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 人工智能前沿讲习

No.1

总结一下在旷视实习两年来的炼丹经验,我主要做了一些 RL,图像质量,图像分类,GAN 相关的任务,日常大概占用 5 - 10 张卡。
可复现性和一致性
有的同学在打比赛的时候,从头到尾只维护若干份丹方(代码),每次载入前一次的训练参数,调一下丹方再炼,俗称老丹。这样会有几个问题:某次引入一个 bug,过了很久才发现,然后不知道影响范围;炼出一个金丹,但是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忘了自己的 baseline,不知道改动是正面还是负面。
要尽可能确保每一个丹有可复现性,实践上建议丹方不应该在炼丹后改动,炼新的丹时,把旧的丹方复制一遍。得到的实验结果要开个文档记下来以便日后总结,避免遗忘。我经常通过阅读自己和别人的记录来得到灵感。
实验一致性上也要多做努力,理想状态是有合理的基准来测丹的性能,同一个丹方不应该由于超参的微小改动而有显著结果差异。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数据太少或基准设置不当。
资源利用
对于新入行的同学,不要试图在玩具级别的数据集或任务上做靠谱的研究,比如 MNIST。
不是每一个实验都要出一个金丹,实验是为了验证结论的。如果每个实验都要 8 张卡跑两个星期,人力物力都耗不起。尽力把实验控制在单卡一天以内,理想状态是半天得一次结论。理论上来说,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加数据加计算量)的做法无限涨点。建议先设一个目标,比如说就是在一天的训练时间下做对比实验。
我的实践经验是,首先用小图小模型,比如 128 x 128 输入的 ResNet18;用 cProfile 来找性能瓶颈,比如我发现某个丹,炼的时候有一大半时间耗费在等数据,数据处理中一大半时间在调用 numpy 的 round 函数,前期把精力集中在提高做实验的效率上。
模型不 work
先把锦上添花的东西去掉,比如数据增广,玄学学习率和超参,魔幻损失函数,异形模型。如果世界上有一个非要加旋转增广和 1.96e-4 学习率 42 batchsize,配上四种混合损失函数才能炼好的丹,它应该存在于灵能文明。可以先造一些尽量玩具的模型,验证代码正确性。
需要进一步改进
先确认影响模型性能的组件。感性认识就是,数据是否需要增加或增广。模型是大了还是小了,再根据速度和精度期望开始寻找合适的模型。能用全卷积的任务,少用全连接层,参数量小。基本模型上 ResNet, Unet 结构还是主流。
当你的模型有 Batch Normalization,初始化通常不需要操心,激活函数默认 Relu 即可(某引用数万的大佬说的)。一般顺序是 Conv - BN - Relu。如果没有 BN(很多任务上,BN降低训练难度,但是可能影响最终性能 ),试着要做一些数据归一化。
虽然有至少十种激活函数,但在 Relu 外只推荐试一下 Swish。炼丹术只推荐 Momentum 和 Adam。在这些方面做尝试意义不大,如果性能提升反倒可能说明模型不成熟。不推荐做人肉模型设计,比如把某层卷积改大一点,或者微调一下通道数。除非有特别 insight,不要自己乱设计新组件。
超参上,learning rate 最重要,推荐了解 cosine learning rate 和 cyclic learning rate,其次是 batchsize 和 weight decay。当你的丹还不错的时候,可以试着做数据增广和改损失函数锦上添花了。
祝读到这里的各位模型涨点!
参考文献
  • Bag of Trick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trick 合集 1。
  • Must Know Tips/Tricks in Deep Neural Networks,trick 合集 2。
  • 33条神经网络训练秘技,trick 合集 3。
  • 26秒单GPU训练CIFAR10,工程实践。
  • Batch Normalization,虽然玄学,但是养活了很多炼丹师。
  • Searching for Activation Functions,swish 激活函数。
作者:hzwer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631631/answer/859040970

No.2

训练技巧对深度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门实验性质很强的科学,同样的网络结构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里我总结了近一年来的炼丹心得,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参数初始化
下面几种方式,随便选一个,结果基本都差不多。但是一定要做。否则可能会减慢收敛速度,影响收敛结果,甚至造成Nan等一系列问题。
下面的n_in为网络的输入大小,n_out为网络的输出大小,n为n_in或(n_in+n_out)*0.5
Xavier初始法论文:
http://jmlr.org/proceedings/papers/v9/glorot10a/glorot10a.pdf
He初始化论文:https://arxiv.org/abs/1502.01852
  • uniform均匀分布初始化:
    w = np.random.uniform(low=-scale, high=scale, size=[n_in,n_out])
    • Xavier初始法,适用于普通激活函数(tanh,sigmoid):scale = np.sqrt(3/n)
    • He初始化,适用于ReLU:scale = np.sqrt(6/n)
  • normal高斯分布初始化:
    w = np.random.randn(n_in,n_out) * stdev # stdev为高斯分布的标准差,均值设为0
    • Xavier初始法,适用于普通激活函数 (tanh,sigmoid):stdev = np.sqrt(n)
    • He初始化,适用于ReLU:stdev = np.sqrt(2/n)
  • svd初始化:对RNN有比较好的效果。参考论文:https://arxiv.org/abs/1312.6120
数据预处理方式
  • zero-center ,这个挺常用的.
    X -= np.mean(X, axis = 0) # zero-center
    X /= np.std(X, axis = 0) # normalize
  • PCA whitening,这个用的比较少.
训练技巧
  • 要做梯度归一化,即算出来的梯度除以minibatch size
  • clip c(梯度裁剪): 限制最大梯度,其实是value = sqrt(w1^2+w2^2….),如果value超过了阈值,就算一个衰减系系数,让value的值等于阈值: 5,10,15
  • dropout对小数据防止过拟合有很好的效果,值一般设为0.5,小数据上dropout+sgd在我的大部分实验中,效果提升都非常明显.因此可能的话,建议一定要尝试一下。dropout的位置比较有讲究, 对于RNN,建议放到输入->RNN与RNN->输出的位置.关于RNN如何用dropout,可以参考这篇论文:http://arxiv.org/abs/1409.2329
  • adam,adadelta等,在小数据上,我这里实验的效果不如sgd, sgd收敛速度会慢一些,但是最终收敛后的结果,一般都比较好。如果使用sgd的话,可以选择从1.0或者0.1的学习率开始,隔一段时间,在验证集上检查一下,如果cost没有下降,就对学习率减半. 我看过很多论文都这么搞,我自己实验的结果也很好. 当然,也可以先用ada系列先跑,最后快收敛的时候,更换成sgd继续训练.同样也会有提升.据说adadelta一般在分类问题上效果比较好,adam在生成问题上效果比较好。
  • 除了gate之类的地方,需要把输出限制成0-1之外,尽量不要用sigmoid,可以用tanh或者relu之类的激活函数.1. sigmoid函数在-4到4的区间里,才有较大的梯度。之外的区间,梯度接近0,很容易造成梯度消失问题。2. 输入0均值,sigmoid函数的输出不是0均值的。
  • rnn的dim和embdding size,一般从128上下开始调整. batch size,一般从128左右开始调整.batch size合适最重要,并不是越大越好.
  • word2vec初始化,在小数据上,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收敛速度,也可以可以提高结果.
  • 尽量对数据做shuffle
  • LSTM 的forget gate的bias,用1.0或者更大的值做初始化,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来自这篇论文:http://jmlr.org/proceedings/papers/v37/jozefowicz15.pdf, 我这里实验设成1.0,可以提高收敛速度.实际使用中,不同的任务,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值.
  • Batch Normalization据说可以提升效果,不过我没有尝试过,建议作为最后提升模型的手段,参考论文:Accelerating Deep Network Training by Reducing Internal Covariate Shift
  • 如果你的模型包含全连接层(MLP),并且输入和输出大小一样,可以考虑将MLP替换成Highway Network,我尝试对结果有一点提升,建议作为最后提升模型的手段,原理很简单,就是给输出加了一个gate来控制信息的流动,详细介绍请参考论文: http://arxiv.org/abs/1505.00387
  • 来自@张馨宇的技巧:一轮加正则,一轮不加正则,反复进行。
Ensemble
Ensemble是论文刷结果的终极核武器,深度学习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 同样的参数,不同的初始化方式
  • 不同的参数,通过cross-validation,选取最好的几组
  • 同样的参数,模型训练的不同阶段,即不同迭代次数的模型。
  • 不同的模型,进行线性融合. 例如RNN和传统模型.
作者:萧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631631/answer/94816420

No.3

总结一下我遇到的小朋友常犯的错:
1、一上来就自己动手写模型。建议首先用成熟的开源项目及其默认配置(例如 Gluon 对经典模型的各种复现、各个著名模型作者自己放出来的代码仓库)在自己的数据集上跑一遍,在等程序运行结束的时间里仔细研究一下代码里的各种细节,最后再自己写或者改代码。
2、训 RNN 不加 gradient clipping,导致训练一段时间以后 loss 突然变成 Nan。
3、tying input & output embedding(就是词向量层和输出 softmax 前的矩阵共享参数,在语言模型或机器翻译中常用)时学习率需要设置得非常小,不然容易 Nan。
4、在数据集很大的情况下,一上来就跑全量数据。建议先用 1/100、1/10 的数据跑一跑,对模型性能和训练时间有个底,外推一下全量数据到底需要跑多久。在没有足够的信心前不做大规模实验。
5、只喜欢漂亮的模型结构,瞧不起调参数的论文/实验报告,看论文时经常不看超参数设置等细节。举个例子,现在还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 BERT 的激活函数是 GELU 而不是 transformer 原论文中的 ReLU。在自己没有太多资源实验的情况下,实验报告类文章简直是业界良心好不好!
NLP 领域主要推荐以下几篇:
Regularizing and Optimizing LSTM Language Models(LSTM 的训练技巧)
Massive Exploration of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Architectures(NMT 里各个超参的影响)
Training Tips for the Transformer Model(训练 Transformer 时会发生的各种现象)
RoBERTa: A Robustly Optimized BERT Pretraining Approach(BERT 预训练技巧,虽然跟大部分人没啥关系)
CV 我不算太熟,不过也可以勉强推荐几篇:
Training ImageNet in 1 Hour(大批量训练技巧)
Bag of Trick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各种训练技巧集大成)
EfficientNet: Rethinking Model Scaling f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当前对参数利用最有效的 CNN)
6、初始学习率:
有时受 batch size、sequence length 各种因素的影响,loss 很大(比如说好几万),对于这种数字人是没有数感的,建议首先计算一下 per token loss(如果是多任务,可以每个任务单独算;类似地,某些 CV 任务可以计算 per pixel loss),心里有点感觉。脱离损失函数的形式谈学习率没有意义(例如单是对 batch size 求和或者取平均这个差异就会使梯度差成百上千倍)。
在确定初始学习率的时候,从一个很小的值(例如 1e-7)开始,然后每一步指数增大学习率(例如扩大1.05 倍)进行训练。训练几百步应该能观察到损失函数随训练步数呈对勾形,选择损失下降最快那一段的学习率即可。
7、Adam 可以解决一堆奇奇怪怪的问题(有时 loss 降不下去,换 Adam 瞬间就好了),也可以带来一堆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单词词频差异很大,当前 batch 没有的单词的词向量也被更新;再比如Adam和L2正则结合产生的复杂效果)。用的时候要胆大心细,万一遇到问题找各种魔改 Adam(比如 MaskedAdam, AdamW 啥的)抢救。
8、subword 总是会很稳定地涨点,只管用就对了。
9、要有耐心!
这一条放在最后,是因为很多人不把它当一回事儿。可能是觉得这一条不需要写代码所以不重要?我见过太多人因为这条浪费时间了,所以专门强调一下。
有些指标是有滞后性的,需要等训练一段时间才开始动。很多人训练几步看没什么效果就把程序停掉开始 debug 了,但其实代码毫无问题。如此反复好几天甚至一两周都在原地踏步,其实需要做的仅仅是让程序自个儿安安静静地跑上几个小时或者一天……
作者:Towser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631631/answer/862075836
- END -
如果看到这里,说明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点赞。微信搜索「perfect_iscas」,关注后回复「进群」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无广告技术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进群↓

在看 

同样都是调参,为什么人家的神经网络比我牛逼100倍?相关推荐

  1. 同样都是调参,为什么人家的神经网络比我牛逼 100 倍?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本文转自|AI算法与图像处理 No.1 总结一下在旷视实习两年来的炼 ...

  2. 人工智能从业者:大牛,工程师和调参狗

    2019-11-19 11:23:00 你眼中的他和他眼中的他是不是同一个人. 今天准备来点儿干货. 你要问这两天什么火,每个产品经理都会告诉你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很多人都还没搞明白这些东西是什么,能解 ...

  3. 计算机能力挑战赛是线上的吗,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验证码识别竞赛一等奖调参经验分享...

    前言:这是为验证码识别竞赛而开发的一个基于pytorch实现的端到端的验证码识别系统.前后开发大概有2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调参,后期参考kaggle大神经验,加入了一些trick,但是由于第一个榜 ...

  4. Paper---CNN调参论文参考

    Paper-CNN调参论文参考 原文链接: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nd Practitioners' Guide to) Convolutional Neural Ne ...

  5. GPT-3 1750亿参数少样本无需微调,网友:「调参侠」都没的当了

    2020-06-02 12:01:04 OpenAI最强预训练语言模型GPT-3周四发表在预印本 arXiv 上,1750亿参数! GPT系列的预训练语言模型一直是大力出奇迹的典型代表,但是一代和二代 ...

  6. echart label 不随值变化位置_炼丹神器来了! 模型结构、训练日志、特征提取都能可视化,调参不慌了!...

    点击上方"CVer",选择加"星标"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开发者在炼丹的过程中会不会遇到这些问题呢?比如说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盯 Log 盯得头晕眼花 ...

  7. python调参工作都是干啥的_xgboost原理及调参方法-通俗易懂版本

    xgboost是各种比赛中最常使用的方法,网上介绍非常多,但是大部分看起来都比较费劲,这篇文章我将通俗的讲一下xgboost是在干什么,是怎么实现的,每一步的细节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达到理解-应用的程度 ...

  8. python调参工作都是干啥的_Python中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调参方法详解

    1.前言 如果一直以来你只把GBM当作黑匣子,只知调用却不明就里,是时候来打开这个黑匣子一探究竟了! 这篇文章是受Owen Zhang (DataRobot的首席产品官,在Kaggle比赛中位列第三) ...

  9. 随机森林的特征 是放回抽样么_机器学习超详细实践攻略(10):随机森林算法详解及小白都能看懂的调参指南...

    一.什么是随机森林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和使用.但是决策树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因为决策树会非常细致地划分样本,如果决策树分得太多细致,会导致其在训练集上出现过拟合,而如果决策树粗略地划分样 ...

最新文章

  1. form表单自动填充
  2. SharpUpdater:开源的.NET桌面程序自动更新组件
  3. 树莓派python编程自学-一些缩短树莓派学习曲线的书籍、课程和网站
  4. 5-输入输出系统IO
  5. 七夕关爱单身狗程序猿:4本书给你一个完整的脱单秘籍
  6. 在win7下安装VC6.0
  7. php+mysql+like+通配符+变量
  8.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语言描述答案_《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语言描述》习题第二章第一题(python版)...
  9. python中字节(bytes)是如何转换成整型(long)的?
  10. 2.某公司要开发新游戏,请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游戏中的蛇怪和蜈蚣精设定⦁蛇怪类:属性包括:怪物名字,生命值,攻击力方法包括:攻击,移动(曲线移动),补血(当生命值<10时,可以补加20生命值
  11. vivo手机便签扫描功能怎么识别图片文字转为电子文字
  12. 第三十二章 三更雪压飞狐城(二之全)
  13. IPv6知识概述 - IPv6地址
  14. 博客内容导航——你想要的我都有!
  15. Nodejs+express 代码工程打包 PKG
  16. Infor CloudSuite Industrial (SyteLine) 工序外协基本流程
  17. 解决Windows10电脑时间不同步或无法更新问题
  18. ES的创建索引和文档操作
  19. 【Python】用Python制作一个名片管理系统
  20. 2021-2027全球与中国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热门文章

  1. 16:00面试,16:08就出来了 ,问的实在是太...
  2. 基于PyTorch,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
  3. 怎样才能学好Vue,听听尤雨溪怎么说?
  4. Python脚本BUG引发学界震动,影响有多大?
  5. DLM:微信大规模分布式n-gram语言模型系统
  6. 自然语言处理十问!独家福利
  7. 图神经网络综述:方法及应用 | Deep Reading
  8. 新款Tesla最低仅售26.2万,马斯克终于凑齐了S3XY
  9. 西工大开源拥挤人群数据集生成工具,大幅提升算法精度 | CVPR 2019
  10. 在TensorFlow2.0发布前,帮你掌握TensorFlow的必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