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未来智能实验室基于互联网云脑架构,对世界科技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文章。因为百度排在BAT的首位,因此这个系列研究文章就从百度开始进行研究。


作者:刘锋  计算机博士,互联网进化论作者

互联网云脑(大脑)架构,就是互联网向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类脑巨系统架构。互联网云脑架构具备不断成熟的类脑视觉、听觉、躯体感觉、运动神经系统、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互联网大脑通过类脑神经元网络将互联网各神经系统和世界各元素关联起来,互联网云脑在群体智慧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通过云反射弧实现对世界的认知,判断,决策和反馈。

百度的起源在互联网云脑中的位置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1日在中国北京诞生。百度和谷歌诞生的起源是21世纪初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数千万网站的诞生,这些网站不断产生海量信息,人类需要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索引。因此百度和谷歌的诞生就顺应了这一需求,成为互联网大数据第一批探路者,并成为之后的互联网巨头。

百度当下在互联网云脑中的生态分布

今天,百度已经从早期的互联网数据索引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的巨头之一,基于大数据的优势,百度最近几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力开拓,同时向互联网的听觉神经系统,视觉神经系统扩展,并开始于这些领域的巨头科大讯飞,云知声、商汤科技等产生竞争。互联网大脑的运动神经系统,特别是无人汽车成为百度发力的重点。除此之外,百度在互联网操作系统领域推出DUEROS,在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推出百度云。通过移动端应用在手机端,AR/VR等领域获得数据流量。

从互联网云脑的进化看百度的未来


百度诞生之后的20年里,互联网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受互联网向类脑架构进化的趋势影响,以微博,微信,Facebook、淘宝为代表互联网类神经元网络逐渐发育起来,大量的网站在互联网进化的道路上消失,互联网大数据汇聚到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网络中,作为互联网最早的大数据索引,百度和谷歌事实上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在互联网类脑神经元领域的弱势,百度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无法对互联网其他神经系统的布局形成很强的支持,这也是百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当其他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网络型企业也同样在各神经网络布局时,百度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从互联网大脑的架构图中可以看出,百度需要补足在互联网类神经元网络(大社交)中的缺失,通过贴吧,互动式新闻等作为切入点。没有互联网类神经元网络的地位做支撑,百度未来的大数据优势,人工智能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失,这是一个值得警醒的问题。

关于互联网大脑(云脑)架构和理论

1.互联网与AI类脑巨系统研究进展


从科学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每一次人类社会的重大技术变革都会导致新领域的科学革命,互联网革命对于人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增强人类的力量和视野不同,互联网极大的增强了人类的智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而智慧和知识恰恰与大脑的关系最为密切。从本世纪处开始,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类脑架构也逐步清晰起来。

2008年产生的互联网进化论提出“互联网正在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系统,也会拥有自己的神经元网络,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并由此绘制互联网大脑架构。2015年研究团队基于互联网大脑架构,将智慧城市与脑科学进行结合,形成城市云脑体系。

互联网大脑(云脑)理论的核心架构除了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视觉神经系统,听觉神经系统,躯体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的描述外。重点提出类脑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是互联网类脑系统的核心。


2.互联网大脑(云脑)理论关于类脑神经元网络的阐述


我们知道,神经网络是大脑中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动物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实现这一需求就需要生物体有统一的神经网络系统。

互联网的类脑神经元网络是由社交网络发育而成,一直以来,社交网络被认为就是互联网上人与人的交互社区。但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现象的出现,社交网络的形态也必将发生改变。当物联网,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与社交网络融合时,每一栋大楼,每一辆汽车,每一个景区,每一个商场,每一个电器都会在SNS网站上开设账号,自动的发布自己实时的信息,并与其他”人“,和“物”进行交互.社交网络的定义将不再仅仅是人与人的社交,而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范围更大的社交网络.我们可以称为“大社交网络”(Big SNS))。

大社交网络是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世界范围的个人用户、企业、政府机构、路灯、车辆、工场,都要以互联网神经元的方式加入到互联网(城市)云脑神经元网络中,这些互联网神经元的互动,聚合,链接将使互联网或智慧城市真正变得更为智慧。它也是后续我们要探讨的云反射弧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

3.互联网大脑(云脑)理论关于云反射弧的阐述:

神经反射现象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神经活动之一,也是生命体智能的重要体现,与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相对应,互联网云神经反射弧主要由如下三个方面构成:第一.云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第二.云反射弧的效应器主要由联网的办公设备,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等组成。第三.云反射弧的中枢神经是互联网云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将加强云反射弧感受器和效应器的智能程度和反应速度。

云神经反射弧作为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实践上看,总共有9种不同种类的云反射弧,这些云反射弧的成熟依赖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结合。

云反射弧的建设反应出互联网和城市在提供各种智慧相关服务,处理各种问题过程中的种类和反应速度,云反射弧的种类越多,反应速度越快,其智慧程度也会越高。例如包括安防云反射弧,金融云反射弧,交通云反射弧,能源云反射弧,教育云反射弧,医疗云反射弧、旅游云反射弧、零售云反射弧。。。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由互联网进化论作者,计算机博士刘锋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石勇、刘颖教授创建。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基于互联网云脑架构分析百度的现状与未来相关推荐

  1. 城市云脑,像大脑一样建设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云脑的新架构

    作者:互联网进化论作者,计算机博士刘锋 前言:智慧城市提出10年以来,依然存在概念不清晰,顶层设计缺乏,信息出现孤岛等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类脑架构越来越清晰,作为城市建筑与互联网结合的 ...

  2. 智慧城市的互联网云脑架构,7种城市神经反射弧的建设是重点

    前言:本文是根据6月28日我在上海举办的2017(第六届)国际智慧城市峰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而成,本次峰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 2007年开始,我和科学院大学石勇,彭耿,刘颖等老师, ...

  3. 英文论文-城市云脑,基于互联网云脑的智慧城市新架构

    做一下记录,2017年9月24日,论文<城市云脑,基于互联网云脑的智慧城市新架构>的英文版本登记在 arxiv.org网站上.地址:https://arxiv.org/abs/1710.0 ...

  4. 城市智商的提出,基于互联网云脑的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测研究

    作者:互联网进化论作者  计算机博士刘锋 前言: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本质是互联网云脑架构与城市建设的结合,我们知道大脑存在智商的评测,那么类脑的智慧城市架构也应该可以用城市智商来表示一 ...

  5. iRank: 基于互联网类脑架构的阿尔法鹰眼发展趋势评估

    前言:iRank是人工智能学家基于科学院研究团队"互联网类脑智能巨系统架构"和"AI 智商评估模型"等研究成果,对智能产业优秀企业.产品和技术进行评估.发掘和推 ...

  6. 2018新年感谢,写在互联网类脑架构研究十年的前夜

    概要:明天,是新的一年,也是我们研究互联网类脑架构,发表第一篇文章<互联网大脑进化示意图>正好10年的的日期. 2018年1月1日,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也是我们研究互联网类脑架构,发表第一篇 ...

  7. 【未来研究】城市云脑是互联网云脑的节点,城市云脑之间如何互补与支撑

    作者: 互联网进化论作者 ,计算机博士 刘锋 前言:本文是未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文章,重点探讨了基于类脑架构的智慧城市建设不应局限在城市内部,而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不同城市之间也会发生智慧建设的协同效应 ...

  8. 从神经学角度看边缘计算、雾计算与互联网云脑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20年间,科技领域涌现了大量新技术,新概念,新理论,代表了以互联网,人工智能,脑科学为箭头的前沿科技发展方向,这些名词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工业4.0, ...

  9. 新基建的内涵、意义和隐忧 ,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分析

    2020年4月2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作出正式的解释."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 ...

最新文章

  1. 在同一个机器上布署两个JBOSS,要修改那些端口?
  2. 享元模式源码解析(jdk+tomcat)
  3. java初学者指南_Java初学者指南
  4. 前端学习(3279):循环 遍历 2
  5. 前端学习(3017):vue+element今日头条管理--优化封装请求
  6. 程序员面试金典 - 面试题 02.05. 链表求和
  7. DotNet 学习笔记
  8. VC对话框界面如何调整静态文本字体和大小?(转载)
  9. webview加载页面有2秒白屏_iOS WKWebview 白屏检测实现
  10. 小度杀入《最强大脑》总决赛,除了阴谋论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11. 如何在手机设置中打开位置定位服务器,手机gps定位功能如何设置
  12. SPOOLING系统
  13. 低代码常见场景【上】|如何解决业务问题
  14. java毕业设计水果网店管理系统(附源码、数据库)
  15. 1. 机器人动力学—动力学的数学基础
  16. python3 线程 join_python 多线程 join start
  17. UnknownError: Failed to get convolution algorithm. This is probably because cuDNN failed to initial
  18. C#开发 ActiveX 小票打印控件
  19. word中项目符号自动变小_HTML和Word中的项目符号点类型和创建
  20. 根据分钟数换算成天/小时/分钟

热门文章

  1. 剑指offer: 替换空格 python实现
  2. 吴恩达亲自撰文!黄仁勋入选《时代》100人,马斯克,库克均上榜
  3. 【CVPR2020来啦】不容错过的29个教程Tutorial !(附Slides下载链接)
  4. SAP QM中阶之Material Specification的使用
  5. SAP RETAIL商品主数据Basic Data视图里几个让人莫名惊诧的字段
  6. 清华大学朱军:发展安全可靠的AI,为什么依旧任重道远?
  7. PM配置详解之三:维护计划、工作中心、作业列及产品资源与工具
  8. 文科生都能看懂的机器学习教程:梯度下降、线性回归、逻辑回归
  9. AI 产品经理的三重门
  10. 进化深度神经网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