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法的起始

1.第一次尝试

如果 a+b+c=1000,且 a^2+b^2=c^2(a,b,c 为自然数),如何求出所有a、b、c可能的组合?

(可以考虑到百钱白鸡)  枚举法

# 注意是三重循环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a in range(0, 1001):

for b in range(0, 1001):

for c in range(0, 1001):

if a**2 + b**2 == c**2 and a+b+c == 1000:

print("a, b, c: %d, %d, %d" % (a, b, c))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elapsed: %f" % (end_time - start_time))

print("complete!")

时间复杂度为T(n) = O(n*n*n) = O(n3)

2.算法提出

(1)算法的概念

算法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本质,因为计算机程序本质上是一个算法来告诉计算机确切的步骤来执行一个指定的任务。一般地,当算法在处理信息时,会从输入设备或数据的存储地址读取数据,把结果写入输出设备或某个存储地址供以后再调用。

算法(Algorithm):一个计算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2)算法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

对于算法而言,实现的语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

算法可以有不同的语言描述实现版本(如C描述、C++描述、Python描述等),我们现在是在用Python语言进行描述实现。

(3)算法的五大特性

确切性(Definiteness):

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输入(Input):

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输出(Output):

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可行性(Effectiveness):

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步骤都是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可执行的操作步,即每个计算步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也称之为有效性)。

3.第二次尝试

import timestart_time = time.time()
# 注意是两重循环for a in range(0, 1001):for b in range(0, 1001-a):c = 1000 - a - bif a**2 + b**2 == c**2:print("a, b, c: %d, %d, %d" % (a, b, c))end_time = time.time()
print("elapsed: %f" % (end_time - start_time))
print("complete!")

View Code

时间复杂度为O(n*n*(1+1)) = O(n*n) = O(n^2)

二.时间复杂度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一个函数,它定量描述了该算法的运行时间,时间复杂度常用大O符号(大O符号(Big O notation)是用于描述函数渐进行为的数学符号。更确切地说,它是用另一个(通常更简单的)函数来描述一个函数数量级的渐近上界。使用这种方式时,时间复杂度可被称为是渐近的,它考察当输入值大小趋近无穷时的情况。

1.大O表示法

对于算法的时间效率,我们可以用“大O记法”来表示。大O,简而言之可以认为它的含义是“order of”(大约是)。

无穷大渐近

“大O记法”:对于单调的整数函数f,如果存在一个整数函数g和实常数c>0,使得对于充分大的n总有f(n)<=c*g(n),就说函数g是f的一个渐近函数(忽略常数),记为f(n)=O(g(n))。也就是说,在趋向无穷的极限意义下,函数f的增长速度受到函数g的约束,亦即函数f与函数g的特征相似。

时间复杂度:假设存在函数g,使得算法A处理规模为n的问题示例所用时间为T(n)=O(g(n)),则称O(g(n))为算法A的渐近时间复杂度,简称时间复杂度,记为T(n)

 

 

大O,简而言之可以认为它的含义是“order of”(大约是)无穷大渐近

大O符号在分析算法效率的时候非常有用。举个例子,解决一个规模为 n 的问题所花费的时间(或者所需步骤的数目)可以被求得:T(n) = 4n^2 - 2n + 2。
当 n 增大时,n^2; 项将开始占主导地位,而其他各项可以被忽略——举例说明:当 n = 500,4n^2; 项是 2n 项的1000倍大,因此在大多数场合下,省略后者对表达式的值的影响将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2.计算时间复杂度

(1)常数阶O(1)

常数又称定数,是指一个数值不变的常量,与之相反的是变量

为什么下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是O(3),而是O(1)。

int sum = 0,n = 100; /*执行一次*/

sum = (1+n)*n/2; /*执行一次*/

printf("%d", sum); /*行次*/

这个算法的运行次数函数是f(n)=3。根据我们推导大O阶的方法,第一步就是把常数项3改为1。在保留最高阶项时发现,它根本没有最高阶项,所以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

另外,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算法当中的语句sum=(1+n)*n/2有10句,即:

int sum = 0, n = 100; /*执行1次*/

sum = (1+n)*n/2; /*执行第1次*/

sum = (1+n)*n/2; /*执行第2次*/

sum = (1+n)*n/2; /*执行第3次*/

sum = (1+n)*n/2; /*执行第4次*/

sum = (1+n)*n/2; /*执行第5次*/

sum = (1+n)*n/2; /*执行第6次*/

sum = (1+n)*n/2; /*执行第7次*/

sum = (1+n)*n/2; /*执行第8次*/

sum = (1+n)*n/2; /*执行第9次*/

sum = (1+n)*n/2; /*执行第10次*/

printf("%d",sum); /*执行1次*/

事实上无论n为多少,上面的两段代码就是3次和12次执行的差异。这种与问题的大小无关(n的多少),执行时间恒定的算法,我们称之为具有O(1)的时间复杂度,又叫常数阶。

注意:不管这个常数是多少,我们都记作O(1),而不能是O(3)、O(12)等其他任何数字,这是初学者常常犯的错误。

推导大O阶方法

1.用常数1取代运行时间中的所有加法常数

2.在修改后的运行次数函数中,只保留最高阶项

3.如果最高阶项存在且不是1,则去除与这个项相乘的常数

(2)对数阶O(log2n) 

对数

如果a的x次方等于N(a>0,且a不等于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logaN,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5^2 = 25 , 记作 2= log5 25

对数是一种运算,与指数是互逆的运算。例如

① 3^2=9 <==> 2=log<3>9;

② 4^(3/2)=8 <==> 3/2=log<4>8;

③ 10^n=35 <==> n=lg35。为了使用方便,人们逐渐把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记作lgN

对数阶

int count = 1;

while (count < n)

{

count = count * 2; /* 时间复杂度为O(1)的程序步骤序列 */

}

由于每次count乘以2之后,就距离n更近了一分。

也就是说,有多少个2相乘后大于n,则会退出循环。

由2^x=n得到x=log2n。所以这个循环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

(3)线性阶O(n)  

执行时间随问题规模增长呈正比例增长

data = [ 8,3,67,77,78,22,6,3,88,21,2]

find_num = 22

for i in data:

if i == 22:

print("find",find_num,i )

(4)线性对数阶O(nlog2n)

对数阶O(log2n) * n

(5)平方阶O(n^2)

for i in range(100):

for k in range(100):

print(i,k)

  

(6)立方阶O(n^3)

(7)k次方阶O(n^k),

(8)指数阶O(2^n)。

随着问题规模n的不断增大,上述时间复杂度不断增大,算法的执行效率越低。

3.时间复杂度分类与计算原则

分析算法时,存在几种可能的考虑:

算法完成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基本操作,即最优时间复杂度

算法完成工作最多需要多少基本操作,即最坏时间复杂度

算法完成工作平均需要多少基本操作,即平均时间复杂度

对于最优时间复杂度,其价值不大,因为它没有提供什么有用信息,其反映的只是最乐观最理想的情况,没有参考价值。

对于最坏时间复杂度,提供了一种保证,表明算法在此种程度的基本操作中一定能完成工作。

对于平均时间复杂度,是对算法的一个全面评价,因此它完整全面的反映了这个算法的性质。但另一方面,这种衡量并没有保证,不是每个计算都能在这个基本操作内完成。而且,对于平均情况的计算,也会因为应用算法的实例分布可能并不均匀而难以计算。

因此,我们主要关注算法的最坏情况,亦即最坏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的几条基本计算规则:

基本操作,即只有常数项,认为其时间复杂度为O(1)

顺序结构,时间复杂度按加法进行计算

循环结构,时间复杂度按乘法进行计算

分支结构,时间复杂度取最大值

判断一个算法的效率时,往往只需要关注操作数量的最高次项,其它次要项和常数项可以忽略。

在没有特殊说明时,我们所分析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指最坏时间复杂度。

4.常见时间复杂度及关系

注意,经常将log2n(以2为底的对数)简写成logn

所消耗的时间从小到大

O(1) < O(logn) < O(n) < O(nlogn) < O(n2) < O(n3) < O(2n) < O(n!) < O(nn)

 

5.python内置数据类型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timeit模块

timeit模块可以用来测试一小段Python代码的执行速度。

class timeit.Timer(stmt='pass', setup='pass', timer=<timer function>)

Timer是测量小段代码执行速度的类。

stmt参数是要测试的代码语句(statment);

setup参数是运行代码时需要的设置;

timer参数是一个定时器函数,与平台有关。

timeit.Timer.timeit(number=1000000)

Timer类中测试语句执行速度的对象方法。number参数是测试代码时的测试次数,默认为1000000次。方法返回执行代码的平均耗时,一个float类型的秒数。

list的操作测试对比运行时间:

from timeit import Timerdef t1():list1 = []for i in range(10000):   # insert方法第一位插入更慢
        list1.append(i)
def t2():list2 = []for i in range(10000):list2 += [i]def t3():list3 = [i for i in range(10000)]def t4():list4 = list(range(10000))def t5():list5 = []for i in range(10000):list5.extend([i])time1 = Timer("t1()", "from __main__ import t1")
print("法一:append方法:", time1.timeit(number=1000), "seconds")
time2 = Timer("t2()", "from __main__ import t2")
print("法二:concat + 操作:", time2.timeit(number=1000), "seconds")
time3 = Timer("t3()", "from __main__ import t3")
print("法三:comprehension(列表推导式) :", time3.timeit(number=1000), "seconds")
time4 = Timer("t4()", "from __main__ import t4")
print("法四:list range(迭代对象生成:", time4.timeit(number=1000), "seconds")time5 = Timer("t5()", "from __main__ import t5")
print("法五:list range(迭代对象生成:", time5.timeit(number=1000), "seconds")
# pop操作测试
x = [i for i in range(2000000)]
pop_zero = Timer("x.pop(0)", "from __main__ import x")
print("pop_zero ", pop_zero.timeit(number=1000), "seconds")
y = [i for i in range(2000000)]
pop_end = Timer("y.pop()", "from __main__ import y")
print("pop_end ", pop_end.timeit(number=1000), "seconds")

View Code

三.数据结构简单介绍

1.数据结构概念

概念

数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将其进行分类后得到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类型。如:int,float,char等。数据元素之间不是独立的,存在特定的关系,这些关系便是结构。数据结构指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Python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现成的数据结构类型,这些系统自己定义好的,不需要我们自己去定义的数据结构叫做Python的内置数据结构,比如列表、元组、字典。而有些数据组织方式,Python系统里面没有直接定义,需要我们自己去定义实现这些数据的组织方式,这些数据组织方式称之为Python的扩展数据结构,比如栈,队列等。

2.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区别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数据结构是解决思路处理的数据是什么方式存在)

数据结构只是静态的描述了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高效的程序需要在数据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和选择算法。

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

总结:算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数据结构是算法需要处理的问题载体

3.抽象数据类型(ADT)

抽象数据类型(ADT)的含义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此数学模型上的一组操作。即把数据类型和数据类型上的运算捆在一起,进行封装。引入抽象数据类型的目的是把数据类型的表示和数据类型上运算的实现与这些数据类型和运算在程序中的引用隔开,使它们相互独立。

最常用的数据运算有五种:

插入

删除

修改

查找

排序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szstudypy/p/11218695.html

算法学习之算法的引入相关推荐

  1. 算法学习--排序算法--插入排序

    算法学习--排序算法--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算法 代码实现 插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且稳定的排序算法.如果有一个已经有序的数据序列,要求在这个已经排好的数据序 ...

  2. [算法学习]模拟退火算法(SA)、遗传算法(GA)、布谷鸟算法(CS)、人工蜂群算法(ABC)学习笔记---附MATLAB注释代码

    目录 1.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SA) 1.1 本质: 1.2 算法思想 1.3 SA流程图 1.4 模拟退火过程 1.5 SA解决TSP问题 1.6 SA改进方向 1 ...

  3. php算法学习,php算法学习之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程序设计是对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途径.一种方法,最终问题的最优解可以通过前面子问题的最优解推导出来. 对于动态规划这个算法,自己学习的还不是很透彻,简单的总结自己学习的感受是: 动态规划思想中融 ...

  4. 【C语言】算法学习·KMP算法

    KMP算法(全称Knuth-Morris-Pratt字符串查找算法,由三位发明者的姓氏命名)是可以在文本串s中快速查找模式串p的一种算法. 要想知道KMP算法是如何减少字符串查找的时间复杂度的,我们不 ...

  5. 【C语言】算法学习·回溯算法

    目录 一.全排列问题 二.N 皇后问题 三.最后总结 回溯算法基本框架 解决一个回溯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决策树的遍历过程.你只需要思考 3 个问题: 1.路径:也就是已经做出的选择. 2.选择列表:也 ...

  6. C++算法学习(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 1.目标 2.方法 3.例题 [122.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II](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best-time-to-buy-and-sell-s ...

  7. C++算法学习(动态规划算法)

    动态规划算法 1.目标 2.方法 3.过程 4.例题 (1)[力扣:5. 最长回文子串](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longest-palindromic-su ...

  8. C++算法学习(回溯算法)

    回溯算法 1.目标 2.方法 3.具体思路 4.例题 (1)[力扣:10. 正则表达式匹配](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regular-expression-m ...

  9. 机器学习算法学习——RBF算法原理图解

    1.隐含层(径向基层)算法 输入为列向量 R(看作R维向量空间内一点的坐标) 隐含层与之对应的是一个矩阵 W1 (看作S个向量空间的中心点坐标组合成的矩阵) 分别计算欧式距离得到||dist|| 与连 ...

最新文章

  1. sql server 2000 删除重复数据
  2. 算法导论学习笔记 第6章 堆排序
  3. Winsock网络编程快速入门
  4. 转:开启nginx的gzip压缩的相关参数设置
  5. oracle 主键自增函数_Oracle数据库中创建自增主键的实例教程
  6. TensorFlow之Vscode调试
  7. 如何在电信光猫中查到自己的宽带密码
  8. 5分钟商学院-个人篇-高效能人士的思维习惯
  9. 【蓝屏解决】笔记本频繁蓝屏,错误代码IRQL_NOT_LESS_OR_EQUAL
  10. SOLD2算法详解之2: 特征点检测,点NMS(CVPR 2021)
  11. 物联网linux系统设计,Ostro:面向物联网优化的基于 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
  12. 矩阵关于26的模逆matlab,给定加密矩阵在模运算下的逆矩阵.ppt
  13. 磊科nw362 linux驱动下载,磊科nw362无线网卡驱动
  14. css超出两行显示省略号
  15. 北京公交计次IC卡利弊分析
  16. Transitive attribute传递属性
  17. Java基本数据类型转字符串
  18. 建模师能干到多少岁?
  19. CommandArgument的一种用法
  20. 【软考备战·希赛网每日一练】2023年4月13日

热门文章

  1. Web前端中的MVVM
  2. 团购服务升级战打响:围绕移动、差异、精细化
  3. pdf翻译成中文,怎样翻译比较好?
  4. Account determination for entry XXX EIN not possible
  5. 在 ASP.NET Core 中上传文件
  6. Python读取wav音频文件
  7. vue中使用echarts-gl 三维散点图
  8. 第1讲 快速入门 《Kotlin 极简教程 》
  9. linux中sed怎么反选,awk的批量replace功能
  10. Tensorflow-GPU环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