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文章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本课在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2)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因此,这篇课文我分六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少年闰土》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编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所以情景的创设,既是对学生已有资料的交流和资料袋的阅读,也是完成“初识鲁迅”的第一步。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了有关语言材料,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中去。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在读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生字和新词,选自己认为最难的生字和新词,在识字、理解词语方面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为学生解读文本扫除一切障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熟悉课文,使闰土的特点随着对课文的了解也越来越清晰。

三、自主读书 小组研讨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创造的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的身上迸发。

四、精读课文 品味语言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和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本环节“精读”与“品味”的“根”,而“本”就是体现在重、难点的突破。

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二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后者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重点的解决,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比如:以“阅读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问题引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这件趣事上来,以人物的动作描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抓词语、看插图、联系生活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出人物的特点,那么其余的三件事随之水到渠成,最后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心灵的自由,凸现了学生的个性。

“四角的天空”等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对学生来说真的很难,如果单单就文字本身来由教师讲,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含义。而采用想像、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效果就会不同,比如“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海边拾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的时候,我在干什么?”。这样让学生不仅读懂文字,也体会出“四角的天空”,实际上是指“我”生存的空间有限,生活不自由,见识狭小,也就是说作者用反衬的方法来烘托闰土的形象,感悟到作者文字背后的写作技巧后,就轻而易举突破了难点。

五、拓展延伸 升华主题

《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的《故乡》。这个特定阶段的闰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读鲁迅的文章有时我们必须联系全文,深入理解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因此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多年以后,鲁迅再见闰土时,他的外貌什么样?语言是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后,之后出示了摘自《故乡》中的一段话让学生进行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激发学生深入读《故乡》或是鲁迅另外的文章的兴趣,去更多的了解鲁迅,已达到本单元的最终目的。

六、总结内容 感悟写法

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了教学要求,又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真可谓一举两得。只要通过平时的读写训练,以点带面,因小见大,读写结合,我想,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师徒签名:戴赛珍

初中计算机课师徒结对活动记录,2013师徒结对活动记录相关推荐

  1. 初中计算机课师徒结对活动记录,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10张(师傅尚积东徒弟丁明路)(备课6节听课4节).doc...

    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10张(师傅尚积东徒弟丁明路)(备课6节听课4节).doc 2014年度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一)活动方式交流探讨活动地点教导处活动时间2014.4.11活动内容帮助徒弟:提高认识青年 ...

  2. 计算机课集体备课,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内容:收看示范课<画图的使用>听课记录: 一.动画导入.(1).让学生欣赏<龟兔赛跑>地动画,最后画面定位在龟兔赛跑快到终点处.(2).欣赏后教师 ...

  3. 初中计算机课的学情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3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3篇 引导语: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 ...

  4. 初中计算机课的学情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信息与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信息与信息技术> 李 坡 今天我就中图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段目标谈谈我对本册书第一章节的理解. 本章向学生开启神奇的信息技术之门,引领学生步入信息社会的开篇章节.对学 ...

  5. 初中计算机课word教学内容,初中计算机的教学计划

    初中计算机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互相联系,共同反映教学内容.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初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级部4个班信息科教学.本人以认真.严谨的治学 ...

  6. 初中计算机课教什么时候,初中计算机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黄其浩 摘要:初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两个角度提出了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 ...

  7. 初中计算机课标考试,2019年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信息技术素养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D.信息思想 2.初中要学会使用(C)软 ...

  8. 2017年初中计算机课改计划,初中2017年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2)

    初中2017年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二) 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 ...

  9. 初中计算机课教什么时候,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时间: 2013-11-26 栏目: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伍建洪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在教学中要联系 ...

  10. 初中计算机课标考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学校 单 位_______ ...

最新文章

  1. mysql数据库授权
  2. java 利用ManagementFactory获取jvm,os的一些信息--转
  3. XML注入介绍--XXE,XEE,xpath等
  4. HTML+CSS+JavaScript复习笔记持更(七)——CSS3常用属性之背景
  5. 11.1 JavaScript介绍
  6. 控制dcom程序使用端口_使用VS Code调试.net控制台应用程序的方法
  7. 蛇形数组打印(两种形式)
  8. 去除标题_你真的会写标题吗?企优托教您打造黄金标题离不开这三步
  9. python numpy数组画图_python – Numpy和Pyplot的条件绘图
  10. 操作系统(3) 多处理器编程:从入门到放弃
  11. 跳槽加薪?调研数据告诉你,提升这些技能最有用
  12. CAN:CANape使用Function处理数据
  13. 孤独剑客的推荐安全站点 (from http://bbs.isbase.net)
  14. This scheduler instance is still active but was recovered by another instanc解决办法
  15. 奔驰c260语言设置方法图解,奔驰C260L灯光使用方法,C260L灯光开关图解说明
  16. Windows 10 卸载 Qt 5.9.9
  17. linux mysql添加视图_Linux下MySQL的简单使用(二)
  18. Java的线程让步yield
  19. RedisJson和RedisSearch探究(二)
  20. Spring:项目国际化

热门文章

  1. 最新数据库驱动包下载(完整版)
  2. 2021张家界五一出行攻略
  3. 寒霜朋克计算机丢失,寒霜朋克无法启动运行解决方法 寒霜朋克不能运行怎么办?...
  4. Unity3D | 经典游戏Xiaoxiaole
  5. ATOM Z3000 家族整理之基本信息(一) V2.0版
  6. 通达信大资金进出指标公式
  7. wsl2 局域网访问_超轻巧局域网传输神器,用手机看电脑上的小电影
  8. Python注释之TODO注释
  9. 第二章.外包银行面试-ZRGJ
  10. 【应急响应】域名劫持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响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