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五层协议簇

  • 简述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交换机工作原理:
        • 交换机5大基本工作模式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简述

源于七层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模型。

1:应用层 PDU

将数据,应用进程的端口号,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或目的IP地址,传输到传输层
tips:各种进程的端口号是存在于应用层上。

2:传输层

贴上TCP和UDP的包头, 包头里我也不知道有啥,包装后产生的叫做"段"。
tips:
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需要建立连接,有重传机制,面向连接的服务
UDP是无连接服务完成进程到进程的通信

3:网络层 IP包/报文

加入IP包头,主要内容是原IP和目的IP,包装后叫做"IP包/报文"
完成点到点的通信

4:数据链路层 帧(Frame)

网卡工作,加入MAC子层(原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和(FCS包),包装后产生的叫做"帧(Frame)"
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序列)是4个字节,32位长,是CRC算法得到的,为了检验数据完整性。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根据mac包转发数据包

5:物理层 比特bit

网卡只识别数字信号
而电话线只传送电话信号(模拟信号)
光猫:识别数字信号,光电转换器

上三层是核心,而下两层主要就是网卡网线交换机等等物理设备。


物理层

1 网线:
一般多为双绞线,是因为直导线产生磁场,然后通过双绞线磁场互相抵消一部分,可以抗干扰。

2 网线颜色标准:
网线主要就分为两种
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白棕,棕
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白棕,棕

3 网线类型:
交叉线:
一端是A,一端是B,同种设备间使用,具有三层功能以上的功能的设备。AB有别,不过很多设备已经支持智能反转,方便很多。
直通线
两端都是A或B,用于异种设备间。
全反线
一端是A,另一端是反A,也称console线,用于命令行控制网络设备。
例:
俩人电脑插互插网线,就要用交叉线

4 水晶头:RJ45,cat5e/cat6。RJ11是电话线(莫名其妙的trash知识点)

数据链路层

1.属于2层
2.传输单元:帧
3.帧结构:
帧头:6+6+2=14字节
MTU值:1500字节
帧尾:4字节

帧头内容:
字段1:目的MAC
字段2:源MAC
字段3:协议号(如下)

IPv4: 0x0800
ARP:0x0806
PPPoE:0x8864
802.1Q tag: 0x8100
IPV6: 0x86DD
MPLS Label:0x8847

帧尾:
帧的帧尾也只有一个字段,为4字节长,包含的信息是帧校验序列FCS(使用CRC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

4.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交换机/网卡

交换机工作原理:

收到一个数据帧后:
1.首先学习帧中的源MAC地址来形成MAC地址表
2.然后检查帧中的目标MAC地址,并匹配MAC地址表:
如表中有匹配项,则单播转发
如表中无匹配项,则除接受端口外广播转发
3.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默认是300秒(可修改)

6.交换机的端口:
E 10Mb
F 100Mb
G 1000Mb
Te 10000Mb

F0/1
0模块号
1接口号

7.接口速率自适应:
1000/100/10M自适应:速率工作模式可以为10,100,1000任何一种状态

8.端口状态:up/down
down的3中可能:
1)人工down掉
2)速率不匹配
3)双工模式不匹配(双工duplex)
双工模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交换机5大基本工作模式

第一次配置网络设备,需要使用console线
在PC需要使用“超级终端”或其他软件。

1)用户模式:
switch>
可以查看交换机的基本简单信息,且不能做任何修改配置!
2)特权模式:
switch> enable
switch#
可以查看所有配置,且不能修改配置
但可以做测试、保存、初始化等操作
3)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默认不能查看配置!
可以修改配置,且全局生效!
4)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0/1
switch(config-if)#
默认不能查看配置!
可以修改配置,且对该端口生效!
5)console口/线/控制台模式:
默认不能查看配置!
可以修改配置,且对console口生效!

交换机命令很多,用到再查。

网络层:

IP包头(报文头)

20到60个字节,可选项最多40个,大多数是20个字节。

字段1:版本(4bit):
指示IPv4和IPv6,分别为:0b0100和0b0110

字段2:首部长度(4bit):
指示IP包头长度, 单位是4byte,例如0b0101,指示包头是5*4=20个字节。

字段3:优先级与服务类型(8bit,1byte):
优先级:QOS(quilty of service)
服务类型:TOS(Type ~)

字段4:**总长度(16bit,2byte):**整个IP包的长度,三、四、五层的总长度
ip包最长是1500byte,过长的需要分片

字段5:标识符(16bit,2byte):
同一个数据包分片后的标识符相同,不同数据包的分片标识符不同

字段6:标志(3bit):
第一位:恒为0,暂时未启用,
第二位:0b010:未分片;0b000:分片;
第三位:1:还有后续分片
0:最后一个分片
当标志为0b010,标识符和段偏移量无效

字段7:段偏移量(13bit)
决定数据包的先后顺序

字段8:TTL (Time To Live)(8bit)
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1,一般TTL在100以上的 是windows系统。255是网络设备

字段9:**协议号(8bit):**标志上层协议,解包的时候就知道把数据包给谁了
6:TCP;17:UDP

字段10:**首部校验和(16bit):**校验三层的IP包头,防止被篡改。

字段11:源IP(32bit)

字段12:目的IP(32bit)

字段13:可选项(最大40字节)

传输层


还没看…

应用层

一点不了解

web学习笔记6 - TCP/IP五层协议簇相关推荐

  1. Python Web学习笔记之TCP/IP协议原理与介绍

    HTTP.FTP.SMTP.Telnet等等协议,哦!那个HTTP协议啊就是访问网页用的那个协议啊然后那个······其实······你懂得,我们应该从实际来了解他,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与功能,然后再从 ...

  2. 计算机网络学习之TCP/IP五层协议模型、TCP和UDP

    一.TCP/IP五层协议 TCP/IP 五层协议和 OSI 的七层协议对应关系如下: 应⽤层 (application layer):直接为应⽤进程提供服务.应⽤层协议定义的是应⽤进程间通讯和交互的规 ...

  3. 一文打败TCP/IP五层协议基础知识

    注意: 文章如有抄袭部分,请私信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可以私信我. 前言 在很久之前,计算机刚刚被研究出来,当时的计算机还不能上网,玩游戏等,它只用于科学家,并没有给普通人使用. 后来, ...

  4. 计算机网络—网络原理之<TCP/IP 五层协议 >图解+详述

    网络原理之 TCP/IP 五层协议 应用层 举个例子: 自定义应用层协议的两个步骤: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传输层 UDP UDP 特点: TCP TCP协议的主要机制 1. 确认应答 2. 超时重传 T ...

  5.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TCP/IP五层协议

    分层思想 随时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覆盖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聊天.购物.直播.看剧,人们在享用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未必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网络通信很复杂,为了降低复杂性,1974年国际标准组 ...

  6. SO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协议:

    SO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协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数据) HTTP:80 HTTPS:443 SSH:22 DNS:53 Telnet:23 ...

  7. TCP/IP五层协议及功能

    ** TCP/IP五层协议及功能 **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物理层:作为放置传输数据载体介质的一层,存在着大量数据传输通道的实物载体,类似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 主要 ...

  8. 网络学习笔记:TCP/IP连网和Internet

    1.网关 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实现不同网段间的数据传送. 常用路由器充当网关. 网关通常维护一份路由表,但只有少量的编址信息.它用这些信息把数据转发到知道更多信息的网关. 组成互联网骨干的网关称为核心网 ...

  9. 【JavaWeb学习笔记】TCP/IP 协议(三)

    TCP/IP 协议(一) TCP/IP 协议(二) TCP八大特性 TCP/IP 协议(三) 3.2 网段划分 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 网络号和主机号 网络号: 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 ...

  10. OSI七层协议和Tcp/IP五层协议,路由器交换机和HUB的区别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 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 ...

最新文章

  1. VuePress 入门
  2. Java学习之switch语句
  3. Cpp / 空指针对象调用函数的不同结果
  4. android 屏幕横竖屏切换时生命周期运行详解,创建横屏layout,has no declaration in the base
  5. python pycharm打包_【转】通过PyCharm 把Python 程序打包为exe
  6. JAVA设计模式 - 创建型模式总结
  7. ELK-Metricbeat安装及使用
  8. nginx做负载均衡+keepalived(做主备)
  9. 【C/C++】sizeof(结构体)的计算
  10. 写软件详细设计方案总结
  11. JSPstudy恢复80端口
  12. 【C语言】快速排序psort函数的用法及自主实现psort函数
  13. 如何查询计算机上次登录时间,怎么查看电脑的上一次开机时间
  14. 如何设计一个超级牛逼的 Feed 流系统
  15. 基于JAVA演唱会购票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源码+系统+数据库+lw文档+部署
  16.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牧师与野人渡河 知识表示方法
  17. 指派问题——匈牙利法
  18. python爬取豆瓣电影top250_【Python3爬虫教程】Scrapy爬取豆瓣电影TOP250
  19. 服务器添加html扩展,html5 – 服务器可扩展性 – HTML 5 websockets和彗星
  20. 头戴式耳机的麦克风在哪里

热门文章

  1. cherry mx board 1.0 TLK键盘使用手册
  2. 记在创口贴上的超实用IDEA Eclipse快捷方式
  3. (毕业设计资料)基于单片机自行车码表系统设计
  4. QT进行Word文档读写
  5. 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的使用(超详细)
  6. 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7. FlashFXP,FlashFXP的详细介绍
  8. 浙大机器学习(胡浩基)课程笔记
  9. 移动方块java,技术编辑教你解决Java移动方块触碰边界反弹
  10. 为什么你要考虑使用Pris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