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er#parseInt() 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函数, 是 Integer 类提供的一个静态工具方法, 其作用就是将字符串的数字转换为 int 类型.

一个更通用的 parseInt() 的方法拥有两个参数, 其函数签名定义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int radix)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

String s: 待解析的字符串

int radix: 进制 (如果不指定这个参数, 默认为 10 进制)

使用范围

这个方法可以合法使用的例子如下:

parseInt("0", 10) returns 0

parseInt("473", 10) returns 473

parseInt("+42", 10) returns 42

parseInt("-0", 10) returns 0

parseInt("-FF", 16) returns -255

parseInt("1100110", 2) returns 102

parseInt("2147483647", 10) returns 2147483647

parseInt("-2147483648", 10) returns -2147483648

parseInt("2147483648", 10) throws a NumberFormatException

parseInt("99", 8) throws a NumberFormatException

parseInt("Kona", 10) throws a NumberFormatException

parseInt("Kona", 27) returns 411787

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可以包括正负数符号 +, -

对于每个进制的数, 只能包含这个进制所能包含的有效数字, 不然会抛出 NumberFormatException

源码分析

异常检测

if (s == null) {

throw new NumberFormatException("null");

}

if (radix < Character.MIN_RADIX) {

throw new NumberFormatException("radix " + radix +

" less than Character.MIN_RADIX");

}

if (radix > Character.MAX_RADIX) {

throw new NumberFormatException("radix " + radix +

" greater than Character.MAX_RADIX");

}

第一部分完成异常检测, 如果 s 为 null 或者 radix 不在有效范围内, 抛出异常.

有效的进制范围为 2~36, 最小为 2 进制, 最大为 36 进制 (因为有 26 个英文字母, 26 + 10 = 36)

变量定义

在解析过程中, 所使用的变量包括如下:

int result = 0; // 最后返回的解析结果

boolean negative = false; // 标记所解析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int i = 0, len = s.length(); // 解析的下标和字符串总长度 (从左到右进行解析)

int limit = -Integer.MAX_VALUE; // 所能解析数的最大范围

int multmin; // 在解析最后一位数字之前的最大范围

int digit; // 所解析的每一位数字

解析思路说明

在解释上述变量的具体设定之前, 有必要先对解析的思路进行说明.

int 变量正数和负数的范围不一致

int 变量正数和负数的范围是不一致的, int 的范围是

~

, 即 -2147483648 ~ 2147483647, 正数和负数的范围是不一致的.

我们在解析负数的时候, 是使用一个 int 值 result 和 boolean 值 negative 组合来完成最后数值的解析的.

如果我们要解析的数是 -2147483648, 那么, 在解析的过程中, 需要存储一个 2147483648 的值, 那么直接用 int 存储 2147483648, 会发生溢出.

因此这里的解决方案是, 使用负数来进行存储, 避免溢出.

解析代码

解析代码的主体如下:

if (len > 0) {

char firstChar = s.charAt(0);

if (firstChar < '0') { // Possible leading "+" or "-"

if (firstChar == '-') {

negative = true;

limit = Integer.MIN_VALUE;

} else if (firstChar !=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if (len == 1) // Cannot have lone "+" or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i++;

}

multmin = limit / radix;

while (i < len) {

// Accumulating negatively avoids surprises near MAX_VALUE

digit = Character.digit(s.charAt(i++),radix);

if (digit < 0)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if (result < multmin)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result *= radix;

if (result < limit + digit)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result -= digit;

}

} else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上面就是解析代码的主体, 下面来一部分一部分进行分析.

正负符号的解析

第一部分为正负号的解析, 这部分逻辑简单, 其中有很多注释说明的很清楚了.

char firstChar = s.charAt(0); // 获取第一个字符

if (firstChar < '0') { // Possible leading "+" or "-"

if (firstChar == '-') {

negative = true;

limit = Integer.MIN_VALUE; // 如果是负值的话, 重新指定限制范围

} else if (firstChar !=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if (len == 1) // Cannot have lone "+" or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i++;

}

数值的解析

这部分是数值解析的重点, 基本逻辑很简单, 但是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坑, 一不留神就会写出有 bug 的代码, 我们细细分析一下.

我们上面已经说明了, 我们使用的是负数进行存储的, 以避免溢出.

multmin = limit / radix; // 指定 multmin 的值, 这个值的作用在下面说明

while (i < len) {

// Accumulating negatively avoids surprises near MAX_VALUE

digit = Character.digit(s.charAt(i++),radix); // 调用 Character.digit() 方法进行解析

if (digit < 0)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if (result < multmin) { // 因为是负值存储, 所以小于说明越界了, 如果当前数值已经超过了 multmin, 那么说明在添加当前数值之前, 就已经越界了, 直接抛出异常. 提前判断一次的原因, 是因为防止下一步越界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result *= radix; // 就是因为要进行这一步操作, 所以要在更新 result 值之前, 先比较 result 和 multmin, 如果已经越界了, 那么再进行这一步操作, 就会越界

if (result < limit + digit) { // 判断增加了当前值之后, 会不会越界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result -= digit; // 添加当前数值, 注意我们是使用负数存储的, 通过上面的代码, 保证到这一步一定不会发生溢出.

}

细节说明

multmin 的使用

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的使用 multmin 呢?

在下面的代码中, multmin 的取值为:

multmin = limit / radix;

下面举例说明 multmin 的使用原因.

为去除最后一位数之后的最大范围, 例如, limit 取 -2147483648, radix 为 10 , multmin 的值为 -214748364, 为去除最后一位数之后的最大取值.

如果所解析的数为 2147483659, 超过了最大范围, 去除最后一位之后, result 的值为 -214748365, 这时, 如果再执行 result *= radix, 那么会得到 -2147483650, 就已经越界了, result 的值就不再正确了. 而提前比较了 multmin 值, 就能提前判断, 提前抛出异常.

比较 result < limit + digit

if (result < limit + digit) { // 判断增加了当前值之后, 会不会越界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上述逻辑判断的是, result 加上当前数值之后, 会不会发生越界, 最朴素的思路是, result - digit 是不是小于 limit, 即写成 result - digit < limit.

这里有个坑就是, 如果写成上面的样子, 会发生溢出, 因为 result - digit 会产生溢出, 但是我们移项过去之后, result < limit + digit 就没有问题.

总结

看似解析数值非常简单, 但是里面的坑真的是非常多, 我们可以好好学一下这个代码, 避免很多数值溢出的坑, 对我们以后写代码也会有很好的学习作用.

java parseint 负号_java.lang.Integer#parseInt() 源码分析相关推荐

  1. java list addall源码_Java集合:ArrayList源码分析

    其实我看到已有很多大佬写过此类文章,并且写的也比较清晰明了,那我为何要再写一遍呢?其实也是为了加深本身的印象,巩固本身的基础html (主要是不少文章没有写出来我想知道的东西!!!​!!!!)java ...

  2. Java的三种代理模式完整源码分析

    Java的三种代理模式&完整源码分析 Java的三种代理模式&完整源码分析 参考资料: 博客园-Java的三种代理模式 简书-JDK动态代理-超详细源码分析 [博客园-WeakCach ...

  3. java中的==、equals()、hashCode()源码分析(转载)

    在java编程或者面试中经常会遇到 == .equals()的比较.自己看了看源码,结合实际的编程总结一下. 1. ==  java中的==是比较两个对象在JVM中的地址.比较好理解.看下面的代码: ...

  4. java.lang 源码剖析_java.lang.Void类源码解析

    在一次源码查看ThreadGroup的时候,看到一段代码,为以下: /* *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the parent argument is {@code ...

  5. java futuretask 源码_java并发编程——FutureTask源码分析

    FutureTask的简单示例: FutureTask的应用场景,如果在当前线程中需要执行比较耗时的操作,但又不想阻塞当前线程时,可以把这些作业交给FutureTask,另开一个线程在后台完成,当当前 ...

  6. java linkedlist源码_Java集合之LinkedList源码分析

    一.LinkedList简介 LinkedList是一种可以在任何位置进行高效地插入和移除操作的有序序列,它是基于双向链表实现的. ps: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实现LinkedList的数据结构是否 ...

  7. java futuretask 源码解析_Java异步编程——深入源码分析FutureTask

    Java的异步编程是一项非常常用的多线程技术. 之前通过源码详细分析了ThreadPoolExecutor<你真的懂ThreadPoolExecutor线程池技术吗?看了源码你会有全新的认识&g ...

  8. 这篇文章绝对让你深刻理解java类的加载以及ClassLoader源码分析

    前言 package com.jvm.classloader;class Father2{public static String strFather="HelloJVM_Father&qu ...

  9. Java 集合系列(四)—— ListIterator 源码分析

    以脑图的形式来展示Java集合知识,让零碎知识点形成体系 Iterator 对比   Iterator(迭代器)是一种设计模式,是一个对象,用于遍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Iterator 包含四个方 ...

最新文章

  1. [Objective-c 基础 - 2.10] description方法
  2. python爬虫跨域_AJAX跨域简单讲解【Python版】
  3. ThinkPHP采用模块和操作
  4. python函数每日一讲 - cmp(x,y)
  5. CSS3新特性应用之用户体验
  6. 腾讯游戏:元旦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1小时/日
  7. mybatis 原理_Mybatis大揭秘:plugin插件设计原理
  8. windows安装Composer
  9. IOS--多线程--GCD--在CGD中快速实现多线程的并发控制
  10. 电脑表格软件哪个好用---办公软件推荐
  11.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高校统一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2. stm32Cubemx USB虚拟串口
  13. matlab 8750h,实测结果表明:九代i7-9750H笔记本标压处理器较8750H提升不大
  14. java山地自行车怎么看型号_怎么看捷安特山地车型号
  15. 腾讯云函数免费搭建onedrive网盘
  16. 什么是抽象类?(简述)
  17. Tomcat服务器的默认端口是多少?怎样修改tomcat的端口?
  18. Android事件传递简单分析
  19. tools1.0.1
  20. Git教程:! [rejected] master -> master (fetch first)解决办法

热门文章

  1. SQL Server引入数据库说明
  2. NOI2017搞基记
  3. 动态网页大作业 - 简单易懂【附源码分享】- 基于ASP、Ajax技术
  4. 在IDEA编写Shell脚本
  5. 【计算机毕设之基于springboot的教育管理平台-哔哩哔哩】 https://b23.tv/3wZSJIh
  6. 计算机原理董洁答案,微计算机原理
  7. android 卡片播放,显示“正在播放”卡片
  8. Android 遥控器焦点
  9. html5 翻牌效果,HTML5实现移动端点击翻牌功能
  10. 偶遇http使用bshare分享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