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1:单例的setter注入

这种注入方式应该是spring用的最多的,代码如下: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1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2 testService2;public void test1() {}
}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2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public void test2() {}
}

这是一个经典的循环依赖,但是它能正常运行,得益于spring的内部机制,让我们根本无法感知它有问题,因为spring默默帮我们解决了。

spring内部有三级缓存:

  • singletonObjects 一级缓存,用于保存实例化、注入、初始化完成的bean实例
  • earlySingletonObjects 二级缓存,用于保存实例化完成的bean实例
  • singletonFactories 三级缓存,用于保存bean创建工厂,以便于后面扩展有机会创建代理对象。

下面用一张图告诉你,spring是如何解决循环依赖的: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这种场景中第二级缓存作用不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用第二级缓存呢?

试想一下,如果出现以下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处理?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1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2 testService2;@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3 testService3;public void test1() {}
}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2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public void test2() {}
}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3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public void test3() {}
}

TestService1依赖于TestService2和TestService3,而TestService2依赖于TestService1,同时TestService3也依赖于TestService1。

按照上图的流程可以把TestService1注入到TestService2,并且TestService1的实例是从第三级缓存中获取的。

假设不用第二级缓存,TestService1注入到TestService3的流程如图: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TestService1注入到TestService3又需要从第三级缓存中获取实例,而第三级缓存里保存的并非真正的实例对象,而是ObjectFactory对象。

说白了,两次从三级缓存中获取都是ObjectFactory对象,而通过它创建的实例对象每次可能都不一样的。

这样不是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pring引入的第二级缓存。前一个图其实TestService1对象的实例已经被添加到第二级缓存中了,而在TestService1注入到TestService3时,只用从第二级缓存中获取该对象即可。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还有个问题,第三级缓存中为什么要添加ObjectFactory对象,直接保存实例对象不行吗?

答:不行,因为假如你想对添加到三级缓存中的实例对象进行增强,直接用实例对象是行不通的。

针对这种场景spring是怎么做的呢?

答案就在
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类doCreateBean方法的这段代码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它定义了一个匿名内部类,通过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获取代理对象,其实底层是通过AbstractAutoProxyCreator类的getEarlyBeanReference生成代理对象。

场景二多例的setter注入

这种注入方法偶然会有,特别是在多线程的场景下,具体代码如下:

@Scope(ConfigurableBeanFactory.SCOPE_PROTOTYPE)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1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2 testService2;public void test1() {}
}
@Scope(ConfigurableBeanFactory.SCOPE_PROTOTYPE)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2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public void test2() {}
}

很多人说这种情况spring容器启动会报错,其实是不对的,我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程序能够正常启动。

为什么呢?

其实在
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类的refresh方法中告诉了我们答案,它会调用finishBeanFactoryInitialization方法,该方法的作用是为了spring容器启动的时候提前初始化一些bean。该方法的内部又调用了preInstantiateSingletons方法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标红的地方明显能够看出:非抽象、单例 并且非懒加载的类才能被提前初始bean。

而多例即SCOPE_PROTOTYPE类型的类,非单例,不会被提前初始化bean,所以程序能够正常启动。

如何让他提前初始化bean呢?

只需要再定义一个单例的类,在它里面注入TestService1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3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
}

重新启动程序,执行结果:

Requested bean is currently in creation: Is there an unresolvable circular reference?

果然出现了循环依赖。

注意:这种循环依赖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它没有用缓存,每次都会生成一个新对象。

场景三:构造器注入

这种注入方式现在其实用的已经非常少了,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看看如下代码: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1 {public TestService1(TestService2 testService2) {}
}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2 {public TestService2(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 {}
}

运行结果:

Requested bean is currently in creation: Is there an unresolvable circular reference?

出现了循环依赖,为什么呢?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从图中的流程看出构造器注入没能添加到三级缓存,也没有使用缓存,所以也无法解决循环依赖问题。

场景四:单例的代理对象setter注入

这种注入方式其实也比较常用,比如平时使用:@Async注解的场景,会通过AOP自动生成代理对象。

我那位同事的问题也是这种情况。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1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2 testService2;@Asyncpublic void test1() {}
}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2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public void test2() {}
}

从前面得知程序启动会报错,出现了循环依赖: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CurrentlyInCreationException: Error creating bean with name 'testService1': Bean with name 'testService1' has been injected into other beans [testService2] in its raw version as part of a circular reference, but has eventually been wrapped. This means that said other beans do not use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bean. This is often the result of over-eager type matching - consider using 'getBeanNamesOfType' with the 'allowEagerInit' flag turned off, for example.

为什么会循环依赖呢?

答案就在下面这张图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说白了,bean初始化完成之后,后面还有一步去检查:第二级缓存 和 原始对象 是否相等。由于它对前面流程来说无关紧要,所以前面的流程图中省略了,但是在这里是关键点,我们重点说说: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那位同事的问题正好是走到这段代码,发现第二级缓存 和 原始对象不相等,所以抛出了循环依赖的异常。

如果这时候把TestService1改个名字,改成:TestService6,其他的都不变。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6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2 testService2;@Asyncpublic void test1() {}
}

再重新启动一下程序,神奇般的好了。

what? 这又是为什么?

这就要从spring的bean加载顺序说起了,默认情况下,spring是按照文件完整路径递归查找的,按路径+文件名排序,排在前面的先加载。所以TestService1比TestService2先加载,而改了文件名称之后,TestService2比TestService6先加载。

为什么TestService2比TestService6先加载就没问题呢?

答案在下面这张图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种情况testService6中其实第二级缓存是空的,不需要跟原始对象判断,所以不会抛出循环依赖。

场景5:DependsOn循环依赖

还有一种有些特殊的场景,比如我们需要在实例化Bean A之前,先实例化Bean B,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DependsOn注解。

@DependsOn(value = "testService2")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1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2 testService2;public void test1() {}
}
@DependsOn(value = "testService1")
@Service
publicclass TestService2 {@Autowiredprivate 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public void test2() {}
}

程序启动之后,执行结果:

Circular depends-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stService2' and 'testService1'

这个例子中本来如果TestService1和TestService2都没有加@DependsOn注解是没问题的,反而加了这个注解会出现循环依赖问题。

这又是为什么?

答案在AbstractBeanFactory类的doGetBean方法的这段代码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它会检查dependsOn的实例有没有循环依赖,如果有循环依赖则抛异常。

总体策略:出现循环依赖如何解决?

项目中如果出现循环依赖问题,说明是spring默认无法解决的循环依赖,要看项目的打印日志,属于哪种循环依赖。目前包含下面几种情况: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生成代理对象产生的循环依赖 的解决方案:

这类循环依赖问题解决方法很多,主要有:

  1. 使用@Lazy注解,延迟加载
  2. 使用@DependsOn注解,指定加载先后关系
  3. 修改文件名称,改变循环依赖类的加载顺序

使用@DependsOn产生的循环依赖 的解决方案:

这类循环依赖问题要找到@DependsOn注解循环依赖的地方,迫使它不循环依赖就可以解决问题。

多例循环依赖 的解决方案:

这类循环依赖问题可以通过把bean改成单例的解决。

构造器循环依赖 的解决方案:

这类循环依赖问题可以通过使用@Lazy注解解决

回答提要:

按照上面的方式回答, 起码120分。

但是答案太复杂, 如果上面的答案,记不住,就用下面的答案吧,至少也是100分。

问题: Spring是怎么解决循环依赖的?

首先,Spring 解决循环依赖有两个前提条件:

  1. 不全是构造器方式的循环依赖
  2. 必须是单例

基于上面的问题,我们知道Bean的生命周期,本质上解决循环依赖的问题就是三级缓存,通过三级缓存提前拿到未初始化的对象。

第一级缓存:用来保存实例化、初始化都完成的对象

第二级缓存:用来保存实例化完成,但是未初始化完成的对象

第三级缓存:用来保存一个对象工厂,提供一个匿名内部类,用于创建二级缓存中的对象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假设一个简单的循环依赖场景,A、B互相依赖。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A对象的创建过程:

  1. 创建对象A,实例化的时候把A对象工厂放入三级缓存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 A注入属性时,发现依赖B,转而去实例化B
  2. 同样创建对象B,注入属性时发现依赖A,一次从一级到三级缓存查询A,从三级缓存通过对象工厂拿到A,把A放入二级缓存,同时删除三级缓存中的A,此时,B已经实例化并且初始化完成,把B放入一级缓存。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 接着继续创建A,顺利从一级缓存拿到实例化且初始化完成的B对象,A对象创建也完成,删除二级缓存中的A,同时把A放入一级缓存
  2. 最后,一级缓存中保存着实例化、初始化都完成的A、B对象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因此,由于把实例化和初始化的流程分开了,所以如果都是用构造器的话,就没法分离这个操作,所以都是构造器的话就无法解决循环依赖的问题了。

问题:为什么要三级缓存?二级不行吗?

不可以,主要是为了生成代理对象。

因为三级缓存中放的是生成具体对象的匿名内部类,他可以生成代理对象,也可以是普通的实例对象。

使用三级缓存主要是为了保证不管什么时候使用的都是一个对象。

假设只有二级缓存的情况,往二级缓存中放的显示一个普通的Bean对象,BeanPostProcessor去生成代理对象之后,覆盖掉二级缓存中的普通Bean对象,那么多线程环境下可能取到的对象就不一致了。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Spring注解(8题目)

什么是基于Java的Spring注解配置? 给一些注解的例子

基于Java的配置,允许你在少量的Java注解的帮助下,进行你的大部分Spring配置而非通过XML文件。

以@Configuration 注解为例,它用来标记类可以当做一个bean的定义,被Spring IOC容器使用。

另一个例子是@Bean注解,它表示此方法将要返回一个对象,作为一个bean注册进Spring应用上下文。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StudentConfig {@Beanpublic StudentBean myStudent() {return new StudentBean();}
}

怎样开启注解装配?

注解装配在默认情况下是不开启的,为了使用注解装配,我们必须在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 <
context:annotation-config/>元素。

@Component, @Controller, @Repository, @Service 有何区别?

@Component:这将 java 类标记为 bean。它是任何 Spring 管理组件的通用构造型。spring 的组件扫描机制现在可以将其拾取并将其拉入应用程序环境中。

@Controller:这将一个类标记为 Spring Web MVC 控制器。标有它的 Bean 会自动导入到 IoC 容器中。

@Service:此注解是组件注解的特化。它不会对 @Component 注解提供任何其他行为。您可以在服务层类中使用 @Service 而不是 @Component,因为它以更好的方式指定了意图。

@Repository:这个注解是具有类似用途和功能的 @Component 注解的特化。它为 DAO 提供了额外的好处。它将 DAO 导入 IoC 容器,并使未经检查的异常有资格转换为 Spring DataAccessException。

@Required 注解有什么作用

这个注解表明bean的属性必须在配置的时候设置,通过一个bean定义的显式的属性值或通过自动装配,若@Required注解的bean属性未被设置,容器将抛出
BeanInitializationException。示例:

public 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name;@Required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this.name=name;}public string getName(){return name;}
}

@Autowired 注解有什么作用

@Autowired默认是按照类型装配注入的,默认情况下它要求依赖对象必须存在(可以设置它required属性为false)。@Autowired 注解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控制,包括在何处以及如何完成自动装配。它的用法和@Required一样,修饰setter方法、构造器、属性或者具有任意名称和/或多个参数的PN方法。

public 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name;@Autowired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name;}public string getName(){return name;}
}

@Autowired和@Resource之间的区别

@Autowired可用于:构造函数、成员变量、Setter方法

@Autowired和@Resource之间的区别

  • @Autowired默认是按照类型装配注入的,默认情况下它要求依赖对象必须存在(可以设置它required属性为false)。
  • @Resource默认是按照名称来装配注入的,只有当找不到与名称匹配的bean才会按照类型来装配注入。

@Qualifier 注解有什么作用

当您创建多个相同类型的 bean 并希望仅使用属性装配其中一个 bean 时,您可以使用@Qualifier 注解和 @Autowired 通过指定应该装配哪个确切的 bean 来消除歧义。

@RequestMapping 注解有什么用?

@RequestMapping 注解用于将特定 HTTP 请求方法映射到将处理相应请求的控制器中的特定类/方法。此注释可应用于两个级别:

  • 类级别:映射请求的 URL
  • 方法级别:映射 URL 以及 HTTP 请求方法

Spring数据访问(14)

解释对象/关系映射集成模块

Spring 通过提供ORM模块,支持我们在直接JDBC之上使用一个对象/关系映射映射(ORM)工具,Spring 支持集成主流的ORM框架,如Hiberate,JDO和 iBATIS,JPA,TopLink,JDO,OJB 。Spring的事务管理同样支持以上所有ORM框架及JDBC。

在Spring框架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JDBC?

使用Spring JDBC 框架,资源管理和错误处理的代价都会被减轻。所以开发者只需写statements 和 queries从数据存取数据,JDBC也可以在Spring框架提供的模板类的帮助下更有效地被使用,这个模板叫JdbcTemplate

解释JDBC抽象和DAO模块

通过使用JDBC抽象和DAO模块,保证数据库代码的简洁,并能避免数据库资源错误关闭导致的问题,它在各种不同的数据库的错误信息之上,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异常访问层。它还利用Spring的AOP 模块给Spring应用中的对象提供事务管理服务。

spring DAO 有什么用?

Spring DAO(数据访问对象) 使得 JDBC,Hibernate 或 JDO 这样的数据访问技术更容易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工作。这使得用户容易在持久性技术之间切换。它还允许您在编写代码时,无需考虑捕获每种技术不同的异常。

spring JDBC API 中存在哪些类?

JdbcTemplate

SimpleJdbcTemplate

NamedParameterJdbcTemplate

SimpleJdbcInsert

SimpleJdbcCall

JdbcTemplate是什么

JdbcTemplate 类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方法解决诸如把数据库数据转变成基本数据类型或对象,执行写好的或可调用的数据库操作语句,提供自定义的数据错误处理。

使用Spring通过什么方式访问Hibernate?使用 Spring 访问 Hibernate 的方法有哪些?

在Spring中有两种方式访问Hibernate:

  • 使用 Hibernate 模板和回调进行控制反转
  • 扩展 HibernateDAOSupport 并应用 AOP 拦截器节点

如何通过HibernateDaoSupport将Spring和Hibernate结合起来?

用Spring的 SessionFactory 调用 LocalSessionFactory。集成过程分三步:

  • 配置the Hibernate SessionFactory
  • 继承HibernateDaoSupport实现一个DAO
  • 在AOP支持的事务中装配

Spring支持的事务管理类型, spring 事务实现方式有哪些?

Spring支持两种类型的事务管理:

编程式事务管理:这意味你通过编程的方式管理事务,给你带来极大的灵活性,但是难维护。

声明式事务管理:这意味着你可以将业务代码和事务管理分离,你只需用注解和XML配置来管理事务。

Spring事务的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

Spring事务的本质其实就是数据库对事务的支持,没有数据库的事务支持,spring是无法提供事务功能的。真正的数据库层的事务提交和回滚是通过binlog或者redo log实现的。

说一下Spring的事务传播行为

spring事务的传播行为说的是,当多个事务同时存在的时候,spring如何处理这些事务的行为。

① PROPAGATION_REQUIRED: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创建一个新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就加入该事务,该设置是最常用的设置。 ② PROPAGATION_SUPPORTS:支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就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不存在事务,就以非事务执行。 ③ PROPAGATION_MANDATORY:支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就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不存在事务,就抛出异常。 ④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创建新事务,无论当前存不存在事务,都创建新事务。 ⑤ 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以非事务方式执行操作,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就把当前事务挂起。 ⑥ PROPAGATION_NEVER:以非事务方式执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⑦ PROPAGATION_NESTED: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在嵌套事务内执行。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按REQUIRED属性执行。

说一下 spring 的事务隔离?

spring 有五大隔离级别,默认值为 ISOLATION_DEFAULT(使用数据库的设置),其他四个隔离级别和数据库的隔离级别一致:

  1. ISOLATION_DEFAULT:用底层数据库的设置隔离级别,数据库设置的是什么我就用什么;
  2. ISOLATION_READ_UNCOMMITTED:未提交读,最低隔离级别、事务未提交前,就可被其他事务读取(会出现幻读、脏读、不可重复读);
  3. ISOLATION_READ_COMMITTED:提交读,一个事务提交后才能被其他事务读取到(会造成幻读、不可重复读),SQL server 的默认级别;
  4. ISOLATION_REPEATABLE_READ:可重复读,保证多次读取同一个数据时,其值都和事务开始时候的内容是一致,禁止读取到别的事务未提交的数据(会造成幻读),MySQL 的默认级别;
  5. ISOLATION_SERIALIZABLE:序列化,代价最高最可靠的隔离级别,该隔离级别能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脏读 :表示一个事务能够读取另一个事务中还未提交的数据。比如,某个事务尝试插入记录 A,此时该事务还未提交,然后另一个事务尝试读取到了记录 A。

不可重复读 :是指在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同一数据。

幻读 :指同一个事务内多次查询返回的结果集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事务 A 第一次查询时候有 n 条记录,但是第二次同等条件下查询却有 n+1 条记录,这就好像产生了幻觉。发生幻读的原因也是另外一个事务新增或者删除或者修改了第一个事务结果集里面的数据,同一个记录的数据内容被修改了,所有数据行的记录就变多或者变少了。

Spring框架的事务管理有哪些优点?

  • 为不同的事务API 如 JTA,JDBC,Hibernate,JPA 和JDO,提供一个不变的编程模式。
  • 为编程式事务管理提供了一套简单的API而不是一些复杂的事务API
  • 支持声明式事务管理。
  • 和Spring各种数据访问抽象层很好得集成。

你更倾向用那种事务管理类型?

大多数Spring框架的用户选择声明式事务管理,因为它对应用代码的影响最小,因此更符合一个无侵入的轻量级容器的思想。声明式事务管理要优于编程式事务管理,虽然比编程式事务管理(这种方式允许你通过代码控制事务)少了一点灵活性。唯一不足地方是,最细粒度只能作用到方法级别,无法做到像编程式事务那样可以作用到代码块级别。

Spring面向切面编程(AOP)(13)

什么是AOP

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对象编程,允许开发者定义纵向的关系,但并适用于定义横向的关系,导致了大量代码的重复,而不利于各个模块的重用。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一般称为面向切面编程,作为面向对象的一种补充,用于将那些与业务无关,但却对多个对象产生影响的公共行为和逻辑,抽取并封装为一个可重用的模块,这个模块被命名为“切面”(Aspect),减少系统中的重复代码,降低了模块间的耦合度,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用于权限认证、日志、事务处理等。

Spring AOP and AspectJ AOP 有什么区别?AOP 有哪些实现方式?

AOP实现的关键在于 代理模式,AOP代理主要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静态代理的代表为AspectJ;动态代理则以Spring AOP为代表。

(1)AspectJ是静态代理的增强,所谓静态代理,就是AOP框架会在编译阶段生成AOP代理类,因此也称为编译时增强,他会在编译阶段将AspectJ(切面)织入到Java字节码中,运行的时候就是增强之后的AOP对象。

(2)Spring AOP使用的动态代理,所谓的动态代理就是说AOP框架不会去修改字节码,而是每次运行时在内存中临时为方法生成一个AOP对象,这个AOP对象包含了目标对象的全部方法,并且在特定的切点做了增强处理,并回调原对象的方法。

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的区别

Spring AOP中的动态代理主要有两种方式,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

  • JDK动态代理只提供接口的代理,不支持类的代理。核心InvocationHandler接口和Proxy类,InvocationHandler 通过invoke()方法反射来调用目标类中的代码,动态地将横切逻辑和业务编织在一起;接着,Proxy利用 InvocationHandler动态创建一个符合某一接口的的实例, 生成目标类的代理对象。
  • 如果代理类没有实现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那么Spring AOP会选择使用CGLIB来动态代理目标类。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是一个代码生成的类库,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的生成指定类的一个子类对象,并覆盖其中特定方法并添加增强代码,从而实现AOP。CGLIB是通过继承的方式做的动态代理,因此如果某个类被标记为final,那么它是无法使用CGLIB做动态代理的。

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区别在于生成AOP代理对象的时机不同,相对来说AspectJ的静态代理方式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AspectJ需要特定的编译器进行处理,而Spring AOP则无需特定的编译器处理。

InvocationHandler 的 invoke(Object proxy,Method method,Object[] args):proxy是最终生成的代理实例; method 是被代理目标实例的某个具体方法; args 是被代理目标实例某个方法的具体入参, 在方法反射调用时使用。

如何理解 Spring 中的代理?

将 Advice 应用于目标对象后创建的对象称为代理。在客户端对象的情况下,目标对象和代理对象是相同的。

Advice + Target Object = Proxy

解释一下Spring AOP里面的几个名词

(1)切面(Aspect):切面是通知和切点的结合。通知和切点共同定义了切面的全部内容。 在Spring AOP中,切面可以使用通用类(基于模式的风格) 或者在普通类中以 @AspectJ 注解来实现。

(2)连接点(Join point):指方法,在Spring AOP中,一个连接点 总是 代表一个方法的执行。 应用可能有数以千计的时机应用通知。这些时机被称为连接点。连接点是在应用执行过程中能够插入切面的一个点。这个点可以是调用方法时、抛出异常时、甚至修改一个字段时。切面代码可以利用这些点插入到应用的正常流程之中,并添加新的行为。

(3)通知(Advice):在AOP术语中,切面的工作被称为通知。

(4)切入点(Pointcut):切点的定义会匹配通知所要织入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点。我们通常使用明确的类和方法名称,或是利用正则表达式定义所匹配的类和方法名称来指定这些切点。

(5)引入(Introduction):引入允许我们向现有类添加新方法或属性。

(6)目标对象(Target Object): 被一个或者多个切面(aspect)所通知(advise)的对象。它通常是一个代理对象。也有人把它叫做 被通知(adviced) 对象。 既然Spring AOP是通过运行时代理实现的,这个对象永远是一个 被代理(proxied) 对象。

(7)织入(Weaving):织入是把切面应用到目标对象并创建新的代理对象的过程。在目标对象的生命周期里有多少个点可以进行织入:

  • 编译期:切面在目标类编译时被织入。AspectJ的织入编译器是以这种方式织入切面的。
  • 类加载期:切面在目标类加载到JVM时被织入。需要特殊的类加载器,它可以在目标类被引入应用之前增强该目标类的字节码。AspectJ5的加载时织入就支持以这种方式织入切面。
  • 运行期:切面在应用运行的某个时刻被织入。一般情况下,在织入切面时,AOP容器会为目标对象动态地创建一个代理对象。SpringAOP就是以这种方式织入切面。

Spring在运行时通知对象

通过在代理类中包裹切面,Spring在运行期把切面织入到Spring管理的bean中。代理封装了目标类,并拦截被通知方法的调用,再把调用转发给真正的目标bean。当代理拦截到方法调用时,在调用目标bean方法之前,会执行切面逻辑。

直到应用需要被代理的bean时,Spring才创建代理对象。如果使用的是ApplicationContext的话,在ApplicationContext从BeanFactory中加载所有bean的时候,Spring才会创建被代理的对象。因为Spring运行时才创建代理对象,所以我们不需要特殊的编译器来织入SpringAOP的切面。

Spring只支持方法级别的连接点

因为Spring基于动态代理,所以Spring只支持方法连接点。Spring缺少对字段连接点的支持,而且它不支持构造器连接点。方法之外的连接点拦截功能,我们可以利用Aspect来补充。

在Spring AOP 中,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的区别是什么?在 spring aop 中 concern 和 cross-cutting concern 的不同之处

关注点(concern)是应用中一个模块的行为,一个关注点可能会被定义成一个我们想实现的一个功能。

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是一个关注点,此关注点是整个应用都会使用的功能,并影响整个应用,比如日志,安全和数据传输,几乎应用的每个模块都需要的功能。因此这些都属于横切关注点。

Spring通知有哪些类型?

在AOP术语中,切面的工作被称为通知,实际上是程序执行时要通过SpringAOP框架触发的代码段。

Spring切面可以应用5种类型的通知:

  1. 前置通知(Before):在目标方法被调用之前调用通知功能;
  2. 后置通知(After):在目标方法完成之后调用通知,此时不会关心方法的输出是什么;
  3. 返回通知(After-returning ):在目标方法成功执行之后调用通知;
  4. 异常通知(After-throwing):在目标方法抛出异常后调用通知;
  5. 环绕通知(Around):通知包裹了被通知的方法,在被通知的方法调用之前和调用之后执行自定义的行为。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同一个aspect,不同advice的执行顺序: ①没有异常情况下的执行顺序: around before advice before advice target method 执行 around after advice after advice afterReturning ②有异常情况下的执行顺序: around before advice before advice target method 执行 around after advice after advice afterThrowing:异常发生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异常发生

什么是切面 Aspect?

aspect 由 pointcount 和 advice 组成,切面是通知和切点的结合。 它既包含了横切逻辑的定义, 也包括了连接点的定义. Spring AOP 就是负责实施切面的框架, 它将切面所定义的横切逻辑编织到切面所指定的连接点中. AOP 的工作重心在于如何将增强编织目标对象的连接点上, 这里包含两个工作:

  • 如何通过 pointcut 和 advice 定位到特定的 joinpoint 上
  • 如何在 advice 中编写切面代码.

可以简单地认为, 使用 @Aspect 注解的类就是切面.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解释基于XML Schema方式的切面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切面由常规类以及基于XML的配置实现。

解释基于注解的切面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AspectJ的实现),涉及到的切面声明的风格与带有java5标注的普通java类一致。

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自动代理?

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Metadata autoproxying

Spring MVC面试题 专题部分

什么是Spring MVC?简单介绍下你对Spring MVC的理解?

Spring MVC是一个基于Java的实现了MVC设计模式的请求驱动类型的轻量级Web框架,通过把模型-视图-控制器分离,将web层进行职责解耦,把复杂的web应用分成逻辑清晰的几部分,简化开发,减少出错,方便组内开发人员之间的配合。

Spring MVC的优点

(1)可以支持各种视图技术,而不仅仅局限于JSP;

(2)与Spring框架集成(如IoC容器、AOP等);

(3)清晰的角色分配: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 请求到处理器映射(handlerMapping), 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er), 视图解析器(ViewResolver)。

(4) 支持各种请求资源的映射策略。

核心组件

Spring MVC的主要组件?

(1)前端控制器 DispatcherServlet(不需要程序员开发)

作用:接收请求、响应结果,相当于转发器,有了DispatcherServlet 就减少了其它组件之间的耦合度。

(2)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不需要程序员开发)

作用:根据请求的URL来查找Handler

(3)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er

注意:在编写Handler的时候要按照HandlerAdapter要求的规则去编写,这样适配器HandlerAdapter才可以正确的去执行Handler。

(4)处理器Handler(需要程序员开发)

(5)视图解析器 ViewResolver(不需要程序员开发)

作用:进行视图的解析,根据视图逻辑名解析成真正的视图(view)

(6)视图View(需要程序员开发jsp)

View是一个接口, 它的实现类支持不同的视图类型(jsp,freemarker,pdf等等)

什么是DispatcherServlet

Spring的MVC框架是围绕DispatcherServlet来设计的,它用来处理所有的HTTP请求和响应。

什么是Spring MVC框架的控制器?

控制器提供一个访问应用程序的行为,此行为通常通过服务接口实现。控制器解析用户输入并将其转换为一个由视图呈现给用户的模型。Spring用一个非常抽象的方式实现了一个控制层,允许用户创建多种用途的控制器。

Spring MVC的控制器是不是单例模式,如果是,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答:是单例模式,所以在多线程访问的时候有线程安全问题,不要用同步,会影响性能的,解决方案是在控制器里面不能写字段。

工作原理

请描述Spring MVC的工作流程?描述一下 DispatcherServlet 的工作流程?

(1)用户发送请求至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2) DispatcherServlet收到请求后,调用HandlerMapping处理器映射器,请求获取Handle; (3)处理器映射器根据请求url找到具体的处理器,生成处理器对象及处理器拦截器(如果有则生成)一并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 (4)DispatcherServlet 调用 HandlerAdapter处理器适配器; (5)HandlerAdapter 经过适配调用 具体处理器(Handler,也叫后端控制器); (6)Handler执行完成返回ModelAndView; (7)HandlerAdapter将Handler执行结果ModelAndView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 (8)DispatcherServlet将ModelAndView传给ViewResolver视图解析器进行解析; (9)ViewResolver解析后返回具体View; (10)DispatcherServlet对View进行渲染视图(即将模型数据填充至视图中) (11)DispatcherServlet响应用户。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MVC框架

MVC是什么?MVC设计模式的好处有哪些

mvc是一种设计模式(设计模式就是日常开发中编写代码的一种好的方法和经验的总结)。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三层架构的设计模式。用于实现前端页面的展现与后端业务数据处理的分离。

mvc设计模式的好处

1.分层设计,实现了业务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解耦,有利于业务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2.有利于系统的并行开发,提升开发效率。

常用注解

注解原理是什么

注解本质是一个继承了Annotation的特殊接口,其具体实现类是Java运行时生成的动态代理类。我们通过反射获取注解时,返回的是Java运行时生成的动态代理对象。通过代理对象调用自定义注解的方法,会最终调用
Annotation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该方法会从memberValues这个Map中索引出对应的值。而memberValues的来源是Java常量池。

Spring MVC常用的注解有哪些?

@RequestMapping:用于处理请求 url 映射的注解,可用于类或方法上。用于类上,则表示类中的所有响应请求的方法都是以该地址作为父路径。

@RequestBody:注解实现接收http请求的json数据,将json转换为java对象。

@ResponseBody:注解实现将conreoller方法返回对象转化为json对象响应给客户。

SpingMvc中的控制器的注解一般用哪个,有没有别的注解可以替代?

答:一般用@Controller注解,也可以使用@RestController,@RestController注解相当于@ResponseBody + @Controller,表示是表现层,除此之外,一般不用别的注解代替。

@Controller注解的作用

在Spring MVC 中,控制器Controller 负责处理由DispatcherServlet 分发的请求,它把用户请求的数据经过业务处理层处理之后封装成一个Model ,然后再把该Model 返回给对应的View 进行展示。在Spring MVC 中提供了一个非常简便的定义Controller 的方法,你无需继承特定的类或实现特定的接口,只需使用@Controller 标记一个类是Controller ,然后使用@RequestMapping 和@RequestParam 等一些注解用以定义URL 请求和Controller 方法之间的映射,这样的Controller 就能被外界访问到。此外Controller 不会直接依赖于HttpServletRequest 和HttpServletResponse 等HttpServlet 对象,它们可以通过Controller 的方法参数灵活的获取到。

@Controller 用于标记在一个类上,使用它标记的类就是一个Spring MVC Controller 对象。分发处理器将会扫描使用了该注解的类的方法,并检测该方法是否使用了@RequestMapping 注解。@Controller 只是定义了一个控制器类,而使用@RequestMapping 注解的方法才是真正处理请求的处理器。单单使用@Controller 标记在一个类上还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说它就是Spring MVC 的一个控制器类,因为这个时候Spring 还不认识它。那么要如何做Spring 才能认识它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把这个控制器类交给Spring 来管理。有两种方式:

  • 在Spring MVC 的配置文件中定义MyController 的bean 对象。
  • 在Spring MVC 的配置文件中告诉Spring 该到哪里去找标记为@Controller 的Controller 控制器。

@RequestMapping注解的作用

RequestMapping是一个用来处理请求地址映射的注解,可用于类或方法上。用于类上,表示类中的所有响应请求的方法都是以该地址作为父路径。

RequestMapping注解有六个属性,下面我们把她分成三类进行说明(下面有相应示例)。

value, method

value: 指定请求的实际地址,指定的地址可以是URI Template 模式(后面将会说明);

method: 指定请求的method类型, GET、POST、PUT、DELETE等;

consumes,produces

consumes: 指定处理请求的提交内容类型(Content-Type),例如application/json, text/html;

produces: 指定返回的内容类型,仅当request请求头中的(Accept)类型中包含该指定类型才返回;

params,headers

params: 指定request中必须包含某些参数值是,才让该方法处理。

headers: 指定request中必须包含某些指定的header值,才能让该方法处理请求。

@ResponseBody注解的作用

作用: 该注解用于将Controller的方法返回的对象,通过适当的HttpMessageConverter转换为指定格式后,写入到Response对象的body数据区。

使用时机:返回的数据不是html标签的页面,而是其他某种格式的数据时(如json、xml等)使用;

@PathVariable和@RequestParam的区别

请求路径上有个id的变量值,可以通过@PathVariable来获取 @RequestMapping(value = “/page/{id}”,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RequestParam用来获得静态的URL请求入参 spring注解时action里用到。

其他

Spring MVC与Struts2区别

相同点

都是基于mvc的表现层框架,都用于web项目的开发。

不同点

1.前端控制器不一样。Spring MVC的前端控制器是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truts2的前端控制器是filter:
StrutsPreparedAndExcutorFilter。

2.请求参数的接收方式不一样。Spring MVC是使用方法的形参接收请求的参数,基于方法的开发,线程安全,可以设计为单例或者多例的开发,推荐使用单例模式的开发(执行效率更高),默认就是单例开发模式。struts2是通过类的成员变量接收请求的参数,是基于类的开发,线程不安全,只能设计为多例的开发。

3.Struts采用值栈存储请求和响应的数据,通过OGNL存取数据,Spring MVC通过参数解析器是将request请求内容解析,并给方法形参赋值,将数据和视图封装成ModelAndView对象,最后又将ModelAndView中的模型数据通过reques域传输到页面。Jsp视图解析器默认使用jstl。

4.与spring整合不一样。Spring MVC是spring框架的一部分,不需要整合。在企业项目中,Spring MVC使用更多一些。

Spring MVC怎么样设定重定向和转发的?

(1)转发:在返回值前面加"forward:",譬如"forward:user.do?name=method4"

(2)重定向:在返回值前面加"redirect:",譬如"
redirect:http://www.baidu.com"

Spring MVC怎么和AJAX相互调用的?

通过Jackson框架就可以把Java里面的对象直接转化成Js可以识别的Json对象。具体步骤如下 :

(1)加入Jackson.jar

(2)在配置文件中配置json的映射

(3)在接受Ajax方法里面可以直接返回Object,List等,但方法前面要加上@ResponseBody注解。

如何解决POST请求中文乱码问题,GET的又如何处理呢?

(1)解决post请求乱码问题:

在web.xml中配置一个CharacterEncodingFilter过滤器,设置成utf-8;

<filter><filter-name>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name><filt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filter.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class><init-param><param-name>encoding</param-name><param-value>utf-8</param-value></init-param>
</filter><filter-mapping><filter-name>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name><url-pattern>/*</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2)get请求中文参数出现乱码解决方法有两个:

①修改tomcat配置文件添加编码与工程编码一致,如下:

<ConnectorURIEncoding="utf-8" connectionTimeout="20000"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redirectPort="8443"/>

②另外一种方法对参数进行重新编码:

String userName = new String(request.getParamter(“userName”).getBytes(“ISO8859-1”),“utf-8”)

ISO8859-1是tomcat默认编码,需要将tomcat编码后的内容按utf-8编码。

Spring MVC的异常处理?

答:可以将异常抛给Spring框架,由Spring框架来处理;我们只需要配置简单的异常处理器,在异常处理器中添视图页面即可。

如果在拦截请求中,我想拦截get方式提交的方法,怎么配置

答:可以在@RequestMapping注解里面加上method=RequestMethod.GET。

怎样在方法里面得到Request,或者Session?

答:直接在方法的形参中声明request,Spring MVC就自动把request对象传入。

如果想在拦截的方法里面得到从前台传入的参数,怎么得到?

答:直接在形参里面声明这个参数就可以,但必须名字和传过来的参数一样。

如果前台有很多个参数传入,并且这些参数都是一个对象的,那么怎么样快速得到这个对象?

答:直接在方法中声明这个对象,Spring MVC就自动会把属性赋值到这个对象里面。

Spring MVC中函数的返回值是什么?

答:返回值可以有很多类型,有String, ModelAndView。ModelAndView类把视图和数据都合并的一起的,但一般用String比较好。

Spring MVC用什么对象从后台向前台传递数据的?

答:通过ModelMap对象,可以在这个对象里面调用put方法,把对象加到里面,前台就可以通过el表达式拿到。

怎么样把ModelMap里面的数据放入Session里面?

答:可以在类上面加上@SessionAttributes注解,里面包含的字符串就是要放入session里面的key。

Spring MVC里面拦截器是怎么写的

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实现HandlerInterceptor接口,另外一种是继承适配器类,接着在接口方法当中,实现处理逻辑;然后在Spring MVC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拦截器即可:

<!-- 配置Spring MVC的拦截器 -->
<mvc:interceptors><!-- 配置一个拦截器的Bean就可以了 默认是对所有请求都拦截 --><bean id="myInterceptor" class="com.zwp.action.MyHandlerInterceptor"></bean><!-- 只针对部分请求拦截 --><mvc:interceptor><mvc:mapping path="/modelMap.do" /><bean class="com.zwp.action.My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mvc:interceptor>
</mvc:interceptors>

介绍一下 WebApplicationContext

WebApplicationContext 继承了ApplicationContext 并增加了一些WEB应用必备的特有功能,它不同于一般的ApplicationContext ,因为它能处理主题,并找到被关联的servlet。

Tomcat 专题 部分

Tomcat是什么?

Tomcat 服务器Apache软件基金会项目中的一个核心项目,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 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是很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和调试JSP 程序的首选。

Tomcat的缺省端口是多少,怎么修改

  1. 找到Tomcat目录下的conf文件夹
  2. 进入conf文件夹里面找到server.xml文件
  3. 打开server.xml文件
  4. 在server.xml文件里面找到下列信息
  5. 把Connector标签的8080端口改成你想要的端口
<Service name="Catalina">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

tomcat 有哪几种Connector 运行模式(优化)?

下面,我们先大致了解Tomcat Connector的三种运行模式。

  • BIO:同步并阻塞 一个线程处理一个请求。缺点:并发量高时,线程数较多,浪费资源。Tomcat7或以下,在Linux系统中默认使用这种方式。

配制项:protocol=”HTTP/1.1”

  • NIO:同步非阻塞IO
  • 利用Java的异步IO处理,可以通过少量的线程处理大量的请求,可以复用同一个线程处理多个connection(多路复用)。
  • Tomcat8在Linux系统中默认使用这种方式。
  • Tomcat7必须修改Connector配置来启动。
  • 配制项: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Protocol”
  • 备注:我们常用的Jetty,Mina,ZooKeeper等都是基于java nio实现.
  • APR:即Apache Portable Runtime,从操作系统层面解决io阻塞问题。AIO方式,****异步非阻塞IO(Java NIO2又叫AIO) 主要与NIO的区别主要是操作系统的底层区别.可以做个比喻:比作快递,NIO就是网购后要自己到官网查下快递是否已经到了(可能是多次),然后自己去取快递;AIO就是快递员送货上门了(不用关注快递进度)。
  • 配制项: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AprProtocol”
  • 备注:需在本地服务器安装APR库。Tomcat7或Tomcat8在Win7或以上的系统中启动默认使用这种方式。Linux如果安装了apr和native,Tomcat直接启动就支持apr。

Tomcat有几种部署方式?

在Tomcat中部署Web应用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利用Tomcat的自动部署。
  2. 把web应用拷贝到webapps目录。Tomcat在启动时会加载目录下的应用,并将编译后的结果放入work目录下。
  3. 使用Manager App控制台部署。
  4. 在tomcat主页点击“Manager App” 进入应用管理控制台,可以指定一个web应用的路径或war文件。
  5. 修改conf/server.xml文件部署。
  6. 修改conf/server.xml文件,增加Context节点可以部署应用。
  7. 增加自定义的Web部署文件。
  8. 在conf/Catalina/localhost/ 路径下增加 xyz.xml文件,内容是Context节点,可以部署应用。

tomcat容器是如何创建servlet类实例?用到了什么原理?

  1. 当容器启动时,会读取在webapps目录下所有的web应用中的web.xml文件,然后对 xml文件进行解析,并读取servlet注册信息。然后,将每个应用中注册的servlet类都进行加载,并通过 反射的方式实例化。(有时候也是在第一次请求时实例化)
  2. 在servlet注册时加上1如果为正数,则在一开始就实例化,如果不写或为负数,则第一次请求实例化。

Tomcat工作模式

Tomcat作为servlet容器,有三种工作模式:

  • 1、独立的servlet容器,servlet容器是web服务器的一部分;
  • 2、进程内的servlet容器,servlet容器是作为web服务器的插件和java容器的实现,web服务器插件在内部地址空间打开一个jvm使得java容器在内部得以运行。反应速度快但伸缩性不足;
  • 3、进程外的servlet容器,servlet容器运行于web服务器之外的地址空间,并作为web服务器的插件和java容器实现的结合。反应时间不如进程内但伸缩性和稳定性比进程内优;

进入Tomcat的请求可以根据Tomcat的工作模式分为如下两类:

  • Tomcat作为应用程序服务器:请求来自于前端的web服务器,这可能是Apache, IIS, Nginx等;
  • Tomcat作为独立服务器:请求来自于web浏览器;

面试时问到Tomcat相关问题的几率并不高,正式因为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对Tomcat相关技能的掌握,下面这一篇文章整理了Tomcat相关的系统架构,介绍了Server、Service、Connector、Container之间的关系,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说把这几个掌握住了,Tomcat相关的面试题你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另外,在面试的时候你还要有意识无意识的往Tomcat这个地方引,就比如说常见的Spring MVC的执行流程,一个URL的完整调用链路,这些相关的题目你是可以往Tomcat处理请求的这个过程去说的!掌握了Tomcat这些技能,面试官一定会佩服你的!

学了本章之后你应该明白的是:

  • Server、Service、Connector、Container四大组件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及他们的主要功能点;
  • Tomcat执行的整体架构,请求是如何被一步步处理的;
  • Engine、Host、Context、Wrapper相关的概念关系;
  • Container是如何处理请求的;
  • Tomcat用到的相关设计模式;

Tomcat顶层架构

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一般学习的时候也是先总览一下整体,然后逐个部分个个击破,最后形成思路,了解具体细节,Tomcat的结构很复杂,但是 Tomcat 非常的模块化,找到了 Tomcat 最核心的模块,问题才可以游刃而解,了解了 Tomcat 的整体架构对以后深入了解 Tomcat 来说至关重要!

先上一张Tomcat的顶层结构图(图A),如下: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Tomcat中最顶层的容器是Server,代表着整个服务器,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一个Server可以包含至少一个Service,即可以包含多个Service,用于具体提供服务。

Service主要包含两个部分:Connector和Container。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Tomcat 的心脏就是这两个组件,他们的作用如下:

  • Connector用于处理连接相关的事情,并提供Socket与Request请求和Response响应相关的转化;
  • Container用于封装和管理Servlet,以及具体处理Request请求;

一个Tomcat中只有一个Server,一个Server可以包含多个Service,一个Service只有一个Container,但是可以有多个Connectors,这是因为一个服务可以有多个连接,如同时提供Http和Https链接,也可以提供向相同协议不同端口的连接,示意图如下(Engine、Host、Context下面会说到):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多个 Connector 和一个 Container 就形成了一个 Service,有了 Service 就可以对外提供服务了,但是 Service 还要一个生存的环境,必须要有人能够给她生命、掌握其生死大权,那就非 Server 莫属了!所以整个 Tomcat 的生命周期由 Server 控制。

另外,上述的包含关系或者说是父子关系,都可以在tomcat的conf目录下的server.xml配置文件中看出,下图是删除了注释内容之后的一个完整的server.xml配置文件(Tomcat版本为8.0)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详细的配置文件内容可以到Tomcat官网查看:Tomcat配置文件

上边的配置文件,还可以通过下边的一张结构图更清楚的理解: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Server标签设置的端口号为8005,shutdown=”SHUTDOWN” ,表示在8005端口监听“SHUTDOWN”命令,如果接收到了就会关闭Tomcat。一个Server有一个Service,当然还可以进行配置,一个Service有多个Connector,Service左边的内容都属于Container的,Service下边是Connector。

Tomcat顶层架构小结

  1. Tomcat中只有一个Server,一个Server可以有多个Service,一个Service可以有多个Connector和一个Container;
  2. Server掌管着整个Tomcat的生死大权;
  3. Service 是对外提供服务的;
  4. Connector用于接受请求并将请求封装成Request和Response来具体处理;
  5. Container用于封装和管理Servlet,以及具体处理request请求;

知道了整个Tomcat顶层的分层架构和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对于绝大多数的开发人员来说Server和Service对我们来说确实很远,而我们开发中绝大部分进行配置的内容是属于Connector和Container的,所以接下来介绍一下Connector和Container。

Connector和Container的微妙关系

由上述内容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一个请求发送到Tomcat之后,首先经过Service然后会交给我们的Connector,Connector用于接收请求并将接收的请求封装为Request和Response来具体处理,Request和Response封装完之后再交由Container进行处理,Container处理完请求之后再返回给Connector,最后在由Connector通过Socket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样整个请求的就处理完了!

Connector最底层使用的是Socket来进行连接的,Request和Response是按照HTTP协议来封装的,所以Connector同时需要实现TCP/IP协议和HTTP协议!

Tomcat既然需要处理请求,那么肯定需要先接收到这个请求,接收请求这个东西我们首先就需要看一下Connector!

Connector架构分析

Connector用于接受请求并将请求封装成Request和Response,然后交给Container进行处理,Container处理完之后在交给Connector返回给客户端。

因此,我们可以把Connector分为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 Connector如何接受请求的?
  2. 如何将请求封装成Request和Response的?
  3. 封装完之后的Request和Response如何交给Container进行处理的?
  4. Container处理完之后如何交给Connector并返回给客户端的?

首先看一下Connector的结构图(图B),如下所示: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Connector就是使用ProtocolHandler来处理请求的,不同的ProtocolHandler代表不同的连接类型,比如:Http11Protocol使用的是普通Socket来连接的,Http11NioProtocol使用的是NioSocket来连接的。

其中ProtocolHandler由包含了三个部件:Endpoint、Processor、Adapter。

  1. Endpoint用来处理底层Socket的网络连接,Processor用于将Endpoint接收到的Socket封装成Request,Adapter用于将Request交给Container进行具体的处理。
  2. Endpoint由于是处理底层的Socket网络连接,因此Endpoint是用来实现TCP/IP协议的,而Processor用来实现HTTP协议的,Adapter将请求适配到Servlet容器进行具体的处理。
  3. Endpoint的抽象实现AbstractEndpoint里面定义的Acceptor和AsyncTimeout两个内部类和一个Handler接口。Acceptor用于监听请求,AsyncTimeout用于检查异步Request的超时,Handler用于处理接收到的Socket,在内部调用Processor进行处理。

至此,我们应该很轻松的回答1,2,3的问题了,但是4还是不知道,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Container是如何进行处理的以及处理完之后是如何将处理完的结果返回给Connector的?

Container架构分析

Container用于封装和管理Servlet,以及具体处理Request请求,在Container内部包含了4个子容器,结构图如下(图C):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4个子容器的作用分别是:

  1. Engine:引擎,用来管理多个站点,一个Service最多只能有一个Engine;
  2. Host:代表一个站点,也可以叫虚拟主机,通过配置Host就可以添加站点;
  3. Context:代表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着平时开发的一套程序,或者一个WEB-INF目录以及下面的web.xml文件;
  4. Wrapper:每一Wrapper封装着一个Servlet;

下面找一个Tomcat的文件目录对照一下,如下图所示: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Context和Host的区别是Context表示一个应用,我们的Tomcat中默认的配置下webapps下的每一个文件夹目录都是一个Context,其中ROOT目录中存放着主应用,其他目录存放着子应用,而整个webapps就是一个Host站点。

我们访问应用Context的时候,如果是ROOT下的则直接使用域名就可以访问,例如:www.baidu.com,如果是Host(webapps)下的其他应用,则可以使用www.baidu.com/docs进行访问,当然默认指定的根应用(ROOT)是可以进行设定的,只不过Host站点下默认的主应用是ROOT目录下的。

看到这里我们知道Container是什么,但是还是不知道Container是如何进行请求处理的以及处理完之后是如何将处理完的结果返回给Connector的?别急!下边就开始探讨一下Container是如何进行处理的!

Container如何处理请求的

Container处理请求是使用Pipeline-Valve管道来处理的!(Valve是阀门之意)

Pipeline-Valve是责任链模式,责任链模式是指在一个请求处理的过程中有很多处理者依次对请求进行处理,每个处理者负责做自己相应的处理,处理完之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再让下一个处理者继续处理。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但是!Pipeline-Valve使用的责任链模式和普通的责任链模式有些不同!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 每个Pipeline都有特定的Valve,而且是在管道的最后一个执行,这个Valve叫做BaseValve,BaseValve是不可删除的;
  • 在上层容器的管道的BaseValve中会调用下层容器的管道。

我们知道Container包含四个子容器,而这四个子容器对应的BaseValve分别在:StandardEngineValve、StandardHostValve、StandardContextValve、StandardWrapperValve。

Pipeline的处理流程图如下(图D):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 Connector在接收到请求后会首先调用最顶层容器的Pipeline来处理,这里的最顶层容器的Pipeline就是EnginePipeline(Engine的管道);
  • 在Engine的管道中依次会执行EngineValve1、EngineValve2等等,最后会执行StandardEngineValve,在StandardEngineValve中会调用Host管道,然后再依次执行Host的HostValve1、HostValve2等,最后在执行StandardHostValve,然后再依次调用Context的管道和Wrapper的管道,最后执行到StandardWrapperValve。
  • 当执行到StandardWrapperValve的时候,会在StandardWrapperValve中创建FilterChain,并调用其doFilter方法来处理请求,这个FilterChain包含着我们配置的与请求相匹配的Filter和Servlet,其doFilter方法会依次调用所有的Filter的doFilter方法和Servlet的service方法,这样请求就得到了处理!
  • 当所有的Pipeline-Valve都执行完之后,并且处理完了具体的请求,这个时候就可以将返回的结果交给Connector了,Connector在通过Socket的方式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别忘记给我个3连 ,点赞,转发,评论,

,咱们下期见!

答案获取方式:已赞 已评 已关~

spring + spring mvc + tomcat 面试题(史上最全)下篇相关推荐

  1. 头条Android面试题,史上最全的Android面试题集锦(五)

    6.屏幕适配 6.1.基本概念 屏幕尺寸 含义:手机对角线的物理尺寸 单位:英寸(inch),1英寸=2.54cm Android手机常见的尺寸有5寸.5.5寸.6寸,6.5寸等等 屏幕分辨率 含义: ...

  2. Spring面试题(70道,史上最全)

    转载自 Spring面试题(70道,史上最全) 1.什么是spring? 2.使用Spring框架的好处是什么? 3.Spring由哪些模块组成? 4.核心容器(应用上下文)模块. 5.BeanFac ...

  3. java spring框架 注解_史上最全的java spring注解

    史上最全的java spring注解,没有之一 注解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我们也是看见过,整理过,理解过,用过才知道好.不求我们每个都记住,但求保有印象,在需要的时候能提取出来再查找相关资料,平时工作就 ...

  4. @async注解_史上最全的java spring注解

    史上最全的java spring注解,没有之一 注解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我们也是看见过,整理过,理解过,用过才知道好.不求我们每个都记住,但求保有印象,在需要的时候能提取出来再查找相关资料,平时工作就 ...

  5. 史上最全阿里 Java 面试题总结及答案

    史上最全阿里 Java 面试题总结及答案 qq_35151346 于 2019-08-06 13:26:53 发布 33740 收藏 817 分类专栏: 面试题 文章标签: 阿里巴巴 面试题 答案 j ...

  6. 架构设计面试题 (史上最全、持续更新、吐血推荐)

    文章很长,建议收藏起来,慢慢读! 高并发学习社群 - 疯狂创客圈奉献给大家: 经典图书 - <Netty Zookeeper Redis 高并发实战> 面试必备 + 大厂必备 + 涨薪必备 ...

  7. 2019史上最全java面试题题库大全800题含答案

    2019史上最全java面试题题库大全800题含答案 1. meta标签的作用是什么 2. ReenTrantLock可重入锁(和synchronized的区别)总结 3. Spring中的自动装配有 ...

  8. 2019史上最全java面试题题库大全800题含答案(面试宝典)

    2019史上最全java面试题题库大全800题含答案(面试宝典) 1. meta标签的作用是什么 2. ReenTrantLock可重入锁(和synchronized的区别)总结 3. Spring中 ...

  9. 2022史上最全java面试题题库大全800题含答案

    2022史上最全java面试题题库大全800题含答案 1. meta标签的作用是什么 2. ReenTrantLock可重入锁(和synchronized的区别)总结 3. Spring中的自动装配有 ...

  10. 2023史上最全Java面试题【完整版】跳槽必备,看完轻松收撕面试官

    ✨作者简介:杨 戬,博客专家.github开源作者 ✨多年工作总结:Java学习路线总结,小白逆袭Java技术总监 ✨技术交流:定期更新Java硬核干货,不定期送书活动.助你实现技术飞跃 ✨关注公众号 ...

最新文章

  1. DFS Codeforces Round #299 (Div. 2) B. Tavas and SaDDas
  2. 【 ML 】Steepest Descent Iteration Procedure of TOA - Based Positioning Simulation
  3. hg 全局密码配置。
  4. 牛客练习赛42 A 字符串
  5. 提高虚拟机运行速度方法
  6. java与python难度对比_Python和Java的区别,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清楚啦
  7. 39岁程序员住进养老院,早6晚9的作息,网友羡慕哭了
  8. Python保留字,keyword
  9. 【BZOJ】3495: PA2010 Riddle 2-SAT算法
  10. 用Appscan 作代理,录制APP页面的限制条件
  11. 使用css让文字两端对齐
  12. nes 红白机模拟器 第4篇 linux 手柄驱动支持
  13. html5 中国地图统计图,html5 echarts中国地图网络销售分布图表代码
  14. 分块矩阵求逆 matlab,矩阵的分块求逆及解线性方程组.doc
  15. 2020年中国拉链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行业市场规模小幅下降,基本保持稳定「图」
  16. autoware 1.14 lgvsl simulator仿真
  17. rocket-dashboard安装部署
  18. Linux笔记 No.24---(curl、ip、nmcli、网卡/主机名/DNS配置文件、常见网络问题诊断、网络诊断工具:ping/nmap/tcpdump)
  19. 【Python】采集3万张4K超清壁纸,实现定时自动更换桌面壁纸脚本(内含完整源码)
  20. 网站服务器域名费用入什么科目,域名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热门文章

  1. Mac 下载安装Mendeley, 配置好word
  2. Docker容器内时间不正确调整
  3. 计算机作业批改反思,作业批改心得_教学反思.doc
  4.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自考大题:第 5 章
  5. DAMO-YOLO : A Report on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Design
  6. 火狐浏览器图片不能显示的问题
  7. git代码提交时遇到的错误
  8. m基于FH-GFSK信号的盲解调matlab仿真
  9. 怎么把ppt文字大小设置一致_在家学技能:PPT基础入门技巧,学会瞬间提高PPT制作水平...
  10. 先用权人的制造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