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SI协议:

第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在此常见的协议有: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终端类型的转换。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
会话层管理登入和注销过程。它具体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会话层协议就会管理这些操作,如阻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在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该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误码率、延迟量、安全性等参数,还可以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桥、交换机;
第1层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2、TCP/IP协议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分为四层,这四层由高到低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1.链路层(Link Layer) 链路层在TCP/IP协议栈的最低层,也称为数据链路层或网络接口层,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链路层的功能是把接收到的网络层数据报(也称IP数据报)通过该层的物理接口发送到传输介质上,或从物理网络上接收数据帧,抽出IP数据报并交给IP层。

2.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也称为互联网层,由于该层的主要协议是IP协议,因而也可简称为IP层。它是TCP/IP协议栈中最重要的一层,主要功能是可以把源主机上的分组发送到互联网中的任何一台目标主机上。

3.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我们通常所说的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其实是两台主机上对应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传输层提供的就是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也叫端到端(End to End)的通信。在TCP/IP协议族中传输层包含两个不同的传输协议:一个是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个是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4.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向使用网络的用户提供特定的、常用的应用程序,如使用最广泛的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域名系统(DN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等。要注意有些应用层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如FTP和HTTP等),有些应用层协议是基于UDP协议的(如SNMP等)。

3、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报文和其他协议的报文一样,也是由ICMP报文头区和数据区两部分组成的。ICMP报文是封装在IP数据报中通过链路层在网络中进行传输的,

ICMP差错报文:

1.ICMP差错报文的特点 报告IP数据报在传输中的差错是ICMP报文最基本的功能,ICMP差错报文有如下特点: (1)  ICMP差错报文都是由路由器发送到源主机的,因为IP数据报中含有源主机的IP地址,报告给源主机是最可行的方案,另外,发出IP数据报的源主机最需要知道数据是否到达目标主机。 (2)  ICMP差错报文只提供IP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的差错报告,并不规定对各类差错应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措施。具体对差错的处理,由收到ICMP差错报文的源主机将相应的差错与应用程序联系起来才能进行相应的差错处理。

(3) ICMP差错报文不享受任何优先权,也没有特别的可靠性保证措施,与普通的IP数据报一样进行传输,传输过程中可能被丢失、损坏,甚至被抛弃。 (4) ICMP差错报文是伴随着抛弃出错的IP数据报而产生的。 (5) 当路由器发送一份ICMP差错报文时,ICMP报文数据区始终包含产生ICMP差错报文的IP数据报的头部和其数据区的前8个字节(64位)。

(6) 在有些情况下,为了防止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ICMP差错报文(广播风暴),影响网络的正常工作,即使发生差错,也不会产生ICMP差错报文,这些情况包括: ● ICMP报文发生差错。这是为了避免差错报文无休止产生而规定的(但ICMP查询报文可能会产生ICMP差错报文)。 ● 目的地址是广播地址或多播地址(D类地址)的IP数据报。 ● 作为链路层广播的数据报。 ● 不是IP分片的第一片。 ● 源地址不是单个主机的数据报。这就是说,源地址不能为零地址、回送地址、广播地址或多播地址。

2. 目标不可达ICMP报文 目标不可达是指当一个路由器检测出一个IP数据报不能发往它的目的地时,路由器发出一个目标不可达的ICMP差错报文。

3. IP数据报超时ICMP报文

4. 参数错误ICMP报文

ICMP控制报文:

1.拥塞控制与源站抑制报文

2. 路由控制与重定向报文

ICMP请求与应答报文:

1. 回送请求与应答报文

2. 地址掩码请求与应答报文

3.时间戳请求与应答报文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VicLily/p/8867072.html

OSI协议和TCP/IP协议笔记相关推荐

  1. OPC协议和TCP/IP协议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是指为了给工业控制系统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建立一个接口标准,在工业控制设备与控制软件之间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取规范.它给工业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标准 ...

  2. OSI七层协议和TCP/IP四层协议比较

    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 ...

  3. OSI七层协议和TCP/IP四层协议之比较

    转载来自 :少年阿宾 http://www.blogjava.net/stevenjohn/archive/2013/03/28/397117.html TCP/IP: 数据链路层:ARP,RARP ...

  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 一.分层思想 1.分层背景 由于各个计算机厂商都采用私有的网络模型,因此给通信带来诸多麻烦,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 ...

  5.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比较研究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比较研究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比较研究 摘要: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是网际互联中的两个重要协议体系.本文从首先分别介绍了两个协议体系的产生 ...

  6. osi七层协议和tcp/ip四层协议

    (大部分内容为转载)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共包含七层协议.OSI七层协议是由ISO (I ...

  7. OSI七层协议和Tcp/IP五层协议,路由器交换机和HUB的区别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 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 ...

  8. 【计算机网络】分层、OSI七层协议和TCP四层协议

    文章目录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 OSI七层模型 2. TCP/IP四层模型 3. 五层协议 4. 数据传输 4.1 首部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中,分层次的体系结构 ...

  9. OSI网络模型与TCP/IP协议族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把网络通信在逻辑上的定义,也可以理解成为定义了通用的网络通信 ...

最新文章

  1. 节后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2. CH Round #55 - Streaming #6 (NOIP模拟赛day2)解题报告
  3. 二叉树两节点距离java,求二叉树中两个节点的最远距离
  4. vue样式控制的方式
  5. 最近公共祖先 python_lintcode :最近公共祖先
  6. [转]仿百度文库或豆丁网在线浏览doc.pdf.xls.txt源码
  7. C++实现人机对战围棋(使用Leela Zero权重)-界面
  8. 与计算机专业的社会学的论文,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论文致谢词
  9. win7旗舰版升级win10
  10. RestTemplate.exchange各种用法(包括泛型等 --全)
  11. 通信领域的宽带信号和窄带信号到底是什么??
  12. 像韩寒一样活着 南方人物周刊(转)
  13. luogu1725 琪露诺
  14. echart 多种覆盖物 显示优先级
  15. 东澳岛叹海胆之旅 面朝大海一起大快朵颐
  16. GPA——平均绩点计算器(5.0分制)
  17. 利用Javascript prototype特性使用模板设计模式对浏览器端绘图功能进行设计
  18. UE C++中获得蓝图函数返回值
  19. 单线服务器与BGP服务器使用区别大吗
  20. C#Url下载图片(jpg\pdf\png\jpeg...)

热门文章

  1. 一分钟学会看k线图_看K线图:阴跌如钝刀
  2. DOM中严格区分大小写
  3. 05 Python 并发编程(管道,事件,信号量,进程池)
  4. os项目icon和default 等相关图标命名规则和大小设置
  5. java并发:简单面试问题集锦
  6. SQL(基于MySQL)——LIMIT用法
  7. Android系统Surface机制的SurfaceFlinger服务对帧缓冲区(Frame Buffer)的管理分析
  8. hibernate 高级映射 --张国亮总结第一季
  9. 未来软件是什么样呢?数据库篇(转载)
  10. redis做分布式锁可能不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