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青年教师常子洋 作者:常子洋

  计量经济学的英文名称 “Econometrics” 是最早是由挪威经济学家费里希(R.Frish)于1926年模仿 “Biometrics” (生物计量学) 提出的,标志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

  但一般认为,1930年12月29日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和由它创办的学术刊物《Econometrica》于1933年正式出版,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正式诞生了。

  据说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1676年)。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20-40年代

  二、50-70年代

  三、80年代-至今

  第一阶段(20-40年代)

  19世纪之前,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经济工作者主要是使用头脑直接对材料进行归纳、综合和推理。十九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经济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人们对经济问题做出更精确、深入的分析、解释与判断。这是计量经济学诞生的社会基础。

  到20世纪初,数学、统计学理论日趋完善为计量经济学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17世纪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提出微积分,19世纪初勒让德尔(Legendre)和高斯(Gauss)分别提出最小二乘法,1821年高斯提出正态分布理论。19世纪末英国统计学家高尔登(Galton)提出“回归”概念。20世纪20年代学生(Student)和Fisher提出抽样分布和精确小样本理论。尼曼(Neyman J. D.,波兰裔美国人)和皮尔逊(Pearson)提出假设检验理论。至此,数理统计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这时,人们自然想到要用这些知识解释、分析、研究经济问题,从而诞生了计量经济学。

  30年代计量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个别生产者、消费者、家庭、厂商等。基本上属于微观分析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给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从40年代起,计量经济学研究从微观向局部地区扩大,以至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体系,处理总体形态的数据,如国民消费、国民收入、投资、失业问题等。但模型基本上属于单一方程形式。

  第二阶段(50-70年代)

  第二阶段:1950年以Koopman发表论文“动态经济模型的统计推断”和Koopman-Hood发表论文“线性联立经济关系的估计”为标志计量经济学理论进入联立方程模型时代。

  计量经济学研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方程到联立方程的变化过程。进入五十年代人们开始用联立方程模型描述一个国家整体的宏观经济活动。比较著名的是Klein的美国经济波动模型(1921-1941,1950年作)和美国宏观经济模型(1928-1950,1955年作)后者包括20个方程。联立方程模型的应用是计量经济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进入70年代西方国家致力于更大规模的宏观模型研究。从着眼于国内发展到着眼于国际的大型经济计量模型。研究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国际经济发展战略可能引起的各种后果,以及制定评价长期的经济政策。70年代是联立方程模型发展最辉煌的时代。最著名的联立方程模型是“连接计划”(Link Project)。截止1987年,已包括78个国家2万个方程。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L.Klein教授。他于198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前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也开展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到30年代就中止了。6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开始大量编制投入产出模型并取得有益成果。

  第三阶段(80年代-至今)

  因为七十年代以前的建模技术都是以“经济时间序列平稳”这一前提设计的,而战后多数国家的宏观经济变量均呈非平稳特征,所以在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非平稳经济变量进行预测时常常失败。从70年代开始,宏观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问题以及虚假回归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经济计量模型参数估计的准确性。

  Granger-Newbold于1974年首先提出虚假回归问题,引起了计量经济学界的注意。Box-Jenkins1967年出版《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一书。时间序列模型有别于回归模型,是一种全新的建模方法,它是依靠变量本身的外推机制建立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模型妥善地解决了变量的非平稳性问题,从而为在经济领域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人们发现耗费许多财力人力建立的经济计量模型有时竟不如一个简单的时间序列模型预测能力好(Cooper 1972年专门对两种模型的预测精度作了详细比较)。

  此时,计量经济工作者面临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如何检验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

  (2) 如何把时间序列模型引入经济计量分析领域。

  (3) 进一步修改传统的经济计量模型。

  Dickey-Fuller1979年首先提出检验时间序列非平稳性(单位根)的DF检验法,之后又提出ADF检验法。Phillips-Perron 1988年提出Z检验法。这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

  Sargan 1964年提出误差修正模型概念。当初是用于研究商品库存量问题。Hendry -Anderson (1977) 和Davidson (1978) 的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模型,并尝试用这种模型解决非平稳变量的建模问题。Hendry还提出动态回归理论。1980年Sims提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这是一种用一组内生变量作动态结构估计的联立模型。这种模型的特点是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然而预测能力很强。以上成果为协整理论的提出奠定基础。

  计量经济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是1987年Engle-Granger发表论文“协整与误差修正,描述、估计与检验”。该论文正式提出协整概念,从而把计量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又推向一个新阶段。Granger定理证明若干个一阶非平稳变量间若存在协整关系,那么这些变量一定存在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反之亦成立。1988-1992年Johansen(丹麦)连续发表了四篇关于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检验协整向量,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文章,进一步丰富了协整理论。

  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1960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了一个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组。主要搞投入产出、优化研究。那时在大专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还没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文革中又把计量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加以批判。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3月成立了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1984年定名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并办有一份杂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80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首次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邀请Klein等七位美国教授讲课。自此,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迅速展开,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国家信息中心为参加联合国的“连接计划”研制了我国的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制了“国家财政模型及经济景气分析系统”。

  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次将计量经济学列为我国大学经济类专业本科学生的8门必修课之一。多数学校已经把计量经济学列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未来发展的原动力直接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大量原始数据。在全球化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这些数据的可利用价值愈来愈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肯定会影响未来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未来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将有可能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第一,单方程模型、非线性动态模型、诊断与识别检验的小样本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将会愈来愈受到计量经济学家们的重视。

  第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模拟推断技术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受限因变量模型、贝叶斯计量经济学以及非线性计量经济学更会引人注目。

  第三,金融计量经济学将会是一个最活跃的研究领域。金融数据的大量性及其非正态性对计量经济学家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将有可能放在随机波动模型及其应用方面。

  第四,在时间序列方面,ARCH(GARCH)模型研究的势头将会继续保持。更多的单位根检验有望产生,如随机单位根检验等。协整理论的研究有可能朝非线性化方向发展。第五,非参数和半参数方法、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将会是一种发展趋势。

  引用说明,本文大部分内容摘抄自其他学者的研究,其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思想史和学习本学期计量经济学的课程。

计量经济学建模_不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前世今生,怎么能学会他相关推荐

  1. 计量经济学建模_一分钟看完计量经济学

    建模是计量的灵魂,所以就从建模开始. 一.建模步骤 建模步骤: A,理论模型的设计: a,选择变量b,确定变量关系c,拟定参数范围 B,样本数据的收集: a,数据的类型b,数据的质量 C,样本参数的估 ...

  2. 计量经济学建模_浅谈统计学模型(兼计量经济学模型)

    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从统计学模型中衍生出来的,故将它们一并放在此处进行说明. 实际上,很多人在很久之前就督促我写一篇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文章,但我太懒惰,一直拖到现在,也是十分汗颜. 先讲一些统计学上 ...

  3. 数学建模_随机森林分类模型详解Python代码

    数学建模_随机森林分类模型详解Python代码 随机森林需要调整的参数有: (1) 决策树的个数 (2) 特征属性的个数 (3) 递归次数(即决策树的深度)''' from numpy import ...

  4. 【Matlab】数学建模_变异系数法

    [Matlab]数学建模_变异系数法 1.基本思想 2.数据集介绍 3.文件结构 4.详细代码及注释 5.运行结果 6.结果说明 1.基本思想 变异系数法通常用于解决数据分布不同的问题.它是一个用于测 ...

  5. 小屁孩的伤感空间日志_多谢伱的不珍惜让我学会死訫

    小屁孩的伤感空间日志_多谢伱的不珍惜让我学会死訫 - 小屁孩的伤感空间日志_多谢伱的不珍惜让我学会死訫 曾經很愛很愛伱....如今我已经放弃,多谢伱的不珍惜.让我学会死訫o放訫我絕不爱你了 我曾经那么 ...

  6. 一阶广义差分模型_4.2 序列相关性_清华大学:计量经济学(李子奈博导)_ppt_大学课件预览_高等教育资讯网...

    § 4.2 序列相关性 Serial Correlation 一,序列相关性概念二.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序列相关性三.序列相关性的后果四.序列相关性的检验五.具有序列相关性模型的估计六.案例 § 4.2 ...

  7. 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黄洪艺_庞皓计量经济学第4版题库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庞皓<计量经济学>(第4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 ...

  8. 计量广义差分操作过程_计量学堂 | 计量经济学最基本的31个问题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它与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关系怎样? 答: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技术来分析经济数据的科学和艺术,它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计算 ...

  9. 概率分布分位点_概率统计计量经济学_假设检验中的重要概念_分位点/p值

    在学完了几个重要分布之后,紧接着的内容就是这几个分布的使用,实际上这就是假设检验的过程 其中有一些概念: 分位点和分位数,p值,分布表,置信区间 因为是新概念, 我这种蒻蒻就是看得很不清楚,理解起来总 ...

最新文章

  1. php的hashmap,php如何实现hashmap
  2. 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认知与脑科学研究团队2021年诚聘启事(更新)
  3. audio 上一首 下一首 自定义样式_我们的歌:盛典即将来临,勤深深还有一首歌,这场表演值得期待...
  4. 4bit超前进位加法器电路
  5. 最大公约数简便算法_求最大公约数的4种算法
  6. hibernate状态转换关系图【原】
  7. Python中pip包管理工具的源配置文件pip.ini
  8. java 内置jetty_内置jetty
  9. 推荐 7 个超棒的监控工具
  10. 析构函数c+_了解C ++中的析构函数
  11. tk免费顶级域名注册及使用
  12. Unity3d C#解决transform.LookAt朝向前后翻转问题(含源码)
  13. 【HCIE-RS】TAC诊断1
  14. 中国智能电饭煲行业市场供需与战略研究报告
  15. 云帆加速扶凯:坚守本源 做技术流的CDN
  16. FreeMarker学习手册
  17. wpf中图片滚动效果demo_如何将商品视觉化运用到店铺中?小型文具店货架效果图文具店货架图片...
  18. TCP 的 3 次握手 4 次挥手,小学生都能看懂
  19. 多表联查--01---LEFT JOIN 实现多表联查
  20. 北大igem生物计算机,北京大学iGEM团队在2018国际大赛中再获佳绩

热门文章

  1. 呼和浩特机器人光缆设备_工业机器人最坚固配件,虐它千万次,性能依旧
  2. java安装_Java开发中更多常见的危险信号
  3. mysql并发提交事务_Mysql事务并发问题解决方案
  4. java 字符码查询_Java URL查询字符串参数的编码
  5. java项目集成mybatis_JAVA应用程序单独集成Mybatis使用Demo
  6. mysql 列出表_[MySQL优化1]centos中MySQL列出所有表
  7. 小姐姐在硅谷生活了三年,实现了理想的生活模式
  8. 程序员写代码崩溃,路过的暖心美团骑手:我帮你看看!
  9. 每日一皮:上线一切正常的顺畅感就是如此赏心悦目!
  10. Serverless:为我们到底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