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yerenyuan_pku/article/details/65462930

Hibernate持久化类

什么是持久化类呢?在Hibernate中持久化类的英文名称是Persistent Object(简称PO),PO=POJO+hbm映射配置文件。 
对于Hibernate中的PO,有如下编写规则:

  1. 必须提供一个无参数的public构造方法。
  2. 所有属性要用private修饰,对外提供public的get/set方法。
  3. 在PO类必须提供一个标识属性,让它与数据库中的主键对应,我们管这个属性叫OID。
  4. PO类中的属性尽量使用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
  5. PO类不能使用final修饰符。

对于第1、2点,勿须多言,下面我着重解释一下后面3点。

为何PO类必须提供一个标识属性OID,让它与数据库中的主键对应呢?

OID指的是与数据库中表的主键对应的属性。Hibernate框架是通过OID来区分不同的PO对象,如果在内存中有两个相同的OID对象,那么Hibernate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对象。大家理解起来不是很好理解,它涉及到关于Hibernate缓存的概念,因为Hibernate是对数据库直接操作,那么我们为了优化它呢,肯定提供一些缓存的策略。那么在缓存里面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对象重不重复呢?我们是通过OID来区分的。

为何PO类中的属性应尽量使用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

使用基本数据类型是没有办法去描述不存在的概念的,如果使用包装类型,它就是一个对象,对于对象它的默认值是null,我们知道如果它为null,就代表不存在,那么它就可以帮助我们去描述不存在的概念。

为何PO类不能使用final修饰符?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Hibernate中的get/load方法的区别。这也是Hibernate中常考的面试题。我先给出答案:

虽然get/load方法它们都是根据id去查询对象,但他俩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1. get方法直接得到一个持久化类型对象,它就是立即查询操作,也即我要什么就查到什么。load方法它得到的是持久化类的代理类型对象(子类对象)。它采用了一种延迟策略来查询数据。这时如果PO类使用final修饰符,就会报错,因为final修饰的类不可以被继承。 
2. get方法在查询时,如果不存在返回null;load方法在查询时,如果不存在,会产生异常——org.hibernate.ObjectNotFoundException。

现在就来编程释疑以上这段话,首先我们要搭好Hibernate的开发环境,读过我前面文章的童鞋,应该可以快速搭建好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在cn.itheima.test包下新建一个单元测试类——HibernateTest.java,我们首先测试Hibernate中的get()方法。

public class HibernateTest {// 测试get/load方法的区别@Testpublic void test1() {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Utils.openSessio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 操作 Customer customer = session.get(Customer.class, 3); System.out.println(customer.getClass()); // cn.itheima.domain.Customer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session.close(); } }

测试test1()方法,可以发现Eclipse控制台打印:

class cn.itheima.domain.Customer

这已说明get()方法直接得到是一个持久化类型对象。 
再将get方法改置为load方法,可以发现Eclipse控制台打印:

class cn.itheima.domain.Customer_$$_jvstd48_0

这似乎说明了load方法得到的是持久化类的代理类型对象(即子类对象)。 
现在在这一行上加上一个断点:

Customer customer = session.get(Customer.class, 3);

然后以断点模式运行test1()方法,可发现get方法是立即查询,也即我要什么就查到什么。 
再将get方法改置为load方法,以断点模式运行test1()方法,可发现只有当我们访问对象的get方法时才向数据库发送select语句。这已然说明它采用了一种延迟策略来查询数据。 
数据库中的t_customer表中显然是没有id=100的客户的,而我们就是要查询这个客户,可分别试试get/load()方法。这里也是先测试Hibernate中的get()方法。

public class HibernateTest {// 测试get/load方法的区别@Testpublic void test1() {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Utils.openSessio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 操作 Customer customer = session.get(Customer.class, 100); System.out.println(customer);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session.close(); } }

测试test1()方法,可以发现Eclipse控制台打印null,这就说明了get方法在查询时,如果不存在则返回null。 
再将get方法改置为load方法,可发现报如下异常: 

这已然说明了load方法在查询时,如果不存在,会产生异常org.hibernate.ObjectNotFoundException

Hibernate主键生成策略

定义hbm.xml映射文件和pojo类时都需要定义主键,Hibernate中定义的主键类型包括自然主键和代理主键:

  • 自然主键(业务主键) 
    具有业务含义的字段作为主键,比如:学号、身份证号。
  • 代理主键(逻辑主键) 
    不具有业务含义的字段作为主键(例如自增id),比如:mysql自增主键,oracle序列生成的主键、uuid()方法生成的唯一序列串。

建议:企业开发中使用代理主键!

主键生成器 描述
increment 代理主键。由Hibernate维护一个变量,每次生成主键时自动以递增。问题:如果有多个应用访问一个数据库,由于每个应用维护自己的主键,所以此时主键可能冲突。建议不采用。优点:可以方便跨数据库平台。缺点:不适合高并发访问。
identity 代理主键。由底层数据库生成标识符。条件是数据库支持自动增长数据类型。比如:mysql的自增主键,oracle不支持主键自动生成。如果数据库支持自增建议采用。优点:由底层数据库维护,和Hibernate无关。缺点:只能对支持自动增长的数据库有效,例如mysql。
sequence 代理主键。Hibernate根据底层数据库序列生成标识符。条件是数据库支持序列,比如oracle的序列。如果数据库支持序列建议采用。优点:由底层数据库维护,和Hibernate无关。缺点:数据库必须支持sequence方案,例如oracle。
native 代理主键。根据底层数据库自动选择identity、sequence、hilo,由于生成主键策略的控制权由Hibernate控制,所以不建议采用。优点:在项目中如果存在多个数据库时使用。缺点:效率比较低。
uuid 代理主键。Hibernate采用128位的UUID算法来生成标识符。该算法能够在网络环境中生成唯一的字符串标识符。此策略可以保证生成主键的唯一性,并且提供了最好的数据库插入性能和数据库平台的无关性。建议采用。优点:与数据库无关,方便数据库移植,效率高,不访问数据库就可以直接生成主键值,并且它能保证唯一性。缺点:uuid长度大(32位十六进制数),占用空间比较大,对应数据库中char/varchar类型。
assigned 自然主键。由java程序负责生成标识符。不建议采用。尽量在操作中避免手动对主键操作。

了解上面的知识之后,我来告诉大家怎么来配置。

  • increment

    <id name="id" column="id" type="int"> <!-- java数据类型 --> <!-- 主键生成策略 --> <generator class="increment"></generator> </id>
  • identity

    <id name="id" column="id" type="int"> <!-- java数据类型 --> <!-- 主键生成策略 --> <generator class="identity"></generator> </id>
  • sequence

    <id name="id" column="id" type="int"> <!-- java数据类型 --> <!-- 主键生成策略 --> <generator class="sequence"></generator> </id>

    如果这样配置,则默认使用的序列是hibernate_id。但你也可以给其指定一个序列,比如说在Oracle数据库里面手动创建了一个序列,在Oracle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序列的语法:create sequence 序列名称; ,则这时就该这么配置:

    <id name="id" column="id" type="int"> <!-- java数据类型 --> <!-- 主键生成策略 --> <generator class="sequence"> <param name="sequence">序列名称</param> </generator> </id>
    • 6
  • native

    <id name="id" column="id" type="int"> <!-- java数据类型 --> <!-- 主键生成策略 --> <generator class="native"></generator> </id>
  • uuid

    <id name="id" column="id" type="string"> <!-- java数据类型 --> <!-- 主键生成策略 --> <generator class="uuid"></generator> </id>

    注意:主键的type应是string。

  • assigned

    <id name="id" column="id" type="int"> <!-- java数据类型 --> <!-- 主键生成策略 --> <generator class="assigned"></generator> </id>

    注意:尽量在操作中避免手动对主键操作。

持久化对象的三种状态

Hibernate中持久化对象有三种状态:

  1. 瞬时态:也叫做临时态或自由态,它一般指我们new出来的对象,它不存在OID,与Hibernate Session无关联,在数据库中也无记录。它使用完成后,会被JVM直接回收掉,它只是用于信息携带。 
    简单说:无OID且与数据库中的信息无关联,不在Session管理范围内。
  2. 持久态:在Hibernate Session管理范围内,它具有持久化标识OID。它的特点是在事务未提交前一直是持久态,当它发生改变时,Hibernate是可以检测到的。 
    简单说:有OID且由Session管理,在数据库中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
  3. 脱管态:也叫做游离态或离线态,它是指持久态对象失去了与Session的关联,脱管态对象它存在OID,在数据库中有可能存在,也有可能不存在。对于脱管态对象,它发生改变时Hibernet不能检测到。

接着来测试一下持久化对象的三种状态,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HibernateTest {// 测试持久化对象的三种状态@Testpublic void test2() { // 1.得到session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Utils.openSessio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Customer c = new Customer(); // 瞬时态(无OID,与session无关联) c.setName("张三"); c.setSex("男"); session.save(c); // 建立c与session的关联关系,它就是持久态的了(有OID) // 2.事务提交,并关闭session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session.close(); System.out.println(c.getId()); // 断开了与session的关联,它就是脱管态的了(有OID) } }

持久化类三种状态之间的切换

判断持久化类对象三种状态的依据:

  1. 是否有OID
  2. 判断是否与Session关联

持久化类对象三种状态之间的切换可参考下图: 
 
我稍微做一下解释:

  1. 瞬时态(new出来的) 
    瞬时→持久:save()、saveOrUpdate()方法 
    瞬时→脱管(游离):可手动设置oid,但不建议这么做。如下:

    public class HibernateTest {// 测试持久化对象的三种状态@Testpublic void test2() { // 1.得到session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Utils.openSessio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Customer c = new Customer(); // 瞬时态(无OID,与session无关联) c.setName("张三"); c.setSex("男"); c.setId(7); // 瞬时→脱管(游离) System.out.println(c.getId()); } }
  2. 持久态,它是由Session管理。 
    持久→瞬时:delete()——这么操作以后相当于数据库里面就没有这个记录了,被删除后的持久化对象不在建议使用了。 
    持久→脱管:注意Session本身是有缓存的,它的缓存就是所说的一级缓存。

    • evict:清除一级缓存中指定的一个对象
    • clear:清空一级缓存
    • close:关闭,也即清空一级缓存
  3. 脱管态(我们要知道它是无法直接获取的) 
    脱管→瞬时:直接将oid删除(不建议这么做,因为我们不建议操作脱管态的对象)。如:

    public class HibernateTest {// 测试持久化对象的三种状态@Testpublic void test2() { // 1.得到session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Utils.openSessio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Customer c = new Customer(); // 瞬时态(无OID,与session无关联) c.setName("张三"); c.setSex("男"); c.setId(7); // 瞬时→脱管(游离) c.setId(null); // 脱管(游离)→瞬时 System.out.println(c.getId()); } }

    脱管→持久:update、saveOrUpdate、lock(过时),也是不建议这么做。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elwanggs/p/6963712.html

(转) Hibernate持久化类与主键生成策略相关推荐

  1. Hibernate持久化类与主键生成策略

    Hibernate持久化类 什么是持久化类? Persistent Object (PO) PO=POJO+hbm映射配置 对于hibernate中的PO编写规则: 1. 必须提供一个无参数的publ ...

  2. Hibernate学习(二)持久化类,主键生成策略、一级缓存、事务

    持久化类: 持久化:将内存中的一个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的过程.hibernate是持久层的ORM框架 持久化类:java中的一个对象和数据库表建立了映射关系,就可以称为持久化类,java类+映射文件. ...

  3. Hibernate——(3)主键生成策略持久化类的三种状态

    一 持久化类 1.持久化:内存对象--->数据库(硬盘)Hibernate持久化的框架 持久化类:Java对象与数据库中的表建立映射关系            Hibernate就称为持久化类( ...

  4. Hibernate各种主键生成策略与配置详解 - 真的很详细啊!!

    1.assigned 主键由外部程序负责生成,在 save() 之前必须指定一个.Hibernate不负责维护主键生成.与Hibernate和底层数据库都无关,可以跨数据库.在存储对象前,必须要使用主 ...

  5. 【Hibernate】hibernate主键生成策略与配置详解

    //####################################################### **Hibernate各种主键生成策略与配置详解** //############# ...

  6. Hibernate各种主键生成策略与配置详解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1.assigned 主键由外部程序负责生成,在 save() 之前必须指定一个.Hibernate不负责维护主键生成.与Hibern ...

  7. hibernate 各种主键生成策略(转)

    http://www.cnblogs.com/kakafra/archive/2012/09/16/2687569.html 1.assigned 主键由外部程序负责生成,在 save() 之前必须指 ...

  8. hibernate框架学习第二天:核心API、工具类、事务、查询、方言、主键生成策略等...

    核心API Configuration 描述的是一个封装所有配置信息的对象 1.加载hibernate.properties(非主流,早期) Configuration conf = new Conf ...

  9. 基于按annotation的hibernate主键生成策略

    这里讨论代理主键,业务主键(比如说复合键等)这里不讨论. 一.JPA通用策略生成器 通过annotation来映射hibernate实体的,基于annotation的hibernate主键标识为@Id ...

最新文章

  1. (二十三)原型模式详解(clone方法源码的简单剖析)
  2. JavaIO简单代码实例
  3. 2012是团购移动电商年
  4. 全能无线渗透测试工具,一个LAZY就搞定了
  5. python PyQt5 QFrame类
  6. LinkedBlockingDeque源码
  7.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阅读笔记
  8. Spring查找方法示例
  9. 【计算机网络复习】1.2.1 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10. python核心编程:杂记2
  11. 通过ActiveX执行文件
  12. 五分钟快速入门 Spring Data JPA
  13. 网站安全系列:跨站脚本攻击XSS
  14. windows.h 详解
  15. 正圆锥体空间方程_计算机基础算法(一)——时间与空间复杂度
  16. 1【西北师大-2108Java】第一次作业成绩汇总
  17. 泰迪杯A题通讯产品销售和盈利能力分析一等奖作品
  18. 智慧树课程问答怎么得分
  19. win10深度学习环境搭建
  20. Web前端开发技术栈(前端干货)

热门文章

  1. (100)FPGA单沿和双沿采样(下降沿采样)
  2. (28)VHDL实现数码管直译
  3. (78)FPGA时钟激励(forever)
  4. (08)System Verilog 队列详解
  5. shiro密码正确也会匹配错误_智能商贸-Shiro
  6. python批量更改文件后缀名
  7. VMware 虚拟机不能联网的解决办法
  8. java 树形菜单遍历_java实现遍历树形菜单方法——service层
  9. Nginx基本数据结构之ngx_queue_t
  10. 读写自旋锁详解,第 2 部分(来自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