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预备理论

1. USB Core

2. USB Hub

3. USB OTG

4. USB Host

5. USB Gadget

6. USB Mass Storage

USB博大精深,不是一两篇博文能够解释清楚的。想要深入研究USB的话,USB协议(外加Host和OTG协议)是必要的知识,另外,国内有本fudan_abc的<>也写的很好很详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写得太详细了反而感觉思路架构不是很清晰了,本人学识还浅,想简单地把USB在Linux里的结构框架大致整理下,其中重点解析下USB Core和Hub。

0. 预备理论

说实话,读USB2.0协议还是蛮痛苦的,它仅仅是一个协议,一个在USB世界里制定的游戏规则,就像法律条文一样,它并不是为了学习者而写的,可读性很差。这里总结以下几个重点基本点。

0.1 拓扑结构 (ch4.1.1)

之所以要规定这个树形拓扑结构是为了避免环形连接。

一条USB总线有且只有一个USB Host,对应一个RootHub

USB设备分为两类,Hub和Functions,Hub通过端口Port连接更多USB设备,Functions即USB外接从设备。

层次最多7层,且第7层不能有Hub,只能有functions。

Compound Device - 一个Hub上接多个设备组成一个小设备。

Composite Device - 一个USB外接设备具有多个复用功能。

0.2 机械性能 (ch5)

连接件connector,就是设备上的那个连接口。

插头plug,就是USB电缆线两头的插口。

Mini-AB, Micro-AB指的是支持A和B两类插头的连接件。

0.3 电气性能 (ch6)

VBUS  -  +5V电源供电。

D+ D- -  用于数据传输的电缆线。

低速 low-speed  10-100Kb/s      应用于鼠标和键盘等

全速 full-speed   500Kb-10Mb/s 应用于音频和麦克等

高速 high-speed 25-400Mb/s     应用于存储和视频等  (USB3.0比之块10倍)

0.4 四大描述符 (ch9.5)

协议规定了USB的四个描述符descriptor - 设备device,配置configure,接口interface,端点endpoint。

终端下输入命令  # ls /sys/bus/usb/devices

usb1

1-0:1.0

usb2

2-0:1.0   // USB总线(RootHub) No.2,USB port端口号No.0,配置号No.1,接口号No.0。

区别port和endpoint,port之于hub,endpoint是每个USB设备用于数据传输所必需的端点。

设备device>配置configure>接口interface>设置setting>端点endpoint。

设备可以有多个配置,配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设置。

一个接口对应一个驱动,接口是端点的集合。

0.5 启动流程 (ch9.1,9.2)

attached->powered->default->address->configured

启动流程与其他设备比如SD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Hub,主机Host通过Hub状态的变化判断USB外接设备的有无。

USB外接设备插入和拔出整个实现过程称为总线枚举Bus Enumeration。

0.6 数据流传输 (ch5)

endpoint分零端点和非零端点,零端点作为默认的控制方法用于初始化和操控USB逻辑设备。

数据流传输分 control/bulk/interrupt/isochronous data transfer。

0.7 数据包 (ch8)

数据包分Token, Data, Handshake, Special,四种包有自己的数据组织方式。

Token令牌包只能由主机传送给设备,分IN, OUT, SOF和SETUP。

SETUP包实现主机向设备发出的请求request,也要满足特定的格式。(ch9.3,9.4)

1. USB Core

先啰嗦几句,回答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读Linux源码究竟要读到什么程度?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同道中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以笔者之见,如何阅读源码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职业定位,是研发还是开发,是为Linux社区作贡献还是用已有的方案开发?我想大多数驱动工程师属于后者,那么,面对已经很完善的核心层源码,还有必要看吗,或者有必要去深入研究吗?我认为既然我们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至少要知道这宽阔的肩膀是如何炼成的,它所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去使用它。

既然如此,那USB核心层到底是什么,它都默默地做了些什么,我们要如何使用它?这里主要有两个重点,USB总线和urb。

1.1 USB子系统结构

协议里说,HCD提供主控制器驱动的硬件抽象,它只对USB Core一个负责,USB Core将用户的请求映射到相关的HCD,用户不能直接访问HCD。换句话说,USB Core就是HCD与USB设备唯一的桥梁。

1.2 USB子系统的初始化

USB core源码位于./drivers/usb/core,其中的Makefile摘要如下,

usbcore这个模块代表的不是某一个设备,而是所有USB设备赖以生存的模块,它就是USB子系统。

./drivers/usb/core/usb.c里实现了初始化,伪代码如下,

usbcore注册了USB总线,USB文件系统,USB Hub以及USB的设备驱动usb generic driver等。

1.3 USB总线

注册USB总线通过bus_register(&usb_bus_type);

struct bus_type usb_bus_type = {

.name =  "usb",

.match =usb_device_match,   // 这是个很重要的函数,用来匹配USB设备和驱动。

.uevent = usb_uevent,

.pm =  &usb_bus_pm_ops,

};

下面总结下USB设备和驱动匹配的全过程,

-> step 1 - usb device driver

USB子系统初始化的时候就会注册usb_generic_driver, 它的结构体类型是usb_device_driver,它是USB世界里唯一的一个USB设备驱动,区别于struct usb_driver USB驱动。

USB设备驱动(usb device driver)就只有一个,即usb_generice_driver这个对象,所有USB设备都要绑定到usb_generic_driver上,它的使命可以概括为:为USB设备选择一个合适的配置,让设备进入configured状态。

USB驱动(usb driver)就是USB设备的接口驱动程序,比如adb驱动程序,u盘驱动程序,鼠标驱动程序等等。

-> step 2 - usb driver

Linux启动时注册USB驱动,在xxx_init()里通过usb_register()将USB驱动提交个设备模型,添加到USB总线的驱动链表里。

-> step 3 - usb device

USB设备连接在Hub上,Hub检测到有设备连接进来,为设备分配一个struct usb_device结构体对象,并将设备添加到USB总线的设备列表里。

-> step 4 - usb interface

USB设备各个配置的详细信息在USB core里的漫漫旅途中已经被获取并存放在相关的几个成员里。

usb_generic_driver得到了USB设备的详细信息,然后把准备好的接口送给设备模型,Linux设备模型将接口添加到设备链表里,然后去轮询USB总线另外一条驱动链表,针对每个找到的驱动去调用USB总线的match函数,完成匹配。

1.4 USB Request Block (urb)

USB主机与设备间的通信以数据包(packet)的形式传递,Linux的思想就是把这些遵循协议的数据都封装成数据块(block)作统一调度,USB的数据块就是urb,结构体struct urb,定义在,其中的成员unsigned char *setup_packet指针指向SETUP数据包。下面总结下使用urb完成一次完整的USB通信需要经历的过程,

-> step 1 - usb_alloc_urb()

创建urb,并指定USB设备的目的端点。

-> step 2 - usb_control_msg()

将urb提交给USB core, USB core将它交给HCD主机控制器驱动。

-> step 3 - usb_parse_configuration()

HCD解析urb,拿到数据与USB设备通信。

-> step 4

HCD把urb的所有权交还给驱动程序。

协议层里最重要的函数就是usb_control/bulk/interrupt_msg(),这里就简单地理一条线索,

usb_control_msg() => usb_internal_control_msg() => usb_start_wait_urb() => usb_submit_urb() => usb_hcd_submit_urb => hcd->driver->urb_enqueue() HCD主控制器驱动根据具体平台实现USB数据通信。

2. USB Hub

Hub集线器用来连接更多USB设备,硬件上实现了USB设备的总线枚举过程,软件上实现了USB设备与接口在USB总线上的匹配。

下面总结下USB Hub在Linux USB核心层里的实现机制,

USB子系统初始化时,usb_hub_init()开启一个名为"khubd"的内核线程,

内核线程khubd从Linux启动后就自始至终为USB Hub服务,没有Hub事件时khubd进入睡眠,有USB Hub事件触发时将会经由hud_irq() => hub_activate() => kick_khubd() 最终唤醒khubd,将事件加入hub_event_list列表,并执行hub_events()。hub_events()会不停地轮询hub_events_list列表去完成hub触发的事件,直到这个列表为空时退出结束,回到wait_event_xxx继续等待。

处理hub事件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 判断端口状态的变化

通过hub_port_status()得到hub端口的状态。

源码里类似像hub_port_status(), hub_hub_status()等功能函数,都调用了核心层的usb_control_msg()去实现主控制器与USB设备间的通信。

第二步 处理端口的变化

hub_port_connect_change()是核心函数,以端口发现有新的USB设备插入为例,USB Hub为USB设备做了以下几步重要的工作,注意这里所谓的USB设备是指插入USB Hub的外接USB设备(包括Hub和Functions),接下来Hub都在为USB设备服务。

1) usb_alloc_dev() 为USB设备申请一个sturct usb_device结构。

2) usb_set_device_state() 设置USB设备状态为上电状态。(硬件上设备已进入powered状态)。

3) choose_address() 为USB设备选择一个地址,利用一个轮询算法为设备从0-127里选择一个地址号。

4) hub_port_init() 端口初始化,实质就是获取设备描述符device descriptor。

5) usb_get_status() 这个有点特殊,它是专门给Hub又外接Hub而准备的。

6) usb_new_device() 这时USB设备已经进入了Configured状态,调用device_add()在USB总线上寻找驱动,若匹配成功,则加载对应的驱动程序。

3. USB OTG

引入OTG的概念是为了让设备可以充当主从两个角色,主设备即HCD,从设备即UDC,也就是Gadget。这里就简单梳理下协议和源码。

3.1 协议

1) Protocol

OTG的传输协议有三类 - ADP,SRP,HNP。

ADP(Attach Detection Protocol) 当USB总线上没有供电时,ADP允许OTG设备或USB设备决定连接状态。

SRP(Session Request Protocol) 允许从设备也可以控制主设备。

HNP(Host Negotiation Protocol) 允许两个设备互换主从角色。

2) Device role

协议定义两种角色,OTG A-device和OTG B-device,A-device为电源提供者,B-device为电源消费者,默认配置下,A-device作为主设备,B-device作为从设备,之后可以通过HNP互换。

3) OTG micro plug

协议上说"An OTG product must have a single Micro-AB receptacle and no other USB receptacles."这句话有点问题。。。应该还包括mini-AB receptacle,以下所有micro都可以是mini。

OTG电缆一端为micro-A plug,另一端为micro-B plug。

OTG加了第5个pin脚,名为ID-pin,micro-A plug的ID-pin接地,micro-B plug的ID-pin悬空。

OTG设备被接上micro-A plug后被称为micro-A device,被接上micro-B plug后被称为micro-B device。

3.2 源码浅析

OTG控制器集成在CPU内,Linux下的源码驱动由各家开发平台提供,位于./drivers/usb/otg/下。

以Freescale平台为例,主要的思路就是,当有OTG线插入OTG设备时产生中断,中断处理函数上半部通过读取OTG控制器寄存器相应值判断OTG设备属于Host(HCD)还是Gadget(UDC),下半部通过工作队列由回调函数类似host->resume()或gadget->resume()重启Host或Gadget控制器,resume()具体的实现过程在HCD或UDC相关驱动里实现。

4. USB Host

USB主控制器(HCD)同样集成在CPU内,由开发平台厂商提供驱动,源码位于./drivers/usb/host/下。

主控制器主要有四类:EHCI, FHCI, OHCI, UHCI, 它们各自的寄存器接口协议不同,嵌入式设备多为EHCI。

该驱动的结构体类型为struct hc_driver,其中的成员(*urb_enqueue)最为重要,它是主控制器HCD将数据包urb传向USB设备的核心实现函数,之前已经提到,协议层里最主要的函数usb_control_msg()最终就会回调主控制器的(*urb_enqueue)。

usb_control_msg() => usb_internal_control_msg() => usb_start_wait_urb() => usb_submit_urb() => usb_hcd_submit_urb => hcd->driver->urb_enqueue()

5. USB Gadget

当年写过一篇Gadget...http://blog.csdn.net/qianjin0703/archive/2011/01/15/6141763.aspx

Gadget源码位于./drivers/usb/gadget/下,涉及的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相对较多。

驱动主要有,

平台相关的Gadget控制器驱动

平台无关的复用设备驱动composite.c

android平台的复用设备驱动android.c

adb驱动f_adb.c,U盘驱动f_mass_storage.c等一些复用的USB驱动

数据结构主要有,

struct usb_gadget 里面主要有(*ops)和struct usb_ep *ep0。

struct usb_gadget_driver 其中的(*bind)绑定复用设备驱动,(*setup)完成USB枚举操作。

struct usb_compostie_driver 其中的(*bind)绑定比如android复用设备驱动。

struct usb_request USB数据请求包,类似urb。

struct usb_configuration 就是这个gadget设备具有的配置,其中的struct usb_function *interface[]数组记录着它所拥有的USB接口/功能/驱动。

struct usb_function 其中的(*bind)绑定相关的USB接口,(*setup)完成USB枚举操作。

整体框架可概括为,(mv_gadget为gadget控制器的数据)

6. USB Mass Storage

全世界只有一个Linux U盘驱动,位于./drivers/usb/storage/usb.c,伪代码如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U盘驱动的初始化probe之前,USB core和hub已经对这个U盘做了两大工作,即

1) 完成了USB设备的枚举,此时U盘已经进入configured状态,U盘数据存放在struct usb_interface。

2) 完成了USB总线上设备和驱动的匹配,这时总线上已经找到了接口对应的驱动即U盘驱动。

土黄色部分由SCSI子系统封装实现最终的U盘驱动注册。

usb_stor_scan_thread 扫描U盘的线程,等待5秒,如果5秒内不拔出就由SCSI进行全盘扫描,

usb_stor_contro_thread 一个核心的线程,具体参看《USB那些事》...

linux中流设备_Linux设备驱动子系统终极弹相关推荐

  1. linux设备驱动子系统,Linux设备驱动子系统终极弹 - USB

    0. 预备理论 1. USB Core 2. USB Hub 3. USB OTG 4. USB Host 5. USB Gadget 6. USB Mass Storage USB博大精深,不是一两 ...

  2. linux中流设备_Linux USB的那些事之设备驱动子系统终极篇

    原标题:Linux USB的那些事之设备驱动子系统终极篇 USB博大精深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够解释清楚的.想要深入研究USB的话,USB协议(外加Host和OTG协议)是必要的知识,另外,国内有本< ...

  3. Linux设备驱动子系统第二弹 - SD卡

    1. 总论 2. 主控制器 3. 协议层 4. 块设备 1. 总论 1.1 概念 MMC - MultiMedia Card SD    - Secure Digital Card 1.2 分类 按存 ...

  4. linux i2c adapter 增加设备_LINUX设备驱动模型分析之四 设备模块相关(DEVICE)接口分析...

    本系列前几篇文章链接如下: <LINUX设备驱动模型分析之一 总体概念说明> <LINUX设备驱动模型分析之二 总线(BUS)接口分析> <LINUX设备驱动模型分析之三 ...

  5. linux中流设备_LINUX块设备驱动1

    第1章 +---------------------------------------------------+ |                 写一个块设备驱动                 ...

  6. linux open函数_Linux驱动开发 / 字符设备驱动内幕 (1)

    哈喽,我是老吴,继续记录我的学习心得. 一.保持专注的几个技巧 将最重要的事放在早上做. 待在无干扰环境下,比如图书馆. 意识到刚坐下开始投入工作前,有点负面小情绪是特别正常的现象. 让"开 ...

  7. linux中流设备_[快速上手Linux设备驱动]之块设备驱动流程详解一

    [快速上手Linux设备驱动]之块设备驱动流程详解一 walfred已经在[快速上手Linux设备驱动]之我看字符设备驱动一 文中详细讲解了linux下字符设备驱动,并紧接着用四篇文章描述了Linux ...

  8. bio linux 创建_Linux设备驱动--块设备之概念和框架以及相关结构体

    基本概念 块设备(blockdevice) --- 是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随机存取设备,对这种设备的读写是按块进行的,他使用缓冲区来存放暂时的数据,待条件成熟后,从缓存一次性写入设备或者从设备一次性读到 ...

  9. Linux内核如何加载固件,驱动是如何工作的_Linux设备驱动的固件加载详解

    作为一个驱动作者, 你可能发现你面对一个设备必须在它能支持工作前下载固件到它里面. 硬件市场的许多地方的竞争是如此得强烈, 以至于甚至一点用作设备控制固件的 EEPROM 的成本制造商都不愿意花费. ...

最新文章

  1. VMware ESXi导出OVF模板
  2. 安全测试需要关注那些要点
  3. 采药2_纪中2540_dp
  4. matplotlib图表介绍
  5. Kubernetes在上汽集团云平台及AI方面的应用
  6. python怎么向列表中添加内容_Python中向List添加元素方法
  7. @SessionAttributes
  8. 前端工程师-JavaScript
  9. vray渲染里服务器信息,vray云服务器渲染部署(vray怎么渲染su)
  10. RDPWrap帮助Win10家庭版开启远程桌面功能
  11. 关于一百天计划的设想(信任的速度读后感)
  12. java 字符串4%3e=3,gson 生成的json字符串带\u003c,\u003d,\u003e的解决方案
  13. 一切从零开始------软件篇
  14. 用java画人物_如何画不同人物的视角?该怎么画?
  15. 集成Euraka的SpringBoot工程禁止输出日志:ConfigClusterResolver : Resolving eureka endpoints via configuration的方法
  16. python小游戏井字棋(人机对战)
  17. 运用特征脸方法的基于Opencv的猫脸检测实现
  18. 7. 【可编程定时器8253】:外部引脚、内部结构特点、计数启动方式、6种工作方式、控制字格式、应用
  19. 东北大学和南邮的计算机,考研南邮跟东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
  20. 《3S新闻周刊》(转帖)

热门文章

  1. 移动端,input输入框被手机输入法解决方案
  2. 关于idea中新建web项目 webapp文件夹没有小蓝点 ,启动服务,访问不到解决方案
  3. vs2019下载和更新速度非常慢的解决方案
  4. fetch使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5. can 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on ‘localhost‘解决方法
  6. 来自nativeGetEnabledTags的意外值:0
  7. 退市35年后,牛仔裤品牌李维斯要重新IPO了
  8. JavaScript中的函数
  9. 1-2月我国程控交换机产量同比减少13.96%
  10. Angry IP Scanner 获取设备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