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多人成功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东西。因此,我们务必盯紧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2、和内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美国最高法院前大法官

一、“以终为始”的定义

1、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

2、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

3、若能先定目标,你的洞察力会大大改善。

二、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1、“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

2、“以终为始”往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许多企业都败在第一次创造——事先缺乏明确目标,以致资金不足,规划不周或对市场的解读有误。

三、主动设计还是被动接受

1、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是否能够控制,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存在第一次的创造。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第二次的创造,或者是自己主动设计的,或者是外部环境、他人安排、旧有习惯限定的。

2、习惯一谈的是“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的是“第一次创造”。

四、领导与管理:两次创造

1、“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Leadership)不同于管理(Management)。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

2、领导与管理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

3、用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和华伦.贝尼斯(Warren Bennis)的话来说就是:“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

4、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

5、再成功的管理也无法弥补领导的失败,而领导难就难在常常陷于管理的思维定式难以自拔。

6、个人生活中的领导意识更为匮乏,很多人连自己的价值观都没有搞清楚,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

五、改写人生剧本: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

1、想象力能让我们在心里演练那些尚未释放的潜能;良知能让我们遵循自然法则或原则,发挥自己的独特才智,选择合适的贡献方式,再有就是确定自己的指导方针以便将上述能力付诸实践;而想象力、良知、自我意识的结合则能让我们编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2、成功不是获取财富,不是掌握权力,而是赢得与自己的较量。

3、在我的葬礼上,子女齐集一堂,表达孝思。我期望他们个个都很有教养,满怀对父亲的爱,而不是与父亲起冲突的创痛。但愿他们心中所充满的是往日美好的回忆,记得老爸曾与他们同甘共苦过。我所以有这些期望,因为我重视子女、爱护子女,以做他们的父亲为傲。

4、以终为始意味着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家长角色或其他角色,要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造负责,为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负责,从而使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式真正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确原则。

六、个人使命宣言

1、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2、对于个人来说,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使命宣言也同样是评价一切的标准,成为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源泉。

3、费兰克尔倡导了一种“标记疗法”(Logotherapy),基本原则是:许多心智或情感疾病都是由于失落感或空虚感作祟,而标记疗法可以帮助病人找回生命的意义与使命感,以祛除这些感觉。

七、核心区

1、制定个人使命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基本的思维定式就在这里,即我们用来观察世界的“透镜”。

2、这个核心还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源泉。“安全感”(Security)代表价值观、认同、情感的归属、自尊自重与拥有个人的基本能力。“人生方向”(Guidance)是“地图”和内心的准绳,人类以此为解释外界事物的依据以及决策与行为的原则和内在标准。“智慧”(Wisdom)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这些能力的统一体。“力量”(Power)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力,它是作出抉择的关键性力量,也包括培育更有效习惯以替代顽固旧习的能力。它们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人生方向可以带来真正的智慧,智慧则能激发力量。

八、各种生活中心

1、很多已配偶为中心却即将破碎的婚姻都源于一条导火索,那就是情感过渡依赖。

2、以家庭为重的人通常会把家族传统和荣誉作为安全感和价值感的来源。因此一旦出现可能影响这些传统和声誉的改变,他们就变得脆弱不堪。

3、马尔柯姆.马格里奇(MalcolmMuggeridge)在《20世纪见证》(A Twentieth Century Testimony)中写道:回忆往昔,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当时看上去至关重要、妙趣横生的事,现在看来竟是微不足道,甚至有些荒谬。

九、识别自己的生活中心

1、最理想的状况还是建立清晰明确的生活中心,由此才能产生高度的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使人生更积极,更和谐。

十、以原则为中心

1、以永恒不变的原则作为生活中心,就能建立高效能的思维定式,也就能正确审视所有其他的生活中心。

2、以原则为中心的人会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情绪或其他因素的干扰,综观全局——工作需要、家庭需要、其他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决定的可能后果,深思熟虑后才做出正确的选择。

3、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与行为也独具一格,而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的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会让他们度过积极尔充实的一生。

十一、撰写使命宣言并付诸实践

1、  弗兰克尔说:“我们是发现而不是发明自己的人生使命。”

2、  弗兰克尔:生命正提出质疑,要求你回答存在的意义为何。

3、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能说出想成为什么人,想做什么。能够写出使命宣言,甚至人生宪法。

十二、善用整个大脑

1、  人的大脑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脑主司逻辑思考与语言能力,右脑执掌创造力与直觉。左脑处理文字,右脑擅长图象;左脑重局部与分析,右脑重整体与整合。

十三、开发右脑的两个途径

1、  拓宽思路和心灵演练就是开发右脑的两个途径。

2、  拓宽思路:开动脑筋,想象每一个细节,尽量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情感。

3、  人人都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挖掘内心深处真正的价值观,虽然技巧各异,但效果相同。只要肯用心探究、探求人生目标,就能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生命,把思路拓宽,把目光放远。

4、  心灵演练与确认:实行自我领导是一个确立愿景和价值观,并让自己生活遵从这些重要原则的过程。右脑会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你进行心灵演练(Visualization),并对正确行为加以确认(Affirmation)。

5、  确认应该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个人、积极、果断、可视、情感。

6、  我们发现心灵演练内容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如果演练的是错误的事情,那么收获的也是错误。

7、  在生活的各种情景下都能进行心灵演练,包括表演、销售演示、解决矛盾、实现会议目标。坚持不懈地不断练习,你会完成得清晰明确。内心会产生“熟悉感”,面对这样的场景时就不会觉得陌生、害怕。

十四、确定角色和目标

1、  写作会让想法凝练、清晰,还能化整体为部分。

2、  一位企业高管的使命宣言:我的使命是堂堂正正地生活,并且对他人有所影响,对社会有所贡献。为完成这一使命,我会要求自己:

有慈悲心——亲近人群,不分贵贱,热爱每一个人

甘愿牺牲——为人生使命奉献时间、才智和金钱

激励他人——以身作则,证明人为万物之长,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施加影响——用实际行动改善他人的生活

为了完成人生使命,我将优先考虑一下角色:

丈夫——妻子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我们同甘共苦,携手前行

父亲——我要帮助子女体验乐趣无穷的人生

儿子/兄弟——我不忘父子、手足的亲情,随时对他们施以援手

基督徒——我信守对上帝的誓言,并为他的子民服务

邻居——我要学习象耶稣一样爱和善待他人

变革者——我能激发和催化团队成员的优异表现

学者——我每天都要学习很多重要的新知识

十五、家庭的使命宣言

1、  家庭宣言是思考和管理家庭的框架。一旦出现问题和危机,它就会全家人什么最重要,并基于正确的原则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决策。

十六、组织的使命宣言

1、  企业的长期目标必须由所有成员共同拟定。

2、  IBM主管时时不忘向员工强调该公司的三大原则:个人尊严、卓越与服务。

十七、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1、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这个原则值得强调再强调。

2、  一个真正反映每个成员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观的使命宣言,能调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使他们不再需要旁人的指导、监督和批评,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不变的核心原则,接受了企业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

3、  把自己的愿望想象成现实,就开启了让它实现的大门。——莎克蒂.高文

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四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执行4原则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执行4原则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习惯二: 以终为始-- ...

  2. 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

    情感账户 我们都知道银行账户就是把钱存进去,作为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情感账户里储蓄的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 能够增加情感帐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使别人 ...

  3.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笔记

    品德成功论提醒人们,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只有当人们学会并遵循这些原则,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品德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幸福. 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光有技巧还不够 思维定式的力量 思维转换 ...

  4.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摘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史蒂芬·柯维 ◆ 赞誉之辞 每个人都有意识不到的内在优势.你要明白成功不仅是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实现生命的意义. ◆ 序言 "伟大的公司靠什么突显?为什么有些公司从优秀 ...

  5.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前言:七个习惯都能产出高效能,以符合自然法则的思维定式为基础,自然法则为"产出/产能平衡(P/PC balance)"的原则. 以"鹅生金蛋"的故事为例,产出即 ...

  6. 成长型思维——人不成熟的五大特征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成熟,指人的思想观念之转变,从幼稚向更高一级的转变,对事和物的看法更加理智,并且这一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也包括其他人的影响. 人不成熟的五大特征 一.立即要回报 二.不自律 三.经常 ...

  7.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思维导图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 ...

  8.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彩书摘

    Always wanna read this book since 2005, 5 years past, still have no time to do it, reading and seein ...

  9.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2009.10.27】

    去年开始读书计划之后,被推荐拜读了这部大作,当时受益良多,今天做读书笔记的总结,将它作为第一个排上来.顺便重新温习一遍这本书中提到的处事方式,以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典范,激励自己不断更新,不断进步. 七个 ...

最新文章

  1. 前端console log之坑。。。
  2. SQLMAP使用笔记
  3. 阿里云,我的一些看法
  4. 中年程序员都在想什么?
  5. CSS3给网页穿上美丽的外衣
  6. 即将发版!Apache Flink 1.9 版本有哪些新特性?
  7. ElementUI+Java实现搜索提示列表
  8. graphics | R语言的基础绘图系统(二)—— 绘图参数及par函数
  9. 14 count(*)
  10. 详说sizeof与strlen的区别与联系
  11. java类注释_Java注释,java类注释详解
  12. 《游戏设计、原型与开发——基于Unity与C#从构思到实现》学习笔记一
  13. JavaScript判断当前浏览器类型(包括判断移动端浏览器类型)
  14. 磁盘分区助手一键迁移操作系统——易我分区大师
  15. 第一代测序(Sanger测序)
  16. python extension c++ 扩展
  17. 认识DSR评分,如何补充DSR评分
  18. 大量数据批量插入数据库
  19. 93.<报错 SyntaxError: Unexpected token R in JSON at position 0 at JSON.parse (<anonymous>)的解决方法>
  20. rrpp协议如何修改_产品技术-RRPP技术介绍-新华三集团-H3C

热门文章

  1. 关于C# textbox换行的问题
  2. CSS - CSS代码格式及使用
  3. I2C中的时钟同步与仲裁
  4. java中inner的用法_Java——内部类(inner class)
  5. Systrace5 SurfaceFlinger 解读
  6. 代码评测后结果的OI专业术语
  7. Access+VBA: ADODB数据库访问(一)
  8. 图灵停机问题的史上最详细描述
  9. 微信小程序开发——form表单
  10. keil 结构体引用_结构体 自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