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简单动态字符串
Redis 没有直接使用 C 语言传统的字符串表示(以空字符结尾的字符数组,以下简称 C 字符串), 而是自己构建了一种名为简单动态字符串(simple dynamic string,SDS)的抽象类型, 并将 SDS 用作 Redis 的默认字符串表示。
在 Redis 里面, C 字符串只会作为字符串字面量(string literal), 用在一些无须对字符串值进行修改的地方, 比如打印日志:
redisLog(REDIS_WARNING,“Redis is now ready to exit, bye bye…”);
当 Redis 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字符串字面量, 而是一个可以被修改的字符串值时, Redis 就会使用 SDS 来表示字符串值: 比如在 Redis 的数据库里面, 包含字符串值的键值对在底层都是由 SDS 实现的。
除了用来保存数据库中的字符串值之外, SDS 还被用作缓冲区(buffer): AOF 模块中的 AOF 缓冲区, 以及客户端状态中的输入缓冲区, 都是由 SDS 实现的, 在之后介绍 AOF 持久化和客户端状态的时候, 我们会看到 SDS 在这两个模块中的应用。

SDS 的定义
每个 sds.h/sdshdr 结构表示一个 SDS 值:
struct sdshdr {

// 记录 buf 数组中已使用字节的数量
// 等于 SDS 所保存字符串的长度
int len;// 记录 buf 数组中未使用字节的数量
int free;// 字节数组,用于保存字符串
char buf[];

};
图 2-1 展示了一个 SDS 示例:
● free 属性的值为 0 , 表示这个 SDS 没有分配任何未使用空间。
● len 属性的值为 5 , 表示这个 SDS 保存了一个五字节长的字符串。
● buf 属性是一个 char 类型的数组, 数组的前五个字节分别保存了 ‘R’ 、 ‘e’ 、 ‘d’ 、 ‘i’ 、 ‘s’ 五个字符, 而最后一个字节则保存了空字符 ‘\0’

SDS 遵循 C 字符串以空字符结尾的惯例, 保存空字符的 1 字节空间不计算在 SDS 的 len 属性里面, 并且为空字符分配额外的 1 字节空间, 以及添加空字符到字符串末尾等操作都是由 SDS 函数自动完成的, 所以这个空字符对于 SDS 的使用者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遵循空字符结尾这一惯例的好处是, SDS 可以直接重用一部分 C 字符串函数库里面的函数。
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有一个指向图 2-1 所示 SDS 的指针 s , 那么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stdio.h/printf 函数, 通过执行以下语句:
printf(“%s”, s->buf);
来打印出 SDS 保存的字符串值 “Redis” , 而无须为 SDS 编写专门的打印函数。

● 这个 SDS 和之前展示的 SDS 一样, 都保存了字符串值 “Redis” 。
● 这个 SDS 和之前展示的 SDS 的区别在于, 这个 SDS 为 buf 数组分配了五字节未使用空间, 所以它的 free 属性的值为 5 (图中使用五个空格来表示五字节的未使用空间)。

SDS 与 C 字符串的区别

根据传统, C 语言使用长度为 N+1 的字符数组来表示长度为 N 的字符串, 并且字符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总是空字符 ‘\0’ 。
比如说, 图 2-3 就展示了一个值为 “Redis” 的 C 字符串:

常数复杂度获取字符串长度

因为 C 字符串并不记录自身的长度信息, 所以为了获取一个 C 字符串的长度, 程序必须遍历整个字符串, 对遇到的每个字符进行计数, 直到遇到代表字符串结尾的空字符为止, 这个操作的复杂度为 。

和 C 字符串不同, 因为 SDS 在 len 属性中记录了 SDS 本身的长度, 所以获取一个 SDS 长度的复杂度仅为 。

杜绝缓冲区溢出

除了获取字符串长度的复杂度高之外, C 字符串不记录自身长度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容易造成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
举个例子, <string.h>/strcat 函数可以将 src 字符串中的内容拼接到 dest 字符串的末尾:
char *strcat(char *dest, const char *src);
因为 C 字符串不记录自身的长度, 所以 strcat 假定用户在执行这个函数时, 已经为 dest 分配了足够多的内存, 可以容纳 src 字符串中的所有内容, 而一旦这个假定不成立时, 就会产生缓冲区溢出。

举个例子, 假设程序里有两个在内存中紧邻着的 C 字符串 s1 和 s2 , 其中 s1 保存了字符串 “Redis” , 而 s2 则保存了字符串 “MongoDB”, 如图 2-7 所示。

如果一个程序员决定通过执行:
strcat(s1, " Cluster");
将 s1 的内容修改为 “Redis Cluster” , 但粗心的他却忘了在执行 strcat 之前为 s1 分配足够的空间, 那么在 strcat 函数执行之后, s1 的数据将溢出到 s2 所在的空间中, 导致 s2 保存的内容被意外地修改, 如图 2-8 所示。

与 C 字符串不同, SDS 的空间分配策略完全杜绝了发生缓冲区溢出的可能性: 当 SDS API 需要对 SDS 进行修改时, API 会先检查 SDS 的空间是否满足修改所需的要求, 如果不满足的话, API 会自动将 SDS 的空间扩展至执行修改所需的大小, 然后才执行实际的修改操作, 所以使用 SDS 既不需要手动修改 SDS 的空间大小, 也不会出现前面所说的缓冲区溢出问题。

举个例子, SDS 的 API 里面也有一个用于执行拼接操作的 sdscat 函数, 它可以将一个 C 字符串拼接到给定 SDS 所保存的字符串的后面, 但是在执行拼接操作之前, sdscat 会先检查给定 SDS 的空间是否足够, 如果不够的话, sdscat 就会先扩展 SDS 的空间, 然后才执行拼接操作。

减少修改字符串时带来的内存重分配次数

正如前两个小节所说, 因为 C 字符串并不记录自身的长度, 所以对于一个包含了 N 个字符的 C 字符串来说, 这个 C 字符串的底层实现总是一个 N+1 个字符长的数组(额外的一个字符空间用于保存空字符)。
因为 C 字符串的长度和底层数组的长度之间存在着这种关联性, 所以每次增长或者缩短一个 C 字符串, 程序都总要对保存这个 C 字符串的数组进行一次内存重分配操作:
● 如果程序执行的是增长字符串的操作, 比如拼接操作(append), 那么在执行这个操作之前, 程序需要先通过内存重分配来扩展底层数组的空间大小 —— 如果忘了这一步就会产生缓冲区溢出。
● 如果程序执行的是缩短字符串的操作, 比如截断操作(trim), 那么在执行这个操作之后, 程序需要通过内存重分配来释放字符串不再使用的那部分空间 —— 如果忘了这一步就会产生内存泄漏。
因为内存重分配涉及复杂的算法, 并且可能需要执行系统调用, 所以它通常是一个比较耗时的操作:
● 在一般程序中, 如果修改字符串长度的情况不太常出现, 那么每次修改都执行一次内存重分配是可以接受的。
● 但是 Redis 作为数据库, 经常被用于速度要求严苛、数据被频繁修改的场合, 如果每次修改字符串的长度都需要执行一次内存重分配的话, 那么光是执行内存重分配的时间就会占去修改字符串所用时间的一大部分, 如果这种修改频繁地发生的话, 可能还会对性能造成影响。
为了避免 C 字符串的这种缺陷, SDS 通过未使用空间解除了字符串长度和底层数组长度之间的关联: 在 SDS 中, buf 数组的长度不一定就是字符数量加一, 数组里面可以包含未使用的字节, 而这些字节的数量就由 SDS 的 free 属性记录。
通过未使用空间, SDS 实现了空间预分配和惰性空间释放两种优化策略。

空间预分配

空间预分配用于优化 SDS 的字符串增长操作: 当 SDS 的 API 对一个 SDS 进行修改, 并且需要对 SDS 进行空间扩展的时候, 程序不仅会为 SDS 分配修改所必须要的空间, 还会为 SDS 分配额外的未使用空间。

其中, 额外分配的未使用空间数量由以下公式决定:
● 如果对 SDS 进行修改之后, SDS 的长度(也即是 len 属性的值)将小于 1 MB , 那么程序分配和 len 属性同样大小的未使用空间, 这时 SDS len 属性的值将和 free 属性的值相同。 举个例子, 如果进行修改之后, SDS 的 len 将变成 13 字节, 那么程序也会分配13 字节的未使用空间, SDS 的 buf 数组的实际长度将变成 13 + 13 + 1 = 27 字节(额外的一字节用于保存空字符)。
● 如果对 SDS 进行修改之后, SDS 的长度将大于等于 1 MB , 那么程序会分配 1 MB 的未使用空间。 举个例子, 如果进行修改之后, SDS 的 len 将变成 30 MB , 那么程序会分配 1 MB 的未使用空间, SDS 的 buf 数组的实际长度将为 30 MB + 1 MB + 1 byte 。
通过空间预分配策略, Redis 可以减少连续执行字符串增长操作所需的内存重分配次数。
在扩展 SDS 空间之前, SDS API 会先检查未使用空间是否足够, 如果足够的话, API 就会直接使用未使用空间, 而无须执行内存重分配。
通过这种预分配策略, SDS 将连续增长 N 次字符串所需的内存重分配次数从必定 N 次降低为最多 N 次。
惰性空间释放

惰性空间释放用于优化 SDS 的字符串缩短操作: 当 SDS 的 API 需要缩短 SDS 保存的字符串时, 程序并不立即使用内存重分配来回收缩短后多出来的字节, 而是使用 free 属性将这些字节的数量记录起来, 并等待将来使用。

二进制安全
C 字符串中的字符必须符合某种编码(比如 ASCII), 并且除了字符串的末尾之外, 字符串里面不能包含空字符, 否则最先被程序读入的空字符将被误认为是字符串结尾 —— 这些限制使得 C 字符串只能保存文本数据, 而不能保存像图片、音频、视频、压缩文件这样的二进制数据。

举个例子, 如果有一种使用空字符来分割多个单词的特殊数据格式, 如图 2-17 所示, 那么这种格式就不能使用 C 字符串来保存, 因为 C 字符串所用的函数只会识别出其中的 “Redis” , 而忽略之后的 “Cluster” 。

虽然数据库一般用于保存文本数据, 但使用数据库来保存二进制数据的场景也不少见, 因此, 为了确保 Redis 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场景, SDS 的 API 都是二进制安全的(binary-safe): 所有 SDS API 都会以处理二进制的方式来处理 SDS 存放在 buf 数组里的数据, 程序不会对其中的数据做任何限制、过滤、或者假设 —— 数据在写入时是什么样的, 它被读取时就是什么样。

这也是我们将 SDS 的 buf 属性称为字节数组的原因 —— Redis 不是用这个数组来保存字符, 而是用它来保存一系列二进制数据。
比如说, 使用 SDS 来保存之前提到的特殊数据格式就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 SDS 使用 len 属性的值而不是空字符来判断字符串是否结束, 如图 2-18 所示。

通过使用二进制安全的 SDS , 而不是 C 字符串, 使得 Redis 不仅可以保存文本数据, 还可以保存任意格式的二进制数据。

兼容部分 C 字符串函数

虽然 SDS 的 API 都是二进制安全的, 但它们一样遵循 C 字符串以空字符结尾的惯例: 这些 API 总会将 SDS 保存的数据的末尾设置为空字符, 并且总会在为 buf 数组分配空间时多分配一个字节来容纳这个空字符, 这是为了让那些保存文本数据的 SDS 可以重用一部分 <string.h>库定义的函数。

举个例子, 如图 2-19 所示, 如果我们有一个保存文本数据的 SDS 值 sds , 那么我们就可以重用 <string.h>/strcasecmp 函数, 使用它来对比 SDS 保存的字符串和另一个 C 字符串:

strcasecmp(sds->buf, “hello world”);
这样 Redis 就不用自己专门去写一个函数来对比 SDS 值和 C 字符串值了。
与此类似, 我们还可以将一个保存文本数据的 SDS 作为 strcat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将 SDS 保存的字符串追加到一个 C 字符串的后面:
strcat(c_string, sds->buf);
这样 Redis 就不用专门编写一个将 SDS 字符串追加到 C 字符串之后的函数了。
通过遵循 C 字符串以空字符结尾的惯例, SDS 可以在有需要时重用 <string.h> 函数库, 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代码重复。
重点回顾
● Redis 只会使用 C 字符串作为字面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 Redis 使用 SDS (Simple Dynamic String,简单动态字符串)作为字符串表示。
● 比起 C 字符串, SDS 具有以下优点:
a. 常数复杂度获取字符串长度。
b. 杜绝缓冲区溢出。
c. 减少修改字符串长度时所需的内存重分配次数。
d. 二进制安全。
e. 兼容部分 C 字符串函数。
Redis 链表和链表节点的实现
每个链表节点使用一个 adlist.h/listNode 结构来表示: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

// 前置节点
struct listNode *prev;// 后置节点
struct listNode *next;// 节点的值
void *value;

} listNode;
多个 listNode 可以通过 prev 和 next 指针组成双端链表, 如图 3-1 所示。

虽然仅仅使用多个 listNode 结构就可以组成链表, 但使用 adlist.h/list 来持有链表的话, 操作起来会更方便:
typedef struct list {

// 表头节点
listNode *head;// 表尾节点
listNode *tail;// 链表所包含的节点数量
unsigned long len;// 节点值复制函数
void *(*dup)(void *ptr);// 节点值释放函数
void (*free)(void *ptr);// 节点值对比函数
int (*match)(void *ptr, void *key);

} list;
list 结构为链表提供了表头指针 head 、表尾指针 tail , 以及链表长度计数器 len , 而 dup 、 free 和 match 成员则是用于实现多态链表所需的类型特定函数:
● dup 函数用于复制链表节点所保存的值;
● free 函数用于释放链表节点所保存的值;
● match 函数则用于对比链表节点所保存的值和另一个输入值是否相等。
图 3-2 是由一个 list 结构和三个 listNode 结构组成的链表:

Redis 的链表实现的特性可以总结如下:
● 双端: 链表节点带有 prev 和 next 指针, 获取某个节点的前置节点和后置节点的复杂度都是 。
● 无环: 表头节点的 prev 指针和表尾节点的 next 指针都指向 NULL , 对链表的访问以 NULL 为终点。
● 带表头指针和表尾指针: 通过 list 结构的 head 指针和 tail 指针, 程序获取链表的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的复杂度为 。
● 带链表长度计数器: 程序使用 list 结构的 len 属性来对 list 持有的链表节点进行计数, 程序获取链表中节点数量的复杂度为 。
● 多态: 链表节点使用 void* 指针来保存节点值, 并且可以通过 list 结构的 dup 、 free 、 match 三个属性为节点值设置类型特定函数, 所以链表可以用于保存各种不同类型的值。
重点回顾
● 链表被广泛用于实现 Redis 的各种功能, 比如列表键, 发布与订阅, 慢查询, 监视器, 等等。
● 每个链表节点由一个 listNode 结构来表示,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指向前置节点和后置节点的指针, 所以 Redis 的链表实现是双端链表。
● 每个链表使用一个 list 结构来表示, 这个结构带有表头节点指针、表尾节点指针、以及链表长度等信息。
● 因为链表表头节点的前置节点和表尾节点的后置节点都指向 NULL , 所以 Redis 的链表实现是无环链表。
● 通过为链表设置不同的类型特定函数, Redis 的链表可以用于保存各种不同类型的值。

Redis 字典的实现

Redis 的字典使用哈希表作为底层实现, 一个哈希表里面可以有多个哈希表节点, 而每个哈希表节点就保存了字典中的一个键值对。

哈希表
Redis 字典所使用的哈希表由 dict.h/dictht 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dictht {

// 哈希表数组
dictEntry **table;// 哈希表大小
unsigned long size;// 哈希表大小掩码,用于计算索引值
// 总是等于 size - 1
unsigned long sizemask;// 该哈希表已有节点的数量
unsigned long used;

} dictht;
table 属性是一个数组, 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指向 dict.h/dictEntry 结构的指针, 每个 dictEntry 结构保存着一个键值对。
size 属性记录了哈希表的大小, 也即是 table 数组的大小, 而 used 属性则记录了哈希表目前已有节点(键值对)的数量。
sizemask 属性的值总是等于 size - 1 , 这个属性和哈希值一起决定一个键应该被放到 table 数组的哪个索引上面。

图 4-1 展示了一个大小为 4 的空哈希表 (没有包含任何键值对)。

哈希表节点

哈希表节点使用 dictEntry 结构表示, 每个 dictEntry 结构都保存着一个键值对:
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

// 键
void *key;// 值
union {void *val;uint64_t u64;int64_t s64;
} v;// 指向下个哈希表节点,形成链表
struct dictEntry *next;

} dictEntry;
key 属性保存着键值对中的键, 而 v 属性则保存着键值对中的值, 其中键值对的值可以是一个指针, 或者是一个 uint64_t 整数, 又或者是一个 int64_t 整数。
next 属性是指向另一个哈希表节点的指针, 这个指针可以将多个哈希值相同的键值对连接在一次, 以此来解决键冲突(collision)的问题。
举个例子, 图 4-2 就展示了如何通过 next 指针, 将两个索引值相同的键 k1 和 k0 连接在一起。

字典
Redis 中的字典由 dict.h/dict 结构表示:
typedef struct dict {

// 类型特定函数
dictType *type;// 私有数据
void *privdata;// 哈希表
dictht ht[2];// rehash 索引
// 当 rehash 不在进行时,值为 -1
int rehashidx; /* rehashing not in progress if rehashidx == -1 */

} dict;
type 属性和 privdata 属性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键值对, 为创建多态字典而设置的:
● type 属性是一个指向 dictType 结构的指针, 每个 dictType 结构保存了一簇用于操作特定类型键值对的函数, Redis 会为用途不同的字典设置不同的类型特定函数。
● 而 privdata 属性则保存了需要传给那些类型特定函数的可选参数。

typedef struct dictType {

// 计算哈希值的函数
unsigned int (*hashFunction)(const void *key);// 复制键的函数
void *(*keyDup)(void *privdata, const void *key);// 复制值的函数
void *(*valDup)(void *privdata, const void *obj);// 对比键的函数
int (*keyCompare)(void *privdata, const void *key1, const void *key2);// 销毁键的函数
void (*keyDestructor)(void *privdata, void *key);// 销毁值的函数
void (*valDestructor)(void *privdata, void *obj);

} dictType;
ht 属性是一个包含两个项的数组, 数组中的每个项都是一个 dictht 哈希表, 一般情况下, 字典只使用 ht[0] 哈希表, ht[1] 哈希表只会在对 ht[0] 哈希表进行 rehash 时使用。

除了 ht[1] 之外, 另一个和 rehash 有关的属性就是 rehashidx : 它记录了 rehash 目前的进度, 如果目前没有在进行 rehash , 那么它的值为 -1 。

图 4-3 展示了一个普通状态下(没有进行 rehash)的字典:

ht 属性是一个包含两个项的数组, 数组中的每个项都是一个 dictht 哈希表, 一般情况下, 字典只使用 ht[0] 哈希表, ht[1] 哈希表只会在对 ht[0] 哈希表进行 rehash 时使用。

除了 ht[1] 之外, 另一个和 rehash 有关的属性就是 rehashidx : 它记录了 rehash 目前的进度, 如果目前没有在进行 rehash , 那么它的值为 -1

Redis 哈希算法
当要将一个新的键值对添加到字典里面时, 程序需要先根据键值对的键计算出哈希值和索引值, 然后再根据索引值, 将包含新键值对的哈希表节点放到哈希表数组的指定索引上面。

Redis 计算哈希值和索引值的方法如下:

使用字典设置的哈希函数,计算键 key 的哈希值

hash = dict->type->hashFunction(key);

使用哈希表的 sizemask 属性和哈希值,计算出索引值

根据情况不同, ht[x] 可以是 ht[0] 或者 ht[1]

index = hash & dict->ht[x].sizemask;

举个例子, 对于图 4-4 所示的字典来说, 如果我们要将一个键值对 k0 和 v0 添加到字典里面, 那么程序会先使用语句:

hash = dict->type->hashFunction(k0);
计算键 k0 的哈希值。
假设计算得出的哈希值为 8 , 那么程序会继续使用语句:
index = hash & dict->ht[0].sizemask = 8 & 3 = 0;
计算出键 k0 的索引值 0 , 这表示包含键值对 k0 和 v0 的节点应该被放置到哈希表数组的索引 0 位置上, 如图 4-5 所示。

当字典被用作数据库的底层实现, 或者哈希键的底层实现时, Redis 使用 MurmurHash2 算法来计算键的哈希值。
MurmurHash 算法最初由 Austin Appleby 于 2008 年发明, 这种算法的优点在于, 即使输入的键是有规律的, 算法仍能给出一个很好的随机分布性, 并且算法的计算速度也非常快。
MurmurHash 算法目前的最新版本为 MurmurHash3 , 而 Redis 使用的是 MurmurHash2 , 关于 MurmurHash 算法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该算法

Redis 解决键冲突

当有两个或以上数量的键被分配到了哈希表数组的同一个索引上面时, 我们称这些键发生了冲突(collision)。

Redis 的哈希表使用链地址法(separate chaining)来解决键冲突: 每个哈希表节点都有一个 next 指针, 多个哈希表节点可以用 next 指针构成一个单向链表, 被分配到同一个索引上的多个节点可以用这个单向链表连接起来, 这就解决了键冲突的问题。

举个例子, 假设程序要将键值对 k2 和 v2 添加到图 4-6 所示的哈希表里面, 并且计算得出 k2 的索引值为 2 , 那么键 k1 和 k2 将产生冲突, 而解决冲突的办法就是使用 next 指针将键 k2 和 k1 所在的节点连接起来, 如图 4-7 所示。

因为 dictEntry 节点组成的链表没有指向链表表尾的指针, 所以为了速度考虑, 程序总是将新节点添加到链表的表头位置(复杂度为 ), 排在其他已有节点的前面。
Redis rehash
随着操作的不断执行, 哈希表保存的键值对会逐渐地增多或者减少, 为了让哈希表的负载因子(load factor)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当哈希表保存的键值对数量太多或者太少时, 程序需要对哈希表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扩展或者收缩。

扩展和收缩哈希表的工作可以通过执行 rehash (重新散列)操作来完成, Redis 对字典的哈希表执行 rehash 的步骤如下:

  1. 为字典的 ht[1] 哈希表分配空间, 这个哈希表的空间大小取决于要执行的操作, 以及 ht[0] 当前包含的键值对数量 (也即是ht[0].used 属性的值):
    ○ 如果执行的是扩展操作, 那么 ht[1] 的大小为第一个大于等于 ht[0].used * 2 的 (2 的 n 次方幂);
    ○ 如果执行的是收缩操作, 那么 ht[1] 的大小为第一个大于等于 ht[0].used 的 。
  2. 将保存在 ht[0] 中的所有键值对 rehash 到 ht[1] 上面: rehash 指的是重新计算键的哈希值和索引值, 然后将键值对放置到 ht[1] 哈希表的指定位置上。
  3. 当 ht[0] 包含的所有键值对都迁移到了 ht[1] 之后 (ht[0] 变为空表), 释放 ht[0] , 将 ht[1] 设置为 ht[0] , 并在 ht[1] 新创建一个空白哈希表, 为下一次 rehash 做准备。

redis设计与实现 笔记(一)相关推荐

  1. Redis设计与实现笔记2

    文章目录 1.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的作用 实现 同步 命令传播 心跳检测 2.Sentinel 3.集群 节点 槽指派 重新分片 ASK错误 故障检测和故障转移 参考<Redis设计与实现> ...

  2. Redis设计与实现 笔记 第十七章 集群 cluster

    集群 Redis 集群是 Redis 提供的分布式数据库方案,集群通过分片来进行数据共享,并提供复制和故障转移功能 17.1 节点 一个 Redis 集群通常由多个节点组成,在刚开始的时候,每个节点都 ...

  3. Redis设计与实现-笔记(一)

    文章目录 缓存理解 带来问题 本地缓存解决方案 分布式缓存 缓存读写模式/更新策略 正文 第一部分 数据结构与对象 第2章 简单动态字符串 2.1 SDS的定义 2.2 SDS与C字符串的区别 2.2 ...

  4. Redis设计与实现笔记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与对象     简单动态字符串     链表     字典     跳跃表     整数集合     压缩列表     对象 第二部分:单机数据库的实现     数据库     RD ...

  5. 《redis 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

    大家好,我是烤鸭:     <redis 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数据结构与对象 第2章 简单动态字符串 Redis 使用SDS 作为字符串表示. O(1) 复杂度获取字符串长 ...

  6. Redis 设计与实现 读书笔记(菜鸟版)

    Redis 设计与实现 读书笔记(简略版) 写在前面 第一章(内部数据结构) SDS List Dictionary Rehash Rehash 与 COW 渐进式Rehash 字典收缩 Skipli ...

  7. 《Redis设计与实现》笔记|SDS动态字符串|链表字典跳跃表整数集合压缩列表结构|redis中的对象|数据库原理|RDB持久化|AOF持久化|事件与多路利用模型|发布订阅原理|事务原理|慢查询日志

    <Redis设计与实现>笔记 前记: 参考配套网站:http://redisbook.com 带注释的源码地址:https://github.com/huangz1990/redis-3. ...

  8. 《redis设计与实现》 读书笔记

    <redis设计与实现> 作者:黄健宏 读书笔记 一.前言 什么是redis: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 ...

  9. redis设计与实现学习笔记1

    文章目录 1.对象 1.1 类型 1.2 内存回收 1.3 对象共享 1.4 对象空转时长 2.单机数据库 2.1 RDB 2.2 AOF 2.3 事件 2.4客户端 2.5服务器 3.常用命令 参考 ...

最新文章

  1. MySQL解压版安装
  2. 五花八门的Shell 的相关概念和配置方法
  3. ssh 远程登陆异常SSH_EXCHANGE_IDENTIFICATION及解决过程
  4. InstallShield高级应用--获取机机所有ORACLE服务列表
  5. 检测Product 被其他business transaction 引用的小程序
  6. vsftp虚拟用户权限问题
  7. JS中SetTimeOut和SetInterval方法的区别?
  8. Nginx负载均衡,ssl原理,生成ssl密钥对,Nginx配置ssl
  9. 特征等宽离散化matlab程序_控制器的离散化(一)
  1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应急手册(佐岸)
  11. 信息安全习题(含答案)
  12. Qt开发 之 Windows资源管理器模仿 并 小超越
  13. VS中时间控件的使用
  14. 1.2 XML 的基本语法
  15. 状态机编程思想及实例
  16. 2022 Google I/O 谷歌开发者大会汇总
  17. 跨境支付产品:现钞与现汇
  18. Jenkins 与 GitLab 的自动化构建之旅
  19. iOS全景浏览App涉及到的技术
  20. 【面试题】从123456中取出三个数,取出三个不同数的概率是多少?

热门文章

  1. Android网络数据JSON解析使用总结
  2. java_facade
  3. 腾讯高工保姆级“Java成长手册”,层层递进,全是精华 Github上都没有
  4. javascript处理日期和时间
  5.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书笔记——Java并发编程基础
  6. 吴恩达深度学习课件和课后习题
  7. php后台发布微信小程序
  8. pythonnamedtuple定义类型_python namedtuple的使用
  9. Linux中断分析2
  10. sql_trace跟踪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