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找了很多的资料,现将这些资料整合起来,详细介绍一下VC下的socket编程,并提供一个服务器客户端具体的实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原理部分

   在网络编程中最常用的方案便是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在这种方案中客户应用程序向服务器程序请求服务。一个服务程序通常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监听对服务的请求,也就是说,服务进程一 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一个客户向这个服务的地址提出了连接请求。在这个时刻,服务程序被"惊醒"并且为客户提供服务-对客户的请求作出适当的反应。

   为了方便这种Client/Server模型的网络编程,90年代初,由Microsoft联合了其他几家公司共同制定了一套WINDOWS下的网络编 程接口,即Windows Sockets规范,它不是一种网络协议,而是一套开放的、支持多种协议的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接口。现在的Winsock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协议 无关,你可以使用Winsock来调用多种协议的功能,但较常使用的是TCP/IP协议。Socket实际在计算机中提供了一个通信端口,可以通过这个端 口与任何一个具有Socket接口的计算机通信。应用程序在网络上传输,接收的信息都通过这个Socket接口来实现。

  微软为 Visual C++定义了Winsock类如CAsyncSocket类和派生于CAsyncSocket 的CSocket类,它们简单易用,读者朋友当然可以使用这些类来实现自己的网络程序,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Winsock API编程技术,我们这里探讨怎样使用底层的API函数实现简单的 Winsock 网络应用程式设计,分别说明如何在Server端和Client端操作Socket,实现基于TCP/IP的数据传送,最后给出相关的源代码。

  在VC中进行WINSOCK的API编程开发的时候,需要在项目中使用下面的三个文件,否则会出现编译错误。

  1.WINSOCK.H: 这是WINSOCK API的头文件,需要包含在项目中。

  2.WSOCK32.LIB: WINSOCK API连接库文件。在使用中,一定要把它作为项目的非缺省的连接库包含到项目文件中去。 

  3.WINSOCK.DLL: 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位于WINDOWS的安装目录下。

  服务器端操作 socket(套接字)  1.在初始化阶段调用WSAStartup()   此函数在应用程序中初始化Windows Sockets DLL ,只有此函数调用成功后,应用程序才可以再调用其他Windows Sockets DLL中的API函数。在程式中调用该函数的形式如下:WSAStartup((WORD)((1<<8|1), (LPWSADATA)&WSAData),其中(1<<8|1)表示我们用的是WinSocket1.1版本,WSAata用来存 储系统传回的关于WinSocket的资料。

  2、建立Socket  初始化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后,需要在 服务器端建立一个监听的Socket,为此可以调用Socket()函数用来建立这个监听的Socket,并定义此Socket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此函数 调用成功返回Socket对象,失败则返回INVALID_SOCKET(调用WSAGetLastError()可得知原因,所有WinSocket 的API函数都可以使用这个函数来获取失败的原因)。

  SOCKET PASCAL FAR socket( int af, int type, int protocol )

  参数: af:目前只提供 PF_INET(AF_INET);

     type:Socket 的类型 (SOCK_STREAM、SOCK_DGRAM);

     protocol:通讯协定(如果使用者不指定则设为0);

  如果要建立的是遵从TCP/IP协议的socket,第二个参数type应为SOCK_STREAM,如为UDP(数据报)的socket,应为SOCK_DGRAM。

  3、绑定端口  接下来要为服务器端定义的这个监听的Socket指定一个地址及端口(Port),这样客户端才知道待会要连接哪一个地址的哪个端口,为此我们要调用bind()函数,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bind( 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name,int namelen );

  参 数: s:Socket对象名;

      name:Socket的地址值,这个地址必须是执行这个程式所在机器的IP地址;

      namelen:name的长度; 

   如果使用者不在意地址或端口的值,那么可以设定地址为INADDR_ANY,及Port为0,Windows Sockets 会自动将其设定适当之地址及Port (1024 到 5000之间的值)。此后可以调用getsockname()函数来获知其被设定的值。

  4、监听   当服务器端的Socket对象绑定完成之后,服务器端必须建立一个监听的队列来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listen()函数使服务器端的Socket 进入监听状态,并设定可以建立的最大连接数(目前最大值限制为 5, 最小值为1)。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listen( SOCKET s, int backlog );

  参 数: s:需要建立监听的Socket;

      backlog:最大连接个数;

   服务器端的Socket调用完listen()后,如果此时客户端调用connect()函数提出连接申请的话,Server 端必须再调用accept() 函数,这样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才算正式完成通信程序的连接动作。为了知道什么时候客户端提出连接要求,从而服务器端的Socket在恰当的时候调用 accept()函数完成连接的建立,我们就要使用WSAAsyncSelect()函数,让系统主动来通知我们有客户端提出连接请求了。该函数调用成功 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WSAAsyncSelect( SOCKET s, HWND hWnd,unsigned int wMsg, long lEvent );

  参数: s:Socket 对象;      hWnd :接收消息的窗口句柄;

     wMsg:传给窗口的消息;

      lEvent:被注册的网络事件,也即是应用程序向窗口发送消息的网路事件,该值为下列值FD_READ、FD_WRITE、FD_OOB、 FD_ACCEPT、FD_CONNECT、FD_CLOSE的组合,各个值的具体含意为FD_READ:希望在套接字S收到数据时收到消 息;FD_WRITE:希望在套接字S上可以发送数据时收到消息;FD_ACCEPT:希望在套接字S上收到连接请求时收到消息;FD_CONNECT: 希望在套接字S上连接成功时收到消息;FD_CLOSE:希望在套接字S上连接关闭时收到消息;FD_OOB:希望在套接字S上收到带外数据时收到消息。 具体应用时,wMsg应是在应用程序中定义的消息名称,而消息结构中的lParam则为以上各种网络事件名称。所以,可以在窗口处理自定义消息函数中使用 以下结构来响应Socket的不同事件:  
switch(lParam) 
{
 case FD_READ:
   …  
   break;
 case FD_WRITE:
   …
   break;
 …
}
  5、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当Client提出连接请求时,Server 端hwnd视窗会收到Winsock Stack送来我们自定义的一个消息,这时,我们可以分析lParam,然后调用相关的函数来处理此事件。为了使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就要使用 accept() 函数,该函数新建一Socket与客户端的Socket相通,原先监听之Socket继续进入监听状态,等待他人的连接要求。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一个新产 生的Socket对象,否则返回INVALID_SOCKET。

  SOCKET PASCAL FAR accept( SCOKET s, struct sockaddr FAR *addr,int FAR *addrlen );

  参数:s:Socket的识别码;

     addr:存放来连接的客户端的地址;

     addrlen:addr的长度

  6、结束 socket 连接   结束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通信连接是很简单的,这一过程可以由服务器或客户机的任一端启动,只要调用closesocket()就可以了,而要关闭 Server端监听状态的socket,同样也是利用此函数。另外,与程序启动时调用WSAStartup()憨数相对应,程式结束前,需要调用 WSACleanup() 来通知Winsock Dll释放Socket所占用的资源。这两个函数都是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closesocket( SOCKET s );

  参数:s:Socket 的识别码;

  int PASCAL FAR WSACleanup( void );

  参数: 无

TCP与UDP在socket编程中的区别

一、TCP与UDP的区别基于连接与无连接

  1. 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少)
  2. UDP程序结构较简单
  3. 流模式与数据报模式
  4. 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可能丢包
  5. 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6. 部分满足以下几点要求时,应该采用UDP 面向数据报方式 网络数据大多为短消息
  7. 拥有大量Client
  8. 对数据安全性无特殊要求
  9. 网络负担非常重,但对响应速度要求高
  10. 具体编程时的区别 socket()的参数不同
  11. UDP Server不需要调用listen和accept
  12. UDP收发数据用sendto/recvfrom函数
  13. TCP:地址信息在connect/accept时确定
  14. UDP:在sendto/recvfrom函数中每次均 需指定地址信息
  15. UDP:shutdown函数无效

二、man----socket

  通过查看socket的man手册可以看到socke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的值可以为下面这些值:  
  Name Purpose  
  PF_UNIX, PF_LOCAL Local communication  
  PF_INET IPv4 Internet protocols  
  PF_INET6 IPv6 Internet protocols  
  PF_IPX IPX - Novell protocols  
  PF_NETLINK Kernel user interface device  
  PF_X25 ITU-T X.25 / ISO-8208 protocol  
  PF_AX25 Amateur radio AX.25 protocol    
  PF_ATMPVC Access to raw ATM PVCs  
  PF_APPLETALK Appletalk  
  PF_PACKET Low level packet interface  

三、编程区别

通常我们在说到网络编程时默认是指TCP编程,即用前面提到的socket函数创建一个socket用于TCP通讯,函数参数我们通常填为SOCK_STREAM。即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这表示建立一个socket用于流式网络通讯。  SOCK_STREAM这种的特点是面向连接的,即每次收发数据之前必须通过connect建

立连接,也是双向的,即任何一方都可以收发数据,协议本身提供了一些保障机制保证它是可靠的、有序的,即每个包按照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方。

而SOCK_DGRAM这种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的网络通讯,它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因为通讯双方发送数据后不知道对方是否已经收到数据,是否正常收到数据。任何一方建立一个socket以后就可以用sendto发送数据,也可以用recvfrom接收数据。根本不关心对方是否存在,是否发送了数据。它的特点是通讯速度比较快。大家都知道TCP是要经过三次握手的,而UDP没有。

基于上述不同,UDP和TCP编程步骤也有些不同,如下:

TCP编程的服务器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4、开启监听,用函数listen();  
  5、接收客户端上来的连接,用函数accept(); 
  6、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  
  7、关闭网络连接;  
  8、关闭监听;  

TC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可选  
  4、设置要连接的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连接服务器,用函数connect();  
  6、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  
  7、关闭网络连接;  

与之对应的UDP编程步骤要简单许多,分别如下:

UDP编程的服务器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4、循环接收数据,用函数recvfrom();  
  5、关闭网络连接;  

UD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可选  
  4、设置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发送数据,用函数sendto();  
  6、关闭网络连接;  

TCP服务器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sock2.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void main()
{WORD wVersionRequested;WSADATA wsaData;int err;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if ( err != 0 ) {return;}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WSACleanup( );return;}SOCKET sockSrv=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SOCKADDR_IN addrSrv;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htonl(INADDR_ANY);addrSrv.sin_family=AF_INET;addrSrv.sin_port=htons(6000);bind(sockSrv,(SOCKADDR*)&addrSrv,sizeof(SOCKADDR));// 绑定端口listen(sockSrv,5);SOCKADDR_IN addrClient;// 连接上的客户端ip地址int len=sizeof(SOCKADDR);while(1){SOCKET sockConn=accept(sockSrv,(SOCKADDR*)&addrClient,&len);// 接受客户端连接,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char sendBuf[50];sprintf(sendBuf,"Welcome %s to here!",inet_ntoa(addrClient.sin_addr));// 组合消息发送出去send(sockConn,sendBuf,strlen(sendBuf)+1,0);// 发送消息到客户端char recvBuf[50];recv(sockConn,recvBuf,50,0);// 接受客户端消息printf("%s\n",recvBuf);//closesocket(sockConn);//断开连接}}

TCP客户端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sock2.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void main()
{WORD wVersionRequested;WSADATA wsaData;//WSAata用来存储系统传回的关于WinSocket的资料。int err;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if ( err != 0 ) {return;}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WSACleanup( );return;}SOCKET sockClient=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AF_INET ..tcp连接//初始化连接与端口号SOCKADDR_IN addrSrv;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inet_addr("127.0.0.1");//本机地址,服务器在本机开启addrSrv.sin_family=AF_INET;addrSrv.sin_port=htons(6000);// 设置端口号connect(sockClient,(SOCKADDR*)&addrSrv,sizeof(SOCKADDR));//连接服务器char recvBuf[50];recv(sockClient,recvBuf,50,0);//接受数据printf("%s\n",recvBuf);send(sockClient,"hello",strlen("hello")+1,0);//发送数据closesocket(sockClient);//关闭连接WSACleanup();
}

UDP的服务器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sock2.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void main()
{//初始化socket库WORD wVersionRequested;WSADATA wsaData;int err;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if ( err != 0 ) {return;}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WSACleanup( );return; }SOCKET sockSrv = socket( AF_INET , SOCK_DGRAM , 0 )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 = htonl(INADDR_ANY) ;addrSrv.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rv.sin_port = htons(4000) ;bind( sockSrv , (SOCKADDR*)&addrSrv , sizeof(SOCKADDR) ) ;char sendBuf[100] ;char recvBuf[100] ;char tempBuf[200] ;SOCKADDR_IN addrClient ;int len = sizeof(SOCKADDR) ;while (1){recvfrom(sockSrv,recvBuf,100,0,(SOCKADDR*)&addrClient,&len) ;if ( 'q' == recvBuf[0] ){sendto(sockSrv,"q",strlen("q")+1,0,(SOCKADDR*)&addrClient,len) ;printf("chat end!\n") ;break ;}sprintf(tempBuf,"%s say : %s",inet_ntoa(addrClient.sin_addr),recvBuf) ;printf( "%s\n" , tempBuf ) ;printf( "Please input data:\n" ) ;gets( sendBuf ) ;sendto(sockSrv,sendBuf,strlen(sendBuf)+1,0,(SOCKADDR*)&addrClient,len) ;}closesocket( sockSrv ) ;WSACleanup() ;
}

UDP的客户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sock2.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void main()
{//初始化socket库WORD wVersionRequested;WSADATA wsaData;int err;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if ( err != 0 ) { return;}  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WSACleanup( ); return; }SOCKET sockClient = socket( AF_INET , SOCK_DGRAM , 0 )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127.0.0.1") ;addrSrv.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rv.sin_port = htons(4000) ;char sendBuf[100] ;char recvBuf[100] ;char tempBuf[200] ;int len = sizeof(SOCKADDR) ;while (1){ printf("Please input data:\n"); gets( sendBuf ) ; sendto( sockClient , sendBuf , strlen(sendBuf) , 0 , (SOCKADDR*)&addrSrv , len ) ; recvfrom( sockClient , recvBuf , 100 , 0 , (SOCKADDR*)&addrSrv , &len ) ;if ( 'q' == recvBuf[0] ){sendto(sockClient , "q" , strlen("q")+1 , 0 , (SOCKADDR*)&addrSrv , len) ;printf("chat end!") ;break ; } sprintf( tempBuf , "%s say: %s\n" , inet_ntoa(addrSrv.sin_addr) , recvBuf ) ;printf( tempBuf ) ;}closesocket(sockClient) ;WSACleanup() ;
}

vc 网络编程(socket)TCP/UDP 介绍相关推荐

  1. 21天学会Java之(Java SE第十三篇):网络编程、TCP/UDP通信

    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和亲朋好友在网上聊天,玩网游或发邮件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这些必须依靠 ...

  2. 网络编程及TCP/UDP协议

    网络编程 1.1.概述 地球村:你在西安,一个在美国 打电话--连接--接了--通话 TCP 发短信--发完了就完事了--接收 UDP(丢包)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 ...

  3. 网络编程、tcp udp

    什么是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可以让程序与网络上的其他设备中的程序进行数据交互. 网络通信基本模式 常见的通信模式有如下2种形式:Client-Server(CS).Browser/Server(BS) ...

  4. 02_11_Java语音进阶||day11_网络编程【TCP|UDP】

    第一章 网络编程入门 1.1 软件结构 两种架构各有优势,但是无论哪种架构,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网络编程",就是在一定的协议下,实现两台计算机的通信的程序 1.2 网络编程三要素 ...

  5. 【网络编程】TCP/UDP/HTTP的区别和联系

    一.参考资料 TCP/UDP/HTTP的区别和联系_唯爱丶卡卡西的博客-CSDN博客 HTTP.UDP.TCP区别 - 知乎

  6. 网络编程 socket函数参数介绍

    SOCKET参数: 1.地址的类型 a.AF_INET 2  internet协议版本4(ipv4)地址系列. b.AF_INET6 23  Internet协议版本6(ipv6)地址系列. c.AF ...

  7. 网络编程Socket之UDP

    服务器端实现步骤: 1. 创建 DatagramSocket,指定端口号 2. 创建 DatagramPacket 3.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4. 读取数据 package cn.jmu.edu ...

  8. java 中的网络编程(Socket、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TCP/UDP/URL)

    文章目录 前言 一.网络编程概述 二.网络通信要素概述 1.如何实现网络中的主机互相通信 2.网络通信协议 3.IP和端口号 4.InetAddress类 5.网络协议 6.TCP/IP协议簇 7.T ...

  9. 【Socket网络编程】0.socket TCP/UDP 可参考 【lx青萍之末】 的 【Linux网络编程 】系列博客

    关于socket TCP/UDP 相关知识 可参考博主[ lx青萍之末] 的 [Linux网络编程 ]系列博客 https://blog.csdn.net/daaikuaichuan/category ...

  10. Java网络编程 Socket、ServerSocket 详解,方法介绍及完整代码示例

    Java网络编程 Socket.ServerSocket 详解,方法介绍及完整代码示例 概念 什么是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是指编写运行在多个设备(计算机)的程序,这些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当这些通过网络 ...

最新文章

  1. U盘安装Ubuntu14.4时遇到分区问题记录
  2. java spring cloud版b2b2c社交电商spring cloud分布式微服务-docker-feign-hystrix(六)
  3. opencv轮廓及点在轮廓内判断
  4. 谷歌雇程序员提升开源安全
  5. 【机器学习入门】深入浅出聚类算法!如何对王者英雄聚类分析,探索英雄之间的秘密...
  6. .NET Core:面向未来的开源跨平台开发技术
  7. HTML+CSS+JS实现 ❤️CSS3图片遮罩高亮显示❤️
  8. 中兴通讯、江苏联通联合成立5G消息开放实验室
  9. Spring mvc Interceptor 解决Session超时配置流程
  10. 【转】Laplace 算子
  11. 计算机安全韩亮,韩亮
  12. JavaScript:延迟访问和延时执行函数
  13. 自由软件的开源许可介绍(GPL、BSD、LGPL、Apache License 2.0)
  14. r语言和python的区别-Python与R语言的简要对比
  15. 一万块内工作站型计算机配置,1.5万元i7-7700K用于图形工作站高端电脑配置推荐...
  16. php如何获取视频文件分辩率,视频分辨率怎么看 查看视频分辨率、帧率、尺寸、以及编码器等详细参数...
  17. flink sql读取kafka-入门级
  18. 操作系统之文件管理思维导图
  19. 船舶信息查询网址汇集
  20. java使用pinyin4j实现汉字到拼音转换

热门文章

  1. 原 LT、LE、EQ、NE、GE、GT 符号的含义
  2. SpringBoot教程四定时任务cron表达式Shedule
  3. 新造车运动:资本的狂欢、绕不开的坎和BAT
  4. 大白话解读行人重识别-ReID之DG-Net
  5. android图片资源加密,Android平台图像文件加密
  6. slab/slob/slub的区别
  7. ORACLE对身份证号码处理相关的SQL汇总
  8. 运用c# 对Word进行操作总结(一)创建Word文档
  9. 浅拷贝与深拷贝的区别(详解)
  10. IDEA笔记1(标识符 浮点数 转义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