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编者按:核磁共振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全球首次为病人做核磁共振检查是在1977年7月3日。该技术是基于物理学家拉比有关测量原子核在磁场中性质的研究发展而来的。拉比在1988年去世前不久,也使用核磁共振机器进行了检查,他说:“我在那部机器中见到了自己,我从未想到我的研究会变成这样。”

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利用射频脉冲对磁场中特定原子核(通常为氢核)进行激励,在此基础上利用感应线圈采集信号,并傅里叶变换进行图像重建的方法。

早在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艾萨克·拉比就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图1(b)),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图1(c))。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1946年,物理学家费利克斯·布洛赫和爱德华·米尔斯·珀塞耳发现位于磁场中的原子核受到高频电磁场激发会倾斜。而当高频场关闭后,原子核将释放吸收的能量,并且回归到原始状态(图1(b)至图1(d)过程)。因其在磁共振成像理论基础方面的杰出贡献,伊西多·艾萨克·拉比获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费利克斯·布洛赫和爱德华·米尔斯·珀塞耳则分享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1 磁共振原理示意图

在磁共振现象被发现之初,因成像条件苛刻、成像时间长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虽然在1950年欧文·哈恩就发现了双脉冲下磁共振自旋回波现象,但直到1968年理查德·恩斯特团队改进激发脉冲序列和分析算法,大大提高信号的其灵敏度以及成像速度后,磁共振技术才逐步成熟,理查德·恩斯特本人也因此荣获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现代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欧洲和美国以独立的技术路线分别开展。欧洲方面:1973年化学家保罗·克里斯琴·劳特伯和物理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爵士在荷兰的中心实验室搭建完成了最初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图2),并对充满液体的物体进行了成像,得到了著名的核磁共振图像“诺丁汉的橙子”(图3),拔得磁共振技术成像领域的头筹。

图2  磁共振成像系统

图3 磁共振成像结果“诺丁汉的橙子”

受到成像结果的鼓舞,荷兰中心实验室于1978年组建“质子项目”研究团队(图4),该团队研制出了0.15T的磁共振系统,并于1980年12月3日,得到了第一幅人类头部核磁共振图像(图5)和第一幅第二维傅里叶变换后的图像(1981年7月30日,图6)。保罗·克里斯琴·劳特伯教授与彼得·曼斯菲尔德爵士教授因其在磁共振医学成像领域的贡献,共同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图4 质子项目研究员

图5 第一幅人类头部MRI成像

图6 第一张二维傅里叶变换后的头部图像

在美国,纽约大学的雷蒙德·达马迪安教授团队则在医学成像方面,拔得头筹,他们研制的医用核磁共振设备(图7)于1977年7月3日到了第一幅人体磁共振图像——胸部轴位质子密度加权图像(图8),标志着MRI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开始,因此7月3日也被学界认为是医学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生日”。

图7 第一个医用核磁共振设备

图8 第一幅人体磁共振图像

在短短50年的时间内,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影像学四大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四大常规手段:磁共振成像,X射线成像,超声成像与核医学成像)。相比而言,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能力高,无辐射损伤的优势使其在婴幼儿发育和骨骼韧带劳损等方面获得了无可替代的应用。

在发展方向上,磁共振系统不断追求极限工作条件与更有针对性的励磁序列。在高磁场强度方面,目前医院主流的磁共振设备场强已超过1.5T,7T的磁共振系统也已商业化,并在脑神经疾病检查、脑功能与脑科学研究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在低场强方面,部分科研机构开展了主磁场μT量级的超低场磁共振设备研究工作,以满足牙齿种植,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患者的检查需求;在体积极限方面,目前基于霍尔巴赫(Halbach)磁体的小型磁共振检测设备已经把体积缩小到桌面大小,重量可控制在40Kg以内,在食品检测与地质探测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在励磁序列方面,功能磁共振(fMRI)序列,弹性成像序列,波谱成像序列已在部分商用机型上配置,以满足医学诊断方面的特殊需求。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在磁共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发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研发的开源磁共振波谱成像模拟平台Spin-Scenario填补领域空白,登上国际磁共振学会的官方期刊JMR封面(图9),并获包括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内的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使用;研发的小型高均匀度Halbach阵列磁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已成功应用于桌面式核磁波谱仪(图10);研发完成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实现对含磁性植入物的组织高质量成像(图11);联合苏州儿童医院研发完成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脱位磁共振定量评估系统,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术前规划与术后评估和长期动态监测等环节的完整覆盖。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为国产高端磁共振系统产业化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图9 Spin-Scenario仿真结果与JMR封面

图10 霍尔巴赫磁体仿真设计与实物

图11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与实验测试界面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简史丨科学史相关推荐

  1.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简史.docx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简史 张华平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实验室北京100080) E-mail: zhanghp@sof[ware? Homepage: ; hMp://pipy_ 摘要:真正 ...

  2. 腾讯云实时音视频技术发展简史 — 从编解码器容错优化到云端决策系统

    从2016开始,腾讯启动将传统的音视频解决方案逐步部署在腾讯云上,从传统的FFmpeg.OBS.RTMP开始提供了第一代直播服务.随后演进到以QUIC与HLS低延迟直播.最后在网络拥塞算法与Codec ...

  3. 一文读懂京东技术发展简史

    文章目录 前言 京东发展历程 京东商城技术的演进 京东自研技术 京东前端框架Nerv 京东后端架构 京东的服务框架 分布式数据库StarDB 京东云 移动端 Flutter在京东的实践 大数据 咚咚架 ...

  4. 一篇文章读懂身份技术发展简史

    从2000年开始,在如何存储和使用身份信息.保障用户能够访问应用程序.跨应用的数据共享一直在不断升级.每隔几年时间,就会有新的需求和挑战,当然也会有对应新的方案,每一次升级都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带来了 ...

  5. 详谈NVMe over Fabric技术发展简史

    NVMe over Fabric将如何改变存储环境? 开篇之前,还是有必要介绍下背景.随着光纤通道技术的广泛采用,存储网络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开始流行起来.对于那些不想花费安装专用光纤通道 ...

  6. WLAN技术入门(一):WLAN技术发展简史

    1.为什么需要WLAN 以有线电缆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有线局域网应用广泛, 但有线传输介质的铺设成本高, 位置固定, 移动性差. 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便携性和移动性的要求日益增强, 传统的有线网络已经无法 ...

  7. 半导体晶体管(BJT/PMOS/NMOS/CMOS)工艺制程技术发展简史

    半导体制程发展的动力是摩尔定律,一切都是为了做出更小尺寸且性能稳定的晶体管. 目前芯片生产中逻辑电路中使用的晶体管主要是CMOS,那BJT.PMOS.NMOS.COMS之间到底什么关系?为什么最终CO ...

  8. 从GBIP到PXI 的发展简史

    从GBIP到PXI - 量测技术发展简史前言 对于当今的电子工业而言,从组件到系统.设计到生产,量测工作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工厂必须借助量测获知产品效能,作为产品设计的参考依据: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 ...

  9. Kubernetes 入门必备云原生发展简史

    作者|张磊 阿里云容器平台高级技术专家,CNCF 官方大使 "未来的软件一定是生长于云上的"这是云原生理念的最核心假设.而所谓"云原生",实际上就是在定义一条能 ...

  10. AI技术说:人工智能相关概念与发展简史

    作为近几年的一大热词,人工智能一直是科技圈不可忽视的一大风口.随着智能硬件的迭代,智能家居产品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相关技术也经历了阶梯式发展.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的飞 ...

最新文章

  1. 莹石云存储卡不兼容_继入股无锡好达之后,华为再度入股国产滤波器厂商德清华莹...
  2. 理解VMware虚拟机下网络连接的三种模式
  3. 追一科技热招职位来袭:AI新世界,不做旁观者
  4. 拷贝构造函数编程实验
  5. 你不知道的数学趣闻(一)
  6. memory php 变量,php入门-变量
  7. C++学习系列笔记(六)
  8. java jxl 复制单元格_如何用JAVA(如poi、jxl等)读取excel文件中的下拉框单元格的值。...
  9. JAVA 疯狂讲义 学习笔记
  10. c语言科学计数法输出1_e10,PAT 1024科学计数法的代码实现及错误分析(C语言)
  11. RS232引脚定义及串口通信中与USB等转接
  12. html图片过渡,CSS3 过渡
  13. 该怎么设置macOS 的开机启动项
  14. mysql-server安装
  15. ERP与MES的区别与联系
  16. Java BufferedWriter.write()具有什么功能呢?
  17. 人月神话是神话嘛?嗯!
  18. 【Paper】毕业论文免费查重网站平台汇总
  19.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蛙的演化)
  20. 分布式--雪花算法--使用/原理/实例

热门文章

  1. 为什么使用SSH框架?SSH和SSM框架如何选择
  2. 作为一名优秀的软件测试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3. Jiagu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4. html手机表白弹窗,火热的程序员表白方式,调皮弹窗表白代码,赶紧拿去试试吧...
  5. Oracle 12cR2发布,金融行业准备大规模上了
  6. php一键集成环境安装包,APMXN集成环境一键安装包(php环境一键安装包)V1.0.2 最新版...
  7. python词云图输出(附代码)
  8. 基于cpolar内网穿透工具ssh远程访问linux服务器
  9.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优化调度-matlab代码 考虑供应过剩惩罚、供应不足惩罚成本
  10. hs8346v5联通 说明书_中兴Memo V5S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