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层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它关心的问题有:**多少伏电压代表1?多少伏电压代表0?时钟速率是多少?采用全双工还是半双工传输?**总的来说物理层关心的是链路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

数据帧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制)。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问题。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

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例如,一个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始,以注销结束。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表示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

总结1:
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2、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4、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5、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6、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7、应用层: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

总结2:




2.比喻


7 应用层:老板

6 表示层:相当于公司中演示文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5 会话层: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4 传输层: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3 网络层: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2 数据链路层: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1 物理层: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1]

4.数据封装

3.举例 以用户浏览网站为例说明数据的封装、解封装过程。

数据封装

当用户输入要浏览的网站信息后就由应用层产生相关的数据,通过表示层转换成为计算机可识别的ASCII码,再由会话层产生相应的主机进程传给传输层。传输层将以上信息作为数据并加上相应的端口号信息以便目的主机辨别此报文,得知具体应由本机的哪个任务来处理;在网络层加上IP地址使报文能确认应到达具体某个主机,再在数据链路层加上MAC地址,转成bit流信息,从而在网络上传输。报文在网络上被各主机接收,通过检查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判断是否是自己需要处理的报文,如果发现MAC地址与自己不一致,则丢弃该报文,一致就去掉MAC信息送给网络层判断其IP地址;然后根据报文的目的端口号确定是由本机的哪个进程来处理,这就是报文的解封装过程。

OSI七层模型各层 学习笔记相关推荐

  1. 异常检测中的浅层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综述(A Unifying Review of Deep and Shallow Anomaly Detection)

    A Unifying Review of Deep and Shallow Anomaly Detection 异常检测中的浅层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综述 摘要:随着众多异常检测方法(基于生成模型,单分类 ...

  2. OSI七层模型每层的功能及包含的协议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五层模型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

  3. 网络 | 1.OSI七层模型各层常见协议

    OSI七层协议 第七层:应用层 第六层:表示层 第五层:会话层 第四层:传输层 第三层:网络层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第一层:物理层 第七层:应用层 功能: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层协议,为用户与网络之间提供 ...

  4. OSI七层模型每层作用

    1.物理层: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实体 ...

  5. 《南溪的目标检测学习笔记》——模型预处理的学习笔记

    1 介绍 在目标检测任务中,模型预处理分为两个步骤: 图像预处理:基于图像处理算法 数值预处理:基于机器学习理论 关于图像预处理,请参考<南溪的目标检测学习笔记>--图像预处理的学习笔记 ...

  6. transformer模型的奥秘-学习笔记

          本文主要介绍了transformer模型的大概原理及模型结构.这篇学习笔记的学习资料主要是<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这篇神作,还有两位大神的指点(见 ...

  7. OSi七成模型 tcp/ip网络模型

    1.计算机的网络模型分为两种OSI模型和TCP/IP模型,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2.针对OSI模型,每一层都有各自的功能. 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负责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 ...

  8. 网络4/7层模型各层作用和协议对比

    文章目录 1.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2.传输层 会话层 传输层 3.网间层 网络层 4.网络接口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应用层 应用层 作用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

  9. OSI七层模型——第一层物理层

    目录 1 物理层的用途 1.1 物理连接 1.1.1 无线路由器 1.1.2 有线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1.1.3 使用以太网网卡进行有线连接 1.2 物理层 2 物理层的特征 2.1 物理层标准 2.2 ...

最新文章

  1. 基于CentOS中PXE网络环境构建实例
  2. swift开发记录 - MARK,TODO,FIXME
  3. 全局唯一递增的id_分布式ID生成方法-趋势有序的全局唯一ID
  4. Silverlight 解谜游戏 之四 粒子特效
  5. java程序弊端_面向对象编程的弊端是什么?
  6. js中函数的使用方式及回调函数
  7. linux安装ftp后账号密码设置,CentOS 建立ftp账号(vsftpd运用安装与配置疑问 )
  8. IE8下JQuery clone 出的select元素使用append添加option异常解决记录
  9. 【图像隐写】基于matlab WOW算法图像自适应隐写【含Matlab源码 368期】
  10. 深入理解Nginx 阅读笔记(一)
  11.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写作Latex模板
  12. 图像识别技术原理和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技术
  13. ubuntu16.04安装theano
  14. 【Android】关闭输入法
  15. 大数据入门-什么是Kudu
  16. 适合有编程基础的人看的《韩顺平零基础30天学java》笔记(P104~P129)
  17. Google Earth Engine APP(GEE)——利物浦大学免费下载影像的软件Google Earth Engine Digitisation Tool (GEEDiT)
  18. VBA-with语句
  19. 解决桌面图标有蓝色阴影的问题
  20. 拉钩参数加密过程:data

热门文章

  1. centos7:ceph-fuse挂载方法
  2. 如何使用Python读取pkl文件
  3. spring-boot整合FTP文件服务器
  4. c语言最佳实践之关键字
  5. Matplotlib 图片教程
  6. 加密货币技术架构(二)——BNB
  7. python自动化--selenium
  8. 毫无头绪的自学Python,你可能连门槛都摸不到!
  9. Codeforces Round #536 (Div. 2) B. Lunar New Year and Food Ordering
  10. 【笔记】Ueditor1_4_3_3-utf8-jsp使用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