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Jaked

8年前端工作经验,

主要分享:职业发展方面、前端技术、面试技巧等。

在近期的项目中,有大量处理可视化数据的需求。说起这个,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都会想到用 Echarts 来实现。没错,Echarts 拥有高度可定制化的配置,以及非常详尽的开发文档,并且它的最新版已经更新到了 v4.3。

不过,也是因为 Echarts 的开发文档过于庞杂,对于不熟悉 Echarts 的同学来说,在查找某个效果时,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虽然它也配备了一些官方实例,但或许往往只能借鉴其中的个别配置,还需要回到对应的文档中做印证,另外还得自己做 demo,尝试效果。。。踩坑的过程,很艰辛。

但同时也是收获满满的。今天的这篇文章,主要总结近段时间结合 Echarts 实现数据可视化的一些心得体会。其实只需要一些小技巧,就能实现下面这样 “美美哒” 的图表了。

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同学一些启发,相信你也可以定制出自己专属的 Echarts 数据可视化风格。

版本说明 与 v-charts

在踩坑的期间,我也查找了不少资料。有一个不太友好的体验是,很多文章中只说了某个效果的实现,却没提到它的当前版本。当我拿来尝试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出不来效果,而且运气不好的话,还会报错,这让我很无奈。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先申明本篇文章中的各种配置以及它的效果,是基于 Echarts 目前的最新版 V4.3 实现的。

然后,给大家推荐的一个图表组件:v-charts。它是由 “饿了么前端” 开发维护的基于 Vue2.0 和 Echarts 封装的图表组件。我用下来感觉挺不错的,文档很清晰,还有相配合的例子,非常容易上手。它目前的最新版是 v1.19.0。

一般常用的图表有:ve-line(折线图)、ve-histogram(柱状图)、ve-pie(饼图)、ve-ring(环图)等等。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单个图表引入到项目中。

import VeLine from 'v-charts/lib/line.common';

Vue.component(VeLine.name, VeLine);

一种典型的 v-charts 的 data 属性数据格式如下:

{

columns: ['日期', '访问用户', '下单用户'],

rows: [

{ '日期': '2018-05-22', '访问用户': 32371, '下单用户': 19810 },

{ '日期': '2018-05-23', '访问用户': 12328, '下单用户': 4398 },

{ '日期': '2018-05-24', '访问用户': 92381, '下单用户': 52910 }

]

}

其中,columns 中是维度和指标的集合,v-charts 中的大部分图表都是单维度多指标,所以默认第一个值为 维度,剩余的值为指标。另外,rows 中是数据的集合。

再举一个柱状图与折线图组合的典型例子。

它的代码实现也十分简单,只需额外配置 settings 参数即可,代码如下:

export default {

data () {

this.chartSettings = {

axisSite: { right: ['下单率'] },

yAxisType: ['KMB', 'percent'],

yAxisName: ['数值', '比率'],

showLine: ['下单率'],

}

return {

chartData: {

columns: ['日期', '访问用户', '下单用户', '下单率'],

rows: [

{ '日期': '1/1', '访问用户': 1393, '下单用户': 1093, '下单率': 0.32 },

{ '日期': '1/2', '访问用户': 3530, '下单用户': 3230, '下单率': 0.26 },

{ '日期': '1/3', '访问用户': 2923, '下单用户': 2623, '下单率': 0.76 },

{ '日期': '1/4', '访问用户': 1723, '下单用户': 1423, '下单率': 0.49 },

{ '日期': '1/5', '访问用户': 3792, '下单用户': 3492, '下单率': 0.323 },

{ '日期': '1/6', '访问用户': 4593, '下单用户': 4293, '下单率': 0.78 }

]

}

}

}

}

所以,如果没有很强烈的定制化需求的话,v-charts 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的基础需求了。

但如果想实现本文开头的那张图中的效果,还需要在 v-charts 的 extends 属性上花一番功夫。extends 在本质上,对应的就是 Echarts 文档的 配置项 中的所有属性。

定制化的踩坑之旅

接下来,会在 v-charts 的基础配置之上,具体地介绍一些很实用的小技巧,来帮助你实现 Echarts 的深度定制化需求。

1、配色

Echarts 提供了 colors 来自定义颜色,它接收一个数组作为结果。这里有一份来自产品小姐姐的 UI 配色方案,已经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了。

2、虚线

v-charts 中的 x 轴实线看上去有点生硬,可以将它变为虚线,看上去就会清爽很多了,具体可以配置 setOption 下的 yAxis 属性。

yAxis (item) {

item[0].splitLine = Object.assign({}, {

lineStyle: {

color: '#e1e2e2',

type: 'dashed'

}

});

return item;

}

这里用到了 es6 中 function 的简写模式。其中的 item 指的是 y 轴,为什么是个数组呢?那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个直角坐标系 grid 组件最多只能放左右两个 y 轴。那么 item[0] 是指左侧的最常用的 y 轴,item[1] 是指当有双轴情况下的右侧的 y 轴。

这里核心是要设置 splitLine 下的 lineStyle,效果就如开篇的第一张图那样:

当然,也可以定制 tooltip的虚线,效果如下:

只需要配置 tooltip 下 axisPointer 的 lineStyle 即可,代码很简单:

tooltip : {

axisPointer: {

lineStyle: {

color: '#e1e2e2',

type: 'dashed',

shadowColor: 'rgba(0, 0, 0, 0.3)',

shadowBlur: 5

}

}

}

3、堆叠与面积

堆叠图与面积图在刚接触时容易混淆,它们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效果。

堆叠图中的后一项数据会叠在前一项数据之上,像下面这样:

可以通过设置 v-charts 提供的 extend 属性进行配置。之前也说过,它本质上就是配置 Echarts 中的 setOption。

我们分别对柱状图和折线图设置了堆叠效果,可以发现 e.stack 的值是分开设置的,不然的话在数值上就会再次叠加。

...

this.chartExtend = {

series: (v) => {

Array.from(v).forEach((e, idx) => {

if (e.type === 'bar') {

e.stack = 'bar';

}

if (e.type === 'line') {

e.stack = 'line';

}

};

},

...

};

而面积图,往往在折线图中是为了突出某一块区域的对比。

同样地,在 chartExend 中进行配置:

...

this.chartExtend = {

series: (v) => {

Array.from(v).forEach((e, idx) => {

// 将指定条件下的折线设置为面积图

if (...) {

e.areaStyle = 'line';

}

};

},

...

};

4、自定义图例

图例,在 Echarts 的配置项中,也叫 legend。通过它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颜色对应的数据分布情况。同时,它也是包含点击交互的,当你暂时不想关心某个数据项是,可以点击对应的图例,让它暂时隐藏,再次点击,又会重新渲染出来。

我遇到过更进一步地需求:在柱状图的图例中,要默认展示当天的数据,当点击某一天时柱子时,图例中的数据要随之变化。需求的目的是,让用户能更直观地了解每一天的数据,当他需要看某两天的数据对比时,只需要点击柱子切换数据即可。效果如下:

当想看 9月16日的数据时,点击对应的柱子,则图例中的数据会刷新,同时左上角的时间也会随之变化:

实现的思路基本是这样的:通过点击事件的回调方法,获取当日的具体时间。

对左上角的时间做格式化设置。

再次设置 extend 的 legend 配置。

在 legend 中,通过 formatter 函数返回自定义模板,实现文字与数字的展现。

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左上角的时间,过滤 chartData.rows 中的数据,找到对应的那一天的数据。

配置自定义模板,输出带样式的结果。

匹配当日数据的具体方法,因为业务逻辑的不同,数据结构也会不同,这里就不细说了。我把事件回调的写法,还有自定义模板的输出的代码贴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

handleChartEvents (e) {

const date = e.name;

// 设置左上角的时间(带格式化),这里不再展开

this.setCurrentDate(date);

this.setChartExtend();

},

...

setChartExtend () {

this.chartExtend = {

legend: {

formatter: (name) => {

// currentNumber 是已经匹配到的当日数据

const result = [

`{a|${name}}`,

`{b|${currentNumber}}`

];

return result.join('\n');

},

textStyle: {

height: 42,

rich: {

a: {

fontSize: 12,

align: 'left',

padding: [0, 10, 15, 0]

},

b: {

fontSize: 24,

align: 'left',

padding: [0, 10, 0, 0],

lineHeight: 40,

width: 60

}

}

},

// 图例标记的图形宽度

itemWidth: 14,

// grid 距离整个容器顶部的高度

grid: {

top: 120

}

},

...

};

},

...

点击事件的回调里,可以拿到具体的时间 name,然后交给 setCurrentDate 方法做时间格式化的设置,并渲染到界面上,同时它也是后续匹配当日数据的依据。

在 legend 的 formatter 方法中组装的自定义模板,分别有两个样式 a 和 b,你也可以取别的样式名字,但要记得对应地在 textStyle 的 rich 对象里设置样式。

rich 是富文本样式的自定义写法,有点类似于平时常见的 css,但像 padding 之类的样式写法,又略有不同,而且调试起来并不容易。上述代码中的数字,是经过多次微调之后的结果。

最后的 itemWidth 是为了设置颜色块的宽度,使之变为方形,更加美观。因为图例中添加的数字的样式,所以整体的高度变得大了。

grid 的 top,可以调整主绘制区域到整个容器顶部的距离,从而使之距离图例,也能留出更合理的空白高度。

除此之外,对于数据较多的图表,如果刚加载就展示全部数据的话,会比较乱。

这时,我们就想,是否可以只展示其中某一类的数据呢?像下面这样:

这里,就需要用到 legend 的 selected 属性。它是一个对象,意思是图例选中状态表。用法很简单:

...

setChartExtend () {

this.chartExtend = {

legend: {

formatter: (name) => {

return `{a|${name}}`;

},

textStyle: {

// 这里的 rich 样式,是为了四等分的布局

rich: {

a: {

width: 240,

height: 20,

lineHeight: 22,

align: 'left'

}

}

},

width: 1090,

// 图例标记的图形宽度

itemWidth: 14,

selected: {

'T1-第7日': false,

'T1-第14日': false,

'T1-第30日': false,

'T2-第7日': false,

'T2-第14日': false,

'T2-第30日': false,

'T3-第7日': false,

'T3-第14日': false,

'T3-第30日': false,

}

},

...

};

}

其中的 formatter 函数返回一个带样式的文本,通过样式将布局四等分。然后设置 selected,将默认不需要展示的数据隐藏起来。

注意,selected 对象中的 key 均为指标的具体名称,不能用别名代替,否则是出不来效果的。

5、mini图

这是一个不同缓动函数效果的官方示例,每一个缓动效果图都带有一个标题组件。

研究了 示例代码 后,发现它的实现原理是:模拟了输入 x 轴的不断变大的值,通过不同的效果函数,来输出对应的 y 轴的值,达到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很遗憾,这没法不适用于我们的需求。我们希望实现一个迷你的单一数据趋势图,没有任何坐标轴,但数据的趋势并不一定是线性增长的。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可以借鉴其中的隐藏坐标轴的做法。

具体的实现,还是要设置 extend,代码如下:

...

this.chartExtend = {

xAxis: {

show: false,

},

yAxis: {

show: false,

},

legend: {

show: false

},

grid: {

show: true,

left: 0,

top: 5,

width: '100%',

height: '100%',

borderWidth: 0,

backgroundColor: '#fff',

},

series: (v) => {

Array.from(v).forEach((e, idx) => {

e.symbol = 'circle';

e.symbolSize = 2;

e.areaStyle = { opacity: 0.3 };

});

return v;

},

tooltip: {

formatter: (params) => {

let result = '';

params.forEach(param => {

let str = `${param.marker}${param.value[0]} ${param.value[1]}
`;

result += str;

});

return result;

}

}

};

因为是迷你的图表,所以需要在布局中,将它调整为可控的大小。相应的,grid 属性的 top 和 left,也可以帮我们做微调。x 轴,y 轴,图例,这些都隐藏掉。最后,为了支持 tooltip,对其结构进行了 formatter。最终的呈现效果如下:

正因为 mini 图的尺寸足够的小,所以比较适合于对某些重要数据,做周期性的趋势解读,并可以位于重要数据的附近。这也能使得界面的布局,看上去更为的协调。

6、双轴单线

当一张图表中,存在双轴时,很大概率下都会出现 2 个 y 轴的刻度不一致的情况。

想想也是啊,设置为双轴的原因,本来就是因为它们的数值差异过大。如果不设置双轴,某些数据就看不到了,并不是没有渲染,而是因为太小,导致其被数值大的数据 “淹没” 了。

一种解决方案是,需要自己去定义 y 轴的 max,min,interval。因为系统不会再自动计算适配了。

yAxis:[

{......},

{

type: 'value',

name: '销售额(元)',

min: 0,

max: max, // 计算最大值

interval: Math.ceil(max / 5), // 平均分为5份

axisLabel: {

formatter: '{value}'

}

]

这个方案可以将双轴的刻度重合在一起,实现 “单线” 的效果。但是,因为要自己算,所以略微有些麻烦,均分的份数可能会因为界面的美观,需要进行调整。如果双轴的单位不一致,比如左侧为数值,右侧为百分比,也挺麻烦的。

所以,就想了一个 “偷懒” 的办法。既然只要展示 “单线”,那就把第二根线隐藏起来呗,其实尽管是 “双线”,但其实它们之间离得还是挺近的,从效果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实现方案也很简单,还记得之前介绍 “虚线” 是如何设置的么?

yAxis (item) {

item[0].splitLine = Object.assign({}, {

lineStyle: {

color: '#e1e2e2',

type: 'dashed'

}

});

return item;

}

其中的 item[0] 代表的是左侧最常用的 y 轴。那么右侧的自然就是 item[1] 了,把它隐藏起来就行了:

yAxis (item) {

item[0].splitLine = Object.assign({}, {

...

});

item[1].splitLine = {

show: false

};

return item;

},

是不是很简单?其实知道了对的方法,实现起来还是简直就是 easy 模式。但往往探究 “对的方法” 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作者简介:

Jaked

8年前端工作经验,

主要分享:职业发展方面、前端技术、面试技巧等。

本文已经获得Jaked老师授权转发,其他人若有兴趣转载,请直接联系作者授权。

更多的学习资料,请看这里:

echarts vue 酷炫图_「干货」用 Vue + Echarts 打造你的专属可视化界面(上)相关推荐

  1. ps修改dds贴图_「干货」喜爱3D游戏动漫建模的你,必备的次世代游戏贴图技巧...

    一.使你的图片可重复贴图 这是什么意思呢?大部分的回答是:如果图片重复贴图时两个图片间没有接缝.听起来是对的.但可重复贴图同时也意味着你不需要在你的纹理中出现任何引人注意的污点.在早期的三维游戏中这不 ...

  2. opencv 叠加两张图_「干货」教你如何用OpenCV快速寻找图像差异处

    如何使用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将两个图像与Python进行比较. 使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够轻松确定两个图像是否相同或由于轻微的图像处理,压缩伪像或有目的的篡改而产生差异. 今天我们将扩展SSIM方法 ...

  3. vue seo关键词设置_「干货」SEO常识关键词选取及设置方法

    在做关键词策略的时候,选取关键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选取适合自己网站而且能够带来一定效益的关键词.常见方法如下: 1.趋势推测法 所谓的趋势推测法就是利用即将到来的事件进行关键词的提前策划与推测. ...

  4. 用typescript完成倒计时_「干货」将数十万行CoffeeScript代码迁移到TypeScript

    作者 | David Goldstein 译者 | 王强 策划 | 小智 转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K7kWXX4hR3e-jtpVMuBnw 序言 2017 ...

  5. 110配线架打法图解_「干货」图文并茂教会你110语音配线架线缆打法

    原标题:「干货」图文并茂教会你110语音配线架线缆打法 110语音配线架是机房工程中常用的语音配线工具,下面我们就来看下110配线架是如何安装的,以安装25对大对数为例. 110语音配线架 (1)将配 ...

  6. 「干货」用 Vue + Echarts 打造你的专属可视化界面(上)

    作者简介: Jaked  8年前端工作经验, 主要分享:职业发展方面.前端技术.面试技巧等. 公众号:超哥前端小栈 掘金:https://juejin.im/user/5a5d452251882573 ...

  7. 请求失败或服务未及时响应 有关详细信息_「干货」从零开始的微服务搭建之路...

    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有幸经历了从单体应用迁移到分布式应用,又从分布式应用开始准备搭建微服务应用,以下是公司从零开始搭建微服务的过程,记录并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先使用Spring Clou ...

  8. echarts vue 酷炫图_pyecharts 时间线酷炫功能再度来袭!

    经过几天加班加点的工作,pyecharts 又更新版本了,新版本为 0.1.9.5.此处需要掌声! 下面言简意赅地介绍一下主要更新内容: 1. 删除冗余 js 文件,压缩项目体积. 2. 为 3D 图 ...

  9. vivado中bit文件怎么没有生成_「干货」FPGA设计中深度约束技巧及调试经验总结...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很重要,也是我们调试FPGA经验的总结.随着FPGA对时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频率.大位宽的设计越来越多.在调试这些FPGA样机时,需要从写代码时就要小心谨慎,否则写出来的代码 ...

最新文章

  1. 英特尔分拆McAfee:31亿美元将多数股权卖给投资公司TPG
  2. python语言实例-采用python进行编程的实例有哪些?
  3. oracle随机取数据
  4. js获取元素节点对象
  5. MYSQL 加密函数的用法
  6. logback日志模板与详解
  7. 计算机等级的有关知识,计算机等级二级基础知识.doc
  8. Hook Windows API调用 C++
  9. 卸掉包袱,诺基亚将走得更远
  10. 【转载】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
  11. adb命令 关机与重启
  12. c语言约分最简分式原理,算法基础:约分最简分式
  13. Crosses and Crosses POJ - 3537 (博弈)
  14. 不可不知的设计师接活报价公式
  15. STK开发包用法探讨
  16. python 以毫秒为单位计时
  17. 移动前端自适应适配布局解决方案和比较
  18. mysql 字符集测试_关于字符集的测试报告_MySQL
  19. 柔柔弱弱若若若若若若若若
  20. spleeter音乐人声分离、5种架子鼓钢琴声音分离的高质量模型运行超详细教程windows+ubuntu18.04

热门文章

  1. opencv信用卡检测遇到了(-210:Unsupported format or combination of formats) [Start]FindContours supports only
  2. UE5 VR模板打包运行,Quit Game崩溃
  3. 安装适用于Linux的Windows Subsystem
  4. 【源码】二维码生成及美化
  5. 挨踢部落故事汇(7): 结缘51CTO志在高远
  6. ACM-OI术语及其简称
  7. 人脸微笑识别,满足你鉴别女神的微笑
  8. 2022年全球及中国平权行动合规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9. 20145239杜文超《网络对抗》- Web安全基础实践
  10. bat文件打开后闪退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