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北京时间4月29日23时,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李晓明课题组在《自然-神经科学》在线发表了题为《一条新的介导恐惧逃跑行为的皮层丘脑神经环路》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新发现了一条由丘脑网状核介导的从皮层至丘脑的神经环路,参与调控动物恐惧性逃避行为。该研究在恐惧性逃避行为和相关的精神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的环路机制方面有着概念性的突破,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生董平、王浩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晓明教授为通讯作者。

恐惧是一种当机体面临可能会对生存产生威胁性刺激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对于生物体而言,面对危险性刺激产生迅速有效的应对是保障物种生存和延续的关键。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面对不同的环境时,生物体往往会进化出适应性的行动策略。

丘脑网状核是一个位于丘脑外背侧贝壳形态的核团,因为有很多皮层与丘脑之间相互投射的轴突束穿过该核团,这些轴突束与该核团共同形成了网状复合体结构,丘脑网状核的“网状”也是由此而来。丘脑网状核在脑中被认为是起着“门控”作用,负责过滤筛选皮层和丘脑之间的信息交换,被认为在选择性注意,睡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丘脑网状核亚区及其神经环路与恐惧性逃避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为了解决这一科学问题,李晓明团队的研究人员首先发现丘脑网状核中边缘亚区(limbic TRN)中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GABA能神经元的兴奋性与条件性逃避行为相关。然后,他们利用光遗传抑制limbic TRN中PV神经元的活动时,小鼠的逃避行为消失了,一动不动,出现冻结行为。而激活这群神经元时,小鼠则会产生防御性逃避、跳跃等行为。这表明limbic TRN中的PV神经元在防御性逃避中的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limbic TRN中PV神经元调节恐惧性逃避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是什么呢?接下来,他们利用顺、逆向病毒追踪的方法,分别找到了这群神经元的上游(前扣带皮层,Cingulate cortex,Cg)和下游(丘脑中背核,intermediodorsal thalamus nucleus, IMD)。通过激活Cg到limbic TRN这条环路,能够通过抑制下游IMD神经元的活动,减少对杏仁核(Amygdala)的兴奋性输入,进而促进动物产生防御性逃避逃跑行为。

《自然-神经科学》的评审专家对这一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一项非常好的研究,具有高度原创性和不被期望的发现(unexpected findings),该研究中利用光遗传技术双向证明了皮层-丘脑网状核-丘脑这样一条三级环路在调控动物的防御性逃跑行为中的关键作用,该环路是杏仁核介导的恐惧行为的重要上游”;“这项研究不仅具有原创性,而且具有概念性的突破,为理解防御性逃跑行为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研究开辟了恐惧研究的新领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动物面临恐惧性环境时是如何做决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中国科学家发现恐惧情绪的新环路相关推荐

  1. 浙大神经中心李晓明教授团队在《自然-神经科学》发文发现恐惧情绪的新环路...

    左起:余小丹,沈晨杰,付佳毓,王浩,李晓明,李春悦,郑迪 来源 :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北京时间4月29日23时,浙江大学医学院李晓明教授课题组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 ...

  2. 【每日新闻】Gartner:2017年CRM跃升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软件市场 | 中国科学家发现神奇半导体材料...

    每一个企业级的人  都置顶了 中国软件网 中国软件网  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行业干货 小编点评 我们希望邀请更多的生态伙伴 共同探讨 共同行动 2018年4月25日 北京站,不见不散! 趋势洞察 生态视角 ...

  3. 【每日新闻】Gartner:2017年CRM跃升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软件市场 | 中国科学家发现神奇半导体材料

    每一个企业级的人  都置顶了 中国软件网 中国软件网  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行业干货 小编点评 我们希望邀请更多的生态伙伴 共同探讨 共同行动 2018年4月25日 北京站,不见不散! 趋势洞察 生态视角 ...

  4. 中国科学家发现侏罗纪时期带羽毛恐龙“飞行”新证据

    中新网南京1月29日电 (杨颜慈)侏罗纪近鸟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之一,但对其飞行能力却一直存在争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9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以近鸟龙为代表的带毛恐龙可能具备一定的 ...

  5. 睡莲为何能散发迷人香味?中国科学家发现关键基因

    科技日报讯 (记者谢开飞 通讯员曹佳奕 陈旻)出自法国莫奈笔下的世界名画<睡莲>,令人们印象深刻.然而,睡莲为什么会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其赏心悦目的花色类型又是如何形成的?其背后分子机制仍不 ...

  6. 假打假不如真求真,我国科学家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冬天过去了,不再需要笔记本散热器暖手的功能,可没办法关闭.周末逛街,大屏幕刷新闻真方便,可惜就快没电了. 电子零件与科学研发离你的生活看似很远,其实很近很近,它随时可能颠覆你手中玩物,也许有一天,真如 ...

  7. 中国科学家研发新的全基因组组装算法

    重磅!中国科学家研发新的全基因组组装算法 2019-12-10 00:01 北京时间12月10日0时,<自然-方法学>在线发表了第一个能够跟上基因组测序产生速度的组装算法. 这篇论文只有两 ...

  8. 提高复杂网络分析效率!中国科学家研发强化学习新框架

    提高复杂网络分析效率!中国科学家研发强化学习新框架 近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个深度强化学习框架FINDER.相比于现有的解决方案,FINDER能够更 ...

  9. 新突破:科学家发现全新的量子纠缠效应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图片来源:网络)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量子纠缠效应,即使宇宙距离相隔广阔,量子纠缠也会使粒子奇迹般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发现使他们能够捕捉到原子内部的奇特世界 ...

最新文章

  1. html中的li排成一行怎么写,html怎么实现li元素有点并分列
  2. Git 系列(七):使用 Git 管理二进制大对象
  3. MAC上最好用的免费全能音乐播放器VOX 2.6.5
  4. linux windows主题下载官网,Linux Deepin 15.10.2 桌面kwin主题App美化
  5. 多网卡无法上外网的解决
  6. bagging算法_集成算法——三个“臭皮匠”级算法优于一个“诸葛亮”级算法
  7. vscode代码运行时间工具_代码编辑器横评:为什么 VS Code 能拔得头筹
  8. 数据库安全性概念与自主安全性机制
  9. linux shell 递归统计代码行数
  10. 聊天机器人闲聊语料 - 1
  11. Terrasolid安装
  12. Java修改文件夹名称
  13. 远程桌面由于以下原因无法连接远程计算机,win10远程桌面提示由于以下原因之一无法连接的解决教程...
  14. 数据库实体间关联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15. P1252 马拉松接力赛
  16. 手把手教你如何通过大厂面试
  17. 类似360浏览器 拖拽插件_又一个好用的能上谷歌学术的插件,收藏吧。!
  18. C++播放音频mav文件和mp3文件
  19. 黑苹果在线安装版本安装教程
  20. 如何从零设计一种物联网组网协议

热门文章

  1. 独家 | 用XGBoost入门可解释机器学习
  2. 365个机器学习概念,“耐撕”的AI日历限量预售 | 新年礼物嗷~
  3. 手把手教你Tableau高级数据分析功能(附数据集)
  4. mac本机 Linux服务器anaconda安装
  5. Data Mining with Big Data--阅读笔记
  6. 干货|全面介绍微软开源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InterpretML
  7. NeurIPS 2021六篇杰出论文公布,谷歌工程师11年前论文获时间检验奖
  8. 【CVPR 2020】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论文和代码汇总
  9. SAP CAR 的主要优势
  10. 大国AI竞赛中国忙赶超,但美国仍主导全球AI芯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