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文转载自:http://forum.eet-cn.com/BLOG_ARTICLE_21510.HTM?click_from=8800121758,9950093147,2015-01-07,EECOL,FORUM_ALERT&utm_source=Forum_Alert&utm_medium=Newsletter&utm_campaign=Group2 如有需要,请前往深度阅读。

----------------------------------------------------------------分割线开始----------------------------------------------------------------------

美国一个电动车创业团队用大屏幕触控、多屏联动的概念,演绎了汽车互联或者智能互联汽车的广阔空间。于是,沉寂混乱了N多年的国内车联网行业,再次成为创业者、投资机构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4年即将过去,国内车联网市场从软件到硬件到服务,依然是一片混沌。让我们看下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

有这样一群创业者,他们试图用一元钱洗车吸引广大车主,跟4S店叫板,希望最终可以搭建养车修车平台。
    有一些系出名门的年轻人,大多来自BAT三巨头,幻想凭借100万的硬件用户基数就可以做后台运营,他们不知道的是,联想集团卖了几千万台网络产品仍然是IT民工。
    有很多互联网公司,选择从硬件突破。全然不知产品的可靠性分为民用、工业、车用、军工航天四个等级,很多产品结构包括材质和元器件,根本不符合车内安全标准,没有运营基础。
    更多的人开始纠结车联网的未来到底是无人驾驶还是智能驾驶;是多屏互动还是手机内容的分发和映射。
    投资者可能觉得哪家企业能够解决在胎噪、风噪以及车内杂音环境下的车内行驶时,语音导航和电话接打等最基础应用,就能拥有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这个痛点就足够痛。
    实际上,车联网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一如卖电动汽车却打造出智能新概念的特斯拉。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现有车联网公司的商业运行模式进行分类:
    按产品形态可归结为三大类:

  • 以补充完善汽车功能、性能为主的硬件模式
  • 以车主为核心的服务和运营的软件模式
  • 硬件为切入工具带动后台服务的软硬结合模式

按照车主的汽车使用过程可以划分为,售前信息推送、售中购销平台、售后维护保养以及维修。
    按车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使用场景,可分为行车过程、停车/找车过程、堵车中、租车/拼车等几类需求。

在我们探讨商业模式之前,先看下已经或者即将上市的传统思维下的软硬件产品。

一. 哪些产品形态和服务从趋势上只能作为一种简单生意

1.不必浪费时间去探讨归途和未来的

曾经各领风骚的各种导航仪、手机夹子、蓝牙音箱、蓝牙耳机、各种软硬电子狗,因为功能单一,可替代性强,均属于此类。

2.行车状态下必须要眼睛盯着屏幕、手指操控的手机软件应用

如中国移动跟科大讯飞合作的手机APP灵犀,以及联通针对行车过程中关注度很高的路况播报的APP沃行通(目前还只有广州和贵州开通)

二. 一些看起来很美,但很难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和服务方式

1.曾经被一直看好的号称汽车唯一数据信息输出端口的OBD产品

号称要送出20万产品名为GOLO的OBD产品想以此奠定自己车联网市场地位,并进入后台管理和运营的元征科技,;想以mini x来矫正车主驾驶习惯,并调动了各大保险公司、联通和苏宁资源的上海博泰;百度Carnet、阿里推出智驾盒子之后,中移动也依托自身运营商优势推出了自己的车机以及车载路由诊断设备。。。。。。
越来越多的中高档车增加了前端显示屏,OBD数据读取可以在屏幕上直接体现,这是汽车发展趋势和方向。任何企业跟大势背离,都会被碾轧,即使他们是中国移动,是BAT。
2.影射在独立屏幕或者在前车挡风玻璃上的抬头显示设备。
这类产品科技感很强,产品演示超炫,但对视线视野的干扰,手离方向盘操控的需求,都跟行车第一诉求——安全,有太大的距离。
代表性产品如美国创业公司的Navdy
有人会觉得自动驾驶时代随时会来临,这一点我们不必纠结,如果很快来临,这类产品的所有客户价值都会逐步被汽车厂商预装硬件替代,内容将会成为车内抬头显示器或者触控大屏幕的基本内容。

三. 哪些是注定被汽车厂商并入标配的有价值的服务

1、国内外很多开发公司都在研发基于车距、行人、相对车速可能产生事故的软硬件产品。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领域,核心是软件算法。
以色列的Mobileye公司推出的EyeQ具备实时、准确的道路分析功能,并能将这些数据转化成图像呈现到车载系统上,同时其采购成本仅仅是芯片和摄像头,价格低廉。所以BMW、通用、Volvo、福特等汽车厂商都大量采购该芯片,到2014年,达到了330万,几乎垄断了整个汽车安全、预警类芯片的市场。
很多公司闭门造车,一些投资机构对国际领域的市场变化不够了解,也跟着凑热闹,实际大多在做无用功。
2、另一个也是有核心价值的倒车雷达。
目前后装市场比较受欢迎的产品之一,部分老型车或者低端车主有需求,大多数中高档车已经标配。

四. 哪些只能走向前装和预装,不可能成为开发者期待的运营性的产品

1.行车记录仪在国内因碰瓷党的存在而成了刚需
    关于行车记录仪是物理性需求还是心理依赖性需求,不需要论证,存在即合理。
    国内市场比较得到认可的是安霸和联咏平台方案,一个更专业,一个更便宜。需要提醒大家的两点:市面上的行车记录仪品质参差不齐,很多图像画面都没有参考价值,并不能给车主出现交通纠纷时提供证据;很多互联网公司都绕开行车记录仪的原因,是作为独立产品有其价值所在,但无法建立后台数据,也无法做运营。
    还有更残酷的第三点:如果这是个刚需,行车记录仪随时会成为出厂标配品,没有技术壁垒,对成本的增加也可以忽略不计。

2.因为车内预装的导航地图更新慢,错误多,带3G/4G上网功能的智能导航开始登上舞台,现在逐渐向后视镜的产品形态集中。
    在京东做众筹的几款后视镜产品,能添加的功能和配置一应俱全,需要汽修厂或者改装厂配合,看似能给部分车主带来部分价值,实际在已经进入了一个越来越狭小的产品运营空间。
    带操作系统的还不多,但在车载带操作系统的产品中已是比重最高的产品形态。很多此类的安卓产品集成了蓝牙免提、行车记录、智能导航、网络连接、远程控制、距离预警、碰撞提醒,并能通过改装和外接的方式驱动倒车雷达。如果谁对智能硬件缺乏概念,可以关注此类产品,可以理解为更多用户价值的整合,也可以看成是功能罗列、没有焦点的大杂烩。
    短期看,这是唯一能把智能网络系统引入车内的产品形态,因为对整车的安全体系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只是厂商不可能把后台服务交给第三方,特别不可能出现众多厂商集体把后台运营交给一个也是硬件为主的第三方。

3.不得不提的车机
    抛开最简单的灰屏显示的老车机不谈,目前主流车机还是单芯片的DVD影音加GPS模式,以及部分基于注定没落的wince系统为主,这两个体系的产品曾经改善过车内音频、视频体验,但想把屏幕激活,想把互联网生活导入车内封闭环境,都存在先天性驱动能力的限制。
    提到车机,有两个国内企业就不得不提。
    一个是广州飞歌。
    2007年直接从GPS导航兼容DVD影音入手,目前是安卓系统智能车机的主要市场力量之一,获得了很多车厂的产品认证,4S店渗透和专营店面已有一定规模。据说一个省代理权的首批进货门槛儿不低于300万。
    一个是上海博泰。
    成立于2009年,直接从人车智能交互入手。号称语音问答比苹果手机的siri还早了一年多;据说明年初会推出跨时代的智能车机产品;号称2017年推出完全自主开发的智能汽车,跟百度的时间节点重叠度很高。后面一大堆类似的产品厂商,市面上车型可检索查询的大概有900多,适配不同品牌和车型的主机公模,也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00多种。
    这条产品线最致命的问题是,汽车厂商有自己的节拍,即使是认证了产品,走向预装和前装都困难重重,4S店和汽修汽配厂里倒随处可见。
    近几年车展上由厂商演示的概念性产品,基本由CarPlay、Android Auto和MirrorLink几种方案。只是汽车作为一个安全为第一导向的行业,所有的概念进入车内生活,可能都要3-5年的安全验证时间。想像广州飞歌和上海博泰一样,走向预装和前装之路,需要忍受漫漫长夜,打通一个汽车厂商,企业衣食无忧,还要能承受众多互联网企业的轮次攻击,自己的商业生存支柱不被摧毁。但别奢望做运营了,汽车厂商不太可能把跟车主的直接联系和可能的持续服务,假手第三方。

互联网公司不可能从这些产品形态获得突破,盘子太重,而且受厂商约束,跨产品、
    跨品类、跨品牌、跨平台服务基本是空想。

4.人工语音智能导航系统
    这个领域最值得一提的企业非安吉星莫属。
    由通用汽车、上汽销售和上海通用汽车三方合资,提供了一个类似“行车助理”的远程服务功能,涵盖人工语音导航、碰撞自动求助、紧急救援等。
    产品也分为车机和后视镜两个产品形态,跟运营商合作的年费模式根据类别不同,最低480,最高3980元/年。广州飞歌、上海博泰、北京城际通,以及很多提供系统服务的公司,都在采用年费的盈利模式。
    类似年费的服务推送模式,恰好是诸多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创业公司进入这个领域的首选攻击目标,他们骨子里的玩法就是免费,免费再免费,体验可能会比原有企业做得还更好!

看了一些过于沉重而且负重难返的商业模式,让我们来看下有哪些属于更轻盈,也更容易打动投资者的运营模式和产品形态。
    这一板块讲述的都是传统互联网思维和投资者最喜欢的运营模式,具有盘子轻,爆发快,商业思维明确等诸多优点。
    只有两个缺点:一个是无法改变手机是常用工具而不是汽车专用工具的事实;一个是可替代性强,使用频次低,做交易有可能,做运营就很难。

五. 新的产品模式

一、租车类:已经上市有神州租车,正在张罗上市的有一嗨租车,专攻商务租车的有大众租车,渗透舒适车型出租的有瑞卡租车。赶集网、美团、大众点评、携程也在向租车行业渗透。
二、代驾类:这是一个敏感地带,跟现行法律有冲突,目前能看到的好像还只有e代驾。拼车服务也不再累述,面临的不是需求的大小,还是合法性问题。
三、信息平台类:薛蛮子早期投资项目之一,现已上市的汽车之家。从汽车测评到信息发布再到销售,更像汽车行业的广告平台,短期生存无忧,是在各大门户网站汽车综合信息的夹缝中,以专业、专一精神运作出来的一种商业模式。类似的还有易车网等。
四、直接整合后市场的养车、维修服务的O2O模式:
车点点、养车点点、养车无忧、卡拉丁等一帮BAT出来抱着颠覆养车修车市场的雄心壮志的年轻人,靠想法和背景拿到了先期天使投资,开始了征服天下的旅程。1元洗车、免费洗车、首单免费、上门服务、自主保养、配件无利润等互联网百试不爽又老掉牙的营销手法,大保养、小保养、大保健、小保健等特色名词满天飞。

有几个疑问:
    4S店和汽修厂、汽配厂、原装配件都有门槛儿,能将服务成本和配件价格打压下来,只能靠国家政策,有可能撬动国家政策的也只有BAT这种体量的公司。当然,一旦打压到社会平均收益的时候,所有打着便宜、方便、可靠旗号的APP运营公司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
    如果不依托4S店和汽修汽配厂,这些轻资产运营互联网公司是不是要养专业的维修保养队伍?
    如果调用现有4S店和汽修汽配厂空闲资源,且不论合法性,复杂的从属关系之上,如何建立信任机制和信用体系?
    品质验证怎么做?让处于弱势的车主去考核维修保养的效果,用生命去验证?

五、从车主非常敏感的违章查询入手:
    腾讯前COO也是深圳著名天使投资人曾李青好像投资了车轮这个项目,用他们的话说,商业模式很简单,从车主都会关心的违章查询入手,商业模式不重,只是砸钱就能把下载人数迅速扩充起来,然后转入运营。
问题来了,人头数够了就一定能运营吗?如果仅靠靠聊天吐槽来维持热度和用户活跃度,微博、微信、陌陌不是更有特点?
    现在类似的APP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类网络运营背景很深的创业团队,既然用这种很轻的方式聚集了人头,为什么不花更多精力搭建一个违章罚款的统一结算平台,既能形成现金流便于公司早日看到盈利模式,还能解决信任和信用问题?视野问题?
    现在农行进来了,招行进来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借银行的势就会进来。
    草没吃成,却引来了狼。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六、手机导航APP
    有一款曾让很多投资机构眼红眼热的APP叫车托帮,也是针对车载GPS数据更新慢的缺点,依托手机平台实现了网络导航、数据实时更新,发展很快,依靠下载量优势开展了类似手机论坛的社区运营,还能通过聊天了解实时路况。
    随着百度、凯立德、高德手机导航软件的持续优化,以及类似灵犀这类按照车上生活模式的APP的出现,车托帮的估值和变现都变得扑朔迷离。好在薛蛮子做了天使,靠他的资源推动,A轮和B轮融资听说都已在2014年之前完成。

七、给货配车、给车配货
    这类资源调配的商业模式在15年前就已见雏形,现在冠以互联网思维,运营方式已是天翻地覆。滴滴正在这个领域持续发力。
    最后我们来看下哪些产品和运营模式符合“专、精、重”的特征,有可能成为车联网行业的集大成者。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创业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专、精、重”的特征,也就是:是否专业和专一,是否可以做深和做强;是否有足够的门槛儿。
    周鸿祎也在不断劝诫创业者:不要考虑平台,先解决实际痛点问题。
    JAVA环境的技术开发别谈难度和门槛儿,运营模式的差异化才能形成市场壁垒和区隔。车主的痛点集中在行车过程和维修保养两个层面,后者需要强信任做支撑。我们不妨把焦点放到行车过程中,看看有哪些创业团队和产品更有希望走得更远。

一、一个是定位为汽车微信的微密WEME
    这是达晨投资推动的创业项目,立足于车内交互和路况查询,有产品硬件,有后台服务,有技术壁垒,甚至有政策门槛儿,关键是一开始就是运营类项目。
    过于沉重的硬件运营公司,很难向服务运营转换;过于轻盈的APP没有门槛儿,推广成本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已越来越高,而且使用频次无法保障时,做运营就是扯淡。
    所以,基因很重要。出身和血统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代表了企业未来的走向。

二、一个是专注于解决行车过程中车主体验的深圳同行者科技的汽车魔盒
    同行者科技也是软硬件结合的运营方式,创业团队由腾讯和百度几个离职的资深开发人员构成,立足于解决行车过程中的刚性需求。他们在车内语音识别、网络信息交互、多车同行、位置分享上的尝试,仅从DEMO演示效果上,足以让很多车载产品和服务公司感到汗颜。
    更核心的是,他们在硬件上的简单创新,基本解决了手机在车内摆放以及在车内仍需要用手才能操作的问题;也通过LBS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合理运用,解决了等人、堵车时产生的焦虑和烦躁。
    他们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激活了手机内容,又解决了手机不是车内专用工具的局限。
    回过头我们看一下跟汽车想关联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仅以中国大陆市场为基点,截止到2013年,汽车保有量1.37亿部,按近十年从2400万部增长到这个基数的发展曲线看,2014年底超过1.55亿部,2020年超过2亿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罚款,伴随的修车费用,都还不得而知;二手车市场2013年销量为304万台,新车销量1500万台,大陆还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美国新车和二手车交易比例为1:3,也就是说,中国二手车交易规模超过新车交易指日可待,二手车市场经过近3年停滞甚至下滑之后,将迎来一个爆发性增长期。行业规模堪比移动互联网!
    抛糖果的小孩游戏很幼稚,但毕竟可以聚集人气,让车主看到更多的选择。
    车辆的持续增多,车内碎片化时间的延长在短期内已不可避免。
    行车中接打电话带来的交通隐患,以及给车主带来的扣分罚款,对车主来说,就像用左轮手*对着自己的胸口,每年扣动一次扳机。。。。。。但车内的信息交互又是刚需。
    蛋糕就摆在这里,如何进入餐厅走上餐桌拿起刀叉,是技术也是时机问题,更是运营模式的创新问题。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有梦想、一往无前的傻缺们的。践行者带来的社会进步,远不是充满大智慧的批评家们所能比拟。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移动互联服务是没有参照的情况下,国内企业走到了世界的前沿,或许,车联网领域也会演绎同样的故事。  
    所以,2015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年份,特别是对车联网,还有在车联网领域打拼的创业者们!

Technorati 标签: 车联网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erishui/p/4221054.html

国内车联网行业 2015年发展趋势相关推荐

  1. OpenStack行业实践和发展趋势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喜伦:OpenStack行业实践和发展趋势 width="22" height="16" src="htt ...

  2. 一文看懂国内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全景(必收藏)

    https://blog.csdn.net/u011006622/article/details/78457010 全球共有近千家人工智能公司遍及62个国家的十余个产业,国内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也早 ...

  3. 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全梳理

    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全梳理 在东西方神话中,上古「智人」通过各种方法制造「人类」这一物种并赋予其智能:而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古典哲学家们尝试着用机械符号处理的观点解释人类大脑的活动:直到 20 世纪 40 ...

  4. 3d建模基础入门教程,3D建模各行业之间的发展趋势

    3D建模各行业之间的发展趋势 建筑行业:本身技术含量相较其他行业较少,容易上手,所以从业者多,工资低,大多以施工提成来获取收入.行业发展已经进入平稳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影视行业:学习门槛高,不适合 ...

  5. IT行业的几大发展趋势

    写于2015年1月18号 根据我所接触到的信息,IT行业的几大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 代表:淘宝,京东 现在不仅可以在线下做交易,网购也特别方便,除了有商品信息与描述差距较大的缺点,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 ...

  6. 车联网行业No.1元征科技的云端架构实现 1

    车联网虽然不是什么新概念,OBD.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大多数人都能例举一二,再不济也总知道Tesla这个名字.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目前车联网行业排名第一的元征科技背后的IT架构是如何实现的. 下文是元 ...

  7. 全球及中国现代边桌行业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7年

    全球及中国现代边桌行业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7年 HS--HS--HS--HS--HS--HS--HS--HS--HS--HS--HS--HS--HS--HS--HS--HS--H ...

  8. 国内CDN行业优质服务商

    伴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应用的多元化发展持续加强,为各类企业和产业的战略升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同时大数据的传输问题和安全问题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重点,CDN服务在其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从根 ...

  9. (二)国内云计算行业 技术与发展概述

    文章目录 一.云技术热点 1.1 云技术热点--openStack 1.2 云技术热点--超融合架构 1.3 云技术热点--容器(Docker) 1.4 云技术热点--容器编排平台(K8s) 1.5 ...

  10. 2020年车联网行业深度报告 附下载地址

    车联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是 5G 垂直应用落地的重点方向. 根据华为Cloud BU判断及预测,20世纪末以来,汽车时代从1991-2000年的机械阶段,相继经过电子和通信阶段,走向 ...

最新文章

  1. 用python分析了30万条微博评论,毕业生与翟天临的爱恨情仇
  2. WinRAR技巧:解压后自动打开解压好的文件夹
  3. Java中的数据结构
  4. Spin Control (上下控件)
  5. spring cloud bus AMQP学习笔记
  6. iOS Hacker Xcode玩转arm64汇编基础
  7. linux脚本写的计算器,一步步打造自己的linux命令行计算器
  8. 为什么 Facebook 活得春风得意,而人人网却半死不活?
  9. 学好python工资一般多少-参加Python培训就业薪资是多少?老男孩学Python好吗?
  10. java插件化编程(动态加载)
  11. AD9361 介绍 (上)
  12. 前端开发者常见的英文单词汇总
  13. PS教程淘宝美工平面设计入门自学课 photoshop软件零基础视频大全
  14. 使用cephadm搭建ceph(octopus)过程
  15. navicat转换word表格
  16. Linux常用命令及快捷键
  17. 推特Twitter高级搜索
  18. 电气AutoCAD基础教学(三)——块的绘制
  19. 华大HC32L196移植Sx1268
  20.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win7 64bit运行失败解决方法

热门文章

  1. PHP Notice: undefined index xxx
  2. find的详细用法及其例子
  3. 解决 Python 连不上pip库的问题(使用国内镜像地址)
  4. MySQL 索引详解大全
  5. Node.js入门(二)
  6. 2014-07-22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士
  7. 浏览器是如何工作的系列:页面布局
  8. PPC丢失后,手机信息如何保护?(C#)
  9. 模块电源(一):DC-DCLDO
  10. 记账程序及GitHub学习记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