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是实现智能互联的第一推动力。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思维认识,是感知控制、信息传输和分析决策背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工业软件支撑并定义了智能制造,构造了数据流动的规则体系。本文来自:工评圈,原文发表于《中国工业评论》杂志2018年第2-3期,经授权由《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公众号推荐阅读。

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大脑

(配图来自网络)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思维认识,是感知控制、信息传输和分析决策背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工业软件支撑并定义了智能制造,构造了数据流动的规则体系。

工业软件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所以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先认识工业软件,还要从工业软件的角度看待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富民强国之本,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主战场。目前,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未来,转变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飞跃,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工业软件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所以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先认识工业软件,还要从工业软件的角度看待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历史与现状

我国工业软件经历了从无到有,缓慢发展的过程,走过了一条蜿蜒崎岖的路。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对工业软件的认识还几乎为零。但是随着IBM大型机、VAX小型机、Apolo工作站的引入,这些昂贵的设备上附带的一些CG、CAD软件打开了一扇窗户,才让中国人一睹了工业软件的“芳容”。

但是,核心工业软件的制高点已被发达国家占领。目前,仅在中国工业软件市场上,80%的设计软件、50%的制造软件、95%的服务软件被国外品牌占领,国产工业软件在夹缝中求生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对工业软件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复合型人才奇缺

工业软件的开发与其他应用软件的开发不同。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要求与应用的行业更加贴近,它的开发过程涉及两个方面:开发过程的特殊性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开发者不仅精通软件开发,还要熟悉相关行业,需要依靠行业专家与软件开发人员的紧密配合,单靠软件开发人员是无法完成的。另外,与IT通用软件相比,工业软件有很强的继承性,需要行业经验的长期积累,专业性强且应用面窄,优秀的工业软件需要专业研发团队多年的工作积累,才能继承、深化、完善。

而现在的情况是,政府与企业还将工业软件视同应用软件,没有认识到工业软件基础平台化的重要性,缺少对系统性软件的持续投入;部委立项的科技攻关项目强调短平快,软件研发大多附着在大项目中,缺少对工业软件的基础性研究。

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对工业软件的认识存在问题,平台工业软件的开发难度大,但是意义更大,如国产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至今大部分软件平台的操作系统市场还是国外厂商的天下,虽然我们也有基于Linux二次开发的操作系统,可是仍不被市场认可,由此可见我们不该回避这个问题,更不应该将某个行业的应用软件等同于平台化的工业软件。

复合型人才的缺口是制约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另一个瓶颈。工业软件的开发工作量巨大,而且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完善,对开发人员的IT技能水平与工业专业水平要求都很高,而中国目前的人才只能满足企业使用国外工业软件的需求,很多类型的工业软件都缺少开发人才。

造成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软件业与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同样是软件开发,工业软件对编程人员要求比普通软件要高,提供的薪水却不如普通IT企业,技术精英转到IT业,人才离开了生产,自然也就没人去从事工业软件的开发。还有,高校缺乏合理的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院校中开设工业软件专业的几乎没有,虽然部分大学已经在进行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的探索,且小有成效,但是仅强调工业化对软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却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如隔靴搔痒,对促进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意义不大。

国产工业软件的“生态”混乱,产业链脆弱

我国的工业软件产业价值链还不完善,从研发到销售的生态稍显混乱,产业链存在自主技术不够与引进技术不消化的问题。制造业企业不仅没有能力独立开发工业软件,也不愿意用自主产品,断掉了国产工业软件成长的养分,又何谈发展。

积极因素

在看到国产工业软件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很多积极因素。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7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在2016年全年,亚太地区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为84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23.8%,相较上年增长7.6%。北美为1370亿美元,占比38.8%,增长4.3%。欧洲为1144亿美元,占比32.3%,增长5.2%。可见欧美依然居主导,但亚太地区已成为工业软件市场的增长主力。

工业软件市场总体上稳中有升,面向行业的成套解决方案研发应用发展迅速,机械、航空、纺织等行业对设计、分析和测试等服务的集成和数据关系分析的需求,逐渐成为了工业软件发展的动力。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推动下,高端工业软件也有了一定发展。

技术趋势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更高效、更便捷机械的诞生,而即将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不会遵循前三次工业革命的规律,第四次工业革命追求的是机械可以存储、处理、共享信息,将从根本上改变工具、世界与人之间的关系。

基于云平台的PaaS服务将成为工业软件的重要发展模式

工业云服务的常见方式有工业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云服务、工业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云服务、工业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云服务等方式。

如果以IBM 软件架构师 Albert Barron 所说的披萨作比喻,IaaS——别人提供厨房、炉子和煤气,你使用这些基础设施来烤制你的披萨;PaaS——除了基础设施,别人还提供面饼,你只需要准备撒在披萨上的配料,让他帮你烤出来,换句话说,你只要设计披萨的味道,他人帮你实现你的设计;SaaS——别人帮你直接做好披萨,你要做的就是把披萨的成品包装一下,印上自己的标签卖出去。

PaaS方案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业软件的发展趋势。PaaS方案提供软件部署平台,抽象掉了硬件和操作系统细节,可以无缝地扩展。开发者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业务逻辑,不需要关注底层。云计算中心以透明化的方式提供行业应用PaaS服务,对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意义深远。

分布式传感器构建工业互联网底层架构

制造业的未来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要求对制造系统的物理对象——人、机、物进行感知,感知以后进行分析,之后再做出科学的决策执行。状态的感知、实时的分析、科学的决策和精准的执行,第一步就是感知。要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需要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需要分析就需要工业云和大数据的处理平台,这些技术环节都是密不可分的,智能制造的所有环节都建立在生产状态感知的基础上,分布式传感器就是构建这个基础的核心。

智能传感器通过软件实现高精度信息采集,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实现这些功能,核心工业软件必不可少。

工业软件实现人工智能帮助企业实现数字驱动

互联网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让人工智能有了超越人类的表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可用数据的出现和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深度学习”的突破更是让人工智能脱胎换骨。

区块链技术引爆制造业数字革命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一台燃气轮机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全球所有推特文章的4倍,智能制造的核心不是产生这些数据,而是智能机器可以处理分析这些数据,并与其他类似的机器共享。与工业互联网相连的每一台机器的生产流程都会变得更加高效,并基于各自的改变返回互联网进行交流。

区块链相较于传统互联网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些也是智能制造的焦点。虽然传统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尽可能地实现信息透明,但是基于电商的平台仍然是中介性质的单位,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减少诸如电商这样的中间环节,降低智能制造成本。

区块链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区块链特有的P2P特性,使智能制造中的各种请求不必从中心系统一层一层向外传递,直接在智能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区块链减少系统流通的特点,本身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行为。

工业软件市场的发展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12.4亿元。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2018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22.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4.9%。在这样良好的大环境下,相信我国的工业软件产业将会快速发展。

软件定义一切

工业软件定义了产品功能,定义了企业的流程,定义了生产方式,定义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最后,软件定义了整个制造业的生态。

软件定义产品功能

上个世纪80年代,软件定义了计算机功能。2006年业界提出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服务器,软件定义网络,定义数据中心。智能手机的普及是软件定义的另一个里程碑。到如今,战斗机、特斯拉汽车等智能化产品,它们的功能是否强大,越来越取决于软件功能是否强大。

软件定义企业生产方式

软件定义企业生产方式体现在虚拟制造与实体制造的结合上,重构了传统的设计制造、测试、再制造的流程。工业软件实现了研发设计的仿真,测试与再设计的流程都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产品功能达到要求后再实际生产,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产品可以持续优化。未来的愿景应该是实现人员、机器、物料、工艺、环境、产品等所有生产要素在虚拟空间中完整、实时、动态的响应。当然,这需要一段很长的路。

软件对生产方式的重新定义还体现在个性化定制上

软件定义了整个制造业的生态

如同三十年前的Wintel体系,如同十年前的iOS体系和安卓体系,制造业的未来形态智能制造也在形成自己的生态体系,西门子、英特尔等公司都在构筑自己的数据采集、设备互联、工业软件、云计算等系统,工业软件构筑的就是智能制造的产业生态。

软件是实现智能互联的第一推动力,未来社会必将是物物互联,前提就是软件深入社会每个角落,进入每个物理实体,未来是一个网络泛在的社会,人们甚至可以像拧开水龙头放水一样使用网络和知识,这一切都是软件的功劳。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产品、设备都加载了数字化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带有产品的全部数据,人们可以远程工作,管理设备,操控所有的生产过程。达到了这样的智能制造的水平,社会的一切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要被软件定义。


智能制造时代的MES,应该如何定义?

互联网智造

精准化、精细化、协同化是MES的重要特点,否则生产无法高效、高质的运行。那种通过凭经验、靠感觉进行计划制订、现场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称之为MES,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名不副实的。

在MES定义不严谨,理念不够与时俱进的情况下,在智能制造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在制造企业亟待转型升级的期盼中,中国的MES市场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如何在摸索中前行?如何更好地支撑制造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

除了在平台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等计算机技术进行拓展应用以外,中国制造业使用的MES系统应以中国制造2025为宗旨,以精益生产为主线,以两化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参考德国工业4.0等先进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设基于工业3.0,面向工业4.0、体现CPS特点的智能MES系统,构建“生产精益化+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人员高效化”的“新四化”智能车间,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从功能上讲,将来的MES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回归本质

MES之所以叫制造执行系统,非常强调“执行”二字:一方面,将ERP的生产计划根据车间实际情况,将每一工序分解到每一设备、每一分钟精细执行,并实现透明化的精确管理;另一方面,在车间内部,形成计划排产、作业执行、数据采集、在制品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等一个全闭环管理,环环紧扣,而非简单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精准化、精细化、协同化是MES的重要特点,否则生产无法高效、高质的运行。那种通过凭经验、靠感觉进行计划制订、现场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称之为MES,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名不副实的。

2贯穿精益

在迈向工业4.0过程中,我们经常讲:“2.0补课,3.0普及,4.0示范”,那么2.0到底是要补什么,3.0到底是要普及什么?笔者认为,除了实现对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这些大家能看到的软硬件装备以外,更重要的是补上、普及我们欠缺的工业文明,比如员工的技能、素养,企业管理的模式、方法以及社会上的契约精神、合作精神等等,而作为工业3.0最精华的精益生产,是制造业所必须补上、必须普及的重要部分。

在MES系统中一定要充分体现精益生产的理念,通过MES这个信息化手段与工具,促进精益生产在企业中的进一步落地,比如:

  • 准确分析非增值劳动,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有效质量管理、降低生产库房、工具等辅助成本。

  • 科学准确自动排产、合理解决紧急插单等问题、确保生产计划最优。

  • 实现目视化管理、信息最大程度透明化。

  • 生产过程控制,实现产品“流”的生产。

  • 实现生产数据及时、准确反馈,提供科学决策基础。

3体现CPS

德国人认为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CPS等先进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中国制造2025》也是强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我们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均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或者叫为方向),以CPS技术为技术手段。

作为智能制造核心的MES系统,必须要体现以CPS为特点的智能制造。

德国人认为:“在制造业领域,CPS系统包括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能够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控制。CPS将推动生产对象直接或借助互联网通过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自主实现信息交换、运转和互相操控。”从本段**们可以了解到,对车间中的机床、机器人等各类数字化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就是德国人认为的CPS在车间的具体应用。

在工信部发布的《信息物理系统白皮书(2017)》中,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博士在序言《关于CPS的几点思考——CPS是什么?如何看?怎么干?》中明确指出:“由传感器、控制终端、组态软件、工业网络等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是系统级CPS,由数控机床、机器人、AGV小车、传送带等构成的智能生产线是系统级CPS,通过制造执行系统(MES)对人、机、物、料、环等生产要素进行生产调度、设备管理、物料配送、计划排产和质量监控而构成的智能车间也是系统级CPS。”从中可以看到,在智能化车间里,CPS并不神秘,具有互联互通功能的智能化生产线就是一种CPS,智能化的MES也是一种CPS,两者结合在一起,以数字化设备、设备互联互通系统、MES系统组成的整个智能化车间就是一个更高级的CPS系统。

因此,在MES中要体现CPS特点,车间中设备的互联互通是基础。

4智能是趋势

本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打造智能化车间,就是要在设备等物理实体、MES等赛博虚体中充分发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打造出虚实融合、具有CPS特色的智能化MES系统。

智能化MES系统将分别从计划源头、过程协同、设备底层、资源优化、质量控制、决策支持等6个方面着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完成智能互联互通,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协同,智能资源管理,智能质量控制和智能决策支持的各项功能。

5落地是关键

再好的MES平台和软件,没有结合工厂的实际规划,实施效果未必就好。不论之前再多的案例和经验,也必须具体落实在企业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企业实施一套MES系统,即便是理论再先进,软件再智能,但如果不能得到成功的应用,对企业而言,结果就是零,甚至是负数,因为这不但浪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并严重地打击了企业对信息化的热情与信心,这些损失对企业而言都是难以计量的。

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MES在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MES提出的年代久远,并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日新月异的发展,MES的现有理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一方面,我们既要认真领会MES的真正内涵,挖掘出MES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一定不要拘泥于国外已有定义,要借鉴工业4.0等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时俱进,勇于提出我们自己的理念,将一些传统的精华、先进的理念融于MES系统中,使MES真正成为企业智能制造的核心使能系统,满足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同时,也本着高要求、促发展的精神,促进MES市场的健康发展。


自主CAE是一场难了的梦

来源: 陆仲绩  知识自动化

近些日子,CAE之急重上眉梢。

先是有上海的朋友来要当年CAE平台资料,久远轶事;又有北京的朋友商讨CAE行业建设的产业建议,涅槃重生。

实际上,退休多年,总是想摆脱自主CAE崛起的神话故事。原本想将《自主CAE涅槃之火》那本书作为最后告别的话,说完了就可以扭头。那个时候,连最后的修改审稿都懒得去关注,总想尽快撇开CAE后营造退休后的自我天地。

事与愿违,我心依旧,我一直就没有迈过这个坎,时常关注CAE的发展和动向,特别是国内自主CAE的点滴进展,都会心动不已,我就会发现自己还是在原地没有挪窝。


现在实际上处于更好的时机,很多传统工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一个可以推动软件发展的产业链现在正在形成。由此,尝试着曲线绕道进入CAE的路线,如从大型工程机械入手,以前端的数据采集为切入点,尝试着建立一个工业软件的雏形。将数字化贯穿整个过程:实时采集、传输、云平台存储、数据挖掘、即时报警等,具备常规所没有的效能分析、能耗分析、故障统计等功能。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对象将串联整个生态环:前期设计、中期加工生产、后续维保、优化改进等相关业务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

这是中国制造2025当下所涌现的一系列的实践,已经得到应用和同行认可,许多制定规范和标注的机构也在纷纷介入。


然而,创业之艰辛,创新之曲折,没有亲身经历过得人,是不会有这个体会的。同时,没有与众不同的核心技术,就难以体现出价值的。对于工业软件中不仅要有熟悉的行业背景,CAE更要求有各种实践经验和大量隐性的知识和判断。这个投入是天量的,全球最大的CAE厂商Ansys每年的研发投入在3亿美元左右,也就是每年投入20亿人民币。每年循环,持续如此。是不是会吓走多少壮志雄心的人。

但是这个山头再难,一个国家一个有志于制造强国的国家,却不能不迎头而上。CAE是整个工业软件系列中无可替代的嵌入式一环。CAE不仅要重视前端分析模拟,更应该关注后置的价值创造。中国制造2025的转型创新,离不开工业软件。模拟仿真的作为,是工业软件中了解产品所能创价值的核心工序。以网络化为工具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送、分析,在这基础上,准确快速进行产品故障预警和性能优化,甚至还要能预判部件寿命,其价值就精准凸显。工业转型创新需要数字化作为平台,经验规范都很重要,数值模拟仿真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作为智能化技术的核心支撑存在。其重要性,自然毋容置疑。由于所描述产品所处的环境,载荷和工况都是千变万化的,没有足够针对性的功能,往往会功亏一篑。


作为工业软件的自成系统,自然期盼有资金投入,而更应该关注产业形成的机制构成。行业中不乏得到巨资投入而至今没能成功商品化的案例。科院院所的成果,一旦成功转化,将会获得极大的生命力的延伸。日本有一家叫TechnoStar 软件,最初就是源于东京大学一个教授承担的国家项目,几年就闹腾得声名鹊起,至今仍然在CAE领域站得一席之地也算逍遥。

诡异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国内CAE最红火最热腾的那几年,恰是国内正“穷”的阶段;而现在国家各种制造项目风生水起、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候,CAE却落得郁郁寡欢、逐渐式微的局面。

当年在《自主CAE涅槃之火》一书中我所提到的“四步曲”,提到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好途径。科研和商业本是二个不同范畴,如果商业化不是其目标,就不要责怪其担当。要认可科研与创新本该就不是同一回事。科研是把金钱转化成为知识,主体是科研人员,与商业化无关;创新是把知识转化成为金钱,主体是企业家,与科研无关。前者由学术共同体评定,后者需市场和服务认可。市场的事情交由企业界来定夺,反映的是资本的意愿,因为市场有时候会不信任“有形之手”,这是市场不讨人喜欢的地方,而又是之所以能够生机勃勃之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占据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出现持续性衰退的现象,终于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随后欧洲债务危机,几经波折,欧元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作为救助计划的最大出资方,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已经揭开了欧洲一体化的新篇章”,其最大的缘由莫过于德国的制造业撑起了坚固的实体经济基础。

教训深刻,百年制造强国的美国政府有所行动,民间递书:确保美国在高端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总统背书:启动“先进制造合作伙伴”计划。前后上下齐呼应,而计划的实施则选择以加强创新集群和环境建设为思路,以重点发展“发展共性设备和平台,重构先进制造业发展理念”。

美国政府的先进制造合作伙伴计划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是将数值仿真软件系统作为切入点。正是CAE!万般宠爱独一身。


这一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画龙点睛。高明之处在与不拘泥于具体的工程行业和领域,由基础性应用软件开发作为巩固高端制造业地位的实际措施,确实不失为神来之笔;将知识生产、技术创新和制造业地位紧密结合起来,一条曲径通幽路,高端制造业的提振需要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更需要重构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理念。更出人意料的是该项计划由道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兼CEO Andrew Liveries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Susan Hockfield共同领导实施。这种由联邦政府负责“买单”的形式,表达了由顶尖大学、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制造商和联邦政府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通过构筑官、产、学、研各方的紧密合作,而以产、学为统领,力求不断孕育知识更新和技术应用的面向市场模式创新,实现内生式联合振兴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风乍起,一池老水皱。依然耿耿于怀,是舍弃不了这个我曾经敬仰、喜欢过,以及许许多多扶助过我的师长朋友、同事同行。而且,当下许多CAE坚持者还在黑暗中前行。中国制造强国之路,不是一个把梦幻变为现实的地方吗?未了之心,一直期待下去。

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

AI-CPS OS

“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分支用来的今天,企业领导者必须了解如何将“技术”全面渗入整个公司、产品等“商业”场景中,利用AI-CPS OS形成数字化+智能化力量,实现行业的重新布局、企业的重新构建和自我的焕然新生。

AI-CPS OS的真正价值并不来自构成技术或功能,而是要以一种传递独特竞争优势的方式将自动化+信息化、智造+产品+服务和数据+分析一体化,这种整合方式能够释放新的业务和运营模式。如果不能实现跨功能的更大规模融合,没有颠覆现状的意愿,这些将不可能实现。

领导者无法依靠某种单一战略方法来应对多维度的数字化变革。面对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颠覆性的数字化+智能化力量,领导者必须在行业、企业与个人这三个层面都保持领先地位:

  1. 重新行业布局:你的世界观要怎样改变才算足够?你必须对行业典范进行怎样的反思?

  2. 重新构建企业:你的企业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变化?你准备如何重新定义你的公司?

  3. 重新打造自己:你需要成为怎样的人?要重塑自己并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保有领先地位,你必须如何去做?

AI-CPS OS是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平台,设计思路是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无缝整合在云端,可以帮助企业将创新成果融入自身业务体系,实现各个前沿技术在云端的优势协同。AI-CPS OS形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力量与行业、企业及个人三个层面的交叉,形成了领导力模式,使数字化融入到领导者所在企业与领导方式的核心位置:

  1. 精细:这种力量能够使人在更加真实、细致的层面观察与感知现实世界和数字化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进而理解和更加精细地进行产品个性化控制、微观业务场景事件和结果控制。

  2. 智能:模型随着时间(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系统就具备了智能(自学习)的能力。

  3. 高效:企业需要建立实时或者准实时的数据采集传输、模型预测和响应决策能力,这样智能就从批量性、阶段性的行为变成一个可以实时触达的行为。

  4. 不确定性:数字化变更颠覆和改变了领导者曾经仰仗的思维方式、结构和实践经验,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复合不确定性这种颠覆性力量。主要的不确定性蕴含于三个领域:技术、文化、制度。

  5. 边界模糊: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断融合成CPS不仅让人们所知行业的核心产品、经济学定理和可能性都产生了变化,还模糊了不同行业间的界限。这种效应正在向生态系统、企业、客户、产品快速蔓延。

AI-CPS OS形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力量通过三个方式激发经济增长:

  1. 创造虚拟劳动力,承担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即“智能自动化”,以区别于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2. 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进行有利的补充和提升,提高资本效率;

  3.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给决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的建议:

  1. 超越自动化,开启新创新模式:利用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动态机器智能,为企业创造新商机;

  2. 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接人工智能:无缝整合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重新

    评估未来的知识和技能类型;

  3. 制定道德规范:切实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制定道德准则,并在智能机器的开

    发过程中确定更加明晰的标准和最佳实践;

  4. 重视再分配效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冲击做好准备,制定战略帮助面临

    较高失业风险的人群;

  5. 开发数字化+智能化企业所需新能力:员工团队需要积极掌握判断、沟通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人类所特有的重要能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创造兼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也非常重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 人工智能,像君子一般融合,一起体现科技就是生产力。

如果说上一次哥伦布地理大发现,拓展的是人类的物理空间。那么这一次地理大发现,拓展的就是人们的数字空间。在数学空间,建立新的商业文明,从而发现新的创富模式,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财富空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是进入这个数字空间的船,而人工智能就是那船上的帆,哥伦布之帆!

新一代技术+商业的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AI-CPS OS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产业智能官  AI-CPS


用“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AI-CPS,更多信息回复:

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新产业:“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零售”、“智能驾驶”、“智能城市”;新模式:“财富空间”、“工业互联网”、“数据科学家”、“赛博物理系统CPS”、“供应链金融”


官方网站:AI-CPS.NET

本文系“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由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



【智能制造】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大脑相关推荐

  1. 智能耳机测试软件,智能可穿戴设备有哪些?解析可穿戴设备的作用和测试

    智能可穿戴设备顾名思义即能穿戴在身上或是整合到衣服上的一种便携式产品,主要通过软件支持和数据交互来实现各种功能,大都具备计算能力,可连接手机.平板实现云端交互.数据共享. 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有着巨大的 ...

  2. C8:Unity3D制作智能家居设计软件——智能装修(三)

    设计属于艺术的范畴,但并非仅仅是设计师拥有的技能.掌握了审美规律,艺术类的工作都有规律可循. 室内设计第一步该从线条开始,设计一个房间需要考虑的因素无非面积.体积.风格.颜色.比例.想象力-- 上图为 ...

  3. C6:Unity3D制作智能家居设计软件——智能装修(一)

    ------对设计师友好------ 智能装修领域水太深,个体户正常的装修流程是:找装修公司--找设计师--设计师出效果图--用户看效果--提修改需求--设计师加班出效果图--用户看效果--提修改需求 ...

  4. 智能仿写软件-智能伪原创改写软件

    智能仿写工具:营销创意的必备利器 在当今快节奏和不断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营销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有创意和高质量的内容.因此,智能仿写工具作为营销策略的一种创新方法而出现,可以帮助企业的写作团队 ...

  5. 【观察】浪潮通软:以新型工业软件,打造智能制造“新底座”

    过去四十多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企 ...

  6. 没有工业软件 谈什么智能制造转型

    没有工业软件 谈什么智能制造转型 时间:2017-02-04 1 赞 0评论 关键字:工业软件   智能制造    PI推出全新LinkSwitch-TN2开关电源IC LinkSwitch-LP A ...

  7. 深度丨一文读懂智能制造的主线——智能生产(工厂/车间数字化)

    来源: 亿欧 摘要: 发展智能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进制造业作为深耕制造业领域的专业媒体,长期关注智能制造发展,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努力做"中国制造2025&q ...

  8. 被欧美公司垄断近 20 年,中国工业软件的机会在哪里?

    [CSDN 编者按]工业软件,又被称之为是现代工业体系的"大脑".近年来,在政府.企业.从业者等各方的齐心协力之下,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不断壮大,逐渐成为"制造大国&qu ...

  9. 130家!2020年度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企业排行榜!

    2020年度智能制造企业TOP50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 2020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暨联盟会员代表大会上,工信部辛国斌副部长强 ...

最新文章

  1. SAP MM 史上最偷懒的盘点事务代码MI10
  2. WebSocket API简介
  3. CTFshow 反序列化 web266
  4. 习题6-6 使用函数输出一个整数的逆序数 (20 分)
  5. JAVA学习-JAVA数组的使用示例
  6. seaJS 模块加载过程分析
  7. 腾达ap设置说明_优科 Ruckus R610 AC1900规格 无线AP 开箱拆解评测
  8. 【Vue基础知识总结 6,我的支付宝3面+美团4面+拼多多四面
  9. 分库分表实战(第1期):一叶知秋 —— 图览分库分表外卖订单项目
  10. Allegro PCB -通孔焊盘制作 及Flash制作
  11. android 命令编译java文件,在WIN10上使用cmd窗口命令编译Android OpenCV
  12. VMware Fusion自动调整分辨率的问题
  13. 《天道》让你觉悟的电视剧。
  14. 【前端学习笔记】浮动属性
  15. sql函数: 多级树状目录-根据父ID查询出所有的子ID
  16. 悬浮框支持可拖动(已解决拖动后刷新回到原点的问题)
  17. ORACLE 删除归档日志连接rman查看归档日志占有率
  18. Objective C编程基础视频课程-关东升-专题视频课程
  19. MATLAB实现数图的缩放:双线性内插法
  20. 使用erlang ranch tcp开发服务端

热门文章

  1. html铺满整个页面_html 怎么让背景图铺满整个页面?
  2. 《我的初恋、我的老婆》超爆笑!!
  3. Sql Server常用命令整理篇:生成连续日期序列并循环
  4. 数据库三大顶级会议 VLDB ICDE SIGMOD
  5. Window10主硬盘更换及系统重装
  6. linux版vmware无法导入ovf,vmware 虚拟机导入OVF出现路径错误
  7. 基于Swift的iOS应用程序开发:录音及播放声音
  8. 群晖Docker安装网心云容器魔方
  9. 云服务器什么配置才够用?
  10. Linux 性能优化全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