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1.    HashMap概述: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实现。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此类不保证映射的顺序,特别是它不保证该顺序恒久不变。

2.    HashMap的数据结构:

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链表,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来构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

数组存储区间是连续的,占用内存严重,故空间复杂的很大。但数组的二分查找时间复杂度小,为O(1);数组的特点是:寻址容易,插入和删除困难;

链表存储区间离散,占用内存比较宽松,故空间复杂度很小,但时间复杂度很大,达O(N)。链表的特点是:寻址困难,插入和删除容易。

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散列”的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HashMap底层就是一个数组结构,数组中的每一项又是一个链表。当新建一个HashMap的时候,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

/*** The table, resized as necessary. Length MUST Always be a power of two.*/
transient Entry[] table;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final K key;V value;Entry<K,V> next;final int hash;……
}

可以看出,Entry就是数组中的元素,每个 Map.Entry 其实就是一个key-value对,它持有一个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用,这就构成了链表。

3.    HashMap的存取实现:

1) 存储: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HashMap允许存放null键和null值。// 当key为null时,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将value放置在数组第一个位置。if (key == null)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根据key的keyCode重新计算hash值。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搜索指定hash值在对应table中的索引。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不为 null,通过循环不断遍历 e 元素的下一个元素。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Object k;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V oldValue = e.value;e.value = value;e.recordAccess(this);return oldValue;}}// 如果i索引处的Entry为null,表明此处还没有Entry。modCount++;// 将key、value添加到i索引处。addEntry(hash, key, value, i);return null;
}

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的时候,先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hash值,根据hash值得到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即下标),如果数组该位置上已经存放有其他元素了,那么在这个位置上的元素将以链表的形式存放,新加入的放在链头,最先加入的放在链尾。如果数组该位置上没有元素,就直接将该元素放到此数组中的该位置上。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方法根据计算出的hash值,将key-value对放在数组table的i索引处。addEntry 是HashMap 提供的一个包访问权限的方法,代码如下: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获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处的 Entry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将新创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处,并让新的 Entry 指向原来的 Entry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超过了极限if (size++ >= threshold)// 把 table 对象的长度扩充到原来的2倍。resize(2 * table.length);
}

当系统决定存储HashMap中的key-value对时,完全没有考虑Entry中的value,仅仅只是根据key来计算并决定每个Entry的存储位置。我们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当成 key 的附属,当系统决定了 key 的存储位置之后,value 随之保存在那里即可。

hash(int h)方法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一次散列。此算法加入了高位计算,防止低位不变,高位变化时,造成的hash冲突。

static int hash(int h) {h ^= (h >>> 20) ^ (h >>> 12);return h ^ (h >>> 7) ^ (h >>> 4);
}

我们可以看到在HashMap中要找到某个元素,需要根据key的hash值来求得对应数组中的位置。如何计算这个位置就是hash算法。前面说过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数组和链表的结合,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这个HashMap里面的元素位置尽量的分布均匀些,尽量使得每个位置上的元素数量只有一个,那么当我们用hash算法求得这个位置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对应位置的元素就是我们要的,而不用再去遍历链表,这样就大大优化了查询的效率。

对于任意给定的对象,只要它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么程序调用 hash(int h) 方法所计算得到的 hash 码值总是相同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hash值对数组长度取模运算,这样一来,元素的分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但是,“模”运算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在HashMap中是这样做的:调用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来计算该对象应该保存在 table 数组的哪个索引处。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的代码如下: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return h & (length-1);
}

这个方法非常巧妙,它通过 h & (table.length -1) 来得到该对象的保存位,而HashMap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 2 的n 次方,这是HashMap在速度上的优化。在 HashMap 构造器中有如下代码:

    int capacity = 1;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capacity <<= 1;

这段代码保证初始化时HashMap的容量总是2的n次方,即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为2的n次方。

当length总是 2 的n次方时,h& (length-1)运算等价于对length取模,也就是h%length,但是&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这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比较有玄机的,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数组长度分别为15和16,优化后的hash码分别为8和9,那么&运算后的结果如下:

h & (table.length-1)                     hash                             table.length-1

8 & (15-1):                                 0100                   &              1110                   =                0100

9 & (15-1):                                 0101                   &              1110                   =                0100

-----------------------------------------------------------------------------------------------------------------------

8 & (16-1):                                 0100                   &              1111                   =                0100

9 & (16-1):                                 0101                   &              1111                   =                0101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当它们和15-1(1110)“与”的时候,产生了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会定位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去,这就产生了碰撞,8和9会被放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形成链表,那么查询的时候就需要遍历这个链 表,得到8或者9,这样就降低了查询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当数组长度为15的时候,hash值会与15-1(1110)进行“与”,那么 最后一位永远是0,而0001,0011,0101,1001,1011,0111,1101这几个位置永远都不能存放元素了,空间浪费相当大,更糟的是这种情况中,数组可以使用的位置比数组长度小了很多,这意味着进一步增加了碰撞的几率,减慢了查询的效率!而当数组长度为16时,即为2的n次方时,2n-1得到的二进制数的每个位上的值都为1,这使得在低位上&时,得到的和原hash的低位相同,加之hash(int h)方法对key的hashCode的进一步优化,加入了高位计算,就使得只有相同的hash值的两个值才会被放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形成链表。

所以说,当数组长度为2的n次幂的时候,不同的key算得得index相同的几率较小,那么数据在数组上分布就比较均匀,也就是说碰撞的几率小,相对的,查询的时候就不用遍历某个位置上的链表,这样查询效率也就较高了。

根据上面 put 方法的源代码可以看出,当程序试图将一个key-value对放入HashMap中时,程序首先根据该 key的 hashCode() 返回值决定该 Entry 的存储位置:如果两个 Entry 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它们的存储位置相同。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 的 value 将覆盖集合中原有Entry 的 value,但key不会覆盖。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 将与集合中原有 Entry 形成 Entry 链,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于 Entry 链的头部——具体说明继续看 addEntry() 方法的说明。

2) 读取:

public V get(Object key) {if (key == null)return getForNullKey();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e != null;e = e.next) {Object k;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return e.value;}return null;
}

有了上面存储时的hash算法作为基础,理解起来这段代码就很容易了。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从HashMap中get元素时,首先计算key的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然后通过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

3) 归纳起来简单地说,HashMap 在底层将 key-value 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 Entry 对象。HashMap 底层采用一个 Entry[] 数组来保存所有的 key-value 对,当需要存储一个 Entry 对象时,会根据hash算法来决定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在根据equals方法决定其在该数组位置上的链表中的存储位置;当需要取出一个Entry时,也会根据hash算法找到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再根据equals方法从该位置上的链表中取出该Entry。

4.    HashMap的resize(rehash):

当HashMap中的元素越来越多的时候,hash冲突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因为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为了提高查询的效率,就要对HashMap的数组进行扩容,数组扩容这个操作也会出现在ArrayList中,这是一个常用的操作,而在HashMap数组扩容之后,最消耗性能的点就出现了:原数组中的数据必须重新计算其在新数组中的位置,并放进去,这就是resize。

那么HashMap什么时候进行扩容呢?当HashMap中的元素个数超过数组大小*loadFactor时,就会进行数组扩容,loadFactor的默认值为0.75,这是一个折中的取值。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数组大小为16,那么当HashMap中元素个数超过16*0.75=12的时候,就把数组的大小扩展为 2*16=32,即扩大一倍,然后重新计算每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而这是一个非常消耗性能的操作,所以如果我们已经预知HashMap中元素的个数,那么预设元素的个数能够有效的提高HashMap的性能。

5.    HashMap的性能参数:

HashMap 包含如下几个构造器:

HashMap():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16,负载因子为 0.75 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initialCapacity,负载因子为 0.75 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以指定初始容量、指定的负载因子创建一个 HashMap。

HashMap的基础构造器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带有两个参数,它们是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和加载因子loadFactor。

initialCapacity:HashMap的最大容量,即为底层数组的长度。

loadFactor:负载因子loadFactor定义为:散列表的实际元素数目(n)/ 散列表的容量(m)。

负载因子衡量的是一个散列表的空间的使用程度,负载因子越大表示散列表的装填程度越高,反之愈小。对于使用链表法的散列表来说,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时间是O(1+a),因此如果负载因子越大,对空间的利用更充分,然而后果是查找效率的降低;如果负载因子太小,那么散列表的数据将过于稀疏,对空间造成严重浪费。

HashMap的实现中,通过threshold字段来判断HashMap的最大容量:

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结合负载因子的定义公式可知,threshold就是在此loadFactor和capacity对应下允许的最大元素数目,超过这个数目就重新resize,以降低实际的负载因子。默认的的负载因子0.75是对空间和时间效率的一个平衡选择。当容量超出此最大容量时, resize后的HashMap容量是容量的两倍: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2 * table.length); &nbsp;

6.    HashMap的遍历:尽量使用第一种。entrySet的效率要比keySet高,实际上使用 entrySet是只需要遍历一次hash,即将key和value的映射关系放入到entry中,再取之;而keySet需要两次遍历hash,第一次 取所有的key,第二次用key去取出对应的value。

第一种

Map map = new HashMap();
Iterator iter = 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Map.Entry entry = (Map.Entry) iter.next();Object key = entry.getKey();Object val = entry.getValue();
}

第二种

Map map = new HashMap();
Iterator iter = map.keySet().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Object key = iter.next();Object val = map.get(key);
}

7.    HashMap entrySet()实现简介

所有数据维护在table数组中

HashIterator通过遍历table数组,实现对HashMap的遍历。

iterator()返回EntryIterator类

next方法最终调用的是nextEntry,如果是当前链表的叶子节点,即t[index]==null,则取下一个数组下标数据。

private abstract class HashIterator<E> implements Iterator<E> {Entry<K,V> next;        // next entry to returnint expectedModCount;   // For fast-failint index;              // current slotEntry<K,V> current;     // current entryHashIterator()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if (size > 0) { // advance to first entryEntry[] t = table;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public final boolean hasNext() {return next != null;}final Entry<K,V> nextEntry()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Entry<K,V> e = next;if (e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if ((next = e.next) == null) {Entry[] t = table;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current = e;return e;}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android520/blog/672483

HashMap原理和使用相关推荐

  1. hashmap原理_想要彻底搞懂HashMap?你得恶补下HashMap原理

    引言 唉! 金九银十转眼已过, 面试现场不知所措: 不懂原理是我过错, 今日弥补只为求过. ====================================================== ...

  2. 【Java基础】HashMap原理详解

    [Java基础]HashMap原理详解 HashMap的实现 1. 数组 2.线性链表 3.红黑树 3.1概述 3.2性质 4.HashMap扩容死锁 5. BATJ一线大厂技术栈 HashMap的实 ...

  3. Java基础-hashMap原理剖析

    Java基础-hashMap原理剖析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什么是哈希(Hash) 答:Hash就是散列,即把对象打散.举个例子,有100000条数 ...

  4. 【图解版】HashMap原理初探

    参考博客 Java中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详解 链表 java提高篇(二三)-–HashMap Java HashMap的工作原理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总结 Hashmap H ...

  5. HashMap原理以及TreeMap和Collections工具类(2022.6.10)

    HashMap原理 当你往Map集合中添加元素的时,它的底层是怎样实现的? Map<String, Integer> hs = new HashMap<>();hs.put(& ...

  6. java基础--java中HashMap原理

    java中HashMap原理 内推军P21 P22 1.为什么用HashMap? HashMap是一个散列桶(数组和链表),它存储的内容是键值对(key-value)映射HashMap采用了数组和链表 ...

  7. Android面试题--HashMap原理分析

    目录 一.序言 二 .HashMap原理分析 二.HashMap和Hashtable区别? 一.序言 作为Android程序员,出去找工作面试,HashMap应该是最常被问到的一种数据类型.那它是怎么 ...

  8. 字节跳动Android三面视频解析:framework+MVP架构+HashMap原理+性能优化+Flutter+源码分析等

    前言 对于字节跳动的二面三面而言,Framework+MVP架构+HashMap原理+性能优化+Flutter+源码分析等问题都成高频问点!然而很多的朋友在面试时却答不上或者答不全!今天在这分享下这些 ...

  9. 面试官:说一下HashMap原理,循环链表是如何产生的

    Map 这样的 Key Value 在软件开发中是非常经典的结构,常用于在内存中存放数据.众所周知 HashMap 底层是基于 数组 + 链表 组成的,不过在 JDK1.7 和 1.8 中具体实现稍有 ...

  10. 【多图预警,不懂来敲我】图说HashMap原理和流程

    1.前言 HashMap是开发中最常用的键值对集合类,也是面试中经常被问及的一个知识点,也是衡量java基础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是每个JAVA初学者入门必须跨过的槛.所以HashMap重要性不言而喻, ...

最新文章

  1. 学号 20172326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三周学习总结
  2. js this pointer 指针
  3. OpenSession与getCurrentSession的区别
  4. python教程:filter,map,reduce
  5. java实现jsonscheme_java – jsonschema和日期类型
  6. FreeRTOS空闲任务
  7. 删除悬镜linux安装教程,Linux安全运维之如何活用history命令
  8. 2018 我所了解的 Vue 知识大全(一)
  9. 如何才能在jsp文件中使用el表达式
  10. OpenGL基础27:网格
  11. 李宏毅机器学习笔记day1
  12. mysql中in和exists区别
  13. 信号处理的算法matlab,基于MATLAB的信号处理常用算法的GUI界面设计(程序)
  14. 机器人动力学-拉格朗日方程
  15. Redis总结笔记(总结自Redis开发与运维)
  16. javascript学习之 小案例 (29)——js时钟
  17. php 发邮件 上传附件,PHPMailer实现PHP的邮件发送,附带附件
  18. 城市场景车路协同网络该怎么建?
  19. 九型人格:三、The proformer 实干者 - 我若没有成就,就没有人会爱我。
  20. 测试wince wifi漫游的方法(参考)

热门文章

  1. Python写在开始
  2. 企业环境下如何把ubuntu的dhcp改为静态IP
  3. WebGL学习之纹理盒
  4. Leetcode 6
  5. QPS/TPS/并发量/系统吞吐量的概念
  6. 深度揭秘Windows 7
  7. TextBox灵异事件之背后神秘的深度灵异事件真相揭秘
  8. 仿支付宝/微信的password输入框效果GridPasswordView解析
  9. C# 代码注释规范文档
  10. 添加mysql引擎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