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记录下自己读书的看法想法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的认知,读了下总体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尤其是对没什么晋升目标,或者不知道怎么晋升的还是蛮推荐看下。

书主要分2部分  (我自己分的)

第一部分  介绍职级与晋升流程  每个职级需要达到什么程度 评级中有什么技巧

第二部分  怎么学习,有哪些方法,怎么管理

一 晋升体系

1 级别对照表 

阿里

腾讯

大家先对坐入号下

2 晋升流程关卡

提名-》预审-》评审-》复审-》审批-》沟通

提名:主管决定给你报名

预审:部门对名单进行预审

评审:评委团看你的ppt对你进行体温

复审:部门对评审结果进行复审

审批:结果上报高层审批

沟通:与HR或主管沟通晋升结果

个人想法:大厂还是比较麻烦的,感觉一般的晋升都是组长提报下,然后hr 还有一些夸组或部门的进行评审,最后通过或者不通过组长再回复下,书里写的还是蛮复杂。

2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晋升

书中写了三点

主动做事:这里说的不是嘎嘎的揽活,活是要干的,这里要积极主动和主管沟通,看看他有什么目标,帮他达成目标,并且慢慢接更有挑战的工作。

成长原则:挖掘成长点,成长自己,熟练了之后,做一些不太熟练的工作,能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

价值原则:为公司价值考虑,你做的学的对公司有什么价值。

个人想法:干活不是越多越好,干了很多简单重复的活领导也不会重视你,要干领导主要在意的活,帮领导解决问题,对公司有价值贡献的活,对自己有提升的活。

3 别人如何判断你有没有达到晋升标准

简单规则:工作年限,在公司工作年限,绩效,有没有触碰公司红线

逻辑:1 提前做下一级的事 2 做好当前级别的事

个人想法:其实书中并没有提到关系之类的,书中提到的我都很认同,但是我想加一点就是,如果你能提前认识,或者业务上和评审过你的人有过一些沟通,并且留下不错的印象,那是加分的,或者他听说过你的一些好的消息,也是有一些加分的。

4 COMD能力模型

后面每个级别都会拿能力模型做评估和比较,那么COMD是什么?

COMD 的 CO 是指 Complexity-Oriented,意思是“面向复杂度”,主要包括:规模复杂度、时间复杂度、环境复杂度和创新复杂度 4 种类型
COMD 的MD 是指 Multi-dimension,意思是“多维度”,也就是技术、业务和管理 3 个维度。

规模复杂

时间复杂

环境复杂

创新复杂

个人理解:能解决越复杂,涉及时间越长,规模越大的,级别就越高,具体每个级别的定位后面会有详细的。

5职级档次

书中 把 P5/P6 比作专业工匠,P7 P8比作乐队指挥 ,P9 P10 比作电影导演

个人理解:P5 P6 其实就是组织中干活的,分个需求,你能从头到尾,独立完成,从需求评审到之后上线收尾运维,需要什么资源及时跟领导反映,做好开发工作。

P7 P8就要带团队了,3到10人是P7 P8要更多,要考虑架构,技术选型,系统的涉及方案,未来规划,团队成长管理,战术级别的任务。

P9 P10 就是负责整个大的业务方向或者业务线,更多的是要对当前业务,行业有深入了解,并且有前瞻性,布置战略,架构以及业务的演变。

二 职级详解

那么哪个职级,具体需要到达什么程度,下面就给出一些表格和我个人的看法。

P5 

一句话 从需求 到最后上线,需要干的事都得会(技术比较多懒得写),上面安排的事执行好,最好做好汇报与反馈,还有闭环,不要在你这卡住,需要协助和资源及时说。

P6

高级的P5哈哈,整个团队技术,流程,业务非常熟悉,自己负责的业务,对接人,上下游,都认识,需求评审能提出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稍微大点的项目能工作分解,能自己排期(战胜估期太短的问题),推进项目进行,并且更好的完成任务,对自己的任务有规划1到3个月的,能帮助组里其他人员。

WBS分解法项目管理——WBS工作分解法详解 (baidu.com)

能进行任务拆分并且估算每个任务的时间,安排,然后汇总出最后的人工时

5W1H8C1D 提升方法

5W: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o 和人 what 何事  why何因 用于找出最根本的需求

时间,地点,干系人,什么事(要什么,输出什么),什么原因(最根本的需求,为啥要这个东西,要解决什么问题)

1H  HOW

怎么做?什么流程,理清要处理问题的流程

5W1H是关注怎么完成 而8C是关注质量

8C 关注质量

性能、成本、时间、技术、可靠、安全、合规、兼容

1D  data数据

完成功能之后数据监控

一方面是业务效果:比如DAU,MAU,活动参与人数,订单数,成交量,成交额,运营效率。

二是系统效果,比如QPS,TPS,接口性能,响应时间,崩溃率,可用性,成本和开发效率。

总之1D这个要关注上线之后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个人想法:其实结合自身5W1H8C多多少少有涉及,每次开发也基本会想,当然需求的根本原因有些时候就是领导让干。。。  8C的话 性能  时间 技术 安全 可靠 还是有考虑的 兼容 成本 基本没考虑过,有可能跟公司不是我家开的有很大关系,至于1D 其实我个人感觉 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预期 的性能 能扛多少QPS 响应时间  上线后到了多少需不需要扩容 但是偏业务的例如成交量关注的就比较少,好吧基本没关注= = 。

其他的日活 月活 uv pv 什么的也需要关注下

什么是DAU、MAU? - 知乎 (zhihu.com)

P7

技术要求

1 不要因为管理而丢掉技术

还是要以技术为主,技术才是革命的根本,当P7一般会带3到10人的小团队,一定要不要亲力亲为,要放权,要不就累死老牛了,技术一定不要丢,3分管理7分技术,代码还是要写的,否则会慢慢脱节。

2 不光要知道why还要知道which

就是知道什么情况进行什么技术选型,什么时候用mysql什么时候用mongdb什么时候使用大数据来解决问题,什么时候用redis什么时候可以用本地缓存,要有广度。

3 拒绝生搬硬套

其实看见过很多人,在公司,整一堆新技术,“历练完了”,两腿一登,走了,跳了,依仗他给公司增加新技术的经验,但是后面的人会很痛苦,这种不负责任后导致后面很多问题,新技术不成熟,或者不合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追求新技术,技术没有银弹。

业务要求

 4个方面提升业务理解能力

用户特征:我们的用户是谁

用户价值:用户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产品

获客方式:如何让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

获利方式:我们怎么赚钱

对业务理解要达到以下程度

1 知道行业用户总规模,自己业务用户量和特征分布

2 熟悉行业精品,排名,竞争数据,以及差异和对比

3 熟悉常见获客手段和效果指标(ROI 转换率 留存率),知道对自己的业务来说最好的3-5个获客手段

4熟悉常见获利手段和效果指标,对自己的业务知道3到5个获利来源,如果不能直接获利,要知道自己的系统对获利有什么直接影响。

AARRR漏斗模型  掌握业务领域 适合做2C业务分析

管理要求

 管理要避免走极端

1 避免事必亲躬

2 避免甩手掌柜

建议:管理占30%  技术占70% 特殊时期可以适当调节

PDCA执行法

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 Act

计划

OKR用于做规划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定下做什么事),

3C方案按设计 确定正确的方案

PDCA是用来做执行的方法(计划具体怎么做,时间,阶段目标,责任人)

计划技巧:

1 有时候会有短期方案,长期方案,一般短期方案,时间成本低,起效快,但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长期方案,时间长,成本高,但是能根本解决问题,这时候如果需要及时止损,就短期+长期,先做短期。

2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拆分多个小项目,有些很重要的项目,要做,但是一直没有足够的人力,这时候拆分成小阶段来完成排期做。

3 利用上级的力量,很多时候你协调不了的资源,找上级协调,资源一定要提前协调好,否则项目没有办法正常进行。

执行

按照计划执行落地活动

1 不要管的太细,不要太放手,这个一直很模糊,我感觉就是你太累,就管的太细,你太轻松,就已经危险了。

2 做好信息同步,好的组员给你主动汇报,每次分任务你都是放心的,有句话说的好,当领导找你问进度的时候,你就已经失职了,作为组员应该知道跟领导的汇报时间,出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及时爆出来解决,需要协调资源即是说,阶段性的成果及时汇报,上面追下面,很累。

检查

这里用的5w方法,问自己5次为什么,分析问题根本原因,如果延期了,或者没达到预期效果,分析根本原因。

行动

这里不是执行,而是分析检查,复盘了之后,要对问题进行行动

1 做好总结汇报

2 每次挑选3个改进点落实到流程中

P8

如何能成为有影响力的领域专家?

核心能力-指挥多个团队达成目标

技术

增加技术深度 +增加领域相关技术

确定自己的领域边界,一个是技术领域另一个是业务领域

方式:研究业界开源项目,参加业界技术大会

总结:就是自己领域内的深度要增加,领域外相关的广度要增加

业务

要有好的业务结果,通过数据说话,对结果负责

管理

核心是抓重点

困难:

1 团队人数多,不可能熟悉每一个人

2 项目数量增加,不可能参与每个项目

3 参与的各种管理事项增加

1 团队管理:搭建梯度,关注核心人员,并对人员有备份

2 目标管理:参与制定,保证自己和团队理解目标

3 技术目标:关注技术演进

精力分配:532 技术:50% 管理 30% 业务 20%

P9 不想说了 = =

-----------chenchen

《互联网大厂晋升指南》读书笔记-上相关推荐

  1.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读书笔记

    1.基本重构 1.1 提炼函数(Extract Function) 将意图和实现分开,如果需要花时间浏览一段代码才能弄清它到底在干什么,那么就应该将其提炼到一个函数中,并根据它所做的事为其命名. 1. ...

  2.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读书笔记

    这本书真的很赞,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如既往,我还是大致分析一下这本书的思想,而不是单纯的文字摘录. 首先,无论是类还是方法本身,都可以视作对象.重构则是研究怎么降低耦合度的一种技术,同时我还是很支持 ...

  3.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读书笔记----序

    作为C++的程序员,我从大学就开始不间断的看书,看到如今上班,也始终坚持每天多多少少阅读技术文章,书看的很多,但很难有一本书,能让我去反复的翻阅.但唯独『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这本书让我重复看了 ...

  4. 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代码的坏

    以下内容来自<<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一.什么是重构 所谓重构(Refactoring)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程序的内部结构 ...

  5.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概述 1.1 参考资料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读后总结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22种代码的坏味道,一句话概括 1.2 何谓重构 首先要说明的是:视上下文不同,重构的 ...

  6. PHP 杂谈《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之二 对象之间搬移特性

    思维导图 索引: Ø Move Method(搬移函数) Ø Move Field (搬移值域) Ø Extract Class (提炼类) Ø Inline Class (将类内联化,就是把当前的类 ...

  7. PHP 杂谈《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之三 重新组织数据

    介绍 承接上文的PHP 杂谈<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之 重新组织你的函数继续重构方面的内容. 这章主要针对数据的重构. 1.争论的声音--直接访问Field还是通过函数(Accesso ...

  8.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1例:租赁影片(2)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教程. 上接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1例:租赁影片(1) 2  运用多态取代与价格相关的条件逻辑 2 ...

  9.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1例:租赁影片(1)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教程. 买了<重构 -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一书,一直没有好好看,大致过了下也觉得只是有点点印 ...

  10. 实践提高《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2版》PDF中文+PDF英文+对比分析

    重构是编程的基础,是在不改变外部行为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改善代码.编程爱好者都知道,Martin Fowler 的<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已经成为全球有经验的程序员手中的利器,既可用来 ...

最新文章

  1. 分布式 id 生成器
  2. python五十四:isinstance和issubclass
  3. Java虚拟机的功能
  4. linux 清空catalina.out日志 不需要重启tomcat(五种方法)【转】
  5. 哈工大大数据实验_大数据创新实验室丨警大智慧警务学院人才培养打造新引擎...
  6. hibernate中的saveOrUpdate()报错
  7. cron 任务执行表达式
  8. bbs与BLOG与SNS在区别
  9.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2000年-2021年逐月1km植被指数NDVI栅格数据处理及下载
  10. 开源FTP客户端FileZilla Pro 3.53完整版
  11. Linux和DOS常用命令对照表
  12. linux 关机 日志记录,linux查看开关机记录
  13. mysql从指定条数开始查询_mysql数据库指定条数数据查询的主要方法
  14. Note for Dos
  15.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评语,硕士论文评审意见范文
  16. 记录安卓,IOS安装kali的办法
  17. 模具工业及其发展趋势
  18. 创新思维对计算机专业的关系,创新思维复习题
  19. 理解浏览器的多线程,JavaScript的单线程
  20.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会更容易吗?

热门文章

  1. MATLAB常见问题:小数保留有效数字位数相关问题/除法结果问题/数据显示格式设置
  2. 《骆昊-Java面试题全集(中)》学习笔记_2018_12_17
  3. 麻省理工18年春软件构造课程阅读02“Java基础”
  4. Java极光推送工具类
  5. ruoyi(若依)框架使用说明(前后端分离)
  6. [NLP] 中文文本相似度实战
  7. 沉浸式视听体验:全景声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8. vim查找和替换字符串
  9. 软件开发的201个原则
  10. Spire.pdf-使用学习记录