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包含:一、二、三、四

第二部分包含:五、六

目录

一、Type-C简介以及历史

二、Type-C Port的Data Role、Power Role

三、Type-C的Data/Power Role识别协商/Alt Mode

四、如何进行数据链路的切换

五、相关参数/名词/状态解释

六、PD协议简介


一、Type-C简介以及历史

自1998年以来,USB发布至今,USB已经走过20个年头有余了。在这20年间,USB-IF组织发布N种接口状态,包括A口、B口、MINI-A、MINI-B、Micro-A、Micro-B等等接口形态,由于各家产品的喜好不同,不同产品使用不同类型的插座,因此悲剧来了,我们也要常备N中不明用途的接口转接线材。

图1   USB协议发布时间节点

而对于Type-C来说,看起来USB标准化组织也是意识到统一和标准化问题,在定义标准时,除了硬件接口定义上,还增加了一部分“个性化”特点。分别是什么呢?

1.1 定义了全新的接口形态

接口大小跟Micro USB相近,约为8.3mm x 2.5mm,支持正反插,同时也规范了对应的线材,接口定义如下(线材端只有一对USB2.0 DATA):

在插座定义上,定义了如下两种插座:

a)全功能的Type-C插座,可以用于支持USB2.0、USB3.1、等特性的平台和设备。

b)USB 2.0 Type-C插座,只可以用在支持USB2.0的平台和设备上。

在插头定义上,定义了如下三种插头:

a)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可以用于支持USB2.0、USB3.1、等特性的平台和设备。 
b)USB 2.0 Type-C插头,只可以用在支持USB2.0的平台和设备上。 
c)USB Type-C Power-Only插头,用在那些只需要供电设备上(如充电器)。

在线缆定义上,定义了如下三种线缆:

a)两端都是全功能Type-C插头的全功能Type-C线缆。 
b)两端都是USB 2.0 Type-C插头的USB 2.0 Type-C线缆。 
c)只有一端是Type-C插头(全功能Type-C插头或者USB 2.0 Type-C插头)的线缆。

还定义了N种为了兼容旧设备的线缆:

a)一种线缆,一端是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3.1 Type-A插头。 
b)一种线缆,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Type-A插头。 
c)一种线缆,一端是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3.1 Type-B插头。 
d)一种线缆,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Type-B插头。 
e)一种线缆,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Mini-B插头。 
f)一种线缆,一端是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3.1 Micro-B插头。 
g)一种线缆,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Micro-B插头。 
h)一种适配器,一端是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3.1 Type-A插座。 
i)一种适配器,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Micro-B插座。

以上这些线材,我们知道,Type-A接的是HOST,所以转接线中,CC引脚需要接上拉电阻。Type-B接的是Device,因此CC引脚需要接下拉电阻。

其中,具备全功能的Type-C应该具备E-Marker功能,由于具备E-Marker,线缆能够被读到其带电流的能力、特性、线材ID等等。E-Marker的供电电源来自于VCONN,如何知道线缆需要VCONN呢?线缆会通过下拉的电阻Ra,Source检测到之后会提供VCONN。

1.2传输速率,供电效能

最大传输速度10Gb/s,即是USB 3.1 Gen2标准,也支持4 Lane DP模式,传输高清图像,在供电部分,最大可以支持100W(20V/5A)

1.3 “个性化”协商机制

由于端口一致,线材两端接口也一直,为了能够区分两端USB设备的角色(Host/Device),必须有一套协商机制,便于进行角色确认,这部分通过CC(Configuration Channel)管脚进行设置。后面随着PD规范的面世,CC脚开始被用来做简单的半双工通信,用来完成POWER供给的协商

1.4 强悍的一统天下的态势

由于Type-C的扩展功能(SBU1/SBU2),大部分配件诸如耳机、视频接口、Debug接口等等都可以实现兼容设计,成功逆袭以往所有的USB标准,成功上位!

二、Type-C Port的Data Role、Power Role

2.1 Type-C的 Data Role

在USB2.0端口,USB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向定义了HOST/Device/OTG三种角色,其中OTG即可作为HOST,也可作为Device,在Type-C中,也有类似的定义,只是名字有了些许修改。如下所示:

(1)DFP(Downstream Facing Port):

下行端口,可以理解为Host或者是HUB,DFP提供VBUS、VCONN,可以接收数据。在协议规范中DFP特指数据的下行传输,笼统意义上指的是数据下行和对外提供电源的设备。

(2)UFP(Upstream Facing Port):

上行端口,可以理解为Device,UFP从VBUS中取电,并可提供数据。典型设备是U盘,移动硬盘。

(3)DRP(Dual Role Port):请注意DRP分为DRD(Dual Role Data)/DRP(Dual Role Power)

双角色端口,类似于以前的OTG,DRP既可以做DFP(Host),也可以做UFP(Device),也可以在DFP与UFP间动态切换。典型的DRP设备是笔记本电脑。设备刚连接时作为哪一种角色,由端口的Power Role(参考后面的介绍)决定;后续也可以通过switch过程更改(如果支持USB PD协议的话)。

2.2 Type-C的Power Role

根据USB PORT的供电(或者受电)情况,USB Type-C将port划分为Source、Sink等power角色

如下图显示常用设备的Data Role和Power Role

Power Role 详细可以分为:

a)Source Only

b)默认Source,但是偶尔能够通过PD SWAP切换为SINK模式

c)Sink Only

d)默认SINK,但是偶尔能够通过PD SWAP切换为Source模式

e)Source/SINK 轮换

f)Sourcing Device (能供电的Device,显示器)

g)Sinking Host(吃电的Host,笔记本电脑)

三、Type-C的Data/Power Role识别协商/Alt Mode

USB Type-C的插座中有两个CC脚,以下的角色检测,都是通过CC脚进行的,但是对于插头、或者线缆正常只有一个CC引脚,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之后,只存在一个CC引脚连接,通过检测哪一个CC有连接,就可以判断连接的方向。如果USB线缆中有需供电的器件,其中一个CC引脚将作为VCONN供电。

3.1 CC引脚有如下作用:

a)检测USB Type-C端口的插入,如Source接入到Sink

b)用于判断插入方向,翻转数据链路

c)在两个连接的Port之间,建立对应的Data Role

d)配置VBUS,通过下拉电阻判断规格,在PD协商中使用,为半双工模式

e)配置VCONN

f)检测还有配置其他可选的配置模式,如耳机或者其他模式

3.2 连接方向、Data Role、Power Role角色检测

3.2.1 SourceSink Connection

如图所示,Source端CC引脚为上拉,Sink端CC引脚为下拉。握手过程为接入后检测到有效连接(即一端为Host一端为Device),随后检测线材供电能力,再进行USB枚举。

如下图指示了Source端,在连接SINK之前,CC1和CC2的框图模型:

a)Source端使用一个MOSFET去控制电源,初始状态下,FET为关闭状态

b)Source端CC1/CC2均上拉至高电平,同时检测是否有Sink插入,当检测到有Rd下拉电阻时,说明Sink被检测到。Rp的阻值表明Host能够提供的功率水平。

c)Source端根据Cable中哪一个CC引脚为Rd下拉,去翻转USB的数据链路,同时决定另外一个CC引脚为VCONN

d)在此之后,Source打开VBUS,同时VCONN供电

e)Source可以动态调整Rp的值,去表示给Sink的电流发送变化,告知SINK最大可以使用的电流

f)Source会持续检测Rd的存在,一旦连接断开,电源将会被关闭

g)如果Source支持高级功能(PD或者Alternate Mode),将通过CC引脚进行通信

如下图指示了SINK端CC1和CC2框架:

a)SINK的两个CC引脚均通道Rd下拉到GND

b)SINK通过检测VBUS,来判断Source的连接与否

c)SINK通过CC引脚上拉的特性,来检测目前的USB通信链路(翻转)

d)SINK可选地去检测Rp的值,去判断Source可提供的电流。同时管理自身的功耗,保证不超过Source提供的最大范围

e)同样的,如果支持高级功能,通过CC引脚进行通信。

如下图指示DRP的CC引脚在链接之前的架构:

a)当作为Source存在的时候,DRP使用MOSFET控制VBUS供电与否

b)DRP使用Switch去切换自身身份作为Source,或者是SINK

c)DRP存在一套机制,分三种情况,去决定自身是SINK或者是Source,去建立两者间彼此的角色。

情况1:不使用PD SWAP,随机变成Source/SINK中的任意一个,CC脚波形为方波

情况2:自身倾向于作为Source,执行Try.SRC,问对面能不能做SINK呀,我做Source

情况3:与情况2相反,自身倾向作为SINK,执行Try.SNK,你做Source,我做小弟

当然还存在Source&Source,SINK&SINK这种搞基模式,唯一的结果就是一直停留在Unattached.SNK/Unattached.SRC,无法终成眷属。

3.3 Type-C的其他模式

3.3.1 Display Port Alternate Mode

系统会通过USB PD协议中VDMs的信息通信(CC引脚通信),去告知支持Display Port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USB SuperSpeed 信号允许部分传输USB,部分传输DP信号。

3.3.2  Audio Adapter Accessory Mode

如下图,为3.5mm音频输入口转Type-C端口,USB2.0链路被用来传输模拟音频信号,若带MIC,MIC信号则连接在SBU引脚上,在这个模式当中,电源可以提供到500mA电流。

Host端如何识别到音频模式呢?把CC引脚和VCON连接,并且下拉电阻小于Ra/2(则小于400ohm),或者分别对地,下拉电阻小于Ra(小于800ohm),则Host会识别为音频模式。

3.3.3 Debug Accessory Mode (DAM)

在DAM下,连接软体和硬体提供可视化调试和控制的系统,使用较少。

四、如何进行数据链路的切换

4.1 纯USB3.0

以TUSB546(DFP),TUSB564(UFP)为例子

前者的使用例子如笔记本电脑、后者的使用例子如Monitor

如下图,两端设备会根据插入方向,切换数据链路。图X插入连接为CC1,因此TUSB564切换到TX1/RX1

图中插入连接为CC2,因此TUSB564切换到TX2/RX2,也就是根据CC引脚插入,识别插入方向

4.2 USB3.1和2 LANE of DisplayPort

切换原理如上,需要注意的是,DP信号是使用SBUx进行传输

4.3 纯DP模式 4 lane

问题思考:如何确定是DP 4 lane模式或者是DP 2 lane+USB3.0 模式?

通过CC引脚,利用PD协议沟通,协商,PD Controler 发起请求,并得到回应

细谈Type-C、PD原理(一)相关推荐

  1. 细谈Type-C、PD原理(上/下)

    一.Type-C简介以及历史 自1998年以来,USB发布至今,USB已经走过20个年头有余了.在这20年间,USB-IF组织发布N种接口状态,包括A口.B口.MINI-A.MINI-B.Micro- ...

  2. 细谈Type-C、PD原理(二)

    目录 一.Type-C简介以及历史 二.Type-C Port的Data Role.Power Role 三.Type-C的Data/Power Role识别协商/Alt Mode 四.如何进行数据链 ...

  3. 细谈Struts2 详解

    (一)自己实现struts2框架 Struts最早是作为Apache Jakarta项目的组成部分,项目的创立者希望通过对该项目的研究,改进和提高JavaServer Pages .Servlet.标 ...

  4. Java程序员从笨鸟到菜鸟之(五十一)细谈Hibernate(二)开发第一个hibernate基本详解...

    在上篇博客中,我们介绍了<hibernate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也对hibernate框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文我将向大家简单介绍Hibernate的核心API调用库,并讲解一下它的基 ...

  5. 浅谈 git 底层工作原理

    浅谈 git 底层工作原理 系统复习到这里也快差不多了,大概就剩下两三个 sections,这里学习一下 git 的 hashing 和对象. 当然,跳过问题也不大. config 文件 这里还是会用 ...

  6. 深入浅谈,CPU设计原理

    首先,声明这是一篇转载文,这篇文章是,从卡饭论坛 看到的一篇文章<深入浅谈,CPU设计原理>,是一篇连载,文章,卡饭论坛,是我高中的时候,经常去的论坛,里面有很多好的文章,推荐给大家.也许 ...

  7. android技术控,技术控必看,专业人士细谈USB Type-C

    原标题:技术控必看,专业人士细谈USB Type-C [导读]自从Apple发布了新MacBook,就一堆人在说USB Type-C.我来从硬件角度解析下这个USB Type-C,顺便解惑.尺寸小,支 ...

  8. windows server 2003 DNS 细谈系列之(二)记录类型、数据库

    windows server 2003 DNS 细谈系列之(二)记录类型.数据库<?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 ...

  9. QT乱码总结4.细谈本地编码

    QT乱码总结0.Qt乱码产生因素 https://blog.csdn.net/liujiayu2/article/details/103167953 QT乱码总结1.Unicode 和 UTF-8 h ...

最新文章

  1. 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一个人能同时学会吗?
  2. AFNetworking 3.0 断点续传 使用记录
  3. suse mysql root密码忘记_SUSE11.4 找回 mysql root 密码?网上能找到的所有方法都试过了,不行......
  4. 浅谈 Math.BigMul 方法
  5. Tensor for ‘out‘ is on CPU, Tensor for argument #1 ‘self‘ is on CPU
  6. JS判断数字字母中文
  7. onclick 传参,用转义符进行转义。
  8. 进阶14 File类、遍历、递归
  9. JDBC(4)PreparedStatement
  10. 如何让Finder可以预览WebP格式图片?
  11. 阿里妈妈大规模在线分层实验实践
  12. 微信小程序开发者工具详解
  13. 微信管理系统-联络易
  14. java随机生成6位流水号,Java生成随机流水号
  15. 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的简要对比
  16. python制作ppt改变颜色标题_ppt-页面大小和颜色更改
  17. 60种数据可视化图表总结
  18. c语言函数未定义的引用,c – CMake“未定义的函数引用”
  19. linux安装ssl证书
  20. TCGA差异表达分析|2022.5.1更新

热门文章

  1. 冰封王座人工只能_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不会玩?怎样玩?新手教程
  2. (操作系统题目题型总结)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3. 调用java显示有何风险_Java学习----有风险的代码(异常)
  4. Javaweb day05
  5. html中字体怎么写,fontfamily属性字体
  6. 五种马斯洛需求理论演变
  7. 用逻辑思计算来处理问题
  8. 什么是身份和访问管理(IAM)?
  9. 乔布斯和盖茨的殊途同归
  10. 太赫兹在医学诊断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