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知识篇
2.1   音视频协议、通讯协议介绍
2.1.1   两大标准制定组织
这里的标准,主要指的是音视频压缩标准。两大组织分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相信IT行业的从业者没听说过这两个行业的人很少。
在音视频压缩标准方面,mpeg系列的协议是ISO制定的标准,而H系列的协议则是ITU制定的标准。

2.1.2   视频协议
目前主要的视频压缩协议有:H.261、H.263、H.264和mpeg-1、mpeg-2和mpeg-4。第一个视频压缩标准是H.261,它的算法现在来看,非常简单,但是,它的很多视频压缩的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最新的压缩标准H.264。H.264单看名字,感觉是ITU组织制定的,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mpeg-4   Part   10,翻译过来叫mpeg-4   第十部分,这是因为H.264是ISO和ITU组织共同制定的,版权共享。其实,一直以来,H系列的标准制定者和mpeg系列的标准制定者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而且,这两个系列的算法思想基本上都差不多,唯一有一点不同的协议是mpeg-4,它在它的高级profile中提出了小波变换等算法来实现视频压缩,从实际发展看,个人感觉不是很成功,采用小波变换的商用codec很少,这可能和这些算法的达不到实时性有关系。
从应用的角度看,mpeg系列在消费类应用更广些,大家也更熟悉些,我们熟悉的VCD格式视频主要是mpeg-1,DVD的视频则是mpeg-2,早期大家看的电影在电脑上存盘文件格式都是*.mpg,基本上也都是mpeg做的压缩了。在行业上,国内的监控行业,也是从mpeg-1到mpeg-2,到前两三年的mpeg-4,再到最近的H.264。而H系列的标准,用得最多的是视频会议,从H.261到H.263,再到H.263+、H.263++等,再到现在的H.264。
从技术角度说,H系列的协议对网络的支持更好些,这点mpeg系列要差一些,但是,mpeg它每一代都比H系列同一代的协议要出得晚些,算法也相对更先进些,因此,它用来做存储协议是很合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普通消费类产品用户很少了解到H系列协议的原因。
H.264是两大组织最新的算法成果,它在算法层面应该说是非常先进了,有人评价,H.264是视频压缩技术的一个里程碑,在可预见的5到10年内,出现新的视频压缩协议可能性很小,除非压缩理论有重大突破。
中国也有自己的视频压缩协议,叫做AVS,搞了好多年了,不过搞得不是很好。从市场分析,消费类电子、视频会议和流媒体行业,现在要再想进去可能很困难了。不过最近听说AVS又有点火起来了,有消息称,IPTV指定要支持AVS,这可能是它的最后机会了吧。
除了上面说的协议,还有很多公司也有自己的压缩算法,不过基本上都是不公开的了,他们这些算法也都非常好,不过和开发人员关系倒不是很大了,典型的是微软的wmv、realplay公司的rm和rmvb等,他们的使用者也很多,而且他们都偏向流媒体应用。

2.1.3   音频协议
音频协议也分两大类,ITU组织的主要是用于视频会议的G系列协议,包括g.711、g.722、g.723、g.726、g.728、g.729等。这些协议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比较关注语音压缩,毕竟开会主要是要听人讲话;对音乐的压缩效果可能就不是太好了;第二是压缩率都比较大,码率都比较低,典型的g.723支持5.9k/s这样的码率,而且语音音质还很不错。ISO的音频可能更为人熟知一些,最流行的就是mp3,它的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意思是mpeg-1的音频第三层;另外,最新的音频算法被称为aac(也称为mp4),它定义在mpeg-2或mpeg-4的音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音质好,支持多声道,高采样精度和采样频率,尤其对音乐的压缩效果比G系列要好太多。当然,这也是因为它们的应用领域侧重点不同造成的。
同样的,很多大公司也有自己的语音压缩标准,效果也非常好。不过都是他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和算法,通用市场用的还是少。

2.1.4   上层通讯协议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目前最流行的有H.323和SIP协议,在流媒体应用中,ISMA   rtsp应用得比较多,它属于开源项目,而很多流媒体产商有自己的流媒体传输协议,比如微软的mms等。
H.323主要用于视频会议,被称为协议簇,我们前面提到的H系列视频压缩协议和G系列音频压缩协议都属于它的子协议。除了音视频编×××外;它还定义了各种数据应用,包括T.120、T.84、T.434等;另外还包括H.245控制信道、H.225.0呼叫信令信道以及RAS信道。详细的H.323的知识,这里就不深入介绍了。
SIP是由IETF提出来的一个应用控制(信令)协议。正如名字所隐含的--用于发起会话。它可用来创建、修改以及终结多个参与者参加的多媒体会话进程。参与会话的成员可以通过组播方式、单播连网或者两者结合的形式进行通信。
H.323和SIP分别是通信领域与因特网两大阵营推出的建议。   H.323企图把IP电话当作是众所周知的传统电话,只是传输方式发生了改变,由电路交换变成了分组交换。而SIP协议侧重于将IP电话作为因特网上的一个应用,较其实应用(如FTP,E-mail等)增加了信令和QoS的要求,它们支持的业务基本相同,也都利用RTP作为媒体传输的协议。但H.323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协议。
RTSP主要用于流媒体传输,它的英文全称是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典型的应用就是网络电视的应用,由客户向服务器进行点播,如果在监控行业应用的话,建议当用户进行远程回放录像时,可采用RTSP协议。

2.2   音视频基本概念介绍
2.2.1   视频的基本概念
RGB和YUV
RGB指的是红绿蓝,应用还是很广泛的,比如显示器显示,BMP文件格式中的像素值等;而YUV主要指亮度和两个色差信号,被称为luminance和chrominance他们的转化关系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我们视频里面基本上都是用YUV格式。

YUV格式
YUV文件格式又分很多种,如果算上存储格式,就更多了,比如YUV444、YUV422、YUV411、YUV420等等,视频压缩用到的是420格式,这是因为人眼对亮度更敏感些,对色度相对要差些。另外要注意几个英文单词的意思,比如:packet、planar、interlace、 progressive等。

帧率
每秒钟图像的刷新速度。PAL制式的电视,帧率是25帧每秒,NTSC制式的电视帧率是29.97帧每秒。我们常用的电脑也有刷新率,一般来说,电脑的刷新率要在75赫兹以上,人眼才不会觉得闪。

隔行扫描(interlace)和逐行扫描(progressive)
一般的电视上都是隔行扫描,而显示器都是逐行扫描。这里有一个场的概念,隔行扫描是一帧等于两场,而逐行扫描则是一帧就是一场。

码率
它的单位是   bit   per   second,一般所有描述带宽的概念,单位都是bit,描述存储容量的单位一般都是大B,也就是BYTE(字节)。

分辨率
图像的分辨率指的是它的像素数,一般用得最多的是CIF,也就是352*288,4cif自然就是指704*576,而D1的分辨率严格意义上是 720*576,大小来说和4cif差不多了。当然现在还有很多高清的分辨率,这些我不是太了解,大家感兴趣可以查一下。另外,国外很多时候,对cif的高度取240,这是因为他们的帧率比我们高(29.97hz),自然,高度要小一些了。

实时与非实时
主要用来形容编码器,它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要保证帧率,也就是每秒25帧,另一个是“live”的意思,意味着直播,所谓的“实况转播”的“实”。

延时
也是形容编码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200ms到300ms人的感觉不会很明显,到了500毫秒的话,还是可以很明显感觉到的。

音视频同步
作为视频会议的应用,一般要求做到所谓的“唇同步”。基本的保证音视频同步的手段就是时间戳(time   stamp)。

复合视频和S-Video
NTSC和PAL彩色视频信号是这样构成的--首先有一个基本的黑白视频信号,然后在每个水平同步脉冲之后,加入一个颜色脉冲和一个亮度信号。因为彩色信号是由多种数据“叠加”起来的,故称之为“复合视频”。S-Video则是一种信号质量更高的视频接口,它取消了信号叠加的方法,可有效避免一些无谓的质量损失。它的   功能是将RGB三原色和亮度进行分离处理。

NTSC、PAL和SECAM
基带视频是一种简单的模拟信号,由视频模拟数据和视频同步数据构成,用于接收端正确地显示图像。信号的细节取决于应用的视频标准或者“制式”--NTSC(美国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PAL(逐行倒相,Phase   Alternate   Line)以及SECAM(顺序传送与存储彩色电视系统,法国采用的一种电视制式,SEquential   Couleur   Avec   Memoire)。
中国的电视信号一般都是PAL,而美日则是NTSC。这2个制式的帧率,图像尺寸都有所不同。

线数
我们在买摄像头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个叫线数的概念,它其实就是分辨率中的高(height)。举个例子:PAL制式的D1图像,线数就是576。

亮度、饱和度和对比度
英文名分别是:brightness、saturation和   contrast。这是三个表示图像的重要指标。

2.2.2   音频的基本概念
采样率
音频的采样率其实类似视频的帧率,意思是每秒钟采样的次数。G.711的采样率是8k(人的语音大概就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内),而mp3支持的典型采样率是   44.1kHz(超过人耳响应频率的2倍多一点——奈奎斯特定理)。很明显,mp3压缩的原始声音要比g.711好多了。

采样精度
就是每个采样进行模数转换时的量化系数。G.711是8bit采样精度,而mp3典型的是16bit。

回声消除
视频会议应用中的音频最大问题。回声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一般认为,在互联网中的语音传输,延时来源有三个:压缩延迟、分组传输延迟和处理延迟。语音压缩延迟是产生回声的主要延迟,例如在G.723.1标准中,压缩一帧(30ms)的最大延迟是37.5ms。分组传输延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测试表明,端到端的最大传输延迟可达250ms以上。处理延迟是指语音包的封装时延及其缓冲时延等。

2.3   视讯产品简介
这一节,我们对采取一些视讯行业中的产品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

2.3.1   MP4
这是最近两年开始流行的新产品,它的定义其实业有些混乱。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只要和视频沾边的便携式播放器,都叫MP4。不过下面的图更能说明问题。

2.3.2   光端机
一种完成电——光信号转换的设备。主要用于模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它可将远端的摄像头模拟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配合监控中心的DVR使用。

2.3.3   视频会议MCU
它是视频会议的核心设备之一。当参与视频会议的终端超过2个时,就必须通过MCU来召开会议。
MCU的基本功能是媒体流转发和混音,并进行会议管理,随着视频会议的发展,MCU支持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比如:混屏、远程摄像头控制等功能。

呵呵     不错。。。
再挑点毛病。。。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DVD光盘最大容量可达4.7GB
-----------------------------
这句有点模糊。。DVD分为四种规格:DVD-5,DVD-9,DVD-10,DVD-18,DVD-5,4.7GB;DVD-9,8.5GB;DVD-10,9.4GB;DVD-18,17GB。

在行业上,国内的监控行业,也是从mpeg-1到mpeg-2,到前两三年的mpeg-4,再到最近的H.264。
------------------------------------------
“前两三年”好像容易给人造成误解。。。。。MPEG-4,1993年就开始制定了,1999年和2000年发布了1版和2版。

这里有一个场的概念,隔行扫描是一帧等于两场,而逐行扫描则是一帧就是一场。
-----------------------------------------
场的概念好像只是针对隔行扫描,不存在一帧就是一场这一说吧。
亮度、饱和度和对比度
英文名分别是:brightness、saturation和   contrast。这是三个表示图像的重要指标。
----------------------------------------
再加一个吧,色度(Hue)。

对本文有任何疑问可以加Q:2256985656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6352513/1102239

视频解码基础知识(二)相关推荐

  1. CV:计算机视觉技术之图像基础知识(二)—图像内核的可视化解释

    CV:计算机视觉技术之图像基础知识(二)-图像内核的可视化解释 目录 图像内核的可视化解释 测试九种卷积核 官方Demo DIY图片测试 DIY实时视频测试 相关文章 CV:计算机视觉技术之图像基础知 ...

  2. CV:计算机视觉技术之图像基础知识(二)—以python的skimage和numpy库来了解计算机视觉图像基础(图像存储原理-模糊核-锐化核-边缘检测核,进阶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必备基础)

    CV:计算机视觉技术之图像基础知识(二)-以python的skimage和numpy库来了解计算机视觉图像基础(图像存储原理-模糊核-锐化核-边缘检测核,进阶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必备基础) 目录 ...

  3. (五)JS基础知识二(通过图理解原型和原型链)【三座大山之一,必考!!!】

    JS基础知识二(原型和原型链) 提问 class 继承 类型判断(instanceof) 原型 原型关系 基于原型的执行规则 原型链 说明 提问 如何准确判断一个变量是不是数组 class的原型本质 ...

  4. oracle:oracle基础知识(二)

    oracle基础知识(二)笔记:高级查询 文章目录 分组查询 多属性分组语法: 过滤查询 group by 语句增强 sqlplus报表功能 多表查询 等值连接 外连接 自连接 子查询 子查询中的空值 ...

  5. 网络基础知识(二) HTTP

    网络基础知识(二) HTTP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内容参考:https://www.runoob.com/http/http-content-type.html HTTP协议是Hyper ...

  6. CV:计算机视觉技术之图像基础知识(二)—图像内核的九种卷积核可视化解释(blur/bottom sobel /emboss/identity /sobel /outline/sharpen)

    CV:计算机视觉技术之图像基础知识(二)-图像内核的九种卷积核可视化解释(blur/bottom sobel /emboss/identity /left sobel /outline/right s ...

  7. scikit-learn学习基础知识二

    scikit-learn学习基础知识二 文章目录 scikit-learn学习基础知识二 一.介绍 二.代码实现 三.运行结果 四.总结 一.介绍 本文我们学习scikit-learn中的KNeigh ...

  8. kettle对字符串去除空格_整理|ABAP基础知识二:常用字符串处理

    常用字符串处理 上一期整理了ABAP的数据类型和定义,今天我们整理一下开发过程中常见的字符串处理命令.虽然说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已经熟练使用Ctrl c + Ctrl v的资深码农来说过于简单.但是对于一 ...

  9. [Python学习] 专题五.列表基础知识 二维list排序、获取下标和处理txt文本实例

    通常测试人员或公司实习人员需要处理一些txt文本内容,而此时使用Python是比较方便的语言.它不光在爬取网上资料上方便,还在NLP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拥有独到的优势.这篇文章主要简单的介绍使用Pytho ...

  10. Java基础知识(二) 面向对象的技术

    Java基础知识 面向对象的技术 1. 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有什么区别 2. 面向对象有哪些特征 3. 什么是继承 4. 组合和继承的区别 5. 多态的实现机制 6. 重载和覆盖有什么区别 7. 抽象类 ...

最新文章

  1. 无招胜有招之spring _高频面试题
  2. 'django_tables2' is not a registered tag library. Must be one of:
  3. html文字添加波浪线,利用css渐变给文字下方加波浪线
  4. iOS开发---- 开发错误汇总及解决方法
  5. pytorch加载之前训练模型中的部分参数以及冻结部分参数(实测,自己实际项目代码中的)
  6. 获取计算机主机mac地址的命令有,怎么获取计算机的MAC地址和IP地址?
  7. JDK5后的特性整理
  8. scratch3.0教程(持续更新)
  9. Tomcat安装步骤及详细配置教程(2022最新版)
  10. python 拼音读音-Python 中拼音库 PyPinyin 的用法(转)
  11. 游戏工作室的六种赚钱方法
  12. 内置函数2 递归函数
  13. 基于腾讯地图定位组件实现周边公用厕所远近排序分布图
  14. P3396 哈希冲突 (根号算法)
  15. h3c无线认证服务器,H3C无线路由器配置样例之带认证接入
  16. 2021年全球与中国临时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17. 智慧校园一卡通全场景解决方案(附原版PPT下载)
  18. K8S之存储PV-PVC详解
  19. 如何走上定制化开发成功之路
  20. micro focus cobol 文件大小限制

热门文章

  1. 关于反射GetType().GetProperties()的疑惑
  2. Python2与Python3的区别:
  3. BZOJ1444: [Jsoi2009]有趣的游戏(Trie图,矩乘)
  4. 纠缠于沉没成本—— 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5. zookeeper动物园管理员学习笔记
  6. Java关于远程调试程序教程
  7. Centos mysql的安装和配置
  8. Build与Version
  9. QEMU KVM Libvirt手册(7): 硬件虚拟化
  10. 修改审查元素怎么保存_手机qq性别怎么改成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