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大英议会罕见地讨论了一个焦点问题:学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用?

故事的起因是,在一次英国教师联合会议上,一元二次方程成为了众矢之的,它被批判为“数学家强行施加给无辜的、毫无戒备的学生们的典型‘酷刑’之一”。随后,一元二次方程成了当时黄金时段电台节目的讨论主角,在节目里,它遭到了各种质疑。《泰晤士报》甚至特意在头条位置写道:一元二次方程是毫无用处的,数学是无用的……没有人真想学习数学,大家不必浪费时间。

有鉴于此,为了避免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不利看法在民众心里一直占据上风,英国下议院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幸好,英国民众最后没有放弃数学,免除了数学的“罪过”。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咄咄怪事?在数学界,有些编写教材的人想维护“数学王国”的神秘和尊严,却忘记了数学的“初心”——他们大概也不了解数学是怎样生长起来的。事实上,和所有科学门类一样,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从了解数学的发展脉络,也就是数学史开始。

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说也是三段论:遇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你也许遇到过这个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 2,且其面积是 63,问:长方形的长是多少?

其实,在公元 823 年左右,花拉子米从印度回到波斯后,就给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个解法,即用图形构造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实际上,这个最古老的解法正是初中学生能快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好方法。孩子们通常要学一个月的课程内容,或许可以压缩到一节课,就学完了!等你学会了这个方法后,反过来想想,整个初中代数的基本框架也许用十个小时左右就能掌握了。

实际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学习法吧?

《不可能的几何挑战》一书以数学史上四大著名的“古代问题”——化圆为方、三等分角、倍立方、作圆内接正多边形为基础,从历史的角度,展现了两千多年来,数学家们为解决这些问题留下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思想与成就。这场历史的探索将我们从古典时期引领到今天。纵观两千年,这四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启发了人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发掘出数学思想史中的种种细节。人们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找到的方法——尽管大多“竹篮打水一场空”——延伸至整个数学领域,众多重大数学发现皆与它们息息相关。笛卡儿、牛顿、高斯等数学巨擘,都多多少少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吸取营养,各自成为数学大方。

然而,问题本身反而是次要的。我们走完这趟旅行,就会发现整个古典数学的经纬脉络就变得清清楚楚,各个知识点也显得更容易掌握。这时候,我们回头再看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课本,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就完全活了起来。

我们就用上述花拉子米的解法来举个例子。如何用 10 分钟给初中生讲明白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 2,且其面积是 63,请问长方形的长是多少?

第一步:该长方形首先可以切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边长为宽(设为 a)的正方形 A,面积为 Sa=宽²;另一个是长方形 B,面积为 Sв=a×2。

第二步:长方形 B 可以继续平分为两个长方形 C,其面积为 Sс=a×1= a。

第三步:正方形 A 和两个长方形 C 可以拼成缺了一个角的正方形。而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a+1。如图所示,这个缺失的角是一个 1×1 的正方形。

第四步: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大正方形面积等于:

a²+2×a+1=(a+1)²= 63+1=64

解得 a=7

透过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数学的底层逻辑,如“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它是如何演变和进化的?”“知识树又是怎么生长的?”,大多藏在数学史中。带着问题去学习,往往是最好的路径。

数学学习最好遵循先“场景化”,再“图形化”,然后“符号化”的规律。但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们在课堂里遇上的数学一上来就被“符号化”了——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数学难”的根本原因。

《不可能的几何挑战》这本书恰恰在场景化和图形化方面做得十分精彩。每个符号变换背后,都有图形变换和场景作为支撑。通过讨论这几个议题,作者带着我们把整个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框架都“刷”了一遍。而这种浏览绝对不是课本式的,它所遵循的正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学习方法。

最后的效果是,我们不但看见了“树木”,更看见了整个数学体系这片森林。

“反过来”学数学:从图形到符号的思考法相关推荐

  1. python @符号_用Python学数学之Sympy代数符号运算

    在我们初.高中和大学近10年的学习时间里,数学一直占据着非常大的分量,但是回忆过去可以发现,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反复解题.不断运算上,计算方法.运算技巧.笔算能力以及数学公式的记忆仿佛成了我们学习数 ...

  2. python数学符号代码_用Python学数学之Sympy代数符

    在我们初.高中和大学近10年的学习时间里,数学一直占据着非常大的分量,但是回忆过去可以发现,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反复解题.不断运算上,计算方法.运算技巧.笔算能力以及数学公式的记忆仿佛成了我们学习数 ...

  3. 用Python学数学之Sympy代数符号运算

    在我们初.高中和大学近10年的学习时间里,数学一直占据着非常大的分量,但是回忆过去可以发现,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反复解题.不断运算上,计算方法.运算技巧.笔算能力以及数学公式的记忆仿佛成了我们学习数 ...

  4. python符号计算_用Python学数学之Sympy代数符号运算

    在我们初.高中和大学近10年的学习时间里,数学一直占据着非常大的分量,但是回忆过去可以发现,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反复解题.不断运算上,计算方法.运算技巧.笔算能力以及数学公式的记忆仿佛成了我们学习数 ...

  5. 经典学经:笨人学数学的方法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彻底的外行,学数学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数学是什么?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的数学,其实按严格的分类,都属于应用数学.一句话:应用数学是用数字和公式描述客观世界的科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 ...

  6. 数学公式太晦涩,不如用代码写出来:这是程序员学数学的独特方式

    点击上方"AI遇见机器学习",选择"星标"公众号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机器之心 简洁的代码不仅能运行程序,还能用来学数学. ∑.∏.∈--如果你学习过 ...

  7. 换个姿势学数学:二次函数与拆弹部队

    由于公式的输入问题,该系列在思否停更,需要关注后续更新的请到简书专栏. UX004 什么叫做二次函数? 想必大家上学的时候都接触过吧,大概的形式就是:y=ax^2+bx+c(a≠0) 为什么这种东西 ...

  8. 宝宝学数学的第一套书,秒杀题海战术!上小学前应该这样学数学!

    作为一个小学口心算特好.初高中也特别好的学霸.小木一直很关心孩子们的数学问题. 我一直都在探索如何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大门,启发他学数学的兴趣,以及把数学思维应用到生活中,而不仅仅是学会背数.四则运算. ...

  9.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这里给你一个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是研究规律的科学,我们通过学习它来训练逻辑思维,思辩能力,创造力.但是学校里学的数学,却激不起我们的兴趣.每当学生问起"为什么要学?" ...

最新文章

  1. python实例,python网络爬虫爬取大学排名!
  2. UIImagePikerController 浅析
  3. linux之账号管理
  4. Spring Boot(十四)RabbitMQ延迟队列
  5. 如何处理My lead fiori应用的buffer问题
  6. LeetCode 389. 找不同(位运算)
  7. zabbix专题:第七章 添加图像Graphs,添加聚合图形Screens
  8. uniapp 子组件 props拿不到数据_谈一谈使用 webpack 开发时,Vue 组件之间的数据传递...
  9. java httpresponse headres属性,Http Header里的Content-Type - 飞鸿影~ - 博客园
  10. Android设备间通信(wifi连接)
  11. 新手教学--(常用的存储过程)
  12. 基于Springboot的Java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附论文和源码)
  13. VMWare 下 CentOS 设置静态 IP 地址
  14. 使用基础版SYD8811 Smart EVK测量SYD8811芯片功耗的说明
  15. 尚学堂视频笔记六:多线程
  16. 【计算机网络】5G网络结构————5G技术大有可为
  17. 数据仓库系列4-维度表
  18. dq电压方程耦合项符号问题
  19. bcdedit用法详解
  20. 电脑快速复制粘贴大文件

热门文章

  1. java中的new_java里的new到底是什么意思?
  2. java矩阵传递给r_从JAVA调用R得到卡方统计和p值
  3. python自动测试g_使用Python进行自动化测试
  4. php指向mysql路径_编译php 但不知道--with-mysql指向哪个路径
  5. 7-28 猴子选大王 (C语言)
  6. 写一个函数,要求输入一个字符串和一个字符长度,根据字符长度对该字符串进行分隔
  7. magic系统将来能升鸿蒙,荣耀30和V30将首批搭载Magic UI 4.0 后续可升级鸿蒙系统
  8. run cuda samples ubuntu_NVIDIA cuDNN v8 deb方法安装教程(Linux/Ubuntu)
  9. trunk中继链路,以太网通道
  10. 前端每周清单第 33 期:React 16 发布与特性介绍,Expo AR 教程,ExtJS 从崛起到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