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需要终身学习,这个应该已经是共识了。

单单是技术领域,每年的新技术就层出不穷,保持技术栈的不断更新对不少同学而言就有些费劲;而从技术到管理的进阶、再从技术到产品、运营到业务负责人的蜕变, 需要学习拓展的知识面又大了好几倍。如果不能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进化就无从谈起。

我在过去的十几年工作中一直践行着终身学习。工作之余,除了技术更新, 产品、管理、业务领域知识学习。 业余还阅读了大量文史类的书籍,学习了日语、法语,都达到可以应付日常阅读的水平(纯粹是兴趣爱好)。这些经历告诉我,学习,真的没有那么难。

全方位的学习

德鲁克的经典《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提到,不同的人最适应的学习方式其实有四种

听:就是听别人讲课, 这是课堂学习的方法

读:就是看书, 这不仅在学校,也是很多人日常的学习方法,甚至有人将学习和阅读/看书 对等起来。

写:这个比较少见,但其实很多伟人在学校成绩并不好,他们其实更习惯这种学习方式:接收到新的信息后,必须动笔写下来,才会记忆牢固,反之就会忘记得很快。典型的如丘吉尔、贝多芬。

说:这种更少见, 但有些人是依靠这种学习方法,通过找人来听自己讲,从不同角度剖析同一个问题,他本人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甚至涌现出新的想法。

在实践中,我发现这四种方式并不矛盾。

我们大部分小伙伴,都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 属于擅长听讲或阅读的类型,但我建议把这四种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听说读写的全方位学习方式效果更佳。

具体来讲,我本人最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不太喜欢听讲。 因为阅读可以一目十行,可以主动跳页,但听却必须线性的接收音频信息, 实在效率太低, 不过自从发现视频可以两倍速播放后,看视频或听音频快放也成为一种补充,尤其是音频,可以在进行别的机械性活动的时候同步进行,比如跑步、个人清洁、做家务、开车的时候。

写的方式,对于我这种阅读为主的学习者也非常有效,每看几章, 会把自己理解的和所思考的内容写(真正的用笔写)下来,写完之后也许从此不会再看,但是记忆会加深很多。

说的方式,在打辩论演习的时候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求自己站在不同的立场来组织说理,说完之后对问题的理解会深刻很多。

这种全方位的学习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尤其重要

成年人学一门新语言,缺少native speaker的沉浸式的场景,那么只能自己营造一个小的沉浸场景。 确定学习一门新语言后,把日常歌单中的歌曲换成目标语言的歌、找些目标语言的漫画(日语尤其多)或短文阅读, 然后从比较简单的句子(或歌词)开始诵记和默写。

这是我亲测有效的方法,比单纯的读课本看视频教程效果好很多。

知识地图

打仗需要地图, 学习也一样需要地图。

很多朋友不太重视进入一个新领域前先去了解这个领域的全貌(mapping),随便找到一本书、或者找个一个书单、一套教程就往里钻, 是特别容易踩坑吃亏的。

要知道每个领域的知识都有自己的结构,入门的时候有清晰的框架,知道自己处在什么阶段,先学习什么后学习什么,特别重要。 尤其是工作后面临新的领域,盲目看书是很不可取的。

我常看到一些小伙伴学习新知识很痛苦,仔细了解才发现他看的书质量太差,或者书虽然不错但是难度对于他这个阶段而言有点过高。 比如有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 上来读《国富论》(真事,也不知道受了哪个大神的指点),啃不下来就觉得自己没有学经济学的天分,为什么不从简单点的《经济学原理》入手呢? 再比如学离散数学, 拿着不知道哪个学校编的教材,错漏百出晦涩难懂, 让我看也看不懂,其实国外有很好的教材啊。

在前互联网时代,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少。但在今天互联网已经提供给大家极大的便利, 一个领域应该从什么样的课程入手,用哪本教材最佳,通过在豆瓣、知乎上的搜索,综合发言者的背景和大家的评价进行比较分析是很容易得到结论的,至少不会太离谱。

如果能找到领域内的专家,那就更简单了, 让专家给你画一个领域知识地图(技术领域现在网上不少大V在干这个事, 如何识别高质量大V应该不用啰嗦了吧), 有可能的话可以多找几个专家交叉验证一下,可以节省大量的功夫。

这也算是选择大于努力的另一个case吧。

节律与习惯

有了地图, 有了全方位学习的方法, 进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自己的节律

有长跑经验的同学都知道, 合适的配速特别重要。相比于在学校里突击备考,工作后的学习是长跑而不是短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很难有成效的。 但在一个领域如果能坚持100天,成效会很明显。

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 最好每天都能有半个到一个小时保持热度,每周能至少有两块完整的、单块大于2个小时的时间, 用于集中突破。这样一周大约10个小时左右,这样的时间投入,不大可能同时突破两个领域, 因此一段时间内应该设定一个学习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来安排你的学习计划。

日常工作大家的压力都不小, 如何快速从工作的疲惫中切换出来,进入学习状态呢? 下面是几个小建议:

无人打扰的角落和时段

首先屏蔽掉外界的干扰。有条件应该有专门的书房,学习前关掉手机和电脑(如果要看视频教程、电子书或者写程序的,请全屏界面,还可考虑用网关屏蔽掉娱乐网站)。

一张好书桌、一把好椅子、一盏好台灯

很多小伙伴家里没有专门为学习配备桌椅,也没有台灯。其实这才是家里最应该投入的家具, 毕竟学习是投资自己!好的桌椅让你学习不会疲惫,好的台灯能帮助你聚焦在眼前的书本或教程上。

仪式感

其实前面两点已经在倡导仪式感了。学习,就要有学习的氛围。在进入真正的学习之前,可以先端正静坐几分钟, 待思绪从混沌到清明,再开始学习。 很多古人都提倡读书焚香洗手,有条件大家也可以试试。

默念一段口诀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至于为什么是这一段,只是嵩哥喜欢道德经就随手用了。不喜欢老庄的默念《心经》也ok、《圣经》也ok、数数也ok。只是一种形式。由调身到调心,大家开心就好。

保持每天和每周固定时段的投入,坚持三个月,就会形成习惯。形成习惯后, 你将受益无穷。

面向输出的学习

学习是为了提升认知,提升认知是为了解决问题。

反过来,如果一开始就为学习设定一个具体的可以输出的目标,学习的效率会高很多。

比如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设定目标为自己搭一个小程序识别不同书法家的字体(这个纯属个人爱好,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设定任务), 那么带着这个目标来学习, 你的整个学习过程会有意思很多。

再比如学日语,目标就可以设定为看懂原版《海贼王》 (嵩哥当年是看《七龙珠》,暴露年龄了), 学法语, 目标可以设定为看《小王子》。

管理类、各种领域知识怎么办呢?你可以设定目标为,给身边的小伙伴开个mini讲座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者分享一个读书笔记,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

总之有了输出目标, 会牵引你的学习过程,也更容易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正向反馈

上面所说面向输出, 其实就是正向反馈的一种。学到的东西很快就能用上, 做出有意义的程序、或者讲给身边小伙伴听, 会让枯燥的学习更有意义。这一点上来讲, 技术或语言技能类的学习是比较容易找到正反馈的。

像心理学、经济学、文史哲之类的软学科呢?其实它们更多是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人和社会运行的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追问自己各种现象背后的本质,从学到的知识中找到答案, 会是莫大的乐趣,也就形成一种正向反馈。

前文我们讲过, 进化力最主要的动力来自品质中的进取心, 但如果细究的话还有更深的一层,就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好奇意味着我们并不仅是为了功利的目标而学习, 而是认识更广阔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份奖赏

每一个小孩天然都是好奇的,他们常常因为一些新的发现高兴一整天。不幸的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 好奇心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压制、磨灭。如果我们能回归本心,找回这个本源动力, 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将绝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如何让终身学习变得简单,做好这5点每天博学一点点相关推荐

  1. VR教育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VR教育都有哪些优势?

    在最近的几年,vr算得上是科技的宠儿,在任何的行业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能应用到vr,VR算是成为科技领域绕不开的趋势,目前vr已经应用在教育行业,VR+教育成了学生们经常讨论的话题,VR教育的加入 ...

  2. 让英语变得简单-三月

    英语学习又过了一个月,时间过得很快.和你们分享一下怎么学的吧~ 让英语学习变得简单事实上,英语本身没有变得简单,而是学的心态发生了改变, 把持最积极的准跟他学英语,我一定会把英语说的很很好,然后不断地 ...

  3. 查理芒格+终身学习+你的认知就是你的财富的边界

    穷查理宝典+终身学习+你的认知就是你的财富的边界 我不知道如何使你挣钱.但是我知道一万种甚至更多的方式使得你亏钱. 巴菲特是这样说的: 「芒格用思想的力量,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比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 ...

  4. 学界 | 谈一谈读计算机博士的未来出路在哪里?-- 无论如何也要终身学习

    整理 大数据文摘 在追求学位的道路上,博士学位或许是一个至高点.但这条路颇不好走,财务.精力.年龄,以及身边人的诱惑.很多人质疑读了博士有什么用处?甚至一些已经入了圈的人儿也在怀疑,这条路走的对不对? ...

  5. 坚持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只靠已有知识,你走不了多远

    海豚精灵:https://www.whhtjl.com:优课GO:https://mgo.whhtjl.com 哈喽,小伙伴们,早上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下坚持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工作之余,我会经常看看书 ...

  6. 盖茨、马斯克都遵循的终身学习法则:知识不是由学科划分的

    比尔盖茨.乔布斯.巴菲特.拉里佩奇.贝佐斯--这些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如何持续学习?我们也能在生活中用到这些特质吗? 答案是肯定的.本文辟谣了学习和认知的三个谎言,教你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 下面 ...

  7. 李宏毅——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李宏毅--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导读 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解决 遗忘问题 Elastic Weight Consolidation(EWC) 基本思想 理解 EWC的变形 其他方法 ...

  8. 不一定终身受雇,但要终身学习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8049_18918.html 我离家去上大学之际,父亲曾告诫我:"你修什么课程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 好教 ...

  9. Life-Long Learning(LLL)终身学习的理解

    Life-Long Learning(LLL) 看了李宏毅老师的Life-Long Learning视频,以及粗略阅读了A continual learning survey:Defying forg ...

最新文章

  1. TensorFlow中的语义分割套件
  2. Webdriver定位不到元素的解决办法
  3. 优达学城数据分析师纳米学位——P3项目知识点整理及代码分析 xml文件解析
  4. HTML DOM之节点操作方法(1)
  5. 2019年技术盘点微服务篇(一) | 程序员硬核评测
  6. Zabbix实战-简易教程--拓扑图(Maps)
  7. 【具体数学 读书笔记】1.2 Lines in the Plane
  8. SolidWorks中最好用功能最强的BOM汇总工具:DDBOM2010
  9. 【毕业设计】47-基于单片机的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图工程+仿真工程+源代码+答辩论文)
  10. 生命如此脆弱——2012观后感
  11. iThenticate查重系统的使用及如何去除参考文献
  12. 2018 年最流行的十大编程语言,Java 无可争议!
  13. 区块链及以太坊入门介绍
  14. 【9505】部落卫队
  15. 【Python】 将图片绘制到Excel表格中
  16. [杂言] 我,计算机,OI,和我的前 18 年,还有退役
  17. 画部分点之间的连线图
  18. Minecraft 1.16.5模组开发(三十二) 自定义投掷物品实体
  19. 计网复习day01 2020.8.18
  20. 持续测试下测试工程师的自我修养

热门文章

  1. 什么是 DNS,它是如何工作的?
  2. plsa主题模型matlab代码
  3. 阿里天池Python训练营task03
  4. 蓝桥杯_16进制转8进制算法
  5. 小程序中获取屏幕高度
  6. [Python标准库]random——伪随机数生成器
  7. 计算机模拟装货,重型卡车货物驾驶模拟器
  8. RFID电子标签使用说明
  9. steam战地5无法启动解决方法 战地1、5等EA游戏无法启动解决方法
  10. 多多直播互动软件-多多场控软件-多多场控神器-多多直播场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