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看豆瓣的历史变迁

--------------------------------------------------------------------------------------------------------------

我现在还记得2006年2月3日那一天,同学小强兴致勃勃的给我推荐了一个网站,说来玩这个吧,他们的模式非常喜欢。那个时候正是web2.0网站接二连三冒出来的时期,每天我都会在不同的网站上注册,试用他们的产品。成为了豆瓣的用户就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为止,豆瓣已经陪伴我5年了。在大学期间我通过它找寻有价值的图书,收藏好听的音乐,推荐印象深刻的电影,参与稀奇古怪的讨论话题,工作后一个人孤身一人在外地,豆瓣同城让我的业余时间丰富多彩,期间也认识了很多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包括我的另一半,也是很戏剧的通过豆瓣同城而认识的。

不由自主的研究豆瓣,就像喜欢一个人就会自发的关注一样,不光是她的现在,还有过去,将来。豆瓣的成长经历了漫长过程。一直想写些关于豆瓣的感想,以下的仅代表个人理解,希望能和业内同行有更多交流。

●2004年9月杨勃(阿北)为自己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且将这个网站命名为“驴宗”,在论证这个商业计划时朋友的建议让杨勃放弃了“驴宗”,将眼光投到“书”这个更宽广的领域。 (如果那个时候没放弃,会不会成为中国的tripadvisor?)
●从2004年10月开始开发,经历了5个月,2005年3月6日,杨勃的豆瓣网开张了,并且第一天就有用户注册。 
★05/04/09 小组藏书功能开通。 (豆瓣个性化的开始)
★05/04/12增加小组发言修改功能(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圈子,相同兴趣的人扎堆讨论);增加针对某本书的评论,分离了对某本书的评论和讨论(评论像blog,讨论更像回复,分离有用的信息);对关键词的搜索结果确定以站内收藏人数排序。(想必是临时举措。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豆瓣在每个人眼里愈发不同)
★05/04/14豆瓣的界面特别是收藏部分做了大的更新,(收藏的数据直接导致搜索结果,还是以多数人的口味推荐给你)对URL也有简化。 
★05/04/19增加 “和你口味最像的人”,还在部分书的介绍页里开通了“豆瓣成员认为类似的书”。(想必也是通过收藏来算重合度吧)

这时候的豆瓣还像一个大广场,每个人在这里都是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高兴了进小组讨论讨论,加个臭味相投的朋友;不高兴了,自己闷头加收藏,以书会友,没准豆瓣推荐给我“口味最像得人”还真能聊得来。广场—>个人—>朋友—>个人,不断完善个人profile,豆瓣还是在默默收集着用户的数据。(翻墙的朋友可以访问www.archive.org看到当时的豆瓣页面)

★05/04/20针对用户和小组推出个性化域名服务。 (我的)
★05/04/22推出针对站内评论的rss feed。 (我的)
★05/04/25第一个公益性质的小组出现在豆瓣。 
★05/04/27用户上传书目功能开通(试验性运行)。 (UGC的扩展)
★2005年5月2日,因为小组“爱看电影”的迅猛发展,豆瓣电影单列开通。 (和书籍相似,电影是传递、分享、交流的又一载体,可以更有效的传递体验)
★05/05/23开通“WISHLIST”,开始测试对个人的推测清单。 (由“我要的”开始推送“给我的”,豆瓣个性化的开始)
★05/06/06 “标签”从豆瓣的主菜单里消失了,标签列表成为豆瓣读书和豆瓣电影页面的一部分(分类信息已经颇具雏形)。 
★05/06/14增加了代码生成器,用户看过、在看、想看的书或者电影都可以自动显示在自己的BLOG上。 (我的)
★2005年7月6日,因应香港用户快速增长及活跃,开通繁体字版本,网站针对港台用户增加个性化服务;相关的更新,豆瓣增加数万种港台出版的图书名目,还有在台湾第二、三大网上书店——金石堂和诚品的购买链接和售价;增加了旌旗书市的购买链接和价格。

这个时期的豆瓣还是在优化个人profile以及发展用户数量,就像盖大楼,只有做好用户基础数据,才能进行海量和精准的数据分析,细分类目、产品,这些是豆瓣上最重要和有益的内容。另外,网站在功能设置上很注意与用户个人站外BLOG的关联导引,鼓励并教导用户把豆瓣的图、文通过URL的形式作为个性内容补充到个人的站外BLOG中,是一种与市场领先产品主动结合的开放性市场推广思维。

2006年7月的豆瓣首页部分截图:

广播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通过“我的”分享,发现,评论发现志同道合者。

312,293本书如果都通过运营上传会疯的,UGC的力量再次凸现出来。

★2005年7月18日,豆瓣音乐单列开通。 
●到2005年7月底,豆瓣网注册用户已接近万名,日访问量近20万。 
★2005年8月23日,豆瓣推出同城。 (小组按兴趣划分用户,同城则按地域划分,社区的雏形)
●到2005年9月底,豆瓣网注册用户已达3万多名,日访问量超过20万。 
★2005年10月7日,开通二手书碟交换功能。 (现在站内的二手交换是因应用户需求的一个功能,当豆瓣有资源投入,有完善的用户信用、支付系统和相互认证保障后,升级服务后会不会对用户收费?)
●2005年11月,网站从上海搬到北京运营。 
●2005年12月,豆瓣网英文版(http://www.douban.ne t/)上线。 (现在停运了)
●到2005年12月,由1个人开发、4个人运营的书评、影评、乐评网站豆瓣网,已经有5万多名注册用户。 
●到2006年2月,豆瓣网注册用户过10万。 
●到2006年3月,豆瓣网开通一周年,注册用户过11万。4000+个小组,50人以下小组占90%。

这个时期的运营明确对目标用户群进行导向性的划分,由此而来是更广范围的用户辐射作用。而在用户表现活跃之际,豆瓣网就顺势推出了针对用户的系列个性化服务,令地区用户此后增长明显。

据2006/4/7—2006/4/18时间段内页面观察所得页面观察数据所得: 
1. 平均每天增加注册成员900人左右 
2. 平均每天增加城市居民数150人左右 
3. 平均每天增加小组数50个左右 
4. 小组数据:超过1500个小组是10人以上,最多人数小组为“爱看电影”(5537人);60%的小组为5人(含5人)小组,其中1人小组占4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豆瓣的用户发展数目比起同级别排名的网站并不算突出;从数据图表可见,它的用户曲线和访问曲线都是比较平缓的,考虑到它的网站性质和经营策略,豆瓣的用户基数和用户上升幅度虽然不高,但目标用户比例较高,用户的流失相对减少。

★07年1月31日,豆瓣发布了豆瓣9点

相比于“我读”、“我看”、“我听”,豆瓣不满足只知道用户的这些信息(隐私),“我上”要走的更远一点,因为用户贡献的似乎的不是内容,而是内容索引,用户为了自己索引方便,把自己上的博客都添加到豆瓣的数据库中,真是努力啊,:)。当然从另个层面上讲,索引也是内容,特殊的内容。从这里豆瓣也可以得到用户喜欢上哪种类型的博客。有了用户创造内容,再进而获取信息,再创造,循环是奉献和享受的良性循环,这个循环可以帮助豆瓣的循环增长。这就是“豆瓣9点”。可以说“豆瓣 = Web 2.0 + Search 2.0”,帮助用户“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会比google更具有竞争力和精准性,完全根据用户进行个性化推送,看看现在的搜索结果就知道了。
★07年4月11日—07年11月12日,豆瓣又推出了新功能:
豆瓣广播(miniblog) (伴随着将“想读”、“在看”、“撰写了新评论”等操作提醒也纳入到语录通知的范围后,语录也随之更名为广播)
半公开小组和私密小组 (讨论加入了隐私性,保证了对话的纯粹性)。
W3C优化 (性能提升)
我和别人的共同喜好  (看到他与你之间最“臭味相投”的内容,有时候决定了你是否加一个陌生人为友邻的关键因素)。
小组分类 (为了避免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为此豆瓣采用了15分钟名组以及横向打通小组之间的关节(喜欢这本书的成员也喜欢去的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也常去的小组)等方式来开源引流,最终,有了今天的小组分类。自10月1日功能上线后,现在隶属各个分类里的小组已有近8000个,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备注:带●标志信息为网站市场规模发展情况,循相关新闻报道整理;带★标志信息为网站功能服务发展情况,循网站站务网志整理。

--------------------------------------------------------------------------------------------------------------

2、(07年的一篇文章)豆瓣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flickr,Amazon和SNS。
  中文的三个关键词:用户评论、社会网络和产品比价
  一个核心关键词:整合(以上三种思想与模式的整合)
  国内的web2.0网站喜欢复制国外的网站,但豆瓣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借鉴之上的整合。
  1. Flickr
  Flickr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Tags组织形式。除此之外,它的Favorites、Friends、Groups等,也都在强化着社会网络的特性。另外,简洁的页面,对RSS、blog的支持,以及大量细节的雕琢,让人不禁赞叹,Flickr把一个照片网站所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极致。在Flickr中,你的朋友可以在你的照片上任意添加tag和note。在Flickr中,你的朋友可以在你的照片上任意添加tag和note。
  用tag来组织,没有条条框框的分类,不断强化人们之间的兴趣交流,豆瓣可谓深得Flickr的精髓。杨勃特别欣赏flickr简洁的页面,因此豆瓣的用户界面“借鉴了flickr”。
  2. Amazon
  人们现如今都知道当当和卓越都是模仿Amazon的,后者还被Amazon收购了。但在当当和卓越数年的发展历史中,他们学到了Amazon的皮毛,却没有学到Amazon的精髓——社区文化。我们现在知道Amazon除了提供大量的书籍以及简洁快速的网页,贝索斯努力把Amazon创建出一种网络社区的氛围。他鼓动读者粘贴书评,现在已达近百万篇,成为Amazon最大的特色之一。而且他还邀请作家们在网上与读者聊天。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给一篇小说起了头,居然有40多万人寄来了小说的后续。
  用户评论和推荐,这在当当和卓越以及蔚蓝等中国版Amazon身上看不到,汗!
  3.SNS
  SNS有三种说法:网络社交、个人社会关系管理服务、社会性网络。我认为第一种最简洁最得其味。表面上看,豆瓣是一家以书评(包括书评、影评、乐评)起步的,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的功能,这这正是网络社交的思想。因此,豆瓣本质上是一个社区,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在SNS概念中,关于1度好友有一个理论叫做150人原则,也就说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够直接维系的一度关系也就是150个人。目前,豆瓣的好友数量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极限。

豆瓣由用户的标签来决定分类:

  豆瓣网向我们展示了先进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技术,那就是,豆瓣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成员产生和决定,完全是自动的。比如你给评论一个“有用”,它的排位就会自动上升。
  豆瓣呈现给每个注册用户的主页也是各不相同的,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时间上豆瓣,也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首页。
  豆瓣自己没有分类,而是由每个用户的标签来决定分类,使用频率高的标签分类就排在前面,那么不准确的分类自然会被淘汰(排在后面,基本上就不能被其他人看到了)。再比如评论,也是由“有用”、“没用”来决定排列先后。杨勃笑称,有一次他发现首页首条评论并不是很好,就点了一下“没用”,可是由于“有用”点击数太多了,所以他点一次仍不足以控制那个评论的排次下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豆瓣的民主性,代表的不是主编一个人的态度和观点。
  这种自动生成主页、首页以及分类的技术,具有高度自组织的特征。这也是web2.0时代知识与信息分类的典型特征。看看百度的帖吧、blog的tag,RSS的聚合,已经处处显示了这种新的分类法。在这里,我忍不住想说一句:传统的中图法已经是多么的老土和不适用。
  从豆瓣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社区的革命。Web2.0时代的社区对于传统的BBS、论坛的超越是翻天覆地的。我个人认为,传统的BBS被这种自组织的技术与社区模式革了命,只是个时间问题。
  动态、高度灵活、自组织,这就是豆瓣带给用户的web2.0体验。

--------------------------------------------------------------------------------------------------------------

3、豆瓣模式

豆瓣的数据 
  2005年年3月创办,至2006年6月4日,豆瓣网已经拥有了超过18万名注册用户和将近5000个用户小组。而网站的工作人员,少到令人惊讶——只有3人。 
  现世界排名1498名。 
  豆瓣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flickr,Amazon和SNS。 
  中文的三个关键词:用户评论、社会网络和产品比价 
  一个核心关键词:整合(以上三种思想与模式的整合) 
  国内的web2.0网站喜欢复制国外的网站,但豆瓣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借鉴之上的整合。 
  1. Flickr 
  Flickr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Tags组织形式。除此之外,它的Favorites、Friends、Groups等,也都在强化着社会网络的特性。另外,简洁的页面,对RSS、blog的支持,以及大量细节的雕琢,让人不禁赞叹,Flickr把一个照片网站所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极致。在Flickr中,你的朋友可以在你的照片上任意添加tag和note。在Flickr中,你的朋友可以在你的照片上任意添加tag和note。 
  用tag来组织,没有条条框框的分类,不断强化人们之间的兴趣交流,豆瓣可谓深得Flickr的精髓。杨勃特别欣赏flickr简洁的页面,因此豆瓣的用户界面“借鉴了flickr”。 
  2. Amazon 
  人们现如今都知道当当和卓越都是模仿Amazon的,后者还被Amazon收购了。但在当当和卓越数年的发展历史中,他们学到了Amazon的皮毛,却没有学到Amazon的精髓——社区文化。我们现在知道Amazon除了提供大量的书籍以及简洁快速的网页,贝索斯努力把Amazon创建出一种网络社区的氛围。他鼓动读者粘贴书评,现在已达近百万篇,成为Amazon最大的特色之一。而且他还邀请作家们在网上与读者聊天。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给一篇小说起了头,居然有40多万人寄来了小说的后续。 
  用户评论和推荐,这在当当和卓越以及蔚蓝等中国版Amazon身上看不到,汗! 
  3.SNS 
  SNS有三种说法:网络社交、个人社会关系管理服务、社会性网络。我认为第一种最简洁最得其味。表面上看,豆瓣是一家以书评(包括书评、影评、乐评)起步的,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的功能,这这正是网络社交的思想。因此,豆瓣本质上是一个社区,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在SNS概念中,关于1度好友有一个理论叫做150人原则,也就说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够直接维系的一度关系也就是150个人。目前,豆瓣的好友数量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极限。 
  豆瓣由用户的标签来决定分类 
  豆瓣网向我们展示了先进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技术,那就是,豆瓣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成员产生和决定,完全是自动的。比如你给评论一个“有用”,它的排位就会自动上升。 
  豆瓣呈现给每个注册用户的主页也是各不相同的,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时间上豆瓣,也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首页。 
  豆瓣自己没有分类,而是由每个用户的标签来决定分类,使用频率高的标签分类就排在前面,那么不准确的分类自然会被淘汰(排在后面,基本上就不能被其他人看到了)。再比如评论,也是由“有用”、“没用”来决定排列先后。杨勃笑称,有一次他发现首页首条评论并不是很好,就点了一下“没用”,可是由于“有用”点击数太多了,所以他点一次仍不足以控制那个评论的排次下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豆瓣的民主性,代表的不是主编一个人的态度和观点。 
  这种自动生成主页、首页以及分类的技术,具有高度自组织的特征。这也是web2.0时代知识与信息分类的典型特征。看看百度的帖吧、blog的tag,RSS的聚合,已经处处显示了这种新的分类法。在这里,我忍不住想说一句:传统的中图法已经是多么的老土和不适用。 
  从豆瓣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社区的革命。Web2.0时代的社区对于传统的BBS、论坛的超越是翻天覆地的。我个人认为,传统的BBS被这种自组织的技术与社区模式革了命,只是个时间问题。 
  动态、高度灵活、自组织,这就是豆瓣带给用户的web2.0体验。 
  豆瓣融入了现代企业CRM管理精神 
  图书音像评论和推荐模式,这种模式是亚马逊最得意的,但在国内却被卓越等网站弃如敝屣。 
  第三方点评的意义有多大,也许我们研究了CRM管理之后才能真正明白。 
  不注重用户体验,不注重用户反馈,只是单纯的买卖商品,这种思想在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初期无可厚非,但在2005年的web2.0时代,显然已经大大落伍了。 
  熟悉我国图书业的人都知道,我国传统出版业的重心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为中心的。而现代客户管理管理(CRM)的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建立读者数据库,进行针对性的读者服务,让读者得到最好的购物体验。为此,要求出版业真正把读者作为灵感的策源地和衣食父母。 
  现在我们知道,用户的反馈信息是极有价值的,大量涌现的点评网站足以说明这一点。当媒体宣传越来越容易受到控制的时候,用户评价也已经成为人们选书和买碟的重要参考(在商品日渐丰富的现在,这种特性已蔓延到更多行业),并成为购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价格与服务几乎透明的B2C领域,优秀的读者评价不仅是一个竞争优势(用户在A处看评价,同时完成购物),更是一种影响上游出版的有力武器,让B2C不仅仅是渠道(渠道有很强的可替代性),而成为出版流程的必要部分。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传统图书业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到这个程度,他们不重视这个,没有建立读者反馈信息库和数据库的意识。 
  我们知道,亚马逊的CRM系统是这样运作的:系统会记录下你购买和浏览过的书目,当你再次进入该书店时,系统识别出你的身份后就会根据你的喜好推荐有关书目。亚马逊的计算机跟踪购书品味相似的人群以及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书籍,这一思想彻底被豆瓣抓住。它忠实记录并跟踪着你的阅读喜好,帮你走入一个拥有共同喜好的群组中。显然,这种有针对性的服务对维持客户的忠诚度有极大帮助。 
  这一点不仅传统书店做不到,当当和卓越等网络书店也做不到,豆瓣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击中了传统图书业的一个软肋。豆瓣的存在,就像亚马逊当年崛起对巴诺等老牌书店的警示意义一样,时刻提醒者当当和新华们:你们要重视读者的需求,把读者的体验于需求放在第一位。 
  点评模式的崛起,深层次原因还不能只归结于现代管理思想,我认为它的意义更在于文化层面。豆瓣的成功,浅一点你可以把它跟CRM客户关系管理联系在一起,深一点,它代表了一种尊重人、重视人的文化。 
  杨勃说:“传统的电子商务网站,东西——物是一等公民,人是二等公民;而一些社会网络网站,人是一等公民,物是二等公民”。豆瓣祭起的,正是人的精神至上的大旗。 
  豆瓣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革命 
  我们知道,传统的阅读习惯是私人阅读,而互联网的阅读改变了这一状况。互联网的阅读,是一种社会化的阅读,也就是所谓的“圈子阅读”现象,这和网络与信息时代所倡导的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有关。 
  社区化阅读革命,这个特征几乎会主宰所有2.0时代的网络书店与读书社区的发展模式。 
  现有的阅读社区中,无论是书生、方正还是超星、知网,我们看到的社区是僵化的体制,冷清的人气,论坛与阅读之间是断裂的。他们没有系统关联的思想,没有意识到,一本书的共同读者,迫切需要在虚拟空间中找到口味相同的网友展开讨论。这种圈子化的互动方式,是旧的论坛无法支持的。 
  豆瓣网由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构成,以个人为核心,跟每个用户自己的兴趣有关。它不像门户网站那样去大规模地推动资讯,而是靠每个人自发的拉动。用户不需要人多势众,但是需要志趣相投。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用相同兴趣作为媒介,把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真实地搬到网上,也使得豆瓣相对于一般交友网站或者QQ更有针对性,加入“友邻”的往往是不认识但趣味相投的朋友,这比陌生人随意添加要有效和可靠得多。实际上,豆瓣的豆友们已经爱现实生活中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聚会、活动,豆瓣的SNS已经远远把传统阅读社区抛在了后面。 
  阅读-评论—交友-社区,豆瓣彻底抓住了web2.0的核心特征。 
  豆瓣的赢利模式:与B2C网站的分成 
  豆瓣网英文版还与著名的亚马逊网站(amazon)进行合作,主要在图书销售与数据使用上,并通过此获得一定销售分成,类似其中文版与当当、卓越的合作。 
  在豆瓣网提供的服务中,产品比价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上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些收入,足够支撑豆瓣网的日常运转。所以他们没有生存的压力,也不着急找风险投资。 
  赢利模式单一,这是豆瓣的不足。 
  我相信,豆瓣可以挖掘的商业机会还很多。目前来说,豆瓣对内容的关注,是小众化的。5000个小圈子关注的,并非那些大红大紫的畅销文化产品。但我们试想,将来这种关注变成大众化的会怎样?豆瓣引进畅销书的评论会怎样?如果豆瓣做全国的畅销书排行榜呢?可以预见,豆瓣拿到出版业的广告将是轻而易举的。 
  豆瓣网目前“离畅销榜不太远”的定位,以及“以后肯定会跟上游有合作”已经显示出这种迹象。 
  豆瓣的开放视野 
  国际化的豆瓣 
  2005年12月,英文版豆瓣上线。豆瓣不再仅仅是中国人的豆瓣了。 
  谁在学豆瓣 
  我认为是电子书网站,是数字图书网站与将来的读书社区。 
网友李啸阳说:一切都可以被豆瓣化,但是不同的细分市场有各自的操作模式,关键是看你定位于什么样的细分市场。 
  豆瓣的成功,带起了大批的模仿者,有的人居然倡议成立豆瓣模仿者联盟。 
  现如今,豆瓣网的效仿者纷纷群起。饭统网、大众点评网、热价网、天天购物、第二书店、5288鲜花网等等后起的网站,无不是以Web2.0式的本地搜索和社区用户点评形式为基础,通过超越电子商务现有的红海业务,屏蔽掉支付、配送、仓储等外部瓶颈,向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蓝海领域扩展而获利。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模仿者们—— 
  BookTag:http://www.booktag.net/模式和豆瓣基本一样,但似乎没什么人气。 
  必搜:http://www.bisou.cn基本上很豆瓣一模一样的网站,网名后面居然跟着一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你好,真是…… 
  土豆丝:http://www.tudousi.com又是一个点评“吃”的网站,类似大众点评网。 
  刀豆:http://www.daodou.com 小说、FLASH点评的网站,UI模仿豆瓣。名字垃圾了点,也打不开。 
  品论http://www.pinlun.com/ 品论生活目前开通美食\读书\数码\音乐\非非共享界 
  优趣http://www.u2m.cn 体验分享社区,倾向餐饮娱乐体验分享。 
  登临http://www.dnlin.com/place 分享旅行故事 
  堕落 http://www.duolo.com 不仅抄袭,还公然在豆瓣里大呼:我抄袭啦!不过,抄的比较彻底,相对比较成功。运用的语言是ASP.NET 
  你有钱http://www.niyouqian.com一个个人理财的网站,在抄袭之外,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在里面。 
  爱帮忙http://bbs.ibangmang.com/ 分享化妆品使用心得,单纯模仿,采用PhP开发。 
  换物网http://www.feo.com.cn/ 分享"体验"把你闲置的物品分享出来,换取你需要的东西,界面上还是很大程度仿了豆瓣,但两个网站的方向不同。 
最新的动向是猫扑和新浪也模仿豆瓣了。 
  猫扑读电影http://look.itv.mop.com/ 完全是豆瓣的界面 
  新浪书友会http://iclub.book.sina.com.cn/ 搞了很多的排行,看着让人烦,脱离不了爱作秀的影子。 
  豆瓣的缺点与短板 
  第三方点评模式,如果没有被点评内容的产生机制,一切皆是空谈。目前豆瓣是靠合作的形式解决内容问题的。 
  但豆瓣同样面临着没有原传内容、没有版权的困扰。从整个出版产业链的角度看,豆瓣不算原创组织,也不算销售组织,只是下游的一个信息反馈型介质,仅仅是解决了其中下游的一个环节的问题,也就是出版信息反馈的问题。如果把出版业比作一个生态食物链,豆瓣是属于食物链底层的。 
  毫无疑问,豆瓣存在着被吞并、被模仿的风险。 
  后者我们已经看到了既有事实。前者我们也看到一点迹象。但豆瓣不是被出版业的力量投资,而是被千橡投资——一个娱乐型社区、纯互联网的社区网站,这一点令人莫名其妙。在我看来,豆瓣的理想投资者,应该是当当亚马逊之类的“业内力量”。因为唯有如此,才更有利于资源与供应链的整合,才更有利于豆瓣的做大。 
  我个人预测,豆瓣保证自己不被吞掉并且“做大之路”有两条: 
  一条是向出版中游延伸,介入销售环节,利用评论社区拓展销售,与电子书厂商结盟,建立电子书渠道; 
  一条是向出版上游延伸,发展原传内容。在整个文化产业与出版业领域,唯有原创才是长久之基。原创电子书和数字音乐、数字杂志,完全可以在释放豆瓣现有用户潜力的基础上进行。 
  网上有一则消息:“从某位人士的口中听到一个让我有些惊讶的情况:豆瓣在为3G做准备,切入点是原创音乐”这一点正是我想看到的。 
  剩下的问题是,豆瓣对整个出版产业链的了解有多少呢?

网上关于豆瓣的思考搜集相关推荐

  1. 【历史上的今天】3 月 6 日:Unix 版权争夺战;豆瓣网上线;谷歌推出了 Google Play

    整理 | 王启隆 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2 年 3 月 6 日,在 1475 年的今天,大艺术家米开朗琪罗诞辰.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

  2. python爬取豆瓣影评生成词云的课程设计报告_简单爬取《小丑》电影豆瓣短评生成词云...

    导语 在前段时间看了杰昆菲尼克斯的小丑电影,心里很好奇大部分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对此有什么评价,然后看了看豆瓣短评之后,觉得通过python把短评中出现最多的单词提取出来,做成一张词云,看看这部电影给 ...

  3. 手淘移动端适配的方案学习和相关思考

    flexible方案是手淘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战,总结出来的一套移动端适配方案.这个方案在多屏幕适配以及相关bug修复上做的还是不错的.这也是在读了源码之后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后面会详细解读. 项目回 ...

  4. 豆瓣FM产品分析 | 纯粹极简的听歌APP

    2019年7月1日豆瓣FM6.0版本正式上线.对于这次大版本更新,官方的定义是:"极简的页面设计和交互方式,让一切回归于音乐本身".听上去挺不错的,让我们开启对这款产品的体验之旅吧 ...

  5. 全球及中国网上银行市场监管模式及建设前景规模咨询报告2021-2027年

    全球及中国网上银行市场监管模式及建设前景规模咨询报告2021-2027年 HS--HS--HS--HS--HS--HS--HS--HS--HS--HS--HS--HS-- [修订日期]:2021年10 ...

  6. 1《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张奠宙院士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

  7. 浙大计算机跨专业考研心路历程记录

    文章目录 0x01. 前言 0x02. 参考经验帖(一战) 0x03. 讲讲我自己 0x04. 努力变得不平凡的大学生活 0x05.为什么我想学计算机 0x06. 培养自己两个能力 0x07. 心情日 ...

  8. 2《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145YSJY-0260 课题负责人:冯玉玉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张奠宙院士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q ...

  9. c语言字符串 数字转换函数大全

    最近学数据结构老是做实验 常用到字符串和数字的转换 想找却发现网上的资料太散 所以搜集整理一下 方便以后再用 atof(将字符串转换成浮点型数) atoi(将字符串转换成整型数) atol(将字符串转 ...

  10. 新的一年,请以这样的标准完善自我

    为人处事篇 夸奖别人:感受-事实-对比,3元素法则. 欣赏别人. 换位思考:任何问题想想三个角色,你.我.他. Smile. 搭讪:结识新朋友. 分享(故事感受收获食物用品等等):让你结交更多朋友,也 ...

最新文章

  1. mongodb 安装时错误
  2. 一行代码解决IFrame自适应高度问题
  3. ML之XGBoost:XGBoost案例应用实战(原生接口实现+Scikit-learn接口实现)
  4. 6个免费的C++图形和游戏库
  5. oracle 根据值不同具有不同的搜索条件_在Navicat Premium中执行数据库范围内的搜索...
  6. springboot创建多个对象
  7. gradle 打war 包以及合并jar包
  8. 八伟大的工具,Windows用户永远都不想错过
  9. java bean状态_无状态和有状态的企业Java Bean
  10. Linux命令之chmod命令
  11. 软件测试正交矩阵,正交矩阵在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应用
  12. Eviews的基本使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13. 5800交点正反算坐标(可计算不对称缓和曲线)
  14. 人民币对澳元汇率的大数据分析与预测
  15. 111-unsplash-for-chrome-2021-07-22
  16. 怎么样培育孩子的智慧[图]
  17. 杠杆股票平仓后该如何处理?
  18.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经验贴
  19. JavaScript如何判定一个给定的时间区间在哪些时间段范围内?
  20. Gson 中对象类型的相互转换

热门文章

  1. modelsim编译c语言,Modelsim协同SystemC仿真
  2. 发那科机器人圆弧指令怎么用_发那科机器人PR指令
  3. hp打印机驱动android,惠普打印机驱动
  4. 尚硅谷大数据Hadoop(1)技术之Hadoop(入门)
  5. 考勤机信息同步不到服务器,考勤机实时同步功能上线啦
  6. oracle jde优势介绍,JDE 的扫盲知识介绍。。。
  7. ORACLE日期时间函数大全
  8. python数据导出excel_Python方法将DBF文件导出到Excel代码示例
  9. Eclipse中的,ER图生成工具:【ERMaster】
  10. 威纶触摸屏宏指令编程,字符串相关函数介绍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