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基── 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 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3. 地基处理──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的方法。

4. 复合地基──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5.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

值。

6. 换填垫层法── 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处理方法。7. 强

夯法── 反复将夯锤提高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8. 强夯置换法──将夯锤提高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

的地基处理方法。

9. 振冲法──在振动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然后回填碎石等粗骨料形成桩

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10. 灰土挤密桩法── 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灰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灰土桩,并与桩间土组

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11. 柱锤冲扩桩法── 反复将柱状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冲击成孔,然后分层填料夯实形成扩大桩体,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

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12. 基桩── 桩基础中的单桩。

13. 桩基础──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结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14. 低承台桩基── 群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

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

16. 桩身完整性──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性指标。

17. 桩身缺陷──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径、夹泥(杂物)、空

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

18.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在桩顶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19.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在桩顶逐级施加竖向上拔力,观测桩顶随时间的上拔位移,以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方

法。

20.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在接近桩顶的承台底标高处逐级施加水平推力,观测加荷点标高处随时间产生的水平位移,以确定单

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1. 混凝土桩钻芯法检测── 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

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端岩土形状的方法。22. 混凝土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

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23. 单桩低应变法

检测──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

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试验方法。24单桩高应变法检测──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

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试验方法。

1.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当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于预估 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 。每级荷载施加

后,恒载 4min 后测读水平位移,然后 卸载至零 ,停 2min 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 一个 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 5次 ,

完成 一级 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 中间 停顿。

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 等量加载 ;每级加卸载量宜为 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

其中第一级可取 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 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 ,逐级等量 卸载 。加、卸载时应

使荷载 传递均匀 、 连续 、 无冲击 ,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 分级荷载的±10% 。3. 钻芯法检测混

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时,应选用 液压 操纵的钻机,钻机设备参数应符合定额最高转速不低于 790 r/min;转速调节范围不

少于 4 档;额定配用压力不低于 1、5 MPa。钻机应配备 单动双管 钻具以及相应的 孔口管 、 扩孔器 、 卡簧 、 扶正稳定

器 和可捞取 松软渣样 的钻具。4.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时,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符合圆柱状 径向 振

动,沿径向 无 指向性;外径小于 声测管 内径;有效工作面轴向长度不大于150 mm;谐振频率宜为 30~50 kHz ;水密性满

足 1 MPa水压不渗水。声波检测仪应符合具有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 时程 曲线以及 频率 测量或频谱 分析 功能;

声时测量分辨力优于或等于 0.5 μs ,声波幅值测量相对误差小于 5% ,系统频带宽度为 1~200kHz ,系统最大动态范围

不小于 100dB 。声波发射脉冲宜为 阶跃或矩形 脉冲,电压幅值为 200~1000V 。5. 桩高应变动力检测所用的检

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3055—1999中表1规定的2级标准,且具有保存、显示实

测 力与 速度 信号和信号处理与分析的功能。 A/D转换器:分辨率≥ 12bit ;单通道采样频率≥ 20kHz 。 加速度测量子

系统:频率响应在幅频误差≤5%时 3~3000 Hz ,在幅频误差≤10%时 2~5000 Hz ; 幅值非线性(振动、冲击)≤ 5% ;冲

击测量时零漂≤ 1%FS ;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 10k Hz。应变测量子系统:零点输出≤ ±5% FS;应变信号适配仪电阻平衡范

围≥ ±1.5% FS ,零漂≤ ±0.5% FS/2h,误差≤±5%时的频响范围上限≥ 1500 Hz ,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 2k Hz 。单

通道采样点数≥ 1024 。系统动态范围≥ 66 dB。输出噪声有效值≤ 2 mVms 。衰减档(或称控放大)误差≤ 1% 。任意两通

道间的一致性误差幅值≤±0.2 dB ,相位≤ 0.05 ms。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中,所用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

差应不大于 1% ,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 1% ,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 0.4 级,大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测

量误差不大于 0.1% FS ,分辨力优于或等于 0.01 mm 。7.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中试桩的竖向变形观测:每级加载后按

第 5、15、30、45、60 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 30 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并仔细观察记录混凝土桩

身外露部分 开裂 情况。变形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变形量不超过 0.1 mm ,并连续出现 两 次(由 1.5h 内连续 3 次

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8. 岩基载荷检测中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加荷后 立即 读数,以后每 10 min 读数一次。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连续

三 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 0.01 mm时则认为已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9. 浅层载荷平板检测中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按每级加

荷后, 1 小时内按间隔 10 、 10 、 10 、 15 、 15 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1 小时后按每 30 min 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连续 两小时内,每小

时的沉降量少于 0.1 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10. 复合地基载荷检测中每加一级荷载 前后 进行一次沉

降观测,以后每 半小时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 稳定 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各级荷载

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当 一 小时内沉降量少于 0.1 mm,此时可加下一级荷载。11. 初步设计检测方法与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

要求: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或成桩质量可靠性低及桩数较多的建筑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数量

在同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且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 ;当总桩数少于 50 根时,不应少于 2 根。在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

工艺,试桩宜有不少于 1 根的桩身应力应变检测。 12施工质量验收检测:进行高应变法验收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施工质量验收检测:正常情况下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低应变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30% ,且不得

少于 20 根;对于预制桩或其它桩基工程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20% ,且不少于 10 根,每柱下承台抽检桩数

不得少于 1 根。12. 钻芯法成桩质量评价时,判定单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四种情况是什么?

①. 桩身完整性类别为 Ⅳ 类的桩。

②. 受检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 代表值 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桩。

③. 桩长、 桩底沉渣厚度 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

④. 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强度)或 厚度 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

三、选择(判断)题1. 当前进行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 ①《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

②《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97;( × )

2. 当前进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 ①《建筑基

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 )

②《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T93—95;( × )

3. 当前对桩进行钻芯法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 ①《建筑基桩

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 )

②《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 14—029—2004;( × )

4. 当前对桩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 ①《建筑

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 )

②《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 )

5.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可适用:(适用在括号中打√号,不适用在括号中打×号)

①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 √ )

②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

6. 对地基土进行浅层载荷平板检测,各级载荷下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①在1小时内,

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 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②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 时,则认

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 )③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 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

载。(× )④在连续三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 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 7. 对岩石进行岩

基载荷检测时,圆形刚性承压板的直径为:(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①150mm;( × ) ②200mm;( × ) ③250mm;( × ) ④300mm;( √ ) ⑤350mm;( × ) ⑥400mm;( × ) ⑦600mm;( × ) ⑧

800mm;( × ) 8.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桩,每根受检桩的声测管埋设数量为:(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D

──混凝土桩的直径

①D ≤600mm ,2根管。600mm <D ≤1600mm ,不少于3根管。D >1600mm ,不少于4根管。( × ) ②D ≤800mm ,

2根管。800mm <D ≤1200mm ,不少于3根管。D >1200mm ,不少于4根管。( × )③D ≤800mm ,2根管。800mm <D ≤2400mm ,

不少于3根管。D >2400mm ,不少于4根管。( × )④D ≤800mm ,2根管。800mm <D ≤2000mm ,不少于3根管。D >2000mm ,

不少于4根管。( √ )⑤D ≤1000mm ,2根管。1000mm <D ≤2000mm ,不少于3根管。D >2000mm ,不少于4根管。( × )

9.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桩,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宜为:(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桩径小于1.2m 的桩钻1孔,桩径为1.2~1.6m 的桩钻2孔,桩径为1.6~2.0m 的桩钻3孔,桩径大于2.0m 的桩钻4孔。( × )

②桩径小于1.2m 的桩钻1孔,桩径为1.2~1.6m 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6m 的桩钻3孔。(√ )

③桩径小于0.8m 的桩钻1孔,桩径为0.8~1.6m 的桩钻2孔,桩径为1.6~2.0m 的桩钻3孔,桩径大于2.0m 的桩钻4孔。( × )

④桩径小于0.8m 的桩钻1孔,桩径为0.8~1.2m 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2m 的桩钻3孔。( × )

②桩径小于1.2m 的桩钻1孔,桩径为1.2~2.0m 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2.0m 的桩钻3孔。( ×

10. 进行高应变承载力检测时,锤的重量选择:(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① 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3%~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800mm 或桩长大于20m 时取高值。( × )

② 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1.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800mm 或桩长大于20m 时取高值。(×)

③ 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2%~4%,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800mm 或桩长大于20m 时取高值。( ×)

④ 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1.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600mm 或桩长大于30m 时取高值。( √)

11.判断声波透射法检测对错(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①要求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应将检测管预埋于桩体内。( √ )

②声测管在埋入桩中时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 ×)

③要求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可不同步上升或下降。( × )

④检测过程中,发射电压值不应固定,并随时调节。( × )

⑤声波透射法适用于桩径大于600mm 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 )

12.判断钻芯法检测对错(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①钻取桩身混凝土芯样时,应使用合金钻头。( ×)

②钻芯完成后,应立即对钻芯孔用0.5~1.0MPa的压力从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回灌封闭。( ×)

③对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后,取一组三块试件强度换算值的最低值作为该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 ( ×)

④钻芯法判断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Ⅲ类的桩,即可判定该桩不满足设计要求。(× )

⑤钻芯法所钻取混凝土芯样的连续性是进行桩身完整性划分的重要依据。( √)

⑥钻芯法提取混凝土芯样时,应轻轻敲打岩芯管。( √)

⑦钻芯法所取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是在芯样试件的中部测量得到的。( √)

四、问答题

1. 某烟囱基础采用水泥粉喷桩基础,水泥粉喷桩直径Φ500mm ,长7500 mm.。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中心到桩中心的距离为1290

mm ,问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桩土面积比为多少(精确至0.001)?需要面积为多大的承压板?(精确至0.01m 2)

解:水泥粉喷桩直径Φ500mm 桩面积 π·0.52/4=0.196(m2) ;一根桩承担的面积为

1.292×0.866=1.44(m 2); 桩土面积比m=0.196/1.44=0.136;

答:桩土面积比为0.136;承压板的面积为1.44m 2。

2. 某工程基础采用水泥粉喷桩基础,本工程桩数为520根,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1#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80kPa, 极限

荷载值为320 kPa;2#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50kPa, 极限荷载值为320 kPa.;3#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60kPa, 极限荷载值为

320 kPa。问各桩检测点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本工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

答:1#桩检测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 ;2#桩检测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 ;3#桩检测点单桩复合地

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 ;本工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5kPa 。(156.7 kPa也对)

3. 某工程进行岩基载荷检测,共检测3点,1#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5MPa, 极限荷载值为4.0 MPa。2#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2MPa,

极限荷载值为3.0 MPa.。3#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2.7MPa, 极限荷载值为 5.4MPa 。问每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

本工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

答:1#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3MPa ;2#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MPa ;3#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为1.8MPa 。本工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MPa 。

4. 对某工程人工挖孔嵌岩桩进行岩基载荷检测,共检测3点,1#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2.5MPa, 极限荷载值为6.0 MPa 。2#检测点

的比例界限值为3.2MPa, 极限荷载值为8.4 MPa. 。3#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2.7MPa, 极限荷载值为 8.4MPa 。问每检测点的岩石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本工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

答:1#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MPa ;2#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8MPa ;3#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为2.7MPa 。本工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MPa 。

5. 桩基检测报告应至少包含哪些内容?

答:1. 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

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2. 地质条件描述;3. 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4. 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

程叙述;5. 受检桩的检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6. 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

6. 某住宅楼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87根桩,所有柱下承台都为4桩或4桩以上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检4根桩

作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各被检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1250kN ;2#桩1350kN ;3#桩1450kN ;4#桩1280kN 。

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答: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为1225 kN,极差为200 kN。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取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

的一半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610 kN(612.5或612 kN都对)。

7. 某办公楼基础采用桩数为3根的柱下承台基础,Φ500钻孔灌注桩,桩长16m ,总数246根,桩砼强度等级为C 20 。设计单桩竖

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 a 为675kN 。选3根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荷载与沉降关系表如下:判定每根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

限承载力值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并说明判定的理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40mm

而停止加载。

#40mm

而停止加载。

#而停止加载。

答: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500 kN,从Q —s 曲线上看1500 k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

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350 kN,从Q —s 曲线上看1350 k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

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650 kN,从Q —s 曲线上看1650 kN

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675kN ,因

本办公楼基础采用桩数为3根的柱下承台基础,所以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应取试桩的最小值1350 kN,1350 kN的1/2为单

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8. 某高层商务楼基础采用桩数为4根或4根以上的柱下承台基础,Φ800钻孔灌注桩,桩长26m ,总数280根,桩砼强度等级为C 20 。

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 a 为1800kN 。选3根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荷载与沉降关系表及如下:判定每根桩的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并说明判定的理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

#

#答: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406 kN(3400或3410 kN都正确),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

s=40mm对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300 kN

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 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2#

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617 kN(3610或3620 kN都正确),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

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600 kN从Q —s 曲线

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 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3#桩的单桩竖向

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907 kN(3910或3900 kN都正确),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取

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900 kN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

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 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

力平均值为3643kN ,极差为501 kN ,极差是极限承载力平均值的13.8%,未超过30%,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820kN

(1821.5、1820~1825、1800 kN都正确),因本高层住宅基础本工程采用桩数为4根或4根以上的柱下承台基础,所以极限值的

1/2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9. 某住宅楼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66根桩,所有承台都为4桩或4桩以上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

压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250kN ;2#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1350kN ;3#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950kN ;4#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 。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

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答: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1175kN ,极差为400 kN, 极差是极限承载力平均值的34%,超过30%。应结合工程具体

情况,分析桩极限承载力极差过大的原因,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本工程试桩得不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10. 某住宅楼为框架结构,独立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数量366根桩。承台有2桩、3桩、4桩及5桩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

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250kN ;2#

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50kN ;3#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 ;4#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 。问该

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答: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1225kN ,极差为200 kN, 极差是极限承载力平均值的16.3%,未超过30%。4桩及4桩以

上承台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的1/2,4桩及4桩以上承台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为610kN(612.5、613都对) 。3桩及3桩以下承台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低值,3桩及3桩以下

承台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575kN 。

11. 某深水池为解决池水少时的上浮问题,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26根桩,所有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650kN ;2#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

承载力为750kN ;3#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550kN ;4#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450kN 。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

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答: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600 kN ,极差为300 kN 。极差极差为平均值的50%超过平均值的30%。应结合工程具体

情况,分析桩极限承载力极差过大的原因,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本工程试桩得不出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12. 某深水池为解决池水少时的上浮问题,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26根桩,所有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650kN ;2#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

承载力为750kN ;3#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600kN ;4#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600kN 。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

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答: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650 kN,极差为150 kN。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325 kN

(320 kN也对)。

13.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检测,当出现哪几种情况时可终止加载?

答: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 受检桩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上拔量的5倍;

2. 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 时;3. 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抗拔荷载达到钢筋抗拉强度的0.9倍;4. 对于验

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或抗裂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14. 为什么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抗拔灌注桩施工时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测?

答:钻孔灌注桩在浇混凝土前进行成孔检测,目的是查明桩身有无明显缩径或出现扩径现象,因为此类桩的抗拔承载力缺乏

代表性。特别是扩大头桩及桩身中、下部有明显扩径的桩,其抗拔极限承载力远远高于长度和桩径相同的非扩径桩,且相同荷载

下的上拔量也有明显差异。

15. 某高层住宅为单桩单柱基础,Φ800钻孔灌注桩,桩长26m ,总数220根,桩砼强度等级为C 20 。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

力特征值R a 为1800kN 。选3根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荷载与沉降关系表及如下:判定每根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

力值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并说明判定的理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

#答: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406 kN(3400或3410 kN都正确),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

s=40mm对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300 kN

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 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2#

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617 kN(3610或3620 kN都正确),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

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600 kN从Q —s 曲线

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 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3#桩的单桩竖向

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907 kN(3910或3900 kN都正确),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取

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900 kN从Q —s 曲线上看曲线属于

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 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

征值为1703kN (1700、1705、1650 kN 都正确),未达到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kN 的要求。(因本高层住宅基础

采用单桩单柱基础,所以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应取试桩的低值的1/2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16. 某办公楼基础采用桩数为

4根或4根以上的柱下承台基础,Φ500钻孔灌注桩,桩长16m , 总数285根,桩砼强度等级为

C 20 。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 a 为675kN 。选3根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荷载与沉降关系表及Q ─s 曲线如下:

判定每根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并说明判定的理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40mm

而停止加载。

#

40mm

而停止加载。

#而停止加载。

答: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500 kN,从Q —s 曲线上看1500 k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

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350 kN,从Q —s 曲线上看1350 k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

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650 kN,从Q —s 曲线上看1650 kN

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750kN ,达

到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 a 为675kN 的要求。(因本办公楼基础采用桩数为4根或4根以上的柱下承台基础,所以单桩

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应取试桩的平均值的1/2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17.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桩沉降相对稳定的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对试桩、锚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是怎样规定的?

答:桩沉降相对稳定的标准是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小于0.1mm, 并连续出现二次(由1.5小时内三次30分钟沉降观测值计算)。

试桩、锚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是受检桩中心与锚桩中心、受检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锚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的距离都要

满足≥4d ,且≥2.0m 。d 为受检桩、锚桩的设计直径,取其较大者(如受检桩或锚桩为扩底桩或多支盘桩时,受检桩与锚桩的中

心距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直径)。

18.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桩,测管(声速5940m/s)外径D 为60mm ,内径d 为40mm ,换能器外径d ’为25mm ,水中声速

1481 m/s,测试系统延迟时间为3μS ,两检测管外壁间距为1420mm ,声时原始测试值为328μS ,求声时修正值t ’ (精确至1μS)

及声速V c (精确至0.01 km/s )。 '

解:' =1-2+2-=60-40+40-25=13. 5μs t ci =ti -t 0-t ’=328-3-13.5=311.5μs t ===4558. 59-6i 。 答:声时修正值13.5311. 5μ⨯s ;声速V c ci t ’为

19. 某试桩用钻芯法进行检测,在不同深度处钻取的三组芯样各芯样抗压强度分别为:

第一组: 23.2MPa 、19.4 MPa、20.8 MPa;

第二组: 24..2 MPa、15.1 MPa、20.9 MPa;

第三组: 23.4 MPa、14.8 MPa、18.9 MPa;

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问各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多少?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v t 10

多少?该试桩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解:第一组(23.2+19.4+20.8)/3=21.1 MPa;第二组(24.2+15.1+20.9)/3=20.1 MPa;第三组(23.4+14.8+18.9)/3=19.0 MPa;

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19.0 MPa;该试桩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20. 某试桩用钻芯法进行检测,桩径Φ1500,桩长28500mm ,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桩顶钻2孔(A 孔和B 孔),2

孔都在距桩顶1.2m 处(第一组),距桩顶14m 处(第二组),距桩底1.2m 处(第三组),深度处钻取的三组芯样各芯样抗压强度

分别为:

A 孔 B 孔

第一组: 33.2MPa 、39.4 MPa、30.8 MPa; 第一组: 34.2MPa 、40.4 MPa、20.8 MPa;

第二组: 34..2 MPa、35.1 MPa、21.9 MPa; 第二组: 36..2 MPa、32.1 MPa、23.9 MPa;

第三组: 33.4 MPa、33.8 MPa、24.0 MPa; 第三组: 35.4 MPa、24.0 MPa、22.0 MPa;

问A 孔及B 孔各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多少?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多少?该试桩单桩质

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答:A 孔:第一组(33.2+39.4+30.8)/3=34.5 MPa;第二组(34.2+35.1+21.9)/3=30.4MPa;第三组(33.4+33.8+24.0)/3=30.4

MPa 。

B 孔:第一组(34.2+40.4+20.8)/3=31.8 MPa;第二组(36.2+32.1+23.9)/3=30.7 MPa;第三组(35.4+24.0+22.0)/3=27.1 MPa。

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8.8MPa 。该试桩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21. 有一根桩低应变采集的时域速度信号如下图,请你根据应力波理论,补全未画部分的桩断面轮廓。

22.高应变法检测桩承载力,当出现哪几种情况时,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

答: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1. 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严重塑性

变形使力曲线最终未归零;2. 严重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幅值相差超过1倍;3. 触变效应的影响,预制桩在多次锤击下承载力下

降;4. 四通道测试数据不全。

23. 某商住楼地基采用CFG 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CFG 桩直径Φ600mm ,长13500 mm.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中心到桩

中心的距离为2000 mm,问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桩土面积比为多少(精确至0.001)?需要面积为多大的承压板?(精确

至0.01m 2)

解:桩面积A=0.62×π/4=0.2827m2;单桩承担的面积22× 2=3.464m2;桩土面积比为。0.2827/3.464=0.0816;

答:桩土面积比为0.0816;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需要面积为3.464m 2的承压板。

24. 请你由桩单元的截面积A ,质点位移U ,质点速度V ,力F ,应力σ,应变ε导出简单的一维波动方程:

解:下行波的起始点为17.5ms ,上行波的下降沿的起点为39.5ms 。L=43000-1600=41400mm。2L/c=(39.5-17.5); c=2L/22=3764m/s。

答:按图中的下行波和上行波计算桩身波速为3764m/s。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人员考核》试卷

姓名: 得分:

一、静载试验部份(40分)

(一) 填空题(10分,每题1分,1题有2个空格时,每格计0.5分)

1、在我国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规范中规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桩提供的常用反力形式有哪几种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横梁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 。

2、从成桩到开始静载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对

于砂类土不应少于 7天;对于饱和粘性土不应少于 25 天。

3、在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中,若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时,压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4、 在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在水平力作用平面的受检桩两侧应安置 两个位移计。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应小于 1 倍桩径。

5、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分类,桩可分为型桩和

型桩。

6、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在通过静载试验确定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

数的 1 %,且不应少于 3 根。

7、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每第5,10,15min 时各

测读一次,以后每隔min 读一次,累计1小时后每隔

min 读一次。

8、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卸载观测一般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持 3 小时并需按规定测读。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 一

半 。

10、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对于缓变形曲线,可根据沉降量取S 等于

mm 对应的荷载值;对于桩径大于或等于800mm 的桩,可取s 等于

倍桩径对应的荷载值。

(二) 单选或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土的显著特性有。

(a)高压缩性 (b)高含水量 (c)高承载力 (d)低承载力

2、端承摩擦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

(a)桩侧阻力承受 (b)桩端阻力承受

(c)桩侧与桩端阻力承受 (d)端承力承受

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主要取决于。

(a)材料强度 (b)试验方法 (c)桩长 (d)桩周土性质

4、单桩竖向承载力开始试验的时间,灌注桩应在桩身混凝土达到

后,才能进行。

(a) 7天 (b)15天 (c)28天 (d)设计强度

5、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小于 mm 时可视为稳定。

(a) 0.01 (b) 0.1 (c) 1 (d) 0.25

6、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规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

(a)两个以上的千斤顶必须同一型号 (b)压力表精度优于0.4级

(c)加载分级不小于8级 (d)总加载量必须大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7、单桩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

(b)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20%

(c)参加统计的试桩数,不少于3根

(d)参加统计的试桩数,应多于3根

8、单桩竖向抗拔试验,终止加载条件是。

(a)累计上拔量超过40mm (b)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

(c)达到设计要求 (d)上拔量超过5倍

9、单桩竖向承载力载荷试验要求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为。 倍桩径且大于2m (b)3倍桩径且大于3m

(c)4倍以上桩径且大于2.0m (d)4倍或4倍以上桩径且大于2.0m

10、单桩水平承载力载荷试验,当出现水平位移超过mm ,可终止试验。

(a) 10~20 (b) 6 (c) 20~30 (d) 30~40

(三) 问答题(10分,每题5分)

1、试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检测目的?

答: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

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系数;判定水

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2、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中,终止加载试验的条件有哪几种?

答:1、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注: 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 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

2、 某级荷载作用下, 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且经24h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3、 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4 、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5、 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 ;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

(四) 计算题(10分,每题5分)

1、某工程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 ,采用灌注桩作地基加固处理,桩径为Φ800mm,桩长40m ,桩间距2.2m 。正三角形布桩,单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4000kN 。若采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问堆载试验配重需多少?配重平台支座施加于地基承压面积至少应是多少平方米?试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距离应是多少米?

2、某建筑工程属一级建筑物,基础处理拟采用钻孔灌注桩。3根试桩桩径Φ1000mm,桩长30m ,桩端持力层为泥质页岩。经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结果承载力分别为8500kN 、8600 kN、8700 kN ,试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二、高应变法动测部分(30分)

(一) 填空题(10分,每题1分,1题有2个空格时,每格计0.5分)

1、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高应变法检测基桩的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5 %,且不得少于 5 根。

2、高应变法动测桩前后宜对被检桩进行低应变动测,评定该桩的 完整性 ,严重缺陷的桩

不适应 进行高应变承载力检测;

3、检测承载力时,桩头顶部应设置桩垫,桩垫可采用 10-30 ㎜厚的木板或胶合板等材料。

4、对锤重与锤击的要求:锤重应大于试桩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1-1.5 %。有效锤击数为2-3击,最大落距不宜大于 2.5 m。

5、对传感器安装要求:传感器应安装在距桩头 2 倍桩径的位置。安装传感器位置的材质与截面应与原桩身 相同 。

6、同一侧面的2个传感器中心应位于同一传感器的水平位置不宜大于 cm 。

7、采样时间间隔宜为μs, 信号采样点不宜少于

8、高应变法动测桩主要根据实测的与曲线确定单桩承载力。

9、桩的 贯入度 可采用精密水准仪等仪器来测定。单击贯入度宜在 2-6 ㎜之间。

10、实测曲线拟合法中,拟合时间段长度不应小于 2 L/C, 并在2L/C时刻后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5 ms 。

(二) 单选或多选题(10题,每题1分)

1、规范规定,检测人员应经过,并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才能从事检测工作。 (a)学习培训 (b)考试培训 (c)培训合格 (d)培训考试

2、动测单桩承载力时,要求桩头。 平整 (b)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c)出露地面 (d)不用处理

3、采样时间间隔应根据合理选择。

(a)测试仪性能 (b)桩长 (c)砼等级 (d)个人习惯

4、重锤锤击桩头时,要求

(a)轻锤重击 (b)重锤轻击 (c)需设锤击导向架 (d)自由落锤

5、高应变法获得的桩身砼传播速度,

(a)与低应变法结果相同 (b)与声波法结果相同

(c) 比低应变法与声波法结果低 (d) 比低应变法与声波法结果高

6、高应变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

(a)竖向抗压承载力 (b)桩身完整性 (c)桩身应力 (d)桩侧阻力分布

7、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能力,应具有。

(a)现场实测经验 (b)可靠的对比验证资料

(c)工程地质报告 (d)现场施工记录

8、、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级次从高到低依次为

(a)静载、高应变动测、低应变动测、经验估算

(b)经验估算、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静载

(c)CAPWAP法、Case 法、动刚度法

(d)动刚度法、Case 法、CAPWAP 法

9、Case 法将桩等效为:。

(a)一维等截面连续弹性体 (b)不考虑桩身缺陷

(c)假定土的静力模型为理想弹塑性体

(d) 假定土的动阻力全部集中在桩尖

10、CAPWAP 法动测单桩承载力,可以获得(a)静载试验结果 (b)绘出力、速度拟合图

(c)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分布图 (d)模拟静载试验曲线

(三) 问答题(10分)(每题5分)

1、请叙述我国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规范中高应变法的适合范围?

2、高应变动力试桩和静载荷试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四) 计算题(10分)

1、1、某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800mm, 桩长为30m 。混凝土等级设计为C30, 混凝土质量密度

ρ=2450kg/m3,弹性波速C=3800m/s。动测结果力F 与速度V 曲线显示:F t1=10000kN,Ft 2=2500kN,Vt 1=2.0m/s,Vt2=0.3m/s,求桩身材料的动弹性模量E 和桩的力学阻抗Z, 并利用case 法公式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Rc ?(J c 取0.25, 得数保留2位小数)

三、锚杆试验(30分) )

(一) 填空题(5分,每题1分,1题有2个空格时,每格计0.5分)

1、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MPa 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验。

2、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且试验前应进行。

3、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小于mm 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

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h 内小于 mm 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应取锚杆总数的,且不得少于根。

5、验收试验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收标准为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系数小于 mm 。

(二) 单选或多选题(共5分,每题1分)

1、锚杆基本试验应采法。

(a)慢速维持 (b) 快速维持 (c)循环加、卸荷载

2、锚杆基本试验第六循环加荷标准分级为:的加荷量。

(a) 10,30,50,80,90 (b) 10,30,50,80,90%

(c) 10,30,50,90,100 (d) 10,30,50,90,100%

3、锚杆基本试验,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 倍时为锚杆破坏标准。

(a) 3 (b) 5 (c) 2mm (d) 2

4、锚杆验收标准为。

(a)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

(b)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

c) 满足设计要求

5、使用年限在以内的锚杆,称为临时性锚杆;使用年限大于的锚杆,称为永

久性锚杆。

(a) 3个月 (b) 6个月 (c) 12个月 (c) 24个月

(三) 问答题(10分)

1、锚杆试验有哪几种?并分别论述各种试验方法对最大试验荷载的规定。

(四) 计算题(10分)

1、有一永久构筑物建于岩石上,采用锚杆基础。锚杆孔直径80㎜,孔深950㎜,锚杆采用直径为25㎜的钢筋,以M30的水泥砂浆灌孔,请验算单根锚杆的抗拔力。(砂浆与岩石间的粘接强度特征值取0.45Mpa, 锚杆有效长度取900㎜)

低应变法考试上岗证考试题库

一、 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 低应变动测反射波法是通过分析实测桩顶速度响应信号的特征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别桩身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

(2) 公路工程基桩应进行100%的完整性检测,各种方法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和满足工程检测的特定要

求。

(3) 重要工程的钻孔灌注桩应埋设声测管,检测的桩数不应少于50%

(4) 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当桩径不大于1000mm 时不宜少于2

个测点,当桩径等于或大于100cm 小于150cm 时,每根桩不宜少于 4 个测点, 每个测点重复检

测次数不应少于3次。

(5) 根据我国基桩检测的有关规范,检测桩身完整的测试方法有低应变法、埋管超声法,钻孔取芯法,测试桩极限承载力有高应变法和静载荷法

(6) 影响桩土荷载传递的因素有桩侧土和桩端土的性质,桩身砼刚度和桩长径比。

(7) 低应变动测时,桩顶受力所产生的应力波,迁到桩身波阻抗变化时,将产生波的 反射 和透射。

(8) 当桩身存在着离析时,波阻抗变化主要表现为 ρ•C的变化 当桩身存着缩径时,波阻抗的变化主要

表现为 A 。

(9) 如果嵌岩桩存在着较厚的沉渣,表现在低应变曲线可见到桩底反射,而且它与入射波同相。

(10) 基桩动测技术规范中,对桩身完整性类别分为 4 类,如桩身存严重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严

重影响的为 Ⅳ 类。

(11) 低应变动测反射波法是通过分析实测桩顶速度响应信号的特征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别桩身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

(12) 公路工程基桩应进行100%的完整性检测,各种方法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和满足工程检测的特定要

求。

(13) 重要工程的钻孔灌注桩应埋设声测管,检测的桩数不应少于50%

(14) 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当桩径不大于1000mm 时不宜少于2

个测点,当桩径等于或大于100cm 小于150cm 时,每根桩不宜少于 4 个测点, 每个测点重复检

测次数不应少于3次。

(15) 根据我国基桩检测的有关规范,检测桩身完整的测试方法有低应变法、埋管超声法,钻孔取芯法,测试桩极限承载力有高应变法和静载荷法

(16) 影响桩土荷载传递的因素有桩侧土和桩端土的性质,桩身砼刚度和桩长径比。

(17) 低应变动测时,桩顶受力所产生的应力波,迁到桩身波阻抗变化时,将产生波的 反射 和透射。

(18) 当桩身存在着离析时,波阻抗变化主要表现为 ρ•C的变化 当桩身存着缩径时,波阻抗的变化主要

表现为 A 。

(19) 如果嵌岩桩存在着较厚的沉渣,表现在低应变曲线可见到桩底反射,而且它与入射波同相。

(20)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中,对桩身完整性类别分为 4 类,如桩身存严重缺陷,对桩身结构承

载力有严重影响的为 Ⅳ 类。

(21) 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 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及位置。

(22) 低应变法信号采集时,应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存放信号

数不宜少于 3 个。

(23) 对某一工地桩身平均波速确定时,应选取已知桩长和桩底反射信号的 5 根Ⅰ类桩参数计算。

(24) 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

且不少于 15MPa 。

(25) 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时,低应变法抽检桩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 30% 且不得少于20根,

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桩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 20% 且不少于10根。

(26) 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抽检数量时,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的抽检数不得少于 1根 。

(27) 当采用低应变、高应变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 20%

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继续扩大抽检。

二、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 一根弹性杆的一维纵波速度为3000m/s,当频率为3000Hz 的下弦波在该杆中传播时,它的波长为(A )

A 1000mm B 9000mm C 1mm D 9mm

2、 一根Φ为377mm 长18m 的沉管桩,低应变动测在时城曲线中反映在的桩底反射为12ms ,其波速为(B )

A 3200m/s B 3000m/s C 1500m/s

3、 一根Φ为377mm 长18m 的沉管桩,(同上2题工地桩)对实测曲线分析发现有二处等距同相反射,进

行频率分析后发现幅频曲线谐振峰间频差为250Hz ,其缺陷部位在 (B )

A 4m B 6m C 8m D 12m

4、 桩身缺陷在实测曲线上的表现是桩身扩径在实测曲线上的表现是 B

A .力值越大,速度值越大 B .力值越大,速度值减小

C .力值减小,速度值减小 D .力值减小,速度值越大

5、 对于应力波反射法,要检测桩身深部缺陷,应选用材质锤头,它可产生较丰实的 F 信号;欲

提高分辨率,应采用高频成分丰富的力波,应选用D 材质锤头。

A. 硬橡胶 B. 木 C. 尼龙 D. 铁 E. 高频 F. 低频 G . 宽频

6、 桩动测法的波速C 指的是(D )

A. 测点处的波速 B. 桩全长的平均波速 C. 桩入土深度的平均波速

D. 测点下桩长平均波速

7、 满足一维应力波理论的条件是(B+D)

A. λ≈D B. λ»D C. λ

(λ-波长,D-桩径,L-桩长)

8、 在进行低应变检测桩的完整性时,宜在成桩几天后进行(C )。

A 、3天 B 、5天 C 、14天

9、 对某一工地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时,应选取同条件下不少于 几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参于平均波速的计

算(C )。

A 、2个 B 、4个 C 、5个

10、低应变检测中一般采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响特性优与速度传感器,其频响范围一般为(C )

A 、0-KHz B 、0-2KHz C 、0-5KHz

11、一根弹性杆的一维纵波波速为3000m/s,当频率为3000Hz 的正弦波在该

杆中传播时,它的波长为____A_____。

A.1000mm ; B.9000 mm; C.1mm ; D.9 mm。

12、当采用频域分析时,若信号中的最高频率分量为1000Hz ,则采样频率至

少应设置为_________。

A.1000Hz ; B. 1500Hz; C.2000Hz ; D. 5000Hz。

13、反射波法测桩用压电加速度计(阻尼可忽略不计)的可用频率上限

为 _________。

A. 小于加速度计固有的50%; B. 小于加速度计安装谐振频率的50%;

C. 小于加速度计安装谐振频率到20%~30%; D. 小于加速度计固有频率的

30%~40%。

14、当桩顶作用于一个正弦激振力时(假设桩材为均匀线弹性),一维应力波理论能适用于桩的前提是

A. 桩长度远大于桩径; B. 激振力波长远大于桩径;

C. 激振力波长等于桩径; D. 同时满足A 和B ;E. 同时满足A 和C 。

15、对输入的半正弦脉冲,经响应测量传感器接收并输出的波形产生明显的负向过冲,则说明该传感器 。

A. 高频响应不足; B. 阻尼过大; C. 低频响应不足; D. 欠阻尼。

三、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只要测不到桩底反射就不能判为Ⅰ类桩。(×) 瞬态激励脉冲的宽度不仅与锤垫材料软硬程度有关,也与锤重有关。(√) 在一维弹性杆中,只要有质点的纵向振动,就会有波的纵向传播。(√) 应力波通过缺陷桩部位会引起质点运动速度幅值的衰减,扩径桩也同样。(×) 对于桩身截面渐变后又恢复到原桩径的混凝土灌注桩,根据实测波形进行桩身完整性判定时,可能会出现误判。(√) 反射波法的桩顶响应测量属相对测量。(√) 对于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除应考虑其幅频特性外,还要考虑其相频特性。( ) 若桩的横向尺寸影响不可忽略,瞬态集中力作用于桩顶时,将在桩顶以下某一深度范围内,一维理论的平截面假设不成立,只有减少集中力中的高频成分才能使这一深度缩小。(×) 当低应变测桩采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以及相频特性均与阻尼比有关。(√) 当存在桩长比施工记录严重偏短时,无法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判定。(×)

四、问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 在工程桩低应变检测中,对于长桩、大桩和嵌岩桩,应采取哪几种测试技术并说明作用?

答:1)对于长桩,应采用高能量低频锤头锤击,使应力波传播远一些可以反映深部缺陷和突出桩底反射,

从而判断其嵌岩效果。

2)同时应采用低能量高频锤头,使提高激振频率降低激震波长,提高对桩浅部的分辨率,使其能突出

桩浅部缺陷信号。

3)应将传感器放置1/2~2/3桩径处,确保良好藕合,以减少面波和钢筋笼的影响。

2、 某桩基检测单位在对某公路工程进行检测,桩长为54.8m, 桩径为1.2m ,桩端进入中风化凝灰岩,采用

4磅铁锤和不带耦合剂的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在桩中心,其测试波形桩底反射不明显。问:该单位测试方法是否正确,应采取哪几种测试技术并说明作用?

答:1)对于长桩,应采用高能量低频锤头锤击,使应力波传播远一些可以反映深部缺陷和突出桩底反射,

从而判断其嵌岩效果。

2)同时应采用低能量高频锤头,使提高激振频率降低激震波长,提高对桩浅部的分辨率,使其能突出

桩浅部缺陷信号。

3)应将传感器放置1/2~2/3桩径处,确保良好藕合,以减少面波和钢筋笼的影响。、

3、某工地桩径1.2m ,桩长52m ,桩动测的曲线反映在21m 处有明显的低频的同相反射和23m 处有一反相

反射并未见到桩底反射,该桩应如何判断它的缺陷,应如何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处理该桩的缺陷。 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在21m 处发现明显的低频同相反射,说明有较明显的缺陷强反射波被传感器所接收

并非为轻微缺陷能引起的缺陷信号,故应足够重视,应判断为明显缺陷,加之信号频率较低,可能属离析所致,应建议取芯验证(2-3孔)

4、低应变测桩时,如果测振传感器安装点与激振点保持一定距离,则测得的一维纵波速比真实的波速高还是低?如果桩身有较大的截面变化,则测得的波速比真实的高还是低?(4分)

5、 反射波法测试波形中叠加的谐波振荡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6分)

6、设Φ200mm 模型桩的桩身一维纵波波速为4000m/s。若距桩顶下2m 处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低通滤

波的截止频率设置在1kHz 、2kHz 、3kHz 或是更高些好?请说明理由。(6分)

4、 浅部或极浅部严重缺陷桩的波形特征是什么?根据激振条件,说明如何选择测量传感器。)(6

分)

5、 如何判定桩身缺陷的性质(混凝土缩颈、夹泥、松散、裂隙等)?(6分)

五、曲线判断题(15分)(每题3分)

1、某桥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 ,桩长29.2m ,桩底嵌入中风化基岩。

该桩桩身完整,在10.0m 左右存在扩径现象。但桩底见同相反射,说明沉渣较厚,对承载力有影响。

2、某桥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 ,桩长33.0m 桩底嵌入微风化基岩。

该桩自入射波及后枝存在着低频反映,说明桩头疏松,无法反映桩身的实际情况,建议凿去桩头至新鲜砼面后重新测试。

3、某桥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 ,桩长33.0m 桩底嵌入微风化基岩。

该桩头近1.0m 左右,存在明显同相子波,说明桩头该处有明显缩径或夹泥现象,建议开挖验证。

4、某桥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 ,桩底反射得到的波速为4328m/s,问桩的缺陷,并估算设计桩长(砼强度为C30)。

该桩基本完整,桩低同相反射明显,说明桩在此部位已属桩底,根据波速反映,明显与实际桩长不

符,估算实际桩长在26.6-27.4m(波速按3600-3700m/s计), 桩短5m 左右,

5、某桥防洪堤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 ,桩长43.5m ,护筒直径1200mm ,长2.00m 。

该桩在2.0m 处有明显的同相反射是属护筒的扩大桩长影响之故, 10.6m处有一甚低频同相反射, 且有多次反射子波, 属离析桩。

6. 某工地桩径0.8m ,桩长33m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

7、某工地桩径0.8m ,桩长28m ,桩底嵌入微风化层2.5m,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

8、某工地桩径0.8m ,在3m 附近存在砾石混粘土层, 桩长6.7m ,扩底桩径为1.2m, 桩底嵌入中风化层2.0m, 基岩裂隙水较丰富,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

9、某工地桩径1.0m ,桩长28m ,桩底嵌入砂砾石层,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

10、某工地桩径1.0m ,桩长25.6m ,桩底反射的时间14.63ms,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如有缺陷指出深度及缺陷性质。

11、某工地桩径377mm ,桩长25.6m ,设计钢筋笼为1/3桩长,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 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如有缺陷指出深度及缺陷性质。

10、某工地桩径1.0m ,桩长42m ,该工地平均波速3615m/s,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如有缺陷指出深度及缺陷性质。

11:该某大桥桩桩径500mm, 桩长39m 钻孔桥桩护筒800mm, 长3m,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如有缺陷指出深度及缺陷性质

12、 该桩径1.2m, 桩长43m, 场地地层在15m 处为中细砂层, 充盈系数达1.38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曲线桩如有缺陷指出深度及缺陷性质

13、某工地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 ,桩长38.5m ,桩底嵌入微风化凝灰岩, 问对该桩进行完整性评价。

该桩桩身完整, 桩底嵌岩好, 无沉渣, 属Ⅰ类桩

14、某工地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800mm ,扩底1600mm, 桩长6.7m ,桩底嵌入中风化凝灰岩, 但咸桩时桩底见地下水, 问对该桩进行完整性评价。

15、某工地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 ,桩长45.7m ,桩底嵌入微风化凝灰岩问对该桩进行完整性评价。

16、某工地桩径1.2m ,桩长26.8m ,嵌岩桩,桩底反射的时间为14.9ms,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分析该

曲线桩完整性和桩底嵌固情况。

17、某工地桩径Φ1.2m H=32m 钻孔灌注桩(嵌岩桩),桩底反射的时间为19.4ms,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计算桩的波速,分析该桩完整性和桩底嵌固情况

18、某工地桩径Φ1.0m H =45.7m 钻孔灌注桩(嵌岩桩),波速为3600m/s,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请计算桩底反射的时间并分析该桩完整性和桩底嵌固情况

19、某工地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 ,桩长21.1m,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问对该桩进行完整性评价。

20、某工地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 ,桩长47m, 低应变测得时程曲线见下图,,多次反射的峰峰间距为2.8ms, 问对该桩进行完整性评价。

21、某工地桩径0.7m, 长54.9m, 砼强度C25,由于地下室开挖,造成部分 桩头倾斜,经测试曲线呈等距多次同桐反射分别为0.94ms 、1.87ms 、2.81ms 问对该桩的完整性进行评价

22、某工地夯扩桩桩径377mm ,桩长8m ,请对上52号中7号下10号三条桩的时程曲线进行桩的完整性评价, 并定性判断承载力最大的是哪个桩

23、某工地沉管桩径377mm ,桩长21.1m ,低应变动测得时程曲线在3.6ms 处有较强反射波和多次反射, 请进行桩的完整性评价。

24、某码头空芯管桩φ500mm, 壁厚10mm, 桩长29m(5+12+12m),测试结束见下波形,在2.5ms 处有同向反射, 分析该桩完整性。(波速按4004ms 计)

25、某大桥钻孔灌注桩φ1000 mm, h=43.5m, 护筒2m, 测得波形在1.06ms 和3.07ms 处有明显的同向反射,分析桩完整性和缺陷性质

26、某高层钻孔灌注桩φ1000 mm, h=38.5m,测得钻孔灌注桩动测波形见下图,分析桩完整性和缺陷性质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桩基检测试题答案 - 范文中心相关推荐

  1.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分析及评价

    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分析及评价 摘要:本文对单桩的荷载传递法.剪切变形传递法.弹性理论法 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并针对现有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总 结了一些前人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桩基沉降荷载传递法 ...

  2.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桩基计算理论

    软 弱 下 卧层 1 .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受力破坏全过程中,破坏过程与桩土界面特性有何关系? 答:单桩的破坏形态:挠曲,刺入.剪切和失稳.与承载力.桩长.桩型和桩距.施工方法 有关. 桩土界面特 ...

  3.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及相关的理论分析

    岩土工程 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及相关的理论分析 黎桉君邹圣锋张贵川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 0 0 7 0 0 [摘要]目前,在基础形式中桩基础是主要的一种,对桩基础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的抑制建筑变 ...

  4.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建筑桩基在施工中的沉降问题及策略论文

    建筑桩基在施工中的沉降问题及策略论文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现代建筑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多,建筑施工行业是中国近期发展中较为受到各方关注的行业,其不仅关系到中国城市面貌的发展,而且也关系 ...

  5.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收藏!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桩基检测,分为桩基施工前和施工后的检测: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主要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施工后,为验收提供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主要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 ...

  6.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竖向荷载下群桩的承载力分析

    竖向荷载下群桩的承载力分析 桩基础在工程建设当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从安全性上考虑,对群桩承载力的研究尤为重要.文章结合一工程实例,根据现场取得的静载荷试验数据,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7. 弹性理论法研究桩基受力计算公式_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计算方法研究

    hare 基 金 项 目 : 高 等 学校 博 士 学 科点 专 项 科 研 基 金 资 助项 目 ( 9549302) 1 前言 国内外已进行的研究表明 , 水平荷载作用下 群桩基础的 工作性状和单 ...

  8. 2009.5.23软考_系统分析师 上午试题 答案 讨论

    2009.5.23软考_系统分析师 上午试题 答案 讨论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不断更新中,敬请持续关注--

  9. 管桩的弹性模量计算公式_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0.9 30 0.7 155 5.3 120 10 1800 1.130973355 桩长 21.3 m N(KN) φ fc(kN/m2) Ap(m2) f's(kN/m2) A's(m2) 桩直径 ...

最新文章

  1. CF 2B The least round way DP+Math
  2. jFreeChary初探
  3. 微信朋友圈+html+字体,一键修改微信朋友圈字体,快来试试吧
  4. innodb Cardinality学习笔记
  5. C语言实现缓冲区溢出实例
  6. FreeSql (八)插入数据时指定列
  7. 通过ActiveX执行文件
  8. Celery增加Systemd配置
  9. Mariadb 10.0.12 服务器my.cf配置
  10. 做java项目_初学者做java项目的流程
  11. 2021 年“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 B题
  12. lnmp一键安装-HTTP ERROR 500目前无法处理此请求
  13. 网页设计-颜色代码对照表
  14. 比较强大的破解软件网站
  15. 使用后羿采集器采集数据,并导出到MySql数据库中
  16. JavaScript时间日期
  17. os.path.abspath() 和 os.path.realpath() 区别
  18. AXI Quad SPI读写Flash做远程升级
  19. 计算机基础数据表示实验,2018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20. 2.x终于照着教程,成功使用OpenGL ES 绘制纹理贴图,增加了灰度图

热门文章

  1. 解扰matlab,数据序列的扰乱与解扰的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利用17级m序列
  2. Python项目一:pygname
  3. Spring Boot框架学习 - 自定义 MessageConverter实例
  4. MATLAB 随机数
  5.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2022年) —— 第 26 章 知识产权与标准规范
  6. 计算机考研复试专业课常见问题----1
  7. c语言通讯录链表结构体排序,写个通讯录 想要简单就全用的是结构体数组要求改成用链表的...专业的朋友看能不能最简洁的改一下...
  8. 2013年11月26日 20:26:36 做某香米过程中问题总汇
  9. openshift php.ini,openshift环境变量
  10. 最大后验估计(map)——转自可乐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