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python 基础课程第三天
    • 字符串
      • 可变字符串
      • 基本运算符
      • 复合赋值运算符
      • 运算符优先级
    • 序列
      • 列表简介
      • 列表的创建
      • 基本语法[]创建
      • list()创建
      • range()创建整数列表
      • 推导式生成列表(简介一下,重点在for 循环后讲)
      • 列表元素的增加
        • append()方法
        • +运算符操作
        • extend()方法
        • insert()插入元素
        • 乘法扩展
      • 列表元素的删除
        • del 删除
        • pop()方法
        • remove()方法
      • 列表元素访问和计数
        • 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
        • index()获得指定元素在列表中首次出现的索引
        • count()获得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 len()返回列表长度
        • 成员资格判断
      • 切片操作
      • 列表的遍历
      • 列表排序
        • 修改原列表,不建新列表的排序
        • 建新列表的排序
        • reversed()返回迭代器
      • 列表相关的其他内置函数汇总
        • max 和min
        • sum
      • 多维列表
        • 二维列表
    • 元组tuple
      • 元组的创建
      • 元组的元素访问和计数
      • zip
      • 生成器推导式创建元组
      • 元组总结

python 基础课程第三天

字符串

可变字符串

在Python 中,字符串属于不可变对象,不支持原地修改,如果需要修改其中的值,只能创建新的字符串对象。但是,经常我们确实需要原地修改字符串,可以使用io.StringIO对象或array 模块。

>>> s="hello,sxt"
>>> import io
>>> sio=io.StringIO(s)
>>> sio
<_io.StringIO object at 0x00000191A0869EE8>
>>> sio.getvalue()
'hello,sxt'
>>> sio.getvalue()
'hello,sxt'
>>> sio.seek(7)
7
>>> sio.write("g")
1
>>> sio.getvalue()
'hello,sgt'
>>> sio.seek(1)
1
>>> sio.write("a")
1
>>> sio.getvalue()
'hallo,sgt'
>>>

基本运算符

我们在前面讲解了“+”、“-”、“*”、“/”、“//”、“%”等运算符,这里我们继续
讲解一些其他运算符,并进行学习和测试。


>>> a=4
>>> 3<a<10
True
>>> a=0b11001
>>> b=0b01000
>>> a
25
>>> b
8
>>> c=a|b
>>> c
25
>>> bin(c)
'0b11001'
>>> bin(a&b)
'0b1000'
>>> bin(a^b)
'0b10001'
>>> a=3
>>> a<<1
6
>>> aa<<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pyshell#13>", line 1, in <module>aa<<2
NameError: name 'aa' is not defined
>>> a<<2
12
>>> b=8
>>> b>>1
4
>>> b>>2
2
>>> b>>3
1
>>> b>>4
0
>>> 3+2
5

复合赋值运算符

复合赋值可以让程序更加精炼,提高效率。

注:与C 和JAVA 不一样,Python 不支持自增(++)和自减(–)

运算符优先级

如下优先级,从高到低。

实际使用中,记住如下简单的规则即可,复杂的表达式一定要使用小括号组织。

  1. 乘除优先加减
  2. 位运算和算术运算>比较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操作】使用 python 表示数学式:

>>> (5+10*x)/5-13*(y-1)*(a+b)/x+9*(5/x+(12+x)/y)

序列

序列是一种数据存储方式,用来存储一系列的数据。在内存中,序列就是一块用来存放多个值的连续的内存空间。比如一个整数序列[10,20,30,40],可以这样示意表示:

由于Python3 中一切皆对象,在内存中实际是按照如下方式存储的:
a = [10,20,30,40]

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序列中存储的是整数对象的地址,而不是整数对象的值。python中常用的序列结构有: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我们上一章学习的字符串就是一种序列

列表简介

列表:用于存储任意数目、任意类型的数据集合。
列表是内置可变序列,是包含多个元素的有序连续的内存空间。列表定义的标准语法格式:a = [10,20,30,40]
其中,10,20,30,40 这些称为:列表a 的元素。
列表中的元素可以各不相同,可以是任意类型。比如:a = [10,20,‘abc’,True]

列表对象的常用方法汇总如下:

Python 的列表大小可变,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缩小。
字符串和列表都是序列类型,一个字符串是一个字符序列,一个列表是任何元素的序列。我们前面学习的很多字符串的方法,在列表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几乎一模一样。

列表的创建

基本语法[]创建

a = [10,20,‘gaoqi’,‘sxt’]
a = [] #创建一个空的列表对象

list()创建

使用list()可以将任何可迭代的数据转化成列表。

a = list() #创建一个空的列表对象
a = list(range(10))
a
[0, 1, 2, 3, 4, 5, 6, 7, 8, 9]

a = list(“gaoqi,sxt”)
a
[‘g’, ‘a’, ‘o’, ‘q’, ‘i’, ‘,’, ‘s’, ‘x’, ‘t’]

range()创建整数列表

range()可以帮助我们非常方便的创建整数列表,这在开发中及其有用。语法格式为: range([start,] end [,step])
start 参数:可选,表示起始数字。默认是0
end 参数:必选,表示结尾数字。
step 参数:可选,表示步长,默认为1
python3 中range()返回的是一个range 对象,而不是列表。我们需要通过list()方法将其转换成列表对象。

推导式生成列表(简介一下,重点在for 循环后讲)

使用列表推导式可以非常方便的创建列表,在开发中经常使用。但是,由于涉及到for 循环和if 语句。在此,仅做基本介绍。在我们控制语句后面,会详细讲解更多列表推导式的细节。

>>> a=[20,30,40,"gaoqi"]
>>> a[0]
20
>>> a[3]
'gaoqi'
>>> a=[]
>>> a.append(20)
>>> a
[20]
>>> a=list()
>>> a
[]
>>> a=list("gaoqi")
>>> a
['g', 'a', 'o', 'q', 'i']
>>> range(10)
range(0, 10)
>>> a=range(10)
>>> type(a)
<class 'range'>
>>> list(a)
[0, 1, 2, 3, 4, 5, 6, 7, 8, 9]
>>> list(range(10))
[0, 1, 2, 3, 4, 5, 6, 7, 8, 9]
>>> list(range(0,10,1))
[0, 1, 2, 3, 4, 5, 6, 7, 8, 9]
>>> list(range(3,20,2))
[3, 5, 7, 9, 11, 13, 15, 17, 19]
>>> list(range(20,3,-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 list(range(-10,-33,-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a=[x*2 for x in range(10)]
>>> a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 a=[x*2 for x in range(100)]
>>> a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132, 134, 136, 138, 140, 142, 144, 146, 148, 150, 152, 154, 156, 158, 160, 162, 164, 166, 168, 170, 172, 174, 176, 178, 180, 182, 184, 186, 188, 190, 192, 194, 196, 198]
>>> a=[x*2 for x in range(100) if x%9==0]
>>> a
[0, 18, 36, 54, 72, 90, 108, 126, 144, 162, 180, 198]
>>>

列表元素的增加

当列表增加和删除元素时,列表会自动进行内存管理,大大减少了程序员的负担。但这个特点涉及列表元素的大量移动,效率较低。除非必要,我们一般只在列表的尾部添加元素或删除元素,这会大大提高列表的操作效率。

append()方法

原地修改列表对象,是真正的列表尾部添加新的元素,速度最快,推荐使用。

>>> a=[20,40]
>>> a.append(100)
>>> a
[20, 40, 100]
>>> a.append(200)
>>> a
[20, 40, 100, 200]

+运算符操作

并不是真正的尾部添加元素,而是创建新的列表对象;将原列表的元素和新列表的元素依次复制到新的列表对象中。这样,会涉及大量的复制操作,对于操作大量元素不建议使用。


>>> id(a)
2301963635080
>>> a=a+[50]
>>> a
[20, 40, 100, 200, 50]
>>> id(a)
2301994994568

通过如上测试,我们发现变量a 的地址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创建了新的列表对象。

extend()方法

将目标列表的所有元素添加到本列表的尾部,属于原地操作,不创建新的列表对象。


>>> a=[20,40]
>>> id(a)
2301963634504
>>> a.extend([100,200])
>>> a
[20, 40, 100, 200]
>>> id(a)
2301963634504

insert()插入元素

使用insert()方法可以将指定的元素插入到列表对象的任意制定位置。这样会让插入位置后面所有的元素进行移动,会影响处理速度。涉及大量元素时,尽量避免使用。类似发生这种移动的函数还有:remove()、pop()、del(),它们在删除非尾部元素时也会发生操作位置后面元素的移动。


>>> a=[10,20,30,40]
>>> a.insert(2,100)
>>> a
[10, 20, 100, 30, 40]

乘法扩展

使用乘法扩展列表,生成一个新列表,新列表元素时原列表元素的多次重复。

>>> a="sxt"*3
>>> a
'sxtsxtsxt'
>>> a=[20,30]
>>> a
[20, 30]
>>> a*3
[20, 30, 20, 30, 20, 30]
>>>

列表元素的删除

del 删除

删除列表指定位置的元素。

>>> A=[100,200,888,300,400]
>>> del A[2]
>>> A
[100, 200, 300, 400]

pop()方法

pop()删除并返回指定位置元素,如果未指定位置则默认操作列表最后一个元素。

>>> a=[10,20,30,40,50]
>>> b=a.pop()
>>>
>>> b
50
>>> a
[10, 20, 30, 40]
>>> c=a.pop(1)
>>> c
20
>>> a
[10, 30, 40]

remove()方法

删除首次出现的指定元素,若不存在该元素抛出异常。

>>> a=["aa","bb","gao","cc","dd","gao"]
>>> a
['aa', 'bb', 'gao', 'cc', 'dd', 'gao']
>>> a.remove("gao")
>>> a
['aa', 'bb', 'cc', 'dd', 'gao']
>>> a.remove("asdasf")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pyshell#16>", line 1, in <module>a.remove("asdasf")
ValueError: list.remove(x): x not in list
>>> 

列表元素访问和计数

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索引的区间在[0, 列表长度-1]这个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则会抛出异常。

>>> a=[10,20,30,40,50,20,30,20,30]
>>> a[2]
30
>>> a[1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pyshell#7>", line 1, in <module>a[10]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

index()获得指定元素在列表中首次出现的索引

index()可以获取指定元素首次出现的索引位置。语法是:index(value,[start,[end]])。其中,start 和end 指定了搜索的范围。

>>> a=[10,20,30,40,50,20,30,20,30]
>>> a.index(20)
1
>>> a.index(20,3)
5
>>> a.index(30,5,7)
6
>>>

count()获得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count()可以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 a=[100,200,100,300]
>>> a.count(100)
2

len()返回列表长度

len()返回列表长度,即列表中包含元素的个数。

>>> a=[10,20,30]
>>> len(a)
3
>>>

成员资格判断

判断列表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元素,我们可以使用count()方法,返回0 则表示不存在,返回大于0 则表示存在。但是,一般我们会使用更加简洁的in 关键字来判断,直接返回True或False。

>>> "a" in "abc"
True
>>> 10 in [10,20,30,10]
True
>>> 10 in [1,2,3,4,5]
False
>>> a=[100,200,100,300]
>>> a.count(100)
2

切片操作

我们在前面学习字符串时,学习过字符串的切片操作,对于列表的切片操作和字符串类似。
切片是Python 序列及其重要的操作,适用于列表、元组、字符串等等。切片的格式如下:
切片slice 操作可以让我们快速提取子列表或修改。标准格式为:
[起始偏移量start:终止偏移量end[:步长step]]
注:当步长省略时顺便可以省略第二个冒号

典型操作(三个量为正数的情况)如下:

其他操作(三个量为负数)的情况:

切片操作时,起始偏移量和终止偏移量不在[0,字符串长度-1]这个范围,也不会报错。起始 偏移量小于0
则会当做0,终止偏移量大于“长度-1”会被当成”长度-1”。

>>> a=[10,20,30,40,50,60]
>>> a[:]
[10, 20, 30, 40, 50, 60]
>>> a[1:3:1]
[20, 30]
>>> a[1::2]
[20, 40, 60]
>>> a[1:]
[20, 30, 40, 50, 60]
>>> a[:2:]
[10, 20]
>>> a
[10, 20, 30, 40, 50, 60]
>>> a[-3:]
[40, 50, 60]
>>> a[-3:-2]
[40]
>>> a[::-1]
[60, 50, 40, 30, 20, 10]
>>>

列表的遍历

for obj in listObj:
print(obj)

>>> a=[10,20,30,40,50,60]
>>> for x in a:print(x)10
20
30
40
50
60
>>> for x in a:print(x,end="#")10#20#30#40#50#60#
>>>

列表排序

修改原列表,不建新列表的排序

>>> a=[20,10,30,40]
>>> id(a)
2254789019720
>>> a.sort()
>>> a
[10, 20, 30, 40]
>>> id(a)
2254789019720
>>> a.sort(reverse=True)
>>> a
[40, 30, 20, 10]
>>> import random
>>> random.shuffle(a)
>>> a
[20, 10, 30, 40]
>>> random.shuffle(a)
>>> a
[40, 30, 20, 10]
>>>

建新列表的排序

我们也可以通过内置函数sorted()进行排序,这个方法返回新列表,不对原列表做修改。


>>> a=[20,10,30,40]
>>> id(a)
2254793598792
>>> a=sorted(a)
>>> a
[10, 20, 30, 40]
>>> id(a)
2254789019720
>>> a=[20,10,30,40]
>>> id(a)
2254793598408
>>> b=sorted(a)
>>> b
[10, 20, 30, 40]
>>> id(a)
2254793598408
>>> id(b)
2254788814856
>>> c=sorted(a,reverse=True)
>>> c
[40, 30, 20, 10]
>>> id(c)
2254793599048
>>>

通过上面操作,我们可以看出,生成的列表对象b 和c 都是完全新的列表对象。

reversed()返回迭代器

内置函数reversed()也支持进行逆序排列,与列表对象reverse()方法不同的是,内置函数reversed()不对原列表做任何修改,只是返回一个逆序排列的迭代器对象。


>>> a=[20,10,30,40]
>>> c=reversed(a)
>>> c
<list_reverseiterator object at 0x0000020CFBE7CB08>
>>> list(c)
[40, 30, 10, 20]
>>> list(c)
[]
>>>

我们打印输出c 发现提示是:list_reverseiterator。也就是一个迭代对象。同时,我们使用list©进行输出,发现只能使用一次。第一次输出了元素,第二次为空。那是因为迭代对象在第一次时已经遍历结束了,第二次不能再使用。

注:关于迭代对象的使用,后续章节会进行详细讲解。

列表相关的其他内置函数汇总

max 和min

用于返回列表中最大和最小值。

>>> a = [3,10,20,15,9]
>>> max(a)
20
>>> min(a)
3
>>>

sum

对数值型列表的所有元素进行求和操作,对非数值型列表运算则会报错。

>>> a = [3,10,20,15,9]
>>> sum(a)
57
>>>

多维列表

二维列表

一维列表可以帮助我们存储一维、线性的数据。
二维列表可以帮助我们存储二维、表格的数据。例如下表的数据:


>>> a=[["高小一",18,30000,"北京"],["高小二",19,20000,"上海"],["高小五",20,10000,"深圳"]]
>>> a
[['高小一', 18, 30000, '北京'], ['高小二', 19, 20000, '上海'], ['高小五', 20, 10000, '深圳']]
>>> a[0]
['高小一', 18, 30000, '北京']
>>> a[0][3]
'北京'

内存结构图:

元组tuple

列表属于可变序列,可以任意修改列表中的元素。
元组属于不可变序列,不能修改元组中的元素。因此,元组没有增加素、修改元素、删除元素相关的方法。因此,我们只需要学习元组的创建和删除,元组中元素的访问和计数即可。
元组支持如下操作:

  1. 索引访问
  2. 切片操作
  3. 连接操作
  4. 成员关系操作
  5. 比较运算操作
  6. 计数:元组长度len()、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求和sum()等。

元组的创建

  1. 通过()创建元组。小括号可以省略
    如果元组只有一个元素,则必须后面加逗号。这是因为解释器会把(1)解释为整数1,(1,)解释为元组。
  2. 通过tuple()创建元组
    tuple(可迭代的对象)

>>> a=(10,20,30)
>>> type(a)
<class 'tuple'>
>>> a=10,20,30
>>> type(a)
<class 'tuple'>
>>> b=(20)
>>> type(b)
<class 'int'>
>>> b=(20,)
>>> type(b)
<class 'tuple'>
>>> b=20,
>>> type(b)
<class 'tuple'>
>>> b=tuple("abcd")
>>> b
('a', 'b', 'c', 'd')
>>> b=list("abcd")
>>> b
['a', 'b', 'c', 'd']
>>> b=tuple(range(3))
>>> b
(0, 1, 2)
>>> b=tuple([30,40,50])
>>> b
(30, 40, 50)
>>> del b
>>> b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pyshell#19>", line 1, in <module>b
NameError: name 'b' is not defined
>>>

总结:
tuple()可以接收列表、字符串、其他序列类型、迭代器等生成元组。
list()可以接收元组、字符串、其他序列类型、迭代器等生成列表。

元组的元素访问和计数

  1. 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
  2. 元组的元素访问和列表一样,只不过返回的仍然是元组对象。

>>> a=[20,30,40]
>>> a[1]
30
>>> a[1]=100
>>> a
[20, 100, 40]
>>> a=(20,30,40)
>>> a[1]
30
>>> a[1]=10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pyshell#29>", line 1, in <module>a[1]=100
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1. 列表关于排序的方法list.sorted()是修改原列表对象,元组没有该方法。如果要对元组排序,只能使用内置函数sorted(tupleObj),并生成新的列表对象。
>>> b=(30,20,40)
>>> sorted(b)
[20, 30, 40]

zip

zip(列表1,列表2,…)将多个列表对应位置的元素组合成为元组,并返回这个zip 对象。

>>> a=[10,20,30]
>>> b=[40,50,60]
>>> c=[70,80,90]
>>> d=zip(a,b,c)
>>> d
<zip object at 0x00000226699C1508>
>>> list(d)
[(10, 40, 70), (20, 50, 80), (30, 60, 90)]
>>>

生成器推导式创建元组

从形式上看,生成器推导式与列表推导式类似,只是生成器推导式使用小括号。列表推导式直接生成列表对象,生成器推导式生成的不是列表也不是元组,而是一个生成器对象。
我们可以通过生成器对象,转化成列表或者元组。也可以使用生成器对象的__next__()方法进行遍历,或者直接作为迭代器对象来使用。不管什么方式使用,元素访问结束后,如果需要重新访问其中的元素,必须重新创建该生成器对象。

【操作】生成器的使用测试


>>> s=(x*2 for x in range(5))
>>> s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1D1137B5248>
>>> tuple(s)
(0, 2, 4, 6, 8)
>>> tuple(s)
()
>>> s=(x*2 for x in range(5))
>>> s.__next__()
0
>>> s.__next__()
2
>>> s.__next__()
4
>>> s.__next__()
6
>>> s.__next__()
8
>>> s.__next__()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pyshell#10>", line 1, in <module>s.__next__()
StopIteration
>>>

元组总结

  1. 元组的核心特点是:不可变序列。
  2. 元组的访问和处理速度比列表快。
  3. 与整数和字符串一样,元组可以作为字典的键,列表则永远不能作为字典的键使用。

python 基础课程第三天相关推荐

  1. 研一Python基础课程第三周课后习题分享(下)(含源代码)

    这里分享剩余的八道题,比起前八道,后面八道题相对容易很多! 一.题目分享 第九题:计算圆周率--无穷级数法 描述‪‬‪‬‪‬‪‬‪‬‮‬‪‬‫‬‪‬‪‬‪‬‪‬‪‬‮‬‪‬‫‬‪‬‪‬‪‬‪‬‪‬‮‬ ...

  2. Python 基础课程第十一天

    Python 基础课程第十一天 第七章模块(module) 1. 模块化(module)程序设计理念 1.1 模块和包概念的进化史 1.2 标准库模块(standard library) 1.3 为什 ...

  3. Python 基础课程第五天

    Python 基础课程第五天 第四章:控制语句 循环结构 for循环和可迭代对象遍历 可迭代对象 range 对象 嵌套循环和综合练习 break 语句 continue 语句 else 语句 循环代 ...

  4. python 基础课程第二天

    文章目录 python 基础课程第二天 链式赋值 系列解包赋值 常量 最基本内置数据类型介绍 数字和基本运算符 整数 使用INT()实现类型转换: 自动转型: 整数可以多大 浮点数 类型转换和四舍五入 ...

  5. Python 基础课程第十天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Python 基础课程第十天 第八章文件操作(IO 技术) 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文件操作相关模块概述 创建文件对象open() 文本 ...

  6. 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电子版百度云-《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高清版PDF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1:http://t.cn/EGxO1sW Python基础教程 第3版Python简明教程书籍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灵程序设计丛书 <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高清版 ...

  7. python程序实例教程基础-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源代码

    [实例简介] 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源代码 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源代码 [实例截图] [核心代码] Beginning_Python_version3_SourceCode └── Begi ...

  8. Python基础学习笔记三

    Python基础学习笔记三 print和import print可以用,分割变量来输出 import copy import copy as co from copy import deepcopy ...

  9. 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电子版-《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PDF高清完整版-免费下载...

    <python基础教程第3版>高清PDF下载地址:http://t.cn/EGxO1sW Python基础教程 第3版Python简明教程书籍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灵程序设计丛书 ...

最新文章

  1. BZOJ-1005 明明的烦恼
  2. R语言ggplot2可视化:在可视化结果图的四个角落(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添加标签实战
  3. 西部数码虚拟主机服务器配置,西部数码虚拟主机设置首页功能介绍
  4. 【广州.NET社区线下活动】云定未来 - Azure Meetup
  5. Python中使用cutecharts实现简单的手绘风格的图表
  6. leetcode最小面积_LeetCode—— 939. 最小面积矩形(JavaScript)
  7. 中石油训练赛 - Spiral Matrix(找规律)
  8. 《恐怖小说在中国》之四:恐怖小说的流行与陷阱?
  9. ubuntu之anaconda之编辑器
  10. 跟我一起做面试题-linux线程编程(2)
  11. IE6.0中js优化
  12. 引入其他字体库 和 字体样式设置
  13. 2021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Writeup
  14. 非常火的斗图表情包小程序源码
  15. Unrecognized Windows Sockets error: 10106: Socket creation failed
  16. SDRAM中的DQM
  17. 京东获取商品历史价格信息 API 返回值说明
  18. deepin 作为日常办公系统
  19. Eric S. Raymond 五部曲 之 《开拓智域》
  20. 琪琪的果园{青龙面板可跑项目之一}保姆教程

热门文章

  1. 【服务器】【个人图床】宝塔安装Chevereto
  2. 【Python3】【爬虫】bilibili摄影板块
  3. java 父子级json组装不用递归_初级Java程序员如何进阶
  4. Glad You Came--带条件的线段树区间更新,区间查询(其实是单点查询)
  5. linux 下strstr函数,Linux中strchr与strstr函数实现。
  6. hibernate运行很慢?查一张只有几条记录的表都要一俩分钟?[问题记录]
  7. 不安全的Url重定向原理概述和案例
  8. C#基础11.1:static关键字
  9. bzoj 1697: [Usaco2007 Feb]Cow Sorting牛排序(置换)
  10. python 批量修改文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