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际微生物组存在昼夜节律

文章2017年6月发表在Microbiome上,与2016年Cell发表《微生物组昼夜节律影响宿主转录组波动》的小鼠文章思路相似,但材料原创。

摘要

背景

昼夜节律调控植物的代谢功能,甚至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繁殖。根际细菌主要受土壤类型影响,其对植物生长、健康和发育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Illumina新一代测序结合高分辨率质谱技术,我们对拟南芥野生型(Col-0)和无节律的株系(OX34,异位表达时钟调控转录因子cca1),以土壤为对照,确定周期的动态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同时短柄草(BD21)的菌群用于进一步验证昼夜节律现象。

结果

在野生型植株白天和黑夜下菌群结果存在显著区域(P=0.031)。还有13%的群体表现出昼夜节律,主要包括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 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 浮霉菌科Planctomycetaceae,和 Gaiellaceae(放线菌门放线菌纲,无中文名)表现出与光周期相关。然而,在土壤和突变体中确没有明显昼夜循环的变化。同样的规律在短柄草中也观察到。功能基因分析发现,碳水化合物代谢在黎明和黑夜中更丰富。此外,根际的有机质在白天和黑夜存在显著变异。

结论

结果表明细菌群体受宿主昼夜节律影响,很可能是通过宿主的代谢产物调控。细菌的时间依赖于宿主,表明植物与微生物间动态的碳代谢与交换。同等重要的是,昼夜时间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研究中应当被考虑。

主要结果

图1.在目水平展示存在昼夜显著变化的OTUs

为什么选择目,因为目级别即不大,又不小,在七级分类学处于最中间,很适合用来説事。讲故事,选择的依据是,即有内容,而又不显得在罗列数据。具体的实践更要结合研究结果的显著程度。具体从那个分类级别描述,自己体会吧!

值得注意一点,分类学展示经常使用堆叠柱状图,展示全部100%,其实不容易观察差异。作者只展示差异部分,比较好突出差异的目。如果使用上调/下调分类讨论,再添加柱状图间连线,效果可能会更好。详见- 堆叠柱状图各成分连线画法:突出组间变化

图2. 昼夜节律中主要差异的代谢物

火山图展示质谱鉴定得到的昼夜间显著差异的有机化合物。其中2倍差异且P < 0.05的阈值筛选,并标为粉色(请问FDR是多少?)。两边各用箱线图突出了个别化合物存在显著差异,值得学习借鉴。

图3. 门及变形菌纲在昼夜中的变化

采用堆叠柱状图展示门水平(变形菌门在植物中较丰度,占比有时超一半,将其为alpha, beta, gemma和delta四个纲与其它门级别并列的用法比较合理)按时间出现周期变化的规律。其实作者如果不只用Excel画柱状图。如改用R绘图,如 - ggalluvial:冲击图展示组间变化、时间序列,那效果一定会更好。

图4. 日夜间显著差异的OTUs科水平分布

按科水平对差异OTUs丰度进行合并和着色展示。我看怎么感觉突变体和土壤的昼夜节律更明显呢?有疑问的可以细读下原文。

图5. LEfSe统计功能差异

作者一定是采用Picurst对OTU表进行了功能预测,相关分析方法见- PICRUSt预测群落功能基因和代谢通路KO。但个人觉得,差异展示,如果结果好,来个热图展示所有样品才更有说服力(柱状图是信息最少的)。

总结与点评

本文研究思路比较新颖,能够抓住热点,用简单的实验组合,很好的描述了一个较为科普类型的科学问题,是套路化文章中的代表作,经验非常值得学习。

明显的不足是可视化水平一般,如果配合上更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结果的美观和可读性会有质的提高。

热心肠日报导读

原标题:根围菌群的昼夜循环与碳代谢变化相关

① 生物钟调节植物代谢功能,植物根围菌群影响植物的生长、健康和发育;
② 对比野生型拟南芥和异位表达生物钟相关cca1转录因子的OX34突变株的根围菌群;
③ 野生型植物的根围菌群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差异,13%的菌群表现出周期性,伯克氏菌科等细菌的丰度呈现出与光照周期相关的波动;
④ 土壤菌群及CCAox34突变株的根围菌群仅表现出有限的周期性,仅有短柄草属呈现出较弱的周期性;
⑤ 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基因在黎明前或深夜的样本中丰度更高。

Reference

  1. Staley, Christopher, Abigail P. Ferrieri, Malak M. Tfaily, Yaya Cui, Rosalie K. Chu, Ping Wang, Jared B. Shaw et al. “Diurnal cycling of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s associated with shifts in carbon metabolism.” Microbiome 5, no. 1 (2017): 65. 10.1186/s40168-017-0287-1
  2. 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75130752?kf=mobile.search
  3. Thaiss, C. A., et al. (2016). “Microbiota Diurnal Rhythmicity Programs Host Transcriptome Oscillations.” Cell 167(6): 1495-1510 e1412.

猜你喜欢

  • 10000+: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实验分析谁对结果影响大 Cell微生物专刊
  •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 专业技能:生信宝典 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不可或缺的人
  •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 生物科普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14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5jQspEvH5_4Xmart22gjMA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也有昼夜节律相关推荐

  1. Microbiome:植物根际微生物组也有昼夜节律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存在昼夜节律 文章2017年6月发表在Microbiome上,与2016年Cell发表<微生物组昼夜节律影响宿主转录组波动>的小鼠文章思路相似,但材料原创. 摘要 背景 昼 ...

  2. MP | 东农吴凤芝/南农韦中-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植物种间互作塑造了根际微生物组抑病力...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吴凤芝教授团队和南京农业大学韦中教授在解析植物多样性种植提高植物生产力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以<Interspecific plant interaction via ro ...

  3. Microbiome | 西农韦革宏团队揭示植物驯化塑造小麦根际微生物组组装和代谢功能...

    作者按: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自进入土壤微生物领域,已有近6年的时间.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作者所属团队在这一领域的积累和沉淀,也与作者从相关公众号汲取到的营养密切相关.忆往昔,当年参加 ...

  4. ISME: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了控制根际微生物组遗传力的植物基因位点

    编译:微科盟阿Z,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微生态>公众号. 导读 最近已证明宿主遗传学是植物微生物组组成的驱动因素之一.然而,确定控制微 ...

  5. JAFC封面 | 沈其荣院士团队综述调控根际微生物组保障植物健康

    利用根际微生物组工程改善植物健康的新兴途径 近日,沈其荣院士课题组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以Supplementary Cover ...

  6. Nature子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揭示植物塑造根际微生物组新机制

    FERONIA通过调节活性氧来限制根际微生物组中的假单胞菌 FERONIA restricts Pseudomonas in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me via regula ...

  7. iMeta | 南科大宋毅组综述逆境胁迫下植物向微生物组求救的遗传基础(附招聘)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view:植物向微生物群"呼救"策略的遗传基础 https://doi.org/10.1002/imt2.8 2022/3/14 ● 2022年3月14日, ...

  8. Nature综述:植物与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从群落装配到植物健康(下)

    植物定殖和群落装配 植物感应和定殖的开始 Plant sensing and the initiation of colonization 与植物相关的微生物利用趋化性来感应和响应植物来源的信号(例如 ...

  9. Nature综述:植物与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从群落装配到植物健康(上)

    植物与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从群落装配到植物健康 Plant–microbiome interactions: from community assembly to plant health Natur ...

最新文章

  1. 缓存伪静态html,伪静态缓存(整站静态化)
  2. 双流棠湖中学怎么样_2020年双流中学和棠湖中学哪个好?
  3. python 多个列表_Python同时迭代多个列表
  4. [密码学基础][每个信息安全博士生应该知道的52件事][Bristol52]46.Sigma协议正确性、公正性和零知识性
  5. 构造activeMQ
  6. maven学习(一)
  7. golang---文件读写
  8. FPGA SPI总线协议简介
  9. 标贝科技语音论文入选全球顶级语音学术大会INTERSPEECH2019
  10. JDK6和JDK7中的substring()方法
  11. PySlowFast 视频理解代码库
  12. 阶段3 2.Spring_10.Spring中事务控制_3 作业-基于注解的AOP实现事务控制及问题分析_下...
  13. python打包exe与反编译exe文件与防止反编译方式生成exe
  14. 给定经纬度计算距离_根据两点经纬度计算距离
  15. 不想做成年人?看到第一张就哭了,满满的回忆
  16. 网页爬虫实战:全国电动汽车充电站数据
  17. python八进制表示_八进制python
  18. 学习笔记(17):零基础掌握 Python 入门到实战-重复利用,事半功倍
  19. 远程开机并不难 用开机棒轻松打开局域网多台电脑
  20. 修改Centos系统yum repo镜像地址

热门文章

  1. 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科学的组织架构是第一王牌
  2. ubuntu16.04安装opencv3.4.1教程
  3. 爬虫的系统框架组成-资源库
  4. ios 构建版本一直在处理中_iOS关于审核提交构建版本不显示问题集锦
  5. java 重用性_提高Java代码重用性的三个方法
  6. 54 Node.js快速入门
  7. 复习02统计学习方法(感知机perceptron machine)---图片版
  8. 飞桨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实战
  9. anaconda怎么下载python3.6_Anaconda Python3.6下载
  10. ICCV 2021 Workshop 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