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异类》,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自此观点引进到国内,十分流行,很多人当做教育自己和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可痛苦的是鲜有人能完成一万小时目标,这种长周期的学习,要求苦行僧般的修行煎熬,刚开始很难看到成果。

对大多数来说,是不是做不到 “一万小时定律”,就意味着不能“成功”。还有哪些学习的时间定律需要了解的。

一、21小时理论

如果对一个领域的学习程度,划分为了解、熟悉、精通和专家四个级别,那么,只用21小时的主题学习和刻意实践,一般可从0达到熟悉的阶段。相比周围其他人,可构建明显的“竞争优势”。

从学习曲线效应角度,越是经常地执行一项任务,每次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但在刻意学习刚开始,能走上正确实践的道路,花费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21小时定律,本质就是在时间段内进行主题学习、并动手实践,其结果是走上正确实践的道路上。这和学习骑自行一样,只要能歪歪扭扭的骑上车,跨过刚开始的跌倒、上车、再跌倒、再开始的痛苦阶段(21小时的阶段),就是掌握了“学习区”的技能。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是“学习区”。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21小时理论,就要在学习区内接受初步的训练,达到技能熟悉的地步。

从21小时定律,进一步思考:

(1)   构建自己的多维“核心优势”的门槛,只有两步。

第一步是你是否有意识、有意愿的突破舒适区,这是最关键的。

第二步就是主题学习和实践,跨过21小时阶段,顺利“骑上自行车”

(2)你已累积“吃饭”的技能,其他人21小时后就开始入门掌握,随后进入加速度的追赶。学习经验曲线,还揭露一个问题就是随着对这个领域的越来越熟练,虽然代价(时间和精力)成本越来越小,但边际收益也是越来越小。如果不思进取,就很快被“深度学习者”革命掉。

二、1000小时理论

1000小时理论,有两个维度的解释。

第一个解释是,如果你有一万小时的积累,那么当你精通的领域延伸出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时,熟练的掌握这门新技术只需要1000个小时。这是在对原有领域深度洞察下的迁移学习。举例来说,如果有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的一万小时的积累(专家级段位),那么再研究新兴的人工智能行业,站在原来“巨大经验”的肩膀上,只用1000小时左右,基本就可掌握。

第二个解释是,针对复杂技能,学习和训练1000小时,就达到较大的质变,构筑非常明显的竞争力。

以上两个维度的解释,进一步思考:

(1) 从深刻的洞察力出发(一万小时段位),触类旁通洞察到其他分支领域。这种洞察力的迁移,值得学习。深度思考学习到的经验、事物的本质,最重要的是这种思维上的“道”,能不能迁移到其他问题上去解决。

迁移思维解决新问题,可以作为解决未知领域问题的第一步尝试。

(2) 对新领域的学习,每天投入3小时,坚持一年,达到1000小时,就能有明显的质变。关键是,能不能沉下心一年,对着一个“城墙口”冲锋一年。

前一段时间,华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讲,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这正是华为28年来集中火力,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不懈怠冲锋的成绩。

三、5年理论

如果坚持21小时阶段,你在多领域徜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坚持了一年达到了质变。那么,坚持五年下去,是很自然的事情。

五年理论认为,五年能够掌握一门学科的系统知识,能够精通一种复杂的技能。

从学习的角度换算时间,1000小时的学习/训练时间=1年,那么五年就是坚持5000小时的学习和训练,恰好是一万小时的一半时间。

最聪明的人坚持的方法永远都是最质朴、最简单的道理。针对一个“城墙口”,冲锋21小时、一年、五年,冲开的口子就越来越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误区讨论

一万小时定律,不仅仅是钻牛角尖的理论学习。

对于大部分“深度学习者”来说,是学与习的结合。

求知的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最终目的,要落脚到技能的纯属掌握上。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有多少,不是取决于头脑里有了多少理论(以理论研究为生计者除外)、多少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串联起多少知识,转化为经验和智慧。

从这个角度看,“散漫式”的读书要转变为“问题式的主题阅读”。针对遇到的实际问题,搜集信息,进行主题阅读思考并交流,寻找答案,形成自己的认知洞察和知识串联,最终是技能的掌握和新知的创造。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有这样的能力,毕业论文的思考过程,就是“问题式的主题阅读”

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很多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和消灭,创造者、连接者和洞察者的地位会越来越凸显。多种知识的链接、融合和创造,对事物深刻的洞察,这样的思考,值得去对思考进行思考。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igod/p/6393569.html

关于学习的时间定律-21小时、1000小时、5000小时、10000小时相关推荐

  1. 10000小时定律:成为大牛的秘密是什么?

    你好,我是华仔. 在第16讲中我向你介绍了我自己总结的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而这套方法的指导原则就是10000小时定律. 那么这个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呢?它有用吗?要怎么用?用它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今天这一 ...

  2. 大时代、10000小时定律和徐霞客

    前段时间在地铁的时候,听到两个老人聊天,其中有一个说,如果我生在战争年代,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有这样感慨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尤其是老骥伏枥又志在千里的人.然而大时代没那么容易遇到,或者,有那么多人后知后 ...

  3. 从一个技术人员角度来谈谈10000小时定律

    前言 我们都知道格拉德威尔写过一本书叫做<异类>,里面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观点叫做10000小时定律.格拉德威尔在书中描述说,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在一个领域里面深耕了10000小时的结果.前几天 ...

  4. 哲理故事(51)-一万小时定律(10000小时法则)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qu ...

  5. 海绵学习法:怎么找到你的10000小时?

    10000 小时定律的走红,跟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有很大的关系.2008 年他在<异类>这本书里介绍了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 ...

  6. python学习总结----时间模块 and 虚拟环境(了解)

    python学习总结----时间模块 and 虚拟环境(了解) time- sleep:休眠指定的秒数(可以是小数) - time:获取时间戳# 获取时间戳(从1970-01-01 00:00:00到 ...

  7. 60岁还在写代码的程序员大师,Delphi、C#、TypeScript之父Anders Hejlsberg(安德斯·海尔斯伯格):编程符合10000小时定律

    [转载]Delphi.C#之父Anders Hejlsberg 近日首次访华,并在10月24日和27日参加了两场见面会,分享了他目前领导开发的TypeScript项目,并与国内前端开发者近距离交流.本 ...

  8. Go语言学习、时间和日期类型

    1.我们在使用go语言时间和 日期类型时,需要导入time包,导包方法,我就不多说了哈. 在go语言中,我们会使用time.Time 类型,用来表示时间. 获取当前时间,now:= time.Now( ...

  9. 时间格式中,hh小写的是12小时制,大写(HH)是24小时制的。

    this.timeItem.Caption = DateTime.Now.ToLocalTime().ToString("yyyy-MM-dd hh:mm:ss"); //下午三点 ...

最新文章

  1. 终于!有本书把我从“看完就忘、死记硬背”的学习困境中拯救出来了!
  2. python中矩阵拼接_numpy实现合并多维矩阵、list的扩展方法
  3. 一个小的日常实践——距离阵列
  4. LESSON 12.7 梯度提升树的参数空间与TPE优化
  5. 【数据结构 JavaScript版】- web前端开发精品课程【红点工场】 --javascript-- 链表实现...
  6. 作品分享_作品分享 | No. 1
  7. Asp.net三层结构原理与用意学习入门教程(五)
  8. #开工新姿势#开启一年新征程,云社区叫你来充电啦!
  9. java碰到乱码如何解决方法_如何处理java的乱码
  10. python 可控制深度遍历文件夹
  11. 深思 JAVA IT 求职
  12. centos6.5编译安装mysql_Centos6.5编译安装mysql 5.7.14详细教程
  13. 深入探索Java工作原理:JVM,内存回收及其他
  14. Unity 3D项目 - 02 - 角色动画应用
  15. 风力机叶片气动设计 matlab 程序,基于MATLAB的小型风力机叶片设计
  16. python中一般使用几个空格表示缩进_为什么Python pep-8强烈建议使用标签上的空格来缩进?...
  17. 推荐:几个优质的数据公众号
  18. python安装osgeo及shapefile库、is not a supported wheel on this platform 的问题
  19. “打怪升级”,电竞浪潮中一家非典型公司的生存之道
  20. 中国公布建设网络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热门文章

  1. Date的after和before方法
  2. 阿里云ECS添加公网IPV6
  3. Ryzen3 2200g安装Debian11.1后配置VBox
  4. 将文件夹内的照片批量修改名字
  5. centos7升级GLIBC版本
  6. 人人都应该成为数据分析师
  7. 【ASE入门学习】ASE入门系列六——塞尔达扰动火焰
  8. 为echarts的叠加柱状图设置颜色
  9. 软件测试 | 测试开发 | 黑盒测试方法论—场景法
  10. MATLAB上用十一行代码实现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