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高端服务器

高端服务器作为与网络关系最为密切的硬件产品之一,是在网络环境下提供网上客户机共享资源(包括查询、存储和计算等)的设备。它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吞吐能力和大内存容量等特点,并且具备强大的网络功能和友好的人机界面,是以网络为中心的现代计算环境的关键设备。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端服务器在整个信息高速公路基础结构中的作用越发重要。

  高端服务器综述

  服务器可以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IA(Intel Architecture)服务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C服务器或NT服务器;另一部分是比IA服务器性能更高的机器,如RISC/Unix服务器等,这种服务器被称为高端服务器。高端服务器的种类很多,从小型机、大型机到巨型机都有。

  高端服务器领域的竞争很激烈,国外品牌有IBM、HP、Sun、SGI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国内的曙光公司背靠国家智能中心、中科院计算所,是“国家863”计划的试点企业。诸如“曙光1000”、“曙光2000—I”和“曙光2000—II”等超级服务器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产品。曙光的产品不仅仅局限于高端产品,曙光是我国目前唯一拥有全系列服务器产品的生产商,产品系列包括:天阔PC服务器、天演UNIX服务器和天潮超级服务器。联想在前一段时间推出了8路机架式服务器,显示了其具备的技术和进军高端服务器市场的信心。浪潮的小型机采用对称多处理器技术,主要用于国民经济部门,并有一定的销售数量,浪潮是国内小型机产品的领头厂商。

  目前,大多数高端服务器都是RISC/Unix服务器。所以,谈到高端服务器的发展历史,就不能不提到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技术。

  20世纪70年代,IBM发明了RISC技术。80年代后期,RISC结构逐渐代替了CISC (复杂指令集计算-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成为主流微处理器设计结构。使用RISC技术是为了优化指令系统、加快程序编译、提高运行速度。RISC技术采用了更加简单和统一的指令格式、固定的指令长度以及优化的寻址方式,使整个计算结构更加合理。一般来说,RISC处理器比同等的CISC处理器要快50%~75%,同时RISC处理器更容易设计和纠错。

  在RISC架构的基础上,各厂家又研制出了自己的处理器。目前在使用的主要有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和MIPS处理器。

  PowerPC处理器

  90年代,IBM、Apple和Motorola开发PowerPC芯片成功,并制造出基于PowerPC的多处理器计算机。PowerPC架构的特点是可伸缩性好、方便灵活。第一代PowerPC采用0.6微米的生产工艺,晶体管的集成度达到单芯片300万个。1998年,铜芯片问世,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2000年,IBM开始大批推出采用铜芯片的产品,如RS/6000的X80系列产品。铜技术取代了已经沿用了30年的铝技术,使硅芯片多CPU的生产工艺达到了0.20微米的水平,单芯片集成2亿个晶体管,大大提高了运算性能。而1.85V的低电压操作(原为2.5V)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功耗,容易散热,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现在,1GHz的Power4处理器已经完成设计。Power4除了将时钟频率从现在的500MHz提高到1GHz之外,还将率先采用0.11微米工艺,晶体管集成度达1.7亿,以及7层铜和SOI(绝缘硅-Silicon On Insulator)技术。这些技术将使Power4跃上服务器芯片的历史新台阶。

  SPARC处理器

  1987年,Sun和TI公司合作开发了RISC微处理器—SPARC。SPARC微处理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可扩展性,这是业界出现的第一款有可扩展性功能的微处理器。SPARC的推出为Sun赢得了高端微处理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1999年6月,UltraSPARCⅢ首次亮相。它采用先进的0.18微米工艺制造,全部采用64位结构和VIS指令集,时钟频率从600MHz起,可用于高达1000个处理器协同工作的系统上。UltraSPARCⅢ和Solaris操作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百分之百的二进制兼容,完全支持客户的软件投资,得到众多的独立软件供应商的支持。

  在64位UltraSPARC处理器方面,Sun公司主要有3个系列。首先是可扩展式s系列,主要用于高性能、易扩展的多处理器系统。目前UltraSPARCⅢs的频率已经达到750GHz。还有将推出的UltraSPARC Ⅳs和UltraSPARC Ⅴs等型号。其中UltraSPARC Ⅳs的频率为1GHz,UltraSPARC Ⅴs则为1.5GHz。其次是集成式i系列,它将多种系统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上,为单处理器系统提供了更高的效益。已经推出的UltraSPARC Ⅲi的频率达到700MHz,未来的UltraSPARC Ⅳi的频率将达到1GHz。

  PA-RISC处理器

  HP公司的RISC芯片PA-RISC于1986年问世。第一款芯片的型号为PA-8000,主频为180MHz,后来陆续推出PA-8200、PA-8500和PA-8600等型号。

  HP公司开发的64位微处理器PA-8700将于2001年上半年正式投入服务器和工作站的使用。这种新型处理器的设计主频达到800MHz以上。PA-8700使用的工艺是0.18微米SOI铜CMOS工艺,采用7层铜导体互连,芯片上的高速缓存达到2.25MB,比PA-8600增加了50%。

  HP公司未来还将推出PA-8800和PA-8900处理器,其主频分别达到1GHz和1.2GHz。PA-RISC同时也是IA-64的基础。在未来的IA-64芯片中,会继续保持许多PA-RISC芯片的重要特性,包括PA-RISC的虚拟存储架构、统一数据格式、浮点运算、多媒体和图形加速等。

  MIPS处理器

  MIPS技术公司是一家设计制造高性能、高档次及嵌入式32位和64位处理器的厂商,在RISC处理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1984年,MIPS计算机公司成立。1992年,SGI收购了MIPS计算机公司。1998年,MIPS脱离SGI,成为MIPS技术公司。

  MIPS公司设计RISC处理器始于80年代初,1986年推出R2000处理器,1988年推出R3000处理器,1991年推出第一款64位商用微处理器R4000。之后,又陆续推出R8000(于1994年)、R10000(于1996年)和R12000(于1997年)等型号。之后,MIPS公司的战略发生变化,把重点放在嵌入式系统。1999年,MIPS公司发布MIPS 32和MIPS 64架构标准,为未来MIPS处理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新的架构集成了所有原来MIPS指令集,并且增加了许多更强大的功能。MIPS公司陆续开发了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处理器内核(core)MIPS 32 4Kc与高性能64位处理器内核MIPS 64 5Kc。2000年,MIPS公司发布了针对MIPS 32 4Kc的新版本以及未来64位MIPS 64 20Kc处理器内核。

  现在,RISC芯片仍然在Unix系统平台上广泛应用,而且可以支持WindowsNT系统。基于RISC架构的多处理器在像数据库或专用服务器这样的对计算能力有严格要求的领域仍然占据一席之地。

  IA-64处理器

  自从1993年Intel及其伙伴企业推出基于486系统的IA服务器以来,IA服务器经历了486系统、PentiumPro系统、PII系统、PIII系统、XEON系统等几个阶段。处理器系统的处理能力在大幅度提高,而服务器系统的总线结构始终是IA-32总线体系。

  IA-32服务器在发展到8路XEON服务器以后,体系结构已经开始成为制约服务器性能提高的瓶颈。先是PCI通道带宽瓶颈,现在是内存总线带宽瓶颈和处理器系统扩展瓶颈。因此,HP和Intel自1994年开始合作开发IA-64架构的处理器,希望通过把HP在RISC领域的十年工作经验和超长指令字结合起来,在微处理器级上改进性能,以增加指令级上的并行性。

  IA-64结构既不是Intel的32位x86结构的扩充,也不是完全采用HP公司64位PA-RISC结构,而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样式。IA-64基于EPIC(显性并行指令计算—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技术。

  IA-64主要特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 IA-64的系统内存寻址空间更大,可以支持32GB以上的内存,而IA-32服务器目前可以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是16GB。

  * IA-64的处理器寻址、处理能力更强、速度更快。安腾(Itanium)处理器主频起步至少1GHz,二级Cache在2MB以上。

  * IA-64系统增强的128位浮点计算寄存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浮点计算能力。

  * IA-64系统将使用基于Infiniband技术的总线结构,它是以交换式系统总线代替目前的共享式总线为核心,将NGIO和FutureIO两种技术合二为一,使系统总线、内存总线带宽和I/O总线带宽都将大大提高。IA-64系统带宽在2GB/s以上,而目前的SMPIA-32服务器的系统带宽是1.06GB/s,PCI带宽一般是0.4GB/s。

  * IA-64包括一系列的内置特征,以延长计算机的正常运转时间,减少宕机时间。机器检测体系在内存和数据路径中提供了错误恢复和纠错能力,它能让IA-64平台从预先导致系统失败的错误中恢复过来。

  目前正式宣布支持IA-64平台的有Monterey、Linux64、HP-UX、Solaris、Win2000等操作系统。

  高端服务器技术

  服务器性能指标以系统响应速度和作业吞吐量为代表。响应速度是指用户从输入信息到服务器完成任务给出响应的时间。作业吞吐量是整个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假定用户不间断地输入请求,则在系统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单个用户的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反比,即响应时间越短,吞吐量越大。为了缩短某一用户或服务的响应时间,可以分配给它更多的资源。性能调整就是根据应用要求和服务器具体运行环境和状态,改变各个用户和服务程序所分配的系统资源,充分发挥系统能力,用尽量少的资源满足用户要求,达到为更多用户服务的目的。

  技术目标

  服务器所要求的高扩展性、高可用性、易管理性、高可靠性不仅是厂商追求的技术目标,也是用户所需求的。

  可扩展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留有富余的机箱可用空间,二是充裕的I/O带宽。随着处理器运算速度的提高和并行处理器数量的增加,服务器性能的瓶颈将会归结为PCI及其附属设备。高扩展性意义在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有关部件,在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同时,又保护投资。

  可用性是以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时间比例作为衡量指标,例如99.9%的可用性表示每年有8小时的时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99.999%的可用性表示每年有5分钟的时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部件冗余是提高可用性的基本方法,通常是对发生故障给系统造成危害最大的那些部件(例如电源、硬盘、风扇和PCI卡)添加冗余配置,并设计方便的更换结构(如热插拔),从而保证这些设备即使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管理性旨在利用特定的技术和产品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的购买、使用、部署和支持费用。最显著的作用体现在减少维护人员的工时占用和避免系统停机带来的损失。服务器的管理性能直接影响服务器的易用性。可管理性是TCO各种费用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有研究表明,系统的部署和支持费用远远超过了初次购买所花的费用,而付给管理和支持人员的报酬又是其中所占份额最高的。另外,工作效率的降低、商业机会的丧失和营业收入的下滑所带来的财务损失也不可忽视。因此,系统的可管理性既是IT部门的迫切要求,又对企业经营效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管理性产品和工具可通过提供系统内部的有关信息而达到简化系统管理的目的。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管理,技术支持人员在自己的桌面上即可解决问题,不必亲赴故障现场。系统部件可自动监视自己的工作状态,如果发现故障隐患可随时发出警告,提醒维护人员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企业数据资产,故障部件更换的操作也非常简单方便。

  说到可靠性,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服务器必须稳定运行,也就是宕机率低。其中的关键在于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的协作,如果待处理的资源控制在CPU和操作系统上,而不是应用上,就会避免由于某项任务处理出错而导致系统无法运行,服务器宕机率将大大降低,而这也恰恰是Unix/Linux系统的优势之一。导致日常维护工作的中断有:主机升级、硬件维护或安装、操作系统升级、应用/文件升级或维护、文件重组、全系统备份等原因。意外的灾难包括硬盘损坏、系统故障、软件故障、用户错误、电源掉电、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SMP

  SMP(Symmetrical Multi-Processor)就是对称式多处理器。在对称式结构中,机器里每一位处理器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它们连接在一起,共享一个存储器。存储器里有一个操作系统,每个计算机都能运行这个操作系统,都能响应外部设备的要求,即每个存储器的地位是平等的、对称的。在国内市场上这类机型的处理器一般以4个或8个为主,有少数是16个处理器。但是一般来讲,SMP结构的机器可扩展性较差,很难做到100个以上多处理器,常规的一般是8个到16个,不过这对于多数的用户来说已经够用了。这种机器的好处在于它的使用方式和微机或工作站的区别不大,编程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小,原来用微机工作站编写的程序如果要移植到SMP机器上使用,改动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SMP结构的机型可用性比较差。因为4个或8个处理器共享一个操作系统和一个存储器,一旦操作系统出现了问题,整个机器就完全瘫痪掉了。而且由于这个机器的可扩展性较差,不容易保护用户的投资。但是这类机型技术比较成熟,相应的软件也比较多,因此现在国内市场上推出的并行机大量都是这一种。

  集群技术

  通俗地说,集群是这样一种技术:它至少将两个系统连接到一起,使两台服务器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或者看起来好像一台机器。采用集群系统通常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网络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服务能力。自80年代初以来,各种形式的集群技术纷纷涌现。因为集群能够提供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所以,它迅速成为企业和ISP计算的支柱。

  常见集群技术

  1.服务器镜像技术

  服务器镜像技术是将建立在同一个局域网之上的两台服务器通过软件或其他特殊的网络设备(比如镜像卡)将两台服务器的硬盘做镜像。其中,一台服务器被指定为主服务器,另一台为从服务器。客户只能对主服务器上的镜像的卷进行读写,即只有主服务器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从服务器上相应的卷被锁定以防对数据的存取。主/从服务器分别通过心跳监测线路互相监测对方的运行状态,当主服务器因故障宕机时,从服务器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接管主服务器的应用。

  服务器镜像技术的特点是成本较低,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保证了在一台服务器宕机的情况下系统仍然可用,但是这种技术仅限于两台服务器的集群,系统不具有可扩展性。

  2. 应用程序错误接管集群技术

  错误接管集群技术是将建立在同一个网络里的两台或多台服务器通过集群技术连接起来,集群节点中的每台服务器各自运行不同的应用,具有自己的广播地址,对前端用户提供服务,同时每台服务器又监测其他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为指定服务器提供热备份作用。当某一节点因故障宕机时,集群系统中指定的服务器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接管故障机的数据和应用,继续为前端用户提供服务。

  错误接管集群技术通常需要共享外部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柜,两台或多台服务器通过SCSI电缆或光纤与磁盘阵列柜相连,数据都存放在磁盘阵列柜上。这种集群系统中通常是两个节点互为备份的,而不是几台服务器同时为一台服务器备份,集群系统中的节点通过串口、共享磁盘分区或内部网络来互相监测对方的心跳。

  错误接管集群技术经常用在数据库服务器、MAIL服务器等的集群中。这种集群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存储设备,所以增加了外设费用。它最多可以实现32台机器的集群,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及可扩展性。

  3.容错集群技术

  容错集群技术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即容错机,在容错机中,每一个部件都具有冗余设计。在容错集群技术中集群系统的每个节点都与其他节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经常需要共享内存、硬盘、CPU和I/O等重要的子系统,容错集群系统中各个节点被共同映像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并且所有节点都是这个映像系统的一部分。在容错集群系统中,各种应用在不同节点之间的切换可以很平滑地完成,不需切换时间。

  容错集群技术的实现往往需要特殊的软硬件设计,因此成本很高,但是容错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是财政、金融和安全部门的最佳选择。

  目前在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方面用得比较广泛的是应用程序错误接管技术,即我们通常所采用的双机通过SCSI电缆共享磁盘阵列的集群技术,这种技术目前被各家集群软件厂商和操作系统软件厂商进一步扩充,形成了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集群系统。

  操作系统

  1.Unix

  Unix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技术成熟、可靠性好、网络及数据库功能强等特点,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操作系统技术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尽管Unix系统受到了NT的严峻挑战,但它仍是目前唯一能在各个硬件平台上稳定运行的操作系统,并且在技术成熟程度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仍然领先于NT。

  Internet的出现对服务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并满足不断变化、增强的网络应用需求成为服务器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服务器核心技术的处理器不能完全依赖主频的提高来提升处理能力,处理器结构成为提高服务器性能的瓶颈。Unix的重要厂商,如HP、IBM、Sun、SGI等的策略之一就是采用新技术,不断加强性能和容量方面的领先地位,主要包括64位处理器及64位操作系统、快速可扩充的互连技术、大内存及高性能的集群以及高带宽I/O技术等。

  IA-64体系结构出现后,Unix系统转向IA-64体系已成为业界的大趋势。最重要的是,诸多Unix厂商对IA-64的支持将打破以往Unix和Wintel两大阵营的对立,将Unix所具备的开放性发挥到顶峰,真正实现应用系统的跨平台使用,为用户提供最大的灵活性。Intel公司将设法建立不同Unix操作系统版本的通用标准,这是Intel为它的高端服务器和下一代64位Merced芯片市场打下基础而必须达到的关键要求。这也是针对Microsoft与Intel在高端计算机领域存在着分歧而采取的一个行动。Intel公司的开发战略旨在加速开发在基于Intel的服务器上运行的Unix系统。

  在创建“统一的Unix”的过程中,Intel将与HP、IBM、Sun和SCO等公司展开合作。它们的合作表明,在高端“企业软件”市场上,Unix将继续担当关键的角色,而Microsoft则仍然在“伸缩性”等方面以一个后起之秀的面貌出现。伸缩性是衡量操作系统在处理较大数据量时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

  2.Linux

  Linux在企业计算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RAS(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服务性Serviceability)技术、冗余磁盘阵列(RAID)技术、集群计算(Cluster)和并行计算技术。

  RAS、RAID、Cluster是企业运算中最尖端的部分,Linux如果试图进入银行、大型ICP等高端市场,不解决这些方面问题就没有任何可能性。

  Linux这个新兴的操作系统,随着其普及程度的提高和自身的迅速发展,以及伴随今年IA-64这个新一代的企业运算平台而推出的IA-64Linux和支持多达64个CPU和64GB内存的企业级核心2.4的发布,Linux必将在企业计算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Linux不断增强原有的优势,一方面抵抗Windows对低端市场的侵蚀,另一方面向Unix控制下的高端服务器市场发起进攻。1999年10月,TurboLinux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集群Linux服务器,这种成本低廉、有着良好扩展性和灵活性、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的解决方案为Linux进入企业级高端应用和大型网站铺平了道路。据统计,大约有20%的Internet服务网站采用集群解决方案,未来这个市场将有惊人的增长。由于在集群性能方面的进展,Linux正在冲击长期处于Unix控制下的高端服务器市场。

  高端服务器选购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品牌、各种专业技术、悬殊的产品价格,如何为网络建设选购功能强大、适应需求的高端服务器,往往让用户感到困惑。其实选购服务器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用户不妨遵循这样一条MAPSS原则,即M-可管理性;A-可用性;P-性能;S-服务;S-成本。

  一、M-可管理性(Management)

  网络管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服务器的管理。服务器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表现在可以及时地发现服务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维护、维修,避免或减少因为服务器的宕机造成用户系统的全面瘫痪;另一方面,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及时了解服务器性能方面的情况,对在运行中有问题的服务器进行及时的升级。所有这些都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A-可用性(Availability)

  高端服务器是网络、数据的中心,很多企业(如金融、邮电、证券等)要尽量避免服务器在工作时间内宕机,服务器的宕机会造成企业内外信息的中断,对外收不到定单、对内业务流程终止,这是现代企业不能允许的。另外,政府机关、医疗机构要保障自身工作的正常运转,也必须避免服务器在工作时间内宕机。选择产品时,用户需注意服务器能否保证24×7×365不间断工作无宕机,是否采用冗余技术。运行在关键环境下的中心主服务器一般要求多电源、热插拔硬盘、RAID卡,必要时需提供双机热备份方案。

  有多种原因会造成服务器宕机。硬件:AC供电故障、存储故障、内存、电源、风扇故障、处理器故障、系统板等;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使用:管理员、用户的误操作;环境:火灾、地震、洪水等。

  既然宕机会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同时宕机的原因有多种多样,用户在选购时就要为有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作好准备。

  1.在AC供电故障问题上采用UPS加以解决。

  2.在内存方面,服务器需支持错误检测和恢复(ECC-Error Checking & Correcting)技术,此技术可以更正内存中的一位错。如果在ECC技术基础上增加了内存回写技术,就可有效避免两位错的出现。

  3.服务器内部电源需要支持热插拔冗余电源,可避免因某一个电源的损坏而造成服务器的宕机。

  4.服务器在运行时,内部温度会升高。系统温度过高极容易造成死机甚至硬件损坏。所以需要热插拔冗余风扇来帮助服务器进行有效的散热。

  5.对于系统板、软件、使用等原因造成的系统宕机,用户可以采用更高一级的可用性解决方案,如集群技术等方案加以解决。

  用户在为可用性确定服务器配置时,一定要注意两点:1.不可过分节约开支降低可用性,因为由此引发的宕机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失。2.选择务服器时,用户应该详细了解服务器的具体特性和面向的应用环境是否与自己的需求吻合。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正确认识企业网络规模,合理利用资金,不要盲目追求高配置而造成资金浪费。同时,用户也不要局限于仅满足当前需求。要有长远眼光,充分考虑到业务的增长,选择易升级、具有高可扩展性的服务器产品。要考虑到保护企业投资。

  三、P-性能(Performance)

  由于企业的大量数据需要在服务器上运行,因此服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工作效率。一提到服务器性能,很多用户马上想到选用更高主频的CPU、更大的内存。其实这些仅仅是提高服务器整体性能的一部分。服务器整体性能的提高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1.芯片组

  芯片组用于把计算机上的各个部件连结起来,实现各部件之间的通讯,芯片组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芯片组直接决定系统支持的CPU类型、支持的CPU数目、内存类型、内存最大容量、系统总线类型、系统总线速度等等,归根结底,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最终性能应由芯片组决定。选择最先进的芯片组结构,就保证了系统性能的领先。

  2.内存类型、最大支持容量

  由芯片组决定的内存类型、最大支持容量对于系统的运算处理能力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样,如果我们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运算处理,如数据库、ERP等应用,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较大的内存容量。

  3.采用高速的I/O通道

  I/O始终是计算机系统的瓶颈,采用高速的I/O通道对服务器整体性能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需要客户机经常与服务器交换数据的应用,如数据库、ERP、证券等应用需要更为高速的I/O性能。

  4.网络支持

  服务器必须通过其内部的网卡与客户机通讯,网络带宽对服务器的响应具有决定意义。所以,不要忽视服务器对网络的支持情况。

  四、S-服务(Service)

  性能、价格、服务一贯是用户选购服务器的三个主要因素。服务首先是维修,维修的重中之重是维修速度,因为用户不可能忍受服务器长时间得不到维修而影响工作。7×24的服务对用户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是技术支持。包括售前、售后电话支持,还有在网站上提供的支持软件。

  五、S-节约成本(Saving Cost)

  有时用户往往被产品本身的价格所迷惑,以为价格越低自己付出的成本越低。其实不然,对于成本,我们应考虑拥有总成本。因为价格不同往往意味着性能、品质、服务的不同。对于服务器我们必须从MAPS(管理性、可用性、性能、服务)四个方面全面考虑,才可能得到一个真正的成本。服务器性能的每一点提升,都是以金钱为代价的。在价格方面,过低的价格意味着用户的付出会更多。低价格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服务的下降。高端服务器不是普通的计算机产品,其质量的好坏本身就是用户企业自身的生命,企业用户如果过多地追求低价格,必然会冒服务器宕机以及售后维修、服务周期长的风险。购买知名品牌、性价比合适的产品,意味着用户在将来不必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而降低拥有总成本。

  高端服务器产品

  IBM RS/6000企业服务器Model S80

  S80建立在S70和S70 Advanced模型的成功设计基础上,将处理器数量增到24个,内存增加到64GB。S80服务器是第一个采用RS64 III处理器的RS/6000平台。S80使用AIX UNIX操作系统。S80平台将性能、可伸缩的扩展种类、投资保护、可靠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为中型和大型公司提供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解决方案。

  产品特色:

  * 采用PowerPC RS64 III微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IBM的铜芯片技术,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

  * 高达64GB的ECC SDRAM内存,提供了64位寻址的更快性能。

  * 支持32位和64位应用。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升级到64位应用。

  * 外部的SSA RAID磁盘支持,比传统SCSI的磁盘容量大,将磁盘性能提高到每秒160MB。

  * 64位系统结构,提高了物理内存使用率,满足了需要快速存取大量数据的应用需求。

  * 多达56个PCI适配器插槽,为容量大幅度增加提供了扩展选项。

  

  Sun Enterprise 10000(Starfire)服务器

  Sun Enterprise 10000(Starfire)服务器是一个基于SPARC处理器的可缩放的对称性多处理计算机系统,它运行在Solaris操作环境下。对于基于主机的或客户机/服务器的各类应用,如在线交易处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通信服务或多媒体服务等,它都是理想的通用服务器或数据服务器。

  产品特色:

  * 最多可配置64个CPU;内存可扩充至至64GB;在线磁盘存储容量可达64TB。

  * 具有动态重组特性(可提供在线服务能力)和动态系统域特性。

  * 通过在系统的核心部位采用Gigaplane-XB互连,提供的数据带宽可达到每秒12.8GB。

  * 具有RAS特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服务性),正常运行时间大于99.95%。

  * 电源、风扇和大多数板级系统组件都可以进行热交换,可在系统处于在线工作状态下进行组件的更换。

  

  HP 9000 V企业服务器

  HP 9000 V企业服务器提供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了大型企业高端的计算需求和数据中心的需要。它提供了优化的E-services平台,满足因特网时代的需求。 基于HP 9000 V企业服务器公认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HP提供了与之配套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使用户的应用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高效运行。

  产品特色:

  * 业界领先的552MHz PA-8600处理器、440MHz PA-8500处理器及200/240MHz PA-8200处理器。

  * HP可扩展计算结构(SCA)实现了性能突破。

  * 可扩充至128个CPU,可扩充至128GB内存。

  * 采用HP的超平面纵横交叉开关技术,系统级带宽高达 61.66GB/s。

  * 高达7.6GB/s I/O通道带宽。

  * N+1冗余保护提高可靠性。

  

  SGI 2400服务器

  SGI 2400服务器的结构消除了SMP技术的主要瓶颈,使得系统在低时延的情况下,计算能力、内存容量和带宽、系统互连带宽、I/O带宽和网络连接能力都可以呈线性变化。该服务器对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以及兼容性进行了平衡。可以开展Web服务、数据仓库、可视化服务、科学计算、图象处理和仿真等多项应用。

  产品特色:

  * 采用CC-NUMA(Cache Coherence NonUniform Memory Access)结构,每个节点由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

  * 最多可配置64个CPU;内存可扩充至至128GB。

  * I/O带宽峰值达到49.92GB/秒。

  * 可选择使用第三方的PCI板。

  * 使用新一代的64位IRIX操作系统,基于UNIX System V Release4分布式软件技术。

  

  曙光天潮2000-I超级服务器

  曙光2000-I超级服务器是继曙光天潮1000、1000A之后,曙光公司在超级服务器系列产品中推出的又一高端的面向大规模商业应用、网络信息服务和科学计算的通用并行计算机系统。曙光2000-I是一种符合当前计算机发展趋势的超级服务器,最高浮点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200亿次。曙光超级服务器的竞争力体现在其极高的性价比上。

  产品特色:

  * 单个系统机柜含1-8个处理器节点,每个曙光2000系统可最多拥有128个节点(特殊要求下每个机柜可有16个节点) 。

  * 处理器采用200/300MHz PowerPC 604e(可升级)。

  * 总线速率:133MB/秒(I/O总线)。

  * 曙光2000 Wormhole Routing底板及PCI适配器。

  * 100MB/s硬件峰值带宽(单向单通道)。

  * 采用AIX4.2.1操作系统 ,使用AIX机群系统管理系统。

  

  联想万全8000r服务器

  万全8000r作为数据中心级服务器产品,是联想高端产品领域的代表。产品性能及高可靠性、扩展性达到IA架构服务器的最高水平。万全8000r采用最新CPU技术及关键部件热插拔技术,使得系统性能、系统连续运行时间均得到最大的提升,具有良好的系统伸缩性,极大的保护了用户投资。万全8000r主要面向大型企业、重要行业、政府关键部门等应用领域。

  产品特色:

  *支持1-8个最新PentiumIII Xeon700处理器;支持1M或2M片内二级全速Cache;内存最大可支持到32GB。

  * 所有关键部件都能实现在线更换。热插拔PCI插槽、热插拔硬盘、热插拔冗余风扇、热插拔冗余电源。

  * 最多可支持10个64位热插拔PCI(4个工作在66MHz频率下),32个DIMM内存插槽。标配3个热插拔电源,实现负载平衡和电源冗余保护。

  * 7U机柜优化设计,适应ISP/ICP、银行、电信等行业节省空间的需求,实现统一机柜管理。提供联想NSR-42标准机柜及配件解决方案。

  * 紧急事件处理接口(EMP),使管理人员从远程通过电话线及Modem便可监控服务器的工作情况,或通过EMP口发警告。

  

  浪潮网枢NF800服务器

  浪潮网枢NF800机柜式企业级服务器作为数据计算的核心,将为企业的关键运算提供性能更高、可用性更好的硬件平台。其适用于大型数据中心、高可用性集群运算、大型企业资源计划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事物处理。

  产品特色:

  * 采用双段CPU总线,最大支持8个PentiumIIIXeon700处理器;集成于CPU内部的二级高速缓存最大为2M。

  * ECC SDRAM内存,最大可扩展至32GB。

  * 采用高速系统总线和四段64位PCI总线,可提供1.6GB/s的内存带宽。

  * 采用专用硬件管理总线I2C。

  * 高度为7U,机柜中可放置多达6台NF800。

阅读:973次

来源:中国UNIX联盟

细说高端服务器 SGI HP Sun IBM RS Unix Linux相关推荐

  1. [ZT]SUN非常有用之 Unix/Linux 单行脚本

    非常有用之 Unix/Linux 单行脚本 http://leftleg.hzpub.com/read.php?479 删除 core 文件 # find ~ -name core -exec fil ...

  2. IBM RS/6000 AIX操作系统的安装

    IBM RS/6000 AIX操作系统的安装 一.安装基本操作系统(BOS) 打开计算机或在开机状态下重新启动(#reboot) 将AIX安装盘放入光驱 当系统自检 keyboard 通过后,按&qu ...

  3. x86服务器(HP/DELL/IBM)测试分析(上)

    x86架构是开放的,所以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供应商做出的服务器都没有原则性差异,比如HP/DELL/IBM(卖给联想了,工艺和设计仍然是这队的),比如联想(收的IBM不算这里)/浪潮.这些服务器都是实际用 ...

  4. Unix/Linux/BSD 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派系的介绍

    文章目录 一.Unix 是什么 二.Unix 派系 (一)BSD 分支 1.BSD 是什么 2.由 BSD 衍生的闭源 Unix 版本 3.由 BSD 衍生的开源 Unix 版本 (二)System ...

  5. 浅谈 unix, linux, ios, android 区别和联系

    浅谈 unix, linux, ios, android 区别和联系 网上的答案并不是很好,便从网上整理的相对专业的问答. 1.UNIX 和 Linux UNIX 操作系统(尤尼斯), 是一个强大的多 ...

  6. linux下启动tlq命令,UNIX/LINUX命令

    1 如何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查看磁盘空间 df -k 可以看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以及分区或者逻辑卷的挂载目录等. $ df -k Filesystem 1024-blocks Free %Used Iu ...

  7. 转载 :28 个 Unix/Linux 的命令行神器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下面是Kristóf Kovács收集的28个Unix/Linux下的28个命令行下的工具(原文链接),有一些是大家熟悉的,有 ...

  8. unix,linux,windows 哪个更好,更适合做服务器

    UNIX是最好的 目前世面上 开机1年的服务器 当机率最低的就是OPENSERVER. UNIX普遍比LINUX能多运行40%的时间才死机 当机率也仅为LINUX的1/3 不过它很贵是真的 但LINU ...

  9. 在Unix/Linux上令(java)JVM支持中文输出

    在Unix/Linux上令(java)JVM支持中文输出 一.在Unix/Linux上令JVM支持中文输出 如 果用户使用的是UNIX的远程服务器,就会遇到中文字体在图像中输出的问题,特别是由于许多管 ...

最新文章

  1. Case study:在数据库网页中设计数据排序工具
  2. 4 在vCenter Server安装View Composer组件
  3. python第7章实训作业_试图学Python赚外快的第7天
  4. 支撑计算机高速化的半导体技术
  5. Flume 1.6 遇Emoji表情发生截断丢失数据问题分析
  6. tomcat(2)一个简单的servlet容器
  7. 「技术人生」第3篇:解决问题的规律总结
  8. matlab 1 3倍频分析,[转载]1/3倍频程及Matlab程序实现
  9. 一个 Accept-Encoding 引发的 requests 爬虫乱码问题
  10. numpy和pandas的参考手册
  11. Activiti工作流引擎
  12. k3服务器注册,K3服务器信任注册设置
  13. 如何清除计算机的u盘使用记录,如何消除电脑上U盘使用记录
  14. 数据库管理-第二十九期 记一次AFD环境的存储变更(20220803)
  15. Ubuntu网卡驱动安装
  16. python读取plt文件吗_如何读取连续的.plt文件并存储它们
  17. 搜狗收录怎么增加-搜狗站长推送工具
  18. 记笔记非常好用的一款工具 eDiary
  19. 利用Nginx正向代理加速代码编译外网依赖下载速度
  20. 五年级计算机课总结,2015秋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1. IT学习小册子地址收藏
  2. CameraX源码分析
  3. (转)同时装Office 2003、2007和2010版本切换重新配置问题
  4. 微商引流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5. Electronic Principles Eighth Edition Edited by Albert Malvino and David Bates 电子原理书籍推荐
  6. 一口气看完MySQL--上篇
  7. 软件测试(测试工具)
  8. 一木.溪桥学Python-02: 数据类型、标识符、语句与缩进、变量常量、输入input、sep=“ “、end=“\n“
  9. 掘金 php,[稀土掘金日报] PHP7 来了 后端语言学习合集
  10. 有关pip安装出现的问题(报:HTTPSConnectionPool……错误),及解决方案,亲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