测,通过在手柄中添加重力传感器以及红外线传感仪和动感 IR 照相机,识别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实现具有增强效果的体感游戏功能。其代表厂商为任天堂与索尼。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体感技术和 VR/AR/MR 技术的结合可能会使得《头号玩家》的出现不再需要 VR 跑步机,用户可以通过一种更加简便易得的方式进入到元宇宙的世界。同时肢体动作可以更好的反映到虚拟世界当中,实现本体与「化身」的完美适配。

14,全息影像。全息影像是通过光学的手段呈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技术。早在电影《钢铁侠》中,就有钢铁侠托尼利用全息投影检修自己的设备。而在 2018 年,「The Escape」在美国《达人秀》上首次亮相,演员通过选择全息投影的「另一个世界在舞台上进行起飞、坠落和翻转。这场精彩的表演由 Front Pictures、Entertainment 和 PROFI LTD 三个创意团队联合创作完成。是一种视频、交互、软件工程共同提供的创新性的视觉解决方案。然而全息影像对于元宇宙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这项技术模糊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化身蝴蝶呈现在亲朋好友的身旁,真正意义上的领略庄周梦蝶的肆意。

四、元宇宙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现元宇宙,是很多企业的梦想,但是当前行业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最重要并且最需要解决三个棘手问题。
首先,需要实现实时的沉浸式体验画面效果。近几年,《头号玩家》、《阿丽塔》等3D科幻电影,以及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游戏《赛博朋克2077》都因为极佳的画质掀起人们的追捧热潮。不过,《赛博朋克2077》光制作就耗时8年,而VR需要的算力远远大于电影画面和网络游戏。马杰认为,短期内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能不在于硬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主要在于云技术的应用,其核心逻辑是实现运算和显示的分离。在这一领域,包括ARM云、边缘计算在内的百度智能云将成为助力其落地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二,还要解决同一空间内的多人互动诉求。以举办一场十万人规模的虚拟演唱会为例,基于远近距离的多人语音交互、众多用户相互动作的动态捕捉和实时呈现、及由此带来的海量运算量所引发的高渲染、低延时问题,均是目前业界需要平衡的挑战。
第三,需要有快速低成本的元宇宙内容生产生态。多年前,业内曾经掀起过一波VR热潮,推出VR设备和体验的厂商不计其数,但最终并未形成气候。马杰认为,几年前被认为是风口的VR没有成功,除了技术成熟度待提高,还缺乏内容生态层面的良性构建。VR、元宇宙需要第一方厂商、第二方厂商首先去推动产业的成熟,但市场的壮大仍然需要广大第三方UGC内容创业者们的支持。以百度为例,依托包括智能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在内的一系列AI能力,借助百度推出的VR内容平台、VR交互平台,元宇宙世界内容的制作成本将迎来大幅的降低,并推动硬件消费体验的升级和内容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元宇宙涉及的产业层面,马杰认为,元宇宙行业涉及七条明晰的产业链:基础设施,去中心化,人机交互,空间计算,开发者生态,广告和内容分发等发现功能的完善,游戏、社交、视频、购物等体验的升级。“元宇宙是一种很大程度上会实现的未来,而现在正是一个可以占据主动权的最佳时机。”马杰说,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它,还需要科技公司、内容公司、资本等各方乃至整个社会的有机配合。
五、元宇宙发展前景
元宇宙正在逐步发展中,元宇宙需要很多技术的发展和支持。元宇宙尚处于概念阶段,需要各行各业不断的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实现元宇宙的实现。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应用开发技术人员的门槛也随之降低。低代码开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多样的高级程序工具,如可视化脚手架和拖放工具,用来取代之前的流程、逻辑和应用的手动编写代码,以方便人们操作使用,并能够大大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1,元宇宙民主化,开放网络、建立社群、提升价值。随着技术进步,网络正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慢慢开放的网络环境,也让元宇宙的未来更加民主化。
2,区块链分散式工作,多元化结合。区块链是一个记录系统,能够以可靠、安全的方式记录各种交易信息,以及任何资产的所有权信息,这就像一个以区块形式存储信息的数据库。当它们分散时,区块链支持无权限者参与,或通过分散的形式进行治理。
3,超链接式元宇宙,将社群连接成片。在元宇宙里,并不是所有应由程序或各种形态的虚拟世界都能被支持,有时会遇到权限、审核和控制管理等限制。这种带有局限性的开放网络系统,更能使用户在使用时感到安全感。因此,有不少用户选择搭建自己的“局域网络”。在未来,可能会有一个类似于超媒体的结构,它将各类不同的门户网站和互联网联合在一起,构建一个超链接的虚拟世界,成为元宇宙的一部分。
4,网络高速迭代,数据处理能力增强。网络技术的进步,5G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它将按数量级提高移动网络速度、并发性和延迟率。未来还将会有6G、7G,甚至更快的速度。高速运转、高速通讯都是元宇宙的必备基础条件,当网络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实时共享实时,元宇宙的时代才算真正到来。
5,视觉技术升维,多样化元宇宙来了。人们正迈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它将预测分析、人工智能和实时可视化结合在一起。这些创新技术使元宇宙呈现多样化发展。
六、总结
元宇宙作为当前时代最新的事物,犹如最新的物种,在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利好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等都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拒绝这个新事物,也无法逃避它的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敞开胸怀,抱着巨大的好奇心和宽容心接纳它、学习它、使用它、创造它。期待已来,唯有站在风口,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元宇宙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的未来就是元宇宙.2021年10期.
[2]以互信和共治推进数字世界持续发展[J]. 陆峰.互联网天地.2018(12)
[3]数字世界的纵向约束[J]. 戴维·S. 埃文斯.竞争政策研究.2020(06)
[4]元宇宙:人类数字化生存的高级形态.刘子涵.新阅读.2021(09)
[5]信息高速公路(一)[J]. 丹心.当代矿工.1995(01)
[6]众星捧月下的元宇宙究竟是真火还是虚火.刘艳.中国商界.2021(10)
[7]元宇宙中的孤儿们.姜宇辉.贵州大学学报.2021(09)
[8]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喻国明

元宇宙关键技术简介(马井堂)相关推荐

  1. 百度副总裁马杰:实现元宇宙,技术要过三道坎

    近来,元宇宙一词就像龙卷风瞬间席卷整个科技圈,一时间所有新概念层出不穷,无数科技公司蜂拥而至扎堆元宇宙.先是在线游戏创作平台Robolox把元宇宙写进招股书里,成为"元宇宙第一股" ...

  2. 【元宇宙】元宇宙(metaverse)的简介(多角度理解与探讨)、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High&NewTech:元宇宙(metaverse)的简介(多角度理解与探讨).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导读:博主曾在去年,2020年9月份撰写了一篇文章<AGI: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哲 ...

  3. 元宇宙:技术演进、产业生态与大国博弈

    导语 本文是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办公室秘书王涵根据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召开的"数字时代元宇宙技术的演进与应用" 研讨会发言内容进行编辑整理. 当前,数字 ...

  4. 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来源:脑极体 元宇宙太太太火了,以至于还没来得及认真聊一聊技术本身,各种炒房团.割韭菜.融资潮.付费课--就纷至沓来,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吃多了瓜,颇有一种"累了毁灭吧"的虚无感 ...

  5. 交通元宇宙的技术与应用(附下载)

    摘要:交通元宇宙是什么样的?元宇宙开始热议一年来,涌现了大量有关元宇宙的研究报告,对元宇宙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也有广泛的讨论.我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扶植当地元宇宙产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 ...

  6. 【时代新未来 产业新发展】茉莉元宇宙芯片技术交流会圆满落幕

    11月24日,由JASMINER主办,"区块链第一站".领晖财商协办,热链文化传媒承办的茉莉元宇宙芯片技术交流会,邀请到多位区块链产业领头人和来自各个尖端科技企业的技术大咖齐聚深圳 ...

  7. 图扑软件加入“元宇宙支撑技术与场景驱动创新联合体”

    2023 年 3 月 23 日,图扑软件受邀加入"元宇宙支撑技术与场景驱动创新联合体".图扑作为联合体的一员,愿携手业界同仁共同推进元宇宙技术的创新应用,丰富场景覆盖广度和驱动技术 ...

  8. 112页PPT | 元宇宙的技术构成与未来展望(附下载)

    文章作者 本文作者:王喜文,工学博士,情报学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在国家工信部工作9年,历任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工业4.0研究所所长.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为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 ...

  9. 产业元宇宙三大技术阶段 1、数字孪生 2、数字伴生 3、数字原生

    文章目录 产业元宇宙三大技术阶段 1.数字孪生 2.数字伴生 3.数字原生 产业元宇宙三大技术阶段 1.数字孪生 2.数字伴生 3.数字原生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 ...

最新文章

  1. 关于去除2个inline-block之间的间距
  2. 项目: 用c++写一个养成类的游戏【QQ宠物】
  3. 深圳先进院研究生计算机专业,2020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考专业说明...
  4. Beyond Compare如何展开所有子文件夹
  5. Poj 2187 旋转卡壳
  6. 【python】语句
  7. 实用:AE/PR 视频交换格式哪家强?
  8. linux工作札记 - 查看发行版本命令
  9. 9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10. 游戏制作之路(25)Camera(摄像机)的清除标志Solid color
  11. /usr/bin/ld: cannot find -lxxx的错误
  12. 腾讯云服务器备案完整流程 40天备案的血与泪
  13. 大数据在各领域应用之销量预测
  14. 深度学习鼻祖Geoffrey Hinton帮你入门带你飞
  1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2
  16. 这5个电脑软件提高工作效率1000%,装机必备
  17. 软件工程应用与实践(1)——项目简介和小组分工
  18. 如何使 一个 div 居中显示
  19. 【教程】Western 操作步骤
  20. Intel 14nm工艺生产线即将上马

热门文章

  1. 一种利用人参酒自动诊断失眠的仪器
  2. ubuntu安装portainer_如何在Ubuntu上使用Portainer管理Docker容器
  3. python设计模式(1)前言
  4. The Things Network LoRaWAN Stack V3 学习笔记 2.3 使用 CLI 在 Stack 上创建 DEMO 应用
  5. 游戏盘中msyh.ttf来源解析
  6. chatgpt Sorry, you have been blocked
  7. 华为交换机日常用巡检命令
  8. 如何用MATLAB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方差)或得到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
  9.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1.4节《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学案例
  10. 用Abp实现两步验证(Two-Factor Authentication,2FA)登录(一):认证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