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科学大院”公众号(kexuedayuan) 作者:猫公爵

1

科研人员的开门三件事:做实验,发文章,写基金

  • 文章用图的修改和排版 (2)

  • 简单强大的在线绘图-第3版

  • 论文图表基本规范

  • 学术图表的基本配色方法

  • 数据可视化基本套路总结

  • 英语写作常见错误总结和学习视频

  • 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你该知道的杂志分区和影响因子及最新表格下载

  • 别再让投稿信耽误你发稿啦!(附cover letter模板)

其中,说到发文章,发表文章前有一段时间是让人忐忑到寝食不安的,那就是论文的“同行评审”阶段,要过五关斩六将,用这张图表示再适合不过啦!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科研汪来说,下面的场景应该很熟悉:

每每这时,科研汪的内心总是充满一团愤怒之火:为什么发论文需要经过同行评审?!

论文同行评审,就是这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被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主要目的是确保作者的著作水平符合一般学术与该学科领域的标准。严格的同行评审是把控文章质量,支撑科学可靠性的重要支柱。

1665年伦敦皇家学会秘书Henry Oldenburg发行了第一本学术期刊《皇家学会哲学会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当时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还不需要经过同行评审,而是直接由编辑决定。

一人就能决定文章生死,万一他没做好,皇家学会名誉受损咋办?于是,175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委员会投票的方式决定投稿能不能被发表。

1831年,剑桥大学教授威廉·惠威尔(William Whewell)向皇家学会第一次提出了同行评议报告的概念,每半年由同行著名学者对发表论文进行综述,审稿报告将作为能否发表在期刊《皇家学会报告》上的重要决定因素。威廉·惠威尔也被称为论文同行评审的先驱者。

最开始的同行评审是开放式的。审稿报告需要署名,最后和文章一块发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方式阻止了审稿人给出一些批判性和消极的报告。

几年之后,同行评审开始采用单盲评审。作者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但是审稿人可以知道作者的信息。单盲评审的好处在于,审稿人不用担心作者的指责,能遵循自己的内心给出意见和决定。同时,知道作者的信息能够让审稿人了解他之前所做的研究,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评价他的研究内容。

正如一个硬币有其正反面,对作者信息的了解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审稿人的决定,比如审稿过程中的国家或是地域歧视。审稿人可能会收到太多来自特定国家/地区的英语写的不好的稿件,并下意识地对该地区的文章产生负面的评价。不过现在单盲评审仍是现在比较经典的同行评审方式之一。

19世纪中期,同行评审已经变得很普遍。为了加强审稿的严谨性,双盲评审开始出现。编辑不会向作者透露审稿人是谁,也不会向审稿人透露作者是谁,双方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

双盲评审似乎比单盲评审更加公正,能够更多地避免因作者背景带来的评审偏见。但确保完全匿名评审可能很难。尤其对于自然学科来讲,经常会通过之前研究项目等内容推断出作者及其团队信息。

传统的单盲或双盲评审模式遵循匿名原则,这使得论文的评审过程缺乏透明度,出版体系易受到操纵。

2000年开放获取领域先驱Biomed Central出版商成立,论文开放获取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同行评审也进入新一轮变革。开放同行评审再一次进入历史舞台,并演化成各种形式。

2007年,开放获取科学期刊的学术出版商Frontiers成立。开始采用合作同行评审。这类同行评审会在期刊的平台上进行,作者和审稿人一起讨论如何改善论文。

相比于传统的同行评审,这种方式增加了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交流,审稿意见变得更加建设性。但是由此引发了新的问题:作者根据审稿人的建议可能会更改文章思路,甚至是文章实验,文章修改被接收后,审稿人是否应该列为文章的共同作者。

2012年,一家名为Rubriq的公司在经过调研之后,发现每年因为冗余的同行评审损失掉的审稿时间长达15万小时。

鉴于这个结果,Rubriq提出了新的作者付费审稿模式,即交由第三方同行评审,希望可以有效减少冗余审稿时间。

2013年, 生物医学开放获取期刊建立F1000Research,挑战传统的审稿模式,提出出版后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及发表模式。

新投稿在编辑部快速审核后,将立刻在线发表。审稿流程在文章发表后公开进行。审稿人信息、审稿意见及作者回复都与文章一同发表。而只有通过了评审的文章才会被正式接收,并被PubMed等数据库收录。其他没有被邀请为审稿人的科学家也能够评论这些文章,但是所有的评论者必须先公开自己的身份信息。

出版后同行评审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从投稿到发表的时间,避免一些本来很有价值的研究因审稿人主观判断失误而无法发表的情况。

发表后同行评审除了这一种形式,还有PubPeer平台采用的匿名评论。PubPeer类似于一个科学论坛,允许并鼓励科研人员匿名对于发表的论文进行评论。只要学者拥有PubPeer的账号,就可以对已发表过的论文提出意见或看法。

不过,虽然出版后评议是在互联网上公开进行的,评议意见的可见度大大提高,但是一些对论文的负面评价可能会影响作者的个人名誉和职业发展。这种匿名的发表后同行评审也给一些不负责任、心存偏见地攻击他人研究成果的人提供了机会。2014年,匿名发表后同行评审平台 PubPeer被控诽谤,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韦恩州立大学的癌症研究人员 Fazlul Sarkar指控 PubPeer 上的匿名劣评使他失去了工作,他想找出这名匿名留言者的身份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今天,不同的期刊选择的审稿模式可能不一样。不论是传统的同行评审模式还是一直在改革的评审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改进审稿流程,增加其透明度,让人们更加信任同行评审在论文质量把控中的作用,同时提高科学发表的效率。未来的同行评审模式或许还是会改变,但其改进方向应该都离不开提高透明度和效率。

(本文图片除声明来源者之外,皆为作者创作,请勿盗用!)

参考文献:

Csiszar, A., 2016, Peer review: Troubled from the start.

https://www.nature.com/news/peer-review-troubled-from-the-start-1.19763

A History of Academic Peer Review.

https://blog.frontiersin.org/2016/09/15/a-history-of-academic-peer-review/

Should peer review reports be published.

http://blog.scienceopen.com/2016/02/should-peer-review-reports-be-published/

Peer-review website vows to fight scientist's subpoena. News.2014.

https://www.nature.com/news/peer-review-website-vows-to-fight-scientist-s-subpoena-1.16356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本文出品自“科学大院”公众号(kexuedayuan)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易生信系列培训课程,扫码获取免费资料

更多阅读

画图三字经 生信视频 生信系列教程

心得体会 TCGA数据库 Linux Python

高通量分析 免费在线画图 测序历史 超级增强子

生信学习视频 PPT EXCEL 文章写作 ggplot2

海哥组学 可视化套路 基因组浏览器

色彩搭配 图形排版 互作网络

自学生信 2019影响因子 GSEA 单细胞

后台回复“生信宝典福利第一波”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教程合集

发论文为嘛这么难?灵魂画手扒一扒“同行评审”那些事相关推荐

  1. 985计算机教授一般发什么论文正常,大家觉得哪些学科发论文容易,哪些学科发论文难?...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RT,我觉得数学最难没有之一.首先数学是没有实验的,你要发论文只能是实打实的理论创新(也没那么夸张,不一定非得解决一个猜想什么的,有时候把一个已有的结论推 ...

  2. matlab绘图画八卦,我这里有十条画图秘籍,让你不再「灵魂画手」

    原标题:我这里有十条画图秘籍,让你不再「灵魂画手」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科研圈"(ID: keyanquan) 授权转载 转载请先联系keyanquan@huanqiukexue.c ...

  3. 【SLAM】SLAM如何发论文?做SLAM怎么发论文

    这是一个学习笔记回顾记录,主要是18年的SLAM技术论坛的老师说的方向点子,希望大家有用! 目录 四个教授的见解 章国峰教授: 申抒含教授: 沈劭劼教授: 邹丹平教授: 四个教授的见解 章国峰教授: ...

  4. 超1亿人次嗨玩猜画夺宝 AI助灵魂画手智抢红包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已经学会了用简单的涂鸦去描绘自己看到的世界,而到了今天,涂鸦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简笔画,可能是唯一的全人类通用的绘画技能.如果给你一张纸和一支笔,请你画出一双大眼睛,美术生画出来的可 ...

  5. 读书笔记: 发论文,拿项目其实很简单

    文章目录 背景 科研没有那么难 1. idea是科研中间的产物,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2. 与其犹豫,不如现在就高效的行动. 3. 技术层面的东西可以通过梦想来解决 4.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但是记住中 ...

  6. SLAM如何发论文?SLAM领域大牛的总结

    这是一个学习笔记回顾记录,主要是18年的SLAM技术论坛的老师说的方向点子,希望大家有用! 四个教授的见解 章国峰教授: SLAM的相关理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问题还相当复杂. 我 ...

  7. 算法的末日来了!阿里裁掉大量算法,数量远超其他岗位,因为算法拿着高薪,就知道调参发论文!...

    在互联网圈子里,算法工程师比较吃香,薪水明显高于研发人员的平均薪资. 但最近一位网友却爆料"算法的黄昏来了",因为阿里裁员大量算法工程师,数量远超其他岗位,涵盖p5-p10,已确认 ...

  8. 复旦团队“人体经络图”火了!耗时9年,证明茶可疏通经络,网友:啊这都可以发论文...

    杨净 子豪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一张"人体经络图",最近在全网火了. 经络,我们都听过,但它究竟是啥?看不见又摸不着,一直没被科学证实. 这一次, ...

  9. AI让我离灵魂画手只差个灵魂了

    AI让我离灵魂画手只差个灵魂了 废寝忘食的折腾了好几天,终于把绘画AI(SD)部署好了,在仓库吃了一年灰的ThinkPadX1终于也重见天日了.本地化部署Stable Diffusion,其实难度不大 ...

  10. 火爆的Transformer,可能是目前最好发论文的神器!

    前段时间 Transformer已席卷计算机视觉领域,并获得大量好评,如『基于Swin-Transformer』.『美团提出具有「位置编码」的Transformer,性能优于ViT和DeiT』.『Li ...

最新文章

  1. HDU 1432 Lining Up (POJ 1118)
  2. python培训出来的有公司要吗-Python培训讲师靠谱吗
  3. 收藏 | 700页NLP算法在百度、阿里、腾讯等一线大厂的最佳实践!PDF限时领!
  4. Boost:异步操作,需要boost :: asio :: async_initiate函数的测试程序
  5. 【.Net】C#实现多线程的方式:使用Parallel类
  6. jQuery实现倒计时重新发送短信验证码功能示例
  7. 一行.bat代码实现win+L锁定计算机立即锁屏
  8. 黑马python5.0课件_2020整理的黑马python 5.0新课程体系零基础到就业大实战
  9. 08、ADS使用记录之低通滤波器设计与优化
  10. php阿拉伯数字转换大写,php 阿拉伯数字如何转大写
  11. C# 检测USB是否插入
  12. 百度搜索框的测试点:
  13. 【学习笔记】H5性能测试
  14. S7-1200循环中断OB30的使用方法及示例程序
  15. 如何设置本电脑中的mysql让别人的电脑连接
  16. Android Zygote进程启动过程
  17. ICMP协议及报文格式
  18. python图像处理:PIL与Pillow区别
  19. classify(classifying)
  20. Android 第三方ROM CyanogenMod 源码下载,编译,刷机

热门文章

  1. 集成建行聚合支付踩过的坑,有些槽不吐不快
  2. postgresql注入笔记
  3. elementui分页插件使用总结
  4. VTN系列多通道采集仪硬件接口
  5. NetCore EF 使用scaffold-dbcontext导致deps.json] does not exist的解决办法
  6. 物理系统——射线检测
  7. 香蜜经典句子摘抄,哪句勾起了你的回忆
  8. html 显示ai 矢量图,PS图层文件转变为AI矢量图
  9. 计算机与现代社会英语作文,高一英语作文,科技以下是题目:众所周知,科技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科技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璀璨...
  10. 一文讲解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