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 命令详解 功能:加载指定的文件系统。 语法:mount

[-afFhnrvVw] [-L标签] [-o选项] [-t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 [加载点]

用法说明:mount可将指定设备中指定的文件系统加载到Linux目录下(也就是装载点)。可将经常使用的设备写入文件/etc/fastab,以

mount命令详解

功能:加载指定的文件系统。

语法:mount [-afFhnrvVw] [-L]

[-o]

[-t] [设备名]

[加载点]

用法说明:mount可将指定设备中指定的文件系统加载到Linux目录下(也就是装载点)。可将经常使用的设备写入文件/etc/fastab,以使系

统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mount加载设备的信息记录在/etc/mtab文件中。使用umount命令卸载设备时,记录将被清除。

常用参数和选项:

-a 加载文件/etc/fstab中设置的所有设备。

-f 不实际加载设备。可与-v等参数同时使用以查看mount的执行过程。

-F

需与-a参数同时使用。所有在/etc/fstab中设置的设备会被同时加载,可加快执行速度。

-h 显示在线帮助信息。

-L

加载文件系统标签为的设备。

-n 不将加载信息记录在/etc/mtab文件中。

-o

指定加载文件系统时的选项。有些选项也可在/etc/fstab中使用。这些选项包括:

async 以非同步的方式执行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动作。

atime

每次存取都更新inode的存取时间,默认设置,取消选项为noatime。

auto

必须在/etc/fstab文件中指定此选项。执行-a参数时,会加载设置为auto的设备,取消选取为noauto。

defaults 使用默认的选项。默认选项为rw、suid、dev、exec、anto

nouser与async。

dev 可读文件系统上的字符或块设备,取消选项为nodev。

exec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取消选项为noexec。

noatime 每次存取时不更新inode的存取时间。

noauto 无法使用-a参数来加载。

nodev 不读文件系统上的字符或块设备。

noexec 无法执行二进制文件。

nosuid

关闭set-user-identifier(设置用户ID)与set-group-identifer(设置组ID)设置位。

nouser 使一位用户无法执行加载操作,默认设置。

remount 重新加载设备。通常用于改变设备的设置状态。

ro 以只读模式加载。

rw 以可读写模式加载。

suid

启动set-user-identifier(设置用户ID)与set-group-identifer(设置组ID)设置位,取消选项为nosuid。

sync 以同步方式执行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动作。

user 可以让一般用户加载设备。

-r 以只读方式加载设备。

-t

指定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常用的选项说明有:

minix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统。

ext2 Linux目前的常用文件系统。

msdos MS-DOS 的 FAT。

vfat Win85/98 的 VFAT。

nfs 网络文件系统。

iso9660 CD-ROM光盘的标准文件系统。

ntfs Windows NT的文件系统。

hpfs OS/2文件系统。Windows NT

3.51之前版本的文件系统。

auto 自动检测文件系统。

-v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V 显示版本信息。

-w 以可读写模式加载设备,默认设置。

简单用法:

fat32的分区

mount -o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cdrom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cdrom)

ntfs的分区

mount -o 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cdrom

iso文件

mount -o loop /abc.iso /mnt/cdrom

软盘

mount /dev/fd0 /mnt/floppy

USB闪存

mount /dev/sda1 /mnt/cdrom

所有/etc/fstab内容 mount -a

可以指定文件格式"-t 格式", 格式可以为vfat, ext2, ext3等.

镜像文件:

mount fileName mountPoint -o

loop,fileName是镜像文件名(*.iso,*.img),其它的不用说了,跟上面一样。用例:如我有一个a.iso光盘镜像文件,mount

a.iso a -o loop,这样进入目录a你就能浏览a.iso的内容了,*.img文件的用法一样。

显示中文方面,如果是fedora core 1 的话,用utf8更好

mount -o iocharset=uft8 /dev/hda1 /mnt/c

mount -o iocharset=uft8 /dev/sda1 /mnt/usb

mount -t smbfs //ip_addr/share/dir /mnt/smb/share -o

iocharset=uft8,username=name, password=passwd

开机就mount上windows下的分区

自动将windows的d盘挂到/mnt/d上,用vi打开/etc/fstab,加入以下一行

/dev/hda5 /mnt/d vfat defaults,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注意,先得手工建立一个/mnt/d目录

mount局域网上其他windows机器共享出的目录(bjchenxu)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guest,password=guest //machine/path

/mnt/cdrom

挂接命令(mount)

首先,介绍一下挂接(mount)命令的使用方法,mount命令参数非常多,这里主要讲一下今天我们要用到的。

命令格式:

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

2.-o options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接上系统

ro: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

3.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4.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挂接光盘镜像文件

由于近年来磁盘技术的巨大进步,新的电脑系统都配备了大容量的磁盘系统,在Windows下许多人都习惯把软件和资料做成光盘镜像文件通过虚拟光驱来使

用。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一、减轻了光驱的磨损;二、现在硬盘容量巨大存放几十个光盘镜像文件不成问题,随用随调十分方便;三、硬盘的读取速度要远远高于光

盘的读取速度,CPU占用率大大降低。其实linux系统下制作和使用光盘镜像比Windows系统更方便,不必借用任何第三方软件包。

1、从光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下面的命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 或

#dd if=/dev/cdrom of=/home/sunky/mydisk.iso

注:执行上面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将当前光驱里的光盘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

2、将文件和目录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执行下面的命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这条命令将/home/sunky/mydir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光盘卷标为:mydisk

3、光盘镜像文件的挂接(mount)

#mkdir /mnt/vcdrom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o loop -t iso9660 /home/sunky/mydisk.iso

/mnt/vcdrom

注:使用/mnt/vcdrom就可以访问盘镜像文件mydisk.iso里的所有文件了

挂接移动硬盘

对linu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

more/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在这里可 以清楚地看到系统有一块SCSI硬盘/dev/sda和它的四个磁盘分区/dev/sda1 --

/dev/sda4, /dev/sda5是分区/dev/sda4的逻辑分区。接好移动硬盘后,再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Disk /dev/sdc: 40.0 GB, 400077619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486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c1 1 510 4096543+ 7 HPFS/NTFS

/dev/sdc2 511 4864 Win95 Ext'd (LBA)

/dev/sdc5 511 4864 34973473+ b Win95 FAT32

大家应该可以发现多了一个SCSI硬盘/dev/sdc和它的两个磁盘分区/dev/sdc1?、/dev/sdc2,其中/dev/sdc5是/dev/sdc2分区的逻辑分区。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挂接/dev/sdc1和/dev/sdc5。

#mkdir -p /mnt/usbhd1

#mkdir -p /mnt/usbhd2

注:建立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t ntfs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dev/sdc5 /mnt/usbhd2

注:对ntfs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ntfs 参数,对fat32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vfat参数。若汉字文件名显示为乱码或不显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格式。

#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c5

/mnt/usbhd2

linux系统下使用fdisk分区命令和mkfs文件系统创建命令可以将移动硬盘的分区制作成linux系统所特有的ext2、ext3格式。这样,在linux下使用就更方便了。使用下面的命令直接挂接即可。

#mount /dev/sdc1 /mnt/usbhd1

挂接U盘

和USB接口的移动硬盘一样对linux系统而言U盘也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使用方法和移动硬盘完全一样。插入U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root]#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插入U盘后,再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root]#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Disk /dev/sdd: 131 MB, 131072000 bytes

9 heads, 32 sectors/track, 888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288 * 512 = 14745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d1 * 1 889 127983+ b Win95 FAT32

Partition 1 has different physical/logical endings:

phys=(1000, 8, 32) logical=(888, 7, 31)

系统多了一个SCSI硬盘/dev/sdd和一个磁盘分区/dev/sdd1,/dev/sdd1就是我们要挂接的U盘。

#mkdir -p /mnt/usb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t vfat /dev/sdd1 /mnt/usb

注:现在可以通过/mnt/usb来访问U盘了, 若汉字文件名显示为乱码或不显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d1 /mnt/usb

类似于

windows的网络共享,UNIX(Linux)系统也有自己的网络共享,那就是NFS(网络文件系统),下面我们就以SUN

Solaris2.8和REDHAT as server 3 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在linux下如何mount

nfs网络共享。在linux客户端挂接(mount)NFS磁盘共享之前,必须先配置好NFS服务端。

1、Solaris系统NFS服务端配置方法如下:

(1)修改 /etc/dfs/dfstab, 增加共享目录

share -F nfs -o rw /export/home/sunky

(2)启动nfs服务

# /etc/init.d/nfs.server start

(3)NFS服务启动以后,也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增加新的共享

# share /export/home/sunky1

# share /export/home/sunky2

注:/export/home/sunky和/export/home/sunky1是准备共享的目录

Linux中光盘使用的文件类型,linux下mount命令使用详解---linux挂载光盘等文件系统...相关推荐

  1. linux下测试ftp传输,linux下ftp命令使用详解---linux文件传输ftp命令

    linux下ftp命令使用详解---linux文件传输ftp命令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18 09:15:35 / 个人分类:Linux ftp(file transfer proto ...

  2. linux下sort命令使用详解---linux将文本文件内容加以排序命令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hitwtx/archive/2011/12/03/2274592.html linux下sort命令使用详解---linux将文本文件内容加以排 ...

  3. linux下mv命令参数详解,linux下的mv命令使用详解

    回家也有一些时候了,今天总于有空去看望一下在家的奶奶,所以就一早坐车回家了,早上也没有开过电脑,当然学习linux是不能忘了哦!呵呵----今天我看到了一些不错的资料,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啊! 我们学习 ...

  4. linux中which命令详解,Linux下which命令使用详解(转)

    我们经常在linux要查找某个文件,但不知道放在哪里了,可以使用下面的一些命令来搜索: which 查看可执行文件的位置. whereis 查看文件的位置. locate 配合数据库查看文件位置. f ...

  5. rm命令linux00,linux下rm命令使用详解 | Soo Smart!

    linux下rm命令使用详解---linux删除文件或目录命令 用户可以用rm命令删除不需要的文件.该命令的功能为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它也可以将某个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均删除 ...

  6. LINUX中的七种文件类型

    在liunx下一切皆文件. LINUX中的七种文件类型 d 目录文件. l 符号链接(指向另一个文件,类似于window下的快捷方式): s 套接字文件: b 块设备文件,二进制文件: c 字符设备文 ...

  7. Linux下Grub命令配置详解

    grub(Grand Unified Boot Loader)启动引导器 与grub相似软件比较 BM:安装多操作系统软件,必须把两个操作系统安装在主分区,硬盘最多可以分4个主分区. LILO:以前l ...

  8. Linux下find命令用法详解

    Linux下find命令用法详解 学神VIP烟火 学神IT教育:XueGod-IT 最负责任的线上直播教育平台 本文作者为VIP学员 烟火 第一部分:根据文件名查找 1.在当前目录查找名称为test的 ...

  9. linux下top命令参数详解

    linux下top命令参数详解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下面详细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内存信息.内容如下: ...

最新文章

  1. http://forensics.idealtest.org CASIA图像篡改数据库
  2. Diomidis Spinellis:有效的调试
  3.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之jQuery学习,第一章
  4. mysql客户端( Navicat)远程登录操作问题 1142-create command denied to user×××
  5. ios mysql install_快速安装ngios
  6. 7.2 TensorFlow笔记(基础篇): 生成TFRecords文件
  7. yoman不压缩html,使用Yeoman构建vuejs
  8. Python趣味编程---Python也会讲笑话
  9. 阶梯英语2006年年终大会主持人发言稿
  10. TensorFlow学习笔记02:TensorBoard可视化入门
  11. 前端学数据库之子查询
  12. 如何用AltiumDesigner绘制STC89C51单片机原理图
  13. 群晖套件 Transmission 汉化
  14.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17)
  15. UIView相对坐标转换
  16. 判断手机是否被黑客入侵的7种方法
  17. 微信公众号图片素材一键删除小工具
  18. iOS_Tagged Pointer是什么,结构
  19. 服务器常见错误代码500、501、502、503、504、505
  20. 时间管理,从折磨到享受

热门文章

  1. 选择问题 and 字谜游戏问题
  2. C语言之结构体以及结构体对齐访问
  3. JAVA基础学习day21--IO流三-File、Properties、PrintWriter与合并、分割流
  4. OpenGL超级宝典笔记——累积缓冲区与其他颜色操作
  5. [安全防护]StackGuard和StackShield
  6. 面试官三连问:分库分表了解吧?业界有哪些常用方案?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7. 解决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cannot be resolved to a type的问题
  8. oracle 游标示例
  9. FZU 1889 龟兔赛跑
  10. 什么是防火墙,真正意义上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