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

 

一、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

一、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学院各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一台模型计算机,以便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1、掌握算术、逻辑、移位运算实验,熟悉ALU运算控制位的运用。

2、掌握存储器组织、读写方式及与总路线组成的数据通路,掌握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的工作原理。

3、掌握指令结构和指令取指、执行工作过程。

4、掌握CPU的微程序控制原理。

三、题目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以下16条指令的指令集结构的模型计算机:

编号

助记符

机器指令码

说明

0

SUB Rd,Rs

0000 RdRs

Rd-Rs→Rd

1

ADD Rd,Rs

0001 RdRs ?

Rd+Rs→Rd

2

AND Rd,Rs

0010 RdRs

Rd&Rs→Rd (Rd和Rs相与)

3

DEC Rd

0011 Rd00

将Rd值减1

4

CLR Rd

0100 Rd00

将Rd清零

5

RL Rd

0101 Rd00

Rd循环左移一位

6?

RR Rd

0110 Rd00

Rd循环右移一位

7

MOV Rd,Rs

0111 RdRs

Rs→Rd

8

LDI Rd,*

1000 Rd00 XXXXXXXX

将指令中的立即数(第二字节)送入Rd

9

OUT IOH,Rs

1001 00Rs

Rs→i/o(数据开关)高字节

10?

LDA Rd,M

1010 Rd00 XXXXXXXX XXXXXXXX

[M] →Rd

11?

STA M,Rs

1011 00Rs XXXXXXXX XXXXXXXX

Rs→[M]

12

JMP M

1100 0000 XXXXXXXX XXXXXXXX

[M]→PC,即跳转到M所指单元

13

JZ M

1101 0000 XXXXXXXX XXXXXXXX

当Z=1时,跳转到M所指单元

14

JC M

1110 0000 XXXXXXXX XXXXXXXX

当CY=1时,跳转到M所指单元

15

HALT

1111 0000

停机

设计提示:

1、上表中,机器指令码的高4位为指令操作码,M为16位存储器地址, Rs为源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占2位,并规定:

Rs或Rd

选定的寄存器

00 01 10 11
R0 R1 R2 R3

2、在微程序中,微地址001为取指,微指令为BF FB F8。

3、各指令指行阶段微程序入口地址的确定方式:

微地址位号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内容

1 1

IR7~IR4

0 0 0 0 0

例如,第5条指令”RL Rd” 的指令码为0101 Rd00 则指令码的高4位IR7~IR4为0101,由上表知,微程序入口微地址为: 11 0101 00000 ,即6A0H。

4、主要步骤:

(1)按照第3点的方法,给出所有16条指令的微程序入口微地址;

(2)通过分析每条指令的功能明确其的微程序流程,可参考实验指导书图3-4-1、图3-2-2、图3-3-1;

(3)写出每条微指令的微命令,即24个微控制位信号,可参考实验指导书表3.4.1、表3.2.1、表3.3.1和“微控制器编程手册”第2章。

(4)建议采用逐条指令设计实现的方式,一条实现并用汇编语句测试通过后(指令功能、下址顺序均正确)再进行下一条的设计。

5、检查

模型计算机设计完成后,用所给的测试程序check_1.asm(测12条非转移指令)和check_2.asm(测3条转移指令)检查正确性。检查方法:在测试程序中#load s本人的.IS微指令程序,实验箱电源关闭重启并连接,装载后选择“运行”或“单步”执行。

check_1.asm运行的正确结果为:寄存器R0R1R2R3分别显示00112233,IOH显示33。

check_2.asm运行的正确结果为:寄存器R0R1R2R3分别显示00112233,如果显示EE则执行有错误。

check1.asm程序的运行结果

check2.asm程序的运行结果

四、基本要求

1、独立完成;

2、严格按上述指令集格式要求设计出模型机,实现各项功能,格式不得有任何改动;

3、运行老师指定的检测程序,检验所设计的模型机工作是否正常;

4、回答老师提问;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五、参考资料

1、无锡达爱思科教仪器厂自编.《十六位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第三版)》。重点学习“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3.4节),参考“分段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3.2节)、“带移位运算的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3.3节)。

2、《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控制器编程手册》。

3、《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袁春风著。

六、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

1、报告封面

2、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

3、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4、课程设计的题目

5、画出微程序流程图(树型图)

6、填写所设计的模型机微指令表(只填写有微指令的相关行):

微址00002)1)

M23

M22

M21

M20

M19

M18

M17

M16

代码

M15

M14

M13

M12

M11

M10

M9

M8

代码

M7

M6

M5

M4

M3

M2

M1

M0

代码

后续微址

说明

E/M

IP

MWR

R/M

o2

o1

O0

OP

M

CN

S2

S2

S0

X2

X1

X0

XP

W

ALU

Iu

IE

IR

Icz

Ids

7、列表说明检测的机器指令程序,包括每个语句的地址、指令代码、助记符(即汇编语句)、功能说明。

8、运行检测程序后的结果图片。

9、存在的问题及体会

七、考核标准

1、符合以下之一者,不论完成如何,成绩为不及格:①抄袭,②缺席两次或以上,③不交课程设计报告,④完成三分之一以下指令。

2、全部实现所有指令集,检测程序check_1和check_2均通过,为独立完成者,并能正确回答问题,成绩为优;

3、实现并调通三分之二以上的指令,检测程序check_1通过,为独立完成者,成绩为良;

4、实现并调通二分之一的指令,通过部分检测,并为独立完成者,成绩为中;

5、实现并调通三分之一的指令,并为独立完成者,成绩为及格。是计算机学院各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一台模型计算机,以便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1、掌握算术、逻辑、移位运算实验,熟悉ALU运算控制位的运用。

2、掌握存储器组织、读写方式及与总路线组成的数据通路,掌握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的工作原理。

3、掌握指令结构和指令取指、执行工作过程。

4、掌握CPU的微程序控制原理。

三、题目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以下16条指令的指令集结构的模型计算机:

编号

助记符

机器指令码

说明

0

SUB  Rd,Rs

0000 RdRs

Rd-Rs→Rd

1

ADD  Rd,Rs

0001 RdRs  ?

Rd+Rs→Rd

2

AND  Rd,Rs

0010 RdRs

Rd&Rs→Rd (Rd和Rs相与)

3

DEC Rd

0011 Rd00

将Rd值减1

4

CLR Rd

0100 Rd00

将Rd清零

5

RL  Rd

0101 Rd00

Rd循环左移一位

6?

RR  Rd

0110 Rd00

Rd循环右移一位

7

MOV Rd,Rs

0111 RdRs

Rs→Rd

8

LDI  Rd,*

1000 Rd00   XXXXXXXX

将指令中的立即数(第二字节)送入Rd

9

OUT  IOH,Rs

1001 00Rs

Rs→i/o(数据开关)高字节

10?

LDA  Rd,M

1010 Rd00   XXXXXXXX   XXXXXXXX

[M] →Rd

11?

STA  M,Rs

1011 00Rs   XXXXXXXX   XXXXXXXX

Rs→[M]

12

JMP M

1100 0000  XXXXXXXX   XXXXXXXX

[M]→PC,即跳转到M所指单元

13

JZ M

1101 0000  XXXXXXXX   XXXXXXXX

当Z=1时,跳转到M所指单元

14

JC M

1110 0000  XXXXXXXX   XXXXXXXX

当CY=1时,跳转到M所指单元

15

HALT

1111 0000

停机

设计提示:

1、上表中,机器指令码的高4位为指令操作码,M为16位存储器地址, Rs为源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占2位,并规定:

Rs或Rd

选定的寄存器

00

01

10

11

R0

R1

R2

R3

2、在微程序中,微地址001为取指,微指令为BF FB F8。

3、各指令指行阶段微程序入口地址的确定方式:

微地址位号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内容

1    1

IR7~IR4

0  0  0  0  0

例如,第5条指令”RL  Rd”  的指令码为0101 Rd00  则指令码的高4位IR7~IR4为0101,由上表知,微程序入口微地址为: 11 0101 00000 ,即6A0H。

4、主要步骤:

(1)按照第3点的方法,给出所有16条指令的微程序入口微地址;

(2)通过分析每条指令的功能明确其的微程序流程,可参考实验指导书图3-4-1、图3-2-2、图3-3-1;

(3)写出每条微指令的微命令,即24个微控制位信号,可参考实验指导书表3.4.1、表3.2.1、表3.3.1和“微控制器编程手册”第2章。

(4)建议采用逐条指令设计实现的方式,一条实现并用汇编语句测试通过后(指令功能、下址顺序均正确)再进行下一条的设计。

5、检查

模型计算机设计完成后,用所给的测试程序check_1.asm(测12条非转移指令)和check_2.asm(测3条转移指令)检查正确性。检查方法:在测试程序中#load s本人的.IS微指令程序,实验箱电源关闭重启并连接,装载后选择“运行”或“单步”执行。

check_1.asm运行的正确结果为:寄存器R0R1R2R3分别显示00112233,IOH显示33。

check_2.asm运行的正确结果为:寄存器R0R1R2R3分别显示00112233,如果显示EE则执行有错误。

       
 

check1.asm程序的运行结果

 

check2.asm程序的运行结果

四、基本要求

1、独立完成;

2、严格按上述指令集格式要求设计出模型机,实现各项功能,格式不得有任何改动;

3、运行老师指定的检测程序,检验所设计的模型机工作是否正常;

4、回答老师提问;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五、参考资料

1、无锡达爱思科教仪器厂自编.《十六位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第三版)》。重点学习“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3.4节),参考“分段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3.2节)、“带移位运算的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3.3节)。

2、《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控制器编程手册》。

3、《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袁春风著。

六、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

1、报告封面

2、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

3、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4、课程设计的题目

5、画出微程序流程图(树型图)

6、填写所设计的模型机微指令表(只填写有微指令的相关行):

微址00002)1)

M23

M22

M21

M20

M19

M18

M17

M16

代码

M15

M14

M13

M12

M11

M10

M9

M8

代码

M7

M6

M5

M4

M3

M2

M1

M0

代码

后续微址

说明

E/M

IP

MWR

R/M

o2

o1

O0

OP

M

CN

S2

S2

S0

X2

X1

X0

XP

W

ALU

Iu

IE

IR

Icz

Ids

7、列表说明检测的机器指令程序,包括每个语句的地址、指令代码、助记符(即汇编语句)、功能说明。

8、运行检测程序后的结果图片。

9、存在的问题及体会

七、考核标准

1、符合以下之一者,不论完成如何,成绩为不及格:①抄袭,②缺席两次或以上,③不交课程设计报告,④完成三分之一以下指令。

2、全部实现所有指令集,检测程序check_1和check_2均通过,为独立完成者,并能正确回答问题,成绩为优;

3、实现并调通三分之二以上的指令,检测程序check_1通过,为独立完成者,成绩为良;

4、实现并调通二分之一的指令,通过部分检测,并为独立完成者,成绩为中;

5、实现并调通三分之一的指令,并为独立完成者,成绩为及格。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 一. 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学院各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后进 ...

  2. 计算机系统结构综合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书.doc

    文档介绍: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设计学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网络工程班级网络一班学号2007480218姓名张杨2010年6月20日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WinDLX指令 ...

  3. 计算机组成原理乘法器组成图,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课 程 设 计;.教 ...

  4.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doc

    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doc 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子动画时钟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班级090109班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一.概述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 ...

  5. 2010年6月计算机组织与结构,2010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doc

    2010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本 科 课 程 设 计 课程设计题目: 具有访存及循环移位运算功能的 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学生姓名: 许悦 学 号: 2008414021 ...

  6. 计算机组成原理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精选.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精选 编 号: 学 号: XXX 课 程 设 计 教 学 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题 目阵列乘法器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2011级计科(X)班姓 名 ...

  7. 用英文给嵌入式计算机下定义,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doc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 专业.学号 授课班号 277704 学生姓名 同组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1年6月 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 (理 工 ...

  8.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html源码,孔令德的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及课程设计(VC++版)...

    [实例简介]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及课程设计,是太原工业学院孔令德教授编写的关于计算机图形学这门课程相关的18个实验及5个课程设计.案例由浅入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本资源给出实验的ppt课件以 ...

  9. 设计制作计算机组装评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_new解析.doc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 一.根据自己或同学实际需要,按照计算机组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请列出此微型计算机的具体配置方案以及配置的理由. 配件类型 型号 理由处理器 AMD羿龙II ...

最新文章

  1. IOS UITableView 加载未知宽高图片的解决方案
  2. boost的chrono模块等待按键的测试程序
  3. android LinkedList的基本用法
  4. Spider Scrapy 框架爬虫
  5. 腾讯安全平台部专家研究员胡育辉:千亿黑产背后的破局之道
  6. 土木工程和计算机专硕,第一次发帖 关于大工土木专硕
  7. 机器学习 | 梯度下降原理及Python实现
  8. 《明日方舟》Python版公开招募工具
  9. 安卓系统分屏相关修改思路
  10. PHP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
  11. JavaScript之BOM基础
  12. ubuntu下链接open***
  13. 纽交所发言人就“GME事件”表态:采用先进技术监督市场
  14. 工作没满一年,我跳槽了!【附面经】
  15. Atitit 项目分析与统计目录1. 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其中, 12. 模块分析,与模块位置idx 13. 编程语言类型与版本 13.1. 类库统记表 类型与版本 23.2. 中间
  16. 浙江高考计算机专业要选什么课,浙江省新高考7选3选课指南发布 七选三技巧解读...
  17. FatFS-通用FAT文件系统详解
  18. QT中的this指针什么意思?namespace又是什么意思?
  19. 你了解PowerBI中的去年同期吗
  20. 三、共阳数码管的静态显示

热门文章

  1. zabbix template pg_monz for PostgreSQL
  2. AWS ALB ELB
  3. 主板芯片组的南桥和北桥
  4. OpenMV 检测色块
  5. 路由追踪程序traceroute/tracert分析与科普
  6. iOS开发之视频播放时出现播放不了的情况
  7. python有趣的程序-20个有趣的Python深度学习应用程序
  8. HaaS100开发调试系列 之 使用AliOS Things诊断调试组件定位Bug
  9. 高速公路智能报警预警系统的应用
  10. 企业网站受到攻击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