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和数组是数据类型中两个重要又常用的基础数据类型。

数组是连续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因此它的优势是可以通过下标迅速的找到元素的位置,而它的缺点则是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会导致大量元素的被迫移动,为了解决和平衡此问题于是就有了链表这种数据类型。

链表和数组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选择对应的数据类型了。那么,本文我们就来重点介绍学习一下链表,一是因为它非常重要,二是因为面试必考,先来看本文大纲:

看过某些抗日神剧我们都知道,某些秘密组织为了防止组织的成员被“一窝端”,通常会采用上下级单线联系的方式来保护其他成员,而这种“行为”则是链表的主要特征。

简介

链表(Linked List)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数据结构,是一种线性表,但是并不会按线性的顺序存储数据,而是在每一个节点里存到下一个节点的指针(Pointer)。

链表是由数据域和指针域两部分组成的,它的组成结构如下:

复杂度分析

由于链表无需按顺序存储,因此链表在插入的时可以达到 O(1) 的复杂度,比顺序表快得多,但是查找一个节点或者访问特定编号的节点则需要 O(n) 的时间,而顺序表插入和查询的时间复杂度分别是 O(log n) 和 O(1)。

优缺点分析

使用链表结构可以克服数组链表需要预先知道数据大小的缺点,链表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内存空间,实现灵活的内存动态管理。但是链表失去了数组随机读取的优点,同时链表由于增加了结点的指针域,空间开销比较大。

分类

链表通常会分为以下三类:

  • 单向链表
  • 双向链表
  • 循环链表
    • 单循链表
    • 双循环链表

1.单向链表

链表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单向链表,或叫单链表,它包含两个域,一个数据域和一个指针域,指针域用于指向下一个节点,而最后一个节点则指向一个空值,如下图所示:

单链表的遍历方向单一,只能从链头一直遍历到链尾。它的缺点是当要查询某一个节点的前一个节点时,只能再次从头进行遍历查询,因此效率比较低,而双向链表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用代码来实现一下单向链表的节点: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E item;Node<E> next;Node(E element, Node<E> next) {this.item = element;this.next = next;}
}

2.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也叫双面链表,它的每个节点由三部分组成:prev 指针指向前置节点,此节点的数据和 next 指针指向后置节点,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用代码来实现一下双向链表的节点: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E item;Node<E> next;Node<E> prev;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this.item = element;this.next = next;this.prev = prev;}
}

3.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又分为单循环链表和双循环链表,也就是将单向链表或双向链表的首尾节点进行连接,这样就实现了单循环链表或双循环链表了,如下图所示:

Java中的链表

学习了链表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Java 中的链表 LinkedList 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链表呢?单向链表还是双向链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来看 JDK 中的源码,如下所示:

package java.util;import java.util.function.Consumer;public class LinkedList<E>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链表大小transient int size = 0;// 链表头部transient Node<E> first;// 链表尾部transient Node<E> last;public LinkedList()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this();addAll(c);}// 获取头部元素public E getFirst() {final Node<E> f = first;if (f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return f.item;}// 获取尾部元素public E getLast() {final Node<E> l = last;if (l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return l.item;}// 删除头部元素public E removeFirst() {final Node<E> f = first;if (f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return unlinkFirst(f);}// 删除尾部元素public E removeLast() {final Node<E> l = last;if (l == null)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return unlinkLast(l);}// 添加头部元素public void addFirst(E e) {linkFirst(e);}// 添加头部元素的具体执行方法private void linkFirst(E e) {final Node<E> f = first;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null, e, f);first = newNode;if (f == null)last = newNode;elsef.prev = newNode;size++;modCount++;}// 添加尾部元素public void addLast(E e) {linkLast(e);}// 添加尾部元素的具体方法void linkLast(E e) {final Node<E> l = last;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last = newNode;if (l == null)first = newNode;elsel.next = newNode;size++;modCount++;}// 查询链表个数public int size() {return size;}// 清空链表public void clear()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 {Node<E> next = x.next;x.item = null;x.next = null;x.prev = null;x = next;}first = last = null;size = 0;modCount++;}// 根据下标获取元素public E get(int index) {checkElementIndex(index);return node(index).item;}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E item;Node<E> next;Node<E> prev;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this.item = element;this.next = next;this.prev = prev;}}// 忽略其他方法......
}

从上述节点 Node 的定义可以看出:LinkedList 其实是一个双向链表,因为它定义了两个指针 nextprev 分别用来指向自己的下一个和上一个节点。

链表常用方法

LinkedList 的设计还是很巧妙的,了解了它的实现代码之后,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使用的?或者说它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增加

接下来我们来演示一下增加方法的使用:

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list.add("Java");list.add("中文");list.add("社群");list.addFirst("头部添加"); // 添加元素到头部list.addLast("尾部添加");  // 添加元素到最后System.out.println(list);}
}

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为:

[头部添加, Java, 中文, 社群, 尾部添加]

出来以上的 3 个增加方法之外,LinkedList 还包含了其他的添加方法,如下所示:

  • add(int index, E element):向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 offer(E e):向链表末尾添加元素,返回是否成功;
  • offerFirst(E e):头部插入元素,返回是否成功;
  • offerLast(E e):尾部插入元素,返回是否成功。

add 和 offer 的区别

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 offer 方法属于 Deque接口,add 方法属于 Collection的接口;
  • 当队列添加失败时,如果使用 add 方法会报错,而 offer 方法会返回 false。

2.删除

删除功能的演示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list.offer("头部");list.offer("中间");list.offer("尾部");list.removeFirst(); // 删除头部元素list.removeLast();  // 删除尾部元素System.out.println(list);}
}

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为:

[中间]

除了以上删除方法之外,更多的删除方法如下所示:

  • clear():清空链表;
  • removeFirst():删除并返回第一个元素;
  • removeLast():删除并返回最后一个元素;
  • remove(Object o):删除某一元素,返回是否成功;
  • remove(int index):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 poll():删除并返回第一个元素;
  • remove():删除并返回第一个元素。

3.修改

修改方法的演示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list.offer("Java");list.offer("MySQL");list.offer("DB");// 修改list.set(2, "Oracle");System.out.println(list);}
}

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为:

[Java, MySQL, Oracle]

4.查询

查询方法的演示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list.offer("Java");list.offer("MySQL");list.offer("DB");// --- getXXX() 获取 ---// 获取最后一个System.out.println(list.getLast());// 获取首个System.out.println(list.getFirst());// 根据下标获取System.out.println(list.get(1));// peekXXX() 获取System.out.println("--- peek() ---");// 获取最后一个System.out.println(list.peekLast());// 获取首个System.out.println(list.peekFirst());// 根据首个System.out.println(list.peek());}
}

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为:

DB
Java
MySQL
--- peek() ---
DB
Java
Java

5.遍历

LinkedList 的遍历方法包含以下三种。

遍历方法一:

for (int size = linkedList.size(), i = 0; i < size; i++) {System.out.println(linkedList.get(i));
}

遍历方法二:

for (String str: linkedList) {System.out.println(str);
}

遍历方法三:

Iterator iter = linkedList.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System.out.println(iter.next());
}

链表应用:队列 & 栈

1.用链表实现栈

接下来我们用链表来实现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实现代码如下: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 元素入列
list.add("Java");
list.add("中文");
list.add("社群");while (!list.isEmpty()) {// 打印并移除队头元素System.out.println(list.poll());
}

以上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

Java
中文
社群

2.用链表实现队列

然后我们用链表来实现一个后进先出的“栈”,实现代码如下: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 元素入栈
list.add("Java");
list.add("中文");
list.add("社群");while (!list.isEmpty()) {// 打印并移除栈顶元素System.out.println(list.pollLast());
}

以上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

社群
中文
Java

链表使用场景

链表作为一种基本的物理结构,常被用来构建许多其它的逻辑结构,如堆栈、队列都可以基于链表实现。

所谓的物理结构是指可以将数据存储在物理空间中,比如数组和链表都属于物理数据结构;而逻辑结构则是用于描述数据间的逻辑关系的,它可以由多种不同的物理结构来实现,比如队列和栈都属于逻辑结构。

链表常见笔试题

链表最常见的笔试题就是链表的反转了,而本文我们再来扩充一下,提供 3 种链表反转的方法。

实现方法 1:Stack

我们先用图解的方式来演示一下,使用栈实现链表反转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全部入栈:

因为栈是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因此它的执行过程如下图所示:

最终的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if (head == null) return null;Stack<ListNode> stack = new Stack<>();stack.push(head); // 存入第一个节点while (head.next != null) {stack.push(head.next); // 存入其他节点head = head.next; // 指针移动的下一位}// 反转链表ListNode listNode = stack.pop(); // 反转第一个元素ListNode lastNode = listNode; // 临时节点,在下面的 while 中记录上一个节点while (!stack.isEmpty()) {ListNode item = stack.pop(); // 当前节点lastNode.next = item;lastNode = item;}lastNode.next = null; // 最后一个节点赋为null(不然会造成死循环)return listNode;
}

LeetCode 验证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使用栈的方式来实现链表的反转执行的效率比较低。

实现方法 2:递归

同样的,我们先用图解的方式来演示一下,此方法实现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stat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return head;// 从下一个节点开始递归ListNode reverse = reverseList(head.next);head.next.next = head; // 设置下一个节点的 next 为当前节点head.next = null; // 把当前节点的 next 赋值为 null,避免循环引用return reverse;
}

LeetCode 验证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这种实现方法在执行效率方面已经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性能还是很高的。

实现方法 3:循环

我们也可以通过循环的方式来实现链表反转,只是这种方法无需重复调用自身方法,只需要一个循环就搞定了,实现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if (head == null) return null;// 最终排序的倒序链表ListNode prev = null;while (head != null) {// 循环的下个节点ListNode next = head.next;// 反转节点操作head.next = prev;// 存储下个节点的上个节点prev = head;// 移动指针到下一个循环head = next;}return prev;}
}

LeetCode 验证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述图片可以看出,使用此方法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上都是目前的最优解,比之前的两种方法更加理想。

总结

本文我们讲了链表的定义,它是由数据域和指针域两部分组成的。链表可分为: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其中循环链表又可以分为单循链表和双循环链表。通过 JDK 的源码可知,Java 中的 LinkedList 其实是双向链表,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实现队列或者栈,最后我们讲了反转链表的 3 种实现方法,希望本文的内容对你有帮助。

来源:Java中文社区

作者:磊哥

原文:23张图!万字详解「链表」,从小白到大佬!

侵删

不带头节点的链表有哪些缺点_23张图!万字详解「链表」,从小白到大佬!相关推荐

  1. 23张图!万字详解「链表」,从小白到大佬!

    链表和数组是数据类型中两个重要又常用的基础数据类型. 数组是连续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因此它的优势是可以通过下标迅速的找到元素的位置,而它的缺点则是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会导致大量元素的被迫移动,为了解 ...

  2. java 双向链表_23张图!万字详解「链表」,从小白到大佬

    链表和数组是数据类型中两个重要又常用地基础数据类型,数组是连续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因此它的优势是可以通过下标迅速的找到元素的位置,而它的缺点则是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会导致大量元素的被迫移动,为了解决 ...

  3. 线性表详解(静态链表、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目录 申明 1. 线性表的定义 2. 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 3.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3. 1 顺序存储定义 3. 2 顺序存储方式 3. 3 数据长度与线性表长度区别 3. 4 地址计算方法 4. ...

  4. 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SingleLinkedList单向链表插入,删除,查找,修改详解及代码

    SingleLinkedList单向链表插入,删除,查找,修改详解及代码 单向链表学习目标 1. 链表的介绍 2. 单向链表的存储特点以及原理 3. 基本操作:插入,删除等 4. 单向链表应用场景举例 ...

  5. [C语言] 单向链表的构建以及翻转算法_图文详解(附双向链表构建代码)

    [C语言]单向链表的构建以及翻转算法 一.基本概念 单向链表的链接方向是单向的,其中每个结点都有指针成员变量指向链表中的下一个结点,访问链表时要从头节点(带头节点的链表)或存储首个数据的节点(不带头节 ...

  6. 【数据结构】链表相关OJ题 (万字详解)

    文章目录 一.移除链表元素 二.反转链表 三.链表的中间节点 四.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 五.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六.分隔链表 七.回文链表 八.相交链表 九.环形链表 十.环形链表 II 十一.复制带随 ...

  7. 详解单链表经典OJ题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删除链表中等于给定值"val"的所有节点 二 反转一个单链表 三 求中间节点 四 链表倒数第K个节点 五 合并有序链表 六 链表分割 注意细节: 七 删除重复结 ...

  8. 2.6顺序表和链表的优缺点(区别、特点)详解

    顺序表和链表由于存储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本节就来分析它们的特点,让读者明白 "在什么样的场景中使用哪种存储结构" 更能有效解决问题. 通过系统地 ...

  9. 单链表的头插法与尾插法详解及实现(C语言)

    单链表的建立有头插法和尾插法 首先是定义一个结构体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bool.h& ...

最新文章

  1. node mysql 模块化_Node.js 模块系统
  2. 看直播赢大奖-智能物流技术培训
  3. ssh中linux 变颜色,linux – 如何通过SSH在Vim中启用颜色?
  4. mysql etc my.cnf_mysql配置文件 /etc/my.cnf 详细解释
  5. 数据结构与算法:树与二叉树python实现
  6. 给页面加速,干掉Dom Level 0 Event
  7. 通信、计算机、电子相关专业技术工作
  8. 使用ffmpeg进行图像格式转换以及图像缩放/sws_scale/linux/c++/c/rgb-yuv420
  9. 学习web前端,合理的学习路线,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前端工程师
  10. Could not create the view An unexpected exception……的问题
  11. C# AE缓冲区分析 (转)
  12. Atitit 数据存储视图的最佳实际best practice attilax总结
  13. everything软件使用技巧
  14. 用Python学《微积分B》(序)
  15. Ubuntu U盘启动盘制作步骤
  16. mysql navicat导入sql文件 报错 [Err] 1046 - No database selected
  17. p5727深基5.例3冰雹猜想c语言,深基
  18. 博凌科技携手中企动力用互联网思维卖乐器
  19. 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Log、undoLog详解
  20. 同桌的你1080pHD国语中字_马立杰_新浪博客

热门文章

  1. ATS上的hosting.config和volume.config文件解读
  2. 在Ubuntu 14.04 64bit上为Sublime text 3安装搜狗拼音输入法
  3. Ubuntu 12.04安装firefox 26中的flash plugin方法
  4. Blender 2.9中的真实感三维产品全流程制作学习教程
  5. leetcode-452 用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
  6. 在一台电脑上使用两个github账号
  7. jQuery UI 之 LigerUI 快速入门
  8. selenium webdriver - 结束进程
  9. gdb+gdbserver
  10. C# 多网卡 Server Lis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