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才好出家

当然,在每个历史变乱期间,都要产生许多人物。历史上有个皇帝问一位臣子:(臣子是谁?不要问。因为我们通常生起的主观观念,易以人废言。以人废言与以言废人,都是人的大毛病。)“禹贡篇中,只有山川,有些什么人物?”臣子答道:“有地理没有风俗,所以古书难读。风俗由当局者领导,形成一个时代的精神,所以风俗是由教化而来。至于人才,由社会慢慢培养来的。这两者都有变动,山川地理是不变动的。”由此看出,此人有“大臣”之风。学问好的不一定能够为大臣,为大臣的人不一定学问好,但是有见解。

五代时,慢慢培养出来人物。宋朝以前,永明寿在浙江一代,当时军阀割据,他在吴越王钱镠帐下作一名军官。欧阳修评五代史云:五代这百年间没有人物。王安石反对这个说法,说五代时人才最多,可以作帝王将相的多得很,但都逃走了,出家当和尚去了。开创禅宗宗派的祖师,都是帝王将相之才。也有人说五代没有文学人才。反驳的人举出两位杰出的文学人才,一为李后主,一为永明寿。李后主的词,成本太大了,一个皇帝亡了国,才写出那么感人的词来——“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又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以此来发泄他一肚子的牢骚,当然好。至于培养永明寿出家的吴越王,在未得意以前,也很潦倒,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他在外逃难时,会写出这么美的书信给太太:“陌上花开,则缓缓归矣。”他有些气度与眼光,才会让永明寿离开军中去出家。

永明寿禅师在三十岁左右悟道,未悟道前,在天台山天柱峰下习定九旬,悟道以后,他身兼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之长,几十年中影响宋代文化很大。他每天由早到晚,讲法、作佛事,要做一百零八件事情。

洪觉范说:一个人每天要做这么多善事,而且日中一食,一定骨瘦如柴,结果看到他的画像,却是身体壮硕、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此中道理何在?你们不要以为光打坐就是道,就能成佛,他的功行与德行都是了不起的,活到七十二岁。

传记上说,他乘大愿力,为震旦法祖,居永明寺(今净慈寺)。在杭州度弟子一千五百人,天台山度戒万余人。常与七众授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六时散花,日夕修持百八事,寒暑无替,声被异国,高丽王派特使向其问道,自称门弟子。写《宗镜录》也是他后来的常课之一,受吴越王钱俶的供养,圆寂时,焚香告众,即入涅槃。

他把当时所有佛学意见提出来,邀请各宗派的长老大德们来一起辩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由他以宗门的立场来作总的解答,把这些解答写下来,就成了《宗镜录》。所以说这部书是集中大家的智慧与力量所汇集的佛学精华,但他的重点却在唯识方面。要研究此书,先看序文以明白前因后果,其次再研究唯识部分。看此书时,若想学会文章,看得懂它,必须朗诵。我们就先从序文讲起。

伏以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因明起照,见分俄兴,随照立尘,相分安布,如镜现像,顿起根身。

中国古字,一字代表很多概念。现在中国字受西洋文化影响,好几个字解释一个概念。“顿起根身”谈到了生命之源,人从哪里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宇宙人生最初那个本有的生命,本来是清净、寂灭。寂灭乃清净到极点,无有色相,无有音声,也包括一切色相,一切功能。它永远清净光明,所以称“真源湛寂”。

每一个众生的本性就是佛,我们的本来是澄清湛寂,这就是佛所悟到的本有的生命,找到了这个叫觉。一切众生本来是清净的。这个东西也叫涅槃,也叫道,也叫佛。这个东西无名也无相。思想观念叫名,是精神方面的,色是物质的,相是现象,包括心理、生理。道体是绝名相之端,比如你打坐,觉得自己见到空了,还是落在名相中,空还是个现象,真正的道体不落在观念现象中,而且不落在名相之“端”,一点影迹都没有。也没有能所之迹,无“能见到”“所见到”之境界,即没有能见之体、所见之境,不留一点迹象。换句话说“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才到达真正见道——“真源湛寂、觉海澄清”。

平常你们有一大堆问题,只要懂得这两句话“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就没问题了。你只要有一点名相、境界在,都不是,都不是“真源湛寂,觉海澄清”,已经离道远矣。

-- 语言优美吧,轮世界优美的东西,没有赶得及佛经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sunday/p/3788648.html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2相关推荐

  1.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11

    有点长,慢慢看! 背道驰更远 学剑向文殊 斯则劳形役思,丧力捐功. 你以为在山里打坐是修道?永明寿禅师给你八个字评论:"劳形役思,丧力捐功"."劳形",你满辛苦 ...

  2.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7

    第三章 如幻似真情何堪 现在讲到形而上道体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明心见性".什么叫如来本性?--一切众生自己的本性. 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绝升沉之 ...

  3.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4

    一切众生.一切佛的本性,就是一切万物的本体,本来是清净.圆明的,以中国文化来讲是"本善"的.不要把它作普通善恶的善来看,它是超越此相对待的善,是至善的,那为什么会动妄念?为什么会有 ...

  4.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1

    第一章 一部伟大的哲学巨构 宋代有两部名著在文化上具有卓越的贡献.一部属于史学方面的,即司马光历经十九年时间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为哲学的著作,即永明延寿禅师(904-975)所撰写 ...

  5.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8

    即此用 离此用 <宗镜录>谈到道体,它的自性根本是离开你,不是你离开它.换句话说大家要求空,一般人打坐都想空念头,很多人问我怎么空?唉!我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6.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5

    世上庸人多 "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用不着解脱,自然解脱,就叫"无脱",并没有一个东西给你跳出来,只要自己一念清净自然出来,这叫"无脱之脱" ...

  7.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9

    人我如虎 大家注意这篇文章,先是提出"三乘五性",而不是这么讲,当然被我们这样一讲,等于狗啃骨头,啃得支离破碎.如果诸位自己回去念,在灯前点一支香, 不是为了信佛,诚诚敬敬的,灯太 ...

  8. 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老师——系列6

    性相近,习相远 接下来讲"三乘五性",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人的禀赋根性不同,也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人的性向问题.各个性向不同,这还只是人世间的心理研究,不如佛学深,比如苏东坡的 ...

  9. 具见--逍遥游 庄子南华(南怀瑾老师)

    参考:南怀瑾老师的<庄子南华> 南怀瑾老师的书,<庄子南华>,比较喜欢看.每天晚上回来都会看,有一些心得,记录一下,也希望对大家有益处,若有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指正,共同进步. ...

最新文章

  1. silverlight学习布局之:布局stackpanel
  2. 扫描指定包并解析为BeanDefinition
  3. mysql 开发 生产_在没有表锁定的情况下在巨大的MySQL生产表...
  4. 自然场景人脸检测技术实践
  5. Java重写方法与初始化的隐患(转)
  6. 操作系统(10)-虚拟内存
  7. Spring4.x(14)---SpringEL-运算符
  8. verilog FAQ(zz)
  9. matlab 类型转换(类型判断)
  10. 短信拦截马”黑色产业链与溯源取证研究
  11. Microsoft AJAX Library的beta2版发布
  12. linux 校园网 热点,Linux/Ubuntu 16.04 使用校园网客户端Dr.com DrClient 有线连网,同时开启WiFi热点...
  13. python自控_怎么自学python,大概要多久?
  14. adb连接手机全过程(以oppo手机为例)(解决adb devices 找不到设备)
  15. OOP思想指的是什么?
  16. 基于边界凹凸点和神经网络的粘连颗粒图像分割算法研究(既然有网友要源代码研究,在此公开绝大部分源代码)
  17. 电脑误删文件如何恢复?两个方法解决你的困扰
  18. 电影影视网站对接微信公众号 日引流500+的实例教学
  19. java 实例 按CGPA大小排列名字
  20. 基于stm32f407的无线视屏传输项目

热门文章

  1. 手机硬件组成学习总结
  2. 用python3实现HDU爬虫(后续可能更新VJ)2016.11.4更新
  3. 七年级 电子计算机 教材分析,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表
  4. html怎么给图片加页码,在Word里,怎样让页码显示在插入的图片上?
  5. 维基解密披露CIA对全球上万民众移动端发动攻击
  6. 企业项目化管理【一】:项目管理软件选型指南
  7. 史上最全数据集网站汇总
  8. python笔记6-python官方文档之format()格式化详解
  9. 洛谷 - 一些好玩的问题
  10. LinkedIn领英怎么避免封号?封号怎么解决?(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