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

1.不同的进程有不同的调度需求

第一种分类:

I/O密集型(I/O-bound)
频繁的进行I/O
通常会花费很多时间等待I/O操作的完成
CPU密集型(CPU-bound)
计算密集型
需要大量的CPU时间进行运算

第二种分类:

批处理进程
不必与用户交互,通常在后台运行
不必很快响应
典型:编译程序,科学计算
实时进程
有实时需求,不应被低优先级的进程阻塞
响应时间要短要稳定
典型:视频、音配、机械控制
交互式进程
需要经常与用户交互,所以要花很多时间等待用户输入操作
响应时间要快,平均延迟低于50~150ms
典型:shell,文本编辑程序,图形应用程序
2.不同的进程要采取不同的进程调度策略

调度策略:
是一组规则,它们决定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选择一个新进程运行

Linux的调度基于分时和优先级。

Linux的进程根据优先级排队
根据特定的算法计算出进程的优先级,用一个值表示
这个值表示把进程如何适当的分配给CPU
Linux进程中的优先级是动态的
调度程序会根据进程的行为周期性地调整进程的优先级
例如:
较长时间为被分配到cpu——↑
已经在cpu上运行了较长时间——↓
常见的一些函数:

nice
getpriority/setpriority 设置优先级
sched_getschedduler/sched_setscheduler
sched_getparam/sched_setparam
sched_yield
sched_get_priority_min/sched_get_priority_max
sched_rr_get_interval
调度算法与其他部分解耦合。

3.进程的调度时机

(1)schedule函数实现调度

目的:在运行队列中找到一个进程,把cpu分配给它
方法:
直接调用schedule()
松散调用,根据need_resched标记
(2)进程调度的时机 【重要】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时钟中断、I/O中断、系统调用和异常)中,直接调用schedule(),或者返回用户态时根据need_resched标记调用schedule();主动调度。
用户态进程无法实现主动调度,仅能通过陷入内核态后的某个时机点进行调度,即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用户态进程只能被动调度。
内核线程可以直接调用schedule()进行进程切换,也可以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也就是说内核线程既可以主动调度,也可以被动调度;

内核线程是只有内核态没有用户态的特殊进程

4.进程的切换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叫做进程切换、任务切换、上下文切换;
挂起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与中断时保存现场是不同的,中断前后是在同一个进程上下文中,只是由用户态转向内核态执行,但是是同一个进程,而进程上下文的切换是两个进程在切换。
进程上下文包含了进程执行需要的所有信息
用户地址空间:包括程序代码,数据,用户堆栈等
控制信息:进程描述符,内核堆栈等
硬件上下文(注意中断也要保存硬件上下文只是保存的方法不同)
schedule()函数选择一个新的进程来运行,并调用context_switch进行上下文的切换,这个宏调用switch_to来进行关键上下文切换
enter description here
next = pick_next_task(rq, prev); //进程调度算法都封装这个函数内部
enter description here
context_switch(rq, prev, next); //进程上下文切换
switch_to切换堆栈和寄存器的状态,利用了prev和next两个参数:prev指向当前进程,next指向被调度的进程
enter description here
switch_to代码及分析如下:

31 #define switch_to(prev, next, last)
32 do {
33 /*
34 * Context-switching clobbers all registers, so we clobber
35 * them explicitly, via unused output variables.
36 * (EAX and EBP is not listed because EBP is saved/restored
37 * explicitly for wchan access and EAX is the return value of 38 * __switch_to())
39 /
40 unsigned long ebx, ecx, edx, esi, edi;
41
42 asm volatile("pushfl\n\t" /
保存当前进程的标志位 /
43 "pushl %%ebp\n\t" /
保存当前进程的堆栈基址EBP /
44 "movl %%esp,%[prev_sp]\n\t" /
保存当前栈顶ESP /
45 "movl %[next_sp],%%esp\n\t" /
把下一个进程的栈顶放到esp寄存器中,完成了内核堆栈的切换,从此往下压栈都是在next进程的内核堆栈中。 */

46 "movl $1f,%[prev_ip]\n\t" /* 保存当前进程的EIP /
47 "pushl %[next_ip]\n\t" /
把下一个进程的起点EIP压入堆栈 */
48 __switch_canary
49 "jmp __switch_to\n" /* 因为是函数所以是jmp,通过寄存器传递参数,寄存器是prev-a,next-d,当函数执行结束ret时因为没有压栈当前eip,所以需要使用之前压栈的eip,就是pop出next_ip。 */

以上四行代码实际是使用next进程的进程堆栈,但是还算成prev的进程执行,内核堆栈的切换和进程切换完成并不同时间。

50 "1:\t" /* 认为next进程开始执行。 /
51 "popl %%ebp\n\t" /
restore EBP /
52 "popfl\n" /
restore flags /
53
54 /
output parameters 因为处于中断上下文,在内核中
prev_sp是内核堆栈栈顶
prev_ip是当前进程的eip /
55 : [prev_sp] "=m" (prev->thread.sp),
56 [prev_ip] "=m" (prev->thread.ip), //[prev_ip]是标号
57 "=a" (last),
58
59 /
clobbered output registers: */
60 "=b" (ebx), "=c" (ecx), "=d" (edx),
61 "=S" (esi), "=D" (edi)
62
63 __switch_canary_oparam
64
65 /* input parameters:
next_sp下一个进程的内核堆栈的栈顶
next_ip下一个进程执行的起点,一般是$1f,对于新创建的子进程是ret_from_fork/
66 : [next_sp] "m" (next->thread.sp),
67 [next_ip] "m" (next->thread.ip),
68
69 /
regparm parameters for __switch_to(): */
70 [prev] "a" (prev),
71 [next] "d" (next)
72
73 __switch_canary_iparam
74
75 : /* reloaded segment registers */
76 "memory");
77 } while (0)、

二、Linux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1.最一般的情况: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切换到运行用户态进程Y的过程

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
发生中断——

save cs:eip/esp/eflags(current) to kernel stack
压入内核堆栈
load cs:eip(entry of a specific ISR) and ss:esp(point to kernel stack).
把当前进程的内核堆栈的信息保存,和当前中断例程的起点加载
SAVE_ALL //保存现场
中断处理过程中或中断返回前调用了schedule()【进程调度时机,可能进行调度】,其中的switch_to做了关键的进程上下文切换【具体见上一节】
标号1之后开始运行用户态进程Y【这里Y曾经通过以上步骤被切换出去过因此可以从标号1继续执行】
restore_all //恢复现场
iret - pop cs:eip/ss:esp/eflags from kernel stack从内核堆栈中弹出y的相关信息
继续运行用户态进程Y

※ 关键点:

中断上下文的切换
进程上下文的切换
2.几种特殊情况

比如内核线程。

通过中断处理过程中的调度时机,用户态进程与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和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非常类似,只是内核线程运行过程中发生中断没有进程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
用户态进程不能主动调度,但是内核线程可以主动调用schedule(),只有进程上下文的切换,没有发生中断上下文的切换,即没有中断,与最一般的情况相比更简单;
创建子进程的系统调用,如fork,在子进程中的执行起点是ret_from_fork,而不是标号1,返回用户态;
加载一个新的可执行程序后返回到用户态的情况,如execve,内部修改了中断上下文,不是iret返回的那个默认中断保存信息;
0-3G内核态和用户态都可以访问,3G以上只能内核态访问。
内核是所有进程共享的。
内核是各种中断处理过程和内核线程的集合。

三、Linux系统架构和执行过程概览

1.Linux操作系统架构概览

操作系统分为:

内核
进程管理,进程调度,进程间通讯机制,内存管理,中断异常处理,文件系统,I/O系统,网络部分
其他程序
函数库,shell程序,系统程序……
最关键:CPU和内存
操作系统的目的:

与硬件交互,管理所有的硬件资源
为用户程序(应用程序)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典型的Linux操作系统的结构
enter description here

2.ls命令——最简单与最复杂的操作

enter description here

3.从CPU和内存的角度来看Linux系统的执行

从在CPU执行指令的角度看:
enter description here
进程x下面是0-3G的部分,是进程的地址空间
在main函数中有一个gets,从控制台获得字符串
需要gets是一个系统调用,陷入内核态,从用户态的堆栈进入到内核堆栈,esp等压栈;
一个进程调度:
等待键盘输入的时候,cpu会切换到其他进程,同时在进行等待:因为输入键盘会产生I/O中断,再调度回来。
例如:
在键盘上敲击ls,I/O中断,中断处理程序,找到等待键盘输入的进程,调度,把它设为就绪态。
gets的系统调用就获得了从键盘上得到的数据,返回到用户态,变成用户态堆栈,继续执行。

从内存的角度来看:
512m内存的虚拟地址空间的映射:
enter description here
整个物理内存会映射到3G以上的部分。

三、linux系统架构和执行过程概览

  1.架构概览

  2.执行ls命令→确定命令→fork生成一个shell本身的拷贝→exce将ls的可执行文件装入内存→从系统调用返回
  3.从CPU和内存的角度看linux的执行过程

四、实验

2,打开shell终端,执行以下命令:cd LinuxKernel

              rm -rf menu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engning/menu.git

              cd menu

              mv test_exec.c test.c

              make rootfs

2,可以通过增加-s -S启动参数打开调试模式

              qemu -kernel ../linux-3.18.6/arch/x86/boot/bzImage -initrd ../rootfs.img -s -S

打开gdb进行远程调试

              gdb

              file ../linux-3.18.6/vmlinux

              target remote:1234

设置断点

              b schedule

              b context_switch

              b switch_to

              b pick_next_task

五,总结

通过本次的课程学习,我了解到了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20135237zero/p/5400753.html

LINUX内核分析第八周总结: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相关推荐

  1. 20135337朱荟潼 Linux第八周学习总结——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第八周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一.进程切换关键代码switch_to 1.不同类型进程有不同调度需求--两种分类 2.调度策略--规则 Linux中进程优先级是动态的,周期性调整. 3.时机 ...

  2. linux更换进程执行码,第八节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20135203齐岳...

    第八节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By 20135203齐岳 本周的主要内容: Linux中进程调度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知识 schedule函数如何实现进程调度 Linux进程的执行过程(一般情况 ...

  3. Linux内核分析——第八周学习笔记

    实验作业:进程调度时机跟踪分析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的过程 20135313吴子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第一部分]理解Linux系统中进程调度的时机 1.Linux的调度程序是一个叫schedule()的 ...

  4. 8.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 作者:张卓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Linux操作系统分析>MOOC课程 http://www.xuetang ...

  5.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进程的调度时机与进程的切换 操作系统原理中介绍了大量进程调度算法,这些算法从实现的角度看仅仅是从运行队列中选择一个新进程,选择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策略而已. 对于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机制,反而是进程的调 ...

  6. linux swi 内核sp,Linux内核分析课程8_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过程

    8种机械键盘轴体对比 本人程序员,要买一个写代码的键盘,请问红轴和茶轴怎么选? Linux内核课第八周作业.本文在云课堂中实验楼完成.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 ...

  7. Linux内核分析 第七周 可执行程序的装载

    张嘉琪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Linux内核分析 第七 ...

  8. 《Linux内核分析》 第六节 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Linux内核分析> 第六节 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20135307 张嘉琪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 ...

  9. Linux内核分析作业第二周

    操作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一.函数调用堆栈 1.计算机工作三 ...

最新文章

  1. 字符串操作练习:星座、凯撒密码、99乘法表、词频统计预处理
  2.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像甜圈圈,顺便恭喜爱因斯坦
  3. arp病毒的解决方法
  4. Java-迭代器(新手)
  5. visio 2013安装使用
  6. 华为十年架构师实战经验总结: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架构与设计实战
  7. VC++6.0 内存泄露调试
  8. Nginx系列:windows10系统下安装nginx的安装并配置!
  9. android音视频播放器开发百度云,Android 播放端 SDK
  10. idea导入项目却没有项目结构
  11. 移动端网页特效以及常用开发框架
  12. Navicat Premium使用手册
  13. ROS踩坑|warning:clock skew detected. Your build may be incomplete
  14. java 双屏_Android实现双屏异显
  15. ABP中使用MySql数据库
  16. 百度京东加持的新潮传媒 已成为分众传媒最大的敌人
  17. Gradle+组件化开发
  18. 虚拟空间引领 数字化转型拉开银行差距
  19. Linux下vi与vim命令使用与区别
  20. jpsall查看集群jps状态sh脚本

热门文章

  1. java opencv bp网_基于Opencv自带BP网络的车标简易识别
  2. 中国石油大学 c语言程序设计 复习题,中国石油大学《C语言程序的设计》期末复习试题与答案...
  3. linux 提取字符串一部分,Linux Shell 截取字符串的方法示例
  4. FPGA之道(53)状态机的模型
  5. 无毛刺的时钟切换电路(Glitch-free clock switching circuit)设计(Verilog)
  6. 中消协:警惕以治病为噱头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
  7. 各浏览器驱动下载地址
  8. 一个NODE_ENV 引发的血案
  9. windows磁盘分区
  10. IOS UIScrollView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