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其关键技术年表

计算机是个伟大的发明,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么伟大的发明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在学习计算机原理与C语言的过程中,很多很多新发明,让人目不暇接。我想理一理脉络,查阅了很多资料,制作了这个表格。

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历史上的事件,才明白其实当年那些智慧的大脑其实只是想发明一个自动计算的机器。到现在,我们随处可见的最简单的计算器放到历史上,绝对让那些先贤,当年绝顶聪明的大脑震撼不已。

但是没有他们一步步的探索,就没有现代计算机。

从十七世纪人们就开始探索自动计算机器,从最初的机械式计算机到后来电学大发展由此产生的机电式计算机再到后来的电子式计算机。大概可以分为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这个 年表以计算机科学事件为主,但是没有电磁学的发展就没有现代计算机,所以把电磁学相关也列上去了。还要爱因斯坦的发明由于是极大的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理念,舍不得删除,所以也保留下来。简评一栏,个人看法。

年表如下。

年份

事件

意义简评

1642年

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

找不到更早的了,如果有请告诉我。我改。只是加法。

1678年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增加了乘除哦。直到现代,制造乘法器也比加法器复杂的多。

1785年

法国库伦扭秤实验。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接线上。

电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800年

意大利伏打电堆---伏打电池

电能存储的开始

1805年

法国JACQUARD第一台可编程提花机。纸带,打孔。一连串长长的穿了孔的卡片,卡片转动,那些与卡片上的洞正对着的织针顺利通过,不想对的织针不通过,就织出了规定好的花纹。

编程概念的出现。包括现代编程思想也受其启发。

1807年

英国化学家戴维利用电解法,发现了钾和钠两种新元素,举世瞩目。接着,他利用2000对铜锌片制成照明用的电弧灯,照亮了世界。

电弧灯,夜不再那么黑。

1811年

戴维戴维利用庞大的电池组先后电解得到钾、钠、钙、镁等金属;1811年他用2000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制成了碳极电弧;从19世纪50年代起电弧灯,碳棒做灯丝成为灯塔、剧院等场所使用。寿命短,刺眼。

电弧灯的应用。

1820年

丹麦的自然哲学家奥斯特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谢林关于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与磁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引起导线近旁的磁针偏转。(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开拓了电学研究的新纪元。电,磁,

1822年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想,每次完成一次算术运算将发展为自动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运算过程。

差分机哦,差分运算。

1822年

法国盖-吕萨克和阿拉戈利用电流磁效应把软铁变成了磁铁。

那时候用电磁铁表演吸铁器也可以在街头卖艺啊!

1825年

斯特金发明电磁铁,为电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1826年

受到傅里叶关于固体中热传导理论的启发,欧姆认为电的传导和热的传导很相似,电源的作用好像热传导中的温差一样。为了确定电路定律,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进行实验,由于当时的伏打电堆性能很不稳定,实验没有成功;后来他改用两个接触点温度恒定因而高度稳定的热电动势做实验,得到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与他所谓的电源的“验电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电路的电阻。

电阻概念的提出。

1831年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从事电磁现象的实验研究,对电磁学的发展作出极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紧接着他做了许多实验确定电磁感应的规律,他发现当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电磁感应,制作发电机的原理。

1831年

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

理论之后就制作出实物了。

1831年

据说1831年,美国约瑟夫亨利制造了一个电磁铁。1831年-1837年亨利之间发明磁性强大的电磁铁。利用磁铁制作了继电器。

继电器是在机电式计算机第一个派上用场的电气元件。知道嘛,我是学电气的,当我认识到用继电器就能造出计算机,我内心那个激动啊!!!!继电器,开,关的状态就是0,1 啊!

1833年

高斯和韦伯制造了第一台简陋的单线电报。

电报,信息传递的新方式!

1833年

法拉第1833年成功地证明了摩擦起电和伏打电池产生的电相同。

有助于理解电的本质。

1834年

楞次于1834年给出感应电流方向的描述,而诺埃曼概括了他们的结果给出感应电动势的数学公式。

感应电动势的数学表达。

1834年

法拉第1834年发现电解定律。

电化学。电跟各种学科交叉反应。电真牛。

1834年

德国的雅可比。他于1834年前后成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两个U型电磁铁中间,装一六臂轮,每臂带两根棒型磁铁。通电后,棒型磁铁与U型磁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 ,带动轮轴转动。后来,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装置。安在小艇上,用320个丹尼尔电池供电。

雅可比矩阵,还有印象么?

1837年

惠斯通和莫尔斯分别独立发明了电报机,莫尔斯还发明了一套电码,利用他所制造的电报机可通过在移动的纸条上打上点和划来传递信息。

编码理念。

1844年

5月24日世界第一份长途电报发出。

长途!远距离!

1845年

法拉第发现磁光效应,并解释了物质的顺磁性和抗磁性,他还详细研究了极化现象和静电感应现象,并首次用实验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

1848年

由于当时的能量守恒定律尚未确立,验电力的概念是含混的,直到1848年基尔霍夫从能量的角度考查,才橙清了电位差、电动势、电场强度等概念,使得欧姆理论与静电学概念协调起来。在此基础上,基尔霍夫解决了分支电路问题。

1854年

法国电报家布尔瑟提出用电来传送声音的设想,但未变成现实。(后来,赖斯于1861年实验成功,但未引起重视。1861年贝尔(1847-1922)发明了电话,1876年申请了电话专利权。而其发话机则被爱迪生的发明的碳发话机以及休士的发明的传声器所改进。)

电传递声音。

1855年

汤姆孙(即开尔文)解决了水下电缆信号输送速度慢的问题。1866年按照汤姆孙设计的大西洋电缆铺设成功。

1855-1865

麦克斯韦在全面地审视了库仑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和法拉第定律的基础上,把数学分析方法带进了电磁学的研究领域,由此导致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诞生

电磁,方程。和谐与美。

1866年

西门子发明了可供实用的自激发电机。

西门子,可供实用发电机。这个公司直到现在仍然大名鼎鼎。

1870年

比利时工程师格拉姆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在设计上,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很相似。后来,格拉姆证明向直流发动机输入电流,其转子会象电动机一样旋转。于是,这种格拉姆型电动机大量制造出来。效率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德国的西门子接制造更好的发电机,并着手研究由电动机驱动的车辆,于是西门子公司制成了世界电车。

1873年

麦克斯韦《电磁学通论》发表,用数学方法语言电磁波存在。

1879年

1879年10月21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爱迪生经进一步试验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灯泡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

1883年

1888(是那一年?)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国发明家特斯拉(1856-1943)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又称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结构简单,使用交流电,无需整流,无火花,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家庭电器中,交流电动机通常用三相交流供电。

特斯拉!与爱迪生不得不说的故事。交流电直流电大战。

1884年

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程序控制。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1888年

德国汉堡人赫兹(1857-1894)根据电容器放电的振荡性质,设计制作了电磁波源和电磁波检测器,通过实验检测到电磁波,测定了电磁波的波速,并观察到电磁波与光波一样,具有偏振性质,能够反射、

折射和聚焦。从此麦克斯韦的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HZ,测到电磁波验证麦克斯韦的理论。就像最近测到引力波验证爱因斯坦的理论。超前的理论需要事实验证。

1888年

1888年3月,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费拉利斯向都灵科学院展示了他的交流电"异步电动机"(该机器是在1885年设计完成的)。它的原理是建立在一个转动的磁场上,和特斯拉5年前的设计理念很相似,只是技术更加完善,功率更大。与此同时,围绕着交流电动机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特斯拉要求拥有其发现转动磁场的优先权,并且针对费拉利斯制造的交流电动机。经过一系列冗长的、令人厌烦的诉讼过程,法庭最后判定:转动磁场的原始发现人属于意大利科学家费拉利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费拉利斯并没有将异步电动机的巨大潜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1895年

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实现了无线电信号的传送。后来马可尼将赫兹的振子改进为竖直的天线;德国的布劳恩进一步将发射器分为两个振荡电路,为扩大信号传递范围创造了条件

无线电通信哦。还记得以前有自己DIY收音机热潮?

1901年

马可尼第一次建立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联系

1902年

瑞典工程师丹尼尔森首先提出同步电动机构想。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同感应电动机一样,由定子产生旋转磁场,便转子绕组用直流供电,转速固定不变,不受负载影响。因此同步电动机特别适用于钟表,电唱机和磁带录音机

不受负载影响哦。

1903或1904年

弗莱明在真空中加热的电丝(灯丝)前加了一块板极,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电子管.他把这种装有两个极的电子管称为二极管.利用新发明的电子管,可以给电流整流,使电话受话器或其它记录装置工作起来.如今,打开一架普通的电子管收音机,我们很容易看到灯丝烧得红红的电子管.它是电子设备工作的心脏,是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

电子管,电子管。电子工业的起点!!

德福雷斯特,同时也在研究,但是弗莱明领先。之后德福雷斯特研究电子管,在其中加了个电极,可以改变电流大小,便是有放大作用的电子三极管的发明。1906年6月26日, 他发明的真空三极管获得了美国专利,后人把这一天当作真空三极管的诞生日。这个发明可以把当时从大洋彼岸传来的电流信号放大,解决了无线电话长途通话问题。

三极管,三极管。放大器。信号放大问题,解决了长途通话质量损耗问题。但是影响不至于此。

1905年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太重要了,虽然与计算机计算机相关度不大,但是舍不得删除这一页!

以上是电学历史

1815年出生的乔治-布尔。创建了数理逻辑。布尔代数,是现代数字计算机的基础理论之一。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发表了《逻辑的数学分析》,建立了“布尔代数”,并创造一套符号系统,利用符号来表示逻辑中的各种概念。布尔建立了一系列的运算法则,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逻辑问题,初步奠定了数理逻辑的基础。

布尔代数。理工科大学必修,辣么多符号!!

1911年6月15日

美国华尔街金融投资家弗林特(C.Flent)投资霍列瑞斯的制表机公司,成立了全新的CTR公司,但公司创立之初并没有涉足任何电子领域,反而生产诸如碎纸机或者土豆削皮机之类的产品。

你也许会问制表机有什么了不起?悄悄告诉你IBM前身

1912年?时间不确切。

美国青年发明家德福雷斯特(L.De Forest)在帕洛阿托小镇首次发现了电子管的放大作用,为电子工业奠定了基础,而今日的帕洛阿托小镇也已成为硅谷的中心地带

这个事件前面也有,但是一个事物的影响不是那么一瞬间产生的,需要时间给大众认识。

1913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万??布什(V.Bush)领导制造了模拟计算机“微分分析仪”。机器采用一系列电机驱动,利用齿轮转动的角度来模拟计算结果

模拟计算机,模拟的哦!!!

1918年

埃科尔斯和乔丹发明了世界第一个触发器装置。

flipflop

1924年

硅谷之父特曼担任斯坦福大学教授,对创建HP、成立斯坦福工业园区起到决定性作用

2月,由霍列瑞斯创办的制表机公司几经演变,最终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即我们今天看到的IBM

IBM越了解这个公司,越觉得NB。

1935年

IBM制造了IBM601穿孔卡片式计算机,该计算机能够在一秒钟内计算出乘法运算

那时候的计算机的程序是穿孔卡片,还记得最开始的那个JACQUARD么?提花机也采用这样的方式!

1936年

阿兰.图灵发表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首次阐明了现代电脑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现代通用计算机存在的可能性,图灵把人在计算时所做的工作分解成简单的动作,与人的计算类似,机器需要:(1)存储器,用于贮存计算结果;(2)一种语言,表示运算和数字;(3)扫描;(4)计算意向,即在计算过程中下一步打算做什么;(5)执行下一步计算。具体到一步计算,则分成:(1)改变数字可符号;(2)扫描区改变,如往左进位和往右添位等;(3)改变计算意向等。整个计算过程采用了二进位制,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图灵机”。

图灵。图灵测试?

现代计算机。人工智能不得不提的!

1936年

20多岁的德国工程师楚泽(K.Zuse)研制出了机械可编程计算机Z1,并采用了二进制形式,

机械,可编程,二进制。德国,二战还没爆发!

1937年

11月,美国AT&T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斯蒂比兹(G. Stibitz)制造了电磁式数字计算机“Model-K”。

电磁式,数字计算机!

电子管的采用从机电时代转向电子时代

1937年

(第一个现代计算机的设计方案)

Atanasoff–Berry Computer(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简称ABC机。1937年设计1942年测试。在发明者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因为二战任务而离开爱荷华州立大学之后,这台计算机的工作就没有继续进行下去。

设计方案提出了计算机的三条原则,(1)以二进制的逻辑基础来实现数字运算,以保证精度; (2)利用电子技术来实现控制,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以保证计算速度; (3)采用把计算功能和二进制数更新存贮的功能相分离的结构。这就是著名的计算机三原则。

ABC计算机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的重要元素,包括二进制算术和电子开关。但是因为缺乏通用性、可变性与存储程序的机制,将其与现代计算机区分开来。这台计算机在1990年被认定为IEEE里程碑之一。

阿塔纳索夫和克利福德·贝瑞的计算机工作直到1960年才被发现和广为人知,并且陷入了谁才是第一台计算机的冲突中。那时候,ENIAC普遍被认为是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但是在1973年,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注销了ENIAC的专利,并得出结论:ENIAC的发明者从阿塔纳索夫那里继承了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主要构件思想。因此,ABC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使用了电子管哦哦!!是机械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的分界年。

1937年是设计方案。制作出来是之后的事情。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1938年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发表了著名论文《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首次用布尔代数对开关电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证明了可以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同时明确地给出了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的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这篇文章,非常非常!

这篇论文成为开关电路理论的开端。你问我什么是开关电路?就是数字电路。

1939年

元旦,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比尔??休利特(B.Hewllet)和戴维??帕卡德(D.Packard)正式签署企业合伙协议,创办了Hewllet-Packard(HP)公司,即国内通称的惠普公司。

HP

1939年

9月,贝尔实验室研制出M-1型计算机。

贝尔实验室。

1939年

10月,约翰.阿塔纳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1903-1995))制造出来后来举世闻名的ABC计算机的第一台样机。

ABC样机,设计是在1937年。

1940年

9月,贝尔实验室在美国达特默思大学演示M—1型机。他们用电报线把安置在校园内的M—1型机和相连,当场把一个数学问题打印出来并传输到纽约,M—1型机在达特默思大学的成功表演,首次实现了人类对计算机进行的远距离控制的梦想。

控制论之父维纳提出了计算机五原则,(1)不是模拟式,而是数字式;(2)由电子元件构成,尽量减少机械部件;(3)采用二进制,而不是十进制;(4)内部存放计算表;(5)在计算机内部存贮数据。

远程控制计算机。

1941年

德国的朱斯完成了Z3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这是第一台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可处理7位指数、14位小数。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每秒种能作3到4次加法运算,一次乘法需要3到5秒。1945年改进成为更可靠的z-4。二战中Z-3被砸毁。Z4一直使用,直到送到博物馆。

当时最先进的。8种指令。字长22位,计算加法0.3秒。2600个继电器。二战时期。。美国和德国都在加快研究计算机的步伐,因为导弹轨迹计算,原子弹等高端武器的研发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

1942年

时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数学物理教授的阿塔纳索夫(John V. Atanasoff)与研究生贝瑞(Clifford Berry)组装了著名的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计算机,共使用了300多个电子管,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雏形的计算机。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致使该计算机并没有真正投入运行。

1943年

贝尔实验室把U型继电器装入计算机设备中,制成了M—2型机,这是最早的编程计算机之一。此后的两年中,贝尔实验室相继研制成功了M-3和M-4型计算机,但都与M-2型类似,只是存储器容量更大了一些。

1943年

10月,绰号为“巨人”的用来破译德军密码的计算机在英国布雷契莱庄园制造成功,此后又制造多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战期间计算机发展迅速。

1944年

(机电计算机高峰)

8月7日,由IBM出资,美国人霍德华-艾肯(H.Aiken)负责研制的马克1号计算机在哈佛大学正式运行,它装备了15万个元件和长达800公里的电线, 每分钟能够进行200次以上运算。女数学家格雷斯??霍波(G.Hopper)为它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声明该计算机可以进行微分方程的求解。马克1号计算机的问世不但实现了巴贝奇的夙愿,而且也代表着自帕斯卡计算机问世以来机械计算机和电动计算机的最高水平。

3000多继电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之后改进马克-4。

国内很多说法如下:

1:1946-1956。电子管。

2:1956-1964.晶体管。

3:1964-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1970-现在,超大规模

1946年

(采用电子管而不是晶体管)可以说是借鉴第一台ABC设计思想,并且完完整完成有很大实用价值的电子计算机。之前的都是机电计算机。

2月14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摩尔学院教授莫契利(J. Mauchiy)和埃克特(J.Eckert)共同研制成功了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总共安装了17468只电子管,7200个二极管,70000多电阻器,10000多 只电容器和6000只继电器,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机器被安装在一排2.75米高的金属柜里,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左右,总重量达 到30吨,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5000次加法,可以在3/1000秒时间内做完两个10位数乘法。

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是谁,美国的有关人阿塔那索夫、莫奇利和埃科特曾经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法院开庭审讯135次。最后由美国的一个地方法院作出判决。1973年10月19日,法院当众宣布判决书:“莫奇利和埃科特没有发明第一台计算机,只是利用了阿塔那索夫发明中的构思。”理由是阿塔那索夫早在1941年,就把他对电子计算机的思想告诉过ENIAC的发明人莫奇利。

原来需要20多分钟时间才能计算出来的一条弹道,现在只要短短的30秒!

曾被误认为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其思想是Atanasoff的,Atanasoff由于入伍而中断计算机的实现。

大型计算机转向小型计算机的开始源于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

1947年12月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晶体管的问世,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晶体管出现后,人们就能用一个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电子器件,来代替体积大、功率消耗大的电子管了。晶体管的发明又为后来集成电路的降生吹响了号角。

晶体管逐渐替代了电子管。在计算机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1950年

威廉·邵克雷开发出双极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这是现在通行的标准的晶体管。

微型计算机制作需要的元件。

1950年

EDVAC第一台并行计算机,实现了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的两个设想: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

1953年

第一个采用晶体管的商业化设备投入市场,即助听器。

1954

TRADIC  IBM公司制造的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增加了浮点运算,使计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954年10月18日

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Regency TR1投入市场,仅包含4只锗晶体管。

1956年

美国首先研制出军用小型晶体管计算机。

1958

IBM1401这是第二代计算机中的代表,用户当时可以租用。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之租用时代

1958-1959年

第一批民用晶体管计算机投入运行,IBM1403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之民用计算机

1961年

第一个集成电路专利被授予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最初的晶体管对收音机和电话而言已经足够,但是新的电子设备要求规格更小的晶体管,即集成电路。

1964年

IBM360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每秒几百万次。

这是计算机历史上最成功的机型之一,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因可适用于各个行业的用户而得名。

第三代小型计算机

1965年

摩尔定律诞生。当时,戈登·摩尔(Gordon Moore)预测,未来一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年翻一倍(10年后修正为每两年),摩尔定律在Electronics Magazine杂志一篇文章中公布。

1968年7月

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从仙童(Fairchild)半导体公司辞职,创立了一个新的企业,即英特尔公司,英文名Intel为“集成电子设备(integrated electronics)”的缩写。

1970年

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方糖大小能有1000个电路)。

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才有可能出现。

1970年

1965年时,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加入一项由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的计划;该计划要建立一套多使用者、多任务、多层次(multi-user、multi-processor、multi-level)的MULTICS操作系统。直到1969年,因MULTICS计划的工作进度太慢,该计划被停了下来。当时,Ken Thompson(后被称为UNIX之父)已经有一个称为"星际旅行"的程序在GE-635的机器上跑,但是反应非常慢,正巧被他发现了一部被闲置的PDP-7(Digital的主机),Ken Thompson和Dernis Ritchie就将"星际旅行"的程序移植到PDP-7上。而这部PDP-7就此在整个计算机历史上留下了芳名。

MULTICS其实是"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的缩写,在1970年时,那部PDP-7却只能支持两个使用者,当时,Brian Kernighan就开玩笑地称他们的系统其实是:"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缩写为"UNICS",后来,大家取其谐音,就称其为"UNIX"了。1970年可称为"UNIX元年"。

UNIX元年!!

1969年完成.( 也就是这一年,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在芬兰出生了)

1971年

人类历史上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处理器-4004在Intel诞生了。

1972年:8008,效果不好。

1974年8080 (8位)

1978 Intel公司又生产出了历史上第一块16位处理器i8086. 所有x86兼容处理器的基础。

1979 8088

1981 80186

1982 80286

1985 80386   AMD Am386

1989 80486

1993 Pentium AMD K5,K6

1995 Pentium Pro, AMD K6-2

2003 Pentium M(台式机)

1999 Pentium 4(笔记本)??

2006 INTEL CORE

2003 Athlon 64, core2 ,AMD K10

注释:CPU(Micro Processer Unit)与单片机(Micro Controller Unit)的区别在于片内集成的外设。单片机不仅有CPU还有存储器,AD,DA等。CPU要组成典型冯诺依曼结构,还需要8255并口扩展、8253定时器、8259中断控制等。加上这些外设控制器就是最早工业控制单元——单板机,但是单片机就是在单板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中心处理单元和各种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所以叫——单片机。

而且INTEL 8086 CPU与单片机51的指令集不同。

与CPU相比多了那些外设?

4kbytes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 32条IO口线/ 2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21个专用寄存器/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中断源与中断控制系统(CPU需要外加中断控制8259)

CPU!!!

为了便于系统的梳理,这几个全部放在一起,用小字区分。

附注:单片机简介

1:1976-1978年,MCS – 48

2:1980年MCS51单片机(8031 8051 8751)

3:1982-1990。8位单片机的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的推出阶段,也是单片机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

MCS96,加入AD,程序运行监视器,PWM

4:1990-至今,8,16,32高速,大寻址范围,强运算能力,多样外设,价格便宜。

单片机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大,从民用,商业扩展到了工业。从而开启了各种工业机器的智能化旅程。给机器加上电脑,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成为 了潮流!

1972年

IBM370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是IBM的更新换代的重要产品,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代替磁芯存储,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并使用虚拟存储器技术,将硬件和软件分离开来,从而明确了软件的价值。

第四代。

出现第四代之后,开始朝着两个方向1微型2大型。

1974年

INTEL 发布8080微处理器 (8位)

1975年4月

Altair 8800 --MITS制造的,带有1KB存储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PC。

仅短短几个月时间,这种电脑就销售出了好几万台,创下历史上首次个人电脑延期交货的纪录。

(其实是有争议的,那个时代发展迅速,当一家公司发布产品时候,其他公司也在热火朝天的研究,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是无论如何那时候,变革时代。)

1975年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发布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品, 用于Altair8800的BASIC编译程序。1979年MITS关闭。微软公司以修改BASIC程序为主要业务继续发展。

1977年4月

苹果公司1976年创办。

1977年Apple II   NMOS6500 1MHz CPU,4KB RAM 16KB ROM,这是计算机史上第一个带有彩色图形的个人计算机。Apple II 型也首度拥有输出单声道声音的架构。

1978年

INTEL发布8086-8088微处理器。

英特尔与IBM 新个人电脑部门所进行的一次关键交易使8088处理器成为了IBM 新型主打产品IBM PC的大脑。8088的大获成功使英特尔步入全球企业500强的行列,并被《财富》 杂志评为“70 年代最成功企业”之一。

1980年

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的一名24岁的程序员蒂姆·帕特森(Tim Paterson)花费了四个月时间编写出了86-DOS操作系统。1981年7月,微软以五万美元的代价向西雅图公司购得本产品的全部版权,并将它更名为MS-DOS。

微机进入操作系统时代。由于本表格侧重计算机原理发展,操作系统的发展暂时不做详细表述。

1981年8月12日

IBM PC

采用了主频为4.77MHz的Intel 8088CPU,内存64KB,160KB软驱,操作系统是Microsoft提供的MS-DOS

MS-DOS

1983年1月19日

APPLE LISA

全球首款采用图形界面和鼠标的个人电脑。(CPU,鼠标,硬盘,支持图形,多任务)它采用16位CPU,支持高达2兆(百万)字节(也就是2MB)的内存。

1983年3月8日

IBM PC/XT

采用INTEL8088 4.77MHz的CPU,256K RAM和40K ROM,10MB的硬盘,两部360KB软驱。

1984年8月

IBM PC/AT

采用Intel 80286 6MHzCPU, 512KB内存,20MB硬盘和1.2M软驱。

1985年

微软发布Microsoft Windows1.0,它是Windows系列的第一个产品,同时也是是微软第一次对个人电脑操作平台进行用户图形界面的尝试。

WINDOWS

1986年9月

Compaq Desktop PC

采用了Intel 80386 16MHz CPU,640KB内存,20MB硬盘,1.2M软驱,是计算机史上第一台386计算机。

1989年4月

DELL 80486

采用Intel 80486DX CPU 640KB内存, 20MB硬盘,1.2M软驱。

1991年

Linux操作系统诞生于1991 年10 月5 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时间)。Linux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

Linus Benedict Torvalds(芬兰人)

1995年

微软公司发行了内核版本号为4.0的一个混合了16位/32位的Windows系统——Windows 95,并成为当时最成功的操作系统。

1996年

基本配置是奔腾或者奔腾MMX 的CPU,32M EDO或者SDRAM内存,2.1G硬盘,14寸球面显示器为标准配置。

1997年

基本配置开始向赛扬处理器过渡,部分高档的机器开始使用PentiumII CPU,同时内存也由早期的EDO过渡到SDRAM,4.3G左右的硬盘开始成为标准配置。

1998年

带有128K二级高速缓存的赛扬处理器成为广大装机者的最爱,同时64M内存和15寸显示器开始成为标准配置。

1999年

部分品牌厂商开始将PentiumIII CPU作为电脑的一个卖点,64M内存和6.4G硬盘开始成为电脑的标准配置。

2000年

66M和100M外频的赛扬处理器占领了大部分品牌或兼容机的市场,128M内存,10G以上的硬盘开始成为标准配置,17寸显示器慢慢进入家庭。

2001年

Pentium 4 CPU和Pentium 4赛扬CPU开始成为电脑的标准配置,内存由SDRAM实现了向DDR的过渡,同时17寸CRT显示器或者15寸液晶显示器开始成为用户的首选,硬盘逐渐向40G以上的容量发展。

2001年

Windows xp(2000年MSDOS 8.0微软看到了Windows的曙光,于是放弃了DOS)

2001年

Ipod。击败walkman

2004年苹果 iMac G5(M9248CH/A)

处理器类型PowerPC G5配置,主频1600MHz以上,内存容量256MB,硬盘容量80GB,显示器类型17”液晶。这是苹果电脑的创新,将主机的部件全部集成到显示器内部。显示器就是一台电脑。

2007年

Iphone. 不到3个月,苹果公司便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大移动电话的出厂公司。

2007,2008年

Windows 7

2010年

IPAD。6月7日-11日(美国当地时间),苹果在旧金山Moscone West会展中心举行,苹果发布了第四代iPhone手机,型号为iPhone 4。

2011年

IPHONE 4S。SIRI

最伟大的IPHONE

时代在变革,而且发展更快,更多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但是作为最根本的计算机的本质,现在的技术还是建立在上一代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的思想架构上的。

现在只是增添了很多新花样,速度更快,存储更大,网络让世界互联,移动互联?

暂时并未出现革命性的思想。



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其关键技术年表相关推荐

  1. 计算机发展简史的ppt教程,计算机发展简史PPT.ppt

    <计算机发展简史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发展简史PPT.ppt(1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1,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P ...

  2. 计算机发展简史的ppt教程,计算机发展简史教学文案.ppt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PPT演示 班级:计科1411 主讲人:刘碧芸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目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台计算 ...

  3.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ppt,计算机发展简史ppt

    计算机发展简史ppt (15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19.90 积分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PPT演示,,班级:计科141 ...

  4. 智能公路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

    徐志刚,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WTC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车联网委员会主席,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IEEE Member.研究领域:车联网与无人车.交通图像处理.自动驾驶人因工程. 编者按:本文借鉴美 ...

  5. 计算机发展简史 文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微型计算机发展简史大学毕业论文英文文献翻译及原文.doc...

    毕 业 设 计(论文) 外 文 文 献 翻 译 文献.资料中文题目:微型计算机发展简史 文献.资料英文题目:Progress in Computers 文献.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 ...

  6. 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关于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1 计算机安全监控对象 计算机安全监控对象总的来讲包括信息和操作两类,其中信息主要指系统中文本.文件信息,操作主要是用户进行的操作行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是对文本.文件的复制.变更以及用户操纵进行监 ...

  7. “十三五”电力科技重大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

    一.发展现状 燃煤发电技术领域发电技术和装备不断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及低排放方向发展,锅炉及汽轮机的制造和运行控制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

  8. 计算机原理与接口专科,春福师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关键技术在线作业二.doc

    春福师<计算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计算机经历了从器件角度划分四代发展历程,但从系统结构来看,至今为止绝大多数计算机仍是( )式 ...

  9.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关键技术

    文章目录 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基本概念 1.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史 1.2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 2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2.1 传感器技术 2.2 组网技术 2.3 嵌入式技术 2.4 云计算 ...

  10.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介绍

    摘要: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读作埃尼克),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rnal And Calculator的缩写 ...

最新文章

  1. unity 200.8m yoy_专场分享会|大会最新Unity、中创文旅专场预告来啦!
  2. python花钱培训值吗-交钱了,学了3天Python编程,我想放弃了......
  3. 【Linux 内核 内存管理】Linux 内核堆内存管理 ② ( 动态分配堆内存方式 | brk 系统调用 | mmap 系统调用 | brk 系统调用源码介绍 )
  4. 试从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角度谈谈单片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6章...
  5. PIC单片机精通_串口通信模块C实现
  6. 安装bashee-1-1.2.1.tar.bz2多媒体播放器时的出错问题
  7. [MyBatisPlus]常用注解_@TableName_@TableId_@TableField_@TableLogic通过全局配置配置主键生成策略
  8. 推荐一些国产开源项目
  9. c语言与python通信_C和Python – 与套接字通信
  10. 系统学习NLP(二十四)--详解Transformer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11. MySQL游标(cursor) 定义及使用
  12. 怎么卸载Office2007兼容包?
  13. 【数据库课程设计】企业库存管理系统
  14. python更改下载源地址
  15. python画图网格线设置_python基础之plt.grid(网格线设置)
  16. 计算机网络拓扑图的描述,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以下关于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多选题 )...
  17. 用Python去优惠券,看到结果我呆了!
  18. pyqt5按钮拖拽,实现拖拽新增和拖拽移动
  19. 突发:国家发布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阿里、美团、京东暴跌
  20. 献给父亲,《手风琴》;《夺命手术》,母爱无疆。

热门文章

  1. 记一次webpack优化免费邮官网 ym.163.com
  2. BH1750FVI光强度传感器及其STM32驱动程序
  3. 顾客细分(Customer Segmentation)(转载)
  4. php开源 饭馆记账软件_个人记账软件 - 开源免费
  5. 【NVIDIA Jetson TK1】一,开发板重装ubuntu系统,重新刷机,重新烧系统,恢复系统
  6. 拼多多商品链接怎么打开链接下架怎么回事拼多多商品竞价怎么玩需要哪些流程
  7. 猜图达人小游戏V4.1小程序源码可开流量主
  8. 平面设计基础学习-1
  9. mysql wresp_mysql
  10. 正版2008服务器多少钱,Windows server 2008 R2正版报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