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

  • 数组的概念
  • 数组的定义
    • 方式一:静态初始化
    • 方式二:静态初始化
    • 方式三:动态初始化
  • 数组元素的访问
  • 数组的遍历
  • 数组元素的默认值
  • 数组内存图
    • 内存概述
    • Java虚拟机的内存划分
    • 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 1、一个数组内存图
      • 2、数组下标为什么是0开始
      • 3、两个数组内存图
      • 4、两个变量指向一个数组
  • 数组使用过程中常见异常
    • 数组越界异常
    • 数组空指针异常
  • 数组的常见操作
    • 数组找最值
    • 数组中找最值及其下标
    • 数组统计:求总和、均值、统计偶数个数等
    • 复制
    • 反转
    • 数组的顺序查找
    • 数组的二分查找
    • 冒泡排序
    • 简单选择排序
  • 二维数组
    • 二维数组的声明
    •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 1、静态初始化
      • 2、动态初始化(规则二维表:每一行的列数是相同的)
      • 3、动态初始化(不规则:每一行的列数可能不一样)
    • 相关表示方式
    • 二维数组的遍历
      • 举例
    • 二维数组的内存图分析
      • 示例

数组的概念

  • 数组概念: 数组就是用于存储数据的长度固定的容器,保证多个数据的数据类型要一致。

所谓数组(array),就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集合,就是把有限个类型相同的变量用一个名字命名,以便统一管理他们,然后用编号区分他们,这个名字称为数组名,编号称为下标或索引(index)。组成数组的各个变量称为数组的元素(element)。数组中元素的个数称为数组的长度(length)。

数组的特点:

1、数组的长度一旦确定就不能修改

2、创建数组时会在内存中开辟一整块连续的空间。

3、存取元素的速度快,因为可以通过[下标],直接定位到任意一个元素。

数组的定义

方式一:静态初始化

  • 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元素1,元素2,元素3...};//必须在一个语句中完成,不能分开两个语句写
  • 举例:

定义存储1,2,3,4,5整数的数组容器

int[] arr = {1,2,3,4,5};//正确int[] arr;
arr = {1,2,3,4,5};//错误

方式二:静态初始化

  • 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或
数据类型[] 数组名;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 举例:

定义存储1,2,3,4,5整数的数组容器。

int[] arr = new int[]{1,2,3,4,5};//正确int[] arr;
arr = new int[]{1,2,3,4,5};//正确int[] arr = new int[5]{1,2,3,4,5};//错误的,后面有{}指定元素列表,就不需要在[长度]指定长度。

方式三:动态初始化

  • 格式: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 数组名字 = new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长度];或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 数组名字;数组名字 = new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长度];
  • 数组定义格式详解:

    •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 创建的数组容器可以存储什么数据类型的数据。
    • 元素的类型可以是任意的Java的数据类型。例如:int, String, Student等
    • [] : 表示数组。
    • 数组名字:为定义的数组起个变量名,满足标识符规范,可以使用名字操作数组。
    • new:关键字,创建数组使用的关键字。因为数组本身是引用数据类型,所以要用new创建数组对象。
    • [长度]:数组的长度,表示数组容器中可以存储多少个元素。
    • 注意:数组有定长特性,长度一旦指定,不可更改。
      • 和水杯道理相同,买了一个2升的水杯,总容量就是2升,不能多也不能少。
  • 举例:

定义可以存储5个整数的数组容器,代码如下:

int[] arr = new int[5];int[] arr;
arr = new int[5];

数组元素的访问

  • 索引: 每一个存储到数组的元素,都会自动的拥有一个编号,从0开始,这个自动编号称为数组索引(index),可以通过数组的索引访问到数组中的元素。
  • 索引范围:[0, 数组的长度-1]
  • 格式:
数组名[索引]
  • 索引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 数组名[索引]=数值,为数组中的元素赋值
    • 变量=数组名[索引],获取出数组中的元素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定义存储int类型数组,赋值元素1,2,3,4,5int[] arr = {1,2,3,4,5};//为0索引元素赋值为6arr[0] = 6;//获取数组0索引上的元素int i = arr[0];System.out.println(i);//直接输出数组0索引元素System.out.println(arr[0]);
}

数组的遍历

  • 数组的长度属性: 每个数组都具有长度,而且是固定的,Java中赋予了数组的一个属性,可以获取到数组的长度,语句为:数组名.length ,属性length的执行结果是数组的长度,int类型结果。由次可以推断出,数组的最大索引值为数组名.length-1
  • 数组遍历: 就是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分别获取出来,就是遍历。遍历也是数组操作中的基石。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new int[]{1,2,3,4,5};//打印数组的属性,输出结果是5System.out.println("数组的长度:" + arr.length);//遍历输出数组中的元素System.out.println("数组的元素有:");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arr[i]);}
}

数组元素的默认值

当我们使用动态初始化创建数组时: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 数组名字 = new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长度];

此时只确定了数组的长度,没有确定数组元素的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元素又默认值。

数组的元素有默认值:

数组内存图

内存概述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我们编写的程序是存放在硬盘中的,在硬盘中的程序是不会运行的,必须放进内存中才能运行,运行完毕后会清空内存。

Java虚拟机要运行程序,必须要对内存进行空间的分配和管理。

Java虚拟机的内存划分

为了提高运算效率,就对空间进行了不同区域的划分,因为每一片区域都有特定的处理数据方式和内存管理方式。

区域名称 作用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CPU中的寄存器,它包含每一个线程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本地方法栈 当程序中调用了native的本地方法时,本地方法执行期间的内存区域
方法区 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堆内存 存储对象(包括数组对象),new来创建的,都存储在堆内存。
虚拟机栈 用于存储正在执行的每个Java方法的局部变量表等。局部变量表存放了编译期可知长度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对象引用,方法执行完,自动释放。

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1、一个数组内存图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new int[3];System.out.println(arr);//[I@5f150435
}

思考:打印arr为什么是[I@5f150435,它是数组的地址吗?

答:它不是数组的地址。

问?不是说arr中存储的是数组对象的首地址吗?

答:arr中存储的是数组的首地址,但是因为数组是引用数据类型,打印arr时,会自动调用arr数组对象的toString()方法,默认该方法实现的是对象类型名@该对象的hashCode()值的十六进制值。

问?对象的hashCode值是否就是对象内存地址?

答:不一定,因为这个和不同品牌的JVM产品的具体实现有关。例如:Oracle的OpenJDK中给出了5种实现,其中有一种是直接返回对象的内存地址,但是OpenJDK默认没有选择这种方式。

2、数组下标为什么是0开始

因为第一个元素距离数组首地址间隔0个单元。

3、两个数组内存图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new int[3];int[] arr2 = new int[2];System.out.println(arr);System.out.println(arr2);
}

4、两个变量指向一个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数组,存储3个元素int[] arr = new int[3];//数组索引进行赋值arr[0] = 5;arr[1] = 6;arr[2] = 7;//输出3个索引上的元素值System.out.println(arr[0]);System.out.println(arr[1]);System.out.println(arr[2]);//定义数组变量arr2,将arr的地址赋值给arr2int[] arr2 = arr;arr2[1] = 9;System.out.println(arr[1]);
}

数组使用过程中常见异常

数组越界异常

观察一下代码,运行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1,2,3};System.out.println(arr[3]);
}

创建数组,赋值3个元素,数组的索引就是0,1,2,没有3索引,因此我们不能访问数组中不存在的索引,程序运行后,将会抛出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数组越界异常。在开发中,数组的越界异常是不能出现的,一旦出现了,就必须要修改我们编写的代码。

数组空指针异常

观察一下代码,运行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1,2,3};arr = null;System.out.println(arr[0]);
}

arr = null这行代码,意味着变量arr将不会在保存数组的内存地址,也就不允许再操作数组了,因此运行的时候会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 空指针异常。在开发中,数组的越界异常是不能出现的,一旦出现了,就必须要修改我们编写的代码。

空指针异常在内存图中的表现

观察如下代码,运行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声明一个String[]类型的数组,用来存储三个学生的姓名String[] names = new String[3];int count = names[0].length();System.out.println("第一个学生姓名的字数:" + count);}

names[0]中目前是默认值null,再用它调用方法,来求字符串的长度,会报空指针异常。

数组的常见操作

数组找最值

思路:

(1)先假设第一个元素最大/最小

(2)然后用max/min与后面的元素一一比较

  • 实现思路:

    • 定义变量,保存数组0索引上的元素
    • 遍历数组,获取出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 将遍历到的元素和保存数组0索引上值的变量进行比较
    • 如果数组元素的值大于了变量的值,变量记录住新的值
    • 数组循环遍历结束,变量保存的就是数组中的最大值

示例代码:

int[] arr = {4,5,6,1,9};
//找最大值
int max = arr[0];
for(int i=1; i<arr.length; i++){if(arr[i] > max){max = arr[i];}
}

数组中找最值及其下标

情况一:找最值及其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思路:

(1)先假设第一个元素最大/最小

(2)用max/min变量表示最大/小值,用max/min与后面的元素一一比较

(3)用index时刻记录目前比对的最大/小的下标

示例代码:

int[] arr = {4,5,6,1,9};
//找最大值
int max = arr[0];
int index = 0;
for(int i=1; i<arr.length; i++){if(arr[i] > max){max = arr[i];index = i;}
}

思路:

(1)先假设第一个元素最大/最小

(2)用maxIndex时刻记录目前比对的最大/小的下标,那么arr[maxIndex]就是目前的最大值

int[] arr = {4,5,6,1,9};
//找最大值
int maxIndex = 0;
for(int i=1; i<arr.length; i++){if(arr[i] > arr[maxIndex]){maxIndex = i;}
}
System.out.println("最大值:" + arr[maxIndex]);

情况二:找最值及其所有最值的下标(即可能最大值重复)

思路:

(1)先找最大值

①假设第一个元素最大

②用max与后面的元素一一比较

(2)遍历数组,看哪些元素和最大值是一样的

示例代码:

int[] arr = {4,5,6,1,9};
//找最大值
int max = arr[0];
for(int i=1; i<arr.length; i++){if(arr[i] > max){max = arr[i];}
}//遍历数组,看哪些元素和最大值是一样的
for(int i=0; i<arr.length; i++){if(max == arr[i]){System.out.print(i+"\t");}
}

数组统计:求总和、均值、统计偶数个数等

思路:遍历数组,挨个的累加,判断每一个元素

示例代码:

int[] arr = {4,5,6,1,9};
//求总和、均值
int sum = 0;//因为0加上任何数都不影响结果
for(int i=0; i<arr.length; i++){sum += arr[i];
}
double avg = (double)sum/arr.length;

示例代码2:

int[] arr = {4,5,6,1,9};//求总乘积
long result = 1;//因为1乘以任何数都不影响结果
for(int i=0; i<arr.length; i++){result *= arr[i];
}

示例代码3:

int[] arr = {4,5,6,1,9};
//统计偶数个数
int even = 0;
for(int i=0; i<arr.length; i++){if(arr[i]%2==0){even++;}
}

复制

应用场景:

1、扩容
2、备份
3、截取
4、反转

示例代码:扩容,新增一个位置来存储10

int[] arr = {1,2,3,4,5,6,7,8,9};//如果要把arr数组扩容,增加1个位置
//(1)先创建一个新数组,它的长度 = 旧数组的长度+1
int[] newArr = new int[arr.length + 1];//(2)复制元素
//注意:i<arr.length   因位arr比newArr短,避免下标越界
for(int i=0; i<arr.length; i++){newArr[i] = arr[i];
}//(3)把新元素添加到newArr的最后
newArr[newArr.length-1] = 10;//(4)如果下面继续使用arr,可以让arr指向新数组
arr = newArr;//(4)遍历显示
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arr[i]);
}

示例代码:备份

int[] arr = {1,2,3,4,5,6,7,8,9};//1、创建一个长度和原来的数组一样的新数组
int[] newArr = new int[arr.length];//2、复制元素
for(int i=0; i<arr.length; i++){newArr[i] = arr[i];
}//3、遍历显示
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arr[i]);
}

示例代码:截取[start,end)范围

int[] arr = {11,22,33,44,55,66,77,88,99};int start = 2;
int end = 6;//1、创建一个新数组,新数组的长度 = end-start ;
int[] newArr = new int[end-start];//2、赋值元素
for(int i=0; i<newArr.length; i++){newArr[i] = arr[start + i];
}//3、遍历显示
for(int i=0; i<new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newArr[i]);
}

反转

方法有两种:

1、借助一个新数组

2、首尾对应位置交换

第一种方式示例代码:

int[] arr = {1,2,3,4,5,6,7,8,9};//(1)先创建一个新数组
int[] newArr = new int[arr.length];//(2)复制元素
int len = arr.length;
for(int i=0; i<newArr.length; i++){newArr[i] = arr[len -1 - i];
}//(3)舍弃旧的,让arr指向新数组
arr = newArr;//这里把新数组的首地址赋值给了arr//(4)遍历显示
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arr[i]);
}

第二种方式示例代码:

**实现思想:**数组对称位置的元素互换。

int[] arr = {1,2,3,4,5,6,7,8,9};//(1)计算要交换的次数:  次数 = arr.length/2
//(2)首尾对称位置交换
for(int i=0; i<arr.length/2; i++){//循环的次数就是交换的次数int temp = arr[i];arr[i] = arr[arr.length-1-i];arr[arr.length-1-i] = temp;
}//(3)遍历显示
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arr[i]);
}
  • 实现反转,就需要将数组对称位置的元素进行交换
  • 定义两个变量,保存数组的最小索引和最大索引
  • 两个索引上的元素交换位置
  • 最小索引++,最大索引–
  • 最小索引超过了最大索引,数组反转操作结束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arr = {1,2,3,4,5,6,7,8,9};//首尾交换for(int min=0,max=arr.length-1; min<max; min++,max--){//首  与  尾交换int temp = arr[min];arr[min] = arr[max];arr[max] = temp;}//(3)遍历显示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arr[i]);}}

数组的顺序查找

顺序查找:挨个查看

要求:对数组元素的顺序没要求

顺序查找示例代码:

//查找value第一次在数组中出现的index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arr = {4,5,6,1,9};int value = 1;int index = -1;for(int i=0; i<arr.length; i++){if(arr[i] == value){index = i;break;}}if(index==-1){System.out.println(value + "不存在");}else{System.out.println(value + "的下标是" + index);}
}

数组的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对折对折再对折

要求:要求数组元素必须支持比较大小,并且数组中的元素已经按大小排好序

/*
2、编写代码,使用二分查找法在数组中查找 int value = 2;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显示下标,不存在显示不存在。
已知数组:int[] arr = {1,2,3,4,5,6,7,8,9,10};
*/
class Exam2{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arr = {2,5,7,8,10,15,18,20,22,25,28};//数组是有序的int value = 18;int index = -1;int left = 0;int right = arr.length - 1;int mid = (left + right)/2;while(left<=right){//找到结束if(value == arr[mid]){index = mid;break;}//没找到else if(value > arr[mid]){//往右继续查找//移动左边界,使得mid往右移动left = mid + 1;}else if(value < arr[mid]){//往左边继续查找right = mid - 1;}mid = (left + right)/2;}if(index==-1){System.out.println(value + "不存在");}else{System.out.println(value + "的下标是" + index);}}
}

冒泡排序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到前面,大数放到后面。

​ 即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元素,将小数放到前面,大数放到后面。

​ 然后比较第2个和第3个元素,将小数放到前面,大数放到后面。

​ 如此继续,直到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到前面,大数放到后面。

​ 重复第一趟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例如:冒泡:从小到大,从左到右两两比较
/*
{6,3,8,2,9,1}第一轮:第1次:arr[0]与arr[1]比较,6>3成立,就交换,{3,6,8,2,9,1}第2次:arr[1]与arr[2]比较,6>8不成立,不交换{3,6,8,2,9,1}第3次:arr[2]与arr[3]比较,8>2成立,就交换,{3,6,2,8,9,1}第4次:arr[3]与arr[4]比较,8>9不成立,不交换{3,6,2,8,9,1}第5次:arr[4]与arr[5]比较,9>1成立,就交换,{3,6,2,8,1,9}第一轮结果:{3,6,2,8,1,9}   9已经到达正确位置,下一轮不用在参与第二轮:第1次:arr[0]与arr[1]比较,3>6不成立,不交换{3,6,2,8,1,9}第2次:arr[1]与arr[2]比较,6>2成立,就交换,{3,2,6,8,1,9}第3次:arr[2]与arr[3]比较,6>8不成立,不交换{3,2,6,8,1,9}第4次:arr[3]与arr[4]比较,8>1成立,就交换,{3,2,6,1,8,9}第二轮结果:{3,2,6,1,8,9}   8已经到达正确位置,下一轮不用在参与第三轮:第1次:arr[0]与arr[1]比较,3>2成立,就交换,{2,3,6,1,8,9}第2次:arr[1]与arr[2]比较,3>6不成立,不交换{2,3,6,1,8,9}第3次:arr[2]与arr[3]比较,6>1成立,就交换,{2,3,1,6,8,9}第三轮结果:{2,3,1,6,8,9}   6已经到达正确位置,下一轮不用在参与第四轮:第1次:arr[0]与arr[1]比较,2>3不成立,不交换{2,3,1,6,8,9} 第2次:arr[1]与arr[2]比较,3>1成立,就交换,{2,1,3,6,8,9} 第四轮结果:{2,1,3,6,8,9}    3已经到达正确位置,下一轮不用在参与第五轮第1次:arr[0]与arr[1]比较,2>1成立,就交换,{1,2,3,6,8,9}第五轮结果:{1,2,3,6,8,9}   2已经到达正确位置,下一轮不用在参与剩下1,肯定是最小的了,不用比较了6个元素,比较了5轮, n个元素需要n-1轮每一轮比较很多次
*/

示例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arr = {6,3,8,2,9,1};  //arr.length = 6//i=1,2,3,4,5  一共5轮for(int i=1; i<arr.length; i++){//轮数/*i=1,第1轮,j=0,1,2,3,4   arr[j]与arr[j+1]i=2,第2轮,j=0,1,2,3     arr[j]与arr[j+1]i=3,第3轮,j=0,1,2       arr[j]与arr[j+1]i=4,第4轮,j=0,1         arr[j]与arr[j+1]i=5,第5轮,j=0           arr[j]与arr[j+1]j=0, j<=arr.length-1-i*/for(int j=0; j<=arr.length-1-i; j++){if(arr[j] > arr[j+1]){int temp = arr[j];arr[j] = arr[j+1];arr[j+1] = temp;}}}//结果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arr[i] + " ");}}

示例代码:从大到小,从右到左

char[] arr = {'h','e','l','l','o','j','a','v','a'};
for(int i=1; i<arr.length; i++){//外循环的次数 = 轮数 = 数组的长度-1/*第1轮,i=1,从右到左两两比较,arr[8]与arr[7],arr[7]与arr[6]....arr[1]与arr[0]第2轮,i=2,从右到左两两比较,arr[8]与arr[7],arr[7]与arr[6]....arr[2]与arr[1]...第8轮,i=8,从右到左两两比较,arr[8]与arr[7]arr[j]与arr[j-1]找两个关键点:(1)j的起始值:8(2)找j的终止值,依次是1,2,3,。。。8,得出j>=i*/for(int j=8; j>=i; j--){//从大到小,后面的元素 > 前面的元素,就交换if(arr[j]>arr[j-1]){int temp = arr[j];arr[j] = arr[j-1];arr[j-1] = temp;}}
}   

简单选择排序

示例代码:简单的直接选择排序

int[] arr = {49,38,65,97,76,13,27,49};for(int i=1; i<arr.length; i++){//外循环的次数 = 轮数 = 数组的长度-1//(1)找出本轮未排序元素中的最值/*未排序元素:第1轮:i=1,未排序,[0,7]第2轮:i=2,未排序,[1,7]...第7轮:i=7,未排序,[6,7]每一轮未排序元素的起始下标:0,1,2,3,4,5,6,正好是i-1的未排序的后面的元素依次:第1轮:[1,7]  j=1,2,3,4,5,6,7第2轮:[2,4]  j=2,3,4,5,6,7。。。。第7轮:[7]    j=7j的起点是i,终点都是7*/int max = arr[i-1];int index = i-1;for(int j=i; j<arr.length; j++){if(arr[j] > max){max = arr[j];index = j;}}//(2)如果这个最值没有在它应该在的位置,就与这个位置的元素交换/*第1轮,最大值应该在[0]第2轮,最大值应该在[1]....第7轮,最大值应该在[6]正好是i-1的值*/if(index != i-1){//交换arr[i-1]与arr[index]int temp = arr[i-1];arr[i-1] = arr[index];arr[index] = temp;}
}
//显示结果
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arr[i]);
}

二维数组

  • 二维数组:本质上就是元素为一维数组的一个数组。
  • 二维数组的标记:[][]
int[][] arr; //arr是一个二维数组,可以看成元素是int[]一维数组类型的一个数组

二维数组也可以看成一个二维表,行*列组成的二维表,只不过这个二维表,每一行的列数还可能不同。但是每一个单元格中的元素的数据类型是一致的,例如:都是int,都是String等

二维数组的声明

语法格式:

//推荐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的名称;//不推荐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不推荐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1、静态初始化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 {第二行的值列表},...{第n行的值列表}};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 {第二行的值列表},...{第n行的值列表}};//以下格式要求声明与静态初始化必须一起完成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的名称 = {{元素1,元素2,元素3 。。。}, {第二行的值列表},...{第n行的值列表}};

如果是静态初始化,右边new 数据类型[][]中不能写数字,因为行数和列数,由{}的元素个数决定

举例:

 int[][] arr;arr = new int[][]{{1,2,3},{4,5,6},{7,8,9}};int[][] arr = new int[][]{{1,2,3},{4,5,6},{7,8,9}};int[][] arr = {{1,2,3},{4,5,6},{7,8,9}};//声明与初始化必须在一句完成
public class Array2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定义数组int[][] arr = {{1,2,3},{4,5},{6}};System.out.println(arr);System.out.println(arr[0]);System.out.println(arr[1]);System.out.println(arr[2]);System.out.println(arr[0][0]); //1System.out.println(arr[1][0]); //4System.out.println(arr[2][0]); //6System.out.println(arr[0][1]); //2System.out.println(arr[1][1]); //5//越界System.out.println(arr[2][1]); //错误}
}

2、动态初始化(规则二维表:每一行的列数是相同的)

//(1)确定行数和列数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m][n];m:表示这个二维数组有多少个一维数组。或者说一共二维表有几行n:表示每一个一维数组的元素有多少个。或者说每一行共有一个单元格//此时创建完数组,行数、列数确定,而且元素也都有默认值//(2)再为元素赋新值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列下标] = 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int[][] arr = new int[3][2];//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arr//这个二维数组有3个一维数组的元素//每一个一维数组有2个元素//输出二维数组名称System.out.println(arr); //地址值    [[I@175078b//输出二维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一维数组的名称System.out.println(arr[0]); //地址值  [I@42552cSystem.out.println(arr[1]); //地址值 [I@e5bbd6System.out.println(arr[2]); //地址值 [I@8ee016//输出二维数组的元素System.out.println(arr[0][0]); //0System.out.println(arr[0][1]); //0//...
}

3、动态初始化(不规则:每一行的列数可能不一样)

//(1)先确定总行数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总行数][];//此时只是确定了总行数,每一行里面现在是null//(2)再确定每一行的列数,创建每一行的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该行的总列数];//此时已经new完的行的元素就有默认值了,没有new的行还是null//(3)再为元素赋值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列下标] = 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定义数组int[][] arr = new int[3][];System.out.println(arr);  //[[I@175078bSystem.out.println([1][0]);//NullPointerExceptionSystem.out.println(arr[0]); //nullSystem.out.println(arr[1]); //nullSystem.out.println(arr[2]); //null//动态的为每一个一维数组分配空间arr[0] = new int[2];arr[1] = new int[3];arr[2] = new int[1];System.out.println(arr[0]); //[I@42552cSystem.out.println(arr[1]); //[I@e5bbd6System.out.println(arr[2]); //[I@8ee016System.out.println(arr[0][0]); //0System.out.println(arr[0][1]); //0//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System.out.println(arr[0][2]); //错误arr[1][0] = 100;arr[1][2] = 200;}

相关表示方式

(1)二维数组的长度/行数:

​ 二维数组名.length

(2)二维数组的其中一行:

​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

​ 行下标的范围:[0, 二维数组名.length-1]

(3)每一行的列数:

​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length

​ 因为二维数组的每一行是一个一维数组

(4)每一个元素

​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列下标]

二维数组的遍历

for(int i=0; i<二维数组名.length; i++){for(int j=0; j<二维数组名[i].length; j++){System.out.print(二维数组名[i][j]);}System.out.println();
}

举例

请使用二维数组存储如下数据,并遍历显示

1

2 2

3 3 3

4 4 4 4

5 5 5 5 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1、声明一个二维数组,并且确定行数//因为每一行的列数不同,这里无法直接确定列数int[][]  arr = new int[5][];//2、确定每一行的列数for(int i=0; i<arr.length; i++){/*arr[0] 的列数是1arr[1] 的列数是2arr[2] 的列数是3arr[3] 的列数是4arr[4] 的列数是5*/arr[i] = new int[i+1];}//3、确定元素的值for(int i=0; i<arr.length; i++){for(int j=0; j<arr[i].length; j++){arr[i][j] = i+1;}}//4、遍历显示for(int i=0; i<arr.length; i++){for(int j=0; j<arr[i].length; j++){System.out.print(arr[i][j] + " ");}System.out.printl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1、声明一个二维数组,并且初始化int[][] arr = {{1},{2,2},{3,3,3},{4,4,4,4},{5,5,5,5,5}};//2、遍历显示for(int i=0; i<arr.length; i++){for(int j=0; j<arr[i].length; j++){System.out.print(arr[i][j] + " ");}System.out.printl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1、声明一个二维数组,并且确定行数//因为每一行的列数不同,这里无法直接确定列数int[][]  arr = new int[5][];for(int i=0; i<arr.length; i++){//2、确定每一行的列数arr[i] = new int[i+1];//3、确定元素的值for(int j=0; j<arr[i].length; j++){arr[i][j] = i+1;System.out.print(arr[i][j] + " ");}System.out.println();}}

二维数组的内存图分析

示例

        int[][] arr = {{1},{2,2},{3,3,3},{4,4,4,4},{5,5,5,5,5}};

零基础Java学习之数组相关推荐

  1. java学习笔记:零基础java学习路线+配套资料+书籍推荐

    公众号菜鸟名企梦2018年,精品文章汇总: 01 我的秋招 我的秋招offer 我的offer选择 秋招全面总结-必读宝典 求职必读 02 零基础学习路线 零基础-java学习路线(上) 零基础-ja ...

  2.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零基础java学习路线分享

    一切不以求职找工作为目标的学习路线分享都是耍流氓. 博主是19年7月毕业的应届生:985.A+学科硕士.2018年的秋招收获了:百度.腾讯.头条.美团.猿辅导.度小满.猫眼.流利说等offer.off ...

  3. 零基础——java学习路线(下)

    学习路线分上中下三篇,前两篇已经发布了,本文是学习路线系列的最后一篇.有没有提到的点或学习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 公众号后台回复"资料"即可获取学习资料大礼包,你想找的基本都有,外加 ...

  4. 零基础Java学习之接口

    介绍 接口的介绍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 从使用上来说是继承的一种扩展,因为java不支持多继承,而有了接口就能够实现多继承的效果. 有时候需要必须从几个类中抽取出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而它们之间又没有继承 ...

  5. 零基础Java学习之多态

    介绍 多态是Java的三大特性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继承和封装(前面博客已经说了继承和封装了,可以看一下).这两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了为多态打下了基础. 通过多态,可以实现一个行为具有多种形态,这里的形 ...

  6. 零基础Java学习之初级项目实践(客户信息管理软件-附源码)

    项目涉及知识点 基础的面向对象编程项目. 类和对象(属性.方法及构造器) 类的封装 引用数组 数组的插入.删除和替换 对象的聚集处理 多对象协同工作 需求说明 总体说明 模拟实现基于文本界面的< ...

  7. 零基础Java学习之继承

    继承 继承的概述 继承的理解 继承的好处 继承的格式 继承的特点一:成员变量 私有化(private) 成员变量不重名 成员变量重名 继承的特点二:成员方法 成员方法不重名 成员方法重名--重写(Ov ...

  8. 零基础Java学习之包(Package)

    包的作用 1.可以避免类重名 有了包之后,类的全名称就变为:包.类名 2.分类组织管理众多的类 例如: java.lang----包含一些Java语言的核心类,如String.Math.Integer ...

  9. 零基础Java学习之成员方法

    成员方法 方法的概念 方法的原则 成员方法的分类 定义实例方法的格式 实例方法调用 定义和调用实例方法举例 声明客户和账户类.银行类 方法调用内存分析 可变参数 举例1:找最大值 举例2:字符串拼接 ...

最新文章

  1. AC日记——[Hnoi2017]影魔 bzoj 4826
  2. 怎样用c语言写高速超速罚款标准,pta高速公路超速处罚(C语言)
  3. javascript使用Json总结
  4. Sqlite error- INSERT failed: datatype mismatch
  5. MVCToolKit中HtmlHelper.ActionLink的BUG?
  6. 我感到很惭愧的飞鸽传书
  7. mysql-5.7.16-winx64+Navicat安装及配置
  8. 指针01:指针的定义与使用
  9. 【Nightingale (夜莺)监控系统安装配置】
  10. 软工网络15团队作业4——Alpha阶段敏捷冲刺之Scrum 冲刺博客(Day1)
  11. 二元logistic回归、ROC曲线及cutoff值
  12. 将禾赛激光雷达在rviz中采集的点云保存成pcd格式
  13. 赛尔号无限宇宙服务器,赛尔号无限宇宙
  14. 经典神经网络论文超详细解读(八)——ResNeXt学习笔记(翻译+精读+代码复现)
  15. 程序通过命令行获取操作系统名称+版本+CPU名称等各种信息
  16. VC界面程序中文字乱码问题
  17. Node.js实战13:fs模块奥义!开发一个数据库。
  18. 玩转Nginx服务器,怎能不懂Nginx的配置和优化?
  19. PLL锁相环基本原理介绍
  20. 0511 backlog

热门文章

  1. Google AMP WebPackage 在 Webnovel 的应用
  2. JAVA面向对象的总结(函数重载与数组)
  3. node+express+MongoDB实现小商城服务端
  4. Java基础-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5. PyTorch 的预训练,是时候学习一下了
  6. Bootstrap3 栅格系统-媒体查询
  7. 使用rel=noopener
  8. 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案示例
  9. 使用Genymotion调试出现错误INSTALL_FAILED_CPU_ABI_INCOMPATI
  10. 怎样修改flash builder注释里的@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