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不同的接入层

互联网的产品基本都需要解决终端的接入问题,每个接入层会因为终端数量、终端能力、网络环境等不同的因素有各自的设计特性,比如:淘宝网需要解决海量短连接问题、微信需要解决海量长连接问题,同时大家都要解决移动网络问题,那么阿里云IoT物联网接入层需要解决的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物联网的特性

物的特性不同

"物"的种类非常多,应用场景、成本各不同,比如水表一般安装在户外,一般采用电池供电,这种设备对能耗的要求非常苛刻,比如基站铁塔的后备电源,一般安装在荒野,这种设备对网络的要求非常苛刻,比如开关,这种设备对存储、内存、cpu的要求非常苛刻,不同的"物"特性催生了不同的IoT接入层,下面来看看IoT接入层需要做什么?

二、IoT接入层的挑战

2.1 接入层关键问题

  • 安全性:通道安全、身份安全、数据安全

  • 连接方式:采用TCP、UDP,使用长连接还是短连接?

  • 协议选择:http协议、protobuf协议、mqtt、coap、私有协议等

  • 网络问题:就近接入/就快接入、系统及TCP/IP协议内核参数的调优等

  • 海量连接问题:当海量连接在线时,怎么保障系统的可用性?

  • IoT协议多样性、设备碎片化

针对这些设备特性,阿里云IoT接入层需要怎么来解决?

2.3 相同的问题,不同的解法

  • 安全性:各种设备都联网后,设备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根深蒂固,给安全带来更大的挑战,比如:汽车、门锁、起搏器等收到安全攻击,那么用户的隐私、财产、生命都会带来严重的威胁。IoT场景下很多设备对存储、内存、cpu、网络都有要求,那么在设计安全时,就不能简单的通过加强加密的安全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执行复杂加密和解密的速度不足以让它们实时安全地传输数据。IoT接入层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对受限设备做妥协,需要怎么去平衡两者的需求?

  • 网络问题:IoT场景下的网络更加复杂,通信层面包括有广域网技术:GPRS/4G/5G/Lora/NB-IoT等,有局域网技术:Ble、ZigBee等,不同的通信模组会有不同的网络质量,怎么来保障网络稳定性,网络RT是非常关键的点。IoT场景下很多设备只能采用局域网通信技术,这类设备不能直接上网,需要边缘网关来代理上网,针对边缘网关的场景,接入层需要怎么设计?一个边缘网关下面可能挂了几万个设备,如果一个通道来处理的话,怎么解决单通道的拥塞问题以及单通道的热点问题?如果多通道来处理,这些通道之间怎么建立网络拓扑模型?

  • 协议选择:一般的接入层只会选择一种协议(比如淘宝的http、钉钉的lwp、微信的私有协议),但是IoT不同,它需要支持多种协议,支持这么多协议,就是为了解决不同的业务场景。比如业务已经有大量存量设备,同时采用了私有协议,连接了自建的平台,但是现在又想要接入阿里云IoT平台,使用平台各种能力(数据分析、监控、生态等),那么采用泛化接入是比较合理的做法,通过泛化协议把私有协议转成标准协议,设备不需要改动,只要在自建平台做个适配层就可以了。

三、阿里云的优势在哪里

3.1 安全设计

对于系统设计来说,安全是基础,但又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影响用户体验,需要在安全性和体验上找到平衡点,同时对于低功耗设备需要有不同的安全考量,那么阿里云IoT接入层是怎么来做的呢?

核心思想:通过三层安全防护机制 + 云端的安全风控模型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三层防护机制

第一层:DDos 防护系统

基于阿里云强大、专业的DDos安全防护体系,防止IoT业务出现重大经济损失、数据泄露等问题,详细参考DDos防护。

第二层:通道安全

通过支持TLS、DTLS、X509、ID2 四种方式来解决通道的安全问题,同时针对低功耗设备,做了多个维度的优化

  • 不同传输协议上的TLS:mqtt协议跑在TCP之上,而coap协议跑在UDP之上,针对不同的传输协议,IoT接入层分别实现了TLS、DTLS,用来解决不同协议的通道安全问题

  • 流量维度:TLS认证流程中,需要把服务端证书传给设备端,大概消耗4K左右流量,同时要求设备支持非对称加密算法,对于某些低功耗设备来说,能耗、流量、加密能力都是有要求的,IoT接入层通过PSK技术,解决证书传输带来的流量消耗问题,同时解决非对称加密算法对cpu的性能损耗问题

  • RTT减少1次:为了减少网络交互次数,IoT接入层实现了sessionTicket技术,利用sessionTicket的复用能力来减少通道建立过程中的RTT次数,同时也去掉了证书传输和非对称加密

注:ID2是阿里云安全团队实现的类TLS协议,能力跟X509的双向TLS对等,同时在双向认证的基础上,减少了设备证书的传输,适用于对安全等级要求较高、同时对设备流量有要求的场景。

第三层:设备身份授权及验证

阿里云IoT的设备身份叫三元组,由平台授权颁发的设备身份信息,每个设备全球唯一,在设备建立连接时,设备通过DeviceSecret加签设备信息,然后有平台对加签信息进行验证,用来完成设备登陆IoT平台,保障设备的安全性。

三元组指的是ProductKey、DeviceName、DeviceSecret的组合。

  • ProductKey:是物联网平台为产品颁发的全局唯一标识。

  • DeviceName:在注册设备时,自定义的或系统生成的设备名称,具备产品维度内的唯一性。

  • DeviceSecret:物联网平台为设备颁发的设备密钥,和DeviceName成对出现。

云端一体的安全风控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安全等级,阿里云IoT建立安全风控模型,针对设备暴力认证、设备恶意连接等行为,采取主动预警,快速阻断等措施,为设备安全保驾护航。比如某个设备不停的来认证,但是每次认证都是因为签名验证而失败,同时设备每次上传的签名又不同,根据这三个条件基本可以判定该设备存在暴力认证的行为。

3.2 网络优化

直连网络

不同的通信模组、不同的部署环境(电梯、地下车库、荒野),会导致各种不同的网络差异,给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带来风险,阿里云IoT针对这些问题是怎么来解决的?核心思路:让设备就近接入,同时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阿里云IoT接入层通过部署多region(如下图)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就近接入的能力,通过BGP网络为设备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

BGP网络有什么优势?
  • 消除南北访问障碍:由于BGP可以将联通、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的线路“合并”,使得中国南北无障碍通讯成为可能。对接入层来说,可使“联通、电信”这类区别消失,更能使一个网站资源无限制的在全国范围内无障碍访问,而不需要在异地部署VPN或者异地加速站来实现异地无障碍访问。

  • 高速互联互通:原来一条线路访问另一线路往往要经过很多层路由,但实现BGP以后就像进入了高速公路。

  • 质量最好的网络:从运营商网络质量来看,BGP带宽是中国内地地域目前最昂贵的、线路质量也是最好的线路。对于延迟要求比较苛刻的业务可以使用BGP线路来解决。

就近接入

先来看看用户怎么就近接入?分两种情况:

  • 设备使用的区域确定:设备厂商在生产设备时,已经知道设备需要卖到哪些地方,对于这类情况,设备直接写死就近的region接入地址就可以了。

  • 设备使用的区域未定:设备在生产时,并不清楚设备在哪个区域使用?这种情况肯定不能直接写死一个接入地址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设备的区域归属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让用户指定设备的归属地,这种方式比较普遍,比如买苹果产品时,不管iphone,ipad都会在设备初始化时要求设定一个归属地,还有一种是根据设备IP地址来判定,可以做到无人工干预,完全自动化,但因为IP库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自动化同时也会带来归属地判定的错误。

那么阿里云IoT针对这两种归属地判定场景做了什么优化?

  • 用户指定归属地:用户可以在配网的时候设置归属地到设备里,也可以在阿里云IoT平台提前预置设备的归属地,设备只需要在接入IoT平台之前去设备引导服务获取就近接入点地址就可以了,看起来很完美,这里有个问题:去哪里获取设备接入点地址?阿里云IoT只部署一个中心,通过全球设备引导服务中心+加速通道+智能域名来解决这个问题。

  • 自动判定设备归属地:为了减少IP判定带来的误差,阿里云IoT支持产品的多区域指定能力,比如可以指定设备可能会在新加坡,上海、美东等地使用,然后动态的根据IP+设定区域来判定设备归属地,这样的精度就会有明显的提升。

region覆盖不到的区域的网络优化方案

  • 阿里云IoT通过多region部署来满足设备的就近接入,但是region数量有限(部署region的代价较大),不能解决一些偏远地区的网络问题,IoT接入将通过部署前置节点 + 智能动态路由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把IoT前置接入点(不需要部署整个region)部署在离偏远地区最近的机房,然后通过该前置接入点代理设备登陆到指定的region中,然后在前置接入点跟指定region部署加速通道,这样就能解决这些偏远地区设备的网络问题。

边缘网关

针对网关设备,如果子设备较多的情况下,会带来哪些问题?

  • 网关下有10w个子设备,同时每个子设备定时数据上报,需要怎么设计?

  • 网关下的10w个子设备,因为网关下线,全部需要断线重连,需要怎么保障子设备快速上线?

阿里云IoT的网关技术方案核心技术点:

  • 所有子设备复用同一个物理channel

  • 网关代理子设备上线,每个子设备对应一个虚拟连接的session

  • 子设备跟直连设备等同处理,唯一差别就是直连设备有独立channel,子设备是共享物理channel

  • 一个网关有多条物理连接,每个物理连接等价,网关可以往任意一个物理连接发送或者接受数据

优点是解决了边缘网关的多身份问题,多物理通道相当于多副本,在单个接入服务出现问题时,网关可以通过其他连接通道收发消息,对业务不产生任何影响。缺点是:除了技术实现复杂,基本无缺点

其他优化点

阿里云IoT接入层不尽对应用层做了很多积极的优化,同时对系统内核、CPU、网卡、TCP内存参数都做了优化,连针对防火墙、路由器等中间网络设备都专门做了优化。

3.3 架构设计

对于协议的选择,阿里云IoT采取的是标准化策略,通过标准化来解决设备之间的互通问题,通过标准化来解决设备接入平台的理解成本,标准的好处很多,不一一列举。这里主要讲讲多种标准协议和接入层怎么适配?怎么在系统发布时,设备做到无感?怎么让每个设备在连接层、协议层都做到连接高可用?

协议层和接入层适配

核心思想:接入层、协议层分离,让接入层更纯粹、让协议层支持更多的能力。接入层更纯粹指的是什么、协议层支持更多的能力是什么意思?

  • 接入层更纯粹:让接入层只做接入的事情,包括:基础网络优化、智能路由、TLS卸载、证书管理、限流等,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接入层只有基础能力,不支持任何业务特性,没有业务特性也意味着减少系统变更,减少了系统变更意味着更加稳定。

  • 标准协议层支持更多的能力:这里的能力指的是在协议层上做的各种业务特性,同时也包括协议本身的扩充能力。业务特性包括实例逻辑隔离、实例规格能力限制等,协议的扩充。

通过两层分离机制,让接入更稳定,同时让业务更快的迭代发展。

3.4 连接高可用

通用的高可用策略:副本、隔离、failover机制。副本是最常用的做法,对于连接来说,副本就是每个设备建立多通道,如果同一个设备有多个通信模组(比如:4G+wifi),阿里云IoT现在的策略是什么?隔离 + failover:

  • 连接型实例的物理隔离(隔离):提供连接型实例,让设备可以独占物理资源,在物理上做到实例的连接完全隔离。

  • 设备端重试(failover):提供SDK支持设备快速重连能力,同时支持重连的指数退避策略,防止因为服务本身问题而不停的重连,导致设备资源的消耗。

  • 每个设备独享一条通道(隔离+failover):设备<-->接入层<-->协议层,这三者之间一一对应,这样做的目的是每个设备的连接不会相互影响,在该连接通道上的消息上下行全部隔离。接入层<-->协议层之间也支持了failover能力,比如当协议层应用发布时,接入层会自动把该通道1-1恢复到另一台协议层上,做到了设备无感知。

四、总结

IoT接入层涉及的技术点非常多,上面只是针对3个核心的问题做了简单的介绍,后续会陆续展开介绍其关键点。比如:设备SDK是怎么设计的?统一接入层技术细节有哪些?整个接入层的高可用是怎么保障的等等。

扫码免费参加AIoT训练营

往期推荐

1、HarmonyOS 到底是不是Android套壳?

2、5G将是一个彻底失败的通信技术吗?

3、AWS IoT 物联网平台 MQTT 通讯模式

4、IoT平台如何实现 100万/秒消息广播?

5、无GPS模块,IoT设备如何定位?

6、 IoT物联网 4 本好书推荐

揭秘 | 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亿级设备接入方案大揭秘相关推荐

  1. 解密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MQTT Access Server核心架构

    MQTT是基于TCP/IP协议栈构建的异步通信消息协议,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信息传输协议.MQTT已逐渐成为IoT领域最热门的协议,也是国内外各大物联网平台最主流的传输协议,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 ...

  2. 【小程序案例】支付宝小程序-MQTT模器,IoT设备通过WSS接入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

    支付宝小程序-MQTT模拟器通过WSS接入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 准备工作 1.1 注册阿里云账号 开通阿里云账号,并通过支付宝实名认证 https://www.aliyun.com 1.2 免费开通 ...

  3. 支付宝小程序使用MQTT over WebSocket连接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

    前言 之前写了一篇微信小程序使用MQTT over WebSocket连接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介绍了如何使用mqtt.js在微信小程序上连接mqtt服务器,文中顺带提了mqtt.js是支持支付宝小 ...

  4. HaaS学习笔记 | 终端设备接入和断开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的明细教程

    [1]题目要求 [本教程视频]:终端设备连接阿里云物联网平台 [2]理论基础 aliyunIoT是HaaS轻应用扩展库中模块,能帮助厂商将设备安全地接入到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继而让设备可以被物联网 ...

  5. 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

    IoT物联网平台 一.工作原理 1.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专门设计用于物联网(IoT)应用中的通信.它是一种发 ...

  6. MQTT协议与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

    1.MQTT协议介绍 1.1 MQTT协议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是基于 TCP/IP 协议栈而构建的支持在各方之间异步通信的消息协议.MQTT在空间和时间上将消息发送者与接收者分离,因此可以 ...

  7. 微信小程序使用MQTT.js连接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

    官方已经开源了一个SDK版本,也是基于mqtt.js,进行了各种封装: https://github.com/aliyun/alibabacloud-iot-device-sdk · 阅读以下内容需要 ...

  8. 【微信小程序控制硬件⑧ 】微信小程序以 websocket 连接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mqtt服务器,封装起来使用就是这么简单!(附带Demo)

    [微信小程序控制硬件第1篇 ] 全网首发,借助 emq 消息服务器带你如何搭建微信小程序的mqtt服务器,轻松控制智能硬件! [微信小程序控制硬件第2篇 ] 开始微信小程序之旅,导入小程序Mqtt客户 ...

  9. 基于TCP协议的GPS定位器设备迁移到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实践——实践类

    背景 GPS定位器是内置了GPS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的终端,用来将GPS模块获得的定位数据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传至Internet上的一台服务器上,从而可以实现在电脑或手机上查询终端位置. GPS定位器可用 ...

最新文章

  1. 不再写死,SpringBoot实现动态增删启停定时任务
  2. MySQL数据库如何解决大数据量存储问题
  3. 电信运营商的云机遇-【软件和信息服务】2015.01
  4. 透過proxychains讓不支持代理的程序通過代理上網
  5. mysql proxies_priv_Mysql5.7.18利用MySQLproxies_priv实现类似用户组管理实例分享
  6. linux调用一个函数失败 打印错误,linux系统调用出错时的处理函数
  7. nginx 路由配置
  8. 【webservice】Java JAX-WS和JAX-RS webservice
  9. SRC漏洞挖掘之偏门资产收集篇
  10. Python中的Mixin详解
  11. Visual Studio 15.5预览版先睹为快
  12. 计算机转正述职报告ppt,转正述职报告ppt
  13. 异常检测机器学习_使用机器学习检测异常
  14. 如何把pdf转换成ezd_怎么把pdf文档转换成word
  15. TLQ7/8 常用命令说明
  16. (23)ObjectARX2015 + vs2012操作图层
  17. Android距离传感器亮屏,Android距离感应器P-Sensor浅析
  18. 利用python实现外星人入侵大战小游戏(带源代码)
  19. 计算机图形学 | 欢迎来到图形世界
  20. 负载均衡(LB)与高可用(HA)的简单概念

热门文章

  1. manchi翻译中文 mi_制霸意语 | 告白失败,因为这个词没用对?!
  2. 客服要知道的女性消费心理
  3. 【Spring Cloud Alibaba】Spring Cloud Alibaba 服务注册与发现实践
  4. 【毕业设计】基于SSM的网络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Linux内核中的container_of宏
  6. Keil和Proteus的联调
  7. 对话梅宏院士:数字化转型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须转
  8. golang 面试经验分享
  9. TongWeb账号找回启动参数配置说明
  10. vaadin_Vaadin中的简单访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