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新手,在做BP神经网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5

不知你是不是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因为一般神经网络都是成批处理的,每一次调整都会综合所有样本的误差进行调整,而不是一类一类图片的去调整,所以不会出现你说的现象。

目前我看过的很多C++或者其它语言自己写的神经网络,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理解错误,建议先使用现成的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训练。另外是输入的问题,图象一般会先提取特征,再将特征作为输入。

你在贴吧也提问了吧,这个我在贴吧里也回答了。

输出的问题,一般模式识别会用 0 1向量来代表,例如你有三类,目标输出应该是[ 0 1 0]这样,来代表它是第2类, 训练的时候用 0 1 0,当然,预测到的可能是[ 0.1 0.9 0.1]这样。

这是我所想到的问题,楼主看看是不是这样一回事。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改为用神经网络工具箱。借鉴《 MATLAB神经网络原理与实例精解 》里的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手写体数字识别 ,对图象作预处理。

参考2012Bmatlab \R2012b\toolbox\nnet\nndemos下的classify_crab_demo例子。调用patternnet建立模式识别网络。

可以到 《神经网络之家》  学习神经网络。

谷歌人工智能写作项目:神经网络伪原创

如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图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称ANN)系统从20 世纪40 年代末诞生至今仅短短半个多世纪,但由于他具有信息的分布存储、并行处理以及自学习能力等优点,已经在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及系统建模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写作猫

尤其是基于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Multiple-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简称BP 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的连续函数,所以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建模、函数逼近、模式分类等方面。

目标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项传统的课题,这是因为目标识别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模式识别领域中大多数课题都会遇到的基本问题,并且在不同的课题中,由于具体的条件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目标识别的研究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里讨论的是将要识别的目标物体用成像头(红外或可见光等)摄入后形成的图像信号序列送入计算机,用神经网络识别图像的问题。

一、BP 神经网络BP 网络是采用Widrow-Hoff 学习算法和非线性可微转移函数的多层网络。一个典型的BP 网络采用的是梯度下降算法,也就是Widrow-Hoff 算法所规定的。

backpropagation 就是指的为非线性多层网络计算梯度的方法。一个典型的BP 网络结构如图所示。我们将它用向量图表示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于第k 个模式对,输出层单元的j 的加权输入为该单元的实际输出为而隐含层单元i 的加权输入为该单元的实际输出为函数f 为可微分递减函数其算法描述如下:(1)初始化网络及学习参数,如设置网络初始权矩阵、学习因子等。

(2)提供训练模式,训练网络,直到满足学习要求。(3)前向传播过程:对给定训练模式输入,计算网络的输出模式,并与期望模式比较,若有误差,则执行(4);否则,返回(2)。

(4)后向传播过程:a. 计算同一层单元的误差;b. 修正权值和阈值;c. 返回(2)二、 BP 网络隐层个数的选择对于含有一个隐层的三层BP 网络可以实现输入到输出的任何非线性映射。

增加网络隐层数可以降低误差,提高精度,但同时也使网络复杂化,增加网络的训练时间。误差精度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增加隐层结点数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增加隐含层的结点数。

三、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选择当用神经网络实现网络映射时,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直接影响着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

隐含层神经元数目较少时,网络每次学习的时间较短,但有可能因为学习不足导致网络无法记住全部学习内容;隐含层神经元数目较大时,学习能力增强,网络每次学习的时间较长,网络的存储容量随之变大,导致网络对未知输入的归纳能力下降,因为对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选择尚无理论上的指导,一般凭经验确定。

四、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模式识别,可处理一些环境信息十分复杂,背景知识不清楚,推理规则不明确的问题,允许样品有较大的缺损、畸变,神经网络方法的缺点是其模型在不断丰富完善中,目前能识别的模式类还不够多,神经网络方法允许样品有较大的缺损和畸变,其运行速度快,自适应性能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系统是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的一种,原理是一致的。一般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系统由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分类器组成。预处理就是将原始数据中的无用信息删除,平滑,二值化和进行幅度归一化等。

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系统中的特征提取部分不一定存在,这样就分为两大类:① 有特征提取部分的:这一类系统实际上是传统方法与神经网络方法技术的结合,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人的经验来获取模式特征以及神经网络分类能力来识别目标图像。

特征提取必须能反应整个图像的特征。但它的抗干扰能力不如第2类。

② 无特征提取部分的:省去特征抽取,整副图像直接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这种方式下,系统的神经网络结构的复杂度大大增加了,输入模式维数的增加导致了网络规模的庞大。

此外,神经网络结构需要完全自己消除模式变形的影响。但是网络的抗干扰性能好,识别率高。当BP 网用于分类时,首先要选择各类的样本进行训练,每类样本的个数要近似相等。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防止训练后网络对样本多的类别响应过于敏感,而对样本数少的类别不敏感。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训练速度,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最小点。

由于BP 网络不具有不变识别的能力,所以要使网络对模式的平移、旋转、伸缩具有不变性,要尽可能选择各种可能情况的样本。

例如要选择不同姿态、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背景等有代表性的样本,这样可以保证网络有较高的识别率。

构造神经网络分类器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网络结构: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就是图像的特征向量;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出节点应该是类别数。隐层数要选好,每层神经元数要合适,目前有很多采用一层隐层的网络结构。

然后要选择适当的学习算法,这样才会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在学习阶段应该用大量的样本进行训练学习,通过样本的大量学习对神经网络的各层网络的连接权值进行修正,使其对样本有正确的识别结果,这就像人记数字一样,网络中的神经元就像是人脑细胞,权值的改变就像是人脑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改变,神经网络在样本学习中就像人记数字一样,学习样本时的网络权值调整就相当于人记住各个数字的形象,网络权值就是网络记住的内容,网络学习阶段就像人由不认识数字到认识数字反复学习过程是一样的。

神经网络是按整个特征向量的整体来记忆图像的,只要大多数特征符合曾学习过的样本就可识别为同一类别,所以当样本存在较大噪声时神经网络分类器仍可正确识别。

在图像识别阶段,只要将图像的点阵向量作为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经过网络的计算,分类器的输出就是识别结果。五、仿真实验1、实验对象本实验用MATLAB 完成了对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图像识别模拟。

从实验数据库中选择0~9 这十个数字的BMP 格式的目标图像。图像大小为16×8 像素,每个目标图像分别加10%、20%、30%、40%、50%大小的随机噪声,共产生60 个图像样本。

将样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训练,另一部分用于测试。实验中用于训练的样本为40个,用于测试的样本为20 个。随机噪声调用函数randn(m,n)产生。

2、网络结构本试验采用三层的BP 网络,输入层神经元个数等于样本图像的象素个数16×8 个。隐含层选24 个神经元,这是在试验中试出的较理想的隐层结点数。

输出层神经元个数就是要识别的模式数目,此例中有10 个模式,所以输出层神经元选择10 个,10 个神经元与10 个模式一一对应。

3、基于MATLAB 语言的网络训练与仿真建立并初始化网络% ================S1 = 24;% 隐层神经元数目S1 选为24[R,Q] = size(numdata);[S2,Q] = size(targets);F = numdata;P=double(F);net = newff(minmax(P),[S1 S2],{'logsig''logsig'},'traingda','learngdm')这里numdata 为训练样本矩阵,大小为128×40, targets 为对应的目标输出矩阵,大小为10×40。

newff(PR,[S1 S2…SN],{TF1 TF2…TFN},BTF,BLF,PF)为MATLAB 函数库中建立一个N 层前向BP 网络的函数,函数的自变量PR 表示网络输入矢量取值范围的矩阵[Pmin max];S1~SN 为各层神经元的个数;TF1~TFN 用于指定各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BTF 用于指定网络的训练函数;BLF 用于指定权值和阀值的学习函数;PF 用于指定网络的性能函数,缺省值为‘mse’。

设置训练参数net.performFcn = 'sse'; %平方和误差性能函数 = 0.1; %平方和误差目标 = 20; %进程显示频率net.trainParam.epochs = 5000;%最大训练步数 = 0.95; %动量常数网络训练net=init(net);%初始化网络[net,tr] = train(net,P,T);%网络训练对训练好的网络进行仿真D=sim(net,P);A = sim(net,B);B 为测试样本向量集,128×20 的点阵。

D 为网络对训练样本的识别结果,A 为测试样本的网络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网络对训练样本和对测试样本的识别率均为100%。如图为64579五个数字添加50%随机噪声后网络的识别结果。

六、总结从上述的试验中已经可以看出,采用神经网络识别是切实可行的,给出的例子只是简单的数字识别实验,要想在网络模式下识别复杂的目标图像则需要降低网络规模,增加识别能力,原理是一样的。

BP神经网络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有很多模型,但是日前应用最广、基本思想最直观、最容易被理解的是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及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Error Back-Prooaeation),简称为BP网络。

在1986年以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出版的《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一书中,完整地提出了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并被广泛接受。

多层感知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

典型的多层感知网络是三层、前馈的阶层网络(图4.1),即:输入层、隐含层(也称中间层)、输出层,具体如下:图4.1 三层BP网络结构(1)输入层输入层是网络与外部交互的接口。

一般输入层只是输入矢量的存储层,它并不对输入矢量作任何加工和处理。输入层的神经元数目可以根据需要求解的问题和数据表示的方式来确定。

一般而言,如果输入矢量为图像,则输入层的神经元数目可以为图像的像素数,也可以是经过处理后的图像特征数。

(2)隐含层1989年,Robert Hecht Nielsno证明了对于任何在闭区间内的一个连续函数都可以用一个隐层的BP网络来逼近,因而一个三层的BP网络可以完成任意的n维到m维的映射。

增加隐含层数虽然可以更进一步的降低误差、提高精度,但是也使网络复杂化,从而增加了网络权值的训练时间。

误差精度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增加隐含层中的神经元数目来实现,其训练效果也比增加隐含层数更容易观察和调整,所以一般情况应优先考虑增加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隐含层数。

(3)输出层输出层输出网络训练的结果矢量,输出矢量的维数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来设计,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减少系统的规模,使系统的复杂性减少。

如果网络用作识别器,则识别的类别神经元接近1,而其它神经元输出接近0。

以上三层网络的相邻层之间的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下一层的每一个神经元与上一层的每个神经元都实现全连接,而且每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连接强度构成网络的权值矩阵W。

BP网络是以一种有教师示教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首先由教师对每一种输入模式设定一个期望输出值。然后对网络输入实际的学习记忆模式,并由输入层经中间层向输出层传播(称为“模式顺传播”)。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即是误差。按照误差平方最小这一规则,由输出层往中间层逐层修正连接权值,此过程称为“误差逆传播”(陈正昌,2005)。

所以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也简称BP(Back Propagation)网。随着“模式顺传播”和“误差逆传播”过程的交替反复进行。

网络的实际输出逐渐向各自所对应的期望输出逼近,网络对输入模式的响应的正确率也不断上升。通过此学习过程,确定下各层间的连接权值后。

典型三层BP神经网络学习及程序运行过程如下(标志渊,2006):(1)首先,对各符号的形式及意义进行说明:网络输入向量Pk=(a1,a2,...,an);网络目标向量Tk=(y1,y2,...,yn);中间层单元输入向量Sk=(s1,s2,...,sp),输出向量Bk=(b1,b2,...,bp);输出层单元输入向量Lk=(l1,l2,...,lq),输出向量Ck=(c1,c2,...,cq);输入层至中间层的连接权wij,i=1,2,...,n,j=1,2,...p;中间层至输出层的连接权vjt,j=1,2,...,p,t=1,2,...,p;中间层各单元的输出阈值θj,j=1,2,...,p;输出层各单元的输出阈值γj,j=1,2,...,p;参数k=1,2,...,m。

(2)初始化。给每个连接权值wij、vjt、阈值θj与γj赋予区间(-1,1)内的随机值。(3)随机选取一组输入和目标样本 提供给网络。

(4)用输入样本 、连接权wij和阈值θj计算中间层各单元的输入sj,然后用sj通过传递函数计算中间层各单元的输出bj。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bj=f(sj) j=1,2,...,p (4.5)(5)利用中间层的输出bj、连接权vjt和阈值γt计算输出层各单元的输出Lt,然后通过传递函数计算输出层各单元的响应Ct。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Ct=f(Lt) t=1,2,...,q (4.7)(6)利用网络目标向量 ,网络的实际输出Ct,计算输出层的各单元一般化误差 。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7)利用连接权vjt、输出层的一般化误差dt和中间层的输出bj计算中间层各单元的一般化误差 。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8)利用输出层各单元的一般化误差 与中间层各单元的输出bj来修正连接权vjt和阈值γt。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9)利用中间层各单元的一般化误差 ,输入层各单元的输入Pk=(a1,a2,...,an)来修正连接权wij和阈值θj。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10)随机选取下一个学习样本向量提供给网络,返回到步骤(3),直到m个训练样本训练完毕。

(11)重新从m个学习样本中随机选取一组输入和目标样本,返回步骤(3),直到网路全局误差E小于预先设定的一个极小值,即网络收敛。如果学习次数大于预先设定的值,网络就无法收敛。(12)学习结束。

可以看出,在以上学习步骤中,(8)、(9)步为网络误差的“逆传播过程”,(10)、(11)步则用于完成训练和收敛过程。通常,经过训练的网络还应该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的方法就是选择测试样本向量,将其提供给网络,检验网络对其分类的正确性。测试样本向量中应该包含今后网络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典型模式(宋大奇,2006)。

这些样本可以直接测取得到,也可以通过仿真得到,在样本数据较少或者较难得到时,也可以通过对学习样本加上适当的噪声或按照一定规则插值得到。

为了更好地验证网络的泛化能力,一个良好的测试样本集中不应该包含和学习样本完全相同的模式(董军,2007)。

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的区别与联系

一、计算方法不同1、前馈神经网络:一种最简单的神经网络,各神经元分层排列。每个神经元只与前一层的神经元相连。接收前一层的输出,并输出给下一层.各层间没有反馈。

2、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3、卷积神经网络:包含卷积计算且具有深度结构的前馈神经网络。

二、用途不同1、前馈神经网络:主要应用包括感知器网络、BP网络和RBF网络。

2、BP神经网络:(1)函数逼近:用输入向量和相应的输出向量训练一个网络逼近一个函数;(2)模式识别:用一个待定的输出向量将它与输入向量联系起来;(3)分类:把输入向量所定义的合适方式进行分类;(4)数据压缩:减少输出向量维数以便于传输或存储。

3、卷积神经网络:可应用于图像识别、物体识别等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物理学和遥感科学等领域。联系:BP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都属于前馈神经网络,三者都属于人工神经网络。因此,三者原理和结构相同。

三、作用不同1、前馈神经网络:结构简单,应用广泛,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连续函数及平方可积函数.而且可以精确实现任意有限训练样本集。2、BP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柔性的网络结构。

网络的中间层数、各层的神经元个数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设定,并且随着结构的差异其性能也有所不同。3、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表征学习能力,能够按其阶层结构对输入信息进行平移不变分类。

扩展资料:1、BP神经网络优劣势BP神经网络无论在网络理论还是在性能方面已比较成熟。其突出优点就是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柔性的网络结构。

网络的中间层数、各层的神经元个数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设定,并且随着结构的差异其性能也有所不同。但是BP神经网络也存在以下的一些主要缺陷。

①学习速度慢,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一般也需要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学习才能收敛。②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③网络层数、神经元个数的选择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④网络推广能力有限。

2、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具有自学习功能。

例如实现图像识别时,只在先把许多不同的图像样板和对应的应识别的结果输入人工神经网络,网络就会通过自学习功能,慢慢学会识别类似的图像。自学习功能对于预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预期未来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将为人类提供经济预测、效益预测,其应用前途是很远大的。②具有联想存储功能。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馈网络就可以实现这种联想。③具有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

寻找一个复杂问题的优化解,往往需要很大的计算量,利用一个针对某问题而设计的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发挥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能很快找到优化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前馈神经网络百度百科—BP神经网络百度百科—卷积神经网络百度百科—人工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是一种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的非线性系统,适用解决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的系统,逼近任何非线性的特性,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自学习、联想记忆、高度容错和并行处理能力,使得神经网络理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水质分析和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良好效果。在这些应用中,纵观应用于模式识别的神经网络,BP网络是最有效、最活跃的方法之一。

BP网络是多层前向网络的权值学习采用误差逆传播学习的一种算法(Error Back Propagation,简称BP)。在具体应用该网络时分为网络训练及网络工作两个阶段。

在网络训练阶段,根据给定的训练模式,按照“模式的顺传播”→“误差逆传播”→“记忆训练”→“学习收敛”4个过程进行网络权值的训练。

在网络的工作阶段,根据训练好的网络权值及给定的输入向量,按照“模式顺传播”方式求得与输入向量相对应的输出向量的解答(阎平凡,2000)。

BP算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有指导的训练方法,是一个单向传播的多层前馈网络。它包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如图4-4所示。

图4-4 地下水质量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图4-4给出了4层地下水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同层节点之间不连接。

输入信号从输入层节点,依次传过各隐含层节点,然后传到输出层节点,如果在输出层得不到期望输出,则转入反向传播,将误差信号沿原来通路返回,通过学习来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使误差信号最小。

每一层节点的输出只影响下一层节点的输入。

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作用函数(f)和阈值(a),BP网络的基本处理单元量为非线性输入-输出的关系,输入层节点阈值为0,且f(x)=x;而隐含层和输出层的作用函数为非线性的Sigmoid型(它是连续可微的)函数,其表达式为f(x)=1/(1+e-x) (4-55)设有L个学习样本(Xk,Ok)(k=1,2,…,l),其中Xk为输入,Ok为期望输出,Xk经网络传播后得到的实际输出为Yk,则Yk与要求的期望输出Ok之间的均方误差为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式中:M为输出层单元数;Yk,p为第k样本对第p特性分量的实际输出;Ok,p为第k样本对第p特性分量的期望输出。

样本的总误差为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由梯度下降法修改网络的权值,使得E取得最小值,学习样本对Wij的修正为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式中:η为学习速率,可取0到1间的数值。

所有学习样本对权值Wij的修正为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通常为增加学习过程的稳定性,用下式对Wij再进行修正: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式中:β为充量常量;Wij(t)为BP网络第t次迭代循环训练后的连接权值;Wij(t-1)为BP网络第t-1次迭代循环训练后的连接权值。

在BP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先调整输出层与隐含层之间的连接权值,然后调整中间隐含层间的连接权值,最后调整隐含层与输入层之间的连接权值。实现BP网络训练学习程序流程,如图4-5所示(倪深海等,2000)。

图4-5 BP神经网络模型程序框图若将水质评价中的评价标准作为样本输入,评价级别作为网络输出,BP网络通过不断学习,归纳出评价标准与评价级别间复杂的内在对应关系,即可进行水质综合评价。

BP网络对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其评价方法不需要过多的数理统计知识,也不需要对水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操作简便易行,评价结果切合实际。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高度民主的非线性函数映射功能,使得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较准确(袁曾任,1999)。

BP网络可以任意逼近任何连续函数,但是它主要存在如下缺点:①从数学上看,它可归结为一非线性的梯度优化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极小问题;②学习算法的收敛速度慢,通常需要上千次或更多。

神经网络具有学习、联想和容错功能,是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方法的改进,如何在现行的神经网络中进一步吸取模糊和灰色理论的某些优点,建立更适合水质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使该模型既具有方法的先进性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将是我们今后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bp神经网络图像特征提取,一文搞定bp神经网络相关推荐

  1. bp神经网络的主要功能,一文搞定bp神经网络

    张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张力传感器(tensionsensor):张力传感器是张力控制过程中,用于测量卷材张力值大小的仪器. 张力传感器适用于各种光纤.纱线.化纤等的张力测量: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纺织 ...

  2. 一文搞定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实现

    1.自学bp神经网络要有什么基础?? 简介:BP(Back Propagation)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 ...

  3. BP神经网络的基本思想,一文搞定bp神经网络

    自学bp神经网络要有什么基础?? . 简介:BP(BackPropagation)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 ...

  4. 【语义分割】综述——一文搞定语义分割

    本文记录了博主阅读的关于语义分割(Semantic Segmentation)的综述类文章的笔记,更新于2019.02.19. [语义分割]综述--一文搞定语义分割 参考文献网址 An overvie ...

  5. 一文搞定Matplotlib 各个示例丨建议收藏

    摘要:Matplotlib 是 Python 的绘图库. 它可与 NumPy 一起使用 ,Matplotlib也是深度学习的常用绘图库,主要是将训练的成果进行图形化,因为这样更直观,更方便发现训练中的 ...

  6. 最强绘图AI:一文搞定Midjourney(附送咒语)

    最强绘图AI:一文搞定Midjourney(附送咒语) Midjourney官网:https://www.midjourney.com 简介 Midjourney是目前效果最棒的AI绘图工具.访问Mi ...

  7. php带参数单元测试_一文搞定单元测试核心概念

    基础概念 单元测试(unittesting),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这里的最小可测试单元通常是指函数或者类.单元测试是即所谓的白盒测试,一般由开发人员负责测试,因为开发人员知道被 ...

  8. 【Python基础】一文搞定pandas的数据合并

    作者:来源于读者投稿 出品:Python数据之道 一文搞定pandas的数据合并 在实际处理数据业务需求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需求:将多个表连接起来再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类似SQL中的连接查询功能 ...

  9. 一文搞定Swing和Qt按钮和文本框的创建

    一文搞定Swing和Qt按钮和文本框的创建 Qt的截图 java的 源码 package com.lujun;import java.awt.Container;import javax.swing. ...

最新文章

  1. [asp.net core]SignalR一个例子
  2. TextSwitcher--文本切换器
  3. 用BlockingExecutor限制任务提交
  4. Java面试题,java培训北京哪家好
  5. 1.1什么是数据仓库
  6. java中decrement,Java Math decrementExact()用法及代码示例
  7. curl and wget
  8. 为什么Windows7打开项目的方式是灰的不能修改
  9.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文件系统接口
  10. python二维码批量拼接,多张高清二维码批量拼接
  11. otool介绍(转http://www.mc2lab.com/?p=68)
  12. 计算机分磁盘,磁盘分区怎么分
  13. PPT转换成图片及合成长图
  14. 快讯 | 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名单,BAT+科大讯飞入选
  15. 外汇EA是什么?EA可靠吗?EA有什么缺点?
  16. python 与_Python爬取拉勾网python职位数据
  17. I.MX6ULL ARM驱动开发---platfrom设备驱动
  18. HBase进化之从NoSQL到NewSQL,凤凰涅槃成就Phoenix 1
  19. 正圆锥体空间方程_电路原理中三相缺相保护器是如何工作的,正负序与它有什么关系...
  20. 网页中常用的js特效

热门文章

  1. 机房收费系统 可行性分析报告
  2. 微信小程序后端数据\n换行无效解决
  3. 杰信物流项目总结(八)
  4. 基于springboot的的学生干部管理系统
  5. Android App 手机兼容平板横竖屏切换
  6. 嵌入式系统主要应用哪些行业?
  7. 腾讯笔试题--微信红包
  8. 基于javaweb的酒店客房管理系统(java+jsp+html+bootstrap+jquery+servlet+mysql)
  9. 【数据库】03_sql语句02
  10. 利用MDK软件生成bin文件的简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