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将围绕iOS中事件及其传递机制进行学习和分析。在iOS中,事件分为三类:

  • 触控事件(单点、多点触控以及各种手势操作)
  • 传感器事件(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等)
  • 远程控制事件(远程遥控iOS设备多媒体播放等)

这三类事件共同构成了iOS设备丰富的操作方式和使用体验,本次就首先来针对第一类事件:触控事件,进行学习和分析。

Gesture Recognizers

Gesture Recognizers是一类手势识别器对象,它可以附属在你指定的View上,并且为其设定指定的手势操作,例如是点击、滑动或者是拖拽。当触控事件 发生时,设置了Gesture Recognizers的View会先通过识别器去拦截触控事件,如果该触控事件是事先为View设定的触控监听事件,那么Gesture Recognizers将会发送动作消息给目标处理对象,目标处理对象则对这次触控事件进行处理,先看看如下流程图。

在iOS中,View就是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各种UI控件,当一个触控事件发生时,Gesture Recognizers会先获取到指定的事件,然后发送动作消息(action message)给目标对象(target),目标对象就是ViewController,在ViewController中通过事件方法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Gesture Recognizers能设置诸如单击、滑动、拖拽等事件,通过Action-Target这种设计模式,好处是能动态为View添加各种事件监听,而不用去实现一个View的子类去完成这些功能。

以上过程就是我们在开发中在方法中常见的设置action和设置target,例如为UIButton设置监听事件等。

常用手势识别类

在UIKit框架中,系统为我们事先定义好了一些常用的手势识别器,包括点击、双指缩放、拖拽、滑动、旋转以及长按。通过这些手势识别器我们可以构造丰富的操作方式。

在上表中可以看到,UIKit框架中已经提供了诸如UITapGestureRecognizer在内的六种手势识别器,如果你需要实现自定义的手势识别器,也可以通过继承UIGestureRecognizer类并重写其中的方法来完成,这里我们就不详细讨论了。

每一个Gesture Recognizer关联一个View,但是一个View可以关联多个Gesture Recognizer,因为一个View可能还能响应多种触控操作方式。当一个触控事件发生时,Gesture Recognizer接收一个动作消息要先于View本身,结果就是Gesture Recognizer作为View处理触控事件的代表,或者叫代理。当Gesture Recognizer接收到指定的事件时,它就会发送一条动作消息(action message)给ViewController并处理。

连续和不连续动作

触控动作同时分为连续动作(continuous)和不连续动作(discrete),连续动作例如滑动和拖拽,它会持续一小段时间,而不连续动作例如单击,它瞬间就会完成,在这两类事件的处理上又稍有不同。对于不连续动作,Gesture Recognizer只会给ViewContoller发送一个单一的动作消息(action message),而对于连续动作,Gesture Recognizer会发送多条动作消息给ViewController,直到所有的事件都结束。

为一个View添加GestureRecognizer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InterfaceBuilder实现,另一种就是通过代码实现,我们看看通过代码来如何实现。

MyViewContoller.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创建并初始化手势对象  UITapGestureRecognizer *tapRecognizer = [[UITapGestureRecognizer alloc]  initWithTarget:self action:@selector(respondToTapGesture:)];   // 指定操作为单击一次  tapRecognizer.numberOfTapsRequired = 1;   // 为当前View添加GestureRecognizer  [self.view addGestureRecognizer:tapRecognizer];   // ... } 

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实现了为当前MyViewController的View添加一个单击事件,首先构造了UITapGestureRecognizer对象,指定了target为当前ViewController本身,action就是后面自己实现的处理方法,这里就呼应了前文提到的Action-Target模式。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这两种方式所处的状态又各有不同,首先,所有的触控事件最开始都是处于可用状态(Possible),对应UIKit里面的UIGestureRecognizerStatePossible类,如果是不连续动作事件,则状态只会从Possible转变为已识别状态(Recognized,UIGestureRecognizerStateRecognized)或者是失败状态(Failed,UIGestureRecognizerStateFailed)。例如一次成功的单击动作,就对应了Possible-Recognized这个过程。

如果是连续动作事件,如果事件没有失败并且连续动作的第一个动作被成功识别(Recognized),则从Possible状态转移到Began(UIGestureRecognizerStateBegan)状态,这里表示连续动作的开始,接着会转变为Changed(UIGestureRecognizerStateChanged)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会不断循环的处理连续动作,直到动作执行完成变转变为Recognized已识别状态,最终该动作会处于完成状态(UIGestureRecognizerStateEnded),另外,连续动作事件的处理状态会从Changed状态转变为Canceled(UIGestureRecognizerStateCancelled)状态,原因是识别器认为当前的动作已经不匹配当初对事件的设定了。每个动作状态的变化,Gesture Recognizer都会发送消息(action message)给Target,也就是ViewController,它可以根据这些动作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一次成功的滑动手势动作就包括按下、移动、抬起的过程,分别对应了Possible-Began-Changed-Recognized这个过程。

UITouch & UIEvent

在屏幕上的每一次动作事件都是一次Touch,在iOS中用UITouch对象表示每一次的触控,多个Touch组成一次Event,用UIEvent来表示一次事件对象。

在上述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双指缩放的事件动作,每一次手指状态的变化都对应事件动作处理过程中得一个阶段。通过Began-Moved-Ended这几个阶段的动作(Touch)共同构成了一次事件(Event)。在事件响应对象UIResponder中有对应的方法来分别处理这几个阶段的事件。

  • touchesBegan:withEvent:
  • touchesMoved:withEvent:
  • touchesEnded:withEvent:
  • touchesCancelled:withEvent:

后面的参数分别对应UITouchPhaseBegan、UITouchPhaseMoved、UITouchPhaseEnded、UITouchPhaseCancelled这几个类。用来表示不同阶段的状态。

事件传递

如上图,iOS中事件传递首先从App(UIApplication)开始,接着传递到Window(UIWindow),在接着往下传递到View之前,Window会将事件交给GestureRecognizer,如果在此期间,GestureRecognizer识别了传递过来的事件,则该事件将不会继续传递到View去,而是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交给Target(ViewController)进行处理。

响应者链(Responder Chain)

通常,一个iOS应用中,在一块屏幕上通常有很多的UI控件,也就是有很多的View,那么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如何来确定是哪个View响应了这个事件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寻找hit-test view

什么是hit-test view呢?简单来说就是你触发事件所在的那个View,寻找hit-test view的过程就叫做Hit-Testing。那么,系统是如何来执行Hit-Testing呢,首先假设现在有如下这么一个UI布局,一种有ABCDE五个View。

假设一个单击事件发生在了View D里面,系统首先会从最顶层的View A开始寻找,发现事件是在View A或者其子类里面,那么接着从B和C找,发现事件是在C或者其子类里面,那么接着到C里面找,这时发现事件是在D里面,并且D已经没有子类了,那么hit-test view就是View D啦。

响应者对象(Responsder Object)

响应者对象是能够响应并且处理事件的对象,UIResponder是所有响应者对象的父类,包括UIApplication、UIView和UIViewController都是UIResponder的子类。也就意味着所有的View和ViewController都是响应者对象。

第一响应者(First Responder)

第一响应者是第一个接收事件的View对象,我们在Xcode的Interface Builder画视图时,可以看到视图结构中就有First Responder。

这里的First Responder就是UIApplication了。另外,我们可以控制一个View让其成为First Responder,通过实现 canBecomeFirstResponder方法并返回YES可以使当前View成为第一响应者,或者调用View的becomeFirstResponder方法也可以,例如当UITextField调用该方法时会弹出键盘进行输入,此时输入框控件就是第一响应者。

事件传递机制

如上所说,,如果hit-test view不能处理当前事件,那么事件将会沿着响应者链(Responder Chain)进行传递,知道遇到能处理该事件的响应者(Responsder Object)。通过下图,我们来看看两种不同情况下得事件传递机制。

左边的情况,接收事件的initial view如果不能处理该事件并且她不是顶层的View,则事件会往它的父View进行传递。initial view的父View获取事件后如果仍不能处理,则继续往上传递,循环这个过程。如果顶层的View还是不能处理这个事件的话,则会将事件传递给它们的ViewController,如果ViewController也不能处理,则传递给Window(UIWindow),此时Window不能处理的话就将事件传递给Application(UIApplication),最后如果连Application也不能处理,则废弃该事件。

右边图的流程唯一不同就在于,如果当前的ViewController是由层级关系的,那么当子ViewController不能处理事件时,它会将事件继续往上传递,直到传递到其Root ViewController,后面的流程就跟之前分析的一样了。

这就是事件响应者链的传递机制,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事件在iOS中得传递机制,对我们在实际开发中更好的理解事件操作的原理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我们实现复杂布局进行事件处理时增添了多一份的理解。

总结

通过前面的内容分析,我们已经学习并了解了如下内容:

  • Gesture Recognizers,是用来控制手势识别的过程和方法,并且其通过Action-Target模式与ViewController的通信的方式。连续和不连续手势动作情况下GestureRecognizer的状态转变。
  • UITouch和UIEvent对象,他们都是UIKit中来进行事件处理的对象,多个UITouch对象构成一个UIEvent对象,重写相应的方法可以控制和处理事件各个阶段的操作。
  • 系寻找hit-test view的方式、事件传递机、制响应者链

后记:本篇是iOS事件传递机制的上篇,下篇将继续讨论多点触控事件和手势操作的内容!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ovewx/p/4683592.html

iOS事件机制(一)相关推荐

  1. iOS事件机制,以及不同手势使用touchesBegan等表现形式

    事件处理方法 UIResponder中定义了一系列对事件的处理方法,他们分别是: –(void)touchesBegan:(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 ...

  2. iOS事件机制,以及不同手势使用touchesBegan等表现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事件处理方法 UIResponder中定义了一系列对事件的处理方法,他们分别是: –(void)touchesBegan: ...

  3. iOS事件拦截(实现触摸任意位置隐藏指定view)

    项目里有一个需求,类似新浪或者腾讯微博的顶部title栏的类别选择器的消失(在选择器展开的时候,触摸屏幕任何地方使其消失). 最开始的想法是当这个选择器(selectorView)展开的时候,在当前屏 ...

  4. iOS 事件分类及事件分发机制

       什么是事件分发机制,当用户触碰屏幕后,其事件的传递过程被称作事件的分发,IOS的事件分发机制大致原理与Android及其相似.该事件传递过程往往都是由父控件一步一步向其子控件进行分发的. 事件分 ...

  5. 【初窥javascript奥秘之事件机制】论“点透”与“鬼点击”

    前言 最近好好的研究了一番移动设备的点击响应速度,期间不断的被自己坑,最后搞得焦头烂额,就是现在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但是过程中感觉自己成长不少, 最后居然感觉对javascript事件机制有了更好的认识 ...

  6. javascript事件机制

    javascript事件机制 ① javascript绑定事件的方式 http://blog.iderzheng.com/dom-javascript-event-binding-comparison ...

  7. 【移动端兼容问题研究】javascript事件机制详解(涉及移动兼容) – 叶小钗

    这篇博客有点长,如果你是高手请您读一读,能对其中的一些误点提出来,以免我误人子弟,并且帮助我提高 如果你是javascript菜鸟,建议您好好读一读,真的理解下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在下才疏学浅,文中难 ...

  8. iOS事件全面解析 (触摸事件、手势识别、摇晃事件、耳机线控)

    -- iOS事件全面解析 概览 iPhone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它多点触摸的强大功能,乔布斯让人们认识到手机其实是可以不用按键和手写笔直接操作的,这不愧为一项伟大的设计.今天我们就针对iOS的触摸事 ...

  9. 「前端面试题系列7」Javascript 中的事件机制(从原生到框架)

    前言 这是前端面试题系列的第 7 篇,你可能错过了前面的篇章,可以在这里找到: 理解函数的柯里化 ES6 中箭头函数的用法 this 的原理以及用法 伪类与伪元素的区别及实战 如何实现一个圣杯布局? ...

最新文章

  1. 管道:实用程序服务和数据结构
  2. 物联网技术周报第 141 期: 使用 Alexa Voice 和 Raspberry Pi 构建图片识别应用
  3. 在不同浏览器中,input里面的输入光标大小表现形式却大不相同
  4. android studio编译提示错误:android Error:(21, 19) 错误: 程序包R不存在
  5. 搜索关键字字符串NSSCanner:scanString()详解
  6. Linux内核与Linux操作系统的区别,[科普] Linux 的内核与 Linux 系统之间的关系
  7. Facebook开源了两个无监督翻译模型,只用单语就能训练双语
  8. linux 更新软件源
  9. python通过多进程实行多任务
  10. mysql支持啥系统_快速的掌握MySQL支持的操作系统
  11. 爬虫如何爬取微信公众号文章
  12. linux抓包UDP流量
  13. 绿联USB网卡的使用记录
  14. 如何控制局域网网速_单臂路由|N1盒子(OpenWRT)单线多拨实现网速叠加
  15. VMware Horizon 8安装部署(八)访问测试,成功部署。
  16. 名字大作战V2.0!
  17. 图解网络设备的配置与应用
  18. bootstrap网格布局自适应问题
  19. 高通SM4350平台指纹移植流程
  20. 联想私有云盘成功中标布丁酒店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云盘项目

热门文章

  1. base64 不一致_这几项超好用的云开发扩展能力,别说你还不知道!
  2. ssh key生成_Stelnet(ssh)登陆华为交换机配置教程
  3. 群晖如何建php网站_群晖webstation搭建typecho博客
  4. php如何缩小图片,PHP图片缩小函数一例
  5. python定义一个字典、存储雇员号和姓名_【一点资讯】python后端开发工程师考证试题...
  6. oracle更改文件,Oracle修改数据文件名以及移动数据文件
  7. 将图片处理成圆形_如何把图片批量处理成指定/固定的文件大小/体积以内?
  8. c语言马秀丽,C语言程序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秀丽 刘志妩科后习题9答.doc
  9. java annotation入门_JAVA - Annotation 注解 入门
  10. linux如何判断网线插入_斜口钳和网线钳制作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