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自己总会有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等慢慢长大了,答案才开始逐个明了。

比如小时候我总会不停的问老大,电视里的那谁谁是不是坏人,那谁谁又是不是好人,我已经忘记老大怎么回答了,但是这个问题我一直都记得,现在才知道,给某个人定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还比如我总是会想,地球是圆的,那么打个孔是不是可以钻到地球的另一边?为什么没人这么干呢?直到我看到一个报道说,早在 1970 年,俄国人就这么去钻了一个孔,后来因为众说纷纭的原因中止了,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真的有人这么干过。

再比如我一直在想,人类生活的头二十多年,竟然都是在学习前人已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多人已经掌握的很好了,为什么我们又得重复学一遍呢?所有人都得重新学一遍呢?后来才知道,有些叫做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进阶的基石,这二十多年的学习,都是在巩固这个基石。

后来的后来我又知道了,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有些问题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了问题本身。

工作、生活、学习和阅读也一样,有时候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有时候是为了增进理解力。

「增进理解力」这个说法,我是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学到的,这个词理解起来并不难,难的是竟然能和阅读结合在一起。

我之前理解的阅读就是为了获取知识。

比如看技术类书籍,看一章就是一章具体的收获,特别有满足感;比如看小说,我能明确知道自己知道了哪些故事情节,进度感知特别明确;但如果看散文,就算很认真的看完了,仍然完全无感,什么都没有记住,甚至看到别人的解读也感觉是云里雾里。

现在想起来,可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带着理解力去读。

同样的《Java 编程思想》,有人看到了编程,有人读出了思想;同样的金庸,有人看到的是打打杀杀,有人能把所有的细节融会贯通,读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同样的莫言,有人读出了情色,有人读出了诺贝尔文学奖;同样的《背影》,有人看到了背影,有人看到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正所谓,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你看到的就是什么样的世界。

瞎扯这么多,主要是为了说明今年送给大家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目的,希望大家在后面的工作、生活、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关注知识获取的同时,更加的关注增进我们的理解力。

比如需求评审,我们除了去关注需求本身的业务逻辑外,也要充分了解需求的目的,挖掘需求背后的真实诉求,从而更好的满足需求。

比如用例编写,我们除了把用例写的尽量全(多)之外,也要考虑用例的有效性,怎么用更少的用例覆盖更全的逻辑,同时还发现更多的 Bug(是不是强人所难了?)。

比如用例执行,我们除了按照用例描述进行执行外,有没有理解这条用例真正的测试目的,这条用例执行完有没有达到这个测试目的?是否需要调整、补充或删减?

比如项目总结,我们的总结是为了给自己看?给别人看?给本次项目做个收尾?还是为了让看到的人少踩坑?或者为了让自己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

比如 Python 学习,我们是为了把一本书看完?是为了了解所有的语法或者高级用法?还是为了用它来解决某个(些)问题?如果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问题的进度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每做一件事,那怕只有一个收获,我就会很满足。

去年送给大家的是书签,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读书,不管什么书,只要读就好了,不知道你读没读,我反正是读了。

今年送给大家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我读到的,也许其他读过的书都忘干净了,但是没关系,我至少收获了这本书,所以希望把这个收获也分享给你。

这本书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增进理解力」的理解,前面提到的问题,都是我正在思考的问题,今天把这本书送给你,希望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增进理解力,一起做得更好。

以上,共勉。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sylan215」,十年测试老司机的原创干货,关注我,一起涨姿势!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sylan215/2347409

为增进理解力而奋斗终身相关推荐

  1. 奋斗终身,看卢俊卿心目中想抵达的幸福

    马云曾说,给企业家的毕业证,大部分都是在追悼会上颁发的. 至死方休,是这一代企业家最为理想主义的时代注脚.听来悲壮,所以一代人物也便成就一代绝唱.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奋斗终身" ...

  2. 【博客话题】为我们吹过的牛逼奋斗终身

    终于有个机会,让我缅怀一下我的大学,我的青春 毕业已经一年了,看到校内上都是学弟学妹们晒的毕业照,恍然间,岁月已逝去... 本来写了一版文字的,写到最后内流满面,太悲情,还是高高兴兴上图,怀念过去,展 ...

  3. 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大数据平台奋斗终身

    所以,你要问,做为大数据务虚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就想搞个大新闻,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数据平台的卫星么? 是的,凡事不谈理想和主义,就显得不够高端呗-- 何况对于我们这些干底层苦力活的 ...

  4. 选择IT事业,意味着终身学习

    八月,炎阳如火. 前几天书记找我交流,问我离职的原因,我跟他仔细的分析了一下我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我对于未来的预期,书记也向我分析了一下他所认为的原因,他说,无外乎是三个原因:第一个是钱的问题:第二个是行 ...

  5. 投票|PMCAFF产品经理第一课,下一站去哪?杭州、深圳、上海...

    喜大普奔!PMCAFF产品经理第一课下一站要走出北京啦!这一年的活动中,许多同学从各地飞来北京听课,每次活动发布后,总会收到大量来自深圳.广州.杭州.上海等地咖友们深切的呼唤,so... 我们开始各地 ...

  6. 【活动】PMcaff免费培训之终结版扩招名额----20名额等你来抢

    2015年重磅活动,PMcaff产品经理公开课扩招名额开抢啦! 本次活动,小伙伴的热情程度超乎想象,在抽中上课的小伙伴中,由于有的小伙伴由于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本次培训,经过紧急统计,将20个名额让出, ...

  7. 一个中科院退学博士生的感想(zz)

    标  题: 我眼中的中国科研:一个中科院退学博士生的感想(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ul 17 10:48:10 2010), 站内 1. 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写一 ...

  8. 体制内工作了十几年,跳出来学嵌入式合适吗?

    这说的不是我,是我原公司的一个朋友,他原来的同事. 我这个朋友原来毕业是在体制内工作,但学习的是电子专业,后因为体制内不适应,或者说是体制内太轻松了,就出来折腾嵌入式.这一折腾就是快十来年,我们是同事 ...

  9. 曾经拒绝马云的实习生 他说要开启云工作时代

    ►导语 在传统的思维中,一家公司要有办公场地,许多的员工,才能正常运营.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现在只要凑齐三五人的团体,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或相识与否,你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办公,去创业.工作.获取 ...

最新文章

  1. 合伙人分开的一点思考
  2. Spring 2.0.1 与 BEA WebLogic Server 9.2 的集成
  3. linux常用计划任务,浅谈:linux cron 计划任务常用符号小结
  4. 数据科学包16-matplotlib的三个实例
  5.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为什么要自动化测试?怎么做?
  6. SAP ABAP 从入门至精通书籍推荐
  7. 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没有那么一首诗、一首歌、一句话、一个词....不经意间勾起了你心中无限的回忆,甚至心都跟着微微颤抖了一下
  8. 电脑发射wifi 信号 各种方式
  9. 初步了解PS“时间轴”
  10. 为什么游戏模型不如原画好看?
  11. 计算机浮点数的格式,单精度与双精度的区别
  12. 隐形的翅膀怎么用计算机弹出来,《隐形的翅膀》原版吉他谱分享,用音阶指法弹简谱其实很简单 ... ......
  13. h5前端调用android拍照功能,H5调用Android拍照和摄像以及选取相册
  14. QUIC 协议在蚂蚁集团落地总结
  15. 【四分之四拍】四分之四拍每拍实际占多长时间?【用最理科的方式解释音乐里的这些玩意,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16. ip视频语音对讲系统是否可以用在方舱医院?
  17. Google 翻译(中英,英中)
  18. 台式计算机里的电池有啥用,电脑上的纽扣电池到底有什么用?需要更换吗?
  19. 我的前端学习之CSS基础--选择器、字体、非布局样式、背景
  20. 重装WindowsXP系统之前必须进行的备份

热门文章

  1. 观点 | 哈哈,TensorFlow被吐槽了吧
  2. 一套基于 SpringBoot 的完整高并发电商系统,拿去面试简直不要太好用!
  3. 当 Docker 遇到 Intellij IDEA,再次解放了生产力~
  4. 首次使用批处理框架 Spring Batch ,被震撼到了,太强大...
  5. 微软出手,干翻 IDEA?网友:先干翻Eclipse吧..
  6. Spring解析,加载及实例化Bean的顺序(零配置)
  7. 都优秀!两位硕士都发一作Nature,之后选择却截然不同!
  8. 一个非常好用的 Python 魔法库
  9. 女友让我破解植物大战僵尸!我干脆撸了一款一样的....翻身舔狗把歌唱呀
  10. 解读 | 2019 年 10 篇计算机视觉精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