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篇

现在使用Hadoop的企业以及靠Hadoop赚钱的企业已经成千上万。几乎大的企业或多或少的已经使用或者计划尝试使用Hadoop技术。就对Hadoop定位和使用不同,可以将Hadoop业界公司划分为四类:

1. 第一梯队:这类公司已经将Hadoop当作大数据战略武器。

2. 第二梯队:这类公司将Hadoop 产品化。

3. 第三梯队:这类公司创造对Hadoop整体生态系统产生附加价值的产品。

4. 第四梯队:这类公司消费Hadoop,并给规模比第一类和第二类小的公司提供基于Hadoop的服务。

时至今日,Hadoop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得到验证、认可甚至已经到了成熟期。但与之对应的以Hadoop为代表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业界仍然还在迷茫和探索。

虽然大数据的市场很大,但单纯Hadoop产品和服务市场,和传统关系型事务数据库市场相比还不到1%。

虽然很多高调的创业公司上线也拿到引人注目的风险投资,但只是到达大数据部署和早期成熟阶段。

其中最能代表Hadoop发展轨迹的莫过于商业公司推出的Hadoop发行版了。自从2008年Cloudera成为第一个Hadoop商业化公司,并在2009年推出第一个Hadoop发行版后,很多大公司也加入了做Hadoop产品化的行列。

1. “发行版”这个词是开源文化特有的符号,看起来任何一个公司只要将开源代码打个包,再多多少少加个佐料就能有一个“发行版”,然而背后是对海量生态系统组件的价值筛选、兼容和集成保证以及支撑服务。

2. 2012年以前的发行版基本为对Hadoop打补丁为主,出现了好几个私有化Hadoop版本,所折射的是Hadoop产品在质量上的缺陷。同期HDFS、HBase等社区的超高活跃度印证了这个事实。

3. 而之后的公司更多是工具、集成、管理,所提供的不是“更好的Hadoop”而是如何更好的用好“现有”的Hadoop。

4. 2014年以后,随着Spark和其他OLAP产品的兴起,折射出来是Hadoop善长的离线场景等已经能够很好的解决,希望通过扩大生态来适应新的硬件和拓展新的市场。

对于开源产品,一直有拥抱开源和提供私有化这两种流派,商业模式要么是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要么是提供私有化的增强版本。对于Hadoop的产品化也不例外。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曾经私有化Hadoop版本的代表Pivotal和Intel都已经放弃,IBM几乎事实上放弃了自有Hadoop,再考虑到之前Taobao放弃私有Hadoop路线,似乎证明了在像Hadoop这样生态庞大、发展迅速的产品,与局部私有增强带来的好处相比,长期独立站在世界的对立面并不断地与整体社区版本做代码合并似乎是越来越不可承受之痛。

如今,主要的Hadoop产品化厂商只剩下了三家厂商,并且使用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过去几年,虽然尚无任何数据现实三家厂商实现财务盈利,但在资本市场都名声赫赫,且不断收购扩张。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Hadoop市场仍然再初级发展阶段。

Cloudera提出了Hybrid Open Source的架构:核心组件名称叫CDH(Cloudera's Distribution including Apache Hadoop),开源免费并与Apache社区同步,用户无限制使用,保证Hadoop基本功能持续可用,不会被厂家绑定;数据治理和系统管理组件闭源且需要商业许可,支持客户可以更好更方便的使用Hadoop技术,如部署安全策略等。Cloudera也在商业组件部分提供在企业生产环境中运行Hadoop所必需的运维功能,而这些功能并不被开源社区所覆盖,如无宕机滚动升级、异步灾备等。

Hortonworks采用了100%完全开源策略,产品名称为HDP(Hortonworks Data Platform)。所有软件产品开源,用户免费使用,Hortonworks提供商业的技术支持服务。与CDH相比,管理软件使用开源Ambari,数据治理使用Atlas,安全组件使用Ranger而非Sentry,SQL继续紧抱Hive大腿。

MapR采用了传统软件厂商的模式,使用私有化的实现。用户购买软件许可后才能使用。其OLAP产品主推Drill,又不排斥Impala。

不过,三家厂商的处境有所不相同。Hortonworks虽然业绩不断进步,但直到现在仍未能实现盈利。上市后市值未能走高,可见市场对于Hadoop纯服务公司的未来价值增值期望不高。而另厢Cloudera估值近50亿美金,最后一轮收到的来自Intel的7.8亿美元已经超过Hortonworks最近6.8亿的估值,被誉为2016年最有希望上市的高科技软件公司。

现在,Cloudera和Hortonworks的定位已经不是Hadoop发行版软件开发商了,而是现代化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建设厂家,足见其“狼子野心”。

另一方面,传统企业数据管理软件巨头仍然对即有格局信心满满,对于Hadoop产品还是观望态度,通常OEM发行版厂商而非自己研发Hadoop产品,如Oracle、Dell,Teradata公司的大数据一体机都是采用OEM化Cloudera的企业版本产品。

现在主流的公有云如AWS、Azure等都已经在原有提供虚拟机的IaaS服务之外,提供基于Hadoop的PaaS云计算服务。未来这块市场的发展将超过私有Hadoop部署。

作为大数据基础设施平台的Hadoop虽然是技术上是核心,但商业上还只是整个大数据生态系统中非常小的部分,如最新的大数据版图所示:

应用篇

Hadoop平台释放了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成本。底层核心基础架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的是大数据应用层的迅速建立。

对于Hadoop上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这两类:

IT优化

将已经实现的应用和业务搬迁到Hadoop平台,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更好的性能或更低的成本。通过提高产出比、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等方式为企业带来好处。

这几年Hadoop在数个此类应用场景中已经被证明是非常适合的解决方案,包括:

1. 历史日志数据在线查询:传统的解决方案将数据存放在昂贵的关系型数据库中,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无法满足在线服务时高并发的访问量。以HBase为底层存储和查询引擎的架构非常适合有固定场景(非ad hoc)的查询需求,如航班查询、个人交易记录查询等等。现在已经成为在线查询应用的标准方案,中国移动在企业技术指导意见中明确指明使用HBase技术来实现所有分公司的清账单查询业务。

2. ETL任务:不少厂商已经提供了非常优秀的ETL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市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大数据的场景中,传统ETL遇到了性能和QoS保证上的严重挑战。多数ETL任务是轻计算重IO类型的,而传统的IT硬件方案,如承载数据库的小型计算机,都是为计算类任务设计的,即使使用了最新的网络技术,IO也顶多到达几十GB。采用分布式架构的Hadoop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不仅使用share-nothing的scale-out架构提供了能线性扩展的无限IO,保证了ETL任务的效率,同时框架已经提供负载均衡、自动FailOver等特性保证了任务执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数据仓库offload:传统数据仓库中有很多离线的批量数据处理业务,如日报表、月报表等,占用了大量的硬件资源。而这些任务通常又是Hadoop所善长的

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Hadoop是否可以代替数据仓库,或者说企业是否可以使用免费的Hadoop来避免采购昂贵的数据仓库产品。数据库界的泰斗Mike Stonebroker在一次技术交流中说:数据仓库和Hadoop所针对的场景重合型非常高,未来这两个市场一定会合并。我们相信在数据仓库市场Hadoop会迟早替代到现在的产品,只不过,那时候的Hadoop已经又不是现在的样子了。就现在来讲,Hadoop还只是数据仓库产品的一个补充,和数据仓库一起构建混搭架构为上层应用联合提供服务。

业务优化

在Hadoop上实现原来尚未实现的算法、应用,从原有的生产线中孵化出新的产品和业务,创造新的价值。通过新业务为企业带来新的市场和客户,从而增加企业收入。

Hadoop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专业大数据应用已经在几乎任何垂直领域都很出色,从银行业(反欺诈、征信等)、医疗保健(特别是在基因组学和药物研究),到零售业、服务业(个性化服务、智能服务,如UBer的自动派车功能等)。

在企业内部,各种工具已经出现,以帮助企业用户操作核心功能。例如,大数据通过大量的内部和外部的数据,实时更新数据,可以帮助销售和市场营销弄清楚哪些客户最有可能购买。客户服务应用可以帮助个性化服务; HR应用程序可帮助找出如何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员工等。

不过,互联网以外的传统行业内部,现在大数据的应用和业务普遍尚处在探索阶段,虽然不少企业已经从数据和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中得到的甜头,但更多的企业在实现数据分析时缺少业务的指导和支撑,可量化可规模化的大数据业务闭环尚未建立,更多是站在改善用户体验等角度改善现有运营效率。

虽然行业性的大数据新兴业务解决方案尚未出现,但很多新兴的公司信心满满的进入这个市场,并收到资本市场的热捧,或提供辅助工具,或提供Big Data-as-a-Service服务,或提供基于大大数据的商业设计咨询,目的是适应大数据以及分析专家和需要他们所服务客户的需求,包括大数据准备评估、路线图、预测操作界面、算法和一些针对特定市场和企业消费分析解决方案等等。如Palantir、营销的大数据分析工具 Qubit、针对CRM领域的人工智能Neokami等等。

为什么Hadoop如此成功?

这个问题似乎是个马后炮,但当我们今天惊叹于Hadoop在短短10年时间取得如此统治性地位的时候,确实会自然而然地思考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基于与同期其他项目的比较,我们认为有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就了这一奇迹:

  • 技术架构:Hadoop推崇的本地化计算理念,其实现在可扩展性、可靠性上的优势,以及有弹性的多层级架构等都是领先其他产品而获得成功的内在因素。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这样复杂的系统能快速的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 硬件发展:摩尔定律为代表的scale up架构遇到了技术瓶颈,不断增加的计算需求迫使软件技术不得不转到分布式方向寻找解决方案。同时,PC服务器技术的发展使得像Hadoop这样使用廉价节点组群的技术变为可行,同时还具有很诱人的性价比优势。

  • 工程验证:Google发表GFS和MapReduce论文时已经在内部有了可观的部署和实际的应用,而Hadoop在推向业界之前已经在Yahoo等互联网公司验证了工程上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极大的增加了业界信心,从而迅速被接纳流行。而大量的部署实例又促进了Hadoop的发展喝成熟。

  • 社区推动:Hadoop生态一直坚持开源开放,友好的Apache许可基本消除了厂商和用户的进入门槛,从而构建了有史以来最大最多样化最活跃的开发者社区,持续地推动着技术发展,让Hadoop超越了很多以前和同期的项目。

  • 关注底层:Hadoop 的根基是打造一个分布式计算框架,让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更容易的工作。业界持续推动的重点一直在不断夯实底层,并在诸如资源管理和安全领域等领域不断开花结果,为企业生产环境部署不断扫清障碍。

下一代分析平台

过去的十年中Apache Hadoop社区以疯狂的速度发展,现在俨然已经是事实上的大数据平台标准。我们经历了Hadoop实现这一愿景的巨大进步,见证了Hadoop 如何从一个存储和批处理架构慢慢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模块化的数据平台。三年前,Hadoop通过Impala等分析型SQL引擎实现了互动的数据发现。两年前,Cloudera迎来了Apache Spark,并将其视为Hadoop生态系统的下一代数据处理层,能同时处理各种批次和流工作负载,为开发人员提供更好的易用性和更高的性能。

但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大数据应用未来的价值在于预测,而预测的核心是分析。下一代的分析平台会是什么样呢?它必定会面临、同时也必须要解决以下的问题:

1. 更多更快的数据。未来的大数据来源更多的是来自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将有超过160亿的设备联网并不断产生数据。数据量更大,而且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的更高。

2. 更新的硬件特性及架构。Hadoop、Spark等技术兴起的重要推动原因都是硬件的发展。现在摩尔定律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未来硬件架构可能呈现多样化发展,可靠性越来越高,存储和计算成本继续降低,内存的容量和速度越来越快,持久化或非挥发性存储的发展会对现有的存储设计带来新的技术和架构。

3. 更高级的分析。技术的发展背后总是业务需求的驱动。但现在的大数据项目多是初级阶段的IT系统,目的是解决目前IT有限的能力限制和成本压力,并非针对业务创造新的价值,甚至没有对业务有直接互动和反馈。未来的需求是要使用实时数据建立更好的模型,使用机器学习等高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改善用户体验、优化业务运营,实现大数据业务的闭环。

4. 更安全。随着企业希望能把手里的数据资源开放变现,但频发的安全事故又让企业驻足不前,很少有人敢冒风险进行开放尝试。需要通过安全机制实时地保护用户和企业的资产;通过行为分析和稽查保证流程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可信性。

因此,未来的几年,我们会继续见证“后Hadoop时代”的下一代企业大数据平台:

1. 内存计算时代的来临。随着高级分析和实时应用的增长,对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处理重点从IO重新回到CPU。以内存计算为核心的Spark将代替以IO吞吐为核心的MapReduce成为分布式大数据处理的缺省通用引擎。做为既支持批处理有支持准实时流处理的通用引擎,Spark将能满足80%以上的应用场景。Cloudera公司近日公布了One Platform的倡议,推动Spark成为Hadoop的默认数据处理引擎。为了最终取代MapReduce,Cloudera集中力量推动解决Spark现在企业大规模应用时在四个关键领域仍然存在的短板:管理,安全,规模和流。

然而,Spark毕竟核心还是批处理,擅长迭代式的计算,但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场景。其他为特殊应用场景设计的工具会对其补充,包括:

a) OLAP。OLAP,尤其是聚合类的在线统计分析应用,对于数据的存储、组织和处理都和单纯离线批处理应用有很大不同。以Impala为代表的SQL-on-Hadoop引擎借鉴了传统数据处理和MPP等技术,底层使用HDFS存储,是传统BI系统很好的替代方案候选。

b) 知识发现。与传统应用解决已知问题不同,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发现并解决未知问题。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分析人员的智能,将数据检索变为数据探索。Apache Solr项目是一个功能丰富的可扩展的搜索解决方案,内包括了Apache Lucene和Apache Tika。Cloudera的Search将Solr集成到了Hadoop,并使用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为Hadoop上的数据创建索引,在提高部署效率的同时,提供了更加直观方便的大数据平台搜索引擎。

2. 统一数据访问管理。现在的数据访问由于数据存储的格式不同、位置不同,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接口、模型甚至语言。同时,不同的数据存储粒度都带来了在安全控制、管理治理上的诸多挑战。未来的趋势是将底层部署运维细节和上层业务开发进行隔离,因此,平台需要系统如下的功能保证:

a) 安全。能够大数据平台上实现和传统数据管理系统中相同口径的数据管理安全策略,包括跨组件和工具的一体化的用户权利管理、细粒度访问控制、加解密和审计。

b) 统一数据模型。通过抽象定义的数据描述,不仅可以统一管理数据模型、复用数据解析代码,还可以对于上层处理屏蔽底层存储的细节,从而实现开发/处理与运维/部署的解偶。

Cloudera最近发布的RecordService正是为此而生。Apache Sentry是Hadoop生态中负责跨组件统一访问控制的安全解决方案。RecordService和Sentry等组件结合,提供了跨整个平台的细粒度的统一访问控制策略,消除了Hive、HBase等组件分散而差异的访问粒度控制。

DFS执行的新的核心服务。同时RecordService屏蔽了底层存储细节,向上暴露基于记录的面向对象的数据描述,为编程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封装和抽象。

3. 简化实时应用。现在用户不仅关心如何实时的收集数据,而且关心同时尽快的实现数据可见和分析结果上线。无论是以前的delta架构还是现在lambda架构等,都希望能够有一种解决快速数据的方案,使用HDFS和HBase的混合体,在快速更新数据的同时进行快速分析,然而结果复杂的架构令人望而却步,无论开发还是运维都不胜其繁。

Cloudera最新公开的Kudu虽然还没有进入产品发布,但却是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可能的最佳方案:采用了使用单一平台简化了快速数据的“存取用”实现,是未来日志类数据分析的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新面世的这些项目将彻底改变Hadoop的存储架构,进一步巩固其安全基础,推动Hadoop不断发展和扩大,成为新一代的现代分析的领先平台。

下一个十年

Hadoop的未来是什么样的?10年以后大数据是不是已经进博物馆了?会不会有一个新公司成为数据管理界的新的巨头,犹如今日的Oracle?会不会有高富帅的企业已经有百万、千万甚至更多机器组成的数据中心?

有许多的可能,但我们相信Hadoop所“发明”的分布式计算框架仍然会是大数据的核心标志。

10 年前谁也没有料想到 Hadoop 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而如今一切均在眼前。Hadoop 之父 Doug Cutting 则认为 Hadoop 正处于蓬勃的发展期,而且这样的蓬勃发展至少还可以持续几十年。

10年以后的Hadoop应该只是一个生态和标准的“代名词”了,下层的存储层不只是HDFS、HBase和Kudu等现有的存储架构,上层的处理组件更会像app store里的应用一样多,任何第三方都可以根据Hadoop的数据访问和计算通信协议开发出自己的组件,用户在市场中根据自己数据的使用特性和计算需求选择相应的组件自动部署。

当然,有一些明显的趋势必然影响着Hadoop的前进:

  • 云计算

现在50%的大数据任务已经运行在云端,在3年以后这个比例可能会上升到80%。Hadoop在公有云的发展要求更加有保障的本地化支持。

  • 硬件

快速硬件的进步会迫使社区重新审视Hadoop的根基。回顾历史,任何一次硬件的革新都会翻开软件业的新篇章。现在CPU发展摩尔定律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新型的硬件,如3D point等即将登场企业数据中心。现在虽然尚未有与之相应的软件产品,但必然会出现,而Hadoop社区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 物联网

物联网的发展会带来海量的、分布的和分散的数据源。Intel CEO预测2020年将有500亿设备联网,会带来50万亿GB的数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2022年将有1万亿传感器入网;按照梅特卡夫定律,5年后全球IoT自动服务网的总体价值将是现在的517倍。Hadoop将适应这种发展。

以后的十年会发生什么?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猜想:

1. SQL和NoSQL市场会合并,NewSQL和Hadoop技术相互借鉴而最终走向统一,Hadoop市场和数据仓库市场会合并,然而产品碎片化会继续存在。

2. Hadoop与其他资源管理技术和云平台集成,融合docker和unikernal等技术统一资源调度管理,提供完整多租户和QoS能力,企业数据分析中心合并为单一架构。

3. 企业大数据产品场景化。以后直接提供产品和技术的公司趋于成熟并且转向服务。越来越多的新公司提供的是行业化、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如个人网络征信套件以及服务。

4. 大数据平台的场景“分裂”。与现在谈及大数据言必称Hadoop以及某某框架不同,未来的数据平台将根据不同量级的数据(从几十TB到ZB)、不同的应用场景(各种专属应用集群)出现细分的阶梯型的解决方案和产品,甚至出现定制化一体化产品。

无论10年或20年后的Hadoop看起来像什么样,无可质疑的是由于数据量、数据种类和数据速度的提升会带来更强大的使用用例。

如何把原始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洞察力将是最清晰最有力的推动力量。

正如Cloudera的首席科学家、Hadoop的创始人Doug Cutting所说:“我们在本世纪取得的大部分进展将来自于对所产生的数据的理解的增加。”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xiaoqinglang/1889695

深度 | 资深架构师教你一篇文看懂Hadoop(二)相关推荐

  1. 资深架构师教你一篇文看懂Hadoop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一瞬间Hadoop也到了要初中择校的年龄了. 十年前还没有Hadoop,几年前国内IT圈里还不知道什么是Hadoop,而现在几乎所有大型企业的IT系统 ...

  2. 十年阿里资深架构师教你如何做到年薪50万的程序员(文末附送学习资料)

    写在开篇 不管是开发.测试.运维,每个技术人员心里都有一个成为技术大牛的梦,毕竟"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正是对技术梦的追求,促使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提升自己. 然而" ...

  3. 一篇文看懂Hadoop

    我们很荣幸能够见证Hadoop十年从无到有,再到称王.感动于技术的日新月异时,希望通过这篇内容深入解读Hadoop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憧憬下一个十年. 本文分为技术篇.产业篇.应用篇.展望篇四部分 技 ...

  4. 京东资深架构师教你搭建高可用高并发系统,亿级流量核心架构文档

    由于细节内容实在太多啦,所以只把部分知识点截图出来粗略的介绍,每个小节点里面都有更细化的内容! 整理了一份亿级流量网站架构核心技术.覆盖了高可用.高并发.隔离.限流.负载均衡与反向代理.多级缓存.应用 ...

  5. 你和阿里资深架构师之间,差的不仅仅是年龄(进阶必看)

    导读:阅读本文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笔者会由浅到深带你一步一步了解一个资深架构师所要掌握的各类知识点,你也可以按照文章中所列的知识体系对比自身,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点赞关注一下 ...

  6. 你和阿里资深架构师之间,差的不仅仅是年龄(进阶必看) 1

    读:阅读本文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笔者会由浅到深带你一步一步了解一个资深架构师所要掌握的各类知识点,你也可以按照文章中所列的知识体系对比自身,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点赞关注一下. ...

  7. 看下资深架构师平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比你离资深架构师还有多少距离——再论技术架构的升级之路...

    我目前奋力在技术架构的路上不断前行,虽然中间遇到很多障碍,目前自己感觉,勉强能达到架构师的级别,所以自己感觉还有底气写这篇文章. 之前,我写过篇博文,架构师更多的是和人打交道,说说我见到和听说到的架构 ...

  8. 资深架构师手写教你使用Docker安装RabbitMQ(SpringCloud)

    一.安装Docker 1:什么是Docker?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 ...

  9. 以朋友圈为例,腾讯资深架构师揭秘鹅厂大数据平台是怎样运营的

    导读:本文将从构成运营成本的主要运营资源(设备资源.带宽资源.专线资源)出发,以实际案例分别阐述精细化技术运营实施的要点.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精细化技术运营的目标是创造价值,而不是为了摧毁价值.精细化 ...

最新文章

  1. python使用matplotlib可视化、为可视化图像添加标题(title)、自定义标题的字体格式、字体大小、字体颜色等
  2. JAVA开发:开发属于你的第一个Java程序
  3. python输入什么就输出什么_一文读懂Python的输入和输出
  4. VTK:深度优先搜索动画用法实战
  5. 反编译查看源码dex2jar
  6. 0408~送给小伙伴的汉堡包
  7. mysql5.6 pt-query-digest_pt-query-digest安装及分析
  8. 软件工程 选课系统的uml类图_想成为高级程序猿,面向对象建模和UML你不应该知道?...
  9. JAVA基础之JDK、JRE、JVM关系
  10. Android中GsonFormat的安装及使用
  11. 掌管大局的IoC Service Provider
  12. Atitit  数据库的事件机制--触发器与定时任务attilax总结
  13. 【基础教程】基于matlab图像处理(读写+显示+运算+转换+变换+增强+滤波+分析+统计)【含Matlab源码 144期】
  14. Python是个什么鬼?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学Python?
  15. qt银行排队系统服务器代码,基于qt的银行排队系统
  16. Microsoft系统端口及服务对应汇总
  17. python 文本分析
  18. vb.net中datagridview取消首行选中_解锁Excel中那些隐藏很深但很实用的功能!真的太好用了!...
  19. 根据励磁电感、谐振电感(漏感)、功率等级、频率设计LLC变换器的变压器
  20. 机械臂沿末端xyz轴移动及旋转(python)

热门文章

  1. lucene辅助工具luke
  2. 胡莱三国2服务器维护,不想说再见《胡莱三国2》安卓首测完美收官
  3. html中图片的添加
  4. ios--时间格式化--NSDateFormatter
  5. 跨域之nginx本地代理
  6. [转]数码照片的JPG文件高级信息(用C#读取图片的EXIF信息)
  7. 《飞鸽传书下载》发送和接收信息
  8. CopyMemory memcpy产生的后果
  9. 200行代码如何实现人脸识别开锁应用?
  10. oracle parameter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