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以下内容,都是老师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这里主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其实同学们也有很多的优点,这里没有一一叙述。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分享自己的感受。

今天海滨学院环境专业大二学生,在曹瑞雪博士带领下来主校区参观,其中有一个点为我们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

接到曹老师电话(还有20分钟到达),立即把楼顶天线的门打开,同时走了一下参观的路线。在7楼恰好看到有同学在试车(参加智能车比赛的学生,7楼是科技园的一个智能车训练场地),简单的交流了几句,了解到了一些智能车的点点概念。突然想到,是否可以请求该同学向海滨的学生演示一下智能车,并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智能车运行的原理等,说不定能够激发大二学生的一些学习动力。这就是这次参观的一个小花絮——大三学生向海滨大二学生展示智能车,分享智能车比赛的体验(5-8分钟)。

每个学生都想学。这一直是我自己从事教育的理想,也从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逐步验证了这个理想。

因为参观时间比较紧张,大概半小时时间。所以只能初略的介绍一下遥感实验室数据接收与处理、遥感数据应用,以及穿插一些引发学生的一点小思考的问题等。可惜自己的手机为古典诺基亚老人手机(诺基亚1010,168元),没有拍照功能,所以只能是文字介绍与感想了。

(一)关于参观学生

学生其实还是了解一些有关遥感的概念,所以在介绍与互动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解释问题等。但作为一个学习集体外出活动的训练与习惯,还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缺乏主动性

学生是从海滨坐车来主校区,走了一段路,所以有些累,到了实验室就是立即找凳子坐下来、找空调凉快。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当我介绍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一直都呆在远处的空调边,或者远远的站在后面,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

一件事情,如果没有积极的思考与实践,其实收获几乎为0.也许看到了一个大球,里面有一个天线。但仅仅这样的感受,其实没有达到参观实习的效果。主动提问、积极思考,才能够让我们花同样的时间(如今天整个上午),得到更多的收获。大家要逐步培养一种“效能”的概念:花费了时间,收获与提高了多少?能够去量化与总结。

1.2 缺乏尊重感

这次是先参观遥感实验室的机房,然后再到楼顶去参观接收天线。由于同学比较随意(这个现象很普遍,绝大部分学生走路的速度比我要慢),从6楼到楼顶,可能就花了近2分钟时间(40来个学生),天气很热(早上9点半左右),有个穿黑衣服的同学就说,老师可以讲了。但还有至少十多个同学还没有到达楼顶呢,那时。学生都很热,但老师也热啊,而且老师是第一个站在太阳下(没有伞),还要和大家大声介绍啊。

对那个学生,自己批评了一下,不知是否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但自己有一个理念:该指出学生问题的时候,即使不是我带的学生,也要指出来。可能十个学生,仅有一个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教益,也就够了。

1.3 缺乏秩序感

参观天线罩里面时,进来的同学就直接站在了门口,从而挡住了后面同学进来的道路。也许这仅仅是一个微小的现象,但资深人力资源HR说过一句话,“从进公司的3秒钟,就基本决定了招聘的结果。”大家只有在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多注意、多反省、多总结,才能够在真正遇到大事(如应聘)时,能够有一个从容的形象。

(二)关于智能车比赛

2011、2012年比较关注智能车比赛,因为当时教了自动化大三的《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软件专业的课程,有学生就参加了智能车比赛,特别是认识原电子社副社长曹胜标以后,逐步开始关注智能车。胜标曾经说过,参加智能车比赛,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硬件动手能力、编程能力,连学习的高数、物理、英语都感觉非常重要,因为要让车跑的又快又稳,需要去看一些英文资料(?!见胜标2011.06.04博文 深夜三点,写给自己的话)。

在这次和电子11级的卢孙平同学和另外一个给大家演示的同学(sorry,当时忘记请教名字了)的交流中,发现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1 有“队”无“团”

智能车比赛是由三人组织一个团队参加比赛。部分团队虽有三个成员,但绝大部分工作都由一个人来完成,其他两个人“打了酱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团队团队,就是想集合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取长补短。如果只有一个人真正做工作,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团队。

通过比赛,其实不仅仅是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团队合作、领导与组织能力。当我们组建的团队不能发挥凝聚力之后,组长应该怎么办?其实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下一次自己再组队或者成为团队成员的时候,上次的经历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在《管理的常识》中写道,有两个时候需要关注员工的“德”,分别为“招聘”与“提拔”的时候;其他时间才应该重点关注员工的“才”。虽然是组建一个小团队,其实类似于一次招聘,德应该优先于能。

昨晚看《青春热线·校园 忙与茫》(郭韶明主编),里面提到大学生应聘与职场招聘,其中有一个毕业生回忆自己的一次失败经历,很优秀,但是最后录取了一个能力稍差的学生。因为企业招聘,是根据岗位的要求来决定“合适的人选”,而不是“最优秀的人选”。和百胜集团(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东方既白、塔可钟等都是旗下品牌)深圳公司的某人力资源HR交流,现在招聘一个人很难,甚至如果能够成功介绍一个毕业生应聘并工作一个月,可以支付给推荐人几百元。不是应聘人太少,而是适合岗位的毕业生太少。公司成功招聘一个员工的成本是很高的,所以要珍惜每一次应聘与求职的机会,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应聘公司一个机会。而团队合作、积极主动的能力,是每一个岗位都想人具备的素质。

2.2 无传承、总结与分享

科技楼7楼的智能车团队,基本上都是从零做起,首先装配硬件、写软件,让车动起来;然后不断调试与修改,让车能够跑的快与准。整个过程都是一个团队独立在摸索,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交流较少,上一级参赛者与这一级参赛者的交流几乎为零。所以总的来说,海大智能车比赛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或者说海大在组织比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包括“挑战杯”等比赛。

在7楼参赛的学生说道,那些参加到国赛的名牌学校的队伍,有很多直接就是在上一届比赛成功的车模基础上进行修改,阅读并理解已经能够跑的已经写好的程序与设计,再自己去修改,当然比赛成绩会好很多。而我们学校的团队,基本上都是从零起步。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参加了学校的智能车比赛的校赛选拔,其中有一支队伍跑得很好,但有学生投诉与举报——他们使用的车模的技术基本上是从上一届基础上改进的,比赛不公平。

忘记最后的选拔结果了,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参加比赛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完全是为了赢得比赛,那么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是最好的。但自己对比赛的理念,一直是“不为比赛而比赛”,比赛只是给予我们一个检验的机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对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其实做出来的智能车肯定不能用于实际,比赛的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动手、热爱技术、追求分享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到公司以后,在更好的设备条件下,做出更多原创性的成果。所以,从购买配件、装配车模、让车模动起来,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参赛团队自己摸索(有指导的摸索),但绝对不能够直接给现成的。因为这样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需要学到的东西太多了,可能超过了车模速度从0.5m/s 到2 m/2 的改进。

当车子可以跑动以后,指导需要提速,教师或者上一届参赛者和大家一起发现跑不快、跑不准的原因,指导学习与提高的方向,如理学院学生使用的模糊算法、道路的快速检测算法等,需要指导人员提醒,让参赛团队去学习,并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参与解决。

在2次带队参加挑战杯“华南赛区”比赛中,我也发现了一个“不公平”的现象: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队伍,直接是拿一个导师多年的研究成果(如863、国家科技进步?等奖)来进行推广,很大气,融资直接是500、1000万的量级;而我们海大参赛的队伍,还处于“夕阳红老年公寓”的层次,当然比赛胜负已经分晓。

但比赛组织方也考虑了这种情况,所以更多的注重创意的落地性(计划融资几千万也没用,很多时候比赛结束后就成为垃圾篓里的一堆废纸),如果团队虽然做的是一件小事情,但脚踏实地的去进行市场调研与开发,并且取得了很多教训和一点点成绩,也有望获得省赛的金奖,进而参加国赛(这里讨论的是 挑战杯创业大赛)。12年经管学院《广东助成你我实践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获得省赛金奖,该公司就是为中职、高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提供一个牵线搭桥的平台,看似不起眼的事情,但真真实实解决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参加比赛前就已经盈利了,所以在比赛中拿金奖,并且有风险投资关注并洽谈,成功是有原因的。

大家参加比赛,一定要立足实际问题,最好是认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比赛后,团队是否会继续努力推进这个项目?”如果回答是“否”,那么就仅仅是一个比赛项目而已;而过回答很肯定,那么就属于创业项目。2014年这一届挑战杯比赛,网维团队的“海大快点”落选省决赛,我感觉是“虽败犹荣”,因为他们不仅仅开发了软件“海大快点”,而且还进行了市场开拓,收获了很多经验与教训。而这些,才是真正对成长有帮助的内容。

2.3 跨学科/专业交流太少

团队成员基本是本班同学,或者是本专业、相近专业同学,能够做到根据需求(智能车比赛要求团队成员有很强的硬件动手能力、编程算法能力),去组建理想的团队,主动去认识其他专业的同学,还有待改进。

在这方面,学院与指导老师应该发挥更多的作用,应该主动介绍一些优势互补的人认识,从而组建更合理的团队,而且团队成员都能够有大的提高(专业角度不一样,开发软件的了解到了硬件是怎么一回事;开发硬件的知道了怎样通过算法提高车子的速度)。

学科交叉会带来一些新思想。在目前情况下,学生可以更主动一些(为自己而学),主动去了解、认识需要的人才;已经参赛过的学生,拿出一部分时间,总结与分享自己的教训与收获;计划以后参赛的学生(大一、大二),应该主动的接近、了解智能车比赛,甚至在有空的时候主动成为团队的编外人员。只有“学院、指导老师、高年级参赛过的学生、计划参赛的学生”一起发力,才能够让海大智能车比赛走得更远,学生收获更多。

2.4 经济压力与资助

另外,学院或学校,应该对能够坚持比赛的团队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一个团队买材料的成本,平均在2000-5000元,这个对3个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家境贫困的学生(自己2000-2004年上大学,一个学期4个月的生活费总计在1000-1200元,当时每个月是250-300元生活费)。当奖励与资助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后,学生是能够理解并支持的。现在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如粤嵌、达内、黑马等),都是免费培训,工作后按月还款。学校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机制,拿出一部分钱“贷款”给学生,让学生在高年级或毕业2年内还款,一方面可以减轻贫困学生参赛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与互助的品质,对人的成长有很大帮助。如果有学生不还,其实可以像银行一样作为“坏账”处理,但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在毕业后会还这500-1000元钱。而且,即使再花掉200元而追回1000元,也是值得的,因为诚信机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行动成就力量(Doing,Now)

通过参加专业比赛,特别是时间比较长的比赛(智能车比赛跨度在2-4个月),可以很好的培养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自学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志于提高自己的同学,可以从了解“智能车”、“挑战杯”、“ERP沙盘模拟”等比赛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比赛,参加进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我们大学不虚度。

海大团委的科创部,值得每个同学去了解,去走动。“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育”已经开始了(资料下载:http://pan.baidu.com/s/1i3FVVQd),同学们,开始行动吧,申报截止时间2014.05.30(科创部申报QQ群: 324168309),如果想申报,但还没有合适的创意,可以和老师(丁又专,QQ:303727350,TEL:665880,Email:303727350@qq.com,博客:http://blog.csdn.net/dyz1982/,办公室:科技楼602,欢迎大家通过邮件交流,写好邮件后发一个短信告诉老师,参阅 “我”和“你”——从短信交流中的署名谈起)交流。老师曾经指导过好几届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赛。在大学,主动和优秀的同学、学长、老师交流,一定会受益匪浅。

另外,其实信院创新基地的ITAEM团队已经在“总结、分享”方面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与努力,请见骆宏博文第一期宣讲会总结,年轻的学子想着帮助大家的入门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我们,也可以。行动起来,就有力量。

学生在行动(ITAEM团队经验分享)

还在为学习困扰?还在抱怨学校?还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来吧,我们欢迎你的到来。Itaem宣讲会第二期约定你,钟海楼,03029,本周三(5月14日)晚上8点。骆宏团队会开展第二期宣讲,主要和大家分享IT类的经典书籍(会把相关书籍的PDF拷贝给大家),每个宣传会成员分享两本书籍。老师也会参加,学习与交流。期待大家关注、分享、转发此信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QQ群(373136517,这个群是一群有梦想的广东海洋大学IT学生组成 )。

海大前书记刘卫国书记观看智能车演示(图片摘自:刘卫国慰问我校“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获奖团队)

独立、原创、总结、分享、行动——由海滨学生参观实验室及“飞思卡尔”杯智能车比赛想到的相关推荐

  1. 独立、原创、总结、分享、行动——由海滨学生參观实验室及“飞思卡尔”杯智能车比赛想到的...

    题记:下面内容,都是老师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这里主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事实上同学们也有非常多的长处.这里没有一一叙述.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分享 ...

  2. 【资料分享】智能车比赛 - 硬件调教

    资料作用 我是参加了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的选手,这里指的智能车比赛,名字我现在也说不准确,恩智浦.飞思卡尔.英飞凌等待赞助商,比赛项目是分组别的,四轮组.双车组等等,如果你一开始看到这里,明白 ...

  3. 【资料分享】智能车比赛 - 轮胎处理

    从原理上分析 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主动轮),主动轮齿轮咬合带动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转动,从动轮转过的圈数就是轮毂转的圈数,理论上也是轮胎转动的圈数. 轮毂之前的力传导损失几乎是可以忽略的,但是轮毂和 ...

  4. 为什么智能车竞赛没有清华学生参加比赛呢?

    简 介: 回答同学们关于智能车竞赛的一个比较令组织者难以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智能车竞赛   近一个多月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不断地被参加智能车竞赛的同学问起.那就是"为什么智能车竞赛没有 ...

  5. 16届智能车竞赛单车拉力国二经验分享

    本人参加了16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有幸获得了华东赛区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但在随后举办的线上国赛中,因为冲击国一的风险,导致三次慢赛道发车都失败了,最终无缘国一.在成绩公布后,也确实证明我们对 ...

  6. 送什么礼物给小学生小孩?分享实用性强的学生礼物

    每到儿童节和小朋友生日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开始苦恼送孩子什么礼物比较实在呢?我认为对学习有帮助的礼物是最实用的,现在很多孩子都有近视的现象,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近视人数达到7亿人,所以得重视视力问题,保护 ...

  7.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经验分享—直立车

    摘自:https://mp.weixin.qq.com/s/Jqy12s5BpsjBn1TocK260w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经验分享-直立车 原创 慕羽⭐ 古月居 1月26日 直立车涉及到的很多的东 ...

  8. 武汉理工大龙芯计算机学院2000级,信息学院学生团队获第四届龙芯杯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三等奖...

    9月8日,第四届"龙芯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凯老师和孔祥玉老师共同指导,蔡雨晴.张祯.王艳艳三位同学组成的参赛 ...

  9. 智能车心得分享(六)-- 电磁入环

    这一篇算是为智能车画上个句号吧,之后看会不会分享下其他的东西,有点懒,一开始还想着能不能周更,最后变成年更了,hhh,不知道之前说的东西有没有帮助到大家. 电磁入环分几部分来讲,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思 ...

最新文章

  1. java建立_利用Java创建Windows服务
  2. 分享一个开源博客-Jackblog
  3. mysql日期和时间类型_MySQL日期和时间类型
  4. java怎么导入文件_怎么将文件导入java
  5. Python 字典类型的使用
  6. include指令与动作的区别【贴心,简洁】
  7. Excel中 提取字符串中的字符或数字
  8. 基本系统设备感叹号更新不了_电脑识别不了U盘?别紧张,免费教你如何解决...
  9. POJ 1741tree-点分治入门
  10. spring boot源码下载地址
  11. 新计算机 安装win2000,图文教程!Windows 2000安装过程全接触
  1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长应知应会卡
  13. 电烤箱计算机控制系统,台式电烤箱及其控制系统 Desktop oven and control system
  14. React Native 画虚线 DashLine
  15. 移动平台课程设计--日记本
  16. 天正如何转为t3_天正插件 t3 天正文件转T3格式CAD图
  17. HTML 图片热点map area使用方法
  18. kafka数据清理配置——删除篇
  19. 【论文阅读】强化学习-Other Directions for Combining Policy-Learning and Q-Learning专题4篇
  20. Java基础面试题简单总结

热门文章

  1.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起重技术(一)
  2. 京东获得店铺的所有商品 API
  3. 周建华:弘扬雷锋精神 我的志愿服务2022
  4. 肖锰:浪潮GS开发平台学习札记(五)——数据对象和数据模型
  5. UWB定位技术融合定位革新物联发展
  6. php工具箱安装mysql_php工具箱升级自带mysql到mysql5.7
  7. 修改远程桌面端口号.bat
  8. 如何在EDUIS中导出ETL字幕模板_教大家Edius如何设置导出mp4格式视频
  9. Linux日志和时间同步
  10. Win11没有休眠模式怎么办 Win11没有休眠模式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